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二维码的安全问题研究_李璟莹

合集下载

二维码安全性分析及加密技术研究

二维码安全性分析及加密技术研究

二维码安全性分析及加密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技术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然而,随之而来的二维码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二维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二维码加密技术,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二维码应用。

第二章二维码概述2.1 二维码的定义与分类2.2 二维码在生活中的应用2.3 二维码的优势与不足第三章二维码安全性分析3.1 二维码安全威胁3.1.1 信息篡改3.1.2 隐私泄露3.1.3 恶意链接3.2 二维码安全性评估指标3.2.1 可靠性3.2.2 安全性3.2.3 隐私性第四章二维码加密技术研究4.1 二维码数据加密算法4.1.1 对称加密算法4.1.2 非对称加密算法4.2 二维码图像加密算法4.2.1 嵌入式加密算法4.2.2 隐写术4.3 二维码解密技术4.3.1 密钥管理4.3.2 解密算法第五章实验与分析5.1 设计实验方案5.2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5.2.1 二维码加密性能测试5.2.2 二维码解密准确度测试第六章结果与讨论6.1 实验结果分析6.2 二维码加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6.3 未来发展方向第七章结论通过对二维码安全性的分析和二维码加密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二维码应用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二维码加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二维码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性能。

然而,二维码安全性问题还存在一些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不断提升二维码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备注:以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章节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浅议手机二维码应用及安全性

浅议手机二维码应用及安全性
骗 用户扫 描 , 悄 悄窃 取用 户信 息 、 推送 病毒 。 4 2 隐 患产生 的原 因 二维码 本身 只是 一个信 息 的载体 , 其之 所 以会发生 恶意诈 骗等 行为 , 主要
实 际应用需 求的前提 下产生 的 , 其主要思 想方法 是把一 维码 自上而下 堆叠在 一
起。 作 为一 种全 新 的信 息存 储 、 传 递和 识别 技术 , 二 维 码 技术一 直 广受 各 国关 注, 美国、 德国、 日本等 国 已经将 二 维码 技术 应用 与公 安 、 外交、 军事、 税务 、 交 通、 工业 生产 等多 各领域 。 在标准 化方 面 , 经过 各 国多年 的研究 , 二 维码 已 出现
多 种码 制 , 常见 的 有P D F 4 1 7 、 Q R C o d e 、 C o d e 4 9 、 C o d e l 6 K、 C o d e O n e 等, 其 中Q R C o d e  ̄早 对 中文汉 字进 行编 码 , 应用最 为普 及 。 我 国对二 维码 技术 的研 究始 于 1 9 9 3 年, 随着 我们 市场 经济 的不 断完善 和信 息技术 的迅速 发展 , 国 内对 二维 码技 术 的需 求与 日俱增 。 2 . 2 二维 码 的优点 大存储量 : 由于二维码 可 以在二维方 向上表示 信息 , 其存储 容量大 , 且 随着
2 . 1发 展历程 国际上对 二维码 技术 的研 究始 于上世 纪8 O 年代 末 , 是在一维 条码无身是病毒 : 当用户 下载到盗 版或者 重新打包 过 的二 维码 生成 或 扫描工 具 时 , 可能 面临 各种 安全 风险 。 二维码 扫描 的链接 是恶 意的 : 如 果是单 纯 的文本信 息 , 扫描 之后一 般不 会 有 安全 问题 , 但是 二维 码 中如果含 有 网站链 接或者 运行 程序 , 扫 读后点 击操 作 就可 能被攻 击 。 不 法分子 将恶 意链接生 成二 维码 , 伪装成优 惠券 、 精彩 内容 等诱

谈谈二维码安全问题

谈谈二维码安全问题

息恢复,译码的错误率不会超过千万分之 软件。这些恶意的软件都链接嵌入到二维
一。
码中,用户一旦扫描这些二维码并下载链
(3)可以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和防 接中的恶意软件之后,这些木马病毒就开
伪性好。
始在用户的手机中运行,从而导致用户被
(4)读取方便,可以使用扫描工具或 恶意耗费、盗取网银。近几年,利用二维码
功能瞬间感染大量手机用户。
2 安全隐患分析
2.4 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2.1 对二维码监管空白
大多数的二维码是使用明文编码,普
目前,制作者可以通过应用商店、社 通的二维码扫描软件均可以读取,这样就
交论坛平台等交流方式制作和发布自己 容易导致这些承载了个人、企业和政府等
信息泄露的风险。例如,火车票在实行实 名制的初期,车票上的二维码就是采用了 明文编码,就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漏 洞收集身份证信息,扰乱购票系统,危害 国家利益,后来经过了特殊编码和加密处 理,才遏制了这个弊端。现在市场上依然 有大量的二维码名片采用的明文编码,这 就存在很大的隐患,涉及个人的隐私、企 业的秘密等信息的泄露风险。
纳 500 多个汉字的信息或者是 1100 多个 博、网络论坛、媒体广告等,这些渠道发布
字节的信息,它还可以将图片、声音、链接 二维码不需要向国家部门申请,国家没有
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安全审核。这样导
(2)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比较高, 致的结果是很难查找到制作源头,会给我
二维码局部损坏达到 50%仍然可以将信 们的手机带来手机病毒、吸费软件、钓鱼
2.5 监管难度大 虽然在现行的互联网体系下,很多信 息载体形式均有相应的信息内容监控,过 滤技术或人工手段,但是随着二维码的大 量使用,很多种网上交流都出现了二维码 信息载体形式,这些二维码承载的内容不 能直接可见。由于二维码带有隐秘性,在 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规避现行信息内容监 控系统,就导致了对二维码的监控执行繁 琐,监管的难度非常大。 3 总结 二维码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 同时,我们也要时时刻刻了解二维码会给 我们会带来一些危害。所以在监管制度不 严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自己提高安全意 识,在扫描二维码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 己的安全,特别是一些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要慎重扫描,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而扫描 一些二维码,导致自己的信息泄露或财产 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及应用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陈如明.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价值 与应对策略[J].移动通信,2012. [3]高春燕.大数据的安全底线[J].中国 计算机报,2012.

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怎么写

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怎么写

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怎么写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一、引言二维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扫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支付、身份认证等领域。

然而,随着二维码的普及,二维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分析,全面了解当前二维码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二维码安全的威胁1. 二维码伪造:黑客可以通过伪造二维码来实施诈骗、钓鱼等恶意行为。

2. 二维码篡改:黑客可以修改二维码中的信息,将恶意链接或恶意软件隐藏其中。

3. 二维码截取:黑客可以在传输过程中截取二维码,获得用户的敏感信息。

4. 二维码反向生成:黑客可以通过已扫描的二维码的信息,反向生成相应的二维码,进而进行恶意使用。

三、二维码安全的应对措施1. 加强用户教育:通过提供二维码安全知识培训,增加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

2. 检验二维码的真实性:用户在扫描二维码前,应该先核实二维码的来源和可信度。

3. 使用可信赖的扫码工具:选择正规渠道下载扫码工具,并定期更新软件版本,以防止已知漏洞被攻击。

4. 防止二维码篡改:在生成二维码时,使用防篡改技术,如数字签名或认证码等,确保二维码信息的安全性。

5. 加强二维码传输的安全性:建立安全的传输通道,使用加密技术保护二维码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6. 提供二维码验证服务:提供验证二维码真伪的服务,通过扫描后的校验码等方式,让用户可以确认二维码的合法性。

四、二维码安全调研分析1. 实地调研:我们通过在各个商场、酒店、地铁等场所收集二维码,并进行验证,发现部分商家使用的二维码存在篡改风险。

2. 网络调查:通过在线调查,我们发现许多用户不知道如何判断二维码的真实性,缺乏安全意识。

3. 安全论坛调研:我们参与了多个网络安全论坛,发现黑客已经开始利用二维码进行钓鱼攻击和诈骗行为。

五、结论与建议1. 二维码安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用户、商家和技术提供商共同努力。

2. 用户应加强二维码安全教育,提高辨识能力,切勿随意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

基于二维码加密技术的社交网络安全保障研究

基于二维码加密技术的社交网络安全保障研究

基于二维码加密技术的社交网络安全保障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交网络来分享个人信息、交流情感和社交活动。

然而,社交网络也面临着安全隐患,如个人隐私泄露、黑客攻击等。

因此,如何保障社交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二维码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的安全保障。

二维码是一种二维条码,它是将信息编码后用一种特殊的图案来表示,通常用于通过手机扫描来获取信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同时也提高了社交网络的使用效率和体验。

一、二维码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二维码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的信息通过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转化成二维码图案。

这种图案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一定的防伪性和保密性。

其中,防伪性是指二维码图案无法通过简单的复制和打印来进行伪造。

保密性是指二维码图案中的信息只有在扫描解码后才能被读取,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二、二维码加密技术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1. 登录验证二维码加密技术可用于社交网络的登录验证,将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转化成二维码图案,在用户登录时进行扫码验证,从而保证用户的登录安全性。

2. 信息分享用户可以通过将信息编码成二维码图案分享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只需要用手机扫描即可获取信息。

这种方式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3. 资源下载在社交网络中共享资源时,通过将资源的链接编码成二维码图案,可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恶意软件侵入用户计算机并窃取用户信息,从而保护用户的计算机安全。

三、二维码加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信息篡改在二维码传输过程中,如果存在中间人攻击,黑客可以篡改二维码信息,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解决方法: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对二维码进行加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扫描设备安全用户在扫描二维码时,会在手机上下载扫描应用程序,如果该应用存在安全漏洞,将会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

解决方法:用户可选择具有安全认证的二维码扫描应用程序进行扫描。

手机二维码安全风险对用户的影响研究

手机二维码安全风险对用户的影响研究
科 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 号: 1 0 0 5 — 6 0 3 3 ( 2 0 1 4 ) 0 9 — 0 1 2 0 — 0 4
S C I — T E C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E C O N O M Y
2 0 1 4 年 第2 4 卷
从传统模式转变成 了电子商务模式 ,其感 知风险的维度也发生
了一定程度 的改变 [ 4 3 。P o d d和 J a r v e p a a突破 了人们对传统模式
手机管家 ” 提供 的数据 , 自从 “ 腾讯 手机管家 ” 为“ 灵动快 拍” “ 我 查查 二维码 ”等应用程序提供二维码安全检测 以来 ,截至 2 0 1 3
第9 期
收稿 日 期: 2 0 1 4 — 0 2 — 2 6
手机 二维码安全风 险对用户的影响研 究
居 易, 任 利成
(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山西太原 , 0 3 0 0 2 4 )

要: 手机二 维码 具有使 用方便 、 时效性 强、 使 用成本低 的特点 , 作 为一种新兴 电子
1 研 究 背景与 问题
随着 移动通信技术 的飞 速发 展 ,移动互联 网与 国际互联 网 进一步融合并不断壮大。同时 , 智能移动终端 的广泛普及与应用 催生 出大量相关技术 的创新 。二 维码 技术与手机智 能应用相 结 合形 成 的手机二 维码 技术 在移动 电子 商务 中得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对用户 而言 , 手机二维码 的便捷性在于不需要更 换设 备 , 只 要手机可 以正 常接 收彩信显示 图片 ,通过 摄像 头识别扫描二 维
行, 手机病 毒制作者利用 二维码 的兴起 , 把病毒下 载的链接 、 钓 鱼 网址 等转换 为二 维码发布在 户外 、 微博 、 论坛 等处 , 利用各种

二维码安全检测

二维码安全检测

二维码安全检测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二维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获取信息、进行支付等操作,因此二维码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二维码安全检测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二维码的基本原理。

二维码是一种可以储存信息的图形标记,它可以存储比普通条形码更多的信息,包括链接、文字、图片等。

由于二维码的特殊性,使得它在传播信息、进行支付等方面具有便利性和高效性。

然而,正是因为它的便利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可能通过篡改二维码内容或者制作虚假二维码来实施欺诈行为。

针对二维码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检测和防范。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二维码安全检测工具,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进行内容的解析和安全性的评估。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检测二维码中是否存在恶意链接、虚假信息等内容,从而避免用户因扫描二维码而受到损失。

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常识和经验来进行二维码的安全检测,比如在扫描二维码时,要注意核对链接的真实性,避免盲目点击;同时,也要警惕一些过于诱人的优惠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二维码的制作和管理来提升安全性。

在制作二维码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正规的二维码生成工具,避免使用一些来源不明的二维码生成器;同时,在管理二维码时,也要注意对二维码的有效期进行控制,避免二维码被长期滞留而被不法分子利用。

总之,二维码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话题。

为了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二维码安全的检测和防范工作。

希望本文所述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使用二维码时能够多加留意,提高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防止信息泄露

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防止信息泄露

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防止信息泄露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二维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支付宝、微信到各类APP,二维码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过度依赖二维码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导致信息泄露,给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谨慎对待二维码扫描,切记不可轻易扫描陌生二维码。

二维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二维码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信息传输方式,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但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

一旦轻易扫描了含有恶意链接的二维码,很可能会导致手机中毒,甚至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这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也会给社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二维码安全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识别并规避二维码风险要规避二维码安全风险,首先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我们应该谨慎对待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轻易扫描。

要定期对手机进行病毒查杀,保持系统和软件的最新版本,以免遭受病毒侵害。

在使用第三方支付等涉及隐私信息的场景中,也要谨慎对待二维码,尽量使用官方渠道。

二维码安全的基本措施为了确保二维码使用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仅扫描来自可靠渠道的二维码,避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二是保持手机系统和软件的最新版本,及时修复安全漏洞;三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四是定期查杀手机病毒,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隐患。

尽管二维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我们仍需提高警惕,谨慎对待二维码的使用。

只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二维码带来的各种风险,保护好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让我们一起为构建更加安全的数字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手机二维码应用模式研究

手机二维码应用模式研究
Va u gne rn l e En i e i g
・1 81 ・
手机 二维 码应 用模 式 研 究
Ap l a i n M o e S u y o o i p i t d t d fM b l Two d m e so a r o e c o e - s u s s h p o lms n t a piain,ams t h s p o lms a d u s owa d h srtg o v lpig mo ie wo— uh n ii nd h n dic se te r b e i i y, s p lc to i a t e e r be n p t fr r te tae y f de eo n bl t d me in ac d usn s , ivd srfr n efrp o tn h D lc to d p p lrz to fmo iet — i n in r o . i nso a b r o eb ie s po ie eee c o rmoi gt ea p iaina o u aiain o bl wo dme so a bae de l n l
mo e f mo i t d o bl wo— i nso a bae de n e d me in l r o i Ch n ,h s a e e o i g o e d n o ain d c dng o i I tr e a d i a to e r d c d n t ra ifr t , e o i t l m o nk n en t n de o ig o e f h c dn t v r y t e i
摘要 : 手机 二 维码是 把二 维码技 术 与移 动终端 手机 相 结合 的产物 , 以借 助手机 使 用 的便 利 性来 充分发 挥二 维码 识别技 术 的优 越性 。本文分 析 了手 机二 维码 在 我 国的主 要应 用模 式, 别为 解码 识读 信 息 、 码链 接 上 网 、 验证 真 伪 , 分 解 解码 并探 讨 了其在 应 用 中存 在 的 问题 , 针对 这 些 问 再 题提出了我 国手机二维码业务的发展策略, 为推动手机二维码的应用普及提供参考 。

提高扫码警惕性远离诈骗陷阱

提高扫码警惕性远离诈骗陷阱

提高扫码警惕性远离诈骗陷阱在数字化时代,扫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支付、获取信息还是参加活动,扫码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扫码技术的广泛应用,诈骗分子也开始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各种诈骗活动。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提高扫码警惕性显得尤为重要。

扫码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假冒二维码、钓鱼链接以及虚假支付等。

这些诈骗手段往往伪装得很巧妙,让人防不胜防。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诈骗的常见手法和提高警觉性是每个用户的责任。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假冒二维码进行欺诈。

这种二维码可能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海报、传单上,甚至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链接中。

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能被引导到一个看似合法的网站,进而泄露个人信息或进行不必要的支付。

因此,在扫描任何二维码之前,务必确认其来源和真实性。

在识别二维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

如果二维码出现在陌生的地方,或者来自不熟悉的联系人,最好保持警惕。

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二维码扫描工具,避免下载不明的第三方应用。

这些应用可能会藏有恶意软件,给用户的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钓鱼链接是另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会通过伪装成知名网站的链接,引诱用户点击。

一旦用户进入这些网站,常常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或支付信息。

这类诈骗手法通常会利用紧迫感,如“限时优惠”或“账户异常”,迫使用户匆忙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应保持冷静,仔细检查链接的URL 是否与正规网站一致。

虚假支付也是扫码诈骗的一种形式。

用户在购买商品时,可能会遇到要求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的情况。

这时,务必要确认收款方的身份和支付方式是否安全。

使用熟悉的支付平台,并在支付前仔细核对信息,可以大大降低被骗的风险。

社交媒体上的诈骗活动也越来越猖獗。

许多诈骗信息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传播,常常以“中奖”、“优惠”等吸引用户的眼球。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应对过于美好的信息保持怀疑,并避免轻易分享个人信息。

提高扫码警惕性远离诈骗陷阱

提高扫码警惕性远离诈骗陷阱

提高扫码警惕性远离诈骗陷阱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扫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操作。

无论是购物支付、获取信息,还是参与活动,扫码都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就在这看似简单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诈骗陷阱。

为了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提高扫码警惕性显得尤为重要。

扫码诈骗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

其中,常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伪造的二维码来诱导用户扫码。

这些伪造的二维码可能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小广告上,也可能隐藏在一些看似正规的宣传海报中。

当您不经意间扫码后,可能会被引导至一个虚假的网站或页面,要求您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等。

一旦您按照要求输入,不法分子便会窃取这些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还有一种情况是扫码后自动下载恶意软件。

这些软件可能会在您的手机中悄悄运行,窃取您的通讯录、短信内容、通话记录等重要信息。

更有甚者,它们会监控您的手机操作,获取您的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从而给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扫码送礼品的方式来吸引人们扫码。

他们往往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车站等地,声称只要扫码关注公众号或者加入某个群组,就可以领取精美礼品。

很多人在贪图小便宜的心理驱使下扫码操作,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诈骗的圈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扫码警惕性,远离这些诈骗陷阱呢?首先,要养成仔细观察二维码的习惯。

在扫码之前,务必确认二维码的来源是否可靠。

如果是陌生的、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一定要谨慎对待,切勿轻易扫码。

同时,注意观察二维码是否有被篡改、模糊或者拼接的痕迹。

如果存在这些异常情况,很可能是诈骗二维码。

其次,要提高对扫码后出现的页面和提示信息的警惕性。

如果扫码后跳转到一个要求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的页面,尤其是涉及到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一定要慎重。

正规的扫码操作通常不会直接要求您输入如此敏感的信息。

如果您对页面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相关信息。

再者,对于扫码送礼品的活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维码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维码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产业蓬勃发展,二维码的身影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

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移动支付、获取信息、网站跳转、广告推送的方式也越来越普及。

未来,二维码的应用也必将多元化,丰富化。

但二维码也会被用于不良企图,由此引发的信息泄露、信息篡改、二维码病毒等安全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二维码的安全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二维码安全问题应对策略二维码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交换、传递的介质,相较于一维条形码具有很大优势,不但在质方面使应用水平得以提升,在量方面也拓宽了信息传递的领域。

二维码具有高密度、高容量、纠错强和成本低等特点,不依赖网络和数据库,因此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近年来,在二维码使用中出现了各种安全问题,阻碍了它的应用和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二维码的基本特点与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二维码技术在商业、工业、金融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讨论针对此类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二维码的发展概述与基本特点1、二维码发展概述二维码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发明的一项将条码技术。

它是一项将数据符号信息记录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中的条码技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二维码虽然出现并不晚,但二维码进入我们大众视野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主要得益于近几年互联网和智能移动手机的发展。

二维码发明之初,主要用于企业中产品的清点与追踪等用途,但由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仓库库存数量并不大且仓储形式简单,使用信息量巨大的二维码有大材小用之嫌,同时二维码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应用起来不如一维码方便。

而近几年,由于二维码在移动支付、获取信息、网站跳转、广告推送等领域的功能开发,才使得二维码发展的越来越迅猛。

未来,我们生产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二维码的优势也将得到凸显,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二维码的产业链也将越来越完整,同时形成比较完整的行业标准。

二维码的安全问题研究

二维码的安全问题研究

都随 处可见 。然 而 , 随之 而来 的安全 问题 也 日益严峻 。本 文从二 维码 的应 用 出发 , 重点 阐述其 安全 隐患问题 , 并提 出安全 的使
[ 关键词] 二 维码 ; 安全 隐患 ; 病毒 二维码 的识读设备 ,只要在手机 中安装 二维 码识读软 件 , 就
1 . 引 言
述, 因而其 应用 范围 受到 了很大 限制 。于 是信 息容 量大 、 可 靠性 高 、 防伪保 密性 强的二维 条码就应运 而生 了 。 二维 码可 以看作 是 一维条 码 的升 级 ,是用某 种特 定 的 几何 方式 按照 一定规 律在 平 面分 布黑 白相 间 的图形 ,用 以 记录 数据信 息 。将 文字 、 数 字 以及 图像等信 息转变 为几何 图 形, 再通 过译 码设 备进 行读 取 , 将 原始数 据还 原 。 由于 二维 码可 以在 二维 方 向上 表 示信 息 ,其 存储 容量 远远 高于 一维 条码 , 一 个邮戳大 小 的二 维码就 能存储数 千个字 符信息 。与
二 维 码 的 方 式 表 现 出来 。如 果 是 单 纯 的 文 本 信 息 , 扫 描 之 后

我 们在 商 品 的标 签 以及 包 装上 一 般 都 会 看 到 一 维 条 码 ,这种 条码 信 息容 量很 小 ,大 约 能容纳 十几 个数 字或 字
符 , 因此 一 般 只 能 用 来 标 识 物 品 , 不 能 对 物 品进 行 详 细 描
购 物方式 。
下促销 商 品的二维码 , 就 能方便 地链 接 到商 家的 官方 网站 ,
查看 到更 为详细 的信息 。在 新 闻报道 上扫描 二维码 , 可 以查 阅报道 的相关 图片、 视频等更 详细 的 内容 。二维码 给我 们的 生活 带来便捷 的同时 ,其潜 在风 险也 越来 越大 ,如 钓鱼 网 站、 手机病毒 、 恶 意程序等 正在通 过二维码 进行 四处传播 。

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范文二维码安全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二维码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二维码支付技术的相对简单和广泛应用,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二维码支付的安全状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当前二维码支付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2.探究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机制,并评估其安全性;3.分析目前二维码支付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4.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

三、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二维码支付的发展历程和安全机制;2.实地调研:走访多家企业和商户,了解其对二维码支付的应用情况和安全措施;3.网络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调查普通用户对二维码支付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四、调研结果1.二维码支付的应用情况:根据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二维码支付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特别是在餐饮、零售、交通出行等行业,二维码支付已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2.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机制: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机制主要包括加密、动态生成、反欺诈等技术。

其中,加密技术用于对二维码内容进行加密和身份认证,使其难以被伪造和篡改。

动态生成技术可以确保每次生成的二维码都是唯一的,有效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反欺诈技术可以通过风控系统对支付行为进行监测和识别,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3.二维码支付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二维码支付面临着以下主要安全威胁:(1)二维码被伪造或篡改,导致支付资金被转移;(2)用户账户被盗取或密码泄露,导致支付信息被盗用;(3)二维码支付的交易信息被窃取,导致用户隐私泄露。

五、调研结论1.二维码支付已成为主要支付方式,但仍面临安全威胁;2.当前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机制基本能够保障支付安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3.用户的安全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亟需提高;4.加强监管和合作,共同推动二维码支付的安全发展。

六、改进建议1.加强对商户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二维码支付安全措施的认知和应用;2.推动加密技术的应用,提高二维码支付内容的安全性;3.加强用户教育,提高其对二维码支付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4.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二维码支付的监管和风险评估。

移动手机扫码支付风险及应对研究

移动手机扫码支付风险及应对研究

金融观察Һ㊀移动手机扫码支付风险及应对研究①吴传莉ꎬ刘玲玲摘㊀要:近年来ꎬ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电商㊁O2O㊁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ꎬ扫码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ꎬ在人们的购物㊁消费㊁转账等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ꎮ但便捷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ꎮ本文以广大民众为调查对象ꎬ实证调查并总结了用户在使用移动手机扫码支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ꎮ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分析ꎬ从第三方支付平台㊁政府㊁商家以及用户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ꎮ关键词:移动手机ꎻ二维码ꎻ扫码支付ꎻ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830.46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9-0125-02一㊁引言IT技术的日渐成熟ꎬ推动了智能手机㊁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诞生ꎮ与此同时ꎬ国内电商也与 移动 紧紧相关ꎬ尤其是O2O的发展ꎮ有了大批的移动设备ꎬ也有了大量的移动消费ꎬ支付成本就变得尤为关键ꎮ因此ꎬ扫码支付解决方案便应运而生ꎮ虽然扫码支付因种种安全问题曾在2014年被央行叫停ꎬ但是支付宝和微信两大第三方支付平台并未真正停止扫码支付服务ꎬ用户需求也并未断绝ꎮ而后在2016年ꎬ央行也承认扫码支付存在的合理性ꎬ并提出相关要求ꎬ为扫码支付的发展设定了业务开展原则ꎮ这些都说明扫码支付的发展并不完善ꎬ还存在很多问题ꎮ所以本次调查面向大众ꎬ实证调查大众在使用移动手机扫码支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ꎬ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建议ꎮ二㊁问卷回收与统计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ꎬ回收有效问卷387份ꎬ男女比例基本持平ꎬ16 45岁年龄阶段的样本比例为73.38%ꎬ选择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的比例分别为55.30%和41.09%ꎮ扫码支付以小额支付为主ꎬ每日累计金额在1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55.81%ꎬ支付金额在100 1000元的比例为36.81%ꎮ使用扫码支付的场合相对广泛ꎬ商场和超市的比例最高ꎬ分别为21%和22%ꎻ另外ꎬ有18%和15%的样本选择便利店和饭店ꎬ路边摊和菜市场等场合的使用比例较低ꎮ(一)用户对每次扫码支付的上限金额设置分析调查显示只有27.91%的受访者设置了每次扫码支付的上限金额ꎬ另外72.09%的受访者都没有设置上限金额ꎮ由此可见ꎬ大部分受访者对于自身资金安全保护的意识不够强烈ꎮ(二)用户遇到的利用扫码支付进行的诈骗手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ꎬ在受访者中没有遇到过扫码支付诈骗手段的只有16.54%ꎬ由此可见ꎬ扫码支付存在的风险之大ꎻ其中ꎬ受访者遇到的诈骗手段最多的是扫码领红包和手机病毒ꎬ分别为39.28%和38.50%ꎻ其次是恶意软件和骗取付款码ꎬ分别为30.75%和31.01%ꎻ另外ꎬ23.77%的受访者遇到的诈骗手段是二维码以假换真ꎬ24.03%的受访者遇到的诈骗手段是钓鱼网站ꎮ图1㊀用户或其周围人遇到的利用扫码支付进行的诈骗手段(三)用户扫码支付安全问题关注度分析调查显示(见图2)ꎬ用户对扫码支付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ꎬ但是只有少数人对扫码支付安全问题很关注ꎬ有过详细了解ꎬ占比为13.70%ꎻ另外还有50.39%的受访者虽然很关注扫码支付安全问题却没有深入了解过ꎻ35.92%的受访者不太关注扫码支付安全问题也没有深入了解过ꎮ由此表明ꎬ用户对扫码支付安全问题的深入了解还需要进一步增强ꎮ图2㊀用户扫码支付安全问题关注度(四)用户遇到扫码支付骗局时采取的措施分析图3所示ꎬ遇到扫码支付骗局时ꎬ有13.44%的受访者会自认吃亏ꎬ不予追究ꎻ5.43%的受访者会因此决定再也不使用扫码支付ꎻ9.82%的受访者选择找保险公司赔偿ꎻ33.85%的受访者会依据损失的金额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ꎻ只有37.47%的受访者会选择立即报警ꎮ可以得出ꎬ部分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ꎬ遇到支付骗局时不会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ꎬ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ꎮ521①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移动互联网信息流广告模式下大学生手机品牌偏好逆转现象的诱发机理研究(20161036300246)ꎮ图3㊀用户遇到扫码支付骗局时采取的措施三㊁对移动手机扫码支付风险的防范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ꎬ86.3%的用户对扫码支付安全问题的了解程度都不高ꎬ风险防范意识不足ꎻ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ꎬ也并不会采取合法措施维护其权益ꎮ为了维护用户权益ꎬ健全扫码支付机制㊁规范扫码支付环境需要各方的努力ꎮ本文从第三方支付平台㊁政府㊁商家以及用户等方面对扫码支付提出相关建议ꎮ(一)第三方支付App承担应有责任ꎬ提供更好服务由图4可知ꎬ第三方手机支付App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ꎬ而在调查结果中ꎬ用户选择App进行扫码支付时支付宝和微信占到了96.39%ꎮ所以支付宝㊁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当承担起它们应有的责任ꎬ让用户在扫码支付时安全放心ꎮ首先要提供安全㊁规范㊁合法的通道ꎻ其次要建立强大㊁稳定的SAAS管理平台ꎻ然后要提升专业㊁全面的营销功能和能力ꎻ最后要提供敬业㊁态度极好的售后服务ꎮ以支付宝㊁微信为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做到快速接入App支付ꎬ增加收款渠道ꎬ拓宽营销员体系以提高使用率ꎮ图4㊀扫码支付流程(二)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ꎬ加强行业监管现阶段ꎬ在移动手机扫码支付中ꎬ钓鱼网站㊁木马病毒㊁骗取付款码㊁扫码领红包等欺骗手段层出不穷ꎮ对此政府需发挥其作用ꎬ对扫码支付进行宏观监管ꎮ一方面ꎬ钓鱼网站㊁木马病毒是技术问题ꎬ需要政府增加投资ꎬ发展本国自主的二维码的相关核心技术ꎬ统一实用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则ꎮ另一方面ꎬ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ꎬ积极引导扫码支付的健康发展ꎮ一是对支付过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㊁资金安全㊁保密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ꎻ二是要根据二维码支付的未来发展形势ꎬ加快法律法规制定的步伐ꎬ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环境的扫码支付监管法律体系ꎻ三是要督促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积极完善二维码支付业务ꎬ完善资金监测系统ꎬ建立电子支付认证制度ꎮ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ꎬ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ꎬ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ꎬ依法采取摘牌㊁兼并等措施ꎬ使其退出支付市场ꎬ净化二维码支付环境ꎬ促进二维码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ꎮ(三)商家完善准入资格ꎬ懂得自我保护扫码支付如今已广泛存在于零售等行业中ꎬ包括便利店㊁商场㊁超市㊁菜市场㊁饭店等ꎬ作为市场交易的一方ꎬ商家应完善其在二维码支付行业中的准入资格ꎬ遵守市场秩序ꎮ同时ꎬ商家也需懂得自我保护ꎬ在顾客支付之后一定要以收到的到账提醒或收银台账单为准ꎬ提供给顾客商品ꎮ妥善保管好二维码ꎬ避免自己的二维码被不法分子的二维码代替ꎬ既损害了自身利益ꎬ也造成了消费者的不必要损失ꎮ(四)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防范扫码支付的风险问题ꎬ除了需要支付平台㊁政府以及商家的努力之外ꎬ作为终端用户的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ꎮ一是加强对扫码支付的深入了解ꎬ明白其诈骗机制ꎬ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ꎬ维护自身利益ꎮ二是设置付款码的支付限额ꎬ提高资金的安全性ꎮ近期国家也宣布4月开始静态扫码支付必须限额ꎬ一天不能超过500元ꎮ静态扫码风险众多ꎬ消费者要学会保护自身财产安全ꎬ结合自身情况ꎬ合理设置支付限额ꎮ三是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ꎬ不要见码就扫ꎮ有的二维码会携带病毒ꎬ也会有不法分子替换商家的二维码ꎬ扫码前要确认其真实性和正确性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ꎮ最后ꎬ当消费者遭遇扫码支付安全问题时ꎬ要先确认在支付的哪个环节产生了问题ꎬ明确责任归属ꎻ然后确定相应漏洞环节的负责人或负责机构ꎬ向其提出投诉或举报ꎬ由相关方进行专门处理ꎻ若遭遇 非法二维码 ꎬ无有关方负责ꎬ则可向有关部门报案或控告ꎬ根据其行为侵犯自身权益的性质与程度决定处理方式ꎬ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ꎮ自认吃亏ꎬ不了了之ꎬ只会助长违法者的气焰ꎮ现如今ꎬ扫码支付在用户接受程度等方面已经日趋成熟ꎬ并且以其低成本㊁安全快捷的优势在零售等行业逐渐替代了现金和银行卡的交易ꎬ成为消费者首先选择的付款方式ꎮ虽然ꎬ扫码支付仍然存在众多风险ꎬ但是相信在支付平台的管理㊁政府的监管以及商家㊁消费者的努力下ꎬ其运行机制将更加完善ꎬ支付环境将更加规范ꎬ安全程度将不断提高ꎮ参考文献:[1]苏文君.二维码支付风险防范分析[J].电子商务ꎬ2016(11):52-54.[2]周国涛ꎬ袁舟舟.浅谈二维码支付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国信用卡ꎬ2015(1):79-82.[3]刘芳.二维码支付时代ꎬ便利与风险并存[N].许昌日报ꎬ2017-09-27(6).[4]陆睿敏ꎬ刘南君ꎬ莫晓贤.二维码支付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ꎬ2015.作者简介:吴传莉ꎬ女ꎬ安徽滁州人ꎬ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学生ꎬ研究方向:市场营销ꎻ刘玲玲ꎬ女ꎬ安徽合肥人ꎬ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学生ꎬ研究方向:市场营销ꎮ621。

二维码安全问题

二维码安全问题

二维码安全问题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便利,二维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二维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

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扫描二维码等场景中,我们需要对二维码安全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二维码的真伪。

由于二维码的制作相对容易,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来进行欺诈。

因此,在扫描二维码时,我们需要注意二维码的来源,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避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其次,二维码中可能存在恶意链接。

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恶意链接隐藏在二维码中,一旦扫描就会导致手机感染病毒或者个人信息泄露。

因此,在扫描二维码时,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尽量避免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以免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

另外,二维码也存在被篡改的风险。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篡改正规渠道生成的二维码,使得用户在扫描后被骗取个人信息或者资金。

因此,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我们需要注意二维码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扫描已经被篡改的二维码,确保支付安全。

此外,二维码在传输过程中也存在被窃取的可能。

一些黑客可能会通过窃取传输过程中的二维码来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资金。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进行二维码扫描,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以免造成损失。

综上所述,二维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使用二维码时,我们需要注意二维码的真伪、恶意链接、篡改风险以及传输安全,保持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获取二维码,确保支付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对二维码安全问题有所了解,并在日常使用中保持警惕,确保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基于QR码的手机支付安全研究

基于QR码的手机支付安全研究

基于QR码的手机支付安全研究QR码是二维码的一种,它通过黑白方格的变化表示一定的信息,被广泛用于手机支付等场景中。

然而,QR码的信息具有易被篡改、易被窃取等风险,可能会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

因此,基于QR码的手机支付的安全研究成为了当前急需探索的领域。

一、QR码支付安全存在的隐患QR码支付它的安全性大体上是由生成、展示、扫描三方面构成。

其中,生成环节与展示环节主要由商家完成,而扫描环节为用户操作。

然而,QR码支付被破解、被窃取的事件时有发生,说明当前QR码支付系统的安全仍然面临一定的局限和隐患。

首先,QR码支付的展示环节容易受到恶意篡改。

假如说QR码支付是由商家在自己的设备上生成并展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商家可能利用一些恶意手段篡改QR码支付的信息,例如篡改QR码中的收款账号,将款项转到自己的账户中。

用户支付后发现自己的钱款被转走,这时他会很难察觉到QR码中的问题。

其次,QR码支付容易受到恶意扫码的风险。

当用户通过设备“相机”功能扫描商家的QR码支付时,其中的信息将被识别并发送到商家指定的账户中。

如果商家使用恶意的QR码实现账户收款,则可以非法获取用户的款项。

二、QR码支付安全保障的策略QR码支付安全存在的隐患一方面与QR码的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与商家展示QR码的诚信度有关。

因此,针对QR码支付存在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支付的安全保障:1. 商家应使用规范化的二维码支付生成工具,确保QR码的信息和商家收款账户匹配,并及时更新QR码等信息,防止其易被篡改;2. 商家QR码支付的合法使用需要得到系统管理员的授权,避免任意生成二维码的情况出现;3. 用户也应该对商家的QR码信息进行核对,尤其是收款账号信息,以确保支付转账的安全;4. 支付平台应该根据用户的支付和商家的收款行为,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反欺诈保障的措施,最大程度的保障QR码支付的安全。

三、QR码支付未来发展趋势QR码作为简易支付手段之一,它正在逐步发展为数字生活的入口和衔接点。

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的法律问题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的法律问题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的法律问题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

二维码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法律问题。

针对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的法律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研究:
一、知识产权问题
二维码被认为是一种图形符号,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知识产权。

二维码所代表的信息往往是他人的作品,如商标、著作权等;在使用二维码时,要遵守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确保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隐私保护问题
二维码通常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例如电话号码、地址等。

在使用二维码时,企业或个人需要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情况,遵守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并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不会被滥用或泄露。

三、广告宣传问题
二维码通常会被用于广告宣传,例如在产品包装上、广告牌、海报等。

在使用二维码进行广告宣传时,需要遵守广告法的规定,确保广告宣传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不得误导消费者,不得侵犯他人的商标权等权益。

四、违法信息传播问题
由于二维码的迅速传播和分享,一些违法信息也可能通过二维码进行传播,如淫秽色情信息、恶意软件等。

针对这类问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对违法信息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保护公众安全和利益。

五、支付安全问题
二维码支付已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支付方式,但二维码支付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二维码篡改、支付信息泄露等。

为保障支付安全,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支付安全规范和监管机制。

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营造良好的二维码使用环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二维码的健康发展。

别见码就刷:二维码暗藏手机病毒

别见码就刷:二维码暗藏手机病毒

别见码就刷:二维码暗藏手机病毒
佚名
【期刊名称】《电脑与电信》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2012年10月24日报道,在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二维码己成为常见的信息获取入口之一,但随之而来的,如手机病毒、恶意程序、钓鱼网站等通过二维码传播的潜在风险也在加大。

来自二维码扫描服务商和手机安全厂商的共同提醒称,面对网站上提供的那些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在用手机解码时应提高警惕。

【总页数】1页(P1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3
【相关文献】
1.二维码刷一刷微信带你去商家 [J], 胡素青
2.二维码刷一刷微信带你去商家 [J], 胡素青
3.当心!手机病毒可以通过二维码传播 [J], 梁丽雯
4.二维码或藏病毒网警提醒不要见“码”就刷 [J],
5.中消协警示不要“见码就扫”二维码暗藏安全风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通信与移动互联网安全‖92‖手机二维码的安全问题研究◆李璟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保卫学院 北京 102600)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二维码为媒介的移动服务,开始广泛融入人们的生活。

但二维码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本文首先分析了手机二维码的主要应用模式,归纳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二维码;安全;防治0 引言二维码,从一维码演变而来,是一种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1]。

二维码具备便捷、准确、容量大等诸多优点,自中国1993年开始研究起,二维码就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工信部2016年2月最新统计,全国移动用户数量已达12.8亿,可以说与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进一步扩宽了二维码的应用广度。

在二维码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借助手机二维码进行传播的移动应用恶意行为屡现不止,包括恶意扣费、山寨应用、隐私窃取、远程控制、系统破坏等,二维码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如何解决手机二维码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1 手机二维码的应用二维码在公共交通、企业营销、物流管理、食品追溯等传统行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最热门的是二维码与OTO 模式的结合,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存储、传播、处理的新通道,二维码推进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如社交服务、电子凭证、购物支付等等[2]。

按照实现原理,手机二维码的应用可以分成三类模式:(1)解码上网/通信根据内容来划分,二维码的解码结果可以是URL 、SMS 、邮件、电话号码、文本信息等。

如果是URL ,手机会调用浏览器直接打开该链接,用户可以进行数据浏览或下载,如打开商品链接、下载优惠券、信息查询等。

如果是sms ://或tel ://开头的内容,手机会直接打开短信功能或进行拨号,具体操作取决于二维码解析规则的编写。

(2)数据识读火车票就将二维码作为乘客信息的载体,最初的二维码采用明文存储信息,为了避免不法分子恶意利用信息,目前已经对数据进行了加密。

很多商家采用二维码作为电子名片、会员卡的载体。

用户的信息被存储在二维码中,商家用识读软件扫描后信息直接推送到服务器中,服务器终端数据会实时进行更新,整个过程省去了人工录入环节,增大了信息容量,实现了电子数据的快速交换和实时更新。

(3)解码验证在电子票务、电子回执、手机支付等应用服务中,用户通过手机二维码就能证明自己的自然身份、通讯身份或交易身份,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

用户通过扫描支付二维码实现手机的下单和支付过程,商家通过专用识读设备读取身份信息来完成验证过程,实现了用户自助化。

2 手机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二维码本身并不含有病毒。

许多不法分子只是借助二维码作为一种工具来广泛实施恶意行为,严重危害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目前手机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1)恶意的内容链接 目前,大多数二维码承载的内容是一个URL ,而现在的扫描软件往往不会对链接的安全性进行检测,恶意链接往往指向挂马网站、钓鱼网站、恶意软件安装链接等。

用户点击带有流氓插件的网站后,木马或恶意软件会被浏览器自动下载到本地。

有的链接对于Android 系统是直接定位APK 下载,对于IOS 系统则指向App Store 应用页面,用户一旦点击安装,手机就会感染木马。

这类攻击严格上不算是病毒,应该属于社会工程学范畴,用户往往因为疏于防范而中招。

(2)生成和传输环节存在漏洞二维码,尤其是进行身份认证的,在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常常存在被拦截和篡改的可能,不法分子可能伪造链接钓鱼网站的二维码,诱导用户扫码,导致信息泄露。

以二维码支付为例,黑客可以利用二维码的编码特性和APK 的其他漏洞,拦截客户端发出的付款二维码进行恶意篡改,或者在扫描付款的客户端中插入恶意代码,通过在用户扫码交易时篡改数据,使资金流向黑客的账户里。

另外,用户在使用二维码登录电脑终端的账号时,可能存在服务端的校验无法解决客户端屏幕劫持等问题,黑客也可能通过二次打包、跨站请求伪造攻击、Android Hook 等方式劫持用户客户端数据,导致用户信息被盗。

(3)智能终端安全性低由于硬软件方面存在局限性,手机不能像电脑一样安装功能全面的安全软件,手机环境的复杂性使其面临着多种潜在的安全威胁,比如手机病毒、木马插件等,这些威胁会利用系统或软件存在的漏洞来实现远程控制或恶意破坏的目的。

以浏览器为例,针对带有网址链接的二维码,软件在扫码时会调用浏览器的解释引擎,如果浏览器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恶意分子就可能针对这些漏洞编写特定的URL ,植入恶意的HTML/JS 代码,以获得系统root 权限。

(4)身份认证机制不够通信安全的关键问题是手机用户的身份认证过程。

网上银行可以利用数字签名、SSL 、UBS key 等手段来保护账户的安全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但是手机终端的运行能力和存储空间与电脑终端不同,复杂的认证过程并不适用于网络环境。

目前的手机支付终端在完成二维码扫描后,一般只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或者短信验证码,甚至可以通过短信重置密码,这种支付过程的验证方式过于单一,存在短信劫持、篡改密码等问题。

(5)开源类库二维码解析程序中往往需要引用开源类库,如Google 的Zxing ,这些类库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因为可执行文件的输入表只提供了动态链接库的名称,没有其它详细信息,当黑客通过不法手段劫持或替换正常的so 文件,或者替换原有的API 地址为自己的so 中API 地址,病毒木马就可以随着文档的打开而无线通信与移动互联网安全‖93‖加载自身。

如果软件装载动态链接库以及可执行文件的方式存在问题,黑客可以利用该漏洞在应用程序搜索的一个目录中植入伪装的恶意软件,当应用程序查找.so 、.apk 文件时,就可能启动恶意程序。

(6)标准规范不一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国外的码制,如QR 码及DM 码,还有汉信码等多种国产码制,码制的不统一造成了二维码生成和解析的多样化。

对于不同编码格式或者经过加密的二维码,用户手机在进行解码时可能出现问题。

另外,虽然二维码本身承载的数据是安全的,但是有些软件却有一套自己的解析规则,只要使用该软件进行扫码就会自动执行指定功能。

这个自动的执行过程,使得安全数据立刻变成恶意信息,例如,无论用户输入什么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内容都是一个恶意网址链接。

3 防治策略手机二维码的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手机厂商、运营、二维码技术提供商、业务提供商、媒体、手机用户等,每种二维码应用也往往混合了多种应用模式,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安全防护的难度,因此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1)做好顶层设计首先,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二维码生态环境,从顶层架构促使二维码行业形成统一编码/解析体系、统一行业规范、统一应用标准,规范二维码的制作、传输、验证环节。

根据使用类型的不同,制定相适应的二维码标准,如针对二维码支付,就需要银行、商家、第三方平台、监管部门的共同协商。

(2)确保数据安全从本源数据安全入手,才能有效防患于未然。

采用灵活且有针对性的加密技术,增加防篡改机制,可以构建一种准硬件级别的动态多维码技术。

通过动态加密算法、P2P 校验等先进技术,融入时间、空间、行为、设备指纹等多重安全因子,有效防止偷拍、截屏、伪造、攻击等安全威胁,确保凭证安全和交易安全。

(3)安全加固软件二维码软件厂商在设计二维码的解析引擎时,需增强反编译能力,可以通过加密、加壳、RPC 、动态加载等技术对客户端进行全面的安全加固,加固服务包含DEX 文件加密、资源文件加密、xml 文件保护、so 文件保护等,以对抗逆向工程,代码注入、非法扣费等恶意行为。

同时,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的URL 黑名单对网址进行安全检测,及时提醒和拦截,扫描二维码时验证发布者的身份真实性,以保证二维码是安全可靠的。

(4)加强身份认证首先,身份认证可以加入多因素识别手段,如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手段。

其次,二维码支付可以采用WPKI 认证,即无线公钥体系,不同于PKI 的验证和加密算法,WPKI 采用了优化的ECC 椭圆曲线加密和压缩的X.509数字证书,更适用于无线互联网环境[3]。

基于WAP 网络环境,移动运营商是保证整个支付过程的关键部分,用户、商家、第三方平台、银行之间能进行互相认证,并且降低WPKI 证书的数据长度和处理难度,以适应手机终端的环境。

4 结论手机二维码的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运营商、厂商、用户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针对二维码的特性和需求发展,尽量从源头上减少二维码承载恶意行为的可能性,保障广大手机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让人们在享受二维码便利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安全。

参考文献:[1]于英政.QR二维码相关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2]王杨.二维码传播信息的应用及分析[D].山西大学,2013.[3]韩景灵,张秀英.基于WPKI 技术的安全移动支付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上接第91页)各种技术装备紧密相关,通过综合集成,空防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图1 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框架示意图 在开发面向不同作战需求的指挥信息系统时,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实现各类装备各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持续态势感知和共享,从而实现信息、数据和作战态势的自同步,获得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

在形成信息支撑能力后,实现指挥信息系统对具体作战需求和使命任务的有效支撑。

信息支撑能力是设计任何武器装备体系都应首要考虑的底层通用能力需求。

态势信息流、状态信息流和指控信息流等构成了一种复杂的信息流过程,反映了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5 结束语军队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必须以创新作战理论、指挥方式为牵引,把满足作战需求,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准确把握各级各类作战指挥、作战保障、武器控制、后勤保障等要素对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把信息优势转化为联合作战的整体优势,实现联合作战、联合保障、联合决策、联合制胜。

参考文献:[1]刘兴,赵敏.信息和知识的度量[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3.[2]刘兴,梁维泰,赵敏.一体化空天防御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3]罗伟其,姚国祥.信息大系统的集成结构模型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4]任连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概论[M].1版.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5]舒宇,谭跃进.基于能力需求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