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1.1生物的特征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
2.针对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应详细讲解生物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解释生物如何从外界获取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
2.能进行呼吸:介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它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阐述生物如何排出废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讲解生物如何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以及细胞的构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生物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物图片,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特征。
2.提问:“大家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吗?”鼓励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3.阐述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够呼吸、能够生长和繁殖等。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新课学习(1)需要营养: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需要营养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料,用于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2)能够呼吸: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呼吸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3)能够生长和繁殖: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长大、繁殖下一代的过程。
(4)应激性: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3、探索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者观察,探索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呼吸过程等。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情况。
2、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3、观察报告:学生完成观察报告,展示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例如学生参与度高、实验操作顺利等。
2、不足之处: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例如学生对某些生物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3、改进措施:提出针对本节课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学生对生物特征的对比理解、增加实验探索环节等。
人教版-1.1.1 生物的特征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在小组讨论的活动中,观察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图片的特征,归纳概括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并能结合生活事例进行说明。
(科学思维)2.在观察不同植物、动物、微生物形态的活动中,能利用观察进行分析、比较,掌握科学观察的特征和要求,理解其作为科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发挥的作用。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作为初中生物学的第一个学习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即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能够辨别生物与非生物,同时掌握观察法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丰富的资料与案例让其观察比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地球、海洋、草原、森林、云彩的图片,分析地球家园的容貌,阐明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美丽的地球家园,从而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然后提问:“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生物吗?你是运用什么方法判断的呢?设计意图:以地球与学生身边的生物导入,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自主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对观察法形成初步感知。
(二)以法布尔《昆虫记》为例阐明观察法师:向学生呈现法布尔撰写《昆虫记》时的科学史资料:法布尔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外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饲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然后提问:法布尔采用了什么科学方法?生:法布尔使用了观察法。
师:法布尔是随意进行观察的吗?他主要观察了哪些内容?观察完之后就结束了吗?生:法布尔观察了昆虫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并加以思考整理成笔记。
师:讲授观察法的概念、特征,呈现观察记录表格,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的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课题第一节生物的特点课型新课1、察看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差别。
教课目的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点。
教课要点生物的基本特点。
教课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教课方法创建情形——察看思虑——剖析议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课准备视频资料、 PPT 课件主备教师黄智海使用教师教课时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看 P1 图片或课件】思虑白色的是什么?蓝色的是什么?绿色的是什么?【阅读 P1 资料】板书: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看课件】看图说出以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思虑】你能说出这些生物共同的特点吗 ?你又如何将两种不一样的生物划分分开?科学方法 :察看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阅读资料】 P2 察看1、什么是察看?2、察看能够如何进行 ?3、察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看图说出以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思虑】什么是生物?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如何差别生物与非生物?学生议论,让学生回答,不判断是确板书 :第一节生物的特点【进述】什么是生物?或许你会说,能生长的东西是生物。
岩洞里的钟乳石也能从小长到大,它是生物吗 ?或许你还说,能自主运动就是生物。
树木花草不可以挪动地点,为何说它是生物 ?【播放视频】生物的特点。
并阅读P4--P7播放视频,并指引学生依据书上供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议论(假如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讲话人。
小组研究议论结束后,可研究议论其余组的题。
待各组达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报告,最后能够安排本小组同学增补讲话,尔后其余小组同学再讲话增补(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能够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加他们的议论和研究)。
小结并板书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身世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生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巧学妙记】生物的七大特点(一需一有一构和四能)一需:需要营养。
1.1.1生物的特征+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案课题名称 1.1 认识生物——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2)熟练运用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辨别生命现象和非生命现象;(3)了解、认识观察法,说出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法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观察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辨别生命现象和非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法总结生物基本特征并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养成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2)学生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异同;(3)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生物与非生物实物2、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播放视频或者展示图片、实物,提出问题:1、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2、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观察视频或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科学方法—观察法通过学生对上述图片的观察作出的总结,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观察的要求:(1)目的明确;(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3)认真记录;(4)计划和耐心;(5)积极思考与交流。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归纳生物的特征展示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不同的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不同:(1)植物从外界吸收水、CO2、无机盐等物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2)动物通过捕食植物或者其他动物获取营养物质;观察图片,总结归纳生物的特征。
(3)部分动物和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不同的生物呼吸的方式不同:人和动物通过肺进行呼吸,鱼通过鳃呼吸。
提出问题:植物是否需要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出汗、排尿、呼气、落叶。
提出问题:排便属于身体排出的废物吗?粪便是人和动物将食物中需要的营养物质吸收以后剩余的物质,这里所说的废物是指经过人和动物吸收以后产生的物质(一个是未经利用排出体外,一个是经过利用转化以后排出体外)。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分组讨论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认识生物。
2、学习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难点受学生知识基础所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等内容是教学难点。
二、教学设计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从内容和活动两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从内容中的事例来看,本节精选了机器人能演奏乐曲、做出一些复杂的活动、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钟乳石能慢慢长大等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例中的物体是不是生物。
从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看,本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主。
因为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求不高,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相应较低。
从活动设计上来看,本节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概念来展计的。
最后,教材以图文结合、概念内涵与例证相结合的方式,逐一阐述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且鼓励学生质疑和补充。
可见,本节的活动设计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
2、学情分析本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重要概念,即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本节又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起始章节,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采取讨论或是师生谈话的方式组织教学。
三、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结合图片、视频等各类型素材,完成《生物的特征》预习任务。
2、预习活动结合图片、视频等各类型素材,完成《生物的特征》预习活动。
(二)课堂设计1、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2、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切有生命的个体就是生物。
1.1.1生物的特征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章认识生物第1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辩认具体事例,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的各种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导语:同学们,生物学是我们初中新接触的一门课程,从字面上来理解,生物学就是来研究生物的门学科,那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我们第一章就先来认识生物。
2、新课讲授展示课件,请学生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教师:可我们需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生物呢?学生:通过看,观察。
教师:对,我们要研究生物的奥秘,经常要用观察的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那观察一般需要哪些器材,又有什么要求呢?请大家阅读第2页的文字来找出答案。
请学生分组回答问题。
出示课件总结,并说明可借助工具,也可直接用眼睛观察。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用观察,讨论,分析的方法来识生物的特征。
(出示课题:生物的特征)提问:下面这些是不是生物呢?课件展示水母、珊瑚、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图片学生:是提问:依据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可以繁殖的特征。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生物与非生物?学生:仔细观察环顾四周说出生物有:老师,学生,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有:黑板,粉笔,书桌子,凳子,空气,笔,电脑等。
教师总结:对,生物实际上就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在生物学中把有生命的物体划分为三类:动物、植物、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真菌;与之相反,没有生命的物体就叫非生物。
提问:刚刚我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判断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呢?学生:能否呼吸、能否长大、能否繁殖、能否运动等。
教室: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属于生物的特征,但却不是所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比如有些生物不能运动,哪些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教室:下面就以人为例来得出所有生物的特征,请大家仔细想想人有什么特征,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证明人是有生命的?(不说外貌特征)学生小组讨论。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学历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的特征》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生物的特征”。
该主题涉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各种生物体共同特征以及人类作为生物与自然界相互关系和依赖关系的探讨。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生命世界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命的奇妙和宝贵,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互动评价: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就生物特征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观点。
2. 作业评价:完成课后作业,包括对生物特征的描述和举例。
3. 测验或考试评价:通过单元测验或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种生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的共同特点。
2. 新课讲解:(1)生物定义及分类;(2)生长与发育的概念;(3)新陈代谢的作用及表现;(4)遗传与变异的意义;(5)生物的适应性与环境的关系。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生物进行特征分析,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分享。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及每种生物特征的重要意义。
5. 拓展延伸: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讨论人类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种生物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思考人类如何与这种生物和谐共存。
3. 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准备相关问题,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课效率、参与度、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等。
1.1.1 生物的特征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生物的特征》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的特征》本节课我试图运用“启发、引导、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思想。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五个方面对我的说课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了解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学习本节课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说一说学生的情况。
这个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他们开始逐渐独立思考问题,并展现出了更高的学习自主性。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明确的认识,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以上的学情分析,我试图引导学生达成以下三维目标。
1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尝试采用组织引导和设疑解疑的教法,辅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学法。
针对上面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环节一导入新课上课刚开始,播放视频资料──地球脉动,顺势导入了本节的新课这样的导入,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环节二自学反馈这一环节,我会提前一天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和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便完成导学案中规定的任务。
在课上,组织同桌二人进行互查,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为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并切实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这样通过这一环节组织,不仅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通过课上及时的检查反馈,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009.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要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其它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殖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等。
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知识要点:1、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生物,记录一下你所在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2、把你所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的了解生物。
3、学会去做调查和记录。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第一节生物圈:知识要点:1、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1)生物圈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了。
(3)生物圈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共同的家园)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要点:2、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由环境提供。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扑食蚜虫。
)、竞争关系(例如:杂草与水稻夺取阳光和养料。
)、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寄生(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例如: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
)等。
2.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要点: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事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适应环境。
(2)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第四节生态系统知识要点: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节生物的特征(2)动物怎样获得营养物质?教师展示图片并讲述: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动物和植物不同,不能将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它们以其他生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3.生物能进行呼吸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深呼吸。
吸气,呼气。
有没有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吸进体内的是什么气体,呼出体外的是什么气体?没错。
在这一吸一呼间,我们就完成了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展示鲸鱼的呼吸图片,教材P13图1-5)这是鲸鱼在进行呼吸。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换气。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刚刚我请1号同学起立、坐下。
他迅速的作出了反应。
现在我们来看这一幅图片。
(展示含羞草的应激反应动图)[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生物?没错。
在我们通常的认识中,植物是不会动的。
但是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当它受到外界触动时,叶柄会下垂,小叶片闭合,就像害羞了一样,所以被称作含羞草。
含羞草为什么要害羞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它的老家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
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
这是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
另外,含羞草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我们再看这一张图片。
(展示向光生长的植物图片)向阳窗台上的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
这是因为植物需要利用光能合成“食物”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
弯向窗外生长,能够让它接受到更多的光照。
(展示望梅止渴的图片)我们看到杨梅就会分泌唾液。
像这样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这叫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一、重点难点: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3.细胞各结构的功能;4.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二、知识点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6.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重点难点: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细胞的分化。
4.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知识点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生物的特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起始章节;只要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生物分类、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开端,对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物学基本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区别。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自主总结生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五大基本特征: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和遗传性。
【教学难点】:理解新陈代谢和应激性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中的表现。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的特征没有系统的认识,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的特征及相关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和归纳。
3.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感受生物的特征。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理解生物的特征。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通过展示动植物和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生物。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特征》,一起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1)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动物(如猫、狗)、植物(如树木、花朵)、微生物(如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如石头、机器人、汽车)。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答案:塑料袋
2.题目:请简述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生物特征是生物体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也是生物分类和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依据。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能进行呼吸
│ └──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通过代谢产生废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物特征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生物特征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生物特征。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生物特征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具体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1《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2.动物标本1-2件;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盆栽植物是生物。
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
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
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生物的特征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生物学科第一单元第一章的教案课题名称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后能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比较法、观察法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儿机器人说话和跳舞的视频。
提问:机器人既会跳舞也会说话,它是生物吗?那么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生物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推进新课:一、区别生物与非生物想一想:观察是生物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让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来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来观教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看谁记得最多,分得最准确。
准备好了吗?开始。
写出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观看视频,思考。
回答:不是。
思考、讨论并交流。
学生判断教室、视频和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小组讨论,共同归纳概括出判断的依据。
二、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以及生物的特征看图提问:他们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展示: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实物,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小结: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活动: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小结: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提问:1.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2.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3.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讲解: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讲稿大纲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物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把握生物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PPT课件,视频演绎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我,自然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这门学科,热爱生命。
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法,把握生物的共同特征。
我会用观察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等,联系课本教材,灵活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主动探究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和其他特征,如共同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
(生物依靠营养物质生存)2.生物可以呼吸。
(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比如植物就是通过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刺激,会收回叶片。
猫看到老鼠,就会去捉老鼠。
猎豹捕猎。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例如,爸爸和妈妈在一起,就有了我。
1.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例如,马和驴在一起,生出了骡子。
生物的其他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基本单位。
2.生物具有新陈代谢,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特征同时,我会创新教学形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联系课本教材与生活实际,提高生物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热爱,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热爱自然,珍爱自然生命。
讲稿假期看的《机器人总动员》,《阿丽塔:天使》,我是xxx,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创设情境,认识生物课前导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动画视频创设情景教学师: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课本,认真观察下图,播放微课动图,谈话引导学生:那些图片画的是生物,那些不是生物(教师出示课本和课外有关生物的图片以及非生物图片)(问答法,讨论法)二·知识迁移生物的特征(重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1. 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 ,会比拟它们的区别。
2.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的学生 ,刚刚接触生物 ,对生物现象比拟陌生 ,而且如何学习生物也是他们亟待解决和掌握的内容 ,所以要从根底知识和根本能力两方面进行培养 ,使学生对生物保持浓厚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物的规律。
2灵活运用教材 ,大胆的进行整合。
八、板书设计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要排出身体内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5、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有遗传变异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感觉是比拟成功的 ,本节课以讨论为主 ,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 ,课堂气氛热烈 ,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也非常成功 ,完成了教学目标、到达了教学目的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 ,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效劳于生活。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 ,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通过小组有组织的讨论 ,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2.通过观察、讨论,能够理解并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能重复)。
学生回答(专心致志,踊跃参加,气氛活跃,)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师展示:鱼(在鱼缸里)、石头、菊花(带有枯枝)等。
提问:观察并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总结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吗?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生石花是生物吗?钟乳石是生物吗?人是生物吗?珊瑚虫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插图,独立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识图、学会观察、学会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学生: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点评要点:
(1)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生物之间发生的捕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人、植物等;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出汗;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鸟;
⑥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同一株植物上有不同颜色的花;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泄、生长和繁殖,对刺激做出反应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的方法有:
肉眼观察;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观察;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学习,开阔视野,共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结合实际归纳总结能力。
(三)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教师:文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不能很好的解释,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疑惑:
教师为学生疑问做准备,如: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1) 生物是一个物体的集合,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
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背景资料】
(一)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物学家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生物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从化学组成上说,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贮存着遗传信息。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从而适应周围的环境。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个体也会产生各种变异,因此,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含羞草遇到刺激所作反应的说明
含羞草不仅在夜晚将小叶合拢,叶柄下垂,在白天,当部分小叶受到震动时,也会成对地合拢。
如果刺激较强,这种刺激会很快地依次传递到邻近的小叶,乃至整个复叶的小叶,此时复叶叶柄下垂。
若给与刺激的强度较大,甚至可使整株植物的小叶合拢,复叶下垂。
但过
一段时间,又可恢复原状。
含羞草对震动的反应很快,受到刺激0.1 s后就开始产生反应,几秒钟内完成。
刺激在含羞草中传递很快,可达40~50 cm/s。
含羞草复叶下垂,是由于复叶叶柄基部的叶枕中细胞紧张度的变化引起的。
叶枕的上半部与下半部组织中细胞的构造不同,上部的细胞壁较厚而下部的较薄,下部组织的细胞间隙比上部的大。
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叶枕下部细胞的透性增大,水分和溶质由液泡中透出,排入细胞间隙,因此,下部组织细胞的紧张度下降,组织疲软;而上半部组织此时仍保持紧张状态,复叶叶柄即下垂。
小叶运动的机理与此相同,只是小叶叶枕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组织中细胞的构造,正好与复叶叶柄基部叶枕的相反,所以当紧张度改变,部分组织疲软时,小叶即成对地合拢起来。
含羞草这种遇到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是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在热带地区经常下暴雨,含羞草对最初的雨滴即作出反应,可以减轻暴雨对植物体的伤害。
含羞草的这一特征有利于它的生存。
【课后记】
1.关于生物能进行呼吸这一特征,教材中举出鲸呼气的例子,其实,鲸呼气只能说明呼吸的表面现象,真正的呼吸发生在细胞内。
植物的呼吸也是如此。
2.植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一般不明显,学生不一定清楚,对学生的疑问,可用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