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范文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开发不足、市场定位不准确、产业经济贡献不高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模式,为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增多。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生态化等特点。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规划、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等。
2.2 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研究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等方面。
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3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农庄等模式。
这些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重点,适合不同的地区和市场。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考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2.4 研究评述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乡村旅游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对比研究和实践研究;其次,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缺乏对影响因素和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最后,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不足,难以真正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3.1 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2)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发挥作用?(3)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什么?如何构建?(4)如何推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乡村旅游的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的开题报告乡村旅游的开题报告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放松身心、感受田园风光的机会,同时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契机。
本文将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旅游,寻找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同时,农村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资,提升农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农民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形式,增加了收入来源,改善了生活质量。
同时,乡村旅游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就业机会,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尽管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一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够规范。
有些地区盲目进行开发,忽视了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导致资源破坏和文化消失。
其次,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最后,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不够到位。
一些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
四、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农村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培养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
政府和农村地区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结论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 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不仅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还能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意义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可以丰富和完善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本研究可以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最后,本研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城乡交流和融合。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通过实地访谈法与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制约因素。
四、预期目标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1. 深入了解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2. 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3. 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4. 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参考;5. 为后续乡村旅游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五、研究计划和时间表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阶段(1-2个月):收集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2. 实施阶段(3-4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数据;3. 分析阶段(5-6个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4. 撰写阶段(7-8个月):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5. 修改和完善阶段(9-10个月):对研究报告和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乡村旅游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乡村旅游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乡村旅游是目前国内旅游行业中的一个热门领域。
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利用闲暇时间,到农村地区进行观光、体验和参与其特殊的乡村文化、风俗、民俗、工艺、农业等旅游活动,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自然风光、体验乡村生活,从而达到了旅游、度假、娱乐、观光等多重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当前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但是由于各地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情况不同,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探究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运营、推广策略,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当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提出可行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并探讨相应的管理、运营、推广等问题,以期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的探讨和建议。
二、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问题和挑战。
2.基于对国内乡村旅游的不同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提出可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探讨乡村旅游的管理、运营和推广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1.对于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进行搜集,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以了解人们的旅游需求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3.对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提取其优劣和适用情况,并从中归纳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发展模式。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成果:1.对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全面了解相关问题和挑战。
2.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3.探讨乡村旅游管理、运营和推广等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及对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从城乡发展需要来看。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希望在假日里到郊区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改变环境,放松自己,恢复精力和体力。
广大农村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村经济,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乡村旅游正是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型第三产业;2、从城乡发展条件来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以后,就会产生精神生活的追求,外出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城市在岗人员有了双休日,又有私人汽车,这些也为外出旅游提供了可能条件。
广大农村一般远离繁华的城市,具有优良的自然环境,美好的田园风光,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悠久的农耕文化,浓厚的民俗风情,丰富的农家生活,这些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3、从城乡发展时机来看,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时机,城市各行各业都在支援农业、支持农村发展,而农村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需要城市的支援和支持,而乡村旅游正是把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拉向农村最好载体之一,通过乡村旅游也能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农村发展。
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的基本内容1.1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点1.2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规划开发不够科学,盲目开发现象严重2.2旅游产品单一2.3基础设施不完善2.4经营管理相对薄弱,经营体制尚需改善2.5从业人员素质低,食品安全没保障2.6对资源环境影响大3.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主要采用文献、网络、统计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中间穿插实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比等方法系统对乡村旅游做出分析研究。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开题报告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风貌、乡土文化、乡村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保护乡村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有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乡村旅游,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调研成为了必要。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次乡村旅游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主要调研乡村旅游资源的种类、质量和利用情况,评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2. 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调研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乡村旅游对于农民收入增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贡献。
3. 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影响评价:通过调研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传统文化的保护、乡村居民生活品质改善等方面的影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
4. 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次调研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
实地调研主要是对具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问卷调查将对游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满意度;访谈将主要针对地方政府、旅游从业者以及乡村居民进行,了解他们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的意义和预期成果本次调研将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改善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预期的成果包括:1. 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为乡村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生活质量有了新的发展需求。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唤起了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田野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点。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选题以奉化滕头村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因,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归纳出乡村旅游的3种主要开发模式,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大学生的旅游,国内外学者的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也有着各自的研究结果。
2.1 国外研究现状乡村旅游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中期的欧洲发达国家,但大规模的开展可以追溯到在本世纪80年代以后。
因为国外的国情与我国国情大不相同,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等。
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例如王素洁,刘海英(2007)通过整理国际旅游相关资料,认为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供给、需求、影响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描述。
在上述研究状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出了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
主要有:对乡村旅游跨学科、多角度进行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有关术语、作用和基础理论的国际共识研究,国际合作跨地区、跨文化的乡村旅游共时比较研究及对乡村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生活质量有了新的发展需求。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唤起了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田野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点。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选题以奉化滕头村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因,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归纳出乡村旅游的3种主要开发模式,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大学生的旅游,国内外学者的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也有着各自的研究结果。
2.1 国外研究现状乡村旅游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中期的欧洲发达国家,但大规模的开展可以追溯到在本世纪80年代以后。
因为国外的国情与我国国情大不相同,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等。
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例如王素洁,刘海英(2007)通过整理国际旅游相关资料,认为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供给、需求、影响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描述。
在上述研究状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出了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
主要有:对乡村旅游跨学科、多角度进行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有关术语、作用和基础理论的国际共识研究,国际合作跨地区、跨文化的乡村旅游共时比较研究及对乡村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图文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图文学院: 旅游学院课题名称: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桂林市大圩镇为例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 课题名称;? 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 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一)选题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就“努力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和切入点。
“美丽中国”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为建设美好乡村提供了新思路。
(二)研究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大家逐渐将旅游和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
乡村旅游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的同时,也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的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中国”乡村旅游的提出为合理配置和规划旅游资源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构建"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全面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美丽中国"乡村旅游能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能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
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开题报告【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与意义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对乡村旅游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目的与研究内容1.调研目的:(1)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和现状;(2)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内容:(1)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2)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3)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2)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对乡村旅游相关从业者和游客进行调查,获取实际数据和意见;(3)实地调研法:选择多个典型的乡村旅游点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其设施、服务、管理等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2.技术路线:(1)收集、整理并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设计并实施问卷调查,获取实际数据和意见;(3)选择实地调研的乡村旅游点,收集相关资料和观察记录;(4)分析研究数据和资料,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5)撰写调研报告,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
四、预期成果与研究难点1.预期成果:通过对乡村旅游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具备一定的实践指导性和决策参考价值。
2.研究难点:(1)乡村旅游的定义和特点尚不明晰,需要在调研过程中进行梳理和明确;(2)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多样化,需要综合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3)乡村旅游涉及的相关从业者和游客多样化,收集和分析数据相对困难。
通过对乡村旅游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的编写,明确调研的目的、内容、方法和预期成果等,为后续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乡村旅游市场火热,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如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等。
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措施。
研究内容:
1. 乡村旅游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3. 乡村旅游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4. 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 建立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1.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现状及问题;
2. 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乡村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程度和需求;
3.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和对比案例,对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4. 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立和验证。
意义: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开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工作,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也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学院:旅游学院课题名称: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桂林市大圩镇为例二、设计或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有何创新之处。
(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一)论文提纲1 “美丽中国”概述1.1 “美丽中国”的提出背景1.2 “美丽中国”的概念及核心内涵2 “美丽中国”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2.1 乡村旅游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作用2.2 “美丽中国”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与要求3 大圩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3.1 大圩镇的基本概况3.2 旅游景点类型4 大圩镇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4.1 优势(strengths)4.2 劣势(weaknesses)4.3 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opportunities)4.4 发展乡村旅游的挑战(threats)5 大圩镇乡村旅游的市场调查6 “美丽中国”背景下大圩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7 结语(二)关键问题本文将着在原有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下,结合“美丽中国”这一形势,探索出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预期成果学术论文《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桂林市大圩镇为例》(四)创新之处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个产业一经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这是目前较多人关注的话题,新时代新改革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前瞻性。
其次,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对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另外,美丽中国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飞跃,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模式,有很大的创新意义。
三、研究方案:[ ⑴技术方案(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⑵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等)](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访问。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在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乡村旅游能够丰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然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破坏、文化冲击、资源消耗等。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二、选题意义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也可以为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指导和经验,促进各方共同努力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乡村旅游的特点和与城市旅游的区别。
(2)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对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4)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包括政府角色、企业责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典型的乡村旅游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方法。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各方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看法和意见,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专家访谈法:通过与乡村旅游从业者、学者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他们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见解和建议。
四、预期目标与成果1. 预期目标(1)全面了解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状况。
(2)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滞缓,乡村人口的外流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加强农村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国家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
乡村旅游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美丽乡村是指在依托自然资源、文化遗产与传统乡土建筑等乡村资源基础上,强调生态、环保、生活、文化、观光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乡村整体形象,推动乡村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
2014年,国家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攻坚战,旨在通过实施“五化”工程,即产业、生态、文化、设施、治理五个方面的综合建设,推动乡村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主要特点是与自然、文化和乡村风景相结合,旨在提供“假日+乡村生活+文化体验”的旅游产品,吸引人们走出城市,逃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和淳朴生活。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乡村旅游的优势乡村旅游在多个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在资源上,乡村旅游可以依托自然、人文等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的旅游环境;其次,在产品上,乡村旅游可以提供多彩多样的文化、生态、农业等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再次,在市场上,乡村旅游具有开发潜力大、旅游富裕度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等优势,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80%的乡村地区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
2019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量达到了11.2亿人次,同比增长11.3%。
其中,以青旅、文化、户外体育、康养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产品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但是,乡村旅游仍存在规划不够、管理不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的角色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旅游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旅游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破坏、文化消失、社会矛盾等。
因此,如何评价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研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3.探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4.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三、研究内容1.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3.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4.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着重研究现有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和方法,并对乡村旅游进行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提出相应建议。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2.构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3.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4.从政策、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方面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六、研究进度安排1.前期调研和策划:1个月2.文献查找和阅读:2个月3.问卷设计和调查:2个月4.数据处理和分析:2个月5.案例分析和推论:1个月6.撰写论文和论文修改:2个月七、论文大纲1.绪论2.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4.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5.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6.总结和展望注:以上为该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仅供参考。
“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摘要】“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国新的旅游形象。
“美丽中国”与乡村旅游的结合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新天地。
本文分析了“美丽中国”概念的内涵,及其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最终指出了“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国家“五位一体”建设高度,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美丽中国”。
以“美丽中国”为背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循环,助推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中国之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休闲观念的改变,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但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布局简单、功能单一、缺乏特色、“飞地化”现象严重等。
将“美丽中国”落实到乡村旅游的开发领域,建设“美丽乡村旅游”。
一、“美丽中国”内涵“美丽中国”的包涵三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环境美。
良好的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而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意义所在。
其次是社会美。
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纽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美好环境的保障,如果没有全社会齐心协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美丽中国就难以实现。
所以,美丽中国又包涵着社会文明之美。
最后,“美丽中国”蕴含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之美“以和为贵”。
“美丽中国”的本质,就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中国。
二、“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1、保护乡村旅游的原真性。
乡村旅游真正的魅力应该是乡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但在乡村旅游最初开发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大量修建宾馆、停车场等设施。
对乡村的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利益相关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都遭受到破坏,乡土文化和乡村意象被破坏的现象尤为突出。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3篇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3 篇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3 篇引导语: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 WTT收集整理的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篇 1一、立题依据(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
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
因此,20XX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XX年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同时党、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
而作为旅游城市的都江堰虽然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都江堰农村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 71.7%,并且都江堰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剩余农村劳动力很难转移,因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各有侧重。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从早期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策略和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逐步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以及社区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研究等方面转变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乡村旅游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一个新兴领域。
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淳朴的乡村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许多乡村地区通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还促进了乡村地区的农民就业。
同时,乡村旅游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的休闲度假场所。
然而,乡村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一些乡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着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此外,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优秀的乡村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1. 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足许多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例如,交通不便、住宿条件简陋、餐饮服务不规范等问题,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交通、住宿和餐饮等服务的质量。
2. 环境保护问题一些乡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着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3. 宣传力度不足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优秀的乡村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市场。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乡村生活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论文旨在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提供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入了解和有益的启示。
二、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点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前往农村地区,体验农村风情和乡村生活的旅游活动。
与传统的城市旅游相比,乡村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然风光:乡村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川湖泊、田园风光等。
这些自然景观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历史文化:乡村地区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古村落、古建筑等。
这些历史文化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机会。
3. 乡村生活体验:乡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
游客可以在乡村体验农耕、采摘、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活动,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简朴。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目前,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方式,使得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一些地方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乡村环境和文化的保护。
此外,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乡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和酒店等基础设施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环境和文化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环境破坏。
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访问。
2.个案研究法
以市大圩镇为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辅助乡村旅游的调查研究。
2014年05月12日,向指导老师提交பைடு நூலகம்文初稿;
2014年05月16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二稿;
2014年05月17日——05月25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终稿;
2014年06月8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七、开题答辩结论和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2014年04月20日——04月28日,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大纲,确立调查方案并制定相应调查问卷、表格;
2014年04月28日——04月29日,参加开题论证答辩指导,并参加开题答辩会;
2014年05月01日——05月13日,着手论文撰写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和修改,实地深入调查。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选题这是源于“美丽中国”这一背景,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提出“美丽中国”这个概念及核心涵,论述“美丽中国”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以及乡村旅游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作用,同时以市大圩镇为例,分析美丽中国”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与要求,在个案中归纳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大圩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5] 颜,正江.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分析[J].农业经济,2006(11)
[6] 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与意义[J]农学通报,2009(11):38,53
[7] 查芳.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师专学报,2004,(6)
[8] 田宪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Z].理论网,2013(1)
(4)创新之处
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个产业一经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首先,这是目前较多人关注的话题,新时代新改革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前瞻性。其次,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对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另外,美丽中国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飞跃,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模式,有很大的创新意义。
二、设计或研究主要容和重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有何创新之处。(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容)
(一)论文提纲
(二)关键问题
本文将着在原有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下,结合“美丽中国”这一形势,探索出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预期成果
学术论文《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市大圩镇为例 》
乡村旅游在理论研究领域,目前个人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著作、会议资料等已近 200篇次,在众多的文献中, 以欧美地区的专家所著为多, 其他部分涉及到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 国外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做过回顾, 主要体现于论文中的综述或是著作中的导言等, 如匈牙利学者 Tamara RÀtz -LÀszlPuczk 的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英国Peter Williams, Margaret Paridaen,Karim Dossa and Marcie Dumais 等。但由于各自的写作立足点不同, 因此综述的容体系并不完整。对此, 我国何景明教授花费较大的精力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进行了述评, 并形成了较完善的综述体系。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
学 院:旅 游 学 院
课题名称: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市大圩镇为例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⑴ 课题名称;⑵ 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⑶ 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一)选题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就“努力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和切入点。“美丽中国”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为建设美好乡村提供了新思路。
国最早进行乡村旅游实证研究的是卢云亭和军萍, 他们在《观光农业》一书中系统地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产生动因、属性特征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 并对半壁山雁栖乡间情趣园等城郊农业地进行旅游规划。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和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2012
[2] 向云驹.美丽中国的美学涵与意义[N].光明日报,2013-02-25
[3] 王学文.美丽中国的时代意义[N].大众日报,2012-11-12
[4]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人民,1997,52
(三)国外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 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2] 黄淑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学,2009,37(17),8260-8261
[13] 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农家乐与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20(3),63-68
[14] 唐瑜皎.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5] 马勇,蕾,宋鸿,郭清霞,名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
2014年01月01日——02月28日,查阅收集与选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进一步确定选题方向,并向指导老师汇报;
2014年03月01日——03月20日,结合选题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调研工作,并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调研情况;
2014年03月20日——04月20日,初步拟订毕业论文题目和大纲框架,并向指导老师汇报;
3.归纳分析法
通过查阅国外文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评述,,从中选取信息,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大圩镇的发展历程
4.访谈法
由于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我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对一些当地居民、旅游者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
[16] 雷鸣,叶全良.构建城乡和谐的新型农业旅游发展路径之探讨——基于日本“农家乐”旅游的分析和启示[J]财贸经济,2009(1)118-122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必须包含一定工作量的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环节)
2013年12月13日——12月30日,与指导老师沟通,初步确立选题方向;
[9] 咏梅,伍香.乡村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阳朔历村为例[N]贺州学院学报,2010(8),117-120
[10] .鲁西北农业旅游的SWOT分析——以省市为例[J]农业科学,2009,37(8),3684-3685
[11] 吴必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探析2014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14-2-12
(二)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大家逐渐将旅游和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乡村旅游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的同时,也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的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中国”乡村旅游的提出为合理配置和规划旅游资源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构建"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全面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美丽中国"乡村旅游能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能提高人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