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高考备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2题44分)
读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完成下题。
1.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2.对于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自然植被可能为苔原
B.④地可能位于赤道
C.③地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
D.②地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3.2013年高考期间:()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北京昼长减小
4.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兰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右图中的:()
A.①位置 B.②位置C.③位置 D.④位置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6.若图中M表示高空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近地面盛行风向,正确的是()A.②吹向④ 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7.若该大陆是亚欧大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④两地的气候不同,植被相同
B.②④两地的气候相同,植被不同
C.②④两地的气候相同,植被相同
D.②④两地的气候不同,植被不同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回答下面各小题。
8.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9.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B.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加 B.②减少C.③减少 D.④增加
11.“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④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
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13.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 B.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C.③处洋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D.⑤处不可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其中西南地区最为典型。
下图为岩溶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一列各题。
14.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A.沉积、抬升、侵蚀 B.冷凝、抬升、侵蚀
C.风化、侵蚀、搬运 D.风化、侵蚀、沉积
15.西南岩溶地区特色旅游业兴起的积极意义有()
①促进人口外迁②推进城市化进程③优化产业结构④加强文化的交融
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16.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 B.乙C.丙 D.丁
17.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A.风力堆积 B.岩浆入侵C.冰川侵蚀 D.流水堆积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甲地的植被应为()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9.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20.如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可能有台风
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21.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正处于汛期
B.冰期可能长达半年
C.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该图的指向标是()
二、综合题(共4小题56分)
23.图甲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乙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2分)
(1)根据图乙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图乙中资料,比较A、 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6 分)
24.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
双峰形的原因。
(6分)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6分)
25.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6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
26.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
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8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8分)
2015-2016学年度高考备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地理答题卷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共22题, 44分,请将所选字母的方格涂黑)
二、综合题(共4小题56分)
23.(1)根据图乙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图乙中资料,比较A、 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6 分)
24.(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
双峰形的原因。
(6分)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6分)
25.(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6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26.(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6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6分)27.(1)依据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红海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4分)
(2)说明东非裂谷的形成原因。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