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精品及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寿山石
福建寿山石印章有收藏价值吗
福建寿山石印章有收藏价值吗福建寿山石印章在国内收藏界收藏价格不断上升。
那么福建寿山石印章有收藏价值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福建寿山石印章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福建寿山石印章收藏价值寿山石雕因石料采于福建福州的寿山而得名。
寿山石中最名贵的是零散分布在溪流两旁水田下砂砾层中的田坑石。
其中以黄色最佳,称为田黄,被视为珍宝。
寿山石雕始于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明代,盛行寿山石印章,那时兽钮头的雕刻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清代,寿山石雕更加昌盛,雕刻名手辈出。
寿山石雕的主要艺术特点就是因材施艺,巧用俏色。
所以首先要相石,细心观察石料的质地、形态、色泽。
然后再考虑选用与之相适应的题材,最后决定它的具体内容。
此外,寿山石雕以朴实的风格著称,并不过于剔透,有时在作品中陪衬以花瓶、花篮、竹篓等,做到繁简对比,既省工,又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解放后,寿山石雕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高,出了不少的优秀作品。
陈列在首都人大会堂福建厅内的寿山石雕作品“求偶鸡”是著名艺人陈敬祥的作品,它是用一整块寿山石精心雕刻而成的。
一只母鸡被罩在竹篓内,头正好从笼眼空隙中探出来,细腻地刻画出母鸡求偶的神情,从工艺的角度上,难度是较大的,但作者却表现得得心应手。
优秀艺人冯久和的寿山石雕作品“花果累累”,巧妙地利用了寿山石的各种天然色泽,把它雕刻成荔枝、香蕉、枇把、李子、石榴、佛手、花生等,琳琅满目,活灵活现,鲜嫩欲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1975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40周年,他们又成功地创作了“长征组雕”,包括“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过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会师延安”等共7件作品,至今仍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评判福建寿山石印章的收藏价值的方法1.看使用者。
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为名人使用或名家镌刻的都十分珍贵。
官印是国家行政官爵等级制度的象征,存世稀少,价格昂贵,在民间很难觅到。
关于寿山石的故事
关于寿山石的故事
寿山石是一种来自福建省福州市寿山地区的石材,因其开采、加工、雕刻等工艺繁琐而独特,被誉为“石中之王”。
以下是一些关于寿山石的故事:
1. 起源传说
寿山石起源传说有多种,其中比较公认的是“石鬼洞人”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两个人因避战乱而来到福州寿山,在山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
他们将其带回村里,并开始进行雕刻。
这些石头不仅被用于雕刻艺术品,还被用于制作房屋、家具等生活用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人们逐渐掌握了寿山石雕刻的技巧,并将其发展成为这门手艺。
2. 雕刻艺术
寿山石的雕刻艺术起源于清朝,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寿山石雕刻的题材广泛,既有人物、动物、花卉,也有山水、风景等。
寿山石雕刻工艺繁琐而复杂,需要掌握多种技巧,如雕刻技法、刀法、造型等。
寿山石雕刻的艺术品因其独特的风采和精湛的技艺,被誉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3. 品牌文化
近年来,寿山石的品牌文化逐渐受到关注。
福建省政府将其列为“福建省特色文化品牌”,寿山石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符号。
一些品牌也开始将寿山石雕刻作为品牌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寿山石雕刻艺术品和纪念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石材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质地和优美的雕刻技艺,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补天遗珍“寿山石”!
补天遗珍“寿山石”!福州的民间工艺久负盛名,尤其是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名扬中外,被誉为“榕城三绝”。
寿山石雕,因选材于福州市北郊寿山乡的寿山石而得名。
寿山石,以其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天雕神化、意境深遂、妙境入禅,在中国石文化历史上的分量和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它是中国博大精深石文化宝库中一颗无比神奇的明珠。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因出产于距福州40公里的北郊寿山村而得名。
自开发以来,经过1500多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寿山石文化”,成为闽都“四大文化”之一。
原产地福州也被国家授予“寿山石文化之都”荣誉称号。
寿山石雕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各朝代的民间传说中都有着一些动人的寿山石传奇神话故事。
“娲皇混沌补青冥,遗石瑰琦映紫庭”。
女娲炼石补天是我国最绚丽、最扣人心弦的古代神话之一。
相传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时候,女娲驾着祥云遨游在苍穹之东,见到苍苍三山峰,泱泱寿溪水,竟打动了这位仙子之心,将补天用的斑斓彩石,飘洒在寿山的田野山恋之间。
这天上的彩石,洒在寿山溪一带,就变成了金光闪闪的石中之王——田黄石;飘洒在水涧、溪底的就化成百年稀珍的水坑石;更多的彩石飘洒在连绵不断的山岗上,便成了千年采之不绝的山坑石。
这就成了“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
”之佳话传奇故事。
关于“女娲遗石在人间”另有一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天塌地陷,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曾经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细林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
寿山石田黄石传说更令人神往,因为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个地球上,只有寿山的水田里才会有这种珍贵宝石的存在呢?这是或许是女娲对寿山特别眷顾的结果。
二、寿山石的历史民间相传寿山石始于两汉,未有足证,现存的福建省博物馆,由福州闽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岭石“卧猪”(圆雕)刻工简朴,形态逼真,证明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寿山石雕就已问世。
寿山石以“艾绿”为第一,田黄的爷爷 明清老坑艾叶绿
寿山石以“艾绿”为第一,田黄的爷爷明清老坑艾叶绿。
明清老坑艾叶绿">。
明清老坑艾叶绿">南宋福州知府梁克家《三山志》中记载:“寿山石,洁净如玉……五花石坑,相距数十里,红者、缃者、紫者、髹者,惟艾绿者难得”。
明代谢在杭评寿山石以“艾绿”为第一。
可见古人十分推崇艾叶绿,甚至尊为寿山石之首。
清代毛奇龄《后观石录》中,形容其色泽“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住处稍白,则艾背叶矣……”。
又曰:“上半如碧玉,下半……,又如西洋玻璃瓶。
”清代郑杰《闽中录》中也称“艾绿,色如艾叶初生,青翠可爱,不可多见,大者尤难”。
以上的评价,都生动地描绘出艾叶绿的质于与色,绿而通灵者难得,青翠碧绿者可爱。
绿又稍白者,艾背绿也。
艾叶绿石能得到人们的追崇,一是它丽质可人,再者能称之为艾叶绿的少之又少。
清代卞二济《寿山石记》中感叹,随着其他品种佳石“凿山博取,而石之精者出焉,间有美玉者、珀者……其色不同,五色之中,深浅殊姿,别有缃者縓,者……旧传艾绿为上,今种种皆珍矣。
……庶天下知闽之奇如此。
”明代《闽杂记》中也有类似记述:“坑距山里许,石皆五色,水坑以绿为贵,所称艾叶绿也。
”另清高兆在《观石录》中曾记载:“方寸一枚,碧若春草,通体艾叶小花,神品。
”清毛奇龄《后观石录》中记载艾叶绿二枚,曰其“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往处稍白,则艾背叶矣。
”“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瓶,又如西洋玻璃瓶。
”及至民国龚伦在《寿山石谱》中所言:“月尾山,隔溪与都成坑对峙,山产石,绿者曰月尾绿,紫者曰月尾紫。
其艾叶冻一种,明谢在杭品为寿山石第一者,即出于此。
”“艾叶绿黝如老艾叶,质涩,间有水痕,冻而透明者颇罕,微似粤产之广绿石。
”另外同时期的《寿山石小志》则谓:“艾叶绿又名艾绿,清时已绝产,色如黄槁之艾叶,中有黄筋如线及白块或紫块,质颇嫩,半透明而带光泽,浓者色黄绿,淡者如粉绿,作月白色,明净无瑕,皆佳品。
”按古籍《观石录》所著,老种“艾叶绿”是指寿山水坑绿水晶,这些绿水晶与棕色共生,这种棕色正如同艾叶焦枯后的颜色,这种焦枯的颜色就像艾叶枯焦的叶片似漂于绿晶上,美丽异常,绿水晶质地明净凝腻,富有光泽,其色泽青翠、嫩绿、半透明,论纯净(无萝卜丝、筋格等),论灵度,论颜色,论稀有,都堪称印材之佳选五花石坑相隔十数里。
寿山石中的极品是什么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寿山石中的田黄石为何如此珍惜)
寿山石中的极品是什么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寿山石中
的田黄石为何如此珍惜)
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
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届国石评选中,福州寿山石获得石类第一名,被誉为“石中之王”。
在2002年10月,寿山石再次亮相京城参加第四届国石的评选,并正式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中国国石”。
在被誉为国石的寿山石中有一类珍品—田黄冻石,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田黄石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
寿山石制印历史,至少可溯源到晋朝的“零陵太守章”。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
田黄就如凝固了的蜂蜜,浆脂饱满油性十足,是泥土的精华。
是极稀有和尊贵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
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
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
因此,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据介绍,“田黄石在明代被称作“黄石”,到了清初受到帝皇赏识。
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
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而田黄石中,最为珍稀的品种当属田黄冻石,田黄冻是一种绝世奇珍田黄石石质通灵澄澈,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贡品。
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
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
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使得寿山石成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收藏品,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寿山石的形成与特点、收藏与欣赏、市场行情等方面,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
一、寿山石的形成与特点寿山石,又称紫砂石,是中国江苏省宜兴市寿光镇的一种特殊岩石,具有独特的地质特点。
寿山石产于太湖流域,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特殊的气候环境,赋予了寿山石独特的形态和色彩。
寿山石质地细密,纹理清晰,色泽多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寿山石的形成需要经历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因此每一块寿山石都是自然形成的艺术品。
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
有的如山峦起伏,有的如古树挺拔,有的如丹霞飞瀑,每一块寿山石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奇妙造化。
寿山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雕刻,或雕成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形态艺术品,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许多著名的紫砂壶和紫砂雕件都是用寿山石制作而成,成为了收藏界的珍品。
二、寿山石的收藏与欣赏寿山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
收藏寿山石,不仅仅是收藏一块石头,更是收藏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品和历史的凝结。
寿山石的收藏需要懂得其形成背景、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保存。
寿山石的欣赏,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其外形、纹理和色泽,同时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寿山石的收藏者,需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和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领略寿山石的价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寿山石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非常敏感,所以在观赏的时候需要注意灯光的调节,使其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由于寿山石的纹理和色泽多变,所以观赏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多角度观察,才能全面了解其美感。
三、市场行情在市场上,寿山石主要以奇石和紫砂壶为主要品类。
奇石中,尤以造型奇特、纹理清晰、色泽艳丽的为佳,其价格往往成倍增长。
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
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寿山石,又称为中国焦作寿迁寺山产寿山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石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价值。
由于其独特的美感和不可复制的珍稀性,寿山石一直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那么,究竟寿山石具有怎样的收藏价值呢?本文将从寿山石的文化内涵、工艺艺术和市场表现等方面展开探讨。
寿山石的收藏价值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上。
寿山石自古就被誉为“石中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相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赞曰:“寿山石,天下珍,无价宝,瑶池显”,可见其地位之崇高。
寿山石曾是古代宫廷和寺庙供奉的珍宝,常用来雕刻佛像、印章、笔筒等文物,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石艺的精湛工艺,更承载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寿山石的收藏价值极高,对于重视传统文化的收藏家来说,寿山石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寿山石的收藏价值还体现在它卓越的工艺艺术上。
寿山石具有天然色泽鲜艳、纹理清晰、变化多端的独特美感,被誉为“石中奇葩”。
在传统的寿山石工艺中,雕刻是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刻作品常常寓意深远,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尤其是在寿山石雕刻工艺渐入佳境的今天,寿山石的雕刻作品更是以其精湛的工艺、优美的形态、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了收藏家们追逐的焦点。
一方面,寿山石的雕刻作品可以充分展现出工匠们的非凡技艺和审美情趣,寿山石本身所具有的瑰丽与神秘也为工匠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寿山石的雕刻作品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收藏性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市场表现也是衡量一种艺术品收藏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寿山石自古以来就备受珍重,其市场也一直相当活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山石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中,寿山石雕刻作品的成交价一路攀升,甚至出现了一些天价的成交记录。
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寿山石的知名度也在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外收藏家对寿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寿山石
一、寿山石展区:单元说明: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其石质、石色、石形,石纹丰富多彩,晶莹滋润,储藏品种丰富,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贵石而贱玉”之说,为中国玉石雕刻百花园中的奇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图3-1:《戏狮钮寿山旗降石印》为晚清吴昌硕篆刻印制造年代: 近代材料: 石规格: 8×6厘米收藏地: 私家(一)田坑石:展品:田黄石、田黄冻、银裹金田石、白田石、金裹银田石、红田、煨红田、黑田、纯黑田、灰黑田、硬田、搁溜田、溪菅田田黄——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
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
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
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
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
田黄石在历代本来产量极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
黄金黄鱼籽田原石绿田原石糖稞黄田原石饭糁田原石(二)水坑石展品:水晶冻:水晶冻石又名晶玉,主要产于坑头占山水晶洞,是水坑石的上品.其透明灵澈处可以"隔石观物","若玻璃无有障碍”。
有白、黄、蓝诸色,分别称为白水晶冻、黄水晶冻、蓝水晶冻。
其中白水晶冻较多见。
白水冻又名晶玉,白色透明,肌理有棉花纹,偶有小粒点夹其间,俗称“虱姆卵”。
质地细嫩微坚。
黄水晶、红水晶、鱼脑冻为水岩、坑仔岩、麻子坑等砚石所独有。
特征是在砚石中有象受冻的鱼脑的形状,又有些象天上洁白的云霞,欲聚欲散。
端砚雕刻艺人一般都把它完整地保留在墨(砚)堂之中。
《端溪砚史》描写鱼脑冻如“团团栾栾”,“澄潭月漾”,认为“冻”是“水肪之所凝也”。
最佳之鱼脑冻是“白如晴云,吹之欲散。
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
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寿山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
寿山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纹理、色彩和形态独特多变,带有自然美感和文化内涵。
寿山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那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深入探讨寿山石的收藏价值。
寿山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寿山石因其纹理丰富、色彩多变、形态独特而备受收藏者喜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寿山石曾是皇家园林假山设计的首选,被用于装饰建筑和园林中。
寿山石的品质和工艺精湛,堪称古代艺术之精华。
在古代,很多名人雅士都钟爱收集和赏析寿山石,将其视为高雅的文化品味的象征。
寿山石不仅是一种自然造型的艺术品,更是一种凝聚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艺术珍品。
寿山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寿山石的形成是与地质变迁和自然力量息息相关的,其形成的年代久远,承载着古代的文化和历史厚重的底蕴。
在寿山石上,常常能够发现一些自然雕刻或自然纹理,这些痕迹都是历史的见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沧桑和岁月的流逝。
一块寿山石,蕴含着无数故事和传说,是历史的见证者,因此在收藏市场上备受青睐。
寿山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寿山石因其多变的形态和丰富的纹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每一块寿山石都是独一无二的,让人们能够从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在收藏市场上,有些寿山石因其形态奇特、纹理精美,甚至能达到千万元的天价。
而且,寿山石具有一定的风水功能,被认为能够化煞辟邪,保佑平安,因此在一些富豪名流之家也常常能够看到寿山石的踪迹。
寿山石还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品的热爱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寿山石的价格也节节攀升。
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寿山石更是备受关注。
很多收藏者和投资者都看好寿山石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入到收藏行列中来。
随着寿山石的稀缺性和成本的增加,寿山石的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因此也成为了一种不错的投资选择。
寿山石的收藏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寿山石雕起源
寿山石雕起源寿山石雕的起源因考古的发现和鉴证而逐步推前。
迄今为止所出土的寿山石雕文物,最古老的应为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1954年在福州仓山区桃花上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伏卧状,是用长方形的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线条、刀法简练,形态粗犷。
1956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陆续从发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类的寿山石小猪。
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石猪一对,同时出土的还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纪年墓砖。
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可证寿山石雕艺术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瑰宝,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俑之后几千年来,俑的艺术千姿百态,其质有铜、银、木、石、玉、陶等。
南朝墓葬出土的寿山石动物为俑类雕塑艺术增添了风采;而寿山石猪的发现使寿山石雕艺术源于南北朝之说遂为专家们确认。
在此之前,寿山石雕始于唐宋的说法曾经持续了很久。
高兆的《观石录》曾说:“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牵致巨石塞坑”。
所谓“造器”便是指石雕。
毛奇龄的《后观石录》也取相同的说法。
1966年,福建著名金石家潘主兰,在他编写的《寿山石刻史话》一书中提出“福州寿山石刻,远在南朝时代就有了动物创作,这样看来,它至少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
首次在文字上将寿山石雕刻史推前了五百年。
福州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从古墓中发掘的寿山石翁仲俑,石材为老岭石,形制与汉代玉雕的翁仲风格一致,一些考古专家曾推测为汉代之物。
但是未发现有纪年墓砖,故此推断尚待证实。
正如中国雕刻艺术的始源,由于1987年辽宁地区发现了六千年前的小雕像,使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至少提早了三千年。
如果寿山石翁仲俑得到证实为汉代之物,寿山石雕得起源将再推前二三百年,正值中国雕塑史上成就辉煌得时期。
随着今后考古工作得发展,根据新的考古发现,寿山石雕的起源年代也许将会推至更为久远。
1寿山石历史文化
寿山石历史文化一、寿山石产地概况寿山石产于福州北峰崇山峻岭之中。
矿区包括晋安区的寿山乡、宦溪镇和日溪乡。
1、寿山石产地地理位置图说明:寿山石矿分布于福州市晋安区的寿山、宦溪、日溪三个乡(镇)约250平方公里范围内。
寿山乡是中外闻名的寿山石的主要产地。
芙蓉石、党洋石等分别产于宦溪镇和日溪乡。
2、照片:寿山全景说明:寿山群峰屹立,山清水秀,田园迭翠,风景幽雅。
村民世代务农,兼及采石。
二、寿山石生产沿革人类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已经开始用寿山石制造石器。
在距今1500多年的福州南朝墓中出土有寿山石雕的明器。
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寿山石由官府开采,被大量作为殉葬品。
元代开始以石制印。
明代盛行用寿山石刻制印章。
清代石雕生产发展、迅速,雕刻精品选作为贡品。
民国时期寿山石雕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
福州城内总督后(今省府路)店铺林立,形成寿山石艺一条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组织起石雕生产小组、生产合作社。
以后相继成立福建省工艺美术综合实验厂、福州工艺石雕厂、马江石雕厂、鼓山樟林石雕厂。
1980年成立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促进了石雕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福州特艺城、福州藏天园、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左海寿山石文化村、寿山村原石一条街和寿山石文化城。
鼓山镇樟林村还成为寿山石工艺村。
1、书籍:《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刊登曾凡《福州浮村遗址的发掘》一文,记载浮村新石器遗址中发现11件用寿山石制造的石凿、石镞等石器。
2、照片:1957年3月,在福州浮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距今约4000年的石凿。
3、照片:1954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仓山乐群路福建工农速成中学工地出土南朝墓中的寿山石卧猪。
4、照片:1965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南朝墓中出土的寿山石卧猪。
5、照片:1965年,福建省博物馆在金鸡山宋墓中出土的寿山石俑。
6、照片:1974年,福建省博物馆在胭脂山宋墓中出土的寿山石兽。
不容错过的精品寿山石,值得一看!
不容错过的精品寿山石,值得一看!会石轩:世代石农,祖传雕工“会石轩”顾名思义,“会”即懂得和精通,交流与感悟;“石”农世家当然主营福建寿山,应顾客要求兼营当代新石;“轩”系创作的工坊,交易的平台,交流的轩榭。
轩主老许,衷心许愿:价格优惠让您轩然大笑;诚心许诺:品质保证杜绝轩然大波。
了解请加微信:137****3869【荷塘清趣】寿山结晶体芙蓉石【西山观鹤】寿山结晶体芙蓉石寿山石:国石之首,国民之石“女娲遗石在人间,天遗瑰宝生闽中”所描述的福建寿山石,质地柔润、色彩斑斓、品种繁多。
历经千年把玩,脱颖百石而出,终誉“国石之首“。
同为中华魂宝的和田玉因价值连城仅供富人专享,但无论政府国礼还是文人雅士或是普通百姓,寿山石皆丰俭由人,深受广大国人拥戴,可谓“国民之石”。
【夔】寿山红花结晶体芙蓉石【猼訑】寿山高山朱砂洞石石后感:石如人生,人生如石养在深山无人识,一朝识得满堂惊。
智者乐石,因其吸山地灵气,纳日月精华,历沧海桑田,供陶情明志。
特别寿山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是无声的诗,是不朽的画。
以石为师,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淡然处变不改本质。
与石为友,老老“石石”做人,“石石”在在做事。
【以稀《蜥》为贵】寿山结晶体芙蓉石【喜上眉梢】寿山老坑芙蓉石雕虫小技:因石施艺,因色见巧相石取巧、打坯凿坯、修光磨光是必须的工序,审曲面势中灵活运用圆雕、薄意、镂空、浅浮、高浮、链雕等传统技法,以刀代笔、以石作画,刀与石的碰撞,气与势的营造,心与物的交融,化腐朽为神奇。
【江畔人家】老挝乌鸦皮田黄石【满载而归】老挝田黄石金石良言:物以稀为贵,越买越稀缺寿山石始于南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千年开采;复兴于当代,国石候选民意及专家测评皆拔得头筹,2006年出台《寿山石资源保护法》限制开釆;供不应求促使近几年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在“石王“田黄、“石后“芙蓉领涨下,荔枝、杜陵、旗降、善伯等优质品种也看涨价高。
【荷塘清趣】顶级寿山汶洋石【玉兰花】超级寿山坑头水晶冻石幸运灵石:福建寿山,福寿双全寿山石身世传奇,一是女祸舍不得补天的彩石,又传是凤凰鸟蛋的化石,还是玉皇大帝托梦康熙的宝石。
寿山石在市场中的收藏价值
艺苑论坛文 黄 希寿山石在市场中的收藏价值一、寿山石的市场收藏文化价值“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
”寿山石是中国“四大国石”之首,福建福州是著名的寿山石之乡。
寿山石在中国宝玉石界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是中国其他千百种宝玉石无法替代的。
它的品种达数百种之多,品种繁多,石质晶莹柔和,色泽变化莫测。
寿山石制成的雕件具有十分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因此,寿山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案头爱物。
1.寿山石的发展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寿山石雕刻应该开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到了唐朝,佛教在南方非常盛行,福州地区建了许多寺院,很多出家人都来到寿山村,将寿山石雕琢成礼品,赠给游客。
从那时起,寿山石雕开始流向四方,传名于世。
元朝末年时,福州寿山村有一座禅院,院里有一个和尚用寿山石制成粉末治病,普济众生。
明末、清朝开采了大量的寿山石,留下大量的印章,这些印章大多是寿山石为料。
最著名的是就是乾隆田黄石三链章,也称为乾隆田黄三链玺。
乾隆田黄石印,为三方田黄石印,用田黄石雕成的链子相连。
印文分别是:“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
三枚印章,两枚为正方形,一枚为椭圆形。
看上去质朴无华,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链子是闭合的。
这一组印章是由一块田黄石雕刻而成,乃巧夺天工之作。
2.寿山石工艺承载着中华文化那么小小的一块寿山石,上面雕刻的场景却是那么气势雄伟、沉稳优雅。
寿山石的精美和古人的艺术水平及雕刻技能真的是让人惊叹!同样一块材料,在不同的创作者手里,由于各自的审美观念、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等的不同,呈现在观赏者面前的表现形式不同,传递给人的文化内涵也不同。
这些文化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工艺和超凡智慧。
二、寿山石的市场收藏经济价值寿山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不只是一种单纯象征着高贵的玉石。
雕刻艺人花大量的时间“相石”,他们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色泽稍加打磨,去掉瑕疵,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并且会顺应其自身的美感与属性,创造出更胜于天工造化的精品。
寿山石石谱
鲎箕石
白高山石 红高山石
黄高山石 黑高山石 白水黄石
小高山石
新洞高山石
大洞高山石
掘性高山石
掘性高山石是从高山各矿床游离而散落于山坡砂土中的独石(成因类似田黄石),质莹腻通澈,肌理含萝卜纹,外表亦有 石皮。掘性高山石中月白、黄红色者,颇似田石,惟因久埋山上砂土中,缺乏田石的滋润水灵。掘性高山石难觅,较罕 见。 荔枝洞高山石石洞位于高山北面中部,因洞口曾有株野荔枝树,石材又具白色,极似新鲜的荔枝肉,故以荔枝萃作为石 名。从 1987 年起,又有老人洞、青年洞、立冬洞先后出石,石质特优,为近 40 年来高山石中罕见的优质石种,其中以 老人洞石尤佳。荔枝萃高山石晶莹通透,性坚,两石相击,铿锵作响,肌理多隐现萝卜纹,色以白为多,尚有黄、红、 灰及各色相间。 荔枝洞高山石是一千多年来,寿山石开采史中发现的最美艳,最妩媚动人的山坑石的极品,摩挲之,赏玩之,真令人心醉,从而 引起了石雕界与收藏界的轰动,价格不断攀升。 和尚洞高山石产于高山顶上的和尚洞。相传此洞为一个名叫和尚的石农所开,又传系由寿山古禅寺的明代僧侣开凿。和 尚洞极古老,石也绝产多年。今日所见的和尚洞石,石性细腻,微透明,色多红中带灰或土红。 玛瑙洞高山石石洞居于大洞的尾部,相传亦为明代僧侣所开。玛瑙洞高山石石质纯洁多光泽,似玛瑙,色泽为红、黄, 称为红玛瑙石、黄玛瑙石,偶有黑中透红者。石中常隐现红、黄、黑、白各色条纹和圈点。近年石农常在各山各洞采到 色质与玛瑙相似的石材,也称为玛瑙洞高山石。 嫩嫩洞比邻水洞,以初凿人嫩嫩而名,所产石亦冠此名。民国二年(1913 年),曾出珍石一批,故又名“民国二高山石” , 其石性淡凝通灵。嫩嫩洞高山石肌理含细萝卜纹,与水坑晶冻石相比毫不逊色,两者非有经验的鉴定家,殊难分別,惜 已绝产。 世元洞高山石又称“仙源洞高山石” ,世元洞位于大健洞后方,是清代张世元所凿的矿洞。世元洞高山石石性稍坚,惟色 泽鲜活,常见者有红、白两色。 四股四高山石产于四股洞,石洞邻近嫩嫩洞,因四位石农合股开业,故名。四股四高山石石质比其他各种高山石都坚实, 透明度佳,色泽丰富,有黄、红、白、灰各单色或杂色,是高山石中的优质品。 鸡母窝高山石,又名金母屋高山石。其矿洞位于高山峰北侧,荔枝洞后背的山脊处,太极洞的正下方,因地形似鸡窝而 名。这里的地名就叫鸡母窝。说来奇怪,这个洞的矿脉也真像母鸡孵蛋一样,一窝一窝地夹在围岩之中。鸡母窝石多为 零星小块,产地与荔枝洞相近,质地稍逊于荔枝洞石,石性比较通灵,呈半透明状,其黄色石料,多有深黄色的小点结 晶体,有的石中还含有黑针点。鸡母窝石红、黄、白、黑、蓝各色俱全,是继荔枝洞石之后出现的优秀新石种。 自 1990 年 8 月开采以来,己开凿了 3 洞。石质近太极头石,晶莹通灵,性微坚,有红、黄、黑各色。在黄色石中偶见极 细的萝卜纹,并有石皮,极似田黄石。黑色石中,质佳者,颇似坑头牛角冻石。
值得珍藏的寿山石品种有哪些?
值得珍藏的寿山石品种有哪些?最近几年,寿山石价格可以说是“一路暴涨”,像股票一样先“入市”抢占低位的石友笑容满面,而那些一直持有观望态度的石友直呼“下手太晚”。
不过,并非所有的寿山石都有珍藏价值,那什么样的寿山石才更有升值潜力呢?>>>寿山田黄石整个寿山石品类中,可以被称之为收藏界“极品”的石种,那非寿山田黄石不可。
寿山田黄石通体透而不明,好似凝固的上好蜂蜜,莹润凝脂之下,亮泽度高,看起来更具王者气度。
古代以“黄”为荣,故,有许多印玺和闲章都是以田黄石为材,如今在故宫博物馆也有其藏品。
>>>桃花冻石“似细腻的桃花漂浮在水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便是桃花冻石名称的由来。
在质地上来讲,桃花冻石些微透明,在白、黄等色泽之中遍布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的红点,好像桃花中的点缀,似动非动,犹如静水飘花之美。
>>>芙蓉冻石上等芙蓉冻石极具美感,且不说本身质地凝结脂润,其细腻纯净之感,也会令你心旷神怡、欲罢不能。
芙蓉冻石的种类有很多,根据色泽可以分为:白芙蓉石、黄芙蓉石、绿芙蓉石等,各有千秋。
>>>荔枝冻石小君偏爱的便是这晶莹透澈,好似荔枝肉一样的荔枝冻石。
在透明度上,荔枝冻石不输其它,加上本身红、白、黑等不同色彩下的各具特色,予人一种艳丽之美。
优质的荔枝冻石透明度极高,是收藏的不二之选。
>>>牛角冻石“色似牛角”,这便是牛角冻石名称的由来。
在质地上,牛角冻石有着不输寿山石其它品种的通灵感,其中的肌理仿佛隐藏在流动溪水中的波纹,若隐若现的灰色、灰黑色的棉花状花纹,美感不由自主的彰显出来。
要说什么样的牛角冻石最佳,其中的羊脂冻是难得一见的至品。
>>>天蓝冻石作为在整个珍藏领域难得一见的天蓝冻石,凭借自身独特的色泽,引来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许多石友慕名来到【寿山阁】,仅为一探天蓝冻石的“真颜”,把玩之时,便会被它蔚蓝带白或黄的别样之美而深深吸引。
双名石之——寿山石
双名石之——寿山石
印章是集书法、雕刻和铸造为一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其具体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目前已知的考古信息来说,至少在商代,印章就已经比较规范了。
制作印章的材料除了金、银、铜等金属之外,还有木质、骨质、琥珀和石质材料等。
而图章石的价值评价,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质地,即印章石是否干净、细腻、温润,第二是花纹。
按照这两个标准,能被人接受并且名垂青史的,仅寥寥数种,分别为: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和巴林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著名的图章石之一——寿山石。
寿山石印章
寿山石产于我国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宦溪镇峨眉村和日溪乡汶洋村等地。
它的色泽多变、质地温润,也是我国的四大名石之一。
寿山石“五福堂”玺,清代,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图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寿山石的分类
寿山石的矿物组成多种多样,按照矿物成分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寿山石分别高岭石族类、叶腊石类以及伊利石类。
寿山石摆件
古人按照出产地的地貌又可将寿山石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其下又计百余个品种。
寿山石摆件
寿山石的品质评价
寿山石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质地、颜色、净度、重量等方面:
寿山石伏虎罗汉,清代,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图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参考文献:
福州寿山石鉴定中心.寿山石[J].中国标准导报.2016(12):50-54
关注我们。
浅谈寿山石的印章文化
浅谈寿山石的印章文化寿山石产于寿山,素有“石中之王”之称。
寿山石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唐代。
寿山石印章的工艺精湛,且耐磨耐用。
作为文化瑰宝之一,寿山石印章逐渐成为了收藏和礼赠的佳品。
一、寿山石印章的历史寿山石印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代杜甫《登岳阳楼》中有“时人嗤陋陋,我独爱卿卿,寿山无瑕玉,登楼玩其名”之句,描述了寿山石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明朝时,徽州商人王守仁曾到寿山赏石,发现寿山石纹理美观、聚光功能强大,逐渐将之作为印章材料,将其推广到文人雅士之间。
清朝时,寿山石印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文人雅士收藏和制作印章的首选材料之一。
寿山石印章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首先需要选材,一般选用色泽均匀、纹理丰富、质地硬实的寿山石。
其次是雕刻,需要根据印章的形状和大小,进行精细的雕刻。
最后是打磨和抛光,使印章表面光洁平滑,从而达到更好的印刷效果。
寿山石印章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细致,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精心把握和处理。
寿山石印章是中国印章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作为文化载体,寿山石印章传承着我国悠久的印章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的文化底蕴。
同时,寿山石印章也是一种艺术品,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美丽的纹理使其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此外,寿山石印章也是一种独具魅力的礼品,赠送将会给接受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
总之,寿山石印章在我国印章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寿山石印章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将不断提升,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路和途径。
历史记载精品及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寿山石
历史记载精品及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寿山石寿山石可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
每类都有经过雕刻加工的精品。
田坑类中的田黄石为寿山石中珍秘之物,被誉为“石中之王”,明清时成为贡品。
其加工品更是天下奇宝。
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田黄石三链章”,堪称宝中之宝。
辛亥革命后,清帝溥仪出宫时携走它,直至被苏联遣送移交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看守所,他从不离身的小皮箱夹层中掏出这件国宝,上交国家。
1997 年8 月17 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玉石为小图案的小型张邮票,让国人看到了“乾隆田黄石三链章”的倩影。
现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九读鸳锦云章”,也是田黄石雕中的极品。
九方田黄石印章平台上的古兽,生动精美,富丽堂皇。
每枚印章印身边款皆有楷书“循连环”,每枚印章都有篆文,其内容、字体各不相同,实为稀世珍品。
现收藏于中国各地博物馆的田黄薄意珍品以薄意大师林清卿的作品称最。
他将中国绘画的用笔、章法、墨韵、意境等融入薄意之中。
所刻薄意“勾勒如生动,渲染若天然”。
福州市博物馆存有他的田黄冻石《梅雀争春》,料峭春寒中绽放的腊梅疏密有致,闹春的喜鹊栖息在枝头与崖石之下,简洁形象地把初春的美景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当代田黄石的上乘之作当推东门派林寿煁的田黄薄意组雕——《秋山行旅》、《岁寒三友》和《柳鹅》。
作品古风浓郁、生意盎然。
画面中的河川驿道、山石花枝、骑驴老者、垂柳肥鹅以及松、梅、竹独报春讯的情景令人陶醉。
1984 年,被中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授予最高荣誉珍品“金杯奖”。
近、现代名师田黄石薄意佳作甚多,其中有郭懋介的《风雨牧归》、《春江水暖》;有林飞、潘泗生的《九老图》;有林文举的《瑶池盛会》、《红杏枝头春意闹》。
其中圆雕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璇作品《卧羊》,有刘爱珠的《有鱼乐》,石癫的《济仙》,徐国荣的黑田石《九螭穿钱》等。
1981 年,西门派王雷霆刻制的一方400 克印章薄意作品《香山九老》在香港以40 万元港币高价售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记载精品及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寿山石寿山石可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
每类都有经过雕刻加工的精品。
田坑类中的田黄石为寿山石中珍秘之物,被誉为“石中之王”,明清时成为贡品。
其加工品更是天下奇宝。
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田黄石三链章”,堪称宝中之宝。
辛亥革命后,清帝溥仪出宫时携走它,直至被苏联遣送移交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看守所,他从不离身的小皮箱夹层中掏出这件国宝,上交国家。
1997年8月17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玉石为小图案的小型张邮票,让国人看到了“乾隆田黄石三链章”的倩影。
现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九读鸳锦云章”,也是田黄石雕中的极品。
九方田黄石印章平台上的古兽,生动精美,富丽堂皇。
每枚印章印身边款皆有楷书“循连环”,每枚印章都有篆文,其内容、字体各不相同,实为稀世珍品。
现收藏于中国各地博物馆的田黄薄意珍品以薄意大师林清卿的作品称最。
他将中国绘画的用笔、章法、墨韵、意境等融入薄意之中。
所刻薄意“勾勒如生动,渲染若天然”。
福州市博物馆存有他的田黄冻石《梅雀争春》,料峭春寒中绽放的腊梅疏密有致,闹春的喜鹊栖息在枝头与崖石之下,简洁形象地把初春的美景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当代田黄石的上乘之作当推东门派林寿煁的田黄薄意组雕——《秋山行旅》、《岁寒三友》和《柳鹅》。
作品古风浓郁、生意盎然。
画面中的河川驿道、山石花枝、骑驴老者、垂柳肥鹅以及松、梅、竹独报春讯的情景令人陶醉。
1984年,被中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授予最高荣誉珍品“金杯奖”。
近、现代名师田黄石薄意佳作甚多,其中有郭懋介的《风雨牧归》、《春江水暖》;有林飞、潘泗生的《九老图》;有林文举的《瑶池盛会》、《红杏枝头春意闹》。
其中圆雕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璇作品《卧羊》,有刘爱珠的《有鱼乐》,石癫的《济仙》,徐国荣的黑田石《九螭穿钱》等。
1981年,西门派王雷霆刻制的一方400克印章薄意作品《香山九老》在香港以40万元港币高价售出。
王雷霆在作品中运用烟云之法,不仅使山石增辉,而且凸现九老的仙风道骨。
1997年,艺人江依霖创作的《田黄秋韵》,被国家邮电部选为“寿山石雕”邮票图案。
他用通灵的白色石皮刻划《红楼梦》中宝玉、黛玉评读《西厢记》的情节,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可称为当今田黄石工艺极品。
寿山石的水坑石质地特别莹澈,人称“玉骨冰肌”。
水坑石稀贵,多由高手雕刻,传世佳作不少。
最近出版的《寿山石赏识》载:民国林清卿作有《山水薄意对章》,为水晶冻石,石质凝结,通灵似白玉,上面尚有书法名家潘主兰镌刻的篆文。
此外,东、西门派传人王炎铨的坑头冻石《花卉薄意》、王乃杰的水晶冻石《坐观音》、林友竹的桃花红水洞石《罗汉观天》、林寿煁的牛角冻石《梅雀薄意》、林文宝的坑头晶石《三狮戏球》、阮章霖的坑头冻石《刘海戏蟾》等均属上品。
周宝庭晚年有一佳作《铁拐李》,用坑头石刻成。
他很少雕刻大件作品,圆雕作品也极少见。
他的铁拐李,鬓发蓬松,背负卷席铁拐,手持朝天葫芦,弯脚端坐,道貌岸然,令人叫绝。
东门派传人林寿煁有一水晶冻石《黄鹤楼薄意》:一只仙鹤盘旋于乱云之中,把唐代诗人崔颢“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意境凝固在水坑石上,真乃融诗入画之佳作。
寿山石山坑类石种多达100多种,其产量最多,形体最大,色彩最丰富,传世精品数量也最多。
其中,被人誉为“石中皇后”的芙蓉石,已成为中国印章三大印材石之一。
2000年4月,在北京华辰拍卖会上,一对康熙皇帝御用的芙蓉石印章,被人以390万元购走。
这对印章质地温润细腻,平顶上浮雕双夔龙博古纹饰。
印面刻有康熙自择的篆文“戒之在得”、“七旬清健”。
这件国宝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散失至法国,现又重现北京城。
此外,用精美芙蓉石雕刻的清慈禧皇太后的印章也可列为国家级文物。
福州鼓山一对《福寿博古对章》,由清代周彬所作。
印顶中间刻有“福”、“寿”篆文变体文字,四周为纹饰图案。
印体刻有“凝秦人印王”及“尚钧”二字。
对章剔透通亮,弥足珍贵。
高山石为山坑类中常见的石种,产量多,形体大,色彩丰富,许多现代题材的作品多用高山石制作。
1971年冯久和利用一块近百公斤重的高山石雕刻一个盛满花果的花果篮,为现代寿山石圆雕的创作开辟一条新路。
作品在北京展览后誉满艺坛,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不久被轻工部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画册选为封面,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1997年,被国家邮电部选作《寿山石雕》邮票图案。
冯久和的另一拿手作品是群猪雕刻。
数十年中,以猪为题材的作品先后采用高山石、旗降石、黄洞岗石、月尾石等不同石种,从一只猪到一群猪,从静态猪到动态猪。
件件都成为抢手的收藏品。
1989年创作的高山石《丰产母猪》被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收藏;1984年创作的《福满门》被台湾同胞收藏;2004年,他的《福临门》被中国寿山石馆收藏。
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曾用一块69.5公斤的高山石雕刻《海底世界》。
作者充分发挥原石质地通灵,红、黄、黑、白等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特点,用透雕、圆雕、高浮雕等技法,刻画海底世界:那游弋于海底岩石、珊瑚和海藻之间的鱼、虾、水母、海马、海星、海蚌、海螺等水族,栩栩如生,动感十足。
这件精品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林亨云的另一绝活是雕熊。
他用焓红石雕刻的北极熊堪称神来之品,毛茸茸的身躯,炯炯有神的双眼,翕动的鼻孔,给人以形态戆厚、栩栩如生的感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创作的《九鲤连环卣》是当代寿山石雕之珍品。
作者巧妙地把圆雕、镂雕、透雕、链雕等传统技法融汇运用于一块通灵剔透的巧色高山石上。
作品通高77厘米,宽37厘米。
卣身上是活灵活现的九条鲤鱼。
鱼身上的“钻石形”的鳞片闪闪发光,嬉游穿行于波浪之中,充满勇往直前的生命活力;那悬吊于架上的21个链环,环环相连紧扣,卣身与那悬吊卣盖的15个链环,以及卣身两边上下的5个链环,共同组成一个雍容华贵的巨卣,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融注于器皿之上,令人拍手称绝。
这件艺术珍品被收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
郭功森的美名也在中国石坛上不胫而走。
东门派传人周宝庭苦心融汇西门派艺术,使自己的雕艺达到新的境界。
1985年,他创作的《二十八宿古兽印钮石章》夺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这套古兽印章多用高山石雕刻,共二十八件。
印章兽钮分别是蛟龙、角端、犀牛、岛牛、翼马、蠦虎、金锷龙、天马、古象、滚狮、古豹、龙马、麒麟、蟹龟、土狗、豪猪、猛虎、金蟾、云龙、獴狸、真面狮、缩头螭、鼎狮、饕餮、如意螭、鳌鱼、独角牛、七星獭。
件件印钮造型生动,只只古兽雄迈古朴,或屈曲、或蹲卧、或站立、或奔走,列成一组,甚有气势。
二十八兽虽是仿古之作,却不乏创新之意。
其中用高山石雕刻的《犀牛望月》印章尤为生动,被邮电部印制成“寿山石雕”邮票时,改名为“犀牛沐日”。
1987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的《寿山石雕》邮票共4张,另有小型张一枚。
除《犀牛沐日》外,另外3张是《乾隆链章》、冯久和的《含香蕴玉》,以及林发述的《醉入童真》。
福建工艺美术大师林发述为古典人物圆雕高手。
《醉入童真》(原名《三仙醉酒》),雕刻画面展现的是八仙中的铁拐李、汉钟离和吕洞宾。
作品高19厘米、宽31厘米、厚23厘米。
作者巧妙地利用旗降石的巧色,描绘三仙醉酒的画面:衣衫不整的铁拐李手舞足蹈,脸色通红的吕洞宾倚书酣睡,脸色苍白的汉钟离歪躺在他人身上,把三仙远离人间、逍遥自在的天真率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件珍品已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寿山石雕艺术品被印制成邮票的还有刘爱珠的《寻梅图》、郭祥忍的《丝瓜与蝉》、郑明的《鳌鱼戏水》。
1986年,非洲马达加斯加国选用上述作品图案出版一套“田”字形邮票。
福建工艺美术大师郭祥忍以古兽印钮雕刻闻名于台湾和东南亚。
2003年他在福建参评中国国石组委会举办的“国石杯”大奖中,以一组印钮《王者至尊》技压群芳,勇夺金奖。
作品既有殷商铜铭纹饰的俭、朴、拙之凝重,又有汉唐石刻之简约、劲健、夸张的风格,较好地展现他艺接家风的雕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寿山石名师集体创作的精品很多。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长征组雕》、《闽西组雕》和《愚公移山》等。
《长征组雕》是为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作品,共有七件浮雕组成,分别是《遵义》(林寿堪)、《飞夺泸定桥》(林廷良)、《巧渡金沙江》(林元康)、《过雪山》(郭功森)、《突破腊子口》、《过草地》(施宝霖)、《延安》(林发述)。
各位名师抓住红军长征中的事件及其发生地的地理条件,结合高山石不同石形色彩进行构图设计,然后各显妙手绝技,将长征史诗这一崭新的革命题材巧妙地表现出来。
七件作品上展示的峭壁悬崖、深溪密林、雄关大道、重峦迭嶂、流云冰雹、山林草地和长征路上象征性建筑物以及两百多个红军战士,活灵活现,气势恢宏。
1975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赞:“《长征组雕》是给古老的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是福建工艺美术的一朵新花”。
1977年,在罗瑞卿大将的提议下,组雕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闽西组雕》由七件浮雕组成,分别是《古田会址》(郭功森)、《龙岩新邱厝》(林发述)、《上杭临江楼》(刘爱珠)、《长汀长岭寨》(王雷霆)、《蛟洋文昌阁》(阮章林)、《福音医院休养所》(林元康)、《才溪模范乡》(陈锡铭)。
作品再现当年中央红军由毛泽东委员带领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情景,已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现被收藏在福建博物院。
20世纪60年代,寿山村发现一块柳坪石,重一吨多,为近年寿山石中少有的大石材,石质细腻、色泽灰白,没有砂质。
当时寿山石雕厂邀请许多名师名人召开几场创作会,决定由周宝庭、冯久和等十几位艺人进行集体创作。
雕成大型作品《农业学大寨》的粗坯,国家农业展览馆曾表示要收藏。
后因“文化大革命”而被搁置在仓库之中。
一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被重新利用。
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决定组织艺人再创作,按照原先造型改刻成为“愚公移山”。
作品造型优美,雕工精细,融合各派的艺术精华,既有传统又有现代雕塑艺术的气息,其山石树林及开山者挖山不止的形态惟妙惟肖。
1996年在香港展出后被何鸿桑先生以重金购买,放在澳门葡京大厦展览。
1999年12月澳门回归,普天同庆。
当时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飞、林东两兄弟共同创作的高山石《春满大地》被福建省人民政府选为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礼品。
这件浮雕高、宽640毫米、厚250毫米,原石重达数百公斤,有红、黄、黑、白等多种色彩。
石雕珍品以世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武夷山作为画面的主景。
高耸的大王峰、湍急的九曲溪、苍劲的武夷松、飘浮的五彩云和欢乐的游人组成一幅武夷新春美景,真切表达福建人民迎接澳门回归的欢乐激情,是件十分有纪念意义的珍品。
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寿山石雕以寿山石“文物”为主,其中以福州博物馆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