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精选5篇)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
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突发环境事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1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健全市、区环保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联动机制,建立统一指挥、综合有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与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以及《武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或发生在周边地区及跨流域的江河上游可能波及到武汉市行政区划范围造成较大以上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般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适用于区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武汉市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武汉市放射性污染应急预案》另行制定)。
(四)事件分级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二、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隐患的排查及日常监测、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及时督促整改和消除污染,有效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
(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
各区环保局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协同应对、分级负责的原则,负责组织开展、落实辖区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三)整合资源,加强演练。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展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适时组织市区联合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升全市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学决策、快速高效、分工明确的环境应急处置体系。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文(四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的特点,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灾害源的识别和预警:建立一套完善的灾害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分析、预测灾害信息,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应急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明确应急工作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指挥体系,确保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运行。
3.应急资源准备和配置:包括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的准备和配置,提前建立仓库和储备体系,确保应急资源的可用性和时效性。
4.应急响应措施: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明确各级响应措施和行动计划。
5.信息发布和传递:建立信息发布和传递的渠道和机制,及时发布事态发展情况和应急指导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全面。
6.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应急技术水平,增强应急响应的实战能力。
7.应急评估和总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进行应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分析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上是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的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制定。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文(二)一、背景和目的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环境事件,如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等)、事故灾害(化学品泄漏、燃气爆炸等)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资源,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明确各部门、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职责和任务,协调各方力量,快速、有效地响应突发环境事件,迅速处置和恢复,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环境及财产造成的损失。
二、应急预案的组成和流程1. 预案编制组成编制组由应急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公安、卫生、交通、农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组成,负责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
组成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
突发环境问题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
突发环境问题应急预案范⽂(通⽤5篇) 在⽇常学习、⼯作或⽣活中,难免会发⽣⼀些不在⾃⼰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突发环境问题应急预案范⽂(通⽤5篇),欢迎⼤家分享。
突发环境问题应急预案1 为有效防范重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发⽣,确保事故后的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最⼤限度地减少国家与⼈民群众的⽣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办法》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适⽤范围 发⽣在XX市辖区内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动植物、⾃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防范重点 (⼀)特定或敏感区域; (⼆)⽔源防护区内有污染隐患的单位; (三)使⽤、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废物的单位和场所; (四)各类油库、加蚰站、液化⽓站(库)、⽯油天然⽓井⼝; (五)各单位的污⽔处理设施、⾼浓度污⽔、污泥储存地及有毒有害废物堆放场、点等。
三、事故的确定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可分为⽔污染事故、⼤⽓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污染事故、煤⽓及天然⽓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动植物与⾃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类型。
根据事故程度分为⼀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特⼤环境污染与三⼗事故。
(⼀)⼀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因环境污染或破坏⾏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较⼤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者,为较⼤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环境污染或破坏⾏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2、因环境污染发⽣⼈员中毒的; 3、因环境污染⼸i起⼚群冲突的; 4、对环境造成危害的。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5篇)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____日内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____日内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体性活动的临时环境应急预案,主办单位应当在活动开始三个工作日前报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报送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二份):(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二)环境应急预案评估意见;(三)环境应急预案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第十七条受理备案登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报备材料之日起____日内,对报送备案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____,对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十条规定并通过评估小组评估的,予以备案并出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对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十条规定的,不予备案并复函说明理由,由申请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自行纠正后重新报送备案。
第十八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的格式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制定。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二)第四条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二)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三)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四)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五)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六)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足本地区、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确;(八)与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应急预案,按照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由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四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制定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 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3. 省、市、县相关应急预案要求二、应急预案目的本预案是为了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地组织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内部及与社会各方之间在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的协调、联动和协作等事项。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或者接到相关部门通知,经相关部门确认应急情况需要启动应急响应的,本单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及职责1、指挥部:负责制定预案和组织实施,统一指挥、指导和协调各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负责应急处置方案执行,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信息保障组:负责做好应急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
4、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设备支持,并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5、后勤组:负责处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6、协调组单位:负责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六、应急预案的执行1、启动应急预案后,各部门要根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体系,确保信息畅通、命令迅速传达。
2、各部门要加强通讯联系,确保信息传达准确及时。
3、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4、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确保上下级、左右相邻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络顺畅。
七、应急预案结束1、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完成后,应急处置组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撤销应急预案后,各部门要做好善后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执行效能,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以上就是一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范文,希望能够对您在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时有所帮助。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一、概述环境突发事件指的是由自然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等引起的,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破坏和污染的事件。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提高应对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如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事故;2. 突发生态破坏事故,如森林火灾、湿地破坏等;3. 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如危险化学品泄漏、放射性物质泄露等;4. 突发环境灾害事故,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三、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工作;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物资保障、信息收集与报送等;3. 成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环境监测、物资调拨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2. 先期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先期处置,包括现场勘查、人员疏散、环境监测等;3.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4. 现场处置:应急响应小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5. 环境监测: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范围和程度;6. 信息公开:应急指挥部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7. 后期处置: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后期处置,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8. 总结评估:事故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提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用品、监测设备、救援设备等;2.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培养一支具备专业技能的应急队伍;3. 技术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提高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理能力;4. 资金保障: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灾害次生环境事故等。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环境风险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2.2 成员组成应急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
2.3 职责分工- 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本预案;-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环境风险突发事故的预防、预警、处置和恢复工作;-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
三、预防与预警3.1 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风险源调查,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风险隐患;-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2 预警制度- 建立环境风险突发事故预警制度,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根据环境风险等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四、应急处置4.1 应急响应- 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现场处置、环境监测、人员疏散等工作;- 根据事故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4.2 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采取隔离、封锁、稀释、中和等应急措施,控制事故扩散;- 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人员疏散:组织受威胁区域人员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信息公开: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成,负责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职责(1)统一指挥、协调、调度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工作;(2)制定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方案;(3)组织实施应急物资储备、调配;(4)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培训;(5)开展应急演练;(6)评估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效果。
3. 相关部门职责(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企业落实整改措施;(2)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畅通;(3)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卫生防疫工作;(4)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保障应急救援物资运输;(5)企事业单位:负责落实企业内部应急措施,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接报与响应(1)接到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2)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召开应急会议,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3)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要求,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事故现场;(2)人员疏散:组织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3)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环境风险;(4)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5)善后处理:落实事故调查、赔偿、恢复环境等工作。
3. 应急结束(1)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环境风险得到解除;(2)人员疏散完毕,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3)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本地区环境风险防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5.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6. 地方性相关法律法规三、适用范围1.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 本预案适用于跨区域、跨流域的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可能对本地区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四、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事件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设立应急专家组,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五、预防与预警1. 加强环境风险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2.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区域、企业、设施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3.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制定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环境风险意识。
六、应急处置1. 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采取以下措施:a. 隔离事故源,防止污染扩散;b. 消除事故隐患,降低环境风险;c. 进行环境监测,掌握污染范围和程度;d.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e.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信息报告与发布1. 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信息畅通。
2.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信息,提高公众应对能力。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背景环境风险事故指的是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环境安全措施不到位、人为疏忽等原因引发的事故,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环境风险事故常见的有化工爆炸、有毒气体泄漏、废水排放超标等。
2.应急预案目标(1)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确保事故发生后尽快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
(2)减少环境损害:通过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对环境的破坏。
(3)快速响应:有组织地组织人力、物力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迅速控制事故扩大。
(4)降低经济损失:通过有效应急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降低修复和后续处置成本。
3.应急预案内容(1)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根据事故规模和类型制定应急组织机构,并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包括领导小组、指挥部、应急分队等,确保应急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2)应急预警与监测建立环境风险事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环境风险源的变化情况。
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制定相应的预警指标,并明确监测和报警程序。
(3)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根据不同风险源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情况、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沟通与协调等内容,并设立修订周期和机制,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应急资源准备根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和规模,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急救药品、污染治理设备等,保证应急工作的进行。
(5)人员培训和演练制定培训计划,对应急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包括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和应急方案的熟悉使用。
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变能力。
(6)应急响应与处置对事故发生后,根据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响应和处置。
包括人员疏散、事故隔离、封锁、启动污染物处理设施等,不断控制事故扩大。
(7)事故后处理与调查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影响进行评估,尽快进行事故后处理和修复,包括环境恢复、社会稳定、受害人救助等。
同时,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防措施。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本单位的突发环境风险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环境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确保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超标;2.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如危险废物泄漏、火灾、爆炸等;3. 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和物资保障。
4. 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5. 信息宣传组:负责发布信息、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
五、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与报告(1)加强环境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接到环境风险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应急处置。
(2)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
(3)对受污染区域进行隔离,确保人员安全。
3. 应急救援(1)组织救援力量,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2)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4.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及时发布应急处置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舆论引导,消除恐慌情绪。
5. 后期处置(1)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环境修复,消除污染影响。
(2)对责任人进行追责,追究相关责任。
六、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事故风险环境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事故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5.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事故风险的预防、应对及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污染等事故。
四、事故风险分类1. 火灾事故:包括电气火灾、化学火灾、油品火灾等。
2. 爆炸事故:包括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火灾爆炸等。
3. 泄漏事故:包括液体、气体、固体物质泄漏。
4. 中毒事故:包括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中毒。
5. 污染事故: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五、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事故风险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事故风险应急处置工作,下设现场指挥部、救援组、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
3. 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司内部员工组成,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六、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处置。
3. 警戒疏散:警戒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疏散周边人员,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治受伤人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必要物资和设备,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6. 事故调查:事故结束后,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七、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品、医疗用品等。
2. 技术保障:建立事故风险监测系统,实时掌握事故风险动态。
3.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5篇)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根据《____环境保____》、《____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厂区及周边环境、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适合本厂区的环境污染事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危险废物事故排放等对河水造成污染、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厂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急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危险辨实与评估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
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危险品泄露、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
最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是化学品存储区、生产区、废水处理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
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指挥机构、职责和分工(一)指挥机构1、专项指挥部。
组建一个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专项指挥机构。
2、现场指挥机构:机构内含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工作。
总指挥:刘大南副总指:邸广民成员: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3、日常应急救援办公室。
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组长:邸广民成员: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4、物业管理(行政)。
协助事故报警及事故处理工作,包括保卫治安、医疗、消防、物质供应等。
组长:李惠洲成员: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5、应急救援专家____安全环保部6、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点,组建应急救援专家组,由应急处理工作____负责组建。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精选3篇(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组织或个人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保障自身平安和应对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方案。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火灾:- 立即报警,通知消防部门,并启动疏散程序。
- 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进展初期扑救。
- 指定责任人检查各房间是否有人滞留。
- 将重要文件、资料进展备份或携带分开。
- 在平安地点集合,等待消防部门的指示。
2. 地震:- 防止靠近窗户、天花板等潜在危险物体。
- 就地躲避,保护头部和颈部。
- 尽量选择空旷、不易坍塌的地方避难。
- 善用家具和避难设施提供的保护。
- 地震完毕后,及时评估建筑物的平安性。
3. 暴雨和洪水:- 关闭所有门窗,确保室内枯燥。
- 将易水浸的贵重物品移至高处。
- 防止行走在积水区域。
- 尽量防止使用电器和电开关。
- 假设周围发生洪水,请确保及时撤离至平安地点。
4. 沙尘暴和大风:- 尽量待在室内,关闭门窗,防止沙尘侵入。
- 使用湿布封住门窗缝隙,减少沙尘进入。
- 防止外出,防止沙尘对人身造成伤害。
- 防止户外活动,封存室外设备。
- 保持室内通风,以减少室内污染。
5. 化学泄露:- 立即向报警部门报告泄漏情况。
- 快速撤离污染区域,寻找通风良好的平安地点。
- 防止直接接触泄漏物质,采取个人保护措施。
- 关闭相关设备和阀门,切断泄漏。
- 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清理和处理方法。
6. 疫情爆发:- 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 减少人员聚集,实行社交间隔。
-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消毒液、口罩等。
- 引入专业机构进展消毒和清洁。
- 及时发放和防控指南。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详细的应急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环境事件的特点进展制定。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精选3篇(二)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是指组织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应对方案,以减少损失、保护人员平安,及时恢复正常消费和工作秩序。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环境风险事故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引发的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故。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环境风险事故,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工作的迅速、有序和有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1)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事前预防措施,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2) 综合施策: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综合应对环境风险事故。
(3) 防控结合:结合环境风险事故的具体情况,采取防范和控制相结合的策略。
(4) 整体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环境风险事故。
(5) 追责问责:对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确保责任到位。
三、应急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决策。
2. 指挥部:设立应急指挥部,由领导小组组长担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处、保障处、信息处、救援处等职能部门。
3. 专家组: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意见。
4. 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环保、应急救援等专业队伍,负责现场救援和处置工作。
四、应急预案内容1. 事故概述: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进行描述,包括事故类型、可能引发的危害和影响等。
2.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
3. 应急响应程序:(1) 报警和启动: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响应。
(2) 事故评估:迅速派出专家组进行现场评估,确定事故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
(3) 应急指挥:由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置。
(4) 信息发布: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应急措施和防护指南,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和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安全。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环境风险源头的防控,提高环境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2)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3)加强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置。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三、组织管理1、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3、成立专家咨询组,为应急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4、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5、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6、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制度,确保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畅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关键环节的卫生监管。
(2)定期对公共场所、饮用水源、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进行卫生监测和检查,确保卫生状况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加强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其非法排放和不当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
突发事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环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体系2.1 成立突发事件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设立突发事件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突发事件环境风险的应对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专家组和应急保障组。
2.2 明确各部门职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应对工作,收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环境风险信息;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专家组负责提供专业技术和决策支持;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3.1 预防措施建立健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3.2 预警信息发布根据突发事件环境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应急处置4.1 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突发事件环境风险的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4.2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需要,组织救援队伍、专家组和应急保障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4.3 人员疏散与安置对受影响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疏散和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4 环境监测与评估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
4.5 事件调查与处理对突发事件环境风险进行原因调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应急保障5.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5.2 人员保障组建专业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国家和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本地区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自然灾害等。
二、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突发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队伍应急队伍包括以下几类:(1)专业应急队伍:由环保、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2)志愿者队伍:由热心公益、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组成。
三、应急响应1. 预警(1)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 应急响应(1)接到突发环境风险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组织应急队伍进行现场处置。
3. 现场处置(1)采取隔离、疏散、转移等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进行污染物的收集、处理和处置,防止污染扩散。
(3)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4. 信息发布(1)及时发布突发环境风险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舆情监测,引导舆论导向。
四、后期处置1. 环境修复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功能。
2. 经济补偿对受影响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
3. 责任追究对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设立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急基金,用于应急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
(二)应急响应措施
1.组织专业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调度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需求。
3.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人员疏散、隔离封锁等措施,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影响。
4.加强环境监测,掌握突发环境事件发展态势。
5.定期向社会公布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解决办法: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定期组织应急预案修订和演练。
2.问题: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不足,导致应急响应能力低下。
注意事项: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各级应急队伍和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降低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应急响应和后期处置工作。
三、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或环境质量突然恶化,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五、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加强环境监管,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排查,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2.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
4.强化环境监测预警,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及时发现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总则
2
危险源情况
详细说明危险源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风险
3
应急计划区
储存区、污水处理站、临近地区
4
应急组织
工厂: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和善后处理
临近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工厂附近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和疏散
9
应急防护措施消除泄漏措施及需使用器材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发展,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器材的配备
临近地区: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措施及相应的设备配备
10
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保护公众的健康
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制定现场及临近装置人员的撤离组织计划和紧急救护方案
13
公众教育信息发布
对工厂临近地区公众开展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教育、应急知识培训并定期发布相关信息
14
记录和报告
设应急事故专门记录,监理档案和报告制度,设立专门部门负责管理
15
附件
准备并形成环境风险事故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处理有关的附件材料
临近地区:制定受事故影响的临近地区内公众的疏散组织计划和紧急救护方案
11
应急状态终止及恢复措施
事故现场: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生产措施
临近地区:解除事故警戒、公众返回和善后恢复措施
12
人员培训与演习
经济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事故处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进行应急处理演习,对工人进行安全卫生教育
5
应急状态分类及事故后评估
规定环境风险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状态分类,以此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6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
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消防服等
7
应急通讯、通告与交通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通告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等
8
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
由专业人员对环境风险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等所造成的和环境危害后果进行评估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事故,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