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层与含水系统的关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水层与含水系统的关系与区别
含水层与含水系统的关系与区别
人们经常把两者混淆,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
含水层,是指在地下水面以下岩石空隙中富水性较好的地段。
它是通过在该层内地下水补给源和排泄区之间的“滞水带”来维持其相对的平衡状态,并且,由于这种平衡状态的变化而引起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
一般地说,含水层大致可分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等。
其中岩溶含水层又可分为潜水型岩溶含水层、承压水型岩溶含水层和喀斯特型岩溶含水层等三种类型。
含水系统,指由若干个含水层组成的完整水文地质体。
如果一个含水系统只有一个含水层或者数个含水层时,则称为单含水系统;当含水系统包含两个以上含水层时,就称为多含水系统。
下面是含水层与含水系统的主要区别: 1、含水层与含水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含水层是否具有足够的厚度,其次是含水层埋藏深度和含水层的岩性特征。
由于含水层厚度是决定含水层发育规模和富水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所以含水层厚度可作为确定含水层级别和确定含水系统地位的依据,而其他条件如埋藏深度、岩性等是确定含水系统地位的主要因素。
2、含水层与含水系统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地下水的运动和变化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含水系统的形成和变化往往还受到含水层之外的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含水系统还存在着富水性和分布方面的差异性。
含水系统的类型比含水层多得多,既有单一含水层形成的含水系统,也有多个含水层形成的含水系统。
3、有些含水系统的下伏含水层也可能会成为含水层,但这样的情况很少见。
另外,有些地区的含水系统具有叠置现象,即多层含水层出现在同一含水系统之内。
叠置含水层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含水系统遭受人工开采后或地表水体进入含水系统造成的。
当多个含水系统出现在同一含水层之内时,则会使含水层原有的连续性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水量减少或径流改道。
由此可见,单含水系统和多含水系统都是地下水循环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互相取代。
只有当多个含水系统共同存在于同一含水层之内,且下伏的含水层成为整个含水系统的一个含水层时,才会使地下水位降低,甚至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