介绍颍上的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颍上的解说词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阜阳市的东部。
南临淮河,中贯颍河,东与凤台县接壤;西与阜南县、颍东区毗邻;南隔淮河与霍邱县相望;北与利辛县交界。
全县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56.1公里。
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万公顷,全县辖31个乡镇,一九九九年末人口总数144万。
颍上县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河砂、石英砂等,其中煤炭储量十分丰富,总储量逾20亿吨,煤质优良。
境内年产400万吨的谢桥煤矿已于1995年5月建成投产;年产1000万吨的刘庄煤矿也已进入开发前的准备阶段。
铁矿分布在南照、耿棚等乡镇。
沿淮南照、润河、半岗段黄砂资源丰富。
颍上地处温带,全年无霜期221天,日照、雨量较为充足,适宜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红芋、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芝麻、烟叶、向日葵等;中药材颍半夏享誉海外。
颍上交通发达,公路102、224省道、105国道穿境而过,淮阜铁路贯穿颍上东西,从县城向西50公里可接京九铁路,水路沿颍河进淮河可达长江、运河。
颍上经济发展迅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建国以后颍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颍上经济更是突飞猛进。
全县国民生产总植一九九九年达33.7亿元;农业总产值30.9亿元,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1元,财政收入2.63亿元。
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改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颍上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平原绿化达标县”等称号。
1993年被
国务院批准为对国人开放县。
1996年被国家外经贸部赋予进出口经营权。
以“全球500佳”小张庄、八里河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农业独具特色。
颍上县历史悠久,名胜名人众多。
夏商时代属豫州,周为“慎邑”,秦为“慎县”,公元606年改名为颍上县。
现存的古建筑有管鲍祠、清凉寺、清真寺、甘罗墓等。
旅游景点有小张庄、南湖公园、淮上公园等。
古今名胜构成了独具吸引力的颍上旅游景观。
颍上历史名人众多,有春秋时期协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政治家管仲;知人善任的鲍叔牙;战国时期秦大将甘茂;12岁为秦上卿的甘罗。
建国后先后涌现出美术史专家常任侠、著名女作家戴厚英等。
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颍上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不叫苦、不喊穷、高标准、严要求、不争论、埋头干”的颍上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进取,为创造21世纪颍上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