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课程安排

合集下载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与方案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与方案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与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培养具备中式烹调技能和知识的专业厨师,能够熟练掌握中式烹调的原理和技巧,能够制作出美味的中式菜品,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内容1.中式烹饪基础知识-厨房安全与卫生-厨师刀具使用和维护-调料使用和搭配-厨具的使用和保养-烹饪学理论基础2.具体菜品制作技巧和方法-中式热菜制作-中式凉菜制作-中式汤品制作-中式面点制作3.中式烹饪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烹饪基本原理,能够根据食材特点自主创新菜品-培养对食材搭配和烹饪技巧的敏感性-练习使用不同的烹饪手法,例如炒、炸、炖等三、培训模式1.理论教学-提供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讲义-培训师以讲授的方式传授中式烹饪技巧和理论2.实践操作-学员实际操作制作中式菜品,并由教练进行现场指导-实践操作环节设置小组竞争,增加学员的动力和互动3.线上学习-提供线上学习平台,学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和复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设置在线作业和测验,以检测学员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四、培训期限本次培训总计120个学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培训(20学时)-第二阶段:菜品制作技巧(80学时)-第三阶段:创新能力培养(20学时)五、培训师资培训师由具有丰富中式烹饪经验的专业厨师担任,可邀请知名厨师作为培训特聘教练,提供专业指导和经验分享。

六、考核与评价1.学员必须完成培训期间的所有课程和作业,并通过相应的测验和考核,方可获得结业证书。

2.通过考核评价学员对中式烹饪技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3.学员可以参与菜品制作比赛,评选出最佳制作技巧和最具创意的菜品,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七、培训效果评估1.结业后对学员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并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以评估培训的效果。

2.根据学员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培训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八、经费预算1.培训师资费用2.培训场地费用3.培训教材和学习资料费用4.培训设备和厨具费用5.培训期间的膳食费用6.培训证书和奖品费用以上为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与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操作,培养具备中式烹调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厨师,提高学员在中式烹调领域的竞争力。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09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09

《中式烹调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烹饪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及其相应的工艺方法和手段,对烹饪原料选择与加工工艺、调配工艺、制熟工艺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熟练的掌握各种基本烹调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烹饪美食的生产、研究及创新奠定基础。

烹调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并且需要有烹饪化学、原料学、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烹饪美学、食品卫生物学、中国烹饪概论、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因此要求学生首先掌握上述课程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较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说明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烹调工艺的基本概念,了解厨房的组织与设备工具,烹饪原料的选择,对原料的初加工、切配、调味、加热与美化,饮食发展现状及菜品改革与创新。

三、课程性质该课程的学习需要有烹饪化学、原料学、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食品卫生物学、烹饪美学、中国烹饪概论、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作为指导,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与面点工艺学以及其他食品加工工艺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烹调工艺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饮食文化的重大意义;怎样学习烹调工艺学。

第二章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感官鉴别(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入厨基础知识1、厨师的职业道德了解厨师行业中的职业道德有关职责2、厨房的工作岗位及其职责了解地方菜厨房中的各种岗位的工作职责3、地方菜的组成及风味特点①了解粤菜的风味特点②掌握各地方菜的特点第二节烹饪原料的选择1、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

2、烹饪原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3、烹饪原料选择的方法。

第三节烹饪原料的感官鉴别1、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概念和意义。

2、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方法和要求。

(二)基本要求:了解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要求和质量标准。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大纲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大纲

中式烹调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烹饪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及其相应的工艺方法和手段,对烹饪原料选择与加工工艺、调配工艺、制熟工艺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熟练的掌握各种基本烹调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烹饪美食的生产、研究及创新奠定基础;烹调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并且需要有烹饪化学、原料学、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烹饪美学、食品卫生物学、中国烹饪概论、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因此要求学生首先掌握上述课程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较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二、课程设置说明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烹调工艺的基本概念,了解厨房的组织与设备工具,烹饪原料的选择,对原料的初加工、切配、调味、加热与美化,饮食发展现状及菜品改革与创新;三、课程性质该课程的学习需要有烹饪化学、原料学、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食品卫生物学、烹饪美学、中国烹饪概论、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作为指导,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与面点工艺学以及其他食品加工工艺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30学时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烹调工艺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饮食文化的重大意义;怎样学习烹调工艺学;第一章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感官鉴别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烹饪原料的选择1、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2、烹饪原料选择的基本原则;3、烹饪原料选择的方法;第二节烹饪原料的感官鉴别1、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方法和要求;二基本要求:了解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要求和质量标准;重点:掌握烹饪原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懂得品质鉴别的意义、标准、方法、能根据烹调工艺的要求对常用的烹饪原料进行感官鉴别;难点:能够根据烹调工艺的要求对常用的烹饪原料进行感官鉴别;第二章初加工工艺8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鲜活原料的初加工工艺1、果蔬原料的初加工工艺2、禽畜原料的初加工工艺3、鱼类原料的初加工工艺4、其他原料的初加工工艺第二节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1、干制原料涨发的概念及一般流程2、水发工艺3、碱发工艺4、油发工艺5、盐发工艺第三节解冻工艺1、烹饪原料的解冻过程2、解冻的方法二基本要求:了解烹饪原料初加工工艺的一般流程,了解烹饪原料解冻的方法和原则,了解干制原料涨发工艺和概念;一般流程和影响因素;重点:掌握各类烹饪原料的初加工工艺,掌握常用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难点:掌握各类烹饪原料的初加工工艺,掌握常用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第三章分割与成型工艺8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分割工艺1、家畜类原料的分割工艺2、家禽类原料的分割工艺3、鱼类原料的分割工艺第二节刀工工艺1、刀工的概念和作用2、刀工操作的姿势和要求3、刀法的种类和技术要领第三节刀工成型工艺1、基本料形的成型工艺2、剞花工艺二基本要求:了解分割与成型工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常用动物性原料的骨骼结构;重点:掌握一般动植物的分卸工艺,熟练各种刀工技法,掌握基本原料的成型工艺和剞花工艺;难点:掌握一般动植物的分卸工艺,熟练各种刀工技法,掌握基本原料的成型工艺和剞花工艺;第四章组配工艺10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单个菜肴的组配工艺1、单个菜肴组配的作用和要求;2、单个菜肴组配的基本形式和种类;3、组配单个菜肴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筵席菜肴的组配工艺1、筵席菜肴的构成;2、筵席菜肴组配的方法和原则;3、筵席配菜的基本要求;二基本要求:了解组配工艺的概念、意义和种类,了解烹饪原料组配与筵席菜肴组配之间的关系,筵席菜肴的构成及其组配的原则与要求;重点:掌握烹饪原料组配的作用,要求、形成、原则和方法;难点:掌握烹饪原料组配的作用,要求、形成、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风味调配工艺10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调味工艺1、菜肴的味型;2、调味的方法和时机;3、调味工艺的原则;4、调味工艺的一般要求;第二节调香工艺1、菜肴香气的来源;2、调香的基本方法;3、调香的时机;第三节调色工艺1、菜肴色泽的来源;2、调色工艺的方法;3、调色工艺的基本要求;第四节调质的工艺1、致嫩工艺;2、膨松工艺;3、增稠工艺;二基本要求:了解菜肴风味调配的概念,意义,内容、作用;重点:掌握调味工艺、调香工艺、调色工艺和调质工艺方法,原则和要求;难点:掌握调味工艺、调香工艺、调色工艺和调质工艺方法,原则和要求;第六章烹制工艺基础1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烹制工艺的概念和作用1、烹制工艺的概念;2、烹制工艺对烹饪原料的影响;第二节烹制工艺中的热传递现象;1、热传递的基本方式;2、烹制工艺中的传热介质;第三节烹制基本方法1、水烹方式;2、油烹方式;3、汽烹方式;4、辐射烹方式;第四节火候及其调控1、火候的概念;2、火候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炉口火力的调控;4、传热介质的温度调控;5、加热时间的调控;第五节初步热处理工艺1、初步热处理的意义和作用;2、初步水加热处理工艺;3、初步油加热处理工艺;4、初步汽蒸工艺;第六节制汤工艺1、制汤工艺的原料选择;2、鲜汤的种类及制作工艺;3、制汤工艺的技术关键;第七节临灶操作与勺工工艺1、临灶使用的设备器具;2、临灶操作的基本要求;3、勺工工艺;二基本要求:了解烹制工艺的概念、作用和烹制工艺中的热传递现象,理解火候和初步热处理的概念以及制汤原理,了解临灶操作的一般要求,能熟练运用勺工工艺的各种技法;重点:掌握各种烹制基本方式的特点和应用,掌握火候调控的一般原则,初步热处理和制汤的工艺流程与操作关键;难点:掌握各种烹制基本方式的特点和应用,掌握火候调控的一般原则,初步热处理和制汤的工艺流程与操作关键;第七章热菜烹调工艺5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炒制工艺1、炒制工艺流程;2、炒制工艺关键;3、炒制工艺的成品特点;4、炒制工艺分类;5、炒制工艺与爆;第二节油炸工艺1、油炸工艺流程;2、油炸工艺关键;3、油炸工艺的成品特点;4、油炸工艺分类;5、油炸工艺与煎、贴;第三节熘制工艺1、熘制工艺流程;2、熘制工艺关键;3、熘制工艺的成品特点;4、熘制工艺分类;5、熘制工艺与烹;第四节拔丝工艺1、拔丝工艺流程;2、拔丝工艺关键;3、拔丝工艺的成品特点;4、代表菜品;5、拔丝工艺与蜜汁、挂霜;第五节汆制工艺1、汆制工艺流程;2、汆制工艺关键;3、汆制工艺的成品特点;4、代表菜品;5、汆制工艺与涮、烩、煮、炖、煨、灼;第六节烧制工艺1、烧制工艺流程;2、烧制工艺关键;3、烧制工艺的成品特点;4、烧制工艺分类;5、烧制工艺与扒、焖、蹋;第七节蒸制工艺1、蒸制工艺流程;2、蒸制工艺关键;3、蒸制工艺的成品特点;4、蒸制工艺分类;第八节烤制工艺1、烤制工艺流程;2、烤制工艺关键;3、烤制工艺的成品特点;4、烤制工艺分类;5、烤制工艺与熏;第九节焗制工艺1、焗制工艺的概念;2、焗制工艺的种类;3、焗制工艺的操作要领;第十节其他烹调方法1、石烹;2、铁板烤;二基本要求:了解热菜烹调工艺的一般流程和热菜烹调方法的分类,掌握各种常见烹调方法的概念、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工艺关健、成品特点、分类、代表菜品以及与类似烹调方法的异同,能运用这些烹调方法制作常见热菜;重点:掌握各种常见烹调方法的概念、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工艺关键、成品特点,能运用这些烹调方法制作常见热菜;难点:掌握各种常见烹调方法的概念、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工艺关键、成品特点,能运用这些烹调方法制作常见热菜;第八章冷菜烹调工艺8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拌炝工艺1、拌2、炝第二节腌泡工艺1、腌2、醉3、糟第三节卤煮工艺1、卤2、酱3、盐水煮4、烧、焖第四节凝冻工艺1、凝冻工艺的概念;2、原料要求;3、成菜特点;4、操作要点;5、凝冻工艺分类;二基本要求:了解冷菜烹调的一般工艺流程和冷菜烹调方法的分类,弄清各种常用冷菜烹调方法的概念、成菜特点、原料要求;重点:掌握其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关键并能利用这些烹调方法制作常见的冷菜;难点:掌握其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关键并能利用这些烹调方法制作常见的冷菜;第九章菜肴造型工艺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菜肴造型的作用和原则1、菜肴造型的作用;2、菜肴造型的种类;3、菜肴造型的原则;第二节热菜造型工艺1、热菜造型的特点;2、热菜造型的盛器选用;3、热菜造型的形式和手法;第三节冷菜造型工艺1、冷菜造型的形式;2、冷菜造型的工艺流程;3、冷菜造型的原则与要求;第四节菜肴装饰工艺1、装饰工艺的意义与作用;2、装饰工艺的类型;3、装饰工艺的基本原则;二基本要求:了解菜肴造型的作用和种类;重点:掌握菜肴造型的方法、规律和原则;难点:掌握菜肴造型的方法、规律和原则;第十章烹调工艺的改革与创新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意义1、烹调工艺的改革与创新是历史的必然;2、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内容;第二节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原则1、必须根植于传统工艺而不墨守成规;2、必须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精益求精;3、必须顺应时代潮流;4、必须注重科学化、标准化、个性化;第三节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方法1、烹调工艺的流程创新方法;2、通过借鉴学习,模仿改良的创新方法;二基本要求:了解烹调工艺改革创新的意义和内容;重点:掌握烹调工艺改革创新的原则和方法,能利用烹调工艺高歌创新的理论指导烹调实践;难点:掌握烹调工艺改革创新的原则和方法,能利用烹调工艺高歌创新的理论指导烹调实践;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总学时: 20学时实验一:一实验内容果蔬原料的初加工工艺二实验要求使学生了解果蔬原料摘洗加工和操作方法三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二:一实验内容禽畜原料的初加工工艺二实验要求使学生了解禽类原料的宰杀工艺和操作方法三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三:一实验内容鱼类原料的初加工工艺二实验要求使学生了解鱼类原料的宰杀清洗工艺和操作方法三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四:一实验内容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二实验要求使学生了解干活涨发的要求和操作方法三实验学时6学时实验五:一实验内容动物性原料分割工艺二实验要求使学生了解动物性原料分割的要求和操作方法三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六:一实验内容制汤工艺二实验要求使学生了制汤的要求和操作方法三实验学时4学时。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20天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60课时,理论30课时、实操30课时。

三、培训对象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60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

提高就业技能。

四、培训方式:集中与分散五、培训级别:中级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开设:刀工、热菜配菜、热菜烹调知识与技能。

同时开设食品卫生法、爱滋病防治、卫生与保健,就业与创业、法律与维权等课程。

本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达到中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5、熟悉食品安全法,掌握卫生与保健,爱滋病防治知识。

6、学习相关法律及维权常识,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中式烹调概述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中式烹调师教学教案pdf

中式烹调师教学教案pdf
学习炒、炖、煮、炸等中式烹调技法,掌握火候和油温的控制。
菜品制作
分组进行菜品制作,包括家常菜、地方特色菜等,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标准
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菜品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介绍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注 重菜品的创意和实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食材分类
中式烹饪中常用的食材包括蔬菜 、肉类、海鲜、禽蛋、豆制品等 ,每种食材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 营养价值。
食材特点
中式烹饪注重食材的新鲜度、质 地和口感,强调食材的原汁原味 ,讲究“色、香、味、形”四方 面的和谐统一。
刀工技艺与运用
刀工技艺
中式烹饪中常用的刀法有切、片、丝 、丁、块、段等,不同的刀法可以制 作出不同的菜肴形状和口感。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中式烹调师的职业前景广阔,就业 机会众多。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掌握中式烹饪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 括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方法等方 面。
培养学生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热爱和传 承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 业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03
传统中式菜肴制作
川菜系列
01
02
03
麻婆豆腐
掌握豆腐的嫩滑口感与麻 辣味的完美结合,学习制 作地道的四川麻婆豆腐。
回锅肉
学习如何将猪肉炒至外酥 里嫩,搭配豆瓣酱和蒜苗 ,呈现出独特的回锅肉风 味。
水煮鱼
探究如何将鱼肉煮至鲜嫩 入味,同时掌握麻辣汤底 的调制技巧。
粤菜系列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及计划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及计划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及计划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及计划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兴盛,中式烹调师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的中式烹调师,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及计划的制定过程和内容。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制定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

首先,需要对中式烹调师的职责和要求进行明确。

中式烹调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厨艺基础、熟悉中式烹调技巧、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并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进行创新和改良。

其次,需要对学习中式烹调的学员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背景和需求,以便制定出适合的教学大纲。

最后,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参与讨论,确保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大纲的内容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内容: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烹调技巧、中式菜肴制作、食材选购和储存、卫生安全等。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和演变、中式烹调的基本原理、食材的分类和特点等。

基本烹调技巧包括切割、炒、煮、蒸、炸、烤等。

中式菜肴制作包括凉菜、热菜、主食、点心等。

食材选购和储存涉及到食材的选择、保存和处理等。

卫生安全是中式烹调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厨房卫生和操作规范等。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安排。

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大纲确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进度应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估和改进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估,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实际操作的评估。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还可以邀请学员和相关专家参与教学评估,以获取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估结果。

中式烹调师教案范文

中式烹调师教案范文

中式烹调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式烹调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掌握中式烹调的常用食材和调料;3.学习中式烹调的传统菜品制作方法;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自主设计和制作中式菜品。

二、教学内容1.中式烹调的特点和流派;2.中式烹调的常用食材和调料;3.中式烹调的基本工具和器具;4.中式烹调的传统菜品制作方法;5.创新中式菜品的设计和制作。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介绍中式烹调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中式烹调的兴趣,并展示一些中式菜品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食欲。

第二步:理论讲解(30分钟)1.介绍中式烹调的流派,如川菜、粤菜、鲁菜等,以及它们的地域特色和代表菜品。

2.讲解中式烹调常用的食材和调料,如大葱、姜、蒜、豆瓣酱、酱油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搭配原则。

3.介绍中式烹调的基本工具和器具,如炒锅、蒸锅、砂锅等,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步:实践操作(60分钟)1.示范制作一道传统中式菜品,如宫保鸡丁或麻婆豆腐,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技巧。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自己选择的传统中式菜品,并辅导和指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第四步:创新设计(3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一道新颖的中式菜品。

2.学生个别或分组展示并演示自己设计的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3.评价和点评学生的创新菜品,鼓励学生发扬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实践操作中学生的表现和菜品的制作效果;2.学生对中式烹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学生创新设计菜品的原创性和可行性。

五、教学资源1.中式烹调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资料;2.中式烹调常用食材和调料的样品;3.中式烹调的传统菜品制作方法和步骤的示范材料;4.实践操作所需的厨具和食材。

中式烹调师教案

中式烹调师教案

中式烹调师教案一、教案概述中式烹调师是指在餐饮行业中从事中式菜肴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本教案旨在为中式烹调师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中式烹饪的基本技巧、烹饪原理、食材搭配、菜肴创新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中式烹调师将能够熟练地制作各种中式菜肴,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中式烹饪的基本技巧,如切、片、剁、炖、煮、蒸、炸等。

2.掌握中式烹饪的基本原理,如火候控制、调味技巧、烹饪时间等。

3.熟悉各种中式食材的特点、搭配方法和烹饪方法。

4.培养中式烹调师的创新能力和菜肴研发能力。

5.培养中式烹调师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中式烹饪基本技巧:切、片、剁、炖、煮、蒸、炸等。

2.中式烹饪基本原理:火候控制、调味技巧、烹饪时间等。

3.中式食材的特点、搭配方法和烹饪方法。

4.中式菜肴的创新方法和研发技巧。

5.餐饮业管理知识和团队协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中式烹饪的基本技巧、原理和食材搭配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式烹饪的基本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烹饪技巧和烹饪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中式菜肴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菜肴研发能力。

4.情景模拟:模拟实际餐饮业的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中式烹饪基本技巧和原理(1个月)2.第二阶段:中式食材的特点、搭配方法和烹饪方法(1个月)3.第三阶段:中式菜肴的创新方法和研发技巧(1个月)4.第四阶段:餐饮业管理知识和团队协作技巧(1个月)六、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2.组织学生参加中式烹饪比赛,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评估教学质量。

本教案旨在为中式烹调师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中式烹饪的基本技巧、烹饪原理、食材搭配、菜肴创新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中式烹调师将能够熟练地制作各种中式菜肴,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计划规划方案大纲大纲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计划规划方案大纲大纲

中式烹饪师1、职业代码: 4-03-01-012、职业定义:依据中式餐饮服务和成品特色的要求,能够运用煎、炒、烹、炸、熘、煸、烧、煮、烩等多种冷热菜肴烹饪技法,对烹饪原料进行加工、整理、加热、调治、盛装等,制作中式风格菜肴的人员。

初级中式烹饪师培训计划1.整体目标整体目标培育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拥有必定的职业道德素质,认识餐饮服务与食品制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基本掌握烹饪原料加工技术、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一般菜肴的制作工艺,能够运用简单烹饪基本技术,独立达成原料选择、加工、加热处理等厨房惯例协助工作。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照《中式烹饪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饪师的理论知识要求 , 经过培训 , 使培训对象认识饮食和食品生产服务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和有关基本知识,理解烹饪原料切配加工知识、原料知识、菜肴制作技术知识、厨房安全生产知识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等。

操作技术培训目标依照《中式烹饪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饪师的操作技术要求 , 经过培训 , 使培训对象掌握中式烹饪基本技法,合理运用原料切配加工技术达成原料加工整理工作,掌握必需的烹饪方法,制作一般菜式和汤羹,能够达成卫生洁净整理工作,能够独立上岗进行安全操作。

养成优秀的职业习惯,适应专业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操作,姿态正确。

2、教课要求理论知识要求职业道德饮食营养卫生知识饮食成本核算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原料基础(初)加工烹饪原料切配加工菜肴制作工艺基础冷菜制作方法热菜制作工艺操作技术要求干货原料涨发加工动物原料基础(初)加工刀工成型技法冷菜拼摆盛装指定热菜制作抽签热菜制作3、教课计划安排总课时数: 400 课时。

理论知识讲课: 170 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 10 课时。

操作技术讲课: 50 课时。

操作技术练习: 150 课时。

灵活课时: 20 课时。

初级中式烹饪师培训纲领1.课程任务和说明经过培训 , 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中式烹饪师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操作技术。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及计划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及计划

中式烹调师十天教学大纲及计划一、培训对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贫困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复退军人。

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了解餐饮服务与食品制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基本掌握烹调原料加工技术、烹调原料基础知识、一般菜肴的制作工艺,能够运用简单烹调技能,独立完成原料选择、加工、加热处理等厨房常规辅助工作。

理论知识目标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了解饮食和食品生产服务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和相关基本知识,理解烹饪原料切配加工知识、原料知识、菜肴制作技术知识、厨房安全生产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掌握中式烹调基本技法,合理运用原料切配加工技术完成原料加工整理工作,掌握必要的烹调方法,制作一般菜式和汤类。

能够完成卫生清洁整理工作,能够独立上岗进行安全操作。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适应专业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操作、姿态正确。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烹饪的工作认知|1.厨师简介2.厨师的职业要求第二章常用原料的初步加工1.果蔬原料的初加工工艺2.禽原料的初加工工艺3.水产品初加工工艺4.其他原料的初加工工第三章烹饪勺工|1 .翻锅的基本要求2.勺锅的站姿和端锅3.翻锅的技术方法4.手勺的技术方法第四章烹饪刀工1.刀工的基本要求2.刀工的处理工具和基本姿势3.行刀的技法介绍…4.刀工的原料成形第五章配菜和调味技术1.配菜2.调味第六章热菜制作1.炒、烧、煸、熘、爆的各种制作2.家常热菜制作拔丝土豆、特色烧茄子、农家乱炖、京酱肉丝、回锅肉、红烧鲤鱼、烂糊白菜、蒜茸油麦菜、可乐鸡翅、五彩溜鸡片第七章:第八章制作冷菜1.冷菜的调味2.冷菜的装盘3.家常凉菜的制作凉拌土豆丝、水果拼盘、凉拌黄瓜、糖醋黑木耳、海带拌粉丝四、培训课时培训时间: 1三个月,一天8课时,一课时45分钟,总共80课时。

中式烹调专业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专业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并适应餐饮业各类型企业第一线工作的烹饪人才。

掌握烹饪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掌握营养的配比,懂得饮食卫生要求
掌握原料基本知识,懂得厨房安全常识,会使用厨房工具及设备
掌握饮食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熟练制作个菜系中的代表菜肴
二、学制及课程设置:
1、学制:初级(每天8节课,每周五天,共10周,计400课时)
2、课程设置
①《烹饪概论》
②《基本功训练》
③《烹饪原料知识》
④《烹饪原料加工技术》
⑤《饮食业成本核算》
⑥《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
⑦《菜肴制做工艺基础》
⑧《厨房设备与安全》
⑨《热菜烹调方法》
三、教学内容
㈠中国烹调的起源和发展㈡烹调的作用
㈢原料知识
㈣原料切配加工技术
㈤饮食业成本核算
㈥冷菜的烹制
㈦食品调刻
㈧厨房管理
㈨烹调技术
四、课目安排
课程表(1---4周)
课程表(5—8周)
课程表(9---10周)。

中式烹饪培训教学大纲大纲及教学计划规划方案教学内容

中式烹饪培训教学大纲大纲及教学计划规划方案教学内容

中式烹饪培训教课大纲和教课计划中式烹饪师培训教课纲领跟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式烹饪师行业迅速发展,成为改良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之一。

为帮助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实现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规范职业技术培训行为,提高职业技术培训质量,现联合当前我国家技术培训的实质状况和省、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培训的要求,拟订本培训纲领。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及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为要旨,进一步增强农民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式农民,加速提高持证农业劳动力在总农业劳动力中的比重,建设一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主体力量。

二、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时间依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详细培训要求,确立详细的培训时间,并仔细组织实行。

三、教课目的经过培训达到以下目标:(1)使培训人员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

(2)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

(3)经过本课程的教课使培训学员达到初级中式烹饪师的知识水平。

(4)掌握有关中式烹饪师的基本知识;四、培训工作的原则与要求(一)培训工作的基来源则1、适用性原则。

依据各级中式烹饪师的实质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2、时效性原则。

着重理论知识和时间相联合,增强能力培养,战胜纯学术性教课的偏向。

3、灵巧性原则。

形式多样,方法灵巧,除采纳讲堂讲授外,可适合采纳察看、商讨等方式,使学员宽阔思路和眼界。

4、规范性原则。

仔细履行本纲领,突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增强科学管理,严格查核纪律和考勤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5、培训和调研相联合的原则。

在培训过程中,应付有关培训内容和成效进行检查研究,精益求精完美培训工作。

(二)培训工作的要求1、组织师资力量并进行培训。

任课教师应付有关培训内容和成效进行检查研究以及学员特色,编写必需的教课参照资料,做好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

2、依据本方案指定有关培训计划。

中式烹饪教学计划

中式烹饪教学计划

毕节鹏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了解中式烹调的基础知识,掌握火候、调味和原料的初步熟处理的基本知识,懂得汤对烹调菜肴的作用,熟悉挂糊、上浆、勾芡的方法并能掌握几种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要领等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 35天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280课时,理论100课时、实操180课时。

三、培训对象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55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以及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集中五、培训级别:初级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中式烹调概述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024年度中式烹调师教学教案最新版

2024年度中式烹调师教学教案最新版
制作方法
选用新鲜蔬菜,清洗干净后切成适当大小,用沸 水焯烫或用生食方式处理,沥干水分后加入调味 料拌匀即可。
调味技巧
凉拌菜的调味一般较为简单,常用调味料有酱油 、醋、芝麻酱、蒜泥、辣椒油等,可以根据个人 口味进行搭配和调整。
2024/2/2
16
腌制类冷菜制作方法及调味技巧
制作方法
将食材清洗干净后,用盐、糖、料酒等调味料腌制一段时间,使其入味后即可食用。腌制时间 根据食材和口味需求而定。
演示油条、麻花等面点的 炸制过程,强调油温控制 和翻动技巧。
04 其他熟制方法
简要介绍烤、烙等熟制方 法及其适用场合。
22
06
创新创意菜品设计
2024/2/2
23
传统菜品创新思路探讨
食材搭配创新
通过尝试不同的食材组合,创造 出新的口感和味道,如将传统食
材与现代食材相结合。
烹饪技法创新
运用现代烹饪技术,对传统菜品 进行改良,如使用低温慢煮、分
特殊人群营养需求
3
针对孕妇、乳母、婴幼儿、青少年、老年人等特 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膳 食建议。
2024/2/2
28
合理膳食搭配原则介绍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强调食物的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 粗细搭配,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 养素。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鼓励学员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奶类和 大豆制品的摄入,以补充身体所需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 践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 需求和场合设计和制作新 菜品。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 道德和职业素养,遵守行 业规范和卫生标准。
2024/2/2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烹饪专业教学计划表(2019级)

烹饪专业教学计划表(2019级)
《烹饪(中式烹调)》教学计划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程安排(周学时或开放周数)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训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来自一二一



18
18
18
18
20
20
公共基础课
1
德育
108
108
0
2
2
2
2
体育与健康
72
72
0
2
2
3
英语
36
36
0
2
4
语文
36
36
0
2
5
数学
36
36
0
2
6
职业指导
36
36
0
2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4
16
冷拼与食品雕刻
36
18
18
2
17
中式烹调技术1(理论)
72
72
0
4
18
中式烹调技术2(实训)
72
0
72
4
一体化
19
粤菜烹饪教程
144
96
48
2
6
20
中式烹调师考证理论
216
216
0
4
4
4
考证
21
中式烹调师考证实操
288
0
288
8
8
22
生产实习
600
0
600
30
23
毕业实习
600
0
600
30
小计

中式烹调师初级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中式烹调师初级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中式烹饪师初级教课纲领《中式烹饪师》课程教课纲领一、课程教课目的本课程是烹饪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经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术培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及其相应的工艺方法和手段,对烹饪原料选择与加工工艺、分配工艺、制熟工艺的基根源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娴熟的掌握各样基本烹饪方法。

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烹饪美食的生产、研究及创新确立基础。

烹饪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而且需要有烹饪化学、原料学、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烹饪美学、食品卫生物学、中国烹饪概论、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为指导,所以要修业生第一掌握上述课程的基础知识,并拥有较娴熟的着手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说明重点要修业生掌握烹饪工艺的基本观点,认识厨房的组织与设施工具,烹饪原料的选择,对原料的初加工、切配、调味、加热与美化,饮食发显现状及菜品改革与创新。

三、课程性质该课程的学习需要有烹饪化学、原料学、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食品卫生物学、烹饪美学、中国烹饪概论、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作为指导,拥有较强的实质操作性,与面点工艺学以及其余食品加工工艺学有着亲密的联系。

四、教课内容、基本要乞降学时分派(130学时)绪论(2学时)(一)教课内容:烹饪工艺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二)基本要求:使学生认识我国饮食文化的现状及将来;发展饮食文化的重要意义;如何学习烹饪工艺学。

第一章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感官鉴识( 2学时)(一)教课内容第一节烹饪原料的选择1、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

2、烹饪原料选择的基根源则。

3、烹饪原料选择的方法。

第二节烹饪原料的感官鉴识1、烹饪原料感官鉴其余观点和意义。

2、烹饪原料感官鉴其余方法和要求。

(二)基本要求:认识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要乞降质量标准。

重点:掌握烹饪原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懂得质量鉴其余意义、标准、方法、能依据烹调工艺的要求对常用的烹饪原料进行感官鉴识。

难点:可以依据烹饪工艺的要求对常用的烹饪原料进行感官鉴识。

中式烹调师教案

中式烹调师教案

中式烹饪师教课设计第一章烹饪技术概括[ 教课目标 ]经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烹饪技术的含义,理解我国菜肴的特点和我国菜的构成。

[ 教课重点 ]我国菜肴的特点[ 学时 ] 4[ 讲课方法 ]以理论为主[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烹饪技术的内涵 1. 烹饪技术的含义烹饪技术在使用上,是指菜肴的制作技术。

烹饪技术包含烹饪技术和面点技术。

2. 烹饪技术和面点技术3.烹饪技术的工艺特点(二)我国菜肴的特点 1. 选择原料广,制作精美 2. 制作方法多,任意性大3.调味灵巧,口胃突出 4. 风味特点多、地方性强 5. 搭配合理、营养丰富(三)我国菜的构成 1. 地方风味 1) 山东菜 2) 四川菜 3) 广东菜 4) 江苏菜 2. 民族风味1) 清真菜 2) 朝鲜菜 3. 素菜特点: 1) 选料应时,并以烤麸、素鸡、腐衣、豆腐、粉皮为主要原料。

2) 制作考究,技术精深。

4.宫廷菜特点: 1) 用料宽泛、宝贵好奇 2) 讲究菜肴的造型 3) 菜名寓以祥瑞荣华 4)餐具华贵独到5. 官府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达官贵族家庭所使用的菜肴。

三、小结本章叙述了烹饪技术的内涵,我国菜肴的特点,我国菜的构成四、部署作业 1. 简述我国菜肴的特点 2. 简述素菜的特点 3. 简述宫廷菜的特点第二章刀工技术[ 教课目标 ]经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刀工的作用,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各样刀法及原料的成型方法[ 教课内容 ]刀工技术[ 教课重点 ]直刀法,平刀法[ 教课难点 ]花形原料的切法[ 学时 ] 16[ 讲课方法 ]以实操为主[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刀工的基本作用及基本要求1.刀工的作用1)便于烹饪解饮食2)可使菜肴的外形千姿百态2.刀工的基本要求1)一定掌握原料的不一样特征2)一定使改刀后的原料齐整划一,清爽利落。

3)一定与烹饪方法相适应4)操作姿必然须正确(二)刀法1. 直刀法1)切2)剁3)坎3.斜刀法4.锲刀法(三)原料的成型方法1. 片1) 切法2) 片法2. 块1) 切法2) 砍法3.丝与条4.段5.丁、粒、末6.茸7.花形原料的切法1)麦穗花刀2)菊花花刀3)梳子花刀4)荔枝花刀5)蓑衣花刀6)卷筒花刀7)牡丹花刀8)斜双十字花刀9)多十字花刀10)柳叶花刀11)一字花刀本章学习了刀工的基本作用及基本要求,刀法,原料的成型方法四、部署作业1、刀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练习各样刀法3、练习原料的成型方法第三章原料的初步加工技术[ 教课目标 ]经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蔬菜初加工的要求,理解蔬菜初加工的方法,理解鱼类初步加工的工序,掌握整鱼出肉出骨的方法,理解贝、虾、蟹及其余水产品的初步加工,理解家禽初步加工的工序,掌握家禽整料出骨的步骤,认识家禽初步加工的清洗方法,理解鸡、猪、牛、羊肉的分档取料及用途[ 教课内容 ] 原料的初步加工技术 [ 教课重点 ] 蔬菜、鱼类、家禽初步加工的工序 [ 教课难点 ] 整鱼出肉出骨的方法,家禽整料出骨的步骤[ 学时 ] 8[ 讲课方法 ]以实操为主[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蔬菜的初步加工1.蔬菜初加工的要求1)摘除不行食的部分2)去掉污物3)要先洗后切4)注意器皿的卫生5)要随用随加工6)厉行节俭2.蔬菜初加工的方法1)叶菜类2)根菜类3)瓜果类4)豆类5)花菜类(二)水产品的初步加工1. 鱼类的初步加工1)刮鳞2)去鳃3)去内脏4)清洗2.鱼类初步加工的实例1)黄鱼2)鲥鱼3)鲳鱼4)带鱼5)鲨鱼6)鲤鱼7)鲶鱼3.鱼出肉出骨的方法1)出肉的方法2)整鱼出骨A.口除法B.背除法4.贝、虾、蟹及其余水产品的初步加工1)贝类2)虾类3)蟹类4)甲鱼5)鳝鱼(三)家禽的初步加工1.宰杀2.褪毛3.开膛取内脏4.内脏清洗5.家禽的整料出骨1)划开颈皮,斩断颈骨2)出翅膀骨3)出躯干骨4)出鸡腿骨5)翻转鸡皮(四)牲畜的初步加工1.盐醋搓洗法2.里外翻洗法3.刮剥法4.漂洗法5.注水冲刷法(五)分档取料1.鸡的分档取料及用途1)脊背2)鸡腿肉3)胸脯和里脊肉4)翅膀5)鸡爪6)鸡头7)鸡脖2.猪肉的分档取料及用途1)前槽2)腰排3)后秋3.牛肉的分档取料及用途2)牛尾3)上脑头2)羊尾3)前腿4)颈肉5)脊背6)肋条7)胸脯8)后腿9)前腱子10)后腱子三、小结本章叙述了蔬菜初加工的要乞降方法,水产品、家禽、牲畜的初步加工以及分档取料四、部署作业1、简述蔬菜初加工的要求2、练习鱼类初步加工3、练习整鱼出肉出骨4、练习家禽初步加工第四章干货原料的泡发技术[ 教课重点 ]水发、油发[ 教课难点 ]水发、油发[ 讲课方法 ]以理论+实操为主[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干货原料的泡发要求1、熟习原料的产地和性质2、掌握干货泡发的各样方法3、要认识泡发过程中有关的因素4、要选择适合的容器(二)干货原料的泡发方法1.水发1)冷水发2)温水发3)开水发2.油发1)油汆2)水浸3)漂洗3.碱发1)碱发工序:水洗、碱液浸泡、漂洗2)碱液配制4.盐发5.火发(三)干货原料的泡发实例1.燕窝的泡发2.鱼翅的泡发3.熊掌4.海参的泡发5.鱼肚的泡发6.鱿鱼泡发7.鲍鱼的泡发8.鱼皮、鱼唇的泡发9.明骨的泡发10.海蜇的泡发11.不干杯的泡发12.乌鱼蛋的泡发13.哈士蟆的泡发14.冬菇、口蘑的泡发15.猴头蘑的泡发三、小结本章叙述了干货原料的泡发要求,干货原料的泡发方法,干货原料的泡发实例四、部署作业练习:水发、油发、碱发、盐发、火发第五章食品雕琢技术[ 教课目标 ]经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食品雕琢的意义,认识食品雕琢的工具,理解食品雕琢的表现方式,掌握食品雕琢的刀法,认识食品雕琢的操作程序,认识雕琢品的使用与保留[ 教课内容 ]食品雕琢技术(实操)[ 教课重点 ]食品雕琢的刀法[ 教课难点 ]食品雕琢的表现方式,食品雕琢的刀法[ 学时 ] 8[ 讲课方法 ]以实操为主[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食品雕琢的意义它是美化宴会,追求“美食”的一种造型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20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60课时,理论30课时、实操3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60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

提高就业技能。

四、培训方式:集中与分散
五、培训级别:中级
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
主要开设:刀工、热菜配菜、热菜烹调知识与技能。

同时开设食品卫生法、爱滋病防治、卫生与保健,就业与创业、法律与维权等课程。

本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达到中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5、熟悉食品安全法,掌握卫生与保健,爱滋病防治知识。

6、学习相关法律及维权常识,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中式烹调概述
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二) 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1. 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工方法。

(三) 刀工刀法的勺工技艺
1. 了解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

2. 掌握刀工、勺工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四) 出肉、整料去骨
1. 熟悉出肉、整料去骨的基本要求。

2. 掌握常见水产品、家禽、家畜的出肉、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

(五) 干货原料的涨发
1. 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

2. 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

3. 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

(六) 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1. 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意义、作用和原则。

2. 熟悉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

3. 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

(七) 热菜配菜知识
1. 理解配菜的意义。

2. 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

(八) 火候
1. 了解火候的概念。

2. 熟悉不同的传热介质、传热方式对烹饪原料的影响。

(九) 调味
1. 了解味觉和味的分类。

2. 熟悉调味的方式。

3. 掌握调味的原则。

(十) 制汤
1. 理解制汤的意义。

2. 了解汤汁的分类及制作步骤。

3. 掌握汤汁形成的基本原理。

(十一) 上浆、挂糊、勾芡
1. 了解调制浆、糊、芡所用的原料。

2. 理解上浆、挂糊、勾芡在烹调中的作用。

3. 掌握上浆、挂糊、勾芡的区别和种类。

(十二) 热菜的烹调方法
1. 熟悉热菜烹调方法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2. 了解常用烹调方法的步骤。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关键。

(十三) 热菜装盘
1. 熟悉热菜装盘的要求。

2. 了解盛菜器皿的种类和用途
3. 掌握盛器与菜肴配合的原则。

(十四) 筵席知识
1. 了解筵席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2. 熟悉筵席菜肴的配制方法。

3. 掌握筵席菜肴上菜顺序及筵席菜单设计的基本要求。

十、培训实施与考核
1.培训方法与要求:培训要以理论、实际操作并重,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法,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农民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等行之有效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培训结束后使农民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

2.培训教材: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

3.考试考核:参训学员培训期满后,由劳动部门统一进行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