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说课讲解
初中初三化学说课稿(5篇)
初中初三化学说课稿(5篇)初中初三化学说课稿(精选5篇)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
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初三化学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初中初三化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酸的通性》是在学生学习稀硫酸、稀盐酸后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通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其意义。
㈡能力目标:1、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意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般规律有其局限性。
二、教法学法设计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演示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
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㈠总体思路:⑴导入→⑵回忆已学知识→⑶归纳酸的通性→⑷分析变化的本质→⑸酸的通性的本质→⑹酸的涵义→⑺巩固练习及迁移(编有酸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的题目)→⑻质疑→⑼金属与酸反应→⑽金属活动性顺序→⑾本质→⑿巩固迁移1、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思想本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根据基于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基本模式构建的。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加详细讲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可感知和测量): ——无需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必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我们周围的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
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3、纯净物(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5、O2 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具有助燃性。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2KClO3 2KCl + 3O2 ↑B、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C、双氧水2H2O2MnO2 2H2O + O2↑工业上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精准讲解《中考化学总复习》中考必考知识点一轮复习精讲
精准讲解《中考化学总复习》中考必考知识点一轮复习精讲中考化学总复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中考化学知识而编写的一本复习资料。
本文将对其中的必考知识点进行一轮复习的精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
2.元素的基本性质:元素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净化。
通常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净化,如电解和还原等。
3.化学反应识别:化学反应的标志有气体产生、颜色变化、放热或吸热等。
例如,酸和碱反应会产生气体,金银水反应会产生红色颜料。
4.常见化学反应: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氧化反应和盐的合成反应等。
5.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6.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会产生金属氧化物,如钠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钠。
7.金属氧化反应: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8.盐的合成反应:金属和酸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9.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熔点和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酸碱反应、燃烧和氧化等。
10.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反应而发生的反应。
其中,氧化剂会接受化学物质的电子,而还原剂会给予化学物质电子。
以上是《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必考知识点的一轮复习精讲。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总复习教案二: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考总复习教案二:化学重点知识归纳随着中考的临近,各位同学一都在为中考而努力备考。
而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更是牵动着大家的心。
因此,有一份化学重点知识归纳的教案对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下中考总复习教案二:化学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同学们备考中考有所帮助。
一、化学元素的分类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学元素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其中金属元素是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非金属元素则是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具有非金属特性的元素,一般不能导电,对热及电非常不良;半金属元素则是指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元素。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主要分为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多个部分。
其中反应物是指参与化学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生成物则是指化学反应中生成的物质。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的速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的变化量来表示,其单位为mol/s。
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化学中重要的内容,其主要包括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
单质指的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化合物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元素构成的物质,而混合物则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纯净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有一定理解。
四、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指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其中离子键是指由带电离子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则是指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则是指金属中形成的电子云共享。
分子结构则是指分子的空间结构,其中电子排布则是分子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平衡常数则是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积的比值。
复习课说课稿(推荐8篇)
复习课说课稿(推荐8篇)复习课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及中考分析酸碱盐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碱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础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渗透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盐的通性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初步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知道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酸碱盐知识的讨论、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在知识迁移题、实验探究性问题、开放性试题、趣味性题、信息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酸碱盐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科内多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通过化学实验,将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常见离子的检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选择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准备采用包括问题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即先给出实验题例,通过对题例的探究暴露错误,讨论发现问题,带出知识点,引出方法,由此教会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实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讲座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讲座【九年级化学知识点讲座】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主要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周期表元素的特性和应用等。
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会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
【1. 元素与化合物】1.1 元素的概念与分类元素是指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原子组成的一类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物质。
根据元素的性质和构成,我们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三类。
1.2 化合物的构成和性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其中,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共有电子或者离子键相连。
不同化合物之间的性质各不相同,如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差异。
【2. 化学反应】2.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我们会使用到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等。
化学方程式对于描述化学反应的原理及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不同的类型。
每种反应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3. 周期表元素的特性和应用】3.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的性质规律进行的分类表。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构成包括周期、族和分区。
3.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
周期性规律主要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和价电子数等方面的变化。
3.3 元素的应用和重要性周期表元素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氢气在航天事业中用作燃料;氯气在消毒和杀菌中起到重要作用;铂、钯等贵金属在催化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上只是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努力,学好化学,为探索科学世界的奥妙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化学万能说课稿
初中化学万能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万能说课稿初中化学万能说课稿模板(精选2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中考备考重点知识梳理与总结
初中化学中考备考重点知识梳理与总结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科学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中考,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基础概念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础概念,包括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
原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条件等。
同时,还要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参比系数,它表示了各个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包括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周期数、族和周期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掌握元素周期表不仅对于化学中的元素性质、元素分类有帮助,还对于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四、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同学们需要熟悉这些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常见的实验现象,能够从中识别出各类反应,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带电离子之间的反应。
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溶解度等有重要作用。
学生需要掌握离子反应的判别方法,并能够根据反应过程书写出离子方程式。
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学生需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数的计算等。
同时,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分支,学生需要了解电化学反应和电池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电化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答。
七、常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初中化学课程中还涉及许多常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比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中考化学专题精讲
中考化学专题精讲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要介绍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包括
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
重点讲解物质的化学式、化
合价、化学键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主要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让学生掌握物
质性质的描述、变化过程的判断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 实验与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主要实验内容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配制、实验操作和实
验报告的撰写等。
4. 化学计算:主要涉及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身边的化学: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化学知识,如食品中的添加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
让
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在中考化学专题精讲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
实验探究和化学计算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解题技
巧和应试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讲义(侯老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形状改变、状态变化等,如电灯发光、气球或轮胎爆炸、煤炭粉碎等均属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通常伴随颜色的改变、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如燃烧、酿酒酿醋、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钢铁生锈、工业炼铁等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③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的生成。
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硬度、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均属物质的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支持呼吸、酸性、碱性、毒性、稳定性、腐蚀性等均属物质的化学性质。
3、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①实验室常见仪器名称:a、玻璃仪器:烧杯(需间接加热)、试管(可直接加热)、烧瓶(需间接加热)、锥形瓶(需间接加热)、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不能加热)、量筒(不能加热也不能做反应容器)、滴瓶、滴管、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玻璃棒(用于搅拌、引流或转移药品)、玻璃导管、水槽、酒精灯。
b、其他仪器: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试管架、试管夹、试管刷、坩埚钳、镊子、蒸发皿、燃烧匙、药匙、橡胶塞、胶皮管、托盘天平。
②药品的取用方法:a、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镊子或药匙,先将试管平放,再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倾斜试管慢慢将药品滑入试管底部;颗粒状或粉末状药品可以用药匙或纸槽,先将试管平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伸入试管内,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直。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讲解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物质等。
2. 化学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分子构成、离子产生等。
3. 化学知识点:溶解、沉淀、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化学是什么?化学学些什么?二、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物质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2. 讲解化学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分子构成、离子产生等,并通过实验或图片进行说明。
3. 讲解化学知识点:溶解、沉淀、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针对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老师提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2. 学生互相讨论,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进行简要回顾。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讲解和练习,总结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老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初三化学教学中的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初三化学教学中的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践。
在化学教学中,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将对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
初三化学教学中,主要涉及到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表示。
1. 元素的性质元素可以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物理性质包括元素的颜色、形状、密度等,而化学性质包括元素的活泼性、稳定性、反应性等。
2.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表示化合物的命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二元化合物的命名通常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和氧化态来确定前缀和后缀。
化学式的表示则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和比例关系来确定。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而化学方程式则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初三化学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是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分析。
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反应物在左侧,生成物在右侧,通过箭头表示反应过程。
反应条件和反应所需能量也可以用方程式的上下标表示。
2. 化学方程式的分析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可以了解反应中的物质的摩尔比例、反应类型以及反应产物的生成量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三、离子和离子方程式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而离子方程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初三化学教学中,关于离子的形成和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是重要的知识点。
1. 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元素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的。
正离子是指失去电子的离子,负离子是指获得电子的离子。
离子的形成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有着重要意义。
2. 离子方程式的表示离子方程式使用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其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间的反应进行组合或分解。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原子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 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结构:原子、离子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氧被夺去反应(不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物质(注:2H 2O 2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docx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docx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一、熟练运用下列知识1、前二十号元素名称及符号1 氢 (H)2 氦 (He)3 锂 (Li)4 铍 (Be)5硼 (B)6 碳 (C)7 氮 (N)8 氧 (O)9 氟 (F)10氖(Ne)11 钠(Na) 12镁(Mg)13铝(Al)14硅(Si) 15磷(P)16 硫 (S) 17氯 (Cl) 18氩 (Ar) 19钾 (K) 20钙 (Ca)(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①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
②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2)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宏观:表示一种元素②微观: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符号除了有以上两种意义,还有第三种意义,表示该元素的单质。
2、化合价口诀(化合价一定背会并掌握)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氯负一价最常见,通常氧是负二价;铜有正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金正非负单质零,左正右负要记清;为零归则牢记住,未知价数快速求。
3、常见的原子团(一正四负)-氢氧根离子32-碳酸根离子OH COSO42-硫酸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NH4+铵根离子4、离子与化合价的关系阳离子显正价,阴离子显负价,阴阳离子的电荷数目等于化合价数。
5、根据化学式判断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1)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为零规则” 即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正价左负价右 , 化合价标上头 ; 先约简后交叉 , 代数和必为零。
注意:写完化学式-定要用为零规则判断是否正确!6、常见的几种沉淀 ( 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沉淀:CaCO3、BaCO3(溶于酸)AgCl 、BaSO4( 不溶于稀 HNO3) 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Mg(OH)2等弱碱7、金属性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谐音记忆:....嫁给那美女新帖喜钱轻统共赢百斤应用:①金属位置越靠前,化学性质越活泼。
九年级中考化学知识点串讲
九年级中考化学知识点串讲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等方面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丰富而重要,这些知识点会涉及到物质的基本特性、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中考化学知识点的串讲。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性质由其微观的结构决定。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净物是由同类分子或同类离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等;而混合物是由不同性质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如空气、海水等。
物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原子结构和离子结构两种形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而离子是电离原子或化合物的带电粒子。
不同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
例如,金属的共享电子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而非金属由于缺乏自由电子而不具备导电性。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有不可逆反应和可逆反应两种形式。
不可逆反应是指反应物转变为产物后无法逆转的反应。
例如,燃烧反应是一种不可逆反应,燃料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这些产物无法再被还原为燃料。
可逆反应是指反应物转变为产物后可以逆转的反应。
例如,酸碱反应就是一种可逆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而盐和水又可以反应生成酸和碱。
在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新的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离子被另一种物质中的离子替代,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
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一系列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形成的表格,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
周期表按照周期和族进行分类,周期表示了元素原子核附近能级电子的填充情况,族表示了元素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
常见的周期表组别有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卤素、稀有气体等。
碱金属具有低密度、低熔点和高活性等特点;碱土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熔点;过渡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卤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稀有气体具有低反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五、物质的溶解性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
如:Mg(OH)2、CaCO3、BaCO3、Ag2 CO3等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六、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七解题技巧和说明: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液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有臭鸡蛋气味:H2S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H2SO3 + 2KOH == K2SO3 + 2H2OSO3 + 2NaOH == Na2SO4 + H2O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 + 2HCl == CuCl2 + H2OCu(OH)2 + 2HCl == CuCl2 + 2H2OCaO + 2HCl == CaCl2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②除CO2可用: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③除HCl气体可用: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等(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