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避雷器和接地装置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ud iL Rch
独立避雷针离配电构架的距离
为了防止避雷针与被保护的配电构架或设备之间的空气间隙 Sk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为了防止避雷针接地装置和被保 护设备接地装置之间在土壤中的间隙Sd被击穿:
iL
A SK 1
K
要求:
h
2 Sd
L
d
sk>0.3Rch+0.1h sd >0.3Rch
Rch
在一般情况下, sk不应小于5m, sd不应小于3m。
7.2、变电所内避雷器的保护作用
7.2、变电所内避雷器的保护作用
装设避雷器是变电所对入侵雷电过电压波进行防护的主 要措施,它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限制过电压波的幅值。但 是还需要有“进线段保护”与之配合。 避雷器的保护作用基于三个前提: 它的伏秒特性与被保护绝缘的伏秒特性有良好的配合; 它的伏安特性应保证其残压低于被保护绝缘的冲击电气 强度; 被保护绝缘必须处于该避雷器的保护距离之内。
发电厂和变电所雷电过电压来源及危害
雷直击发电厂和变电所 雷击输电线路产生的过电压沿线路侵入 发电厂和变电所 造成大面积停电。发电机、变压器等主 要电气设备的内绝缘大都没有自恢复的 能力
过电压防护的主要措施
防止直击雷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装设专门的避雷针或 悬挂避雷线。
对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防护的主要措施是在发电厂、变 电站内装设避雷器,同时在线路进线段上采取辅助措 施。
是一幅值为避雷器残压
的斜角平顶波。幅值为 5KA时的残压Ub.5.
2.避雷器和保护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时的情况
2.避雷器和保护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时的情况
斜角平顶波
避雷器动作后,由于波在1、2间
发生折、反射,使得设备绝缘上
防雷和接地设计

防雷和接地设计1.1 引言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承受的过电压,有来自外部的雷电过电压和由于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电磁能产生振荡,积聚而引起的内部过电压两种类型。
按其产生原因,它们又可分为以下几类:雷电过电压分为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和侵入雷电波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包括工频过电压(长线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故障以及甩负荷)、谐振过电压以及操作过电压(操作电容负荷过电压、操作电感负荷过电压、解裂过电压和间歇电弧过电压)。
1.2 防雷设计1.2.1变电站的直击雷保护为了避免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及其他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需要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线,使被保护物体处于避雷针或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还要求雷击避雷针或避雷线时,不应对被保护物发生反击。
(一)变电站应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的设施1.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和母线廊道;2.油处理室、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及其架空管道、装设油台、大型变压器修理间、易燃材料仓库等建筑物;3.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高压屋内配电装置室。
(二)直击雷保护的措施1.对主厂房需装设的直击雷保护,或为了保护其他设备而在主厂房上装设的避雷针,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分流:用扁钢将所有避雷针水平连接起来,并与主厂房内钢筋焊接成一体。
在适当地方接引下线,一般应每隔10~20m引一根。
引下线数目尽可能多些;(2)防止反击:设备的接地点尽量远离避雷针接地引下线的入地点,避雷针接地引下线尽量远离电气设备;(3)装设集中接地装置:上述接地应与总接地网连接,并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其工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2.主控制室及屋内配电装置直击雷的保护措施:(1)若有金属屋顶或屋顶上有金属结构时,将金属部分接地;(2)屋顶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将其钢筋焊接成网接地。
综上,对变电所必须进行防雷保护的对象和措施,可见下表:本设计中采用220KV、110KV配电装置构架上装设避雷针,10KV屋内配电装置上装设独立避雷针进行直接保护,钢筋混泥土结构焊接成网并接地,为了防止反击,主变构架上不设置避雷针。
发电厂防雷接地与过电压保护

发电厂防雷接地与过电压保护一、雷电放电云层受强气流作用,内部剧烈的相对运动使云各部分带有不同极性的电荷,形成雷云。
雷云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一般为密集的中心。
当雷云中电荷密集处的场强达到25〜30V/cm时,就会发生放电。
大部分只发生在云间,只有小部分对地放电,对地放电的雷云90%是负极性的。
雷云放电分三个阶段: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放电。
先导放电延续几毫秒,从雷云开始,以游离方式逐级向下发展,形成一条高温、高电导、高电位的通道(先导通道)伸向大地。
沿先导通道充满密集的电荷,当向下延伸的先导通道与大地接近而将空气间隙击穿短接时,开始主放电,通道产生突发的明亮,并有巨大的雷响,大量电荷对地放电,产生幅值很大的冲击电流(一般几十万安培),时间短,一般不超过0.1毫秒。
然后剩余的电荷沿通道继续放电,亮光很小,称为余光放电,大约再持续几毫秒。
雷过电压又称为大气过电压,分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二、避雷针与避雷线保护为防止直击雷的破坏,电气设备要采取防雷措施,避雷针和避雷线。
避雷针用于保护发电厂和变电所。
分接闪器(针头)、引下线和接地体。
针头为10mm以上、长1到2m的圆钢制作,引下线不小于10mm的圆钢,接地体2.5m长的钢管或角钢。
避雷线是悬挂线在空中的水平接地导线,也叫架空地线,保护架空线路。
1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单支避雷针:当hx N h/2时,rx=(h-hx)p(m);当hx<h/2时,rx=(1.5h-2hx)p(m);式中:h为避雷针高度(m);P为高度影响系数,当h W30m时,p=1;30<h W120m时,p=5.5/限双支避雷针:两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按经过两个避雷针顶点连线中间的下方一点的圆弧来确定,该点的高度计算如下:=h-D/7phD为避雷针间的距离(m);p与单支的形容一致。
2避雷线避雷线顶部的保护夹角为25°,比避雷针45°小,计算公式为:当hx N h/2时,rx=0.47(h-hx)p(m);当hx<h/2时,rx=(h-1.53hx)p(m);式中:h为避雷针高度(m);P为高度影响系数,当h W30m时,p=1;30<h W120m时,p=5.5/Vh o双避雷线保护:=h-D/4ph三、避雷器限制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的一种装置。
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2018年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全部由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在线做题请进/RHLAOC。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6月左右,考试时间预计9月中旬,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梳理考点,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包括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工业建筑物和构筑防直击雷的要求、防雷装置安装要求、避雷器安装要求、避雷器的试验、接地极的选用、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接地极的安装要求、接地线的敷设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防静电接地装置的要求,赶紧来开森学学习吧。
更多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一级建造师备考指导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开森学官网一级建造师频道。
1H413025 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防雷与接地装置是安全用电的重要设施,也是防止触电危险的有效措施,它既保护电力设备和供电网络的安全,又保护建筑设施和工业设备的安全,也保护电气操作人员和用电人员的安全。
本条主要知识点是:防雷措施;防雷装置安装要求;接地极的选用;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保护接零的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
一、防雷措施(一)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1.架设避雷线。
使雷直接击在避雷线上,保护输电导线不受雷击。
减少流人杆塔的雷电流。
对输电导线有搞合作用,抑制感应过电压。
2. 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加强绝缘。
当雷落在线路上,绝缘子串不会有闪络。
3. 减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可快速将雷电流引泄人地,不使杆塔电压升太高,避免绝缘子被反击而闪络。
4. 装设管型避雷器或放电间隙。
以限制雷击形成过电压。
5. 装设自动重合闸。
预防雷击造成的外绝缘闪络使断路器跳闸后的停电现象。
6. 采用消弧圈接地方式。
使绝大多数的单相着雷闪络的接地故障电流能被消弧圈所熄弧,从而故障被自动消除。
7. 架设搞合地线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
发电厂接地系统

发电厂接地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接地系统对于电厂稳定、安全、可靠运行影响重大。
发电厂的接地一般分为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工作、系统接地几部分。
这几种接地的原理均是通过接地导体将各种过电压产生的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保护人身、设备的目的。
1保护接地发电厂的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如果绝缘损坏,则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其威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系统就是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由室外主接地网、室内接地、接地引线等组成。
1.1室外接地主网室外接地主网是由埋入土壤一定深度的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构成。
接地体的作用是使系统各处接地电流汇入大地扩散和均衡电位而设置的与土壤物理结合形成电气接触的金属部件。
发电厂垂直接地体一般采用DN50热镀锌钢管,长度一般为2.5m。
水平接地体一般采用热镀锌扁钢,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电阻率,设计埋入深度也不同(埋入深度是指水平接地体埋入土壤的深度),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积也不相同。
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水平接地体埋入深度较深(可达-4m),所使用的接地扁钢截面也较大(80×6热镀锌扁钢);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埋入深度较浅,如-0.8m,水平接地体截面也较小(60×6、50×8)。
另外垂直接地极极间距一般在8m~10m时,土壤的视电阻率较低。
但水平接地体无论土壤电阻率多少都必须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接地主网在施工时要求与建筑物的距离大于1.5m。
为防止转移电位引起的危害,对可能将接地网的高电位引向厂、所区外或将电位引向厂内的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
如:对外的通讯设备加隔离变压器;通向厂外的管道采用绝缘段;铁路轨道分别在两处加绝缘鱼尾板等。
电缆隧道、沟道中固定电缆支架的扁钢预埋件可以作为接地干线使用,但是接头处必须可靠焊接,保证电气接触良好,并且与主接地网应多点(不少于两点)连接,作为主接地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发电厂和变电站直击雷过电压保护

发电厂和变电站直击雷过电压保护1)发电厂、变电站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可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
下列设施应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和母线廓道。
②火力发电厂的烟囱、冷却塔和输火等系统的高建筑物。
③油处理室、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及其架空管道、装卸油台、易燃材料仓库等建筑物。
④乙炔发生站、制氢站、露天氢气罐、氢气罐储存室、天然气调压站、天然气架空管道及其露天储罐。
多雷区的列车电站。
微波塔机房和大型计算机室。
注:上述直击雷保护装置包括兼作接闪器的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其接地可利用发电厂或变电站的主接地网,但应在直击雷保护装置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2)雷电活动特别强烈地区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宜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3)峡谷地区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宜用避雷线保护。
4)可不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的设施。
发电厂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
为保护其他设备而装设的避雷针,不宜装在独立的主控制室和35kV及以下变电站的屋顶上。
但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有屏蔽作用的建筑物的车间变电站可不受此限制。
已在相邻高建筑物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或设备。
③露天布置的GIS 的外壳。
④发电厂的煤场。
5)主厂房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或为保护其他设备而在主厂房上装设避雷针,应采取加强分流、装设集中接地装置、设备的接地点尽量远离避雷针接地引下线的入地点、避雷针接地引下线尽量远离电气设备等防止反击的措施,并宜在靠近避雷针的发电机出口处装设一组旋转电机阀式避雷器。
6) 主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和35kV及以下变电站的屋顶上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时:①若为金属屋顶或屋顶上有金属结构,则将金属部分接地。
②若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则将其焊接成网接地。
③若结构为非导电的屋顶时,则采用避雷带保护,该避雷带的网络为8~10m,每隔10~20m 设引下线接地。
7)有易燃物、可燃物设施的建筑物的保护。
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波及发电厂和变电站内主设备或严重影响发供电的建筑物(如制氢站、露天氢气储罐、氢气罐储存室、易燃油泵房、露天易燃油储罐、厂区内的架空易燃油管道、装卸油台和天然气管道以及露天天然气储罐等),应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应采取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问题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问题摘要:变电站是集中分配和变换电能电压与电流的场所,也是维系电厂与电力系统之间的纽带,承担着电压变换与分配的重要任务,如果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不仅会对电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所以加强变电站配电系统的防雷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从变电站配电系统的接地与防雷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了变电站配电系统对接地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引言:现代的电力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工程承建时,变电站配电系统通常由土建企业施工,那么就可能存在施工人员对防雷接地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或是由于技术操作不规范而导致防雷接地施工的质量不合格,针对变电站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问题,技术人员应当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并对施工质量加以严格的要求,以保护变电站配电系统中的各项设备。
自然界中产生的雷电伴随着高电压,如果击中变电站配电系统,会瞬间释放大量的电荷,可能导致变电站配电系统瘫痪,或者损坏相关电气设备,将雷电以接地的方式进行引流,才使保护变电站配电系统的良策。
一、变电站配电系统的接地与防雷的相关内容(一)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电流在流经地面以后,由流经点和某点之间的物理值概念,即为接地极与电位为零的远方接地极之间的欧姆定律电阻。
在变电站配电系统防雷接地中测量电阻值时,假设雷电流在地下疏散40后电流值等于0,由于土壤结构的不同,接地电阻值也会存在不同[1]。
(二)接地种类变电站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种类包括工作接地、雷电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保护接地等等。
工作接地就是电力系统的电气装置中,为保护系统的运行所设置的必要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是专为雷电保护装置设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的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是为消除雷击和过电压对周围造成的影响而设置的接地;防静电接地是为了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而产生的接地。
除此之外,还有屏蔽接地,是为了防止雷电产生的电磁干扰对通信和计算机系统所采取的接地措施;保护接地是包括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与线路塔杆等等,绝缘损坏是可能会带电,为防止造成人员触电的危险事故,设置接地措施可以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

式中(2-1)中计算用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采用 在接地网内、外短路时,经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电流 对称分量最大值, 该电流应按5-10年发展后的系统最大运行方 式确定,并应考虑系统中各接地中性点间的短路电流分配,以 及避雷线中分走的接地短路电流。 发电厂或变电所内外发生接地短路时,流经接地装置的电 流可分别按下式计算 (2-2) I ( I max I N )(1 Ke1 )
接地网可采用长孔网或方孔网,但方孔网的均压,特别是 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均压效果要好得多。 接地网的均压带可采用等距或不等距布置。 35kV以上变电所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外,应铺 设砾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两条与地网相连的均压带。
六、发电厂、变电所设备接地要求
( 1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中下列部位应专门敷设接地 线接地: 1) 发电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封闭母线的外壳; 2) 110kV及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设备的金属 外壳; 3) 箱式变电所的金属箱体; 4) 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 5) 变压器、发电机、高压并联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
I I N (1 Ke 2 )
式中 I——入地短路电流,A Imax——发生接地短路时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A IN——发生最大接地短路电流时,流经发电厂、变电 所接地中性点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A Ke1、Ke1——分别为发电厂、变电所内或外短路时, 避雷线的工频分流系数。 计算用入地短路电流取两式中较大的I值。
2、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
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 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压与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生产用低压电气装置共 用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式要求 120 (2-3) R I 但不应大于4Ω。
浅谈发电厂防雷保护措施

【 关键词 】 电力 系统 抗 雷击设备
浪涌保护器
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 : M 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9— 0 7 2 1 ) 5— 15一O T6 B 10 4 6 (0 0 0 0 7 1
一
、
电 力 系统 防 雷 简 介
电力领域是防雷 、 接地产 品及工程的重点应用领域 , 主要涉及发 电 、 输变电 、 电力通讯三大应用部分。围绕这 个领域 , 国家 出台 了大量 的行 业标准 、 法规加 以要求和约束。 电厂作 为发 电环节 , 对提 高电能质量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发 电厂 内应用传统的防雷保护技术 , 采用包括避 雷针 、 避雷器 和接地装 置等组 成的防护系统 , 为电力设备的安全提供 比较完善的保护 。但 随着 以微 电 子为基础 、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通 信、 控制 、 测量技术 的推广应 用 , 厂 内发 、 、 输 变生产环 节应用 了大 量的微电子设 备——包括计 算机数据 通 信、 终端设备 、 电话 等, 程控 以及实 时监 控系统 的温度 、 流量 、 力 传感 压 器、 二次仪器仪表均采用微机处理各种信号 , 些通信 、 这 技术设 备的硬件 部分大多采用 T L C M T 或 O S集成电路 , 其工作电压均较低 , 对于温度 、 流 量、 压力等传感器更是 m Y级的弱信号; 由于系统传输距 离较 远, 传输线 较长 , 因此遭 受感应雷击的机率也就 大大增加 , 加之硬件 设备的工作 电 压较低 , 抗雷击 的能力减弱 , 为了保证各种电子设 备的安 全运行 , 加装浪 涌保护器 卜 分必要 。浪涌保护器也可 以防护因功率设备投切 、 开关 动作 等引起的操作过 电压危害。
IC 10 4— E 00— 4电气瞬态过程的防护试验方法 IC 10 4— E 0 0— 5浪涌防护试验方法 IC6 3 2—319 .0第 3部分电涌保护器( P 的要求( E 1 1 96 t S D) 草案) K l 19 1 90过 电压 和 过 电 流 防 护 的原 则 K1 9 5远供系统 和线路 中继电器对 雷电和邻近电力 线路 引起的 519 干扰的防护
GB50169-92_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附录C—4 GB50169-92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iO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的作用

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的作用避雷器和接地装置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保护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减少雷电和地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第一节:避雷器的作用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设备,能够在雷击时吸收和分散大部分雷电能量,以避免电力设备的损坏。
避雷器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避雷器能够引导和放散雷电能量,保护电力设备免受雷击。
当雷击发生时,避雷器能迅速引导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将雷电能量分散到地下,从而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 避雷器能够降低雷电压和雷电流的峰值,减少对电力设备的冲击。
通过避雷器的作用,雷电压和雷电流的峰值可以被有效地限制在设备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避免设备损坏和电力系统的短路。
3. 避雷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雷电环境下,避雷器的应用可以降低电力设备故障的概率,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作用接地装置是一种用于将电力设备与大地连接的设备,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接地装置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接地装置能够提供电流回路,保护人身安全。
在电力设备中存在的漏电或故障电流,可以通过接地装置迅速流向大地,避免对人体造成电伤或电击。
2. 接地装置能够消除电力设备的静电和地电荷,保护设备安全。
在电力系统中,设备表面会积聚静电和地电荷,通过接地装置可以将这些电荷消散,防止设备受到电磁干扰或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3. 接地装置能够提供地点,为系统的故障电流提供流动路径。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短路时,故障电流可以通过接地装置,快速流回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三节:避雷器和接地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避雷器和接地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中。
在不同的电力系统中,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的应用方式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一致的。
1. 高压输电线路:在高压输电线路上,避雷器通常设置在电力杆或电力塔的顶部,作为防范雷击的第一道屏障。
第十六章-避雷器和接地装置1260-1275

第十六章发电厂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第一节雷电放电、雷电流及雷过电压一、雷电放电空中云层受强气流作用,内部剧烈的相对运动使云的各部分带有不同极性的电荷,形成雷云。
雷云中的电荷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往往形成多个电荷密集中心,每个电荷密集区的电荷约为0.1~10C,而一大块雷云同极性的总电荷可达数百库仑。
当雷云中电荷密集处的场强达25~30KV/cm时,就会发生放电。
大部分的雷云放电是在云间或云内进行,只有小部分是对地放电的。
对地放电的雷云90%左右是负极性(云带负电)的。
据间接推算,雷云电荷中心对地的电动势约为50~l00MV。
二、雷电流波形与雷电流幅值雷电主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具有冲击特性,一般在1~4μs内上升到最大幅值,再经几十微秒(平均为40μs左右)又由最大值降到很小的数值。
雷电流的波头形状对防雷设计有影响,在一般线路防雷设计中波头形状取为斜角波头,而在设计特殊高塔时常取半余弦波头。
三、雷过电压雷过电压又称为大气过电压。
雷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接击于输电线路或设备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输电线路附近的地面或设备时,由于电磁感应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最危险的是直击雷过电压。
雷击输电线路往往造成跳闸事故,同时,雷电波沿输电线路入侵变电所或升压所,也对其中设备造成威胁。
雷过电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雷电流的幅值和被雷击线路或设备的波阻抗。
在一定的雷电流幅值下,设备的波阻抗及接地阻抗越小,直击雷过电压也就越小。
精选第二节 避雷针与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为了防止设备受到直接雷击,最常用的措施是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线。
它由金属制成,高于被保护物,具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其作用是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地将雷电流导入地中,从而保护其附近比它低的设备免受直接雷击。
避雷针包括接闪器(针头)、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
接闪器可用直径10mm 以上、长1~2m 的圆钢制作,引下线用直径6mm 以上的圆钢制作,接地体一般可用几根2.5m 长的40mm×40mm×4mm 的角钢打入地中再并联后与引下线可靠连接。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配电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防雷保护,对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文章主要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进行分析,避免更多事故发生。
关键词:配电线路;雷击;防雷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电网覆盖率不断提升,作为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直接影响着城市电网系统的发展。
由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点多面广,线路结构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事故,会严重影响线路的安全与平稳的运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尤其是在夏季,很容易受到雷击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在暴雨、雷电、大风的天气,线路的某一个位置因为受潮、腐蚀、风吹等原因使电线的绝缘下降,导致线与线、线与地有部分电流通过,发生漏电事故,极易引发火灾。
受大风影响,地面的漂浮物挂在线路上也会造成短路,对线路造成损害,影响正常的供电,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找到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雷击故障以及发生故障的原因,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努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1配电线路雷击灾害的原因分析10kV配电线路一般没有设置避雷线进行保护,且线路绝缘水平通常较低,再加上交叉布设的网状结构,不仅增大其直击雷雷害事故发生率,同时感应雷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破坏。
从大量的运行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雷击跳闸事故率约占10kV电网总故障率的80%以上,极大影响了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和节能经济性。
大量研究和运行检修维护经验表明,10kV配电线路发生雷击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线路绝缘水平偏低。
10kV架空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最根本原因是绝缘能力低下,这是因为它特殊的材质,导致10kV架空配电线路在正常的工作运行中很容易在雷雨天气中遭受雷击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发电厂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第一节雷电放电、雷电流及雷过电压一、雷电放电空中云层受强气流作用,内部剧烈的相对运动使云的各部分带有不同极性的电荷,形成雷云。
雷云中的电荷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往往形成多个电荷密集中心,每个电荷密集区的电荷约为0.1~10C,而一大块雷云同极性的总电荷可达数百库仑。
当雷云中电荷密集处的场强达25~30KV/cm时,就会发生放电。
大部分的雷云放电是在云间或云内进行,只有小部分是对地放电的。
对地放电的雷云90%左右是负极性(云带负电)的。
据间接推算,雷云电荷中心对地的电动势约为50~l00MV。
二、雷电流波形与雷电流幅值雷电主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具有冲击特性,一般在1~4μs内上升到最大幅值,再经几十微秒(平均为40μs左右)又由最大值降到很小的数值。
雷电流的波头形状对防雷设计有影响,在一般线路防雷设计中波头形状取为斜角波头,而在设计特殊高塔时常取半余弦波头。
三、雷过电压雷过电压又称为大气过电压。
雷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接击于输电线路或设备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输电线路附近的地面或设备时,由于电磁感应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最危险的是直击雷过电压。
雷击输电线路往往造成跳闸事故,同时,雷电波沿输电线路入侵变电所或升压所,也对其中设备造成威胁。
雷过电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雷电流的幅值和被雷击线路或设备的波阻抗。
在一定的雷电流幅值下,设备的波阻抗及接地阻抗越小,直击雷过电压也就越小。
第二节 避雷针与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为了防止设备受到直接雷击,最常用的措施是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线。
它由金属制成,高于被保护物,具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其作用是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地将雷电流导入地中,从而保护其附近比它低的设备免受直接雷击。
避雷针包括接闪器(针头)、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
接闪器可用直径10mm 以上、长1~2m 的圆钢制作,引下线用直径6mm 以上的圆钢制作,接地体一般可用几根2.5m 长的40mm×40mm×4mm 的角钢打入地中再并联后与引下线可靠连接。
避雷针一般用于保护发电厂和变电所,根据不同情况可装设在配电装置构架上,亦可独立装设。
避雷线是悬挂在空中的水平的接地导线,又称架空地线,主要用于保护架空输电线路,也可用于发电厂升压所作直击雷保护。
一、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见图18-1,它似一个圆锥形罩。
在某一高度h x 的水平面上,其保护半径r x 为:两支等高避雷针的联合保护范围,见图18-2 。
两针的联合保护范围要比两针各自的保护范围的叠加要大些。
因为在用单支避雷针进行保护时,雷受针吸引往往可以被吸到离针脚较近的地面上,但在用两支避雷针进行联合保护时,对于在两避雷针之间上空的雷电,由于受到其吸引,就较难击于离两避雷针脚较近的两避雷针之间的地面上。
两支避雷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可按单支避雷针计算方法确定。
两支避雷针之间的保护范围,其上部则是以经两针顶点1、2及两面点连线中间下方某点0的圆弧来确定。
0点的高度h 0按下式计算式中 D ――两支避雷针之间的距离(m );p ――高度影响系数。
当h ≤30m 时,p =1;当30<h ≤120m 时,p =5.5/√h图18-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18-3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三支等高避雷针的联合保护范围,可以两支两支地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就可确定三支避雷针组成的三角形内的保护范围。
对于四支及四支避雷针以上的联合保护范围,可以三支三支地进行计算,即可确定多支避雷针的联合保护范围。
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见图18-3 ,两根等高平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见图18-4。
其外侧的保护范围按单根避雷线计算,其间横截面的保护范围可通过两避雷线1、2点及其连线中间下方某点O 的圆弧所确定。
图18-2 两支等高避雷针的联合保护范围图18-4 两平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式中,系数p含义同前p的含义同上式第三节 避雷器避雷器的作用是限制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
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
保护间隙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一般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变电所进线段保护。
阀型避雷器与氧化锌避雷器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的保护,在220KV 及以下系统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在超高压系统中还将用来限制操作内过电压。
一、保护间隙保护间隙,一般由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敞露于大气的电极构成,将它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如图18-5所示,适当调整电极间的距离(间隙),使其击穿放电电压低于被保护设在绝缘的冲击放电电压,并留一定的安全裕度,设备就可得到可靠的保护。
当雷电波入侵时,主间隙先击穿,形成电弧接地。
过电压消失后,主间隙中仍有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的工频电弧电流(称为工频续流)。
对中性点接地系统而言,这种间隙的工频续流就是间隙处的接地短路电流。
由于这种间隙的熄弧能力较差,间隙电弧往往不能自行熄灭,将引起断路器跳闸,这是保护间隙的主要缺点,也是其应用受限制的原因。
此外,由于间隙敞露,其放电特性也受气象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二、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由装在密封瓷套中的间隙(又称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又称阀片)串联构成,如图18-6所示。
阀片的电阻值与流过的电流有关,具有非线性特性,电流愈大电阻愈小,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8-7所示。
阀型避雷器分普通型和磁吹型两类。
普通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由许多如图18-8所示的单个间隙串联而成。
单个间隙的电极由黄铜板冲压而成,两电极间用云母垫圈隔开形成间隙,间隙距离为0.5~1.0mm ,这种间隙的伏秒特性(指一定冲击电压波形下,其电压幅值与击穿时间的关系)曲线很平坦且分散性较小、性能较好。
单个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约为2.7~3.0kV 。
避雷器动作后,工频续流电弧被许多单个间隙分割成许多段短弧,使其熄灭。
减小工频续流有利于间隙电弧的熄灭,因此在工频电压下,希望阀片有较大的电阻,由于阀片电阻是非线性的,因而在很大的雷电压通过时电阻值很小、残压图18-5 角型保护间隙及其与被保护设备的连接1-圆钢;2-主间隙;3-辅助间隙;4-被保护物;5-保护间隙不高(不会危及设备绝缘)。
当雷电流过去之后,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电阻值变得很大,因而大大地限制了工频续流,以利于火花间隙灭弧。
利用阀片电阻的非线性特性,解决了既要降低残压又要限制工频续流的矛盾,并且不致产生危险的截波。
磁吹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也由许多单个间隙串联而成,但每个间隙的结构较复杂,利用磁场使每个间隙中的电弧产生运动(如旋转或拉长)来加强去游离,以提高间隙的灭弧能力。
磁场是由与间隙串联的线圈所产生,其原理接线见图18-9 。
磁吹线圈两端设置的辅助间隙的作用,是为了消除磁吹线圈在冲击电流通过时产生过大的压降而使保护性能变坏。
在冲击电压作用下,主间隙被击穿,放电电流通过磁吹线圈,其上的压降使辅助间隙击穿,放电电流便经过辅助间隙、主间隙和电阻阀片而流入大地,使避雷器的压降不致增大。
当工频续流通过时,磁吹线圈上的压降减小,迫使辅助间隙中的电弧熄灭,工频续流也就很快转入磁吹线圈,产生磁场起吹弧作用。
如前所述,阀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是由许多单个间隙串联而成,由于各间隙对地和对高压端存在寄生电容,故电压在各间隙上的分布将是不均匀的。
为充分发挥每个间隙的灭弧能力,常在间隙组(若干间隙为一组)上并联适当的均压电阻。
上述两类阀型避雷器,其阀片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工频续流,使间隙电弧能在工频续流第一次过零时就熄灭。
它们的电阻阀片都是金刚砂(SiC )和结合剂烧结而成,称为碳化硅阀片。
图18-6 阀型避雷器原理结构图1-间隙;2-非线性电阻图18-7 阀片电阻的 伏安特性曲线图18-8 单个火花间隙图18-9 磁吹型避雷器的原理图1-主间隙2-辅助间隙3-磁吹线圈4-电阻阀图18-10 FS3-10型阀型避雷器结构示意图 1-密封橡皮;2-压紧弹簧;3-间隙; 4-阀片;5-瓷套;6-安装卡子普通型避雷器的阀片是在低温下烧结而成,非线性系数较低(约为0.2),但通流容量小,不能承受持续时间较长的内过电压冲击电流;磁吹型避雷器的阀片,是在高温下烧结而成,非线性系数较高,但通流容量大,能用于限制内部过电压。
目前我国生产的普通型避雷器有FS型和FZ型两种型号。
FS型避雷器,其通流容量较小,主要用于保护小容量的3~l0KV配电装置中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等),图18-10为FS3-10型避雷器结构示意图。
FZ型避雷器,其特性较好、通流容量较大,主要用于保护大中型变电所的变压器和电容器等设备。
对于FZ型避雷器:电压低的,制成单体形式;35~220KV的,由若干标准单元串联组组成,如FZ-110J型避雷器(适用于110KV中性点接地系统)就是由四个FZ-30型的串联而成,见图18-11(a),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阀型避雷器,在其顶部装有均压环,以减少对地电容引起的电压不均匀现象。
磁吹型避雷器主要有FCZ电站型和保护旋转电机用的FCD型。
图18-11(b)、(c)为FCZ3-220J型和FCZ-500J型避雷器的外型及安装尺寸。
图18-11 阀型避雷器外形及安装尺寸(mm)(a)FZ-110J型;(b)FCZ3-220J型;(c)FCZ-500J三、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实际上是一种阀型避雷器,其阀片以氧化锌(ZnO )为主要材料,加入少量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烧结而成。
氧化锌阀片具有很好的的伏安特性,其非线形系数a=0.02~0.05。
图18-12示出SiC 避雷器、ZnO 避雷器及理想避雷器的伏安特性,以做比较。
图中,假定ZnO 、SiC 阀片在10KA 电流下的残压相同;但在额定电压(或灭弧电压)下,ZnO 伏安特性曲线所对应的电流一般在10-5A 以下,可以近似认为其续流为零,而SiC 伏安特性曲线所对应的续流却为100A 左右。
也就是说,在工作电压下ZnO 阀片可看作是绝缘体。
ZnO 避雷器与SiC 避雷器相比较,由于ZnO 避雷器采用了非线性优良的ZnO 阀片,使其具有许多优点。
(1)无间隙、无续流。
在工作电压下,ZnO 阀片呈现极大的电阻,续流近似为零,相当于绝缘体,因而工作电压长期作用也不会使阀片烧坏,所以一般不用串联间隙来隔离工作电压。
(2)通流容量大。
由于续流能量极少,仅吸收冲击电流能量,故ZnO 避雷器的通流容量较大,更有利于用来限制作用时间较长(与大气过电压相比)的内部过电压。
(3)可使电气设备所受过电压降低。
在相同雷电流和相同残压下,SiC 避雷器只有在串联间隙击穿放电后才泄放电流,而ZnO 避雷器(无串联间隙)在波头上升过程中就有电流流过,这就可降低作用在设备上的过电压。
(4)在绝缘配合方面可以做到陡波、雷电波和操作波的保护裕度接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