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4-个性与社会性-庞维国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 中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14讲中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已经能够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独立的要求非常强烈。
但是,他们不再象初中生那样以与成人的对抗来满足自己独立性的要求,而是在与成人和睦相处韵基础上来满足自己的独立性要求。
因此,高中生就显得更为成熟了。
2.自我意识的分化高中生在心理上将自我分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部分。
这种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们体验到自我的矛盾性。
这主要表现在:①思想品格与性格方面的矛盾上,他们常想自己能成为具有某种品格的人或具备某种性格,但往往又无法,实现,从而产生内心矛盾;②学习成绩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们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但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因此感到内心的矛盾。
3.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无论是高中男生还是女生,都对自己的形象非常关注,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的优缺点。
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高中生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同时在评价时考虑到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
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主客观的辩证统—。
5.自尊心强当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受到他人的肯定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相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二)自我认识的发展1.自我认识逐步转向对内心品质的认识(由外部向内在)●从12—13岁开始,个体开始表现出对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品质发生兴趣。
●他们的自我认识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初中生懂得了自我反省。
2.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
表现为经常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同时也主动地征求和听取教师租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3.自我评价的途径多样化。
主要表现在:开始根据周围熟悉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开始自己运用一定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能做到将自己与各方面条件和自己相同的人进行比较,然后对自己作出评价。
4.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
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不同的维度。
学习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 庞维国 (学习笔记)
学习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学习笔记)第一讲什么是学习学习:获得新的知识或者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定义: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是把信息和经验转化成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的终身过程。
学习有那些方面:学习动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内容(学什么?)、学习过程(怎么学?)、学习结果(学得怎么样?学到老什么?)、学习的环境也叫学习情景(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等)。
应用:考查一个学生的学习,应从以上5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诊断和分析,看看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探索学习规律,构建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学习。
学习研究取向: 1.哲学取向: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
关注的主要是:①天性与教养,是遗传重要呢?还是环境重要?②天赋观念与后天经验问题。
骂人:你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不死不活浪费人民币。
2.心理学取向:实证的行为水平研究关注的是:①学习的内在心里机制是什么?②学习的类型③学习的条件④学习的策略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探索学习规律构建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学习3.生物生理学取向:神经科学,强调学习的生理基础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学习与适应问题。
学习脑机制问题,即学习的神经基础。
当神经元和突触通过重复使用而强化自身,或者出现重新组织时,学习和记忆就发生了。
学习就是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第二讲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的类型:1. 符号代表学习。
符号代表的事物和观念在头脑中建立对等关系。
如:“<”代表“小于”,“good”是“好”的意思。
符号和事物在头脑中建立“等值关系”。
2. 概念学习。
3. 命题学习。
利用概念表示事物间的关系。
如: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决定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是土壤、气温和水分。
知识的学习过程:1. 识记阶段(理解吸收新知识)2.保持阶段(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真正建立起联系)3.应用阶段(提取、应用新知识)知识习得的条件:外部条件:新知识必须有意义。
如果没有意义,就必然导致机械记忆。
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_庞维国
第30卷第6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ol130,No.6 2009年12月T SINGHU A JOURNAL OF EDUCATION Dec.2009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庞维国1韩贵宁2(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上海,200052)摘要:本研究采用5大学生学习拖延问卷6和5大学生学习拖延成因问卷6测查了国内11所高校2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情况。
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区域、类别高校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拖延现象,学习拖延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生活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男生与女生相比,作业拖延问题比较突出;女生与男生相比,更多地体验到学习拖延导致的情绪困扰;大学生的作业拖延随年级升高日趋增加,大学二年级是作业拖延迅速增加的转折期;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动机不足、时间管理技能缺乏、消极情绪影响、完美主义倾向和懒惰个性,学习的任务特征和情境特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就大学生学习拖延的预防和干预提出了某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拖延;自我调节;成因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9)06-0059-07一、研究背景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有意而无必要地推迟启动或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¹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学习拖延成为高等教育和教育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拖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而且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尊和情绪具有消极影响。
º近年来,研究者分别从个性特质、任务特征、角色冲突、自我调节等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学习拖延的成因。
结果显示,学习拖延与大学生的冲动性、缺乏自律和尽责性等个性特质密切相关»;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吸引力、难度等特征,都对学习拖延有直接影响¼;大学生的人际角色与学习者角色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学习自我调节能力的缺乏,也是导致其学习拖延的重要原因。
教师招聘考试笔记
第四章个性心理第一节个性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自然性与社会性2.稳定性与可塑性3.独特性与共同性三.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2.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因素。
3.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节需要与兴趣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2.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和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求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四.兴趣及其种类1.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兴趣的种类: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第三节能力一.能力的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三.智力1. 智力的构成要素: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2. 智力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应该包括以下七种类型: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我认识智力3.智力测验: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2.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智商(IQ)=心理年龄(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3.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四.智力的影响因素:1.遗传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2.环境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3.实践活动4.个性品质5.营养因素第四节气质与性格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实用教案
第三十五页,共61页。
(二)性格 (xìnggé)结构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2. 性格的意志(yìzhì)特
征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第35页/共61页
第三十六页,共61页。
(三)性格 (xìnggé)类型
1.理智型、情绪(qíng xù)型和 意志型
2.内倾型和外倾型
性器官的刺激获得满足。产生恋父或恋母情结。这 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化同性父母的道德 标准 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压抑,性冲动转移到学习 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 多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内化,自我和超我继 续发展 青春期唤醒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方 式表达冲动。个体此时尽量摆脱父母,幻想独立, 从一个自私、追求快乐的孩子转变为寻找同龄伙伴 ,考虑选择配偶,成为具有现实和社会化的成人。
1. 依据学生不同(bù tónɡ)气质类型特 征采取不同(bù tónɡ)的教育策略
2.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气质差异
第32页/共61页
第三十三页,共61页。
三、小学儿童性格
`二
(xìnggé)的发展
第33页/共61页
第三十四页,共61页。
(一)性格 (xìnggé)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 所形成的,对现实(xiànshí)稳固的 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 方式。
第18页/共61页
第十九页,共61页。
年龄 0-1 1-3
心理社会危 机
信任对不 信任
自主-羞 怯、疑虑
艾里克森的观点:有意义的事 件和社会影响
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信任感, 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出生后的 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形成对成 人的信任感。否则会对人和世 界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这种信任和不信任感会延续到 以后阶段。
学习《庞国维——学习心理学》心得
学习《庞国维——学习心理学》心得第一篇:学习《庞国维——学习心理学》心得学习《庞国维——学习心理学》心得近日,自己学习了庞国维老师的《学习心理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视频,颇有体会。
自己身为师范生,在未来的工作日子中自己将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道路。
学习完这三个视频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自己仍要提高学习技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学会自我监控;与他人合作学习,也要指引将来自己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查缺补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创造新方法。
现在,自己对三个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庞国维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给我印象非常深——钱伟长教授,他是我们的国学大师。
在钱伟长教授年轻时,他的文科成绩非常棒,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发出一种声音“靠文科不能救国”,当时的钱伟长是清华的一名优秀文科生,理科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他毅然决定转到物理系,经过一年的时间,自学物理基础课程,成绩十分优异。
这给我一个启示,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任务,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学习的动机是我们自己的内在激发,学习的内容也是我们自己选择。
平时,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偏科,在我看来,自己必须找到使自己偏科的原因,改善心态,端正态度,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拟定一个学习目标,慢慢的成为习惯,才能使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不是厌恶加逃避。
同时,学习方法也是自主学习当中的一个个重要因素,学习方法是有计划的,并且可以通过练习达到的,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一定的学习计划量,才为有效学习方法,并且要注意自我监控,排除干扰,保持学习心态。
自主学习的养成,我自己总结为可以观察他人,模仿他人,反思自己,自我监控,最终达到自觉。
首先自己要有一科学的心,有学习的动机也就是目标,掌握并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强化意志力,坚持学习。
合作学习庞国维老师提到合作学习不等同于小组学习,在他的论述一番,我也大概体会到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的差别。
论自主课程
要》 关于课程总体培 养 目标 的论述就 没有提及 发展个性 , 仅
在课程实施层面—— “ 教学 过程 ” 一部 分提 出“ 这 促进学 生 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 富有个性地学习” 。因此 , 不能不说是
一
、
自主课 程的含义 与特征
所谓 自主课程 , 是学 生个体 自主发展课 程 的简 称 , 是学
一
自我评价与管理, 以实现人生 自我发展 的个性课 程。其 特征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
( ) 一 目标 与趋 向 : 个性 发展 与 个人 化
个性化课程 , 具有个别性 、 自主性、 特殊性 、 活性等特点 , 灵 从 而成为个体个人化进 程 中的主要途径 。地方 课程和学校课 程则介于二者之间 , 除了要切 实地、 创造性地 实施 国家课 程 外, 还要研发 出具有 区域 和学 校特色 的课 程 , 然学校课程 虽
是个人化 的过程。每一个体 的发展都 是这种 双向建构 过程 的有机统一 、 相互融汇, 缺少 任何一 方面 , 这种 发展 就是不健
全 的。
就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 而言 , 同类别 的课 程 不
收稿 日期:0 7I-0 2 0 .l 2
图 1 各类课程与个体 社会 化和个人化的关系
种缺陷。如果设置 自主发展课程 , 可从 另一端完全面 向 则 个” 具体学生 的个性 , 或者说是完 全彻底 面向每个学生 的
生依据个人的兴趣 与需要 、 理想与抱负 、 潜质与特长 , 自行设
计 学习 目标 、 自行选择学习内容 、 自主决定 学习进程与方式 、
差异 , 以发展特殊人 格为 核心理念 , 眼于 “ 着 这一 个” “ 或 那
3四层级课21构理论郭思乐的人自身的创新的生本教育理程之间又是一种相互联系贯通依存的整体关系每一种课3论黄崴概括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庞维国等人的自主程又是以其他课程为依托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性离开了其他4260学习研究都为自主课程的诞生提供了理论背景和价课程的支撑不仅自身失去展开的张力整个课程体系也失值支点
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1、种种不良倾向
• 把理想当成现实
• “一切”、“为了”、“学生”
• 教育万能论
•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 师!
• 缺乏发展的视角
• 以学生为中心、凸显自主性
整理课件
从他主到自主
整理课件
2、学生的素质:先天与后天
整理课件
帕金斯的“真智力”理论
• 分析了三种智力解释的传统:神经生理观、经 验观、反思观。
• 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 法;
• 适用条件:信息的不对称
整理课件
David Ausubel(1918-)
4、回归正确的理解
• 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研究性学习 • 创新学习 • 体验式学习
整理课件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确定学 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 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 的过程或能力。
适用条件:学习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掌握。
整理课件
日常的评判标准
• “多”学
• 学习的内容在量上超出教师或家长的规定
• “深”学
• 学习的深度超出一般要求
• “早”学
• 学习的时间提前于教学进度
整理课件
(2)合作学习
•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 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 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 方式。
教学情境的创设
• 真实的问题情境 • 自然的导入情境 • 开放的讨论情境 • 应用的生活环境
整理课件
课改中的“笑话”
• “剪刀、石头、布”与“数学学 习”
整理课件
综合学习方式的教学
• 创设情境 • 确定问题 • 自主探究 • 合作讨论 • 教师释疑 • 练习巩固 • 生成创新 • 总结评价
第四章-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讲课教案
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 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讨论: 如何帮助小学儿童克服消极情绪?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 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 评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教师把原 剧进行改编,以话剧形式出现,让学生扮演剧 中人物,并进入角色。
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经常举行多样化的班 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兴趣活动等。建立起 一个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气氛的班集体。
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 在选择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 表扬的学生。
比如:学前儿童喜欢谁不喜欢只要是从自我出发的 “XX爱和我一起玩,我喜欢他;XX不给我玩具, 我不喜欢他。”
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 和不喜欢。
“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XX,因为
4043个涉及到25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儿童的理智感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
上。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
1、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发展 到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
2、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 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 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 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 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
研究性学习:教育心理观
研究性学习:教育心理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庞维国摘要:对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实质、内外条件、心理机制、教学指导等问题,可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问题解决,是个体综合运用新旧知识、技能生成新的问题解决规则和思维产品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更多地依赖内在学习动机、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用智能等内部条件,以及学习内容的性质、教学指导、小组合作等外部条件;它要经过发现问题、界定问题、选取策略、执行策略、结果评价等心理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指导应该根据问题的结构属性从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心理实质;问题解决;心理机制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已得到课程论专家的诸多阐述;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受到的关注则相对较少,相关的论述也多停留在对它的价值和特征的描述上。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实质是什么?需要哪些内外条件?存在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对这些问题如果不作出明确的回答,就不可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鉴于此,笔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别就上述问题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够给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一、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性质研究性学习是什么?它具有哪些本质特征?这是探讨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
从狭义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目前,国外心理学中尚没房一个与研究性学习相对应的术语,但是有几个学习概念与我国学者所指的研究性学习含义相近。
一是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
个性心理社会心理教案模板
个性心理社会心理教案模板标题:个性心理社会心理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概念,并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和案例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学会适应社会环境。
教学目标:1. 理解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定义和概念。
2. 探索个性心理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分析社会心理对个人行为和社交关系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信心。
5. 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教学时长:建议为2-3周,每周3-4课时。
教学资源:1. 课本: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相关章节。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投影仪。
3. 学生笔记和作业本。
4. 案例研究材料和问题。
5. 小组讨论指导手册。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个性心理概述1. 引入个性心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介绍个性心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
3. 学生小组讨论,探讨个性心理对自我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第二课时:个性发展与自信心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2. 探讨个性发展的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提高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
4. 分发自信心培养活动手册,学生自行完成相关任务。
第三课时:社会心理概述1. 引入社会心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介绍社会心理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模型。
3. 学生小组讨论,探讨社会心理对个人行为和社交关系的影响。
第四课时: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2. 引入社交技能的重要性,如有效沟通、合作等。
3. 分发案例研究材料和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相关问题。
4. 学生展示和分享解决方案,并进行班级讨论和反思。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案例研究解决方案和展示表现。
3. 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笔记质量。
扩展活动:1. 邀请心理专家到班级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智育目标-科学教学论的视角(庞维国讲座)-PPT文档资料
当前人们普遍理解的建构主义,还远远不能为教学设计 者提供可以操作的、充分的、单一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有些教育类学者认为,建构主义对于教学根本 没有意义。 我们同意许多学者的意见,认为它是一种教育哲学,尤 其是一种关于认识论问题的教育哲学。 事实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很少能够对伴随学习 的认知过程做出解释。
6.教育神经科学
大脑中的1000亿个神经元,通过约100万亿个突触建立 起联系,从而形成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
大脑中的神经元
突触
2020/12/9
学习是神经元建立联系
联系在一起的神经 元,越是经常地被一起 激活,它们随后就越容 易被一齐激活,从而建 立起硬线联系。这个过 程,我们称之为学习。
学习与突触生成
学习方式到底怎么变革?
××专家: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学习方式转变
首先应该注意切实增强学生接受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变机械型接受学习为有意义型接受学习,然后再进 一步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以此为基础在课堂教 学中倡导发现学习,最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科 知识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开展真正的研究性学习 。
学习与突触生成
第二方式:新突触增生
经验依赖的突触(Experiencedependent synapse)
由经验决定; 学习促进新突触的增生,使大脑
中的神经元不断建立联结。
2020/12/9
关于言语学习的原理
外语学习存在关键期:越早越好
研究表明,如果从婴儿期(0-2 岁)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母语 和二语在布洛卡区(与语音 学习关系密切的脑区)的激 活中心几乎是一致的;
作为学习者的个人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并建 构着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
庞维国 庞维国,男,汉族,19...
庞维国庞维国,男,汉族,19...
庞维国
庞维国,男,汉族,1970年10月生,山东莒南人。
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获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系任教。
2003年9月,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五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挂职锻炼,任教务部主任助理;
2005年4月-2008年1月,任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
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习;。
2009年3月,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2011年7月,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有: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心理科学》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和教学设计,近年来主要从事创新学习与创新教学的心理机制研究。
先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项目,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代表性著作有《自主学习》、《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数学学习与教学设计》等。
庞维国爱课程视频讲课笔记
自主学习笔记1、严格意义上讲,自主学习应从各个侧面剖析。
齐默曼认为,自主学习应该从学习动机、内容、方法、时间、过程、环境、结果等七个维度界定自主学习。
①学生的学习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
②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
③学习方法是有规划的或经过练习达到自动化的。
④学习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
⑤学习时能够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
⑥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⑦最终能对自主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总结和分析。
2、自主学习相对简短的定义: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能自觉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3、做一个高水平的自主学习者的途径:①直接学习②观察学习③学习实验(1)大学的学习应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带着问题回去阅读资料,查文献。
(2)自主学习要通过反思或观察别人的学习来养成。
(3)通过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四个阶段:①观察或反思阶段②模仿、尝试阶段③自我控制阶段④自觉、习惯阶段5、自主学习的内在条件:(1)能学--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元认知发展水平)(2)想学--自主学习必须以内在学习或动机为前提。
(3)会学--自主学习必须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为保障。
(4)坚持学--自主学习还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
6、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1)教师或其他成人的教育指导。
(2)家庭因素(3)同伴榜样与支持。
(4)学习资源的可利用性。
(5)文化因素7、自主教学流程:教师指导、反馈↓自主学习→自学检查→达到目的→集体讨论↑↓↓激发动机↓教师讲解↑↓呈现目标←课堂小结←巩固创新←达到目的心得体会①自主学习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一个人的成功与自主学习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终身任务。
②作为学生,学习方法上要有一套自己成型的东西,要学会自我规划、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
③学习时间上要善于自我管理,有主动意识地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学习环境。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庞海军
新教师教学德育建设然而,目前,根据我校工作实际,对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他们虽然是学校的学生,但是一旦参加顶岗实习,签订实习协议,学生的管理权就移交了实习单位,学生需要根据实习单位的要求按时出勤,服从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纪律。
因此除了组织这些分布在四面八方的学生党员进行自学,很难开展集中培训学习。
此前,我们也尝试过组织教师赴实习单位开展支部活动。
但是一方面教师人员有限,学生党支部书记又是由辅导员兼任,还同时兼任学院工会委员等其他职务,很难有精力四处奔走。
二是进入企业组织学习培训需要和实习单位协调沟通。
根据实习协议,校方与企业的对接部门是学校招生就业处。
而一旦按照公务流程办理审批手续,一是过程十分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导签字审批,二是担心影响实习单位正常生产,也可能出现回函被拒绝的情况。
因此实际操作中,基本都是部门领导通过私人关系进行沟通协调。
过程十分复杂和费心。
三是经费有限。
实习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如果要做到全覆盖,教师的差旅经费势必超出额度。
因此种种,实习期的学生党员基本没有集中参加组织生活,都是自学,因此属于真空管理。
三、高职院校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讨首先,学生党员基本都是95后。
他们思维活跃,能接受新兴事物,所以可以开辟网络阵地,组织网络学习。
已有部分高校采取类似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1]。
(占领网络阵地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研究_田海斌)有的是通过一些网络社区等平台如易班建立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2]。
但这些平台软件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且不具有及时性。
笔者认为还是应利用学生使用率较高的QQ 来进行学习、讨论,实现教育目的。
其次,可以根据实习单位划分成立临时党小组。
以往,因为学生校外实习,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这部分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组织生活。
基本上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市外实习的学生党员都无法参加。
这样一是不符合党章对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规定,二是不利于这些学生党员对党员的身份认同,进而影响党员的模范和先进性的发挥。
创造性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性培养:目标、原则与策略
创造性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性培养:目标、原则与策略
庞维国
【期刊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22(40)11
【摘要】创造性包含着创造性潜能、创造性成就、创造性才能等侧面以及微创造、小创造、职业创造和大创造四种水平;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培养,应该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为主要目标,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创造性认知、元认知、个性、动机和
领域内知识的发展。
创造性活动遵循从一般到具体、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顺序,自
主性、生成性是创造性活动的本质特征。
学校教育应该把发展创造性视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目标,把创造性活动纳入日常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生成活动作为创造性发展的载体,遵循从一般领域向具体领域推进的原则。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需要营造支持性的氛围,充分利用生成活动,示范和褒奖创造性,加强创造性元认知训练,设置创造性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反馈。
【总页数】16页(P25-40)
【作者】庞维国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3.从目的原则视角下解读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译本为例
4.系统概括40年的研究成果,引领我国创造性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评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
5.夏山学校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现象祛魅与本质揭示——基于马斯洛创造性理论的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采择的水平
• 水平0(3-6岁):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 大多数学前儿童和少部分小学生 – 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去感受。 • 水平1(5-9岁):主观的观点采择 – 大多数低段和中段小学生 – 意识到他人的思维和感受与自己不同,但是以简单、单维的 方式去思考。 • 水平2(7-12岁):第二者的互惠式观点采择 – 大多数高段小学生 – 意识到他人具有复杂、矛盾的感受,认识到他人会违心地去 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
道德发展:从他律到自律
• 从单纯规则到真正的准则 • 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道德的现实主义到相对主义 • 从服从、平等到公道的公正(7、10、13) • 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 1.自我中心阶段(5-6岁以前)
– 5-6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处于无规则阶段,他们虽然能接受规
–把朋友看成与自己一样; –那些与自己一起玩,分享玩具的是朋友; –交友不考虑个性特质。
• Jonathon, 5岁:托马斯是我的朋友,因 为他跟我一起玩。他喜欢乐高玩具,我也 喜欢。我和托马斯分享乐高玩具。
友谊发展的三阶段
• 阶段2(8-10岁):友谊是相互信任和帮助
–交友时开始考虑他人的个性、品质。 –根据朋友提供的报偿来评价他们。 • Katey,9岁:Ella 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是她最 好的朋友。我们将永远做好朋友。如果我举办留 朋友在家过夜的晚会(sleepover),我首先邀请 Ella;如果Ella举办这样的晚会,她会首先邀请 我。如果因为生病或有事我不能去看电影了, Ella 也不会去,她会留下来陪伴我。
达蒙:友谊的发展
• 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 • Damon 在与儿童面谈时询 问的具体问题
–“请跟我谈谈你的最好朋友” –“请跟我讲述一个两个好朋 友之间的故事” (Damon, William 1977).
Damon (1944-)
友谊发展的三阶段
• 阶段1(4-7岁):朋友是 “手拉手”的 玩伴
对偶故事法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 就去开餐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后有一把椅子, 椅子上的托盘里放了15只杯子,结果他撞到 了椅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 他趁机想拿碗柜里的果酱吃,结果把一只杯 子碰到地上摔碎了。 –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一代成长的关心上,而不是自我关注。发展顺利的个
体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
• 阶段8:自我整合对悲观失望(成人晚期,65岁以后)
– 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
体获得了自我完美感。
(二)马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 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 • 提炼和拓展了埃里克森的理论 模型,主要关注青少年期的自 我发展; •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期包含的 既不是同一性的解决,也不是 同一性混乱,而是个体探讨和 承诺同一性的程度。
三、道德的发展
• • • • 皮亚杰的观点 科尔伯格的观点 艾森伯格的观点 吉利根的观点
1.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 皮亚杰把儿童关于社会关系的认识、道德认 知和判断看作是道德品质的核心。 • 他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不是来自生物成熟, 也不是从环境中直接将知识内化,而是通过与 环境相互作用,对其所理解的经验不断建构来 实现的。
James E. Marcia (1937-) Emeritus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in British Columbia,
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
1.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 –最低的发展状态,缺乏对一系列内在
则,但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于其行动还不具 有约束力。
• 2.权威阶段( 6-8岁)
– 6-8岁的孩子绝对地顺从权威,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 须遵守的,遵从权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他们把规则看作
是固定的、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因而处于他律道德水平。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朋友之间的互动特征
• • • • •
•
更多的深度社会活动,更多地一起玩; 互动中更多的互惠和亲密感; 更多的解决冲突; 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合作中更好地相互帮助,批评时更有建 设性。
Newcomb, A. F., & Bagwell, C. L. (1995). Children's friendship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306-347.
2.友谊的发展
• 友谊的作用 • 交友特征 • 友谊的发展
友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 朋友提供更多关于他人和世界的信息; • 朋友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帮助同伴应对紧张 和压力; • 朋友帮助儿童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 朋友促进儿童学习与他人交流; • 朋友促进智力的增长; • 朋友促进人际交往技能。
提要
• 个性发展 • 社会性发展 • 道德发展
一、个性发展
•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 马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 埃里克森生于德国梅茵河畔 的法兰克福,父亲为丹麦籍。 •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重视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形成 与 发展的影响。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 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 –为了进行道德决策,一 个人必须能够站在他人 的角度来评判境况。
Robert Selman
故事情境
• 霍丽是一名8岁女孩,她喜欢爬树。在邻居的小伙伴中,她爬树的本领最 高。一天,她爬树时从树上跌落下来,恰好被父亲看见了。父亲很伤心, 告诉她以后再也不能爬树了。霍丽向父亲保证再也不爬树了。后来有一 天,她和朋友去塞恩家。结果发现塞恩的小猫被树枝卡住了,从树上下 不来。现在必须想办法把猫救下来,否则小猫会被卡死。霍丽是小伙伴 中唯一一个可以爬上树把猫救下的人,但是她记得对父亲的承诺。 • 问题 – 霍丽知道塞恩对小猫的感受吗? – 塞恩知道霍丽为什么难以决定是否爬树吗? – 如果爬树被父亲发现,关于父亲对自己的看法,霍丽会想到什么? – 霍丽会想到父亲会理解自己的爬树行为吗?
友谊中的地位问题
• 儿童交友呈现出明显的根据地位设立层级的 问题:
– 高地位的儿童接触更多的资源,如游戏、玩具、 书籍等; – 高地位儿童倾向于交高地位的朋友,低地位儿童 倾向于交低地位的朋友; – 高地位的儿童倾向于跟更多的儿童一起玩; – 低地位的儿童更愿意更年龄更小或人缘不广的儿 童玩。
友谊的发展
友谊发展的三阶段
• 阶段3(11-15岁):友谊是亲密和忠诚。
•友谊包含着相互公开,并具有排他性。 • Kayla, 13岁: 如果我(在学校)遇到麻烦,我 的朋友会安慰和支持我。Shelly会走上前质问 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对她说哪些?”她会站 出来保护我。Shelley 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人都 更了解我。
Fonzi等(1997)的研究
• 被试:8岁儿童,朋 友组,非朋友组 • 任务:赛车游戏
• 结果:友谊组提更多 建议,花更多时间商 议,更容易妥协。
Fonzi, A., Schneider, B. H., Tani, F., & Tomada, G. (1997). Predicting children's friendship status from their dyadic interaction in structured situations of potential
4.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
–表明同一性过程的自主性解决,表现出在一段时期 的探索后,一套承担责任的承诺得到整合 。
二、社会性发展
• 社会认知 • 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
• 对他人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的认识 能力; • 高度发展的社会认知技能非常重要。
1. 塞尔曼的观点采择理论
• Bigelow, & La Gaipa, 1980 • 6-14岁儿童的友谊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6-8岁:以共同的活动、住得靠近、有相似的期望为 基础; –9-10岁:共同的价值观,规则,惩戒变得重要; –11-12岁:根据相互理解、自我话语、共同兴趣来知 觉友谊,跟成人相似。
• Bigelow, B. B., & La Gaipa, J. J. (1980). The development of friendship values and choice. In H. C. Foot, A. J. Chapman, & J. R. Smith (Eds.), Friendship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children (pp. 15-44). London:Wiley.
埃里克森理论的基本观点
• 心理社会性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一 阶段都有发展上特定的目标、任务与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心 理社会性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 • 每一发展危机的解决对于后继人格发展都具有 重要影响。
发展的八个阶段
– 认同社会责任与保持自我独立的协调。
• 阶段6:亲密对孤独(成人早期,18~25岁)
– 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学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如何无私地奉献爱心和得到回报;相反,则不会 以有益的方式与人交往。
发展的八个阶段
• 阶段7:繁殖对停滞(成人中期,25~65岁)
–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
•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 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 曰耄,七年曰悼。 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 焉。百年曰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