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练习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B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C .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 .汽车电路中常用铜芯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红色的葡萄酒
B .紫色的高锰酸钾
C .淡蓝色的液氧
D .银白色的不锈钢
3.(2022春·陕西西安·九年级高新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工业上用氮气合成氨气,用氨气生产硝酸,相关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223N +3H 2NH 高温、高催化剂压
①3224NH +5O =4X+6H O
①222NO+O =2NO
①2233NO +H O=2HNO +NO
A .在所有反应中共涉及5种氮元素的化合价
B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NH 3、NO 、NO 2均为空气污染物
C .反应①①是化合反应,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D .由以上反应可知NO 和NO 2可以相互转化
4.(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 .“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5.(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再逐滴加入硫酸铜溶
液,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溶液质量逐渐减小
B.b、c 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不同
C.c 点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小于d 点溶液
D.向d 点对应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6.(2022·陕西西安·校联考模拟预测)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
C.D.
7.(2022·陕西宝鸡·校考模拟预测)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
①滤液中可能有Ag+
①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
8.(2022·陕西·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今年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金面具残片,经测定该面具含金量约为8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的元素符号为aU B.金容易被锈蚀
C.金单质由金原子构成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g
9.(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为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①①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1>Cu
B.若要用实验①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Cl溶液
C.通过①①①实验,无法证明金属活动性:A1>Cu>Ag
D.若要用实验①证明金属活动性:Ag<Cu,X可以为Ag,Y为CuSO4溶液
10.(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两枚光亮的铁钉分别用细线吊置于甲、乙中,并使部分铁钉露出液面。
放置一段时间,出现了锈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相等
B.甲中,铁钉在植物油内的部分没有锈蚀
C.乙中,铁钉在水面下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D.丙中,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
11.(2022·陕西渭南·统考二模)工业上利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冶炼生
铁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SiO 3中硅元素显+4价
B .高炉气体中SO 2会形成酸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 .原料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生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
D .高炉炼铁的原理是2323CO Fe O 2Fe 3CO ++高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2.(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用赤铁矿在高炉中炼铁过程中可能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①22C+O CO 高温 ①32CaCO CaO+CO ↑高温 ①2C+CO 2CO 高温 ①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对于这些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共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B .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C .反应①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D .CO 和CO 2可以相互转化
二、填空题
13.(2022·陕西渭南·统考一模)化学改变世界,化学创造未来。
【材料研发】
(1)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升空,开启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飞行器上使用的铝锂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能源开发】
(2)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均实现了100%“绿电供应”。
绿电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发电技术,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不符合绿电技术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风力发电
B .太阳能发电
C .水力发电
D .燃煤发电
【环境保护】
(3)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资源化利用。
图为“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流程图。
①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2CO +3H 一定条件3CH OH+X ,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①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14.(2022·陕西宝鸡·统考二模)新冠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力措施之一。
(1)佩戴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___操作原理类似。
(2)口罩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口罩的鼻梁条一般由金属铝薄片制成,具有良好的弯曲效果,这体现了金属铝的___________性。
(4)用过的口罩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入下列带有___________(填字母)标识的垃圾桶。
A .
B .
C .
D .
15.(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此次冬奥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冬奥”。
(1)场地的制冷管道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
(2)本届冬奥会的火炬和场馆用车均使用氢气为燃料,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其制取方法之一可表示为:232Si+2NaOH+X Na SiO +2H ,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16.(2022·陕西·统考模拟预测)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
(1)科技冬奥:运动员所穿的衣服中含有石墨烯发热材料,供电后石墨烯发热材料能够产生较高热量,这体现了石墨烯的导热性和_______性。
(2)人文冬奥:冬奥会火炬设计灵感源自青铜材质的“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
青铜与纯铜相比,硬度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绿色冬奥:冬奥会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二氧化碳的循序利用能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
是_______。
17.(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地球。
空间站内利用物质的转化使O2和CO2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水的电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2·陕西榆林·校考模拟预测)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中国已进入“双航母时代”。
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钢铁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_________(填“大”或“小”)。
(2)中国选手任子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夺得金牌。
黄铜(铜锌合金)外观酷似黄金,为辨别真假黄金,可加入稀硫酸,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铝锂合金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
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9.(2022·陕西·模拟预测)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对于全面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有重要意义。
(1)地球和月球上都有单质形式存在的金、银,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
(2)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的原因是______。
(3)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
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①硝酸银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不论月球土壤材料还是地球土壤材料,人类的使用过程是相似的。
已知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的历史年代数据如下图:
从图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0.(2022·陕西渭南·统考二模)
(1)经检测,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含有铜、锡等金属,某同学为探究铜、锡与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表所示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稀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如下图:
【查阅资料】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向m克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仍为m克,滤液中____________(选填“一定没有”、“一定有”、“可能有”)AgNO3。
21.(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作的,这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2)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钢板生锈,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中的______。
(3)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2.(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铁、铜、铝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铁锅炒菜,铝壶烧水都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
(2)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所以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人们往往给铁制品表面刷漆、抹油,这种方法可以阻止铁制品与________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
(3)要比较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在现有铁丝、铝丝、铜丝的基础上,甲同学提出只需要再补充一种盐溶液就可以达到目的,该种盐溶液是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不一定要用盐溶液,也可以使用使用_________溶液(填具体溶液名称)也可以达到实验的目的。
23.(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铜可以制作导线,说明铜具有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性。
(2)2020 年6月21 日,时速600 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
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合理即可)。
(3)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金属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他们思考并选择了一种金属丝放入两种不同溶液中进行比较,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4.(2022·陕西咸阳·统考模拟预测)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
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流程题
25.(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白铜是铜、镍(Ni)合金,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废弃的白铜回收铜、镍
两种金属。
(1)先向盛有等量镍粉和锌粉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观察到都有气泡产生,且锌粉与稀硫酸反应更剧烈,镍粉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为绿色,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锌___________(填“强”或“弱”)。
Ni+H SO=NiSO+H 。
查阅资料可知,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42
(2)接下来,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回收铜和镍。
上图中,固体A是___________,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只写一个)。
(3)要验证Ni、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i、Zn、Cu、稀盐酸
B.Ni、Cu、ZnSO4溶液
C.Zn、Cu、NiSO4溶液
D.Ni、ZnSO4溶液、CuSO4溶液
26.(2022·陕西西安·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我校“PI一化学吧”社团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
同学们以“绿色化学”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活动,他们在化学实验室收集了含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为防止废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污染和浪费,设计了如下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金属铜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加物质X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向固体物质A中加入适量的溶液Y,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同学们又收集到一些含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废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则有关判断正确的是(填字母)。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27.(2022·陕西宝鸡·统考二模)金属的利用史成就卓越,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1)《梦溪笔谈》中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描述了古人锻造宝剑的技法。
“剂钢”和“柔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硬度比纯铁______(填“大”或“小”)。
(2)《梦溪笔谈》中还记载了用“苦泉水”制铜的两种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方法2的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青铜面具出土时,表面存在绿色的铜绿【Cu2(OH)2CO3】锈蚀,铜绿是铜与氧气及空气中的另外两种氧化物反应生成的,这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五、实验题
28.(2022·陕西西安·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三模)分析以下化学小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向其中滴入等滴数的______,观察现象。
(2)实验二:当铁钉出现明显锈蚀时,U型管内的液面左端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端。
(3)实验三:铜圈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继续燃烧;铜圈不加热,直接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熄灭。
分析蜡烛熄灭的原理是______。
29.(2022秋·陕西汉中·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装置中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丙装置为模拟工业炼铁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
B.燃着的酒精灯用于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C.实验原理为
342
Fe O+4CO3Fe+4CO
高温
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移去酒精喷灯
(3)利用丁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若U形管水中的钢丝棉也产生少量锈迹,说明该实验还需改进,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六、计算题
30.(2022·陕西渭南·统考模拟预测)小红有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标签标识为925银(925银一般是指含银量为92.5%的银制品)。
小红想用实验探究手国中银的含量,先用电子秤称得手的质量是25.00g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该手镯中银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化石燃料应该合理开采,不能加大开发,故A不正确;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故B正确;
C、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故C正确;
D、汽车电路中常用铜芯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A。
2.B
【分析】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的定义分析判断。
【详解】A、葡萄酒含有酒精和其他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3.C
【详解】A.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质量守恒可知,①中反应前氮、氢、氧原子数目分别为4、12、10,反应后氮、氢、氧原子数目分别为0、12、6,则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X化学式为NO;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零;氨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则x + (+1) ×3 =0,x=-3;同理可知,NO、NO2、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5;故在所有反应中共涉及5种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
B.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NO、NO2有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NH3、NO、NO2均为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正确;
C. 反应①①符合多变一特点,是化合反应;反应①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D. 由以上反应①①可知NO和NO2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故选C。
4.B
【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含有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正确;B、由于元素守恒,化学反应不能改变了元素种类,所以“点石不能成金”,错误;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正确;D、“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达到了灭火的目的,正确。
选B。
5.C
【分析】铁分别与稀硫酸、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及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
244
2Fe H SO =FeSO +56
92
2
H 8
15+↑
、
44
Fe CuSO =FeSO +Cu
5616015264
+ 【详解】A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在该过程中,水没有参加反应,也没有水生成,所以溶液中的溶剂的质量不变,该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根据分析中的反应方程式可知,二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是增加了,所以a -b 段溶液质量逐渐增加,故A 选项错误;
B 、b 点表示铁刚好将稀硫酸消耗尽,所以b 点中溶液的溶质为硫酸亚铁,而b -d 的过程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的过程,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 点时,反应还没有结束,溶液中还有硫酸铜存在,所以c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都属于盐类化合物,二者种类相同,故B 选项错误;
C 、结合前两个选项分析可知,c 点时,铁与硫酸铜反应还没有结束,而d 点表示反应刚好结束,因此d 点溶液中溶质硫酸亚铁的质量比c 点的多,即c 点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小于 d 点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故c 选项正确;
D 、由图像可知,随着硫酸铜溶液质量的增加,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但当到达d 点时固体质量不再增加,所以d 点时,铁已经完全反应了,因此d 点时,固体只有铜,铜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向 d 点对应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
6.A
【详解】A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逐渐减少,到锌反应完了,剩余的铜,质量保持不变,故坐标符合;
B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起点应该是0,故坐标错误;
C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只要一加稀硫酸会立即产生硫酸锌,因此溶液中锌的质量起点是0,故坐标错误;
D 、随着稀硫酸的加入产生硫酸锌人显中性,因此溶液的pH 的起点是7,随着硫酸的过量,溶液会显酸性,pH <7,故坐标错误; 故选项为:A . 7.D
【详解】一定质量的Zn 加入到含有Fe(NO 3)2和AgNO 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锌跟Fe(NO 3)2和AgNO 3两种物质都能反应,但反应有先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 排在Fe 的后面,所以锌先和AgNO 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Zn+2AgNO 3=2Ag+ Zn(NO 3)2,AgNO 3反应完后,如果有锌剩余,锌再跟Fe(NO 3)2溶
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Zn+ Fe(NO3)2=Fe+ Zn(NO3)2。
因此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Zn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Ag。
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Fe2+,也说明锌已反应完。
如果AgNO3没有反应完,Fe(NO3)2就没有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就没有铁,滤液中含Ag+;如果AgNO3恰好和锌反应完,Fe(NO3)2也没有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没有铁,滤液中没有Ag+;如果AgNO3
和锌反应完,有部分Fe(NO3)2和锌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就有铁,滤液中没有Ag+。
因此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可能有铁。
综上所述,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①滤液中可能有Ag+,①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全部正确。
故选D。
【点睛】一定质量的金属和两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根据反应的现象判断反应的程度,然后才能确定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8.C
【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时,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金的元素符号为:Au,不符合题意;
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锈蚀,不符合题意;
C、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不是“g”,故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通过①①实验可知,①中产生气泡,①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该选项说法正确;
B、若要用实验①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Cu,Y不能为AgCl溶液,因为氯化银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通过①实验可知,铝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铝比银活泼,通过①①①实验,可以证明铝最活泼,不能证明铜和银的活泼性,故通过①①①实验,无法证明金属活动性:A1>Cu>Ag,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要用实验①证明金属活动性Ag<Cu,X可以为Ag,Y为CuSO4溶液,是因为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银比铜不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C
【详解】A、甲中,水面上用植物油封住,阻止了氧气溶于水,只有植物油上部分锈蚀,而乙中铁钉水上水下都锈蚀,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相等,故A说法正确;
B、甲中,水面上用植物油封住,阻止了氧气溶于水,铁钉在植物油内的部分因为没有接触到氧气而没有
锈蚀,故B 说法正确;
C 、乙中,铁钉锈蚀最严重是水面接触处,因为此处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最充分,故C 说法错误;
D 、因为乙中铁钉锈蚀消耗了氧气,使装置内的压强减小,产生了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丙烧杯中水部分压入导管中,故D 说法正确。
故选C 。
11.D
【详解】A 、根据化学式化合价代数和为0,钙显+2价,氧显-2价,综合得到硅显+4价,A 选项不合题意; B 、二氧化硫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形成酸雨,因此二氧化硫不能直接排放,B 选项不合题意;
C 、焦炭可以直接与铁矿石反应,也可跟碳酸钙分解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 选项不合题意;
D 、23
23CO Fe O 2Fe 3CO ++高温
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与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定义,因此D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12.B
【详解】A 、反应①是炭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①是炭和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均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①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新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①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共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选项说法正确;
B 、反应①是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不选择此方法,而是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选项说法错误;
C 、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选项说法正确;
D 、由反应①和反应①可知,CO 和CO 2可以相互转化,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
13.(1)金属 (2)D
(3) H 2O 氨水##NH 3﹒H 2O
【解析】(1)
铝锂合金是合金,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