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文化身份解读

合集下载

萧红乡土小说的文化审美空间

萧红乡土小说的文化审美空间

萧红乡土小说的文化审美空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以其独特的乡土小说创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在文学艺术形式上独具一格。

本文将从文化审美空间的视角,探讨萧红乡土小说的独特魅力。

萧红出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农村,当时正值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

这一时期,农村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身处其中的萧红则以敏感的内心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变迁。

作为一位女性文学家,萧红的创作在承袭传统的同时,也展现了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萧红乡土小说的文化审美空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她以富有诗意的描绘呈现了乡村生活的美丽与哀愁。

在她的笔下,乡村并非单纯的现实场景,而是一个饱含情感与意蕴的空间。

例如,在《生死场》中,她描绘了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将自然的景致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中的诗意与悲剧。

萧红对细节的使她的作品具有极高的真实感。

她在描写人物的情感世界时,往往从细微之处入手,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例如,《家族以外的人》中,通过主人公对家族成员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传统家族制度的束缚与人性的冲突。

萧红的作品表现出情感的细腻。

她以温情脉脉的笔触描绘乡村生活的点滴,以含蓄内敛的情感诠释人性的复杂。

这使得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还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在萧红的多部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她对文化审美空间的精彩展现。

以下以《呼兰河传》和《家族以外的人》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在《呼兰河传》中,萧红将呼兰河畔的民间文化融入了小说之中。

她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将当地的生活习惯、民俗信仰等元素巧妙地穿插在故事情节中。

同时,她在描绘乡村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使读者在感受乡村美丽的同时,也能看到乡村的苦难与困境。

这种对民间文化的审美趣味表现了萧红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也使她的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而在《家族以外的人》中,萧红则通过讲述跨越家族和时代的爱情悲剧,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审美空间。

乡土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乡土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乡土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乡土文学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它源于鲁迅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的特点是:
1.反映人性:乡土文学可以更好的反映人性,通过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知青的下乡经历等内容的描绘,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历史变迁的纪录:乡土文学也是对乡土风俗以及历史变迁的一种纪录,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

总之,乡土文学是一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人性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纪录,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谱系及其文化内涵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谱系及其文化内涵

使 他们 藏匿起 批 判 的欲 望 , 而 为 传 统 文 化 唱起 转 了动人心 弦的挽 歌 。我们 不能 说 他们 缺乏 对传 统 文化 精神 空 间 的理 性 认 识 , 是 因 为他 们 共 同面 只
对着 中国社 会 的现 实 人生 : 他们 看 到 了劣 根 性 传

文 化表 征 型
・ 9 ・ 0
中 国 由 农 业 社 会 向工 业 社 会 乃 至 后 工 业 社 会 转 型
的顽 固与威 胁 。
过 程 中 , 的 精 神 心 理 的 现 代 化 与 物 质 经 济 的 现 人
代 化之 间 产 生 了 明 显 的脱 节 。在 这 种 现 实 困 境 中, 传统 文化 对 于人 的现 代 化 而言 , 它扮 演 着 一 种 很 复 杂 的 角 色 , 以 是 绊 脚 石 , 可 以 是 拯 救 可 亦
镜 像 型 农 民 形 象 则折 射 出现 实 乡村 变 革对 于农 民传 统 文 化 心 理 的 改 变 与 塑 造 , 民与 土 地 的 矛 盾 冲 突成 为 作 农
家的 叙 事 焦 点 。 生存 喻 指 型 农 民形 象 突 出农 民 的 生存 意 识 , 显 出作 家 以 自由 自在 的 乡村 文化 心 态 和 自足 自 彰
厚 充盈 。依 据 其 自身 审 美 内涵 的 差 异性 , 民形 象谱 系 大致 可 以分 为 三 个 类 型 : 化 表 征 型 、 实镜 像 型 和 生 农 文 现 存 喻 指 型 。 文化 表 征 型 农 民 形 象 源 于作 家文 化批 判 与 重 建 的 强烈 诉 求 , 民 的 文 化 能 指 意 味 愈 趋 明 显 。现 实 农
新时 期 乡土 小说 中 的农 民形象 谱 系及 其文 化 内涵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高晓声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农村小说以其独特的思想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生活、人文和价值观念,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思想特质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对高晓声农村小说进行解析。

一、思想特质高晓声的农村小说具有鲜明的思想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民生,关爱农民高晓声的作品深刻反映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关爱。

他把农村视作中国社会的基础和根基,通过其作品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真实情感,触动人心。

他关注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建设等问题,以真挚的情感表现出对农民的深厚情感和尊重。

2. 弘扬家庭美德高晓声的作品中,家庭情感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弘扬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美德,塑造了一系列朴实温馨的家庭形象。

在他的小说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互相扶持、共同奋斗被赋予了极大的情感价值和道德意义,展示了中国农村家庭的深厚人文底蕴。

3. 探讨道德伦理高晓声的农村小说深入探讨了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

他通过刻画人物的品行和道德选择,揭示社会现实中的道德困境和价值冲突,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道德观念的变迁和矛盾。

他善于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表现道德伦理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生活关照。

二、文化内涵1. 传统文化价值高晓声铭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作品中不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继承和传承。

他通过情节安排和语言表达,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道、谦和、忠诚等伦理价值观,为读者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2. 地方文化表达高晓声的农村小说中,地方文化的表达和塑造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通过对当地民间风俗、方言语言、乡土风情的真实描绘,展现了中国农村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为读者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魅力。

3. 现代文化观照高晓声的作品融合了现代文化观照,既保留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又对当代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审视和思考。

《乡土中国》解读——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一个以礼俗为主导的熟人社会

《乡土中国》解读——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一个以礼俗为主导的熟人社会

《乡土中国》解读——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一个以礼俗为主导的熟人社会(Mr.tang根据贾红翔讲解稿整理)今天咱们来聊一本关于中国乡村的经典社会学著作。

生在中国,您知道中国的特性是什么吗?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如何构成的?上世纪40年代,中国老一辈社会学家的代表人物费孝通先生,在大学开了一门乡村社会学课程,并将其讲课内容集结成一本小书出版,这便是在世界社会学界都颇有影响力的著作——《乡土中国》。

一开篇,费先生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如今中国城乡二元分离十分严重,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觉得他们土气,但是费先生觉得这个“土”字用的很好,他认为土地是乡下人的命根,中国历来是个农业社会,老百姓靠土地谋生,因而常常固定在一片土地上,俗话说的好,安土重迁嘛,人们为了从事农业生产、抵抗灾害,家家户户喜欢聚居成村,但相隔一定距离的村庄之间就很少往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每天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他们接触的人也是相似的,无非就是街坊邻里、同村亲戚朋友,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固定的,这便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依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对于母亲来讲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

这一下我们就明白了,中国的传统乡土社会本色在于熟悉,因为熟悉,大家相处不需要现代社会抽象的法律和规则,只需要掌握手段和目的之间的个别关联就行了,不同于以城市为主导的现代法理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以礼俗为主导的社会。

一、乡下人比城里人笨吗?知识结构不一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陶行知等教育学家推崇平民教育,认为中国的顽疾在于平民的“愚、贫、弱、私”,通俗点儿说,就是中国老百姓愚笨、贫穷、体弱多病、自私。

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

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

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乡土与城市,是现代文学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这两个概念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差异。

在现代文学中,乡土与城市题材常常被用来探讨人与环境、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乡土题材是指以农村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这类作品通常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劳动和情感,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通过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描写,反映了他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以一个乡村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阿Q的形象塑造和对农村社会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的无奈。

相比之下,城市题材则更多地关注都市生活和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城市作为现代化的象征,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城市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以都市的繁华和现代化的进程为背景,描绘了城市人的生活、工作和情感。

这类作品通常反映了城市中的人际关系、社会问题和现代化进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就以城市为背景,通过对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描写,展现了他在现代都市中的迷茫和困惑。

乡土与城市题材在现代文学中的并存,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

乡土题材通常强调传统文化和土地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而城市题材则更多地关注现代化进程和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

这两种题材在现代文学中的并存,既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然而,乡土与城市题材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在现实生活中,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乡村地区也面临着城市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挑战。

因此,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也常常交织在一起,揭示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总之,乡土与城市题材是现代文学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乡土中国》知识讲解

《乡土中国》知识讲解

统维系的。礼是传统,传统是祖祖辈辈在生存中总结
出来的经验,它存在于变动不快的社会之中,因为世
世代代尝到这些的好处,这些经验就被作为社会公认
的行为规范存留下来,人自觉服礼。
七、长老统治
横暴权力虽在乡土社会受到限制,但也并非说它就 是“民主”的。事实上,乡土社会既非基于“冲突”,也非 基于“合作”,而是基于“承继”。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 ,产生的是教化性的权力——长老统治。
主要内容
横暴权利

无为政治休养生息
土 同意权利

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男女有别的家庭
长老统治
教化权力 差序格局
维系私人的道德 礼治
家庭以外的延伸关系
无讼社会
社会变迁
教化权力名实分离 文字可下乡 欲望到需要 血缘到地缘转变
一、乡土本色
《乡土本色》篇。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直接靠农
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与人的关系上,成了
十一、文字可以下乡
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 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 白,不必求助于文字。 只有当社会变迁,文字的基础—陌生人社会产生 后,才有文字的必要。
十二、从欲望到需要
欲望(直接决定行为)

符合生存

作为习惯保存
淘汰
目的性的谋求新的生存条件(需要)
久而久之即是文化
例如知识营养
十三、无为而治
在皇权社会下,由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使皇权
和农民个体形成各自独立不相依赖的两个部分,这时
候存在统一权力,皇权暴力没有长期好处,休养生息,
农民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对于政权才是好的。若横

新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蕴涵

新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蕴涵

乡土小说作为 2 纪以降中 国文学最繁盛 丰茂 的叙 0世
事文学之 一 ,从诞 生之 日起就 在城 市与 乡村两 大 文化 系 统与人生样 态相互碰撞 的历史 漩流之 中激荡 流变 , “ 城/
农式 的在揭示愚 昧 民心的 同时拌进 了浓浓 的 同情 、理解
与体谅 。包括鲁迅 自己的创作 ,也 因这一 特定 身份 背景
而呈现 出极其复 杂丰 富的面 貌。鲁迅 的论 断可 谓一 针见
乡”二元对立 的叙 事思 维是 其基 本 内核 。9 0年 代 以后 , 新乡土小说跨越 4 o年代 至 8 0年代 的 “ 农村 题材 小说 ” ,
重续此前 城/ 乡二重 奏的 现代化 旋律 ,焕发 出新 的生 机 。 新乡土小说虽然 仍 具 “ 乡” 二元 对 立 的叙 事 思 维 内 城/ 核 ,甚至其基本叙 事模式 也承 续 了已往 传统 ,但在 这看
要 “ 土气 息 、泥 滋 味 透 过 了他 的脉 搏 ,表 现 在 文 字 把 上” ,“自由地发 表那从 土里 滋长 出来 的个性 ” ,恰恰 …
在 回溯 “ 乡土文学 ” 的理论 发 端时 ,常为人 提及 的 功臣一定 会有鲁迅 、周 作人 和沈 雁 冰 ,但却 少有 人去 分 辨他 们的理论主张 中存在 的微妙而重大 的差异 。
姓才 谕
2 1 第 4期 00年 ( 总第 2 2期 ) 2
No 4, 201 . 0
THE NORTHERN F0RUM
To a பைடு நூலகம் 2 t lNo 22
新 乡土小说 的叙 事模 式及 其 文化蕴 涵
程 丽 蓉
(西华 师 范大 学 文学 院 ,四川
[ 摘
南充
67 0 30 9)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家族》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家族》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家族》思维导图全篇概况《家族》本篇主要从结构的原则上说明中西方“家”的区别: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而西方是“家庭”;前者的结构是单系的、纵向的(以父子传承为主轴)、长期的(生育任务完成后,还有其他任务)而又复杂的。

后者是横向的(以夫妇为主轴)、临时的(孩子成年后,生育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不具有其他的功能)和简单的。

具体论述时,作者引入了“功能”的视角,指出中国的家庭由于界限模糊而承担了除生育外其他更多的功能,成为“小家族”,而西方的家庭由于团体的界限分明,而仅需履行生育功能,而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可由其他的团体来承担。

功能与结构是相互影响的:中西方结构的不同催生出功能的差异,功能的差异又巩固了结构的不同。

不同的结构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家是事业组织,重纪律而排斥私情,缺少夫妻二人世界的生存空间,人们处理两性情感时“矜持和保留”“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中”;西方的家庭是夫妇共同经营的团体,子女只是该团体的配角,“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

主要内容: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乡下人在不断地进城,然而却难以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并且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越趋低龄化。

然而我们的目的和费老是一样的,即改善他们的生活,推动农村的发展,费老已经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感受和理解“中国问题”是我们一生的使命。

知识点详解①什么是“社群”?它的性质是什么?答:社群是一切有组织的人群,一切社会都属于社会圈子性质。

②为什么说“家庭”这个社群是暂时性的?答:家庭既以生育为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

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

③除了生育,“家庭”这个社群还有什么功能?答:夫妇之间还得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务受着很大的限制。

浅析沈从文的乡土小说

浅析沈从文的乡土小说
意。
的老人是沈从 文经常表现的人物形象 。
在湘 西 的山水风 景 中 ,小女儿 烂漫 如
在 金钱物 欲 的控 制下 ,仍然 追求 真诚 的爱 。 《 柏子》 集 中描 绘 的是水 手柏 子 用一个 月挣来 的辛 苦钱 和他相 好 的
而 美 丽 的 姑 娘 。 小 说 《 巫 之 爱》、 神
塘金 ・ 豹子 ・ 与那 羊》 赞美苗族青年在
沈 从文 作为 一个 理想 主义 者 ,在 作品 中表现 了对美 的刻意追求 。他 说 : “ 么叫真?我倒不大 明白真与不真在 什 文学上 的 区别 ,也 不 能分辨 它在 情感 上 的 区别 ,文 学 艺 术 占领 有 美 与 不 美。 ”在沈从文的作 品中淳 朴的 民情 民 风 、优 美 自然 的湘 西风 情 画 , 。就 如沈从 文在 《 城》 中所 边
说 的 “ 要 的本 是 一 种 ‘ 生 的 形 所 人
式’ ,一种优美 、健康 、 自 ,而又不 然
悖乎人性 的人生形式 。 ” 青 年男 女 的爱情 作 为优美 人性 的
农 民的 描写 ,小说 《 牛》 是其 中的一
篇 。大伯 耕 田时 ,无 意 中把 小牛 的后
浅 沈 文的 土 说 析 从 乡 小
郑州工业 贸易学校 杨 彦
摘 要 :沈从文是 中国文坛上著名 的小说 家, 的小说 清新 、朴 实、 自然。特 别是 关于湘西 乡 风情的小说 ,以表现人 性为 中心 ,传递 他 村
出 者原始 古朴的人生审美理 想。对善 良淳朴的民风 民情等人性 美的讴歌 、对美的刻意追求和作 品中展现 出的浪漫 色彩是 沈从文 乡土小说 中 作 重点表现 的内容 。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小说 ;人性 美;美的追求 ;浪漫情怀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精神内蕴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精神内蕴
当然,乡土小说作为小说的一个流派,它的虚构性使它与其它体裁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因 此,小说中的乡土不一定能与纪实性题材中的乡土等同起来。但是,虚构的乡土的原型中必然 有作家本人故乡的影子,经过转换和移植的艺术加工,记忆中的故乡已经潜入了作者的思维, 在创作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幽灵”。作为乡土小说,其内涵必然包括以下因素:回 忆性、民族性、乡土性,包含着对乡土风俗人情的描绘,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只有具备这些 特征的方可称得上是乡土小说。而那些即使反映农村的尖锐矛盾和重大斗争的小说作品,虽然 以农村社区生活为聚焦点,若没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没有乡土味,不是为了反映农村市镇的日 常生活、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就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乡土小说。
2.概念的泛化和发展:农村题材小说 寻根小说 新乡土小说 由前所述,乡土小说具有特定的内涵,然而,在现代文学研究史上,这个概念的使用却产 生了很大的随意性,其中最明显的是与“农村题材小说”混淆:出于无意,或者由于没有深入 追究二者的区别,导致了两个概念的混用,有些论者干脆认为二者是“二而一”的。其实,二 者有很大的区别。近现代农村题材小说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 这些作品可以构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编年史。它之所以不能与乡土小说划等号,首先是 因为它不全包括地域色彩和风土人情这两个乡土小说的“灵魂”。“乡土”是靠自身积淀所成, 它是文化层面上的范畴,而“农村”则是靠外力所为,是政治意义上的概念。乡土小说的题材 都是农村、农民的,农村成为乡土小说创作的聚焦区域,而农村题材小说却并非全是乡土小说, 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乡土小说只是反映农村和农民生活题材的小说创作领域中的一个区 域。 现代中国,启蒙和救亡的两大时代主题,相互作用,此消彼长,构成现代文学的动态发展。 五四时期,以个性解放和社会革命为主题的启蒙得到知识分子的推崇,成为时代的主导,乡土 成为关注的对象。三十年代初开始,民族危机上升,救亡紧迫性和重要性凸显出来,逐渐取代 启蒙的地位。进入四十年代后,救亡已经成为时代多声部中唯一合法的进步的声音。这过程中, “乡土”逐渐变成“农村”,与此同时,乡土文学也逐渐政治化、意识形态化,逐渐演变成宽 泛的农村题材小说。 首先是民族危机的上升,大多数作家都投入到救亡洪流当中,而作家的创作也开始组织化、 制度化。作家们在题材、创作风格、指导思想方面开始与时代政治现实同步和共振。尤其是解 放区文学,承接三十年代左翼乡土文学的走向,实现了文化批判意识向阶级批判意识的转换, 乡土小说抹杀了其“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特征,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随着时

现代文学史乡土文学资料大全

现代文学史乡土文学资料大全

(一)“乡土小说”的诞生“乡土小说”这个概念至今在我国的理论与创作界,尚无确定的内涵。

30年代初鲁迅曾依据当时蹇先艾、鲁彦、徐钦文等文学研究会一批青年作家创作的某些特点首次把他们发表在2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作品,称之为“乡土文学的作品”,这既是乡土文学概念的最初由来。

虽说鲁迅在上述评论中并没有为“乡土文学”一个严格的界定但是归纳起来,鲁迅当时所谓“乡土文学”有着两方面的特定的内涵:一是:“乡土文学的作家”多是侨寓京城,远离乡土先前有着乡土农村生活经验的赤子。

他们怀着对记忆中的乡土的依恋,不断做着遥远而又深沉的故乡梦。

所以他们的作品多展现故乡的生活风土和人情,笼罩着一层浓淡适宜的怀旧的乡愁。

例如鲁迅多蹇先艾《水葬》的评述说:这篇作品“展示了老远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

”,或者可以进一步明确的说,鲁迅所谓“乡土文学”既是上述这类作家笔下所描述和反映的乡土农村生活。

二是:“乡土文学的作家”在艺术的整体面貌上,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地方色彩。

他们各自建立和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的风格,并以这种风格的一贯性和独特性独步称雄与文坛。

也就是说某一位乡土文学作家一定要带着有莫伊地方乡土的风貌,如果,没有这一特征就不能称为乡土文学作家,也可以跟进一步明确的说乡土文学作家最终要靠其作品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地方色彩二得名,就像鲁迅评价蹇先艾的那样,他以朴素严谨的笔触,在现了鲜为人知的贵州山区劳动者的悲苦和压迫者的凶残具有明显的山城地方特色。

蹇先艾也因此而享有“贵州乡土作家”的美誉。

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乡土小说是在上述鲁迅“乡土文学”联方面内涵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和泛化。

在不改变鲁迅上述原则精神的前提下,我们所谓“乡土小说”的涵盖更加深广,更加的普遍。

我们从鲁迅所框定的蹇先艾鲁彦等乡土文学作家的单一门户里走出来,把所有出现农民形象带着农村乡土题材内容和地方那个乡土风格特色的小说作品都称之为“乡土小说”。

《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精选)

《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精选)

《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精选)《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学者冯雪峰教授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乡土中国的概念具有多义性,既是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进行研究的理论框架,也是对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之道。

本文将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角度来探讨乡土中国的重要概念,希望能够揭示它的内涵和意义,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做出贡献。

一、历史维度中的乡土中国乡土中国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冯雪峰教授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 现代化、城市化与农民工》中。

在这本书中,冯雪峰教授提出了“三个乡土中国”的概念,即乡村农业中国、乡村工业中国和乡村城市中国。

这三个乡土中国代表了中国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

在乡村农业中国阶段,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村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村社会的封闭性。

乡土中国理论认为,农民是乡土中国的核心,他们在乡村中承担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工业中国阶段出现了独特的现象。

在这一阶段,农村经济逐渐多元化,乡村工业开始兴起。

乡土中国理论认为,乡村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乡村城市中国阶段是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乡土中国理论强调了农村城市化对农民身份、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的冲击和改变。

同时,也指出了农民工问题在乡土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困境。

以上三个乡土中国的概念和特征,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真实面貌,为我们理解乡土中国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

二、社会维度中的乡土中国除了历史维度外,乡土中国的概念还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冯雪峰教授认为,乡土中国具有社会维度的内涵,涉及到农民问题、农村发展、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议题。

首先是农民问题。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高晓声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描写中国农村生活而闻名,其农村小说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特质和文化内涵。

高晓声的农村小说中的思想特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农村人民的困境和命运。

高晓声的小说中经常描绘农民生活中的困苦和不幸,包括土地破碎化、自然灾害、生计艰难等。

他以真实的笔触展示了农民的辛苦和无助,传达了对农村人民的关注和同情之情。

关注农民的人性和智慧。

高晓声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普通农民的形象,他们虽然生活困难,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善良和勇敢的品质。

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困难,展现出农民的自强不息和顽强生存的精神。

批判社会不公和封建陋习。

高晓声的小说中常常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和陋习。

他通过对农村人民生活中的种种不合理和不公当进行揭露和批判,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关注农村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高晓声的小说中常常体现了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包括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庭的重视、对亲情的追求等。

他通过描绘这些农村文化传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农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高晓声的小说中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其中包括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强调、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家庭观念的传承。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晓声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关注了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变迁。

高晓声的小说中所描写的农村生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样性和变迁性。

他着重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农民的生活和文化特点,包括方言、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弘扬了农民精神和农村文化的艺术价值。

高晓声的小说中以农民为主要创作对象,塑造了许多农民形象。

通过对农民的崇敬和赞颂,他弘扬了农民精神和农村文化的艺术价值。

这些形象通过他的笔触,成为独特而鲜活的文化符号,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到农村文化的艺术魅力。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

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高晓声是中国著名的农村题材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真实的农村生活为素材,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乡土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高晓声的农村小说具有独特的思想特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将对其进行一番解析。

高晓声的农村小说作品中,最为显著的思想特质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家庭伦理的反映。

他通过生动的文学形象,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社会中的生动活泼。

由于这一深刻的传统文化理解,高晓声的作品中经常可以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正是他作为农村小说作家最鲜明的典型特征之一。

高晓声的作品中还表现出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关怀。

他善于捕捉乡村生活的点滴细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呈现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他的作品中不乏对农村劳动人民的赞颂,他们的辛勤耕耘和智慧勤劳都被高晓声生动地表现出来。

高晓声也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对农村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呈现。

他对于农村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农村画卷。

在高晓声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的关注。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事件,对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和困扰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揭示。

他的作品中时常会涉及到土地问题、农村改革、社会发展等话题,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通过小说的叙事,高晓声传达出了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期待和思考,引发了对于农村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除了以上所述的思想特质外,高晓声的农村小说作品中还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内涵。

他以扎实的文学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将民间文化、农耕文化和地方文化等元素深度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他的小说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国农村文化的呈现。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呈现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呈现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呈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乡土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乡土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写方式,展现了中国农村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乡土的呈现。

首先,乡土文学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细节和情感,展现了乡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对一个小人物阿Q的描写,展示了乡村社会中的封建观念和压迫。

小说中的阿Q虽然身份卑微,但他内心的自尊和反抗精神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种对乡土生活的真实描写,使读者更能够理解和关注农村人民的生活境遇。

其次,乡土文学还通过展示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色,呈现了中国农村的独特魅力。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对大观园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奢华而又充满诗意的乡村庄园。

小说中的自然景色和四季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

这种对乡土环境的描绘,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让读者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乡土文学还通过展示乡村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思考。

例如,老舍的《茶馆》通过对一个茶馆的描写,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社区中的传承和延续。

茶馆是一个集结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地方,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场所,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茶馆中各类人物的塑造和对话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乡村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最后,乡土文学还通过展示农村社会的变革和冲突,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对一个农村家族的描写,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改变。

小说中的红高粱家族经历了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展现了农村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这种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关注,使读者对农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呈现丰富多样,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细节和情感、展示乡土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色、传递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思考以及反映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关注中国农村的风土人情。

当代作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与表达

当代作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与表达

当代作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与表达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乡土文化正在逐渐被遗忘和淡化。

然而,一些作家对乡土文化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与表达。

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更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审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代作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与表达,并探讨这种表达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当代作家通过描绘乡土风俗和生活方式来表达对乡土文化的关注。

他们通过叙述农村的自然景观、农民的劳作生活和传统习俗等元素,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例如,作家余华在他的小说《活着》中以贫穷的农民家庭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引起了读者对农村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这样的作品激发了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热情,使乡土文化重新焕发出活力。

其次,当代作家通过重新创作经典文学作品来表达对乡土文化的关注。

他们将古代的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重构,使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展。

例如,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重新演绎了中国乡村苦难和与政治事件相关的命运,使乡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成为突出的主题,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此外,当代作家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挖掘乡土文化中的弊端和缺陷,揭示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剖析,他们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思考和重视,促进乡土文化的发展和更新。

例如,作家杨绛在她的散文《我们仨》中对封建家庭的束缚和压抑提出了批判,呼吁人们尊重个体和追求自由与平等,这种表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当代作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与表达对于文化的多样性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当代作家的表达使得乡土文化重新获得了公众的关注和重视,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
20世纪上半叶,在现代西方文明与传统文明、城乡文明碰撞下,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潮流。

在这个潮流中,小说家的文化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发展历程。

近几年来,这种文化身份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乡土小说家的身份及相应文本,探究作家的文化身份对现代乡土小说的影响与制约。

鲁迅最先以启蒙者身份拉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序幕,这一身份他曾多次阐明。

先是有关“铁屋子”的隐喻。

朋友金心异的一句话,点燃了他的救国热情:“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①由此萌发了启蒙知识分子身份意识。

晚年鲁迅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仍坚持这种身份:“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②启蒙者身份决定了他以乡土小说反映蒙昧人群的叙述模式。

小说《药》和《明天》,一个是用烈士的鲜血作药引,希图治愈儿子的痨病,结果却断送了儿子的生命,一个是在求了神签、许了心愿、吃过单方之后,眼见着儿子病死在怀里却无能为力。

这种描写模式是鲁迅的创造,影响了一大批年轻知识分子。

鲁彦在《菊英的出嫁》里写“冥婚”、在《赌徒吉顺》里写“典妻”,许钦文在《惨雾》里写“械斗”,蹇先艾在《水葬》里写“沉塘”等等,形成了20年代中国乡土写实的潮流,并延及30年代,引导柔石、罗淑、吴组缃等走上这一类型的创作道路,也影响了具有左翼政治倾向的一批作家在蒙昧乡土的叙述模式基础上创作了以“丰收成灾”为题材的小说,如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叶紫的《丰收》,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等。

30年代的政治社会格局使部分小说家由启蒙者变成了社会改革者,由20年代的乡土文化批判转为社会批判。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鲁迅后期创作的乡土小说叙述模式有所变化,多以回乡探亲为叙事线索,
虽然仍展示荒蛮蒙昧的乡村画面,但小说多了一个启蒙者化身“我”,内涵更为丰富。

《故乡》中的“我”回到离开二十多年的乡下,乡下在“我”的眼里竟是荒凉萧索的景象,记忆中那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闰土如今是个唯唯诺诺的中年人。

《祝福》里有个富有象征意味的场面:祥林嫂问“我”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我”竟然支支吾吾、胆怯慌张。

“我”的介入,表明启蒙者理性的认识背后隐含着对故乡复杂而浓烈的情感,让我们看到启蒙者身份中的困惑与沉痛。

这时的鲁迅不只是启蒙者,在回乡的叙述中确认了自我的乡下人身份。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一身份被沈从文发扬光大。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

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得诡诈。

”③“我是个乡下人。

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通社会不合。

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④“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个乡下人,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

”⑤对乡下人身份的体认,表明沈从文对乡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包容与认同。

有意思的是,沈从文属于被“五四”新文化思潮唤醒的作家,他从偏远的湘西走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许杰、许钦文等第一代中国乡土小说家有着相似的背景,然而他并没有走上启蒙批判的乡土叙事之路。

他的乡土小说虽然也写湘西世界在外来文化的压迫下走向崩溃,以及乡土人物在生活中的艰难挣扎,但乡下人的身份让他念念不忘湘西的诗情画意与乡风民俗的淳朴。

他把抒情的笔触投向被其遗落在身后的湘西世界,以改造城市文化。

小说《边城》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边城的山水景致,显示了其乡土小说的田园牧歌的文化特色,又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对歌、迎娶、划龙船等习俗以及湘西人沉醉其中的人生乐趣。

当然,小说写得最多的是湘西的淳朴人情。

沈从文在山水之美、民风之淳、人性之真中尽情挥洒他的抒情笔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文化身份解读
沈琳
166
中国民族化摇滚乐的一首成功之作
———评“唱响中国”福建赛区获奖歌曲《我要去延安》
吴思富
致。

30年代的北方文坛一时间出现乡土抒情写意的潮流。

萧乾、
凌叔华、卢焚(师陀)、汪曾祺等人的乡土小说也都体现了这种赞美乡土社会的倾向。

40年代,赵树理带着一种新的身份走向文坛,乡土小说因此发展出第三种叙述模式:“裂变乡土”的叙事模式。

近年来,
有人认为赵树理的身份就是如其所说的“农民作家”,有人认为他是知识分子作家。

从赵树理的创作经历不难看出,他早年在长治师范读书的时候受过
“五四”新文学作品的熏陶,放假回乡期间曾把鲁迅的
《阿Q 正传》念给父亲及村里人听,结果受到冷遇,说明他是认同启蒙主义思潮的。

冷遇让他发现了新文学与农民之间的隔膜。

为扫除隔膜,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文摊文学家”。

曾为基层乡村干部的他看到了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创作了《小二黑结婚》等一系列“问题小说”。

这些小说取自“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
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⑥。


《小二黑结婚》为例,刘家蛟既不是鲁迅笔下的蒙昧乡村也不是沈从文笔下的诗意乡村,而是正在发生巨变的乡村。

年轻一代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追求自由恋爱,遭到地方恶势力和封建父母的影响,暴露出乡村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小说最为成功的人物不是小二黑和小芹,而是“二诸葛”和“三仙姑”,后来被称为“中间人物”,他们是蒙昧的老农民形象,但赵树理着力反映社会变化对他们的巨大影响,最终在乡长的教育下放弃了不合时宜的传统生活方式。

尽管赵树理一再强调其“农民作家”的身份,但从他的小说里可以看到,他是集启蒙者、乡下人和基层干部三重身份于一身。

启蒙者身份延续了鲁迅文化批判
的思想,对封建迷信进行揶揄与嘲讽;乡下人身份使其选择了用农民的语言及民间文学传统来创作的方式;基层干部身份决定了小说人物喜剧化的命运结局,使小说具有了更为浓烈的宣传教育意味。

经周扬等人的宣传,这种“裂变乡土”的叙事模式在40年代的解放区文坛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方向,影响到5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态势。

由上可见,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的文化身份呈流动变化之态,从启蒙者到乡下人再到基层干部,流动变化中不断建构,丰富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情感意蕴和审美意识,推动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发展进程。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乡土小说家的文化身份研究”
(2008sk162)阶段性成果①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

②鲁迅:《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526页。

③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④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⑤沈从文:《〈篱下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33页。


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赵树理文集》第4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51页。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我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古老的文化根基,西方人一直认为有一种神秘感,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的风格古朴。

……我们要学习国外真正的先进技术,发挥我们的优势,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流行音乐一定流行于世界。

”这是徐沛东作为惟一的亚洲评委,在参加1994年罗马尼亚国际交流音乐节之后所撰写的一篇题为《希望与差距》的文
章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可以说表达出了他的音乐创作理念。

我们从徐沛东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我热恋的故乡》、《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爱我中华》)中,不难看出他对创作中华民族流行音乐这一理念的实践与坚持。

这次在上千首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唱响中国”福建赛区获奖歌曲《我要去延安》,无疑是他在探索中国风格流行音乐创作道路上
中国民族化摇滚乐的一首成功之作———评“唱响中国”福建赛区获奖歌曲《我要去延安》
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