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魏时建北邺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外 城有7个门,内城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 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 冰井台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承了 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 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邺 城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的城市,主要 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 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 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 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
单击添加副标题
整体格局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 游为主。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 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 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 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三)长安
隋唐长安城市布局特点
A、继承 邺城体系的特征:① 宫城居北,市坊居 南,城市功能分区明确。② 道路采用“三 横三纵”的方格网,称为“六街”。③ 采 用严整的里坊制。 B、突破 ① 宫城之南建皇城,功能分区更加明确,防 卫严密充分利用地形增加城市的壮观气象。 ② 增设公共游赏的风景区,主要有曲江池和 乐游园两处。
qizilmingy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
(六年迁都建 业,后东晋时改称建康,历经东晋、宋、 齐、梁、陈共300余年,是六朝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P57图2-3 建康从东晋到陈基本沿袭其城市布局: 按地形布置形成南北长而东西略窄的不 规则布局,城中秦淮河通长江可输甲方 贡赋,又引运渎直达宫城。并在青溪北 源放玄武湖水入青溪和运渎,以保证漕 运。
隋唐洛阳城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 它的轴线建筑,却是世界历史上最恢宏的建筑群 它主要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 上阳宫、西苑、离宫等8部分组成,占地47平方公 里。
唐王朝将中国历史带入了秦汉之后又一个强盛 辉煌的时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也进入了一个 成熟时期,出现了唐代长安城、洛阳城等国际 化的大都市。唐代长安城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东西长约9700多米,南北 宽约8600多米,总面积约84平方千米。长安城 以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将整个城市 划分为110个里坊,作为城市中轴线的朱雀大街, 宽达150米。唐代洛阳城也是在隋代东都的基础 上发展而来的,其规划与长安城如出一辙,都 是以网格状的道路系统将城市划分为若干里坊。 所不同的是,洛阳城内的宫城位于地势高亢的 城市西北角,体现出城市设计者在遵循基本原 则下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一、城市建设 是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经过 这个时期后,城市规划的风格手法就基本定型。 (一)邺城 邺城,古代著名都城,亦是古都安阳的别名之一。 遗址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 岸,在今安阳市区北郊20公里处,距邯郸市40公 里。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和河南安阳 市北郊。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曹魏、后赵、冉 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北周时为 杨坚焚毁。邺城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安 文学、北朝文化的大型遗址。
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全 城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之 间的连线,也即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为 南北向中轴线,以此为中心向左右展开。为突出北部中 央宫城的地位,以承天门、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 延嘉殿和玄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压在中轴线 的北端,以其雄伟的气势来展现皇权的威严。之后,随 着不断增添新殿,才使这种格局有所变化。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中国古代城 市规划,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地上的城市往往是天上 的写照,从而使城市称为宇宙的象征。“天子”居住的 都城更是如此,唐都长安城亦不例外。根据天上星宿的 位置,最为尊贵的紫微宫居于北天中央,它以北极为中 枢,东、西两藩共有十五颗星环抱着它。紫微宫即有皇 宫的意思,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应 该相对应,因此,只能把皇宫布置在北边中央位置。而 且北边有渭河相倚,从防卫的角度看,也比较安全。
单击添加副标题
唐大明宫在平面布局上有着显著特 点:三座主殿,把用于皇帝会见外国 使节,举行国家庆典等重大活动的场 所含元殿建在最前面,其后是日朝宣 政殿和常朝紫宸殿,这种排列方式既 符合实际需要又能体现封建等级观念; 把举行国宴和游乐活动的主殿——麟 德殿置于太液池西岸的高旷之地,距 单击添加副标题 左银台和翰林院仅90多米,这样,既 便于参加饮宴的文武百官、皇族贵戚 出入,又能突出皇族权威,同时也使 饮宴的喧闹之声不影响办公和居住, 由此可见大明宫在平面设计上,既体 现出封闭性的“空间”艺术布局,也 反映出统治者高高在上的统治思想。
建筑特点:
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 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共北属于“禁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 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 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 面积约故宫太和殿的三倍。 唐代的大明宫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峰巅之作”,大 明宫的面积是北京故宫的3.5倍、凡尔赛宫的3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 单击添加副标题 倍。作为大唐的权力中心,随着帝国的覆灭,大明宫最终毁于战火,留下千古的遗 憾。
(二)洛阳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五大古都 之一,世界文化名城,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 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 帝都。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封建中期城市设计的杰作 。运用传 统以宫为中心的布局,克服了汉魏南北宫制缺点。按 “左祖右社”之制和通过延伸原城市南北主干道铜驼街 直抵南廓圜丘的办法,加强了城市南北中轴线的主导作 用,并拉出一个气势恢弘的城市大结构做为全城规划布 局的基础。 洛阳城成功地继承了中国前期封建城市宫、城、廓三者 层层环套的配置形制以及城、廓分工的规划布局传统。 城为政治中心,以宫为主,结合布置官署衙门等政治性 功区。 廓为经济中心,以市为主,结合布局手工作坊、服务行 业区等经济分区以及工商业者居住区和其他居住区。城 市居住区基本遵循按职业、阶层组织聚居的体制,但主 要取决于居民的职业要求,并不十分强调礼制等级与方 位尊卑等礼治秩序。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里” 仍采取封闭形制,四周筑里垣,临街设里门,里内住户 出入均经里门,不得临街开门。
单击添加副标题
主殿面阔八间,进深四间,每间宽5.3米。实测殿基高于平地15.6米,东西 长75.9米,南北长41.3米,四周有宽5米的副阶。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 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 主 殿前是一条长78米、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分为中间的御道和两侧 的边道,表面铺设花砖。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可能是牌坊式建筑, 其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
宣政殿:大明宫里的皇帝办公室
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 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 称为“中朝”。 殿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 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 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 单击添加副标题 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130米 处,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左 右是横贯式的宫墙,墙、殿之 间形成较大的院庭。这里是皇 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
含元殿:大明宫第一正殿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 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 龙首塬的南沿,是举行重大 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 “外朝”。
含元殿特色: 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 龙首塬的高地,威严壮观, 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 城,诗句“千官望长安,万 国拜含元”就形容了它当时 的巍峨气势。 含元殿的布局及装饰:
中外建筑史
第二章 三国、两晋、南 北朝、隋唐、五代建筑
主讲:龙福贵
学习目标
了解邺城、洛阳、建康和唐长安的特点 掌握唐大明宫的建筑特点 了解本时期园林的营建理念 了解两晋南北朝唐代寺庙与佛塔 熟悉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了解佛光寺和隆兴寺的布局与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节 城市与宫殿
二、宫殿(唐大明宫)
唐大明宫殿是盛唐时期国家安定、财力充足、技术和艺 术成熟的表现。也是以建筑暗喻皇权至上的象征。P61 图2-6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现 今在西安市西北郊。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龙朔二 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 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共11个 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 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 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 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 一。 全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 布局。
宫城:
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 北窄的梯形。
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 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 面积约3.2平方公里。城墙 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 单击添加副标题 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 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 分为三个区域。所有墙体 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 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 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 角楼等。
单击添加副标题
含元、宣政、 紫宸组成的外 朝、中朝、内 朝格局多为后 世的宫殿所效 仿,北京紫禁 城的太和、中 和、保和三殿 便是这种格局 的体现。
单击添加副标题
大明宫的建筑布局及特色
大明宫在 建筑艺术方面 多有创新,体 现出我国中古 时代宫殿建筑 艺术追求雄浑 大气、和谐统 一之美的文化 特色,堪称中 国建筑史上里 程碑式建筑。
宣政殿则是皇帝每月朔望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之太极殿,殿左右建官署的情 况也相同。自含元殿至宣政殿一段是宫中的朝区。 宣政殿两旁为东、西上阁门,西有延英门、光顺门,东有崇德门,以分段禁内外。 而中书省和门下省则布列在宣政殿前东西两侧,已在宫禁之外矣!
紫宸殿:唐朝皇帝的日常办公室
宣政殿之后有紫宸门, 门内有紫宸殿,为寝区主殿。 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 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 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 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 妃居住的寝殿区。紫宸殿为 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 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 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 子便殿。
隋唐城市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里坊和市。里坊是隋唐城 市中最基本的居住单元,相当于今天的居民小区。里 坊由西周时期的闾里演化而来,平面布局方正,四周 由坊墙包围,仅在临街一面设有出入口,称坊门。里 坊内,既可以有住宅,也可以有寺庙、酒肆等非住宅 建筑。通常,坊内之人都必须经由坊门进出里坊,坊 门夜间关闭。汉代时,仅贵族的宅第才能临街设门, 不由里坊出入,成为一种特权。市即集市,是城市商 业活动的场所。从汉代到隋唐,均为“方形之市”, 即里坊式的封闭集市,政府还派专人管理集市。无论 里坊还是集市,都体现出这一时期城市强烈的内部封 闭性,这主要是受到农耕文化自给自足观念的影响。
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 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入紫宸殿 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 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 颇为荣耀的事情。
单击添加副标题
麟德殿:大明宫的国宴厅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部,规 制宏伟,结构特别,是宫内规模最大 的别殿,建于高宗麟德年间,是皇帝 举行宴会、观看乐舞和接见外国使节 的场所。当时,唐代的官员以能出席 麟德殿宴会为荣。殿基用夯土砌筑, 单击添加副标题 四壁铺砖,实测南北长130米,东西 宽80余米。高台上原有前中后毗连的 三座大殿,分上下两层。东西侧分别 有对称的郁仪楼和结邻楼以飞廊与主 殿上层连通,楼前有亭,全都建在夯 史载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 土高台上。整个麟德殿的总建筑面积 达12300平方米,周围有回廊环绕, 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戏,还可在 目前已在遗址的基础上复原了其平面 殿前击马球,故殿前极可能是开敞的 广场。麟德殿是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 布局。 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