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四)读书有道篇

合集下载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进阶练07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一、课外阅读师经,战国时期魏文侯的乐师。

①无见违:没有人违抗我。

①中旒(liú):击中了冠冕上的玉串。

①溃之:把玉串撞散了。

①符:凭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为.楚令尹为:担任B.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担心C.师经鼓.琴鼓:弹奏D.是.寡人之过也是:这5.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6.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B.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C.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D.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众人向孙叔敖祝贺,一位老人对此极为不满,穿粗布衣服来吊唁斥责。

B.从甲文中孙叔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虚怀若谷、为民着想的官员。

C.乙文中师经用琴撞了魏文侯后,努力劝谏魏文侯要做尧舜那样的明君。

D.乙文中魏文侯勇于改过,可以看出他包容的胸怀和从谏如流的品质。

【注】①勒兵:操练士兵。

①末:解决问题的下策。

①夫椒:地名。

①保栖:退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2)遂.兴师10.对文中画曲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A.“官治以法”的“以”字可联系成语来理解,与“绳之以法”的“以”意思相同。

B.词典解释“尤”主要有四个意思:①突出的;①更加,尤其;①过失;①怨恨,责怪。

“捕其尤者四人”的“尤”字根据上下文语境,应为解释①的意思。

C.“檄诸绅投谒”的“谒”字可联系课内所学来理解,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生以乡人子谒余”的“谒”意思相同,都是“拜见”之意。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份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一非课标篇目四十论语十则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份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一非课标篇目四十论语十则

四十、《论语》十则【原文】(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译文】(一)曾子说:“我天天多次检讨自己——为他人谋划。

不诚恳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了?(老师)教授的知识不去温习吗?”(二)孔子说:“看见德性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三)子贡问:“有一句话能够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宽容啊!自己不想经受的,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

”(四)曾子说:“念书人不能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顽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五)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不讲仁义之道去取得它,就不该该占有。

贫困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低微,也不该抛弃仁义之道。

”(六)子贡问如何才能做个君子。

孔子说:“关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七)孔子说:“君子应该成绩他人的美德,不该该促成他人的罪行。

小人与此相反。

”(八)孔子说:“做官若是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取得,即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

若是不能取得,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九)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遇啊。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2)夙.夜忧叹(______)(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阅读下面甲乙两问,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语文中考总复习 第1章 第2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 备考导航

语文中考总复习  第1章  第2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  备考导航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
备考导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
1.课外的阅读能力要靠课内来培养。要重视课内文言文的学 习,通过大量的诵读与阅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常识,提 升阅读能力。
2.特别注意落实“理解、积累常见文言词语”这一基本要求, 以背诵作为基本的学习和复习方法,以辨析一词多义来提升学习 效率。
2
2
3.选择题主要考察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 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4.加强文言常识的梳理与积累,以丰厚文言语感和素养。熟 知课本中涉及的中国古代纪年方法、常见时间称谓、人物、地名、 官制、传统习俗、事物名称等。
5.注意积累常见文言句式、语言表述方式等,提高正确断句 的能力。
3
3
6.解答断句题,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 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7.在大致读懂整段话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文阅读中习得的人 物形象分析方法,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 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做到要点明确,有理有据。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附录初中文言文常考一词多义辑录素材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附录初中文言文常考一词多义辑录素材

附录2 初中文言文常考一词多义辑录实词一词多义令①命令。

如: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②让,使。

如:忿恚尉,令辱之。

(《陈涉世家》)③指县令。

如:陈守令皆不在。

(《陈涉世家》)备①周全、详尽。

如: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②具备。

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③准备。

如: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鄙①边境。

如: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

如: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③见识浅陋。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毕①尽、竭尽。

如: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②全部。

如:群响毕绝。

(《口技》)薄①迫近。

如:薄暮冥冥。

(《岳阳楼记》) ②轻视。

如:不宜妄自菲薄。

(《出师表》)策①马鞭。

如:执策而临之。

(《马说》) ②用鞭子打。

如: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

如: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长①长度,读chánɡ。

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②与“短”相对,读chánɡ。

如: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③长久、健康,读chánɡ。

如: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④永远,读chánɡ。

如: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⑤排行最大,读zhǎnɡ。

如: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⑥头领,读zhǎnɡ。

如: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涉世家》)分fēn ①划分,分开。

如:今天下三分。

(《出师表》)②分配,分给。

如: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③长度单位。

如: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④区分,分辨。

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⑤读fèn,同“份”,职份。

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居①停留,经历。

如:居十日,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坐。

如: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③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④居住。

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1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1

第15篇出师表(某某2014年已考)诸葛亮原文呈现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X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某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阙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有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放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古今1.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河北专版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四读书有道篇

河北专版2017中考语文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四读书有道篇

(四)读书有道篇一、(2016莱芜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勒:编辑。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辄.复不省辄:__立即,就,便__(2)比.读《齐史》比:__等到__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__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__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

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__①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用功学习。

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

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

2019-2020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打破二叙事说理篇一、 ( 2016 揭阳中考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 节选自《吕氏春秋》)1.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2.讲解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居有间.间:__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人称.善焉称:__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B )A.其谁可而为.之 / 或异二者之为.B.解孤非子之仇邪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 / 去国怀乡..D.孔子闻之曰 / 不求闻达于诸侯..4.结合选文,解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__一是因为祁黄羊光明正大,黄羊的建议“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任用解狐和祁午( 或遵照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 2016 衢州中考 )纪鴞①鸣【唐】林简言①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之读书学习类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之读书学习类

文言文专题阅读系列之读书学习类一.【初中篇目与梳理】二.【阅读方法】第一步:通晓大意。

通读两篇文言文,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

明确文中的“人、事、物、理”。

课外阅读一般与课内阅读在主题和人物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步:切片观察。

根据题目要求,将文中有关的片段分别切割出来,形成一个个小切片,对切片进行观察。

第三步:求同存异。

对比分析这些切片,比较它们在主题、人物、题材、手法、意义等方面的异同,进而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模式+例文山东中考以“课标+课外”的对比形式考查。

共45小题,一般是10分左右。

主要考点有:实词解释、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选(择题形式考查)、句子翻译、划分朗读节奏、语段文意理解、课内外对比探究。

另外,所选课标语段多为节选形式,长度在200~300字之间;课外语段长度在100~200字之间。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

缜少孤贫,事母孝谨。

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①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

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②布衣,徒行于路。

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

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

【注】①刘瓛(huán):南朝齐人。

②芒屩(juē):草鞋。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所欲有甚于生者B. 不敢出一言以复而复问妻妾C. 恒芒屩布衣人恒过D. 事母孝谨事无大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文言文知识梳理 九上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文言文知识梳理 九上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第1篇陈涉世家一、文学(文体)常识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为帝王作传)、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为王侯作传)、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为名人作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二、词语积累1.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谪”,强迫。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倡”,首发。

)(3)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

)2.词类活用(1)大楚兴,陈胜王.。

(名词作动词,称王。

)(2)天下苦.秦久矣。

(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

)(3)夜篝..火。

(名词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篝: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火。

)(4)狐.鸣呼曰。

(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5)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6)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作名词,铁甲。

锐:形容词作名词,武器。

)(7)死.国可乎?(形容词作动词,为……而死。

)(8)乃丹.书帛。

(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9)法.皆斩。

(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10)固以怪.之矣。

(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11)忿恚..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12)皆指目..陈胜。

(指:名词作动词,用手指;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13)皆刑.其长吏。

(名词作动词,惩罚。

)(14)尉果笞.广。

(名词作动词,用鞭、杖等打。

)3.古今异义(1)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2)卒中往往..语。

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中考即将到来,各科的复习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语文中,文言文的阅读是一个重点复习内容。

因此,针对文言文阅读的复习也必须重视起来。

而《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的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为我们提供了理论知识和实战演习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提高阅读水平。

该复习资料分为基础篇、提高篇以及考前训练三个部分。

基础篇主要涵盖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系统地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文言文的核心词汇等。

同时,充分利用该部分提供的练习题,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提高篇则是在基础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了对文言文的要求。

它主要侧重于对古代文化和古代文献的理解。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了史书、诗歌、辞赋等等,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加深我们对文言文的认识。

最后,考前训练则是集结了各类模拟试题。

这一部分的题目有些难度较高,考察的点也较为全面和多样化,但正是其所具有的难度,才更加符合中考实际的考题难度。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快速作答,并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重点难点,提高自己的考试准备度。

总的来说,所提供的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资料非常全面、专业和实用。

作为一名中考考生,应该要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和材料。

同时,我们还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实践来消化吸收这些理论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中考,取得好成绩。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 含参考答案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 含参考答案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总(一)蒙骜①伐魏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

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魏急而公子不恤③,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④驾还魏。

魏王持⑤信陵君而泣,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蒙骜(ào):秦国大将。

②高都、汲:地名。

③恤:体恤,顾惜。

④趣(cù):催促。

⑤持:握着……的手。

1.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2.下面句中的“数”与“魏师数败”中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夹岸数百步B.珠可历历数也C.扶苏以数谏故D.数月之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⑫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8.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3分)(二)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分)(三)私心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第1编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三文言文阅读课件

【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第1编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三文言文阅读课件

2019/8/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谢谢欣赏!
2019/8/3
最Hale Waihona Puke 中小学教学课件25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随着中考的临近,各位即将面临语文考试,而课外文言文阅读部分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以下是中考语文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其基本特点是字音通俗、文字饰演,句法繁复、陈述方式古朴,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材料时,同学们需要注意其特点,同时也需了解一些文言文常用词句和标点符号,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二、熟练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1、全面把握文章大意。

阅读文言文材料时,首先需要把握其大意,了解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2、注意理解章节结构。

文言文材料通常会有一个清晰的章节结构,同学们需要注意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以及章节内部的逻辑关系。

3、注重细节理解。

文言文材料中有许多关键细节,其中有些细节对于理解文章的意义十分重要,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

4、注重语文知识的应用。

文言文中常出现许多复杂的句子,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一些语法知识,如主谓宾、定语从句等。

三、练习文言文阅读材料练习文言文阅读材料是提高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在练习中,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

练习阅读材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难度不同的材料,通常可以先从简单的材料开始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2、注重阅读速度。

在练习阅读时,需要注意掌握一定的阅读速度,避免出现反复读同一句话、停顿时间过长等情况。

3、多角度思考问题。

同学们在阅读材料时,需要注重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如文句的句式、词义和人物性格等。

4、对照答案,进行总结。

练习阅读材料后,可以进行对照答案、总结经验的训练。

四、学习文言文名篇及其背景知识文言文名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名篇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同时学习背景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部编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习题(一) 《前辈勤学》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③有进。

”张无垢④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⑤,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

洎⑥北⑦归,窗下石上,双趺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

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鹤林玉露》)注释:①胡澹庵:北宋官员。

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

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

③道:指学问。

④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

⑤昧爽:拂晓,黎明。

⑥洎:到。

⑦北:向北,名词作状语。

⑧趺:脚。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洎北归”的“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耻下问(《〈论语〉十则》)B.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C.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D.虽乘奔御风(《三峡》)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明而读就:即,连词。

B.然龟山盖少年事盖:大约,表推测。

C.无垢乃晚年乃:是,表判断。

D.辄执书立窗下辄:就,连词。

3.选出对“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两项。

()A.是向友人炫耀他读书的用功刻苦。

B.是向友人说明,他学问上的长进是和他两肘三十年没离开过书案有直接关系。

C.是告诉友人,做学问实在太苦了。

D.说明学问上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勤学苦读。

4.本文虽表现的都是勤学苦读,但在描写两人的写法上却不一样。

请联系短文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这几句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吗?它说明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典故。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三 课外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三 课外

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一)人物品评篇一、王文正局量宽厚(2016石家庄41中模拟)王文正①太尉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

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

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饭而已。

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

”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

”其子弟愬②于公曰:“庖肉为饔人③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

”公曰:“汝辈人料肉④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⑤。

”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

”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

”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⑥彻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

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

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

有控马⑦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

”公曰:“吾不省有汝。

”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

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王文正:王旦。

宋真宗时,曾任宰相。

②愬:同“诉”,告诉,这里有“投诉”“告状”的意思。

③饔(yōnɡ)人:厨人。

④料肉:定量供应的肉料。

⑤廋(sōu):隐藏。

⑥主者:管家。

⑦控马:牵马。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乃是逐日控马 / 但见背 / 未尝视其面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但不食.而已食:__吃__(2)尽.一斤可得饱乎尽:__吃完__(3)其不发人过.皆类此过:__过错__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庖肉为饔人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

__肉都被厨人偷偷地吃了,我们就吃不饱了,请惩罚那个厨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王文正的局量宽厚表现在哪几件事上?请结合文章内容来谈一谈。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古诗文阅读篇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古诗文阅读篇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古诗文阅读篇专题5.1 (古诗文阅读篇)--古诗词曲鉴赏(一)知识梳理一、中国古典诗歌词: 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二、诗歌的分类三、诗歌的体裁现代诗歌(1919年“五四创始”):新诗(即新体诗),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的诗四、古诗词曲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二)考点指津◆考点一 分析诗词的形象【常见问法】1. 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 诗歌形象有什么特点?【解题技巧】1. 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2. 概括形象特点。

3. 体会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什么形象;形象特点;形象意义。

◆考点二 理解诗歌的意境【常见问法】1. 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知识放送】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解题技巧】1. 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描绘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要有诗意。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恰当贴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只答“表达了诗人哀伤之情”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考点三 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常见问法】1. 分析诗句的思想感情或内涵。

2.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3. 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

4. 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

5. 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知识放送】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读书有道篇一、(2016莱芜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勒:编辑。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辄.复不省辄:__立即,就,便__(2)比.读《齐史》比:__等到__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__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__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

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__①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用功学习。

②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

③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该题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6唐山9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城,无车马之资,优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①,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②,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③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释】①古人与稽:与古人探究、考察。

②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德。

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

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③丘:孔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不日.进则日退日:__每天,天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车马之资.资:__路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十室之邑.邑:__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信:__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虽”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的“虽”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例: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A.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满井游记》)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D.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__孤独地学习,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令人可不勉乎?__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上述文字后,谈谈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__这篇文章以读书为话题。

主要讲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人要有所作为,就需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6邢台金华中学模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叶奕绳①尝言强记②之法:“某③性甚钝。

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④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

掩卷闲步,既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

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

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

数年之后,腹笥⑤渐满。

每见务为泛滥⑥者,略得影响⑦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⑧,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注释】①叶奕绳:清代文人。

②强记:记得住,记忆力好。

③某:代词,指一定的不明说的或不定的人、地、事、物,这里指代自己。

④札录:用小纸片摘录。

⑤腹笥(xì):笥,藏书的器具,以腹喻笥,言学识丰富。

⑥泛滥:这里指多而杂乱。

⑦影响:此处指印象。

⑧枵(xiāo)腹:空腹,指饥饿,这里指没有学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录.讫朗诵十余遍录:__抄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俟.再读有所录俟:__等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A.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C.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D.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__不如我学习精要而实际有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叶奕绳的读书方法可以概括为__摘录法__、__粘贴法__和__诵读法__。

5.叶奕绳谈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也批评了一些人的什么样的学习态度?__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2016原创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③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⑤乎?”平公曰:“善哉!”(节选自《说苑·建本》)【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②秉烛:点燃蜡烛。

③戏:对……开玩笑。

④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⑤昧行:昏暗。

行,此作并列、行列。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安:__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学欲:__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和“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战于.长勺(《曹刿论战》)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欲有求于.我(《邹忌讽齐王纳谏》)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__我已七十岁了,很想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__年老又能好学,如同点燃的蜡烛,火光明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师旷是用什么方法劝说晋平公学习的呢?__师旷用设喻、作比较的方法劝说晋平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发?(不少于两条)__示例:(1)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2)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意思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