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生产流程
二甲醚工艺流程
一、二甲醚合成与精馏(100#工序)流程叙述(见流程图:0765-32-101~103)来自原装置的原料甲醇送入甲醇中间罐(V101)存储,罐内的甲醇用甲醇进料泵(P101AB)加压并计量后进入甲醇预热器(E104),然后再经过甲醇汽化器Ⅰ(E112)和甲醇汽化器Ⅱ(E113)利用装置废热对原料进行一定量的初步汽化后,进入汽化塔(T101)进一步汽化和提纯,汽化甲醇经换热器(E103)换热后分两股进入反应器(R101):第一股甲醇气过热到反应温度从顶部进入反应器,其入口温度通过调节从E103 上部出来的略过热甲醇量进行调节;第二股甲醇气稍过热后从E103 上部出来,一部分作为调节气与从E103 底部出来的甲醇气混合后从顶部进入反应器,另一部分作为冷激气经计量后从中部进入反应器。
从反应器出来的粗甲醚经换热器(E103)冷却与原料甲醇蒸汽换热,换热后的粗甲醚去精馏塔再沸器Ⅱ(E101)与精馏塔釜液换热,再经甲醇汽化器Ⅰ(E112)、甲醇预热器(E104)与原料甲醇液换热、粗甲醚预热器(E110)与粗甲醚换热,最后进入粗甲醚冷凝器(E105)用冷却水冷凝,冷却后的粗甲醚进入粗甲醚贮罐(V102)进行气液分离——液相为粗甲醚、甲醇和水,气相为氢、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等不凝性气体和饱和的二甲醚、甲醇蒸汽。
气相物料经气体冷却器(E108)进一步冷却后进入洗涤塔(T102),用冷却后的精馏塔釜液吸收其中的二甲醚、甲醇,吸收液返回粗甲醚贮罐,吸收尾气则经减压后通过放空总管送入尾气燃烧系统集中处理。
从粗甲醚贮罐(V102)出来的粗甲醚用精馏塔进料泵(P102AB)加压并计量后进入粗甲醚预热器(E110),预热后进入精馏塔(T103)。
经精馏分离从塔上部得到二甲醚产品,经精馏塔冷凝器(E107)冷凝后自然流动进入甲醚回流罐(V104),再用甲醚回流泵(P103AB)加压后一部分回流回精馏塔,另一部分则作为产品送去二甲醚罐区。
二甲醚(DME)的主要用途和生产方法
二甲醚(DME)的主要用途1.1.1替代氯氟烃作气雾剂随着世界各国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以前作为气溶工业中气雾剂的氯氟烃正逐步被其他无害物质所代替。
1.1.2.用作制冷剂和发泡剂由于DME的沸点较低, 汽化热大,汽化效果好,其冷凝和蒸发特性接近氟氯烃,因此DME 作制冷剂非常有前途。
国内外正在积极开发它在冰箱、空调、食品保鲜剂等方面的应用,以替代氟里昂。
DME作为作发泡剂,国外已相继开发出利用DME 作聚苯乙烯、聚氨基甲酸乙酯、热塑聚酯泡沫的发泡剂。
发泡后的产品,孔的大小均匀,柔韧性、耐压性、抗裂性等性能都有所增强。
1.1.3.DME用作燃料由于DME具有液化石油气相似的蒸气压,在低压下DME 变为液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易燃、毒性很低,并且DME的十六烷值(约55) 高,作为液化石油气和柴油在汽车燃料方面的代用品,条件已经成熟。
由于它是一种优良的清洁能源,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在未来十年里,DME 作为燃料的应用将有难以估量的潜在市场,其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可广泛用于民用清洁燃料、汽车发动机燃料、醇醚燃料。
1.1.4.DME用作化工原料DME 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合成多种化学品及参与多种化学反应:与SO3 反应可制得硫酸二甲酯;与HCl 反应可合成烷基卤化物;与苯胺反应可合成N , N - 二甲基苯胺;与CO 反应可羰基合成乙酸甲酯、醋酐,水解后生成乙酸;与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烯;氧化羰化制碳酸二甲酯;与H2S 反应制备二甲基硫醚。
此外,利用DME 还可以合成低烯烃、甲醛和有机硅化合物。
目前合成DME有以下几种方法:(1)液相甲醇脱水法(2)气相甲醇脱水法(3)合成气一步法(4)CO2 加氢直接合成。
(5)催化蒸馏法。
其中前二种方法比较成熟,后三种方法正处于研究和工业放大阶段。
本设计采用气相甲醇脱水法。
下面对这几种方法作以介绍。
DME合成主要方法1)液相甲醇脱水法制DME甲醇脱水制DME 最早采用硫酸作催化剂, 反应在液相中进行, 因此叫做液相甲醇脱水法, 也称硫酸法工艺。
二甲醚工艺流程简介及方块图
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图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文字描述如下:
我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复合酸脱水催化生产二甲醚”工艺。
具体生产流程叙述如下:来自甲醇罐区的甲醇经泵送至反应釜均匀进入液相复合酸催化剂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快速脱水生成二甲醚气体。
该反应为微放热反应,为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用蒸汽间接进行催化剂加热。
从反应釜顶部出来的气体为二甲醚、水蒸汽和少部分甲醇混合气,此部分混合气体经过冷却器降温后进入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的气相二甲醚再进入净化装置精制,得到更为纯净的二甲醚气体。
最后气相二甲醚送往二甲醚压缩机进行压缩增压,冷却后液相的甲醚送至二甲醚罐区储存。
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冷凝液由泵送往精馏塔提纯,得到的甲醇产品送往甲醇罐再利用,精馏残液送往甲醇厂的造气炉夹套锅炉利用或
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二甲醚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二甲醚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目前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二步法和一步法两种,二步法是经过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二步过程得到DME,一步法是合成气直接生产DME,新开发的工艺有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和生物质间接液化制取二甲醚。
一、二步法合成工艺1、液相法最早采用的生产DME的方法是甲醇在浓硫酸中液相脱水,即将浓硫酸与甲醇混合,在低于100℃时加热制得。
台湾的ConsulChemical 公司早于1976年即用此法生产DME,该工艺过程具有反应温度低、甲醇转化率高(>80%)二甲醚选择性好(99%)等优点,但该方法由于使用腐蚀性大的硫酸,残液和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大,国外现已不用此法,而国内仍有少数厂家用此法生产。
2、气一固相法目前,许多工业化装置是用甲醇气相脱水生产DME,意大利的ESSO公司用负载金属的硅酸铝作催化剂生产DME,其甲醇的转化率为70%,DME的选择性大于90%。
Mobil公司利用新型的ZSM-5分子筛作甲醇脱水的催化剂,在比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获得了甲醇转化率为80%,DME的选择性>98%的好结果。
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在1991年开发了一种寿命长、活性高、选择性好的氧化铝催化剂,使用寿命为半年,转化率可达74.2%,选择性为99%。
我国的西南化工研究院,采用ZSM-5分子筛,在200℃条件下,甲醇的转化率可达75%~80%,选择性大于98%,已先后在我国建立了数套2500t/a规模的生产装置。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也开发了甲醇气相脱水制DME的催化剂,在江苏的吴县化工厂进行2500t/a规模的工业生产。
目前国内外采用甲醇脱水二步法工艺生产DME的较大企业有:美国杜邦公司、德国联合莱茵褐煤燃料公司、汉堡的DMA公司和荷兰的阿克苏公司,生产能力均达到万吨级以上;澳大利亚悉尼CSR公司、日本住友精细化工公司和我国的中山凯达精细化学品公司各具有5000t/a的生产能力。
由甲醇脱水生产二甲醚工艺的优点是工艺较为成熟,操作比较简单,能获得高纯度的二甲醚(最高可达99.99%)。
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
合成气制二甲醚工艺目前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两步法是经过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步过程得到DME,一步法是合成气直接生产DME,新开发的工艺有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和生物质间接液化制取二甲醚。
1、两步法制二甲醚两步法制二甲醚是以合成气为原料由低压法制得甲醇后,甲醇再经脱水制得DME,其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图1两步法合成二甲醚流程简图其中甲醇脱水制二甲醚的方法又包括液相甲醇脱水法和气相甲醇脱水法液相甲醇脱水是将甲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使甲醇脱水得到二甲醚,浓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该工艺具有反应温度低,原料转化率和二甲醚的选择性高的优点,但是产品后处理比较困难,而且浓硫酸的存在使设备腐蚀严重,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液,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限制了此工艺的发展"目前国内仅有武汉硫酸厂和山东久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此工艺。
在液相脱水制DME基础上,为了避免液体酸作为甲醇脱水剂时产生的设备腐蚀问题,美孚公司和意大利的ESSO公司开发了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甲醇气相脱水技术,气相甲醇脱水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甲醇蒸汽通过固体酸催化剂脱水生成二甲醚,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主要有沸石、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铝、阳离子交换树脂等,由于甲醇脱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维持适宜的反应温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和乙二醇研究综述度是气相甲醇脱水法的关键,两步法制二甲醚的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二甲醚的选择性和产品的纯度高,但是由于需要从合成气开始生产甲醇,导致合成气的转化率低,生产流程长,并且需要经过甲醇分离精制过程,使得整个工艺的成本增加,即使购买成品甲醇直接脱水制得二甲醚,也容易受到甲醇价格的影响,而使成本难以控制。
2、一步法制二甲醚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被称为“一步法”,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由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个过程组成,同时还存在水汽变换反应,由于受到热力学的限制,甲醇合成反应的单程转化率一般较低,而由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采用具有合成甲醇和甲醇脱水两种功能的复合催化剂,由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反应系统内各个反应相互祸合,生成的甲醇不断转化为二甲醚,合成甲醇不再受热力学的限制,与传统的经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步得到DME两步法,相比,一步法具有流程短、操作压力低、设备规模小、单程转化率高等优点,经济上更加合理,但缺点在于二甲醚的选择性低,产物的纯度不高。
二甲醚生产工艺及设备介绍
Ⅰ气相甲醇脱水法制DME1.应用案例年产10万吨二甲醚工程项目应用于广东绿源化工有限公司。
1.1 采用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二甲醚在催化剂作用下主要发生的主副反应为:主反应:2CH3OH=CH3OCH3+H2O副反应:CH3OH=CO+2H22CH3OH=CH4+2H2O+CCH3OH=CH4+H2+COCO+H2O=CO2+H2C+CO2=CO作为纯粹的 DME 生产装置而言,表 5.3-2 中列出3种不同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
由表1可以看出,由合成气一步法制 DME 的生产成本远较硫酸法和甲醇脱水法为低,因而具有明显的竞争性。
但相对其它两类方法,目前该方法正处于工业放大阶段,规模比较小,另外,它对催化剂、反应压力要求高,产品的分离纯度低,二甲醚选择性低,这都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设计采用汽相气相甲醇脱水法制DME,相对液相法,气相法具有操作简单, 自动化程度较高, 少量废水废气排放, 排放物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DME选择性和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同时该法也是目前国内外生产DME的主要方法。
表1二甲醚各种生产方法技术经济比较1.2 原料及产品规格原料:工业级甲醇甲醇含量≥99.5wt%水含量≤0.5 wt%产品: DME含量≥99.95wt%甲醇含量≤500ppmwt 水含量≤0.05ppm1.3 设计规模和设计要求设计规模:100,000吨DME/年,按照8000小时开工计算,产品流量12,500kg/h,合271.332kmol/h。
1.4 设计要求:产品DME:回收率为99.8%,纯度为99.95 wt%。
回收甲醇:回收率99.95%,纯度为99.0 wt%。
2 生产工艺及装置2.1 工艺流程本项目以甲醇为原料,经甲醇汽化、脱水反应、冷凝、精馏等工序,生产燃料级二甲醚。
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1)汽化循环甲醇贮罐中的甲醇用甲醇进料泵加压并计量后,在甲醇换热器中与反应气换热,然后进入甲醇汽化塔;来自精馏塔的一部分釜液(甲醇水溶液)也经预热后进入汽化塔。
二甲醚 工艺流程
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
甲醇催化脱水反应法合成二甲醚,主要包括原料甲醇汽化、脱水反应、冷凝洗涤、精馏提纯等四个阶段。
甲醇储罐中的原料甲醇经甲醇进料泵加压并计量后,在甲醇预热器预热,然后甲醇汽化塔汽化。
汽化后的气相甲醇经气体换热器与反应器换热后进入反应器(反应温度250-350℃,反应压力0.5-0.8MPa),第一股甲醇气体过热到反应温度从顶部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第二股甲醇气体稍过热后作为调节气与过热甲醇气混合从顶部进入反应器。
从反应器出来的粗甲醚气体经气体换热器、精馏塔再沸器、甲醇预热器、粗甲醇预热器换热,再经粗甲醚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粗甲醚储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液相为粗甲醚,粗甲醚用精馏塔进料泵加压并计量,经粗甲醚预热器预热后进入精馏塔,经精馏分离从顶部得到二甲醚产品。
甲醛生产工艺流程
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经鼓风机鼓入甲醇蒸发器,空气在甲醇蒸发器的底部鼓泡。
在甲醇蒸发器中,甲醇与空气一起被热水加热鼓泡蒸发。
出甲醇蒸发器的空气-甲醇混合气体立即补入水蒸汽,使空气-甲醇离开爆炸范围。
空气-甲醇-蒸汽三元混合气体经过热器加热进三元阻火过滤器,然后进入氧化器。
三元混合气在630℃~670℃、银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醇发生氧化反应和脱氢反应生成甲醛。
反应后的气体立即进入氧化器的激冷段管程,被壳程的水立即冷却,反应气被激冷到200℃立即进入氧化器的冷却段管程,被壳程的热水冷却到80℃~100℃后由吸收塔底至塔顶与循环吸收液逆流接触,至塔底后,甲醛浓度达到37%以上,经冷却后得到产品甲醛。
二甲醚生产工艺及流程操作
第一节流程简述粗甲醇由原料槽经原料泵打入粗甲醇储槽 V107,再经甲醇中间泵P106 打入甲醇塔C103 中部(如原料是精甲醇,则直接进入精甲醇储槽V101)。
在甲醇塔分离出水,>95%的甲醇由塔顶经E106 甲醇冷凝器后,进入甲醇回流槽V103,部分甲醇回流入塔C103,部分进入精甲醇储槽V101,甲醇塔尾气排空。
V101 槽的甲醇由P101 精甲醇泵经E103 冷甲醇加热器进入E101 甲醇蒸发器,蒸发的甲醇蒸气经E102 甲醇气加热器与反应后气体再加热至200℃,进入C101 合成塔下部,在经中央管加热至270℃,从合成塔上部进入催化剂床层,合成反应为放热反应,合成塔温度由导热油冷却控制。
开车时由导热油加热至反应温度。
反应后的混合气在E102、E103 中与入塔的冷甲醇换热后,进入经合成气冷凝器冷凝后进入C102 二甲醚分离塔中部,从塔顶得到99%的二甲醚,它经E105二甲醚冷凝器冷凝后进入二甲醚塔回流槽V102,部分回流入塔,部分进入V106精二甲醚冷凝储槽再进入产口储槽。
在C101 及C102 塔中,操作压力为0.4~1.0Mpa,C102 塔底的甲醇水经减压后进入C103 塔中部,塔底水分析合格后排放。
第二章合成塔操作二甲醚由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水来合成,反应为放热反应,方程式为:2CH3OH—CH3OCH3+H2O+5.5Kcal为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应及时移走反应热,二甲醚合成设计为列管式,催化剂装于管内,管外用导热油强制换热。
导热油自下部加热合成塔壳程,上部引出至导热油加热炉,经导热油泵打循环。
为防止不凝气体在合成器壳程上部积聚影响传热效果,设有一导热油膨胀罐,导热油膨胀罐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导热油的热膨胀及排放不凝气体。
在开工阶段,导热油的升温由加热炉来完成,加热炉采用燃油炉形式。
通过改变导热油入合成塔壳程的温度来调节催化剂床层温度。
第一节合成原始开车步骤1)检查按照流程图核对各设备管道、阀门和各种仪表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按技术规程检查安装质量。
二甲醚生产工艺操作要点
二甲醚生产工艺操作要点山西省长子丹峰化工有限公司张永林我公司现有一套6.0万吨/年合成氨系统,联产甲醇1.5万吨/年,二甲醚1万吨/年。
二甲醚系统于2008年投入生产运行,主要为甲醇催化脱水精馏生产二甲醚工艺。
二甲醚生产工艺有四川天一公司设计,采用自动化操作系统。
热源采用导热油锅炉提供,减少了软化水设施建设和水处理的压力。
系统降温循环水采用闭路循环使用,循环水系统基本无污染物排放。
导热油炉烟囱设置了一次和二次除尘和净化装置,烟气达标排放。
下面就我公司二甲醚系统近年来的运行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生产原理甲醇在催化作用下反应如下:主反应 2CH3OH=CH3OCH3+H2O二甲醚的生成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伴随着还有副反应产生。
2CH3OCH3=C2H2+H2O CH3OCH3=CH4+H2+COCO+H2O=CO2+H2 2CH3OH=CO+2H2二、原料甲醇及产品二甲醚性质:1、原料甲醇的性质甲醇俗称酒精,有类似乙醇气味的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分子式为:CH3OH,密度:0.7913克/毫升(20℃),沸点:64.65℃,甲醇为有毒化工产品,有显著的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危害最为严重,吸入浓的甲醇蒸汽时出现沉醉、头痛、恶心、呕吐、流泪、视力模糊和眼痛等。
空气中允许浓度为0.05mg/l极限允许浓度在空气中为2000ppm,在空气中甲醇蒸汽的爆炸极限为 6.0~36.5%。
2、产品二甲醚的性质二甲醚为弱麻醉剂,它的迷麻效力只是乙醇的1/4左右,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人体,对皮肤和呼吸有刺激作用,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密度为0.661kg/m3,蒸汽压低,爆炸极限为3.4~27%,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400ppm。
三、二甲醚工艺流程叙述1、二甲醚合成精馏工艺流程来自合成氨系统的原料甲醇经计量后进入甲醇中间罐,甲醇中间罐的甲醇经甲醇进料泵、甲醇预热器汽化后,汽化甲醇经换热器换热后分两股进入反应器;第一股甲醇汽加热到反应温度从顶部进入反应器;第二股甲醇汽稍过热后作为冷激气经计量后从中部进入反应器。
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
合成气制二甲醚工艺目前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两步法是经过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步过程得到DME,一步法是合成气直接生产DME,新开发的工艺有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和生物质间接液化制取二甲醚。
1、两步法制二甲醚两步法制二甲醚是以合成气为原料由低压法制得甲醇后,甲醇再经脱水制得DME,其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图1两步法合成二甲醚流程简图其中甲醇脱水制二甲醚的方法又包括液相甲醇脱水法和气相甲醇脱水法液相甲醇脱水是将甲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使甲醇脱水得到二甲醚,浓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该工艺具有反应温度低,原料转化率和二甲醚的选择性高的优点,但是产品后处理比较困难,而且浓硫酸的存在使设备腐蚀严重,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液,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限制了此工艺的发展"目前国内仅有武汉硫酸厂和山东久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此工艺。
在液相脱水制DME基础上,为了避免液体酸作为甲醇脱水剂时产生的设备腐蚀问题,美孚公司和意大利的ESSO公司开发了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甲醇气相脱水技术,气相甲醇脱水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甲醇蒸汽通过固体酸催化剂脱水生成二甲醚,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主要有沸石、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铝、阳离子交换树脂等,由于甲醇脱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维持适宜的反应温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和乙二醇研究综述度是气相甲醇脱水法的关键,两步法制二甲醚的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二甲醚的选择性和产品的纯度高,但是由于需要从合成气开始生产甲醇,导致合成气的转化率低,生产流程长,并且需要经过甲醇分离精制过程,使得整个工艺的成本增加,即使购买成品甲醇直接脱水制得二甲醚,也容易受到甲醇价格的影响,而使成本难以控制。
2、一步法制二甲醚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被称为“一步法”,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由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个过程组成,同时还存在水汽变换反应,由于受到热力学的限制,甲醇合成反应的单程转化率一般较低,而由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采用具有合成甲醇和甲醇脱水两种功能的复合催化剂,由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反应系统内各个反应相互祸合,生成的甲醇不断转化为二甲醚,合成甲醇不再受热力学的限制,与传统的经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步得到DME两步法,相比,一步法具有流程短、操作压力低、设备规模小、单程转化率高等优点,经济上更加合理,但缺点在于二甲醚的选择性低,产物的纯度不高。
二甲醚的生产
由国内开发的合成气一步气相法制二甲醚技术基本成熟,并已建成千吨 级装置。但对于建设大型二甲醚装置,国内技术尚需实践验证。
合成气法制DME是在合成甲醇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合成气经浆 态床反应器一步合成DME,采用具有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组分的双功能 催化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生产方法选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生产方法选择
2003年8月由沪天化工与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的两步法二甲醚万 吨级生产装置试车成功。该装置工艺流程合理,操作条件优化,具有产 品纯度高、物耗低、能耗低的特点,在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和设备硬件 自动化操作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方面的技术开发也很积极,而且 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学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介化研究院、、介化化肥厂 与、钊们化物所共同开展了合成气法制二甲醚的5 mL小试研究,重点进 行工艺过程研究、催化剂制备及其活性、寿命的考察。试验取得良好结 果:CO转化率大于85 %;选择性大于99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生产方法选择
也可采用从化肥和甲醇生产装置侧线抽得合成气的方法,适当增加少量 气化能力,或减少甲醇和氨的生产能力,用以生产DME 。
催化蒸馏法制DME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海石化公司研究院从事过这方面 的研究工作。他们是以甲醇为原料,用H2SO4作催化剂,通过催化蒸馏 法合成二甲醚的。由于H2SO4具有强腐蚀性,而且甲醇与水等同处于液 相中,因此,该法的工业化前景一般。催化蒸馏工艺本身是一种比较先 进的合成工艺,如果改用固体催化剂,则其优越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用催化蒸馏工艺可以开发两种DME生产技术:一种是甲醇脱水生产DME, 一种是合成气一步法生产DME。从技术难度方面考虑,第一种方法极易 实现工业化。
二甲醚操作规程
第一章产品概述一、产品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目前国内商品二甲醚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但据了解国家现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标准的制定,产品可分为燃料级二甲醚和精甲醚,本装置生产的是燃料级二甲醚。
㈠名称:二甲醚,简称甲醚,英文缩写为DME。
㈡结构式:H HH—C—O—C—HH H㈢分子式及分子量:C2H6O,CH3OCH3,46.07。
㈣性状: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有类似氯仿臭味。
㈤理化性质:密度(液相):661kg/m3,(气相):1.617kg/m3(20℃,空气=1)熔点:-141.5℃沸点:-24.9℃闪点(闭口):-41℃表面张力: 16达因/厘米(-10℃)气体粘度: 82.5μP(0℃)蒸发热: 111.64卡/克(-24.8℃)燃烧热: 7545卡/克比热: 0.5351卡/克·℃临界压力: 5.37MPa临界温度: 126.9℃液态二甲醚发热量: 6903×4.1868J/kg气态二甲醚发热量: 14200×4.1868J/kg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3.45~26.7%(V%)。
表1-1 二甲醚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20℃时,约0.49MPa下,二甲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5.3%(wt),甲醚在汽油中的溶解度(25℃)7.0%(wt),能溶于四氯化碳、丙酮、氯仿、乙酸甲酯等。
二甲醚为弱麻醉剂,对呼吸道有轻微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使皮肤发红、水肿、生疱。
浓度为7.5%(体积)时,经23分钟引起运动共济失调及麻醉,经26分钟失去知觉,皮肤接触甲醚时易冻伤。
二甲醚对金属材料无腐蚀作用。
对许多塑料和橡胶均有溶胀作用,接触二甲醚的密封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等含氟塑料和特殊橡胶制品。
二、二甲醚产品规格燃料级二甲醚产品:二甲醚≥99.0%(wt%)H2O≤0.50%(wt%)甲醇≤0.50%(wt%)三、二甲醚用途二甲醚具有广泛的用途,精甲醚可用做日用化妆品、药剂、油漆等气雾剂的推进剂;生产硫酸二甲酯、低碳烯烃的原料;替代氯氟烃做制冷剂。
甲醇制造二甲醚(DME)
甲醇制二甲醚(DME)摘要:综述了二甲醚的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及使用二甲醚时候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二甲醚化工产品合成气一步法甲醇液相法甲醇气相法一、产品说明1、二甲醚的基本概况二甲醚别名:甲醚英文名称:methyl ether;dimethyl ether;DMECAS编号:115-10-6分子式:C2H6O结构式:CH3—O—CH3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
二甲醚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
相对密度(20℃)0.666,熔点-141.5℃,沸点-24.9℃,室温下蒸气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
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
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
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
2 生产原理2.1 生产方法简介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方法主要有合成气一步法和甲醇法。
甲醇法又分为甲醇气相法和甲醇液相法。
合成气一步法的工业化技术尚未成熟,理由是: ①现有的技术未经装置检验;②即使按现有技术,其生产成本也高于甲醇气相法2.2 反应方程式甲醇液相法:甲醇脱水反应在液相、常压或微正压、130 ~130 ℃下进行。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2CH3OH =H3COCH3 +H2O甲醇气相法:催化剂为ZSM分子筛、磷酸铝或γ2Al2O3。
甲醇脱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主反应:2CH3OH =H3COCH3 +H2O主要副反应:CH3OH =CO + 2H2H3 COCH3 =CH4 +H2 +COCO +H2O =CO2 +H23 工艺过程及流程图3.1工艺过程甲醇液相法甲醇液相法由硫酸法发展而来,而硫酸法生产二甲醚工艺是硫酸法生产硫酸二甲酯生产流程中的前半段生产工艺。
二甲醚生产工艺
二甲醚生产工艺二甲醚生产工艺概述二甲醚,又称甲醚、氧二甲,是一种无色可燃气体,可压缩液化。
它在传统上用途可作为气雾剂的推进剂,也可广泛用作化工原料,在精细化学晶的合成、制药、燃料、农药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但这些领域的用量均非常有限,使二甲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大规模低成本二甲醚生产工艺的日趋成熟,二甲醚作为新型能源的替代优势日趋明显,其在民用燃料和替代柴油方面的优势使其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许多企业看好二甲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纷纷投资建设二甲醚生产装置。
依托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众多的甲醇生产企业,目前已经有数十家二甲醚生产企业,而且规划和在建的企业也很多,二甲醚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一步法、两步法以及联产法。
1一步法一步法也称直接合成法,它以H2、CO和CO2为原料,直接在反应器里生成二甲醚,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CO+222=CH3OH2CH3OH=CH3OCH3+H2OCO+H2O=H3+CO2将上述反应过程合并,则总反应方程式为:3H2+3CO=CH3OCH3+CO2根据反应移热方式不同,一步法生产技术又可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
1.1气相法气相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国气相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工艺技术由于气相一步法二甲醚合成反应为强放热过程,此过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时,反应热不易移出,因此存在传热性能差、温度控制难、时空产率低等缺点,并在低转化率和高空速的情况下操作,未反应的合成气大量循环,因而无法解决工程放大问题,目前还没有工业化装置投产。
1.2液相法针对气相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固定床反应器传热能力差,无法将反应热及时移出,温度控制困难等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单位都开发了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工艺,使用的是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复合催化剂。
与气相一步法相比,浆态床技术具有传热、传质效果好,投资少,操作方便等特点。
二甲醚工艺流程图
二甲醚工艺流程图二甲醚工艺流程图是对生产二甲醚的整个过程进行可视化展示的一种工具,用于指导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进行生产操作。
以下是一个例子,展示了一个常见的二甲醚工艺流程。
二甲醚(dimethyl ether,DME)工艺流程图1. 原料准备:- 甲醇(methanol):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净化和预处理后,进入反应器。
- 催化剂:通常使用一种硅铝比较高的ZSM-5型催化剂。
- 水:作为反应副产物,需要尽量从反应体系中去除。
2. 压缩:- 经过预处理的甲醇,通过泵被压缩到一定的压力,以满足反应器的需要。
3. 加热:- 压缩后的甲醇经过加热,提高其温度,以便进入反应器。
4. 反应:- 加热后的甲醇进入反应器,反应器中存在的催化剂促使甲醇进行脱水反应,产生二甲醚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OH → CH3OCH3 + H2O。
- 确保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和压力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反应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5. 分离:- 反应结束后,反应器内的产物被送入分离装置。
- 首先,通过降温和压力释放,使得从反应器内蒸发出的二甲醚气体被冷凝成液体,形成初级产品。
- 然后,使用精馏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将甲醇、水和其他杂质从二甲醚中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二甲醚。
6. 净化:- 高纯度的二甲醚需要经过一系列净化工序,以去除残留的杂质。
- 常见的净化方法包括吸附、膜分离和固体吸附等。
7. 再循环:- 在分离和净化过程中产生的甲醇和水,可以通过相应的处理步骤得到回收利用,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提高工艺经济性的目的。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二甲醚工艺流程图,它展示了从原料准备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工艺流程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工艺条件、催化剂选择和设备设计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通过工艺流程图的指导,工程师和操作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生产过程,并根据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甲醚工艺流程简介及方块图
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图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甲醚生产工艺流程文字描述如下:
我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复合酸脱水催化生产二甲醚”工艺。
具体生产流程叙述如下:来自甲醇罐区的甲醇经泵送至反应釜均匀进入液相复合酸催化剂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快速脱水生成二甲醚气体。
该反应为微放热反应,为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用蒸汽间接进行催化剂加热。
从反应釜顶部出来的气体为二甲醚、水蒸汽和少部分甲醇混合气,此部分混合气体经过冷却器降温后进入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的气相二甲醚再进入净化装置精制,得到更为纯净的二甲醚气体。
最后气相二甲醚送往二甲醚压缩机进行压缩增压,冷却后液相的甲醚送至二甲醚罐区储存。
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冷凝液由泵送往精馏塔提纯,得到的甲醇产品送往甲醇罐再利用,精馏残液送往甲醇厂的造气炉夹套锅炉利用或
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最早是由高压甲醇生产中的副产品
精馏后制得,随着低压合成甲醇技术的广泛应用,副反应大大减少,二甲醚的工业生产技术很快发展到甲醇脱水或合成气直接合成工艺。
甲醇脱水法包括液相甲醇法和气相甲醇法,前者的反应在液相中进行,甲醇经浓硫酸脱水而制得,但因该法存在装置规模小、设备易腐蚀、环境污染、操作条件恶劣等问题,逐步被淘汰。
近年来,二甲醚的需求量增长较大,各国又相继开发投资省、操作条件好、无污染的新工艺,主要包括二步法和一步法。
二步法先由合成气制取甲醇,然后将甲醇在催化剂下脱水制取二甲醚。
以前主要采用硫酸作催化剂,现在大多采用由γ-Al2O3/SiO2制成的ZSM-5分子筛作催化剂,性能优良,选择性好,故能制备出高纯的二甲醚,还能避免污染。
一步法由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包括合成气进入反应器内同时完成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两个反应和水-煤气变换反应,产物为甲醇与二甲醚的混合物,混合物经蒸馏分离得二甲醚,未反应的甲醇返回反应器。
一步法多采用双功能催化剂,一般由两类催化剂混合而成,其中一类为合成甲醇催化剂,另一类为甲醇脱水催化剂。
合成甲醇催化剂包括Cu-Zn-Al (O)基催化剂,如BASF、S3-85和I-CI-512等。
甲醇脱水催化剂有氧化铝、多孔SiO2-Al2O3、Y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丝光沸石等。
一步法根据反应器类型分为固定床和浆
态床两种。
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反应可分为以下几步:
CO+H2—>CH3OH -ΔH=90.7kJ/mol (1)
2CH3OH—>CH3OCH3+H2O -ΔH=23.5kJ/mol (2)
CO+H2O—>CO2+H2 -ΔH=41.2kJ/mol (3)
总反应式:3CO+3H2—>CH3OCH3+CO2 -ΔH=246.1kJ/mo l (4)
一步法与二步法相比较,各有优势。
一步法中CO的转化率远高于二步法,但在一步法中,由于三个反应必须同时发生,且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这就要求所用的催化剂有很好的耐热性,在高温下具有高选择性。
一步法生产的二甲醚一般用作醇醚燃料,若想生产高纯度,还需进一步分离提纯。
二步法的转化率虽然不如一步法高,但是它具有生产工艺成熟,装置适应性广,后处理简单等特点,既可直接建在甲醇生产厂,也可建在其它公用设施好的非甲醇生产厂。
与一步法相比,二步法合成流程稍长,但两类催化剂装在不同反应器,互不干扰。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一步法具有流程短、设备效率高、操作压力低和CO单程转化率高等特点,使得设备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大大减少,合成二甲醚的生产成本较两步法大幅度降低。
因此,一步法经济上更加合理,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总体上来说更具技术优势。
根据反应过程的相态和工艺特点来分,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
醚工艺主要有两相法和三相法之分。
两相法又称气相法(G PDME),三相法又称液相法(LPDME)。
气相法主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合成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如果使用富碳合成气,则催化剂表面会很快结炭而失活,因此气相法只能使用富氢合成气(H2/CO远大于2),并在低转化率情况下操作(未反应的合成气大量循环)。
气相法主要技术工艺有丹麦托普索公司的TIGAS法和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与COSMO石油公司联合开发的ASMTG法。
液相法主要在浆态反应器中进行,CO、H2和二甲醚为气相,惰性溶剂为液相,悬浮于溶剂中的催化剂细粉为固相。
由于液相的热容大,因此液相法很容易实现恒温操作,而且催化剂颗粒表面为溶剂所包围,结炭现象大为缓解,因此可使用富碳合成气为原料。
目前,中国清华大学、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和日本的NKK公司均正在致力于开发用浆态反应器由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产业化技术,并且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分别进行了中试,为大规模的二甲醚生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