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面临风险、困惑与未来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走出去已经不再是个新鲜事儿了。

像是吃饭要有盐,企业想要发展,也得有点国际视野。

不过,走出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就像爬山,没点准备可不行。

那么,咱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理清目标,明确方向1.1 确定市场首先,走出去之前得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目标市场在哪里。

就好比你去旅行,得先想清楚想去哪个城市,才能开始收拾行李。

企业在选择市场时,可以考虑一些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等,这些地方发展潜力大,机会多。

再者,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简直就像拿到了一张地图,心里有数,才能不走弯路。

1.2 设定战略明确目标后,接下来就得制定战略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得综合考虑市场规模、竞争环境和法规等等。

就像打麻将,不能只看手里的牌,还得注意对手的动作。

企业可以选择多种战略,比如合作、并购、或者独立运营。

每种方式都有它的利弊,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2. 加强品牌建设2.1 打造品牌形象品牌就像人的名片,出去在外,别人一看到你的品牌,就能联想到你的产品和服务。

想让品牌深入人心,得注重品牌的宣传和形象塑造。

利用社交媒体、线上营销等手段,可以让品牌更快地传达到目标受众手中。

这就好比你在聚会上主动介绍自己,别人才能更快记住你。

2.2 文化适应走出去,也意味着要学会适应当地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企业在推广产品时,得考虑这些差异。

比如说,某些国家对颜色有特别的禁忌,或者对某些产品的使用方式有自己的理解。

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时,适当调整,做到“因地制宜”,这可是成功的关键。

3. 建立本地化团队3.1 招募当地人才光靠总部的人可不行,建立本地化团队尤为重要。

就像烹饪一样,有了当地的食材,才能做出最地道的美味。

招聘当地人才,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还能搭建与当地相关部门、客户的良好关系。

他们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也能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快速适应环境。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的方法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的方法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的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走出国门,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这一过程既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一、机遇1. 市场扩展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

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和增加营收。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能力逐渐提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2. 资源获取机遇随着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可以借助国外优质的资源,如原材料、技术和人才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建设自己的项目,获得稳定的供应链和资源支持。

3. 品牌建设机遇走出去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也是中国企业品牌的输出。

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中国企业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在全球化时代,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二、挑战1. 市场竞争挑战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国际市场上,他们需要与当地企业竞争,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同时还需应对当地政策、法规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都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品牌建设挑战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资源。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知名品牌的压力。

他们需要打破“中国制造”的负面印象,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塑造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3. 风险与不确定性挑战走出去不仅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可能出现变化,汇率波动和政策限制等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同时,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难度。

三、方法与策略1. 了解目标市场在走出去之前,中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环境。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

跨国经营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国际声誉。

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1. 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所面临的政治风险是一大挑战。

各国政府和民众对外国企业的态度和限制政策常常会影响企业在当地的经营与发展。

政治风险一旦出现,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损失,甚至被迫退出当地市场。

2. 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其品牌形象往往受到质量信誉、文化差异等影响。

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限制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

3. 合规风险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存在合规方面的弱点,容易陷入合规风险。

一旦发生法律纠纷,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发展。

4. 人才管理跨国经营需要人才的支持,但中国企业在海外招聘和管理人才存在一定困难。

语言沟通、文化差异、管理模式等问题都可能影响企业在海外的运营效率。

5. 安全风险中国企业在一些国家进行跨国经营时,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大。

包括恐怖袭击、劳工冲突、自然灾害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对策1. 加强政治风险研究针对不同国家的政治风险,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体系,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对的准备。

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建立良好关系,争取政府支持,降低政治风险。

2. 提升品牌形象在产品质量控制、文化融合以及对外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通过品牌建设和公关活动来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扩大市场份额。

3. 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当地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岗位。

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合规意识,降低合规风险。

4. 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国企业在海外招聘人才时,应该注重对语言和文化的培训,以便员工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环境。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风险与政策支持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风险与政策支持
18 9 0年到 2 0 0 5年的总 和还 多。截至 2 1年末 ,我 01 国对 外直 接 投资 达 3 4 亿 美 元 ,涉 及全 球 18个 62 7
国家和地区 。
黪 图 1 中 国 企 业 “ 出去 ”每 年 对 外 直 投 流 量 走
提出企业 “ 走出去 ”应注意 问题和应遵 循原则 ,最 后强调以平常心看待 “ 出去”I 走 向重要性。
中国市场 第3 期 总 第7 0 7 0 期
贸易投资 3 1
中国企 业 走 出去 的机 遇 、风 险 与政策支 持 木
易 纲
摘要 : 中国企 业 “ 出去 ” 主要 经历 了三 个阶段 ,即 “ 走 引进 来 ”阶段 、加 入 “ 世贸 ”走 出 去加速 期与金融 危机后 的大规模 海外投 资阶 段 。通 过对美 、德 、曰等 发达 国家 “ 出去 ” 走 的研 究与分析 ,认 为企 业超前 、长期 的战略及不 求控股 策略 是其 “ 出去” 的成功 经验 , 走 教训 是对收益 前景过 于乐观而 风险估计 不足 。美国企业 “ 出去 ”重视 企业 的发 展战略 , 走 开拓 国际市场 时不计 短期利益 ,严格 要求知识产 权保护 。德 国的对 外投 资以发达 国家和 制 造业为主要 对象 ,多以 自有资本 为主 ,企业杠 杆率 比较低 ,投 资项 目控股 程度高 ,大 企 业和大 项 目占绝对 优 势 。美 、德 、 日均 有银行 和其 他金 融机构 以及 国家层面 的支持 。 指出 中国企 业 “ 出去 ”的政策 支持是 ODI 兑管理便利化 程度大 幅提升 ; 走  ̄ E 取消 O  ̄ DI E 兑限制 ,实行登 记管理 ,可兑换程 度 与 F  ̄ 当 ; DIH 国企 、民企公平 对待 ,一视 I仁 。并 司 指出 中国企业 “ 出去”所应遵 循 的基本原 则 。 走 关键词 : 中国企 业 ; 外投资 ; 海 存量 ; 流量 ; 经济增长

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建议

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建议

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建议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出去”战略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央企业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

中央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于保证国家资源需求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央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其中出现的各类风险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尝试着对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标签:中央企业;走出去;风险;建议一、中央企业“走出去”现状“十一五”以来,中央企业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境外经营的规模、效益大幅提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这期间,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9%,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年均增长38.7%,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

截至2011年底,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3.1万亿元,营业收入3.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034.5亿元,分别占中央企业资产、收入和净利润的11%、16.9%和11.3%。

目前绝大部分中央企业已涉及到国际化经营,其中建筑、军工、石油石化、商贸等行业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

到2013年底,中央企业境外经营机构逾3000千家,境外外籍员工20余万人,派驻人员近20万人,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分布在中东、中亚、非洲、南美、东南亚为主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央企业“走出去”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境外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目前,超过100家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设立了子企业或管理机构,纯境外单位资产和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境外业务已成为中央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纯境外单位利润总额迅速增长,四分之一的中央企业纯境外单位利润总额在集团利润总额中占较大比重。

中国五矿集团13.86亿美元收购的澳大利亚OZ项目,投资回报达到35%以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赞比亚等的投资,回报率也达到30%。

当今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向全球市场扩张,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厚的利润。

这种“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要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中国企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当今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机遇1. 中国市场饱和,需求下降随着中国市场的饱和和需求的下降,中国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走出去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2. 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通过“走出去”,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 资源整合和风险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风险分散,降低单一市场的依赖度,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 政策支持和市场开放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国际市场也越来越开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5. 国际合作和市场共赢通过“走出去”,中国企业可以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市场共赢,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挑战1. 战略定位和市场适应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全球市场的巨大挑战,需要重新调整战略定位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

2. 人才和文化融合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人才挑战,如何实现人才和文化的融合,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挑战。

3. 法律法规和政治风险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环境不同,中国企业需要面对单位国家的法律法规挑战和政治风险,如何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规避政治风险,是企业走出去的一大挑战。

4. 品牌和形象建设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立足,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品牌和形象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需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走出去战略。

本文将从市场多元化、产业链延伸、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设等角度,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一、市场多元化在中国迅速崛起的国内市场愈发饱和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拓展国际市场,以实现进一步的增长。

而市场多元化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之一。

通过选择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并获得更多的机会。

二、产业链延伸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可以通过产业链延伸来实现战略目标。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可以将自身的核心产品或服务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通过与当地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国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并实现产业链的优化与提升。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具有丰富的科技研发实力和人才优势,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同时,技术创新也能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实现自身品牌和产品的国际化。

四、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一环。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面临着知名度不足、品牌形象模糊等问题。

因此,品牌建设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行有效的品牌宣传和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企业能够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总结起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应包括市场多元化、产业链延伸、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

在实施战略时,中国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同时,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应该加强支持力度,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选择和实施,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份额。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在国际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投资迅猛发展,这对拓宽国际市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总结近年的经验教训,对提高企业走出去水平不无裨益。

一、走出去面临的外部问题1.部分国家政局稳定性欠佳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一些国家政局稳定性较弱,少数国家还受到战争的威胁。

一些国家虽然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但地区安全局势欠佳,如2013年盘踞在刚果(金)东部地区叛军多次与政府军交火,导致刚东三省局势进一步恶化,部分城市发生群体性抢劫事件,一些企业被迫暂时撤离。

由于刚政府控局能力有限,该地区安全紧张局势短期内无法得到更本性改变。

我国在上述三省从事经贸合作投资业务的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有增无减。

另外,不少发展中国家实行多党制,在民族矛盾以及西方势力的干预下,也容易出现短暂的动荡。

2.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其一,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物价快速上涨,导致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土地租金也水涨船高并严重影响企业运营,毛里塔尼亚某农场项目,由于没有对土地租金的快速上涨和该国对粮食最高限价的风险缺乏足够重视,导致该项目严重亏损,被迫放弃。

其二,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企业蒙受汇率损失。

如中国某水电企业在刚果(金)承包的一项工程,合同约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7元人民币,2013年7月笔者调研时的汇率为6.137,由此给企业造成两千多万美元的损失。

其三,行业周期影响企业业绩。

以矿业为例,前几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快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或直接投资,但2013年矿产品价格低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效益,部分企业面临亏损的风险。

3.土地纠纷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一些发展中国家土地管理十分混乱,“一地多证”、“一地多主”现象时有发生,据当地媒体报道,某国民事纠纷中约80%涉及土地纠纷。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和机会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和机会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和机会一、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拥有了有效的市场和优势资源。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内,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其惊人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和机遇。

二、挑战1、文化差异挑战——国际化是文化的融合,而文化的开放和融合并不是很容易的。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在适应国外文化的同时也要处理好与国际文化的互动。

中国文化中存在许多重要元素,例如礼义廉耻、封建性的思想和领袖式的管理方式。

这些元素需要中国企业做出必要的调整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

2、品牌影响力短缺——品牌影响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但是,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存在不足。

从国际品牌的角度来看,许多消费者认为中国品牌的质量与国际品牌不匹配,从而对中国品牌产生了质疑。

因此,要增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品牌定位好的发展模式,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3、产品附加值不高——许多中国产品还没有达到高附加值的规模,这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面临的 important 问题。

加上高成本的生产成本,许多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往往陷入困境。

因此,要快速提高中国企业的附加值,盲目地追逐产品竞争力,开发市场的最好途径是产生自己的市场优势。

三、机遇1、国际市场机遇——国际市场依然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的机会之一,尤其是在亚太和非洲地区。

在这些地区,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开拓市场和布局能够更快地实现。

同时,这些地区的消费市场和工业市场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非常大。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并提升其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

2、创新创业的机遇——创新创业一直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

尽管创新创业的过程困难重重,但其带来的潜在机会无处不在。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技术,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企业附加值,并保持竞争力。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面临风险、困惑与未来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面临风险、困惑与未来战略选择

前提下 , 如何规 避经济和法律 风险 夺论 ”“ 国投 资 威胁论 ”“ 、中 、 中国 力有 时都难 以解决 , 为企 业应对 作 显得尤为重要 。 这里 的所谓经济风 威胁 论 ” 的论调 , 已经成 为 我 国企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 以最近 的利 比 险包含几个层 面 , 一是企业 自身缺 业海 外投 资最难逾越 的鸿沟 。 该 亚 内乱为例 , 比亚动 乱是典型的 应 利
国 21 0 1年 新 修 订 的 《 产 投 资 投 资国社 会 层面 的 反对 具有 一 定 减 少损 失, 矿 早做应对准备。 法》 ,规定 了矿 产股份 的 5%归 国 市场 。同时, 0 由于文化心理和 文化 家 所 有 , 蒙 古 企 业 和 国 民 各 占 背景不 同造成 的误解和猜忌 , 企业
再投 资 比重低 ,资 产盈 利水 平不 的。另一方面 , 由于 中资企业投资 者指 出, 比亚投 资损失只 是我 国 利
高, 多并购案接手 后无法达到增 过 度集 中在 资源 类投 资领 域 和全 企业 海 外投 资诸 多黑洞 的冰 山一 很 值 底线 , 些甚至 亏 损 ; 一 四是 海外 球少数 资源 型 国家和地 区, 以运 出 角 , 也是 多数 企业没有购买 出 口信
二、 中国 企 业“ 出去 ” 走 存 投资 和经 营过 程 中暴露 出来的 在的困惑 与问题 0 0
份 。印尼也在 2 1 0 2年 5月针对 资 负面形象 、 乏 正面沟 通等 , 缺 均使 源产 品出 口征收 2 %的高额关税 。 我 国企业 海 外投 资面 临 的文 化风 0
等 国有企业投 资 比重过高 , 常引 有限, 经 对基础设施 建设和促进经济 发展我们 自己的信用评级体 系 , 用 发国家意志和 背景 的猜忌 。 现在 一 增长影响不 明显 , 无疑 引起所在 国 好 第三 方信 用评 估机 构 的相应 成 些 资源性 国家加 大 了对 以资源 开 民众 的不满 , 上环保和生态及 绿 果, 强化海外投 资的转嫁风险 的 加 要 发为 目的的海 外投资 的限制 , 蒙古 色发展意识 日益深入人心 , 自被 保 险意识 ,使企业能够 未雨绸缪 , 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经验和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 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 , 从实际 出发, 创立 中国企业 国际化战略 管理 的特有 模式 。
江苏 商会 4 0亿元 资本 投 向 昆明 0
2 1 国江 苏商会 联席会议 暨 全球 苏 商 大 会筹 备 会 9 日在 昆 明举 行 。近 百 名来 自全 00全
国各地江苏商会及全球杰出苏商代表齐聚春城 , 共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 大 背下 的发 展 大计 , 以及苏商 在桥 头堡建 设 中的合 作机 遇 。云南省 委常 委 、 昆明市 委 书记 仇
文化无法兼融的风险 。这包含了企业文化的不同和跨国、 跨地域文化 的巨大差异。 四是人 才缺 乏 。人才 问题可 能 是 国 内企业 走 向世界 所 面I 临的最 大 障碍 。 国际运 作相 当
复 杂 , 国内 的企业 经理 人普 遍 缺 乏相关 的财 务 和法 律 经 验 , 缺 少 这方 面 的专 业人 才 , 而 更 往
重 要 的角色 。
然 而 , 国企 业在 国际化 的过程 中也暴 露 出 了诸 多 问题 。 中
首先 是 战 略模糊 。很 多 中 国企业 意 图进 军 海外 时 没有 制 订 一 个 清 晰 的战 略计 划 , 些 一
投 资决 策带 有浓 厚 的机会 主 义色 彩 , 由于这 些 失误 , 仅 没 有 获 得 预 想 的收 益 , 而付 出 了 不 反
去” 往往 倾 向于 照搬 西方 企业 的 发 展 模 式 。事 实 上 , 国企 业 与 西 方 企 业 在 有 着 很大 的差 中
异, 分别有着不同的竞争优势 , 西方企业 的成功经验和有关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中国
企 业要 想在 全球 竞争 中胜 出 , 必须 要 根据 自身 的特点 , 择 “ 出去 ” 就 选 走 的市 场进 入模 式 , 创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作者:王新杰来源:《中国经贸》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将成为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常态”。

“一带一路”战略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众多机遇,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潜力、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机遇;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政治、沿线国家的怀疑等方面的挑战。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从提高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完善企业的风险防控机制、避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度集中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的优势。

【关键词】“一带一路”;“走出去”;机遇;挑战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走出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4.1%。

截止到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2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6位。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大。

但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外投资的地域集中度较高、回报率较低、东西部差距较大等。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发展不太景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带一路”战略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该战略一出台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我国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

数据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之和为1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人口总数为32.1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为71885.5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21.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海外业务。

这无疑是中国企业向全球范围内扩张的一次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外部市场、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复杂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和应对策略,为日后的企业国际化道路起到指导作用。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1)市场机遇海外市场多样化,对原材料、技术和服务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对于国内市场需求的依赖性。

(2)成本优势中国企业在国内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3)技术储备中国企业在一些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储备,如高铁、移动通信、核电等领域,这些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

2.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间具有巨大的文化差异,这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开拓业务,需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并加以妥善处理。

(2)政策限制不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制度都存在不同的限制,中国企业需要加强行业监管意识,并避免不必要的政策风险。

(3)管理难度海外市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难度也较为复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海外管理机制和团队,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和市场条件。

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1.直接投资通过直接在海外投资获得当地制造、销售等资源,从而实现企业在当地的经营。

这种方式可保持企业对业务的掌控,但需要承担比较高的风险和更大的投资成本。

2.合作伙伴尤其是在海外拥有更大影响力的企业,与其合作在当地开展业务。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风险,但需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选择。

3.并购通过收购当地企业,从而实现海外市场的渗透和快速发展。

这种方式可以较大程度上快速进入当地市场,但需要承担较高的收购风险。

四、中国企业走出去应对策略1.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品牌形象的营建至关重要,需要把握全球化背景下品牌意识的建设,注重品牌形象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国际投资合作国际投资合作NVESTMENT COOPERATION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文/肖凯聪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走出去”企业铁肩担道义,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开发和产能合作,以海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携手海外合作伙伴,走出一条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特色之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企业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走上去”“融进去”,从对外投资建设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已成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途径。

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新冠疫情仍在全球继续扩散蔓延,大变局之中的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分化变革,世界经济复苏后劲不足,将处于长周期下行区间,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暗流涌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衍生风险不断迭加。

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中国“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优势凸显。

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走出去”企业在沿线国家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一大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重要亮点,这些项目不仅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走势方向,也为我国“走出去”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更加持续、健康、强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树立新思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建立共同繁荣意识,以责任感、使命感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使国际秩序走向朝着健康友好的关系脉络发展。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同其他国家一道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并积极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为友好关系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之后,中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在经济上,中国始终鼓励与支持经济的发展,1980年中国顺利加入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86年中国申请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议的缔约国身份,之后中国加入了联合国众多多边组织活动,配合参与联合国及下属多边机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活动,同时主动增进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面临风险、困惑与未来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面临风险、困惑与未来战略选择

doi:10.3969/j.issn.1003-5559.2012.10.022据国家商务部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金额达601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达322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1.5万亿美元,合计设立1.8万家企业,范围涉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2012年,山东重工3.74亿欧元获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控股权、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3.35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HSW企业工程机械事业部、国家电网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等跨国重磅并购不断出现。

2004年至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达877.5亿美元,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呈方兴未艾之势,仅短短几年时光,中国已由吸引外商投资大国转身为兼具海外投资大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五海外投资大国。

但问题与质疑也随之出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海外投资由进出口贸易、餐饮向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商务及金融领域发展,针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目的和手法的质疑及警觉日益增多,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也陡然增多。

除已有的各种投资困惑外,我国企业还将面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及双边关系演变带来的更多新困惑。

如何确保战略和大宗资源投资的稳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束缚;从产业提档升级角度,解决一些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从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更大市场空间层面,提倡并购等高端投资。

同时规避相应风险,释放企业困惑,成为中国企业今后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慎重思考的课题。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因素由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起步相对较晚,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抢占了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领域和地区,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投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的投资选择,相应的投资风险成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屡见不鲜的桎梏。

(一)国际政治安全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国际政治风险呈现增多,全球整体风险水平也呈上升趋势。

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2023-11-11•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案例分析•企业走出去的未来展望目录01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走出去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企业数量增长明显。

走出去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走出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制造业是走出去企业的主要行业,占比超过50%。

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也是走出去企业的热门行业。

农业和能源企业也在逐渐增加走出去的步伐。

走出去企业的行业分布走出去企业的地区分布欧美也是走出去企业的热门目的地,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

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也逐渐成为走出去企业的选择。

亚洲是走出去企业的主要目的地,其中东盟、印度、俄罗斯等地区较为集中。

走出去企业的发展趋势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农业和能源企业也在积极探索走出去的路径,寻求国际合作和资源整合。

跨国并购成为走出去企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涉及的领域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02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总结词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政治风险,包括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政策的不稳定等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海外投资和经营带来重大影响。

详细描述政治风险是一种难以预测和防范的风险,它可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决策。

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政策的不稳定等都可能导致企业面临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政治体制、商业环境等也存在巨大差异,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的政治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总结词经济风险是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经营中面临的另一种重要挑战,包括市场需求波动、汇率波动、经济危机等因素。

详细描述市场需求波动可能会使企业的销售收入受到重大影响,而汇率波动则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经济危机也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因素都需要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文化差异是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另一种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存在巨大差异,这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策略和产品设计。

对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对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对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需求。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进行若干思考,并探讨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1. 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市场机会,国有企业开始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即通过海外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2. 挑战2.1 文化差异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给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跨国经营中,国有企业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习惯、法律体系和商业规则,这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2 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上,竞争更加激烈,国有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可能具有先进的技术、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市场洞察力,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3 经济周期波动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性对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贸易战等事件都可能对国有企业的国际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在面对这些经济周期的波动时,国有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做好风险的预测和管理。

3. 机遇3.1 开拓新市场通过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国有企业可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过进军海外市场,国有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获取资源优势国内市场资源的有限性也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通过海外投资和跨国并购,国有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技术。

这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3.3 技术引进与创新国有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国有企业可以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在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这种趋势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然而,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中也遭遇到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1.国际市场的开放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开放程度持续提高。

跨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壁垒也在不断降低。

这样的环境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中国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更好地融入国际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

2.带动内需市场的发展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资源和市场,还能为国内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比如,新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型材料等领域,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有望成为内需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3.加快技术创新向海外市场拓展业务,中国企业要做的不仅是产品销售,更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必须依赖科技创新。

这也促使我们的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步伐。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挑战1.贸易壁垒不同国家在治理各自市场时,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政策。

这些措施包括关税、非关税措施、贸易救济、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形成了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2.文化差异和市场适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和习惯。

这些文化差异在商业领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市场,了解当地文化和习惯,尤其重要。

这不仅需要不断学习,更需要细致的市场分析和调查。

3.政治因素随着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变化,企业在海外经营也会面临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这些包括政治不确定性、安全风险和外汇波动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必须保持足够的警觉性和谨慎,避免风险并保持业务的稳定性。

三、结语走出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在国际市场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市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

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1.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逐渐加快。

到2010年,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到2019年,中国企业在全球投资总额已达到2.1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2.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已经从最初的贸易和投资扩张逐步转向了并购和建立全球化运营网络等更复杂的形式。

其中,国有企业占据了走出去的大部分份额。

人民日报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总额已达到1850亿美元,远超印度、韩国、日本等其他发展中经济体。

3.中国企业走出去所涉及的领域中国企业走出去覆盖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能源、矿业、制造业、农业、金融等领域。

其中尤以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为主。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1.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并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

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政策和机制,包括投资和贸易的税收优惠、外汇管理和跨国公司的管理等方面。

同时,政府还提供了金融支持、风险保险、服务和海外网络等政策和服务,给予了企业广泛的支持。

2.企业自身实力企业自身实力也是走出去的重要因素。

企业实力包括企业自身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

只有在具备自身实力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走出国门。

3.目的市场和营销策略走出去的企业必须对目的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具体的营销方案。

同时,在进入市场时,企业还必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具有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运营能力。

4.政治和经济环境外部环境也是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因素之一。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3-5559.2012.10.022据国家商务部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金额达601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达322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1.5万亿美元,合计设立1.8万家企业,范围涉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2012年,山东重工3.74亿欧元获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控股权、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3.35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HSW企业工程机械事业部、国家电网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等跨国重磅并购不断出现。

2004年至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达877.5亿美元,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呈方兴未艾之势,仅短短几年时光,中国已由吸引外商投资大国转身为兼具海外投资大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五海外投资大国。

但问题与质疑也随之出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海外投资由进出口贸易、餐饮向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商务及金融领域发展,针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目的和手法的质疑及警觉日益增多,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也陡然增多。

除已有的各种投资困惑外,我国企业还将面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及双边关系演变带来的更多新困惑。

如何确保战略和大宗资源投资的稳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束缚;从产业提档升级角度,解决一些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从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更大市场空间层面,提倡并购等高端投资。

同时规避相应风险,释放企业困惑,成为中国企业今后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慎重思考的课题。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因素由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起步相对较晚,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抢占了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领域和地区,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投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的投资选择,相应的投资风险成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屡见不鲜的桎梏。

(一)国际政治安全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国际政治风险呈现增多,全球整体风险水平也呈上升趋势。

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全球热点、焦点和难点增多,一些地区出现局部冲突和动荡,导致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二是围绕海洋权益和岛屿等领土争执引发的民族主义对立情绪带来的投资风险。

随着全球化石资源的不可再生和大幅减少,高油价对经济增长的威胁日益凸显,围绕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和大宗资源的开发竞争日趋激烈,一些重大能源项目的争夺导致地缘紧张和冲突频繁发生;三是雷曼兄弟倒闭引发的全球次贷危机继续发酵和蔓延,欧债危机成为近期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重大事件;四是世界经济在艰难中复苏,国际经贸面临大调整、大变革和大转型;五是非传统安全引发的国际政治、地缘紧张日益增多,对恐怖袭击和非法武装冲突的防范愈加困难。

从全球投资风险布局而言,欧美日发达国家投资风险最低,北非和西亚风险最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投资风险最显著,而我国企业在非洲、拉丁美洲的投资存量最多,面临的地缘政治等风险也相对较高。

利比亚内乱、苏丹国内对立等都对中资企业海外投资造成了显而易见的损失,构成了较高的投资风险。

由于政治风险直接可以引发安全、汇率和成本风险等多种风险,准确和客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面临风险、困惑与未来战略选择■笪志刚綦婧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本文获2012年《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征文三等奖观评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信号,将国际政治风险限定在最小和可控程度内,是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及法律风险在国际政治风险相对可控的前提下,如何规避经济和法律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的所谓经济风险包含几个层面,一是企业自身缺乏海外投资战略眼光和事先研判,急功近利,结果导致短视投资,面临多重风险;二是海外投资缺乏当事国法律保障,尤其缺乏引入可以转嫁风险的保险机制,各种评估及中介机构服务配套不够,导致解决经济纠纷时法律缺位严重;三是海外投资的绝对收益相对较低,利润再投资比重低,资产盈利水平不高,很多并购案接手后无法达到增值底线,一些甚至亏损;四是海外投资领域过于集中,能源、矿业等大额标的投资极易引发被投资国的紧张、担忧甚至排斥;五是央企等国有企业投资比重过高,经常引发国家意志和背景的猜忌。

现在一些资源性国家加大了对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海外投资的限制,蒙古国2011年新修订的《矿产投资法》,规定了矿产股份的50%归国家所有,蒙古企业和国民各占10%,外资实际只能持有30%股份。

印尼也在2012年5月针对资源产品出口征收20%的高额关税。

澳大利亚也对外资参与主要矿业公司股份限定在15%左右,对新矿业项目持股也要低于50%。

投资海外资源类项目时普遍会遭遇经济立法和法律制约等风险。

此外,由于不熟悉经济法和法律运作,经常误读收并购时的舆论环境和定价机制,屡犯高价买入、贱价卖出的低级错误。

(三)社会文化风险近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企业海外投资力度加大,大宗投资的不断出现,在被投资国的社会文化层面,充斥着“中国资源掠夺论”、“中国投资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最难逾越的鸿沟。

应该说,上述论调既有外部诋毁因素,也有中资企业自身投资定位等因素。

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引发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是否会导致全球资源配置发生剧烈变化的担心,一些国家甚至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资源威胁论”,以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中资企业投资过度集中在资源类投资领域和全球少数资源型国家和地区,以运出资源或就地粗加工为主的投资占据多数,这些投资缺乏技术含量,对所在国当地的就业和税收拉动有限,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经济增长影响不明显,无疑引起所在国民众的不满,加上环保和生态及绿色发展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来自被投资国社会层面的反对具有一定市场。

同时,由于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误解和猜忌,企业在投资和经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负面形象、缺乏正面沟通等,均使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文化风险增大,在一些国家或项目中甚至成为签约的主要障碍。

(四)非传统安全风险与以往依靠军事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的传统安全相比,近年来,以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生态污染、食品中毒、跨境贩毒等为标志的非传统安全风险日益凸现,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构成的风险也陡然上升。

由于非传统安全风险具有突发性、社会性、传染性、破坏性等特点,可以短时间内冲击一国乃至多国或地区的政治外交,引发社会混乱,形成跨境传播,依靠一国之力有时都难以解决,作为企业应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以最近的利比亚内乱为例,利比亚动乱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风险引发的带有传统安全后遗症的安全风险,中国铁建冒进在利比亚境内涉及42亿美元的承包项目被迫停工,未完成合同金额达35.51亿美元,可谓遭受重创。

我国企业在利比亚合计有75家企业投资,涉及55个工程项目承包,总金额达188亿美元。

有学者指出,利比亚投资损失只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诸多黑洞的冰山一角,也是多数企业没有购买出口信用保险的惨痛教训之一,利比亚中资企业的风险使建立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凸显,要发展我们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用好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的相应成果,要强化海外投资的转嫁风险的保险意识,使企业能够未雨绸缪,减少损失,早做应对准备。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客观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均GDP的攀升,我国已经迎来“走出去”的经济发展周期。

企业“走出去”不仅有抢抓机遇的主动性愿望,也有产能过剩及获取资源等带来的被动挑战。

由于对“走出去”的理解与准备参差不齐,一些企业面临错误解读内外环境和投资研判失误,国际经营受挫,甚至出现失败等尴尬。

(一)“走出去”战略的主动与被动困惑随着国际局势变化,尤其是世界经济格局迎来大调整、大变革和大转型,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加上近年走出去的磨练,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的意愿不断提升。

有资料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都把海外投资纳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对外投资的主动性意愿日趋强烈。

虽然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都认可我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选择,但面临瞬息万变的对外投资环境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担心安全风险和经营风险,在初期主动投资意愿驱使下进军国外,但出现困难后却陷入一种被动投资的困惑之中。

(二)“走出去”的内外环境误读困惑由于企业一直立足本国,缺乏走向海外的长期经验和应变能力,加上一些企业海外投资本身带有冲动性和临时打算,有的甚至只想通过海外投资把技术和设备拉回来,根本没有长期跨国经营的理念,也就无从谈及“站稳脚跟”及“融入当地”的问题。

一些企业对所在国及周边环境的理解存在偏差,较为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忽视投资国国内和周边局势变化,缺乏危机与应急预警对策,导致因投资环境陡然生变产生巨亏。

从商务部2010年—2011年发布的多达近200次的境外安全风险预警来看,企业能够有效应对的比例很低,多数企业存在对内外环境的盲目乐观和误读困惑,进而出现急于或盲目投资的悔恨。

(三)“走出去”的国际经营困惑对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制约瓶颈就是国际经营上的困惑。

由于我国“走出去”战略历史短,且具有中国特色,可供遵循的经验并不多,企业“走出去”普遍缺乏国际化经验,国际经营水平总体偏低,对经营风险的防范意识更是缺乏,一些企业因此面临由于自身对境外投资法律、财务、税务、金融、信息、人才和认证等规范认识不足导致的技术失败。

另外,由于我国企业眼下“走出去”的动机多为获取资源等原材料、降低成本驱动,“走出去”企业的多数投资集中在建筑承包、产品组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低端行业,无法与欧美日多为高科技和附加价值高的投资竞争,产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这些制约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向产业高端渗透。

加上一些以服务海外投资企业为对象的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跟不上,我国企业“走出去”现实与需求之间还存在诸多困惑与差距。

(四)“走出去”的诱惑与失败困惑对我国企业来说,“走出去”还存在一窝蜂和赶时髦现象。

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美日整体经济实力受到重创,不仅对外投资能力下降,自身多年输出资本造成的贫血也需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工业国资本去补充,企业并购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普遍下降,这给我国企业以较便宜的价格收购对方优良资产和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提供了机遇,但也给一些并无资金和规模实力、优化管理水平等并购条件的“走出去”企业带来抄底冲动和跨国经营认识误区,“走出去”在非理性的诱惑下出现跟风和盲目选择的倾向。

一些企业在国内垄断体制和缺乏监管背景下取得一定业绩后,没有考虑到自身是否具有海外投资的能力和需求、管理水平和人才是否匹配,仅仅从低价格、先入为主、制造噱头、粉饰主营业务和追赶时髦的层面萌生投资冲动,结果导致投资失败的现象不断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