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北师六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 第2课时 面的旋转(2) 教案

北师六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 第2课时 面的旋转(2) 教案
北师六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2课时 面的旋转(2)
课题
面的旋转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从三方面进一步加深认识。第一,从“静态”到“动态”及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第二,从整体辨认到局部刻画特征,鼓励学生在以前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第三,从观察圆柱圆锥实物到认识它们的直观图。
生:我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从中发现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圆锥的高只有一条。还学会了怎样测量它们的高。
五、教学板书
面的旋转
圆柱: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圆),有无数条长度相等的高。
圆锥: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只有一条高。
六、教学反思
优点:
1.在本节课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得新知,让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
1.利用直观图和实物认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演示测量圆柱和圆锥高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操作,减少误差。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测量圆柱和圆锥的高,发展空间观念。
3.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学会测量圆柱和圆锥高的方法。教学准备Fra bibliotek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图形的旋转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进行图形的变换和创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旋转的概念: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 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旋转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旋转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理解旋转的本质,掌握旋转的性质。

2. 学生运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发学生对旋转的兴趣。

3. 实践应用:学生分组实践,运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作业布置:学生运用旋转的方法创作一幅图形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实践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反思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在计算旋转体的体积时,引导学生理解旋转体的生成过程,如何将旋转体分解为基本几何体,并应用相应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图形的旋转(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旋转的情况?”比如,风扇的旋转、车轮的转动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图形旋转的奥秘。
-在探讨旋转对称图形时,详细讲解旋转对称轴的定义,通过具体图形让学生找出旋转对称轴,并分析旋转对称角度的特点。
-在应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设计旋转图案,引导学生运用旋转性质,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图案。
2.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理解旋转过程中图形上对应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关系保持不变。
-确定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对称轴和旋转对称角度,特别是对于非标准的旋转对称图形。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旋转运动与几何计算相结合,如计算旋转体的体积。
举例解释:
-在解释旋转过程中点与点的关系时,利用模型或动态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旋转前后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保持不变。
-对于旋转对称轴和角度的判定,提供多种类型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总结出判定方法,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图形,如何找到隐藏的对称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图形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进行旋转,这个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和方向决定了旋转后的图形位置。它是几何变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一个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过程,了解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7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7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精选7篇)《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图案、综合运用图形的变换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感受图形变换的美,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准备:图案制作过程的课件、方格纸。

教学方案:一、欣赏图案教师谈话,并用课件出示书中的两幅图案,学生观察、交流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然后进行激励性对话。

通过启发性谈话,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设计图案作铺垫。

师:同学们,我们分别认识了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这三种图形变换方式。

其实,在许多图案中,经常同时有2种或3种图形变换方式。

请看两个图案。

课件呈现教材上的两个图案。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图案,你发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

第一幅都是用梯形组成的。

第一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第一幅图也可以通过旋转得到了。

第二幅图是三角形旋转得到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喜欢这样的图案吗?生:喜欢。

师:想不想学会设计这样的图案?生:想学。

二、设计图案1.说明设计图案的奥秘,学生利用课件动态地展示第一个图案的制作过程。

先完成第①、②两步。

2.讨论:下面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完成③、④两步。

通过动态展示一个梯形是怎样一步步变换成漂亮的图案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感受图形变换的美。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设计图案方法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经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喜欢这样的图案吗?生:喜欢。

师:想不想学会设计这样的图案?生:想学。

师:老师告诉你们,用一个简单的图形,巧妙地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就可以设计出这些精美的图案。

让我们一起来设计第一个图案。

教师用课件呈现了方格图。

师:在方格纸上先画一个梯形。

课件展示画的过程和结果。

师:然后画出这个梯形的对称图形。

课件展示画的过程和结果。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通用16篇)《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试验教材四班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看,了解一个简洁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简单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旋转90°一、创设情境用数学书按老师的指令做平移或旋转运动。

师:大家做得这么好,老师请你们观赏几幅图案。

(课件出示)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老师演示)请你们认真观看,你发觉了什么?(它们都是由简洁的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图形的旋转。

(出示课题:图形的旋转)二、探究学习1、活动一:课件出示转换前后的两幅图。

先让同学观看图a是如何变换成图b的,再让同学摆一摆,说一说。

结合课件和实物展台演示。

2、活动二:小组同学合作,利用两个三角形设计一个图形,然后利用旋转的学问进行变换,并说说它的变换过程。

强调绕哪一个点旋转的。

(板书:旋转点不动大小不变顺时针或逆时针)3、选择:教材55页说一说第1题。

操作并利用课件加以演示。

4、活动三:(教材54页风车)课件出示。

用手中的学具你能变换出这个图形吗?小组共同探究。

边打操作边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强调哪个图形绕哪一个点旋转,如何旋转,旋转多少度。

观看感悟,发觉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5、活动四:教材55页说一说第2题。

把手中的三角形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重合起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是90度),最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图案都是这样旋转得来的,你们能依据这个方法或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设6、活动五: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制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共5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共5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面的旋转课题:面的旋转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面的旋转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理解并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上课,养成教育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大家有兴趣么?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活动一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活动二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活动三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师生共同学习圆柱、圆锥、球的名称。

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

指名请学生说。

1.找一找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2.说一说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四、汇报交流,共同提高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

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五、尝试应用,拓展练习1.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2.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地面的直径和高。

北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教学及练习课件

北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教学及练习课件
B″
C″
A′
B′
归纳总结:
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 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了相同的度 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 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小试牛刀(教材P31练一练) 1. 想一想,填一填。

90

90

90
2. 画出图中长方形①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再 画出长方形②绕点N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下面的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
知识点2 画出图形分别绕多个点旋转90°后的图形
3.分别画出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和绕点 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易错辨析
4.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辨析:旋转时,要从以旋转中心为顶点的角的两 条边着手。
提升点 图形的连续旋转
5.画出下面的图形连续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连续旋转三次)
6.图中的三角形绕点O每次旋转多少度,连续旋转多少 次才能得到一个正八边形?
每次旋转45°,连续旋转7次。
7.下图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如果只旋转其中一个 三角形,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如果能,那 么你能说出是绕哪个点怎样旋转的吗?旋转了多少度?
3. 想一想,图①中的三角形绕中心点每次旋转多少度能得 到这个图案?图②中的正方形呢?
60°
45°


图①中的三角形绕中心点每次旋转60°能得到这个图案。图②中
的正方形绕中心点每次旋转45°能得到这个图案。
易错辨析
4.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B′
A′
易错点:旋转时,要从以旋转中心为顶点的角的两条边着手。

2023年《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精选11篇)

2023年《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精选11篇)

2023年《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精选11篇)《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2、使学生经历从旋转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体验旋转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出示例2:下面中的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从中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讲授新课师生交流数学信息:①转杆的打开和关闭都是绕着一个点旋转。

②转杆的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

教师强调: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逆时针旋转。

提问: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生观察图并交流观察结果。

师生交流后小结:①转杆的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②转杆的打开是绕o逆时针旋转90°2、重难点精讲出示例3: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吗?你能在方格图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先画一画,再与同学交流。

生尝试观察后师生交流:旋转直角三角形时,先把直角的两条边分别逆时针旋转90°再连接两条边的顶点,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

旋转前后的三角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性质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说说如何旋转直角三角形,和旋转图形时要注意的问题?师生交流后小结:旋转直角三角形时,①先把直角的两条边分别逆时针旋转90°再连接两条边的顶点,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

②旋转前后的三角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性质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图形的旋转,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以及旋转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对称等变换,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现象,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旋转的现象。

2.探索教学法:通过问题和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旋转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动画等,直观地展示旋转的现象。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和教具,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扇、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运动的?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旋转的概念。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3.2图形的旋转(二) 教学课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3.2图形的旋转(二) 教学课件
A B
这个定点称为旋 转中心,转动的 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角
o
旋转中心
探索新知
平移和旋转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一种运动; 运动前后, 不改变图形的形 状和大小。
探索新知
2.不同点。 运动方向
平移 直线
旋转
顺时针 逆时针
运动量 的衡量 移动一定距 离 转动一定的 角度
探索新知
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作四边形AOBC,它绕 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验证
一起来讨论吧。
Unit 5 Dinner’s ready
A Let’s talk & Let’s learn
Do and say
Guess: What’s in the fridge?
A.4π cm B.3π cm C.2π cm D.π cm
课堂小结
课堂回顾: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旋转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 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课堂小结
旋转的性质: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 角度都是旋转角,旋转角相等AD′C′B′是由正方形ABCD旋转而成。
C C' B' D B
点A (1)旋转中心是______
45° (2)旋转的角度是______
D' A
学以致用
4. 如图,已知□ABCD的对 角线BD=4cm,将□ABCD绕其 对称中心O旋转180°,则点D
A B O
D C
所转过的路径长为(C )。
3.2 图形的旋转(二)
学习目标

《图形的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7篇)

《图形的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7篇)

《图形的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7篇)《图形的旋转》及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4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个性化修改】难点: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

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

(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做得很好。

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二、尝试练习: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图形的旋转(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并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的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并能将旋转后的图形画出来。

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水彩笔、可旋转三角形纸片的硬纸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几天风大,看到好多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这个(出示自制小风车),有风的时候它会怎么样(旋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旋转。

(板书一半课题:旋转)二、动手操作体会方法1、自己动手将课本30图片上的小旗帜绕m点顺时针旋转90度。

2、自学提示(1)可以先把旗杆旋转90度,然后在找旗帜(2)把图直接画到书上(3)先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3、教师检查学生做题情况。

4、教师小结作图方法。

三、当堂训练1、完成课本30页第二副插图的绘图,绘图是注意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方法。

2、教师巡视检查。

四、课堂总结旋转图形时应该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2六、板书设计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性及性质,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以及在方格纸上绘制简单线段旋转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和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图形的旋转意义,感悟旋转的特性及性质。

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线段旋转后的图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图形的旋转,对旋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来描述图形的旋转。

因此,本节课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过程,并在方格纸上实际绘制旋转后的图形。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 导入问题: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旋转吗?请举例说明一下在生活中常见到的旋转的事物。

学生回答:风车、风扇、车轮等。

2. 引入图形旋转的概念:教师:很好!确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各种旋转运动。

除了物体的旋转,我们还可以让图形进行旋转。

请看下面的图形。

(展示图片或教具)教师:图形旋转是指将图形绕着某个中心点进行旋转的运动。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二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九中附小孟辉教材、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生借助线段的旋转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旋转。

为了帮助学生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绕图形上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教科书设计了两个活动。

“画小旗旋转90°后的图形”的学习活动,图中的小旗有旗杆,有利于借助线段的旋转来认识整个图形的旋转。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先找到旗杆旋转后的位置再画旗”,进而体会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绕图形上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的方法。

在画出三角形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和“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画一画,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展示方法时,特别要重视先从哪一条线段开始画这一问题。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结合画的过程总结画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可以从图形的一条线段入手画简单图形的旋转;二是画完后要再对照旋转要求想一想。

学习目标: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2.能在方格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在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难点:能准确地确定图形旋转的关键线段。

教具准备:练习本、课件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出示公路收费站横杆。

师:回顾把线段进行旋转的步骤:(1)确定旋转中心。

(2)确定旋转方向。

(顺时针或逆时针)(3)确定旋转角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旋转线段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图形的旋转。

二、新知探究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1.出示问题1——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师:完成旋转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师:好,这面小旗是怎样旋转的呢?师:非常好!哪条先线绕着M点旋转呢?总结:在画图之前,我们先要确定图形的中心点,再找到与中心点相连的线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图形的旋转 (二)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图形的旋转 (二)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形和圆的旋转变形关系;2.掌握利用大规模变换的方法,分别对正方形和圆作出各种形式的旋转变形;3.发现和解决变形中出现错误的问题。

教学重点1.正方形和圆的旋转变形关系;2.大规模变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变形中出现错误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图形的旋转变换包括什么?如何进行旋转变换?二、引入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变换,掌握了正方形和圆的基本旋转变形。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正方形和圆的旋转变形,并探究大规模变换的运用。

三、讲解1. 正方形的旋转变形(1)重点复习正方形的基本旋转变形,引出高级变形正方形的基本变形是旋转变形,即以正方形中心为旋转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得到新的正方形。

我们可以发现,在旋转的过程中,正方形仍旧是正方形,只不过位置和大小有所变化。

但如果我们对正方形进行一个更高级的变形,比如剪切或缩放,那么正方形就会变成一个类似于菱形的形状,这就是正方形的大规模变换。

(2)示范正方形的大规模变换接下来,我们用白纸板制作出一个正方形,并对其进行大规模变换。

在变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方形变成了菱形,两对平行边保持相等,但是四个角度不再是90度。

这是因为变形过程中,正方形的形状被拉伸或缩放,并不是简单地旋转。

(3)练习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正方形的大规模变换实践,让他们掌握如何通过大规模变换来实现正方形的形状变化。

2. 圆的旋转变形(1)复习圆的基本旋转变形,并引入高级变形圆的基本变形是旋转变形,即以圆心为旋转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得到新的圆。

我们不难发现,在旋转的过程中,圆仍然是圆,只不过位置和大小发生了变化。

但如果我们对圆进行一个更高级的变形,比如对圆进行缩放,那么圆就会变成一个椭圆,这就是圆的大规模变换。

(2)示范圆的大规模变换接下来,我们用白纸板制作出一个圆,并对其进行大规模变换。

在变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圆变成了一个椭圆,而且变形后的椭圆只有一个长轴和一个短轴,与原来的圆没有任何圆弧相关的信息。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旋转的初步知识,对旋转的概念、特点和性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旋转特点,提高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对旋转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旋转的特点,提高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特点和性质,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旋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旋转教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旋转教具,如纸片、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回顾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图形的旋转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有何特点?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旋转教具,观察并记录旋转前后的变化。

北师大版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精选5篇)

北师大版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精选5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教学资料: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41—44页的资料(教材附后)。

教学目标:1、透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活动认识物体的两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

2、在活动情境中,探索决定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数格的方法。

3、在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魅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数出简单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数出简单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鱼图,方格图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移和旋转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生齐:去过)觉得游乐园怎样?(生齐:好玩)是呀,游乐园里好玩的东西可多啦。

此刻跟着老师一齐走进游乐园,好吗?(生齐:好)请你们站起来。

2、分类,引出平移和旋转课件演示游乐园场景图(转转椅、摩天轮、大风车、火车、缆车)。

师:这是游乐园的一角,请你大声地说出这些运动物体的名称,并用动作表示它们是怎样动的,看一看,哪位同学的声音最响亮,动作最优美。

音乐一停,师:你觉得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生齐:不一样你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一样分一分类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生回答:生1:转转椅、摩天轮、大风车是一类,因为它们是转动的。

生2:火车、缆车是一类,它们直直移动。

师:你们能用手势来表示他们的运动方式吗?生1用手势(画一个圈)表示旋转,生2用手势(直直移动手掌)表示平移。

【309教育网优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探究式教学《图形旋转二》教案教学设计

【309教育网优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探究式教学《图形旋转二》教案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二)》◆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思路说明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情境,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很快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同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在交流探索中,向学生渗透图形旋转的方法。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在教学时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用了引入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融合成“吸引合作参与——探究交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自学、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体现数学的趣味性。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0页——第31页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对图形变换产生兴趣,并进一步感曼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自主探究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的过程。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实例观察,操作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

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旋转,进--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若干张,三角尺,长方形纸片,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旋转现象,那么什么叫旋转?
2、旋转要注意哪三要素?
3、课件展示再次明确认识旋转中心,旋转角等概念。

4、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已知线段旋转后的线段,那么三角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怎么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出示课题:图形的旋转二)
二、探究简单图形的旋转方法。

1、区别平移和旋转的异同。

2、引导学生观察小旗的旋转,并说说旋转后那些变了,那些没有变?
(边都绕点m顺时针旋转了90° :对应线段的长度没变,对应角的大小没变,点0的位置没变,相对应的点到点m的距离都相等。

旋转后的小旗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方向、位置变了。


3、.提问:根据上面的发现。

你知道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可以怎样画吗?(学生思考后连麦回答)
4、师总结。

可以转化成线段旋转的方法来画。

先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

再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线段,用线段旋转的方法画出关键线段旋转后的对应线段.然后根据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关系连接其他线段。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1、完成教材30页的内容,画出三角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1)先想象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再动手画- -面.
(2)展示作品,交流画法(连麦学生)
2、总结旋转的基本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31页的1题(发消息汇报)
2、完成31页2题(连麦展示)
3、老师课件展示31页3题,让学生回答。

4、课件展示2道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评价与练习》第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