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文学资料的能力;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社会参与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历史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3、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得到增强。

重点与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特点。

如何提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歌的起源语言──歌谣──诗歌2、《诗经》A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B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民间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C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被后世奉为儒家的经典。

3、楚辞【探究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42页的屈原像和屈子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屈原的大概生平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历史学科的人教版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主要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三个方面。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文学形式和内容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突破。
针对这一课程内容,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作业小结时,我会注重以下几点: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作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2.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资源,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2.通过故事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主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教学内容。
3.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我会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我会从诗歌、散文和小说三个方面入手,详细讲解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和成就。
学生小组讨论时,我会注重以下几点: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3.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和我的点评,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态度层面: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学,尊重文学作品和作者,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习惯。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形成包容、开放的心态。
c.唐诗的繁荣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d.宋词的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特点及代表词人;
e.元曲的戏剧性与音乐性,以及其民间色彩。
3.教师指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学活动: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家长参与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项与古代文学相关的活动,如诗词朗诵、书法创作等,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文化氛围。
作业提交要求:
1.请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2.作业需书写工整,表述清晰,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品。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其他领域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堂讨论:针对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讲授新课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概况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3)影响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学案例
4.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健康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其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反思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评价环节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观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标准,如: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充分、表达是否清晰等。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将采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古代诗人创作诗歌的有趣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好奇心,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学现象,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感悟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学知识。
(二)问题导向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这些问题将围绕课文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教师可以提出诸如“《红楼梦》中的梦境与现实有何联系?”“小说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等问题,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作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质课教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体裁特点与成就;(2)解:文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3)运用: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较、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1)通过教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习对所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会合作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在世界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成就习,让生感受民族文的魅力,培养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培养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重点和难点: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形式发展变的根★教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的时代,正面临着东方文与西方文冲突与融解的局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的精华。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大国的文相媲美。

一句话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的巨大贡献。

今天让我们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中,再次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教案一、诗歌——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1)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共160篇。

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文学的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学发展的脉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利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文学的创作过程,提高参与度。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巩固记忆,形成系统化认知。
2.鼓励学生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能力。
3.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4.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一)导入新课
1.开场白:以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一位古代文人如何在山水间寻找灵感,创作出传世之作。
2.问题引导: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例如:“你们认为,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3.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古代文学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的魅力。例如,展示一首唐诗的朗诵视频,让学生聆听古人的声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总结归纳
1.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总结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强调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重点知识点归纳:提炼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认知。例如,总结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学艺术,认识文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例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文学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高中历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预习提纲】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至的诗歌,分为、、三部分。

由整理编定。

特点:贡献: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奉为(五经之一)。

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离骚》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

屈原采用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又称“”。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

具有风格特点: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

3、汉赋概念:特点: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和《》——补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来源,张衡的《》4、唐诗(1)唐诗繁荣的原因(2)唐诗创作的主要成就(3)价值:黄金、辉煌、灿烂,源源流长。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繁荣原因:(2)成就:(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婉约派:豪放派:(3)特点:2、元曲。

(1)概念:(2)特点:(3)代表人物:三、明清小说1、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产生背景:政治经济阶级关系3、特点:4、代表作: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重难点解析】分析文化繁荣原因的一般方法.(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发展五个方面分析.)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矛盾和缓,社会安定.②统治者的文化政策.③经济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关系开放,文化交流频繁;⑤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受其他文化领域成果的影响结论:一定社会文学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跟踪检测】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2.苏轼和辛弃疾作品风格相同,但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C.性格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学案例1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文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历史意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古代至近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及代表作品。
2.分析并评价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呈现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其身临其境,感受时代氛围。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提高其情感共鸣。
3.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欲望,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案例分析、对比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4.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内涵。
2.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历史观点审视文学作品。
3.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展开课堂讨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小结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学法指导1.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伥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说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如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另一方面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而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重点难点1.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2.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有机引入】问题:简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意义与影响。

引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除科技外,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胜枚举。

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

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2-45,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诗经》到唐诗”(注意“前言”、资料回放等部分)(1)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特点和价值。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9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9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歌的来历,了解《诗经》、楚辞、汉赋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点,培养和提高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2)了解唐诗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点,分析不同时期唐诗呈现不同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了解宋词和元散曲的文学成就、艺术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4)引导学生透过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流变把握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内容、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盛唐”、“中唐”、“晚唐’’诗风的差异,折射时代的变迁,进一步揭示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说明文学的时代性。

(2)引导学生透过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流变把握其背后的社会变迁,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感教育。

(2)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加强人文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3)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4)领悟我国古典文学之妙处,积极汲取我国古典文学精华,为我国近现代文学建设提供借鉴。

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歌的时代特征;明清时期文学成就及文学特色。

难点诗歌的史料价值;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及其流变原因;透过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的流变把握其背后的社会变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图片展示:展示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图片,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
2.强调文学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3.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请选择本节课所学的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结合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评论。
2.简答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某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3.创作题:鼓励学生模仿某个时期的文学形式,创作一首诗、词或短篇小说,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3.社会背景与作者生平:结合作品,介绍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意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4.作品鉴赏:选取典型作品,如《离骚》、《滕王阁序》、《静夜思》、《水调歌头》等,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讨论其艺术特点、社会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内容。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先秦散文代表作,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请分析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请从唐诗中挑选一首你喜欢的诗,分析其艺术特色。
4.请阐述宋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5.请谈谈元曲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作用。
6.分析《红楼梦》在人物塑造、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创新之处。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可以是将散文改编为戏剧,或将诗词改编为现代歌曲等。要求充分发挥创意,将改编后的作品以表演或录音的形式展示。
4.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一部明清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开展家庭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探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其背后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游记,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其历史价值。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学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讲解: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4)案例分析: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5)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文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但在文学史的学习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对文学史发展脉络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各个时期文学特点的把握不够准确,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1.学生在先前的历史学习中,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2.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接触过部分文学作品,但对于文学史的整体脉络、文学流派的演变以及文学巨匠的创作背景等方面,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3.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6.结合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设想: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一首古典诗词《静夜思》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过程:
(1)教师朗诵《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唐宋时期:讲述唐诗、宋词的繁荣,分析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家的创作特点。
(3)近现代文学:概述近现代文学的变革,如鲁迅、巴金等作家的创作背景及代表作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强化师生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设想: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学创作的乐趣。
设想: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文学改编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强文化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开门见山
1、教师设问: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

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

同学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学生列举: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学习新课:
一、《诗经》
教师1、欣赏一段诗经名句引入。

出自哪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学生答1:《诗经》。

学生再列举熟悉的诗经句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已学习过的内容《伐檀》、《七月》或《硕鼠》
教师2: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特点和价值。

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孔子整理编定。

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
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注意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离骚》
教师1、欣赏《离骚》名句,谁人所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生:简介屈原
教师2、分析《离骚》概况、特点和价值
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

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

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

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

教师小结:《诗经》、楚辞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影响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

“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三、汉赋
(1)汉赋
教师:1、汉朝时,楚辞盛行。

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什么是赋,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佳作是什么?
学生: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的,内容丰富,气势恢宏
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佳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上林赋》,作品借“子虚”、“乌有”和“亡是公”)——补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来源
张衡的《二京赋》
四、唐诗
1、教师: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

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如下归纳:
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成就:
初唐:王勃、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盛唐: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中唐:白居易
晚唐:杜牧和李商隐(“小李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唐诗名句欣赏。

学生各说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教师补充。

4、价值:黄金、辉煌、灿烂,源源流长。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五、宋词
唐代诗歌繁荣,同时还出现了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

这就是词。

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1、宋词繁荣原因:教师补充(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成就:
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声声慢》)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陆游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

3、名句欣赏
学生背诵
(教师补充李煜《虞美人》)
4、特点: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六、元曲。

教师:唐诗、宋词,元代就是曲了。

1、什么是元曲?特点?成就最高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马致远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介绍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高中语文教材也节选有其中的片段。

七、明清小说
教师:唐诗、宋词,元曲。

最后就是明清小说
1、教师: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产生的背景:
(1)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

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3)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课堂小结:
先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应包括历史时期、文学体裁及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课后作业:课堂优化训练及配套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