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纲要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纲要第一编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历史第一章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①一、什么是博物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提出,“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办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①”。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博物馆学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虽然也包括或涉及自然科学学科的知识,但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其方法论也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因此,一般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第二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一般地说,博物馆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噗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一、“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二、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与信息博物馆学形成问世三、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继续在探索中前进第二章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欧美等地的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
自英国人杰·格拉瑟1885年正式使用博物馆学(Museology)这一术语,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第二节当代中国博物馆学一、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中国博物馆学是20世纪30年代起步的。
代表性著作主要是1936年6月出版的生物学家费耕雨、费鸿年编著的《博物馆学概论》和同年7月出版的上海市博物馆陈端志著《博物馆学通论》。
二、新中国初期的中国博物馆学50年代,博物馆学的特点是以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范式,指导中国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
第一章 《广告学概论》 马工程.ppt
报纸广告
电子传播时 代的广告形
态类别
摄影广告、 霓虹灯广告 、广播广告 、电视广告
数字传播时 代的广告形
体类别
网络广 告 、数字电视 广告、手机 广告、数字 广播广告、 富媒体广告 、移动广告 、数字广
告等
第三节 广告的分类
三、广告分类的主要方法
依据广告的目 的
依据广告的对 象
依据广告传播 媒介
依据广告的市 场区域
产品广告、品 牌广告、企业 广告、观 念广 告等
消费者广告、 工商广告
印刷媒介广告 、电子媒介广 告、户外媒介 广告、数字媒 介广告、其他 媒介广告
地区性广告、 全国性广告和 国际性广告 等
第四节 广告的基础理论与相关学科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吸收 了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
广告分类有利于指导广告活动。
第三节 广告的分类
二、广告分类的演变
广告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走向多样化的历时性过程,广 告的分类随着广告形态的发展而演变。
人类社会早 期的广告形
态类别
实物陈列、 口头叫喊, 到口头叫卖 、标记、悬 物,再到实 物演示、原 始音响、悬 帜和招牌
印刷时代的 广告形态类
广告对象也就是广告信息的接收者或广告信宿,即广 告的目标受众。
多样性
目标受众
选择性
特征
广告与传播关系密切,作为一种 特殊的传播形态和传播 方式,广告的传播特征更加明显。
预见 性
说服
艺术
性
性
广告
传播
多样
有偿
性
性
公开 性
第三节 广告的分类
(一)广告分类的原则
对广告进行分类,是对广告的外延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聚 合,并不断实践新的分类原则,对广告活动提出新的问题并解 决这些问题。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课后题答案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课后题答案1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观念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观念属于其“剩余价值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亦即从属于“经济学—哲学—主观形式”的三联结构式,因而其艺术观念也随之表现为“经济学—哲学—艺术”三联式。
前后两者之三联式是一种理论框架,而人的“主观形式”则是其艺术观念的聚焦点和理论前提,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产生人的“审美/艺术意识”,即“审美/艺术之主观形式”。
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欧洲思想文明的基础,结合了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实际的创作状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与政治经济学思想,为当下更好地理解艺术本质及价值、艺术的生产与发展等基本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和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
总的来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的基本观念有:(1)应从人的本质问题出发来思考艺术与美的问题。
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本质是在现实性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而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这一理论判断将人的审美艺术活动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2)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和法律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
而艺术与文学、哲学、宗教等是社会意识形态中具有特定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艺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
(3)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理解艺术作品构成问题的重要范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艺术作品由内容与形式组成,内容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事物、故事及其传达的思想感情,形式则是内容得以实现的方式、手法与语言符号构造系统。
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
总的来说,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反映了社会生活,形式为内容服务,由内容派生而来,只有符合内容需要、有助于内容表达的形式才是合格的、有意义的。
博物馆学概论第1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PPT精品文档
政治:国家对历史、文化、现实的态度;国家统一,民族 团结;政府形象,国家形象,地方形象。
经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支柱因素;文化消费;博物馆 相关行业;工商业环境。
科研:科研资料;专业研究。 文化: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陈列;文化遗产保护。 休闲:艺术欣赏;社交;休息。
欣赏:欣赏是观众的权利,注重审美情趣 保持博物馆展览的高格调
博物馆职能
中国: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宣教 国际博协: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征集、
保护、研究、传播、展览
博物馆构成要素
实现工作任务,发挥职能,体现特点的客 观物质条件和组织保障条件
• 藏品:文物、标本、相关信息、相关物品、现 象记录体
二节、博物馆学
严肃认真,不做损害子孙利益的蠢事。
开放性
• 博物馆是社会财富托管人。博物馆藏品及其社会服务 设施是公共资源。
• 博物馆藏品、陈列、工作资源(场地、设施、智力) 要开放。
• 要以开放态度对待社会现象、舆论、行为。
博物馆社会作用
基本作用:
• 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传承; • 社会的综合记忆,种族、文化、智能、创造力、价值观、历史、
• 《博物志》:旧题晋张华撰。仿山海经体,多记 神仙方术故事。
A nation can stay alive when its culture and history stay alive
文化与历史的延续使民族保持活力
(阿富汗喀布尔国家博物馆门前的标语)
博物馆定义
中国:
•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 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 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学概论精编版
博物馆学概论精编版博物馆学概论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博物馆学概论》一、课程名:博物馆学概论二、课程号: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实验课四、学时:51(课堂讲授43 、实验8)学分:3五、教学目的及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博物馆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中,了解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的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认识当代博物馆工作的特点,了解博物馆实现其社会职能、参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博物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熟悉博物馆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探索博物馆课题的能力。
六、教材:自编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博物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1.1 博物馆学是一门科学吗?1.2 博物馆学的理论构架及其意义1.3 理论和实践在博物馆的关系第二章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1 欧美日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2 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和现状2.3 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第三章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3.1 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2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什么是博物馆*4.1 博物馆的定义4.2 博物馆的职能4.3 博物馆的特征4.4 博物馆的类型第二部分博物馆发展史第五章博物馆的历史5.1 博物馆的古代形态5.2 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5.3 近代中国的博物馆5.4 中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第三部分博物馆专业工作第六章博物馆藏品的入藏流程*6.1 藏品的收集6.2 藏品的鉴定、定名、定级6.3 藏品分类6.4 藏品的登记、编目和管理6.5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规范化 6.6 藏品保管工作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第七章藏品研究与保护*7.1 藏品保护的内涵7.2 藏品研究的特点和方法7.3 藏品保存环境与保护技术7.4 藏品保护的法律法规介绍第八章展陈设计基础8.1 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8.2 展陈作业流程和基本原则8.3 总体研究与设计8.4 内容研究与设计第九章展陈艺术9.1 艺术设计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9.2 艺术设计的条件和方法9.3 一般艺术规律在展陈形式中的运用第十章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1 当代展陈设计的主要类型与趋势10.2 高新科技在当代展览中的作用10.3 动态陈列的理论和设计思想10.4 动态陈列的利弊实验一:微展策划与制作实验二:模拟评估第十一章博物馆与观众11.1 博物馆观众类型11.2 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11.3 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特点11.4 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工作者第十二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12.1 博物馆教育的新认识12.2 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第三部分博物馆管理第十三章博物馆宏观管理13.1 博物馆宏观管理的特点13.2 中外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第十四章博物馆内部管理14.1 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14.2 博物馆人员管理14.3 财务管理与安全保卫八、主要参考资料王宏均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但是,所交上来的40篇“观察记录报告” 中却错误百出。在这40篇“观察记录报告” 中,只有1篇在主要事实上的错误少于20%, 14篇有20%~40%的错误,而其余25篇则 有超过40%以上的错误。而且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在这些“观察记录报告”中,有 半数以上的报告中有10%以上的情节纯属 臆造。
A E DC B
※客观过去是不变的,但史料的形成与整 理带有主观色彩,对史料的解读与综合也 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因此,历史著述通 常是两次“主观什么化是历”史的《史产学概物论》。马工程
六、讨论
请先阅读下列资料:
心理学家W.H.乔治在20世纪30年代曾 经报道过一个实际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 被之后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地引用来 说明观察的易谬性。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哥廷根的一次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 外冲进一个人,其后面又追着一个手里拿 着手枪的人。两人正在屋子的中央混战时 突然响了一枪,两人又一起冲了出去。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问题:
相对于客观过去而言,史料只是冰山之 一角,并且从上面的例子看,即便训练有 素的学者亲身观察记载的史料都充满错误, 而史学家又只能依靠史料来工作,因此, 历史真相是不可能得知的。请就此谈谈你 的看法。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注意: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认识,训练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6 《明史》: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 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 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 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着焉矣。 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 卷如右,而各以后附焉。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7 《明史》:近世论史者,莫过于日历, 日历者,史之根柢也。自唐长寿中,史官姚 璹奏请撰时政记,元和中,韦执谊又奏撰日 历。日历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 以时系年,犹有《春秋》遗意。至于起居注 之说,亦专以甲子起例,盖纪事之法无逾此 也。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邸报
中华书局版 赵升《朝野类要》
封面
“新闻”一词的由来与含义
• 德语:“新闻”一词系由德国北部俗语“报道”演变而来 ,大致是指由口头或用简单的文字所传播的新鲜事情;
• 英文:“新闻”一词News《牛津词典》将其解释为“新 鲜报道” ;
• 到16世纪,新闻被用作印刷物的代名词作“报纸”解。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
• 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 • 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
的重点领域 • 报道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力
求全面、准确、深入地反映事实,以求更接近事实本身
不同媒体对甲流报道的封面
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
“新闻”一词的由来与含义
泛应用于传播领域
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 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 • 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
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分类
• 一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 的事实
• 新闻传播活动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拓宽 • 早期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渔猎、农牧、占卜、祭祀到现
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 • 服务于人类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 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方面多样化的需求
第一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 新闻传播活动在形式上不断更新和发展 • 新闻传播的工具和手段,更是不断演进 • 石器、兽骨、棍棒 • 手势语言、形体语言或符号语言 • 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子技术广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泛应用于传播领域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 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 • 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
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应客观全面、符合实际。
“2008年十大假新闻”之一: “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文学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 • 新闻必须实有其事,不折
运用集中概括、虚构想象
不扣地忠于事实,排除一
等艺术手法 。
• 新闻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 所派生;
• 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 • 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
的重点领域 • 报道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力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事实说” • “报道说” • “功能说” • “信息说” • 在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对新闻定义所规定的新闻内涵的更具体 的描述,是新闻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规定性。
《没有地址的信》 巴西一条鱼
西班牙拉文特崖壁画:狩猎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新闻传播活动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拓宽 • 早期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渔猎、农牧、占卜、祭祀到现
01第一章 《考古学》 马工程
四、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 新迹象: 1. 以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为代表的古代社会研究成为考古学研究的主流 2. 考古学是中外学术交流中开展较早且受国外影响较大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中国考古学转型的阶段 转型:研究的重心由以年代学为主的文化史研究转向全面研究古代社会
的方面
思考题: 1. 试述“三期说”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2. 简述新考古学的形成与影响。 3. 试比较当代西方的主要考古学流派。 4. 比较和总结宋代、清代和民国时期金石学的成就。 5. 梳理和评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20世纪20-40年代
的考古工作及其成就。 6. 概述1950年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及现状。
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假说-验证法” 类比 计算机运用
新考古学的影响 研究重点从“物”转向“人” 倡导实证研究方法 局限性:过高估计考古资料的信息
含量和考古学家的释读能力
(二)当代考古学主要流派
“后过程考古学”对新考古学进行反思,理论界形成多种声音并存局面
马克思主义考古学
河南、辽宁、甘肃、青海、山西、北京周口店、大连、新疆、安阳
李济
梁思永
1935年安阳殷墟发掘队成员
安阳后冈遗址“三叠层”
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具体时间,两种基本观点: 一是把1921年安特生发掘仰韶村遗址进而确立仰韶文化
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 二是把192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第一次正式发掘安阳殷墟
(四)田野发掘活动的出现与进展
赫库拉尼姆和庞贝遗址的发掘,利用发掘成果研究古代建筑相关文献
“考古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美国总统T.杰弗逊 弗吉尼尼亚州土墩墓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大纲
博物馆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博物馆学概论》是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方向)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功能、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
博物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与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目录学、管理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目的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具备从事博物馆学调查与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博物馆与博物馆学;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中国博物馆发展史;博物馆类型与功能;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与保护;博物馆陈列;博物馆与观众、教育;博物馆管理;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与文化遗产;高校博物馆。
(四)教学时数周3课时,预计54课时。
(五)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辅助多媒体,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交流。
拟组织3次博物馆参观。
二、本文第一章博物馆与博物馆学教学要点:博物馆定义、博物馆学发展简史、博物馆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新博物馆学教学。
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一、博物馆的定义二、博物馆的性质三、博物馆的职能四、博物馆的构成要素五、博物馆的特点六、博物馆的社会作用第二节什么是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基础二、博物馆学研究简史三、博物馆学的学科体系。
四、博物馆学研究方法与相关学科五、博物馆学的热点研究课题第二章博物馆的发展历史教学要点:了解博物馆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理解个人收藏与社会性收藏的不同。
了解世界博物馆发展脉络及重要史实。
了解博物馆发展动力及影响因素。
了解世界博物馆发展现状和趋势。
了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把握中国博物馆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一、早期收藏与博物馆现象二、近代公共博物馆的产生三、十九世纪以来的博物馆四、当代世界博物馆的现状分析五、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第二节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一、中国古代对文物的收藏与研究二、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初步发展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博物馆学体系的建立、发展与研究四、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分析第三章博物馆的类型与功能教学要点:认识博物馆类型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章-《新闻学概论》-马工程(可直接使用).ppt
第一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一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 原始社会的信息交流与人类的生 产劳动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 传递信息的方式虽然十分原始, 但已包含新闻传播活动所必备的 一些基本因素。
《没有地址的信》 巴西一条鱼
西班牙拉文特崖壁画:狩猎
第一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一章 新闻本源
本章框架结构
新闻本源
新闻起源于 人类的信息需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 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新闻”一词的由来与含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真实准确 内容新鲜 报道及时 传播公开
本章主要观点
•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新闻具有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四个
新华通讯社
对唯心主义本源观的辨析
• 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根本颠倒和混淆了事实和新闻两者之 间的关系。
•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导致不尊重事实,不面对事实,甚至 臆想捏造事实来炮制假新闻。
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 新闻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 所派生;
• 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国新闻史上首次将新闻与报纸联系在一起。
邸报
中华书局版 赵升《朝野类要》
封面
“新闻”一词的由来与含义
• 德语:“新闻”一词系由德国北部俗语“报道”演变而来, 大致是指由口头或用简单的文字所传播的新鲜事情;
• 英文:“新闻”一词News《牛津词典》将其解释为“新 鲜报道” ;
• 到16世纪,新闻被用作印刷物的代名词作“报纸”解。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
• 2、参考书 •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基础》,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2年6月。 • 苏东海: 《博物馆的沉思》,文物出版社, 2006年。 • 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 陈列艺术》,文物出版社1994年。
• 3、讲授方法 • 主要采用讲授法,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进 行一次课堂讨论。 • 讨论会的题目是:博物馆与和谐社会 • 第22届世界博协大会于2010年11月7~12日在 上海召开,会议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社会 和谐”。查阅相关资料,就此论题写一篇作 业。并围绕该问题开一次讨论会。
博物馆学概论
黄尚明
绪论
• 1、教学内容 • 了解博物馆学、博物馆和博物馆发展的历 史;引导学生学会博物馆藏品的收藏、鉴 定、编目、管理与保护的基本方法;探讨 博物馆藏品的陈列艺术;初步熟悉博物馆 管理的有关内容;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博 物馆藏品编目、保护、管理、陈列等方面 的作用。
• 简化为:博物馆学→博物馆→ 藏品的征集、鉴定、定名、定 级、登记、建档→藏品保护→ 陈列艺术→观众研究→科学研 究→组织管理
• 3、科研成果 • (1)专业刊物 • 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中 国博物馆通讯》。 •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博物馆研究》 • 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博物馆 协会通讯》 • 中国科技馆:《科技馆》
• (2)主要著作 • 文化部文物局主编:《中国博物馆学概论》, 文物出版社,1985年。 •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0年。 • 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 文物出版社,1993年;《博物馆藏品保管 手册》,群众出版社,1992年。 • 安廷山编:《中国纪念馆概论》,文物出版 社,1996年。 • 理智编:《遗址博物馆研究》,陕西人民出 版社,1995年。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启动
冀东南堡油田的海上钻井平台 (见案例库)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二是指事物的新变动。 • 新闻语言的时代性、现实感,对新闻内容的新鲜与否也有
着直接的影响。
• 在某些情况下, “旧事”有时也可能成为新闻(见案例 库)。
(1940年5月9日周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邮票 )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事实说” • “报道说” • “功能说” • “信息说” • 在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对新闻定义所规定的新闻内涵的更具体 的描述,是新闻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规定性。
(董存瑞遗像)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人们常说新闻姓“新”,意指时间新近、内容新鲜。 • 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新鲜则是新闻的天性。 • 新闻要新,是由新闻本身的功能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 • 新闻之新,取决于事实之新。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一是指事实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 • 2008北京奥运圣火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 • 2007年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海底大油田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将报纸称作“新闻”则迟至宋代才出现。 • 人们把报道社会动态、官方政事的小报称为新闻,这是中
国新闻史上首次将新闻与报纸联系在一起。
邸报
中华书局版 赵升《朝野类要》
封面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德语:“新闻”一词系由德国北部俗语“报道”演变而来 ,大致是指由口头或用简单的文字所传播的新鲜事情;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01第一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2.中国台湾地区博物馆学研究呈 现出活跃的态势。
•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发展第三个高潮期:学术繁荣
1.专业组织相继成立 2.学术性刊物发行 3.大专院校纷纷设立文博或博物馆学专业 4.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5.中国台湾地区的博物馆研究体制化建设获得较大发展 6.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学术联系加强
英文的“新博物馆学
• 1980年,
• 20 世纪80年代末,
• 法国人安德烈·德斯沃里斯;
• 彼得·伏格的《新博物馆学》;
• 理论基础是社区驱动;
• 以对博物馆的社会与政治角
• 焦点是社会和现实关注,而不是实物; 色的批判论述的姿态呈现;
• 博物馆不局限于一个建筑;
• 侧重理论层面的影响。
• 实践形式:生态博物馆、整体博物馆。
•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博物馆学
(一)西欧地区:活跃时期 (二)北美地区:博物馆学时代 (三)东欧地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四)日本:日本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科建设得到发展 (五)其他地区:多样化发展,研究活跃
• 五、“新博物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学 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法文中的 “新博物馆学”
4.逐步形成以藏品和工作为核心 的博物馆学著作体系与传统。
•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大学
博物馆学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金石学的开创之作是()参考答案:《先秦古器记》2.流传至今最早的古器物图是元祐七年吕大临所撰的《考古图》。
参考答案:对3.“博物馆学”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德国学者卡尔奥弗里·德·缪勒1830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参考答案:对4.提出“活的博物馆”的概念的美国学者是()参考答案:约翰·考顿·达纳D.5.新博物馆学诞生的标志是1984年的《魁北克宣言》。
参考答案:对6.中国历史早期就有专门收藏和保存文物的建筑与机构,这一传统发展出了以公共教育为特色的近代博物馆。
参考答案:错7.1683年,英国()建立,“Museum”一词开始作为博物馆的固定用语参考答案: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8.公元三世纪的亚历山大博物院包括()参考答案:收藏室;学院;研究所;图书馆9.标志着博物馆学研究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并从此被纳入更加组织化和制度化的路径中的事件是1958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
参考答案:错10.奥地利学者弗德利希·瓦达荷西在《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一书中指出,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考答案:博物馆性第二章测试1.最初的收藏行为源自人类超越物质需求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对2.人类的收藏行为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概括地说,包括“从经典到日常”,“从可移动到不可移动”,“从物质到非物质”,“从过往到现生”。
参考答案:对3.以在地型收藏作为馆藏基础的博物馆称为()参考答案:区域博物馆4.1857年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是在1851年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博览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参考答案:错5.()首次提出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划分,并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
参考答案:汤姆逊,《斯堪的那维亚古物指南》6.收藏范围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拓展到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是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对7.1840年,法国政府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博物馆学
(一)西欧地区 《瑞典博物馆》,《博物馆与国家生活》, 《不列颠公共博物馆报告》 (二)北美地区 对提升公众参观质量的深度关切和 博物馆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三)苏联及其他地区 全新的社会主义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建立了研究基础,开始专业人才培养。
第一章 博物馆学发展史
第一章 博物馆学发展史
第一节 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 第二节 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史
第一节 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
• 一、16-18世纪欧美博物馆学
• 近代博物馆研究最先是从欧洲发展起来
16世纪起,欧洲就出现了描述和研究收藏和 博物馆的多种不同形式的成果。 美国博物馆运动的先驱者皮尔: 抓住现代美国博物馆本质结构的第一人
4.逐步形成以藏品和工作为核心 的博物馆学著作体系与传统。
•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博物馆学
新中国成立到 “文化大革 命”爆发之前的17 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博物馆 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三性二务”论;
3.研究:浓厚的方法论色彩。
1.陷入低潮:博物馆被关闭很长 时间, 展览被撤销,许多藏品 被毁掉,博物馆学研究陷入停滞 状态,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极少
基本概念和术语相继出现; 局限于 “博物馆方法学”层面。
• 二、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博物馆学
(一)欧洲地区 为了给普通民众走进博物馆提供便利和指导以及 博物馆专业化的需要,一批博物馆学著作涌现。 (二)北美地区 为了解决博物馆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些研究者积极研究并讨论博物馆问题
2.中国台湾地区博物馆学研究呈 现出活跃的态势。
•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发展第三个高潮期:学术繁荣
1.专业组织相继成立 2.学术性刊物发行 3.大专院校纷纷设立文博或博物馆学专业 4.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5.中国台湾地区的博物馆研究体制化建设获得较大发展 6.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学术联系加强
第二节 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史
• 一、古代传统收藏与保存设施研究
• 中国博物馆学萌芽:遗产保护和利用实践的记录、描述和研究。 • 时间上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相关的收藏
和保存设施。与此相适应,中国比较早地出现了有关这一方面 的记录、描述和研究。 • 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
• 二、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学
英文的“新博物馆学
• 1980年,
• 20 世纪80年代末,
• 法国人安德烈·德斯沃里斯;
• 彼得·伏格的《新博物馆学》;
• 理论基础是社区驱动;
• 以对博物馆的社会与政治角
• 焦点是社会和现实关注,而不是实物; 色的批判论述的姿态呈现;
• 博物馆不局限于一个建筑;
• 侧重理论层面的影响。
• 实践形式:生态博物馆、整体博物馆。
•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博物馆学
(一)西欧地区:活跃时期 (二)北美地区:博物馆学时代 (三)东欧地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四)日本:日本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科建设得到发展 (五)其他地区:多样化发展,研究活跃
• 五、“新博物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学 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法文中的 “新博物馆学”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古代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记述及其博物馆学之 间的关系?
• 2.试述苏联博物馆学研究兴起及其影响。 • 3.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博物馆学研究的崛起? • 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地区博物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 5.试述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历史遗产。
(一)19世纪中后期到20 世纪初的博物馆学
1.对现代博物馆的记录和描述: 非专业基础,介绍性,整体水平 不高; 2.对博物馆的认识:直观、感性 3.研究:视野广阔,本土实践基 础较弱。
(二)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学
1.研究:系统性明显增强。
2.对于博物馆学的理解大体局限 于博物馆实务层面。
3.对博物馆在 “补充学校教育 ”“保存文化”“提高学术”方 面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