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1-3课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0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05](https://img.taocdn.com/s3/m/ef9951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5.png)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练习四的第6~12题。
【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
2.通过练习,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监察能力,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 查漏补缺, 反馈出现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难点: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1. 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2. 二()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十二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 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9÷3=3 8÷4=212÷3=4 l2÷6=24. 第3.5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5. 第4.7题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
6. 第6.9题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7. 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
四人小组说说题意, 并提醒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
8.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再填写。
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 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 6=□"。
教师巡视, 注意对差生的辅导, 集体订正。
9.第11题, 教师说明题意, 并带着学生先做。
做题时, 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说一说思路, 或说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乘法口诀, 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
订正时, 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
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直接说乘法口诀, 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 以简化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 再想口诀, 最后得商的方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三份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三份](https://img.taocdn.com/s3/m/4a0c7b6183c4bb4cf7ecd1f0.png)
《数据收集整理》同步练习1.丽丽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2)喜欢吃( )(3)丽丽的班级一共有( )人。
2.下面是二(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 )的人数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绘画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人数少( )。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
(4)如果二(1)班要组织一次课余活动,那么最好组织哪种活动?3.下面是二(2)班同学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2)喜欢( )的人数最多,有( )人。
(3)喜欢连环画的人数比喜欢故事书的人数多( )。
(4)喜欢连环画和科技书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4.二(1)班一共有35人,小明用举手的方法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科目,结果如下:喜欢语文的有20人,喜欢数学的有18人,你知道至少有多少人举了2次手吗?《数据收集整理》同步练习1.数一数,并在下面表格中的相应水果后面画“○”2(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喜欢吃薯条的人数比喜欢吃汉堡的人数少( )。
(3)喜欢吃甜筒的人数比喜欢吃鸡翅的人数少( )。
(4)如果每位顾客必选并且只能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食品,那么这次接受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3.下面是某市12月份的天气情况。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各类天气的情况。
(2)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3)( )天最多,( )天和( )天一样多。
比多( )天,比多( )天,比多( )天。
4.先找规律,再填一填。
(1)找规律,填一填。
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2)十位上是6的数有( );个位上是6的数有( )。
(3)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数有( )。
《数据收集整理》同步练习1.下面是二(1)班某次数学测试的成绩统计表。
(1)在所有同学中,成绩为( )的人数最多,成绩为( )的人数最少。
(2)数学成绩优秀的人数比良好的人数多( )。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析版)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3a2a2525c52cc58bd6be91.png)
202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二章《表内除法(一)》第二课: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单选题1.(2020二上·龙华期中)有25个,每次拿5个,拿( )次就拿完了。
A. 4B. 5C. 6【答案】B【解析】【解答】25÷5=5(次)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几次拿完,就是求2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2.(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如果★×★=16,★表示一个数,那么★+★=()。
A. 6B. 7C. 8D. 9【答案】C【解析】【解答】如果★×★=16,则★=16÷4=4,那么★+★=4+4=8。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可知,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积是16,则这两个数都是4,然后代入式子求解。
3.16÷3=5······()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分析】三五一十五根据这句口诀得到16-15=1。
4.27÷5=5······()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分析】五五二十五根据这句口诀得到27-25=2。
5.14÷5=2······()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二五一十根据这句口诀得到14-10=4。
二、判断题6.(2020三上·镇原期中)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5根,每根长4米。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2米=20分米,20÷5=4(分米),每根长4分米。
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可以把米换算成分米,然后用总长度除以锯的根数即可求出每根的长度。
7.(2020二下·成武期中)求35里面有几个5,列式为35÷5=7。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https://img.taocdn.com/s3/m/c12acc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9.png)
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分成了4组
8-2-2-2-2=0
可以分成4组
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你还有其他分法吗?相互说一说。
8里面有4个2
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8÷2=
二四得八
4(组)
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用补充乘法口诀的形式求商。
12 ÷ 3 = 想:三( )十二,商是( )。10 ÷ 5 = 想:( )五一十,商是( )。
四
3.
15÷3=5 3÷3=1 6÷3=2 9÷3=312÷3=4
3.
2
4
1
2
6
1
63Biblioteka 4.12÷
4
3
个
5.
16
÷
4
4
个
6.
小结:计算除法时,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用补充口诀的形式求得除法的商。
谢谢观看
4
二
2
1.
3
3
三
2
2
二
练习
6
3
2
10
2
5
12
4
3
2.
10÷2=5 12÷2=62÷2=1 4÷2=26÷2=3 8÷2=4
3.
16÷4=4 4÷4=1 8÷4=2 12÷4=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随堂测试习题0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随堂测试习题02](https://img.taocdn.com/s3/m/39d3892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2.png)
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步练习一、单选题。
1.40÷5=8,读作( )。
A. 40除以5等于8B. 40除以8等于5C. 40除5等于82.15个松果,平均分给()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可以分得5个松果。
A. 3B. 4C. 53.()×6<36,()内最大能填几。
A. 4B. 5C. 6二、填空题。
4.15÷5=________ 想:________五十五,商是________。
5.24÷4=________ 想:四________二十四,商是________。
6.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1)3×4=12________;________(2)2×3=6________;________(3)4×6=24________;________三、连一连。
7.连一连。
四、计算。
8.比一比,算一算。
6×3= 6×2= 4×6=18÷6= 12÷6= 24÷4=18÷3= 12÷2= 24÷6=9.填表。
被除数 18 20 15除数 3 4 5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五、看图列式。
10.看图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看图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解决问题12.植树。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285b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1.png)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红华中心学校进贤小学吴多琛一、说教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二、说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理解除法算式的商的方法;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说教法本节课,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乐趣。
通过猴妈妈分桃情境,让学生思考,自主探索交流的方法,利用教材的特点,使学生在数据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和推理求商。
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一些简单的模型来让学生沟通理解乘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在教学中,用连加、连减可求商的方法后,对照3×()=12,引导学生讨论。
算式中的3、12分别表示什么?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在除法算式中的位置,将乘除法算式联系起来,理解3和几相乘得12,然后依据3的乘法口诀去想。
允许学生方法多样化的方法求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优化。
四、说学法: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共同合作的前提下,又在教育材选取的被除数不超过12,在数据较小的情况下,学生通过操作和推理求商的方法。
在通过文字和图呈现需要解决问题,学生都在建立在平均分的操作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方法。
将平均分的直观图呈现后,并承接连加的思路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学生通过想的方式,理解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同时也参透了乘除法的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过程:(一)说前准备激活经验,作好铺垫。
呈现旧知的题目,让学生完成、梳理,巩固已学的知识经验,为后面所学的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自主探索。
1、呈现猴妈妈正在给小猴分桃。
出示课题:12个桃,人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让学生自己探索,猴妈要分几个桃?怎样分的?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12÷3=□2、引导观察,建立表现。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2d0c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a.png)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除法的初步知识,如果出几道以前学的知识,你能会做吗?生:能师:请说出算式地得数和用的口诀。
2×()=8 ()×3=185×()=15 ()×2=62.师:从6里面连续减2,减去几次,正好全部减完?生:从6里面连续减2,减去3次,正好全部减完。
师:从12里面连续减3,减去几次,正好全部减完?生:从12里面连续减3,减去4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师: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
师: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生:这里面有8个小朋友,他们正在打乒乓球。
(2)观察思考师: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把8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生:(平均分),师: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生:8÷2=师板书:8÷2=师: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2呢?生:8表示8个小朋友,2表示每两人一组。
(3)小组讨论师:8÷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师: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最简便?生1:我认为小棒分一分的办法较好,因为可以一下子就看出来得数是几。
生2:我不同意他的想法,我认为用口诀的办法较好,如果是数字比较大的时候,用分一分的办法是不是太麻烦了?如果是36除以6该怎么办,还要摆36根小棒吗?(掌声)师:你认为那种方法较好,生1你同意生2的办法吗?生1:同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d3f4883b3567ec112d8a68.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小学数学二年级《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五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7988dd0029bd64793e2c2e.png)
小学数学二年级《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五篇用2-6的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数学二年级《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练习法。
注重多样练习的设计。
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1、谈话: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6题。
谈话:同学们都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吗?出示情境图,试一试,算一算,你能得几个玩具?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4题。
(1)谈话:6÷6等于几?5÷5等于几?学生计算,交流结果。
提问:观察第1列,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发现?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2)观察第2列。
2÷1 3÷1 6÷1让学生体会一个数除以1,结果还是这个数。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7题。
提问:计算时你用的是哪句口诀?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8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谈话:刚才我们在计算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个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但也有特别的,有的只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这是什么原因呢?明确:两个乘数一样的时候。
你还能找出哪些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的口诀吗?学生汇报: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等。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3](https://img.taocdn.com/s3/m/2fdc18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0.png)
12÷4=3(个)答:平均每次运4个。
一、复习 口算 并说出用的是那句乘法口诀
12÷3 15÷3 20÷5 24÷4 12÷4 15÷5 20÷4 24÷6
5个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个人 一共做了30个风车 ,平均每人做几个?
30÷5=6(个)
总数÷份数 = 每份的个数
答:平均每人做6个。
18棵白菜,每筐装6棵。需要几个筐?
18棵白菜,每筐装6棵。需要几个筐?
原来有15人做游戏,分成3组,如果又来了3人, 每组平均应几人?
原来有15人 + 又来了3人 (1)现在共有几人?
现在共有几人 ÷ 分成3组 15+3=18(人)
(2)每组平均几人?
每组平均几人?
18÷3=6(人)
答:每组平均应6人。
(15+3)÷3
=18÷3 =6(人)
有3个人,
一共有15张画片,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张?
18棵白菜,每筐装6棵。需要几个筐?
把18每6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18÷6=3(筐)
总数÷每份的个数 = 份数
答:需要3个筐。
分成3组, 每组5人,
15÷3 =5(人) 15÷5 =3(组)
想: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 )人
原来有15人做游戏,分成3组,如果又来了3人, 每组平均应几人?
15÷3=5(张) 答:每人得5张画片。
一共有15张画片,每人分5张画片,能分给几个人? 15÷5=3(人) 答:能分给3人。
做一做
你还可以提出 哪些用除法 计算问题? 你会解答吗?
12个苹果
每次运3个,几次可以运完?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提出问题,并解答》优质课教案_6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提出问题,并解答》优质课教案_6](https://img.taocdn.com/s3/m/49c2290048d7c1c709a14509.png)
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提出问题,并解决【教材分析】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列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综合运用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学情分析】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余喜欢哪些小动物?养过蚕宝宝吗?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1)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学生讨论情况。
(2)学生汇报,理清解题思路。
(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教学例题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1)引导学生讨论自学,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
(2)汇报讨论结果,明确解题思路。
(把15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5,即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3、总结:两道题都是“平均分”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不同点是运用的数量关系不同,第一道题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第二道题是把15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5。
【巩固应用】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1)请学生读题,结合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讲题目的意思,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8a542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b.png)
◎教学笔记第2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学内容教科书P19例2,完成教科书P19“做一做”,P21“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早餐喜欢吃小笼包吗?(喜欢)那么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一笼包子有几个呢?【学情预设】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但不强调到底有多少个,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真棒!同学们真细心!今天我们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白色大袍的厨师叔叔也带来了好多包子呢!课件出示教科书P19例2主题图。
2.自主提问,难点突破。
师:仔细观察,看厨师叔叔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有6笼包子,每笼里有4个,一共有24个包子。
师:任意选择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学情预设】预设1:有6笼包子,每笼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包子?预设2:一共有24个包子,每笼有4个,能分成多少笼?预设3:一共有24个包子,平均分成了6笼,每笼有几个包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如果不能快速想到,教师可以追问:“你能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师:你能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吗?请独立完成。
然后跟自己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流后集中汇报。
【学情预设】列式是:4×6。
因为是求6个4是多少,所以选择用乘法,通过想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
4×6=24。
板书:4×6=24 四六(二十四)(2)师:一共有24个包子,每笼有4个,能分成多少笼?24、4表示的是什么呢?【学情预设】24表示一共有24个包子,4表示每笼4个,求能分成多少笼,也就是看24里面有几个4。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表内除法(一)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表内除法(一)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2aa9955270722192ef7b3.png)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第23页例3,第24~25页练习五的第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1.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情景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养过蚕宝宝没,养过多少呢?是怎么放的呢?2.出示教材第23页例3情景图。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新课讲授】1.应用提升。
(1)引导指出问题。
师:看着有关放蚕宝宝的情境,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相互评一评。
汇报、交流。
生1:一共有15只蚕宝宝,放到3个纸盒里,平均每个纸盒放几只?生2:一共有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2)引导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生1:第一个问题: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列式是:15÷3=5(只)。
师: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1:因为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15÷3计算求出每盒放5只。
师:说得真好!谁能说说第二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列式是:15÷5=3(个)。
师: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15÷5=3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2:因为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求用几个纸盒,也就是求15只里面有几个5只,用除法计算,所以15÷5=3,求出可以分3个。
2~6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
![2~6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59234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8.png)
2~6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2~6的乘法口诀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72-7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应用中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温故导入1.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36÷6=7×3=5×7=7×4=24÷4=18÷3=7×7=3÷3=6×7=30÷6=12÷2=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思路。
3.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
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练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课堂助学1.教学例题(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并收集信息:一共有几朵花?扎了几个花环呢?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3)引导学生思考,要算什么就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8÷7=28÷4=(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交流、讨论,并在教科书上例4的空格里填数。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1÷4=7的过程。
(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所以28÷7=4、21÷7=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练习》教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练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9c07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6.png)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练习》教案一、复习旧知激活学习经验(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二)巩固对除法两种意义的理解学校买来15个拖把。
1.每个班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分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平均分,第一题是把15个拖把按照每3个一份来分,求可以分成几份。
列式是15÷3=5(个),表示可以分给5个班。
第二题是把15个拖把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有几个。
列式是15÷5=3(个),表示每班分到3个拖把。
小结:同学们对除法运算的意义非常了解。
除了除法,我们还学习过加法、减法和乘法。
今天,就让我们用学过的这些运算知识继续去寻找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对比练习深化理解意义(一)除法和减法的对比1. 8张福字,送给每户人家2张,可以送几户?2. 8张福字,用去2张,还剩几张?第一题是把8按照每2个一份来分,求可以送几户,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解决。
第二题有8张福字,用了2张,求还剩几张,就是从8里面去掉2,所以用减法。
第一题还可以用连减的方法:8-2-2-2-2=0解决,8张福字,每送一户就减去2张,再送一户就再减去2张,直到最后全部送完。
减去1个2就表示能送一户,从8里面连续减去4个2等于0,也就是能送4户。
第二题不能用除法。
因为第一题是把8按照每2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所以既可以用减法又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而第2题是从8里面减去用去的1个2,求剩余部分,不是平均分,只能用减法计算。
虽然两道题的数都一样,但是他们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小结:同学们借助画图、摆一摆等活动理解了题意,又在对比当中发现了两种运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仔细分析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之后,再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
(二)除法和乘法的对比1. 一个中国结上需要6个鞭炮结,要编5个中国结,需要多少个鞭炮结?2. 18个鞭炮结够做几个左边这样的中国结?第一题一个中国结上需要6个鞭炮结,两个中国结需要的鞭炮结的数量就是2个6,求5个中国结需要多少个鞭炮结,就是求5个6相加是多少。
4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4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73c6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d.png)
4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1-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熟练运用;•能够用1-6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6的乘法口诀;•教学生如何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教学难点•如何教会学生用1-6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口诀,带着学生练习;•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练习法:通过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将卡片准备好,让学生依次快速读出题目上的乘法口诀。
2. 温故而知新推出每个数对应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边读口诀,边对应着点数做计算。
比如:•1乘法口诀:任何数和1相乘,都等于它本身;•2乘法口诀:将这个数加上这个数,就得到了这个数的2倍;•3乘法口诀:先将一个这个数的2倍求出来,再将它加上这个数本身就是这个数的3倍了;•4乘法口诀:先将这个数的2倍求出来,再将它的2倍再求出来,所得到的数就是这个数的4倍;•5乘法口诀:取那个数的一半,然后加上这个数的一半,就是这个数的5倍;•6乘法口诀:先将这个数的5倍求出来,再将这个数的2倍求出来,将这两个数加起来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个数的6倍了。
3. 导入教学重点将难点部分进行解释,让学生感知1-6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当做除法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计算。
4. 案例演示举例展示一些用1-6的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的例子。
比如:28除以4等于几?由乘法口诀4乘以7=28 可以知道。
换句话说,28除以4就等于7。
再比如,18除以2等于几?由乘法口诀2乘以9=18 可以知道。
换句话说,18除以2就等于9。
5. 练习验证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让学生计算30除以5的商是多少呢?由乘法口诀5乘以6=30 得知,30除以5的商是6。
6. 总结体会与小结学生观看口算视频教学,参与班级贴吧交流,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掌握1-6的乘法口诀;•通过测试或问答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在求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8fdd5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6.png)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信箱和信。
【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效果。
1.背2—6的乘法口诀。
2.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3.学生读算式,并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8÷4=212÷3=4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
有一天,一群小猴到山下去玩,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就摘了很多。
回家后,猴妈妈看到小猴们拿了这么多桃子回来,可高兴了。
小猴们正准备吃,猴妈妈却说“别着急,答对了我的问题才能吃”。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1.课件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子”。
2.观察回答:(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2)读题:自由地大声读一读。
(3)你会列算式吗?独立思考,汇报。
师板书:12÷3=?为什么这样列式?(4)你会算吗?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展示算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https://img.taocdn.com/s3/m/959f501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6.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2)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应安排在()季节。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人数(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第2课时一、口算。
5×8=6×4=7×7=9×5=2×3=9×2=8×9=7×8=5×5=4×3=5+8=6×6=3×7=4×8=9×3=1×2=9×9 =6×8=8×0=4×7=二、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看电视看书运动旅游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810862(1)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三、试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销售量(台)20221214152025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四、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蔬菜种类胡萝卜西红柿茄子白菜人数10155?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比吃茄子的人数多12人,喜欢吃白菜的有()人。
2、喜欢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的一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一)1、填一填。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3)把10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4)把15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课
1.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商。
学习目标
2.正确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
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并会写单位名称。
3.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环节1.熟练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正确解答平均分的除法应用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
1课时
导案学案
分析:“每个热气球上有3人,6
个热气球共有多少人”就是求6个3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运用的口诀是“三
六十八”。
“18人坐6个热气球,求平
达标检测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
号。
12○÷4=3○18÷6=3
16○÷4=4○24-6=18
知识点1: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
每个热气球上有3人,6
个热气球共有()人。
□□=
18人坐6个热气球,平均
每个热气球上有()人。
□□=
均每个热气球上的人数”,就是把18
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计算。
运用口诀“三六十八”“18人,
每3人坐一个热气球,需几个热气球”,
即求18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运用口诀“三六十八”。
25○+5=30
20○÷5=4
15○÷3=5
2.
○6×4=24
○3×3=9
○15+3=18
诀求商教材第25页练习五
18人,每3人坐一个热气球,需要()个热气球。
□□=
第8题答案:
183×6=18
318÷6=3 618÷3=6答案:15655665 3.盖住的数是几?
答案:4184465
知识点2:解决与“平均分”有关
有24本练习本。
平均分给
6人,每人几本?每人4本,
可以分给几人?
分析:求每人分几本,就是用总本
数除以人数;求可以分给几人,就是用
总本数除以每人分得的本数。
4.学校买来14个。
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3题
教师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答案:24÷6=4(本)
答:每人4本。
24÷4=6(人)
答:可以分给6人。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3、5题。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7、9题。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生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1)每个班分2个,可以分
给几个班?
(2)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
班分几个?
答案:(1)14÷2=7(个)
答:可以分给7个班。
(2)14÷7=2(个)
答:每个班分2个。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六、教学反
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解决问题”两部分知识进行练习的方式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征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从而体会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