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的悲剧和出路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
树立 相对 稳定 的改革指 导 思 想
应遵循 这样 几 条 基 本原 则
; ;
:
其一
,
、
,
坚持 以 马 列 主 义
.
、
毛
以社 会 主 义 有 计 划 商 品 经 济 理 论为 基 础
其二
,
坚持 有利 于 促进 农村 经 济 分类 指 导
目前
,
有 利 于 促进搞 活 农村 商品流 通
,
其三
,
,
使改革
处 于 徘徊 不 前的境 地
二
、
农 村信 用 社 改革 出路 的选择
,
为摆 脱信 用社改 革 中所 面 临 的重 重 困 境 发 展 中 的 主 渠道 作 用 出路 之一
,
深 化信 用 社改 革
:
。
,
发 挥其 在支持 农村 商 品 经 济
信 用 社改革 的 出 路 应 作如 下 选 择
,
在 确定信用 社改革 指导 思 想 时 泽 东 思 想 为指 导 的发 展
坚 持实行 区 别对 待
,
我国
,
正 处 在社会 主 义 初级 阶段
生产力发 展水平
,
经济 发 展 状 况
、
信用 社所 面 临的 外部 环境
只 有根 据不 同地 区
。 、
各
地均 有所不 同 出路 之 二 内 部 经 营机 制 的远期 目标
。
,
且差 距 较 大
,
各信用 社 的现 实情 况 更是 千 差 万 别 措施
出路 之 四
农村 信用 社改革 的深 化 革 可 以分 为两 步走
“ ”
就 又 提 出 以研 究管 理 体制 和 模 式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CATALOGUE 目录•农村信用合作社概述•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挑战•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对策与建议•未来展望定义特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定义与特点初始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逐渐壮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形式也不断拓展和创新。
发展历程现状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与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网点逐渐增加,为更多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规模与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扩大业务规模增长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识别和预防。
内部控制加强: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针对以上发展现状,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继续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进一步扩大业务覆盖范围,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竞争来自非传统金融机构技术与用户体验的差距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压力风险管理挑战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监管政策的调整,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风险管理压力增大,需要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合规成本增加为了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加大合规投入,包括人员、系统、流程等方面的建设,增加了经营成本。
风险管理与合规要求的提高服务创新与科技投入的不足提升服务便捷性优化网点布局,加强乡镇及以下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推广移动支付等新型金融服务,提高农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农村地区特点和农民需求,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金融产品,如特色农业贷款、农村电商金融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强化客户服务理念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暖心的金融服务。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使命。
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农村信用社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其稳健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1.资金供给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更大的资金需求。
然而,由于传统触角沉淀较多,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
2.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农村信用社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功能方面相对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业务创新能力。
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使得农村信用社难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
3.科技应用程度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金融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许多农村信用社在科技应用方面存在缺陷,如电子支付、在线存取款等服务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科技化需求。
4.风控能力不足作为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是农村信用社的核心能力之一。
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客户群体多为农民和农村企业,其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农村信用社的风控能力相对较弱。
应对新形势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合作与联动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与其他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合作,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供给能力。
同时,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也应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相关合作伙伴的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加大科技投入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科技化需求。
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农村信用社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并积极引进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人才。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将为农村信用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农信社的缺点及改革策略
提升风险处置能力
建立风险处置机制,及时化解风险 。
提升科技水平
加强科技投入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
推进数字化转型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客户信息安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技创新进程。
03
改革实施方案
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总结词
农信社应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以 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详细描述
农信社应拓展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 于贷款、储蓄、理财、保险等,提供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应关注农 村地区的需求,推出适合当地居民的 金融产品。
优化资金结构
总结词
农信社应优化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总结词
农信社应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效 率。
详细描述
农信社应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 术和管理系统,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 ,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的 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04
改革预期效果
提高服务水平
优化网点布局
合理规划网点分布,提高服务覆盖面。
提升服务质量
农信社的缺点及改革策略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1
目录
• 农信社的缺点 • 改革策略 • 改革实施方案 • 改革预期效果
01
农信社的缺点
服务范围有限
农村地区覆盖不全
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原因,部分农 村地区尚未被农信社覆盖,导致当地 农民无法享受金融服务。
服务内容单一
农信社主要提供存取款、贷款等基础 金融服务,对于投资、理财等多元化 服务相对缺乏。
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
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业整体中的薄弱环节,表现为大而不强,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最脆弱点,其潜在着很大的支付风险和信贷资产风险。
因此如何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谋求出路和发展,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地区金融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试图就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当前面临的形势、间题和困难及解决办法作粗浅的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贫困地区的现状经济决定金融。
因此,在探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间题之前,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所在区域外部环境、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人文结构、生产力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十分必要,以惠东县增光、白盆珠、高潭、安墩4个贫困山区镇为例,贫困地区具有如下共性:(一)基础薄弱,经济活动单一。
贫困地区一般地处山区或沿江,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土壤肥力低,气候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经济作物。
而且,地势偏僻,交通条件较差,供电、供水和通讯配套设施不齐。
因而第一产业落后,第二、第三产业稀少,经济活动是单一的传统农业。
(二)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
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技术装备落后,使贫困地区的生产局限于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布局分散,难于形成集约化生产。
(三)结构不平衡,劳动力素质低贫困地区生产力落后,生活水平低,外出谋生的人口较多,主要劳动力流失到发达地区,这些外出人口在取得一定经济收人后,则迁居他乡。
致使贫困地区劳动力结构不平衡,以“老、少、妇”为主,劳动力素质低,生产难于发展。
(四)收人水平低,资金积累少。
贫困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因素限制,经济活动单一,收人水平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惠东县高潭、增光、安墩、白盆珠四个镇的人均纯收人3543元,比全县农村人口的人均纯收人低28.3%。
在低收人的条件下,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农户的资金积累很少。
应用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困境及解决办法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困境及解决办法'推行了几年的小额农户联保贷款,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推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主要是支农贷款投放)增速趋缓,与存款规模的快速膨胀形成反差,本文拟对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困境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1.营销经理制度的构建缺陷。
营销,经理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营销人员点多面广、情况熟悉、服务面宽的经营优势,但现行制度对营销人员的管理相对松弛,营销人员经营的随意性和种种消极行为,时常导致存款波动和信贷风险。
一是人员身份的局限性。
从来源上看,目前营销经理一般为竞聘基层信用社主任、副主任的落聘人员,而营销员多是岗位竞争中的下岗职工和各村的业务代办人员。
从目前情况看,营销岗位成为竞聘领导职位的“无奈选择”和下岗员工的“收容站”,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而不是鼓励性。
二是分配方式的局限性。
营销人员基础工资较低,浮动部分因激励力度不足而惩罚力度较大,与收入相对较高且稳定的内勤岗位相比,分配上没有明显的吸引力。
三是经营权限的局限性。
营销经理的权限下放不足,而且没有相应的业务开展经费,难以拓展开发市场营销空间。
四是业务的松散性。
基层信用社对营销人员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业务代办员的管理是松散的,他们的报酬就是“代办费”,一旦部分人员的行为同信用社的要求不合拍或其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消极对待时,农村信用社的就显得很被动,极易出现存款大量下降和信贷风险,尽管实行了责任人制度,试想一个营销人员发放了几百万元贷款,到期却不主动催收,信用社除了不给其报酬外也无其他更有效的办法。
因此,目前的营销经理制还只能说是一个过渡性的制度安排,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2.员工的素质缺陷。
一是目前信用社人员结构表现为“一高一低”,即年龄高学历低。
据对某基层信用社调查,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68%,高中以下学历的占85%,大专以上学历仅占5%,年龄高、素质低的人才结构严重制约了新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质量的提高。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
第 四阶段( 1 9 9 6 年. 2 0 0 3 年) , 中央银行托管 , 农村信
用 社 独 立发 展 阶段 。 第 五阶段 ( 2 0 0 3年. 奎今 ) , 农村信用社面临新一轮
《 农业协 同组合法 》 。而到 目前为止 , 我国还 没有一部专 门规范合作金融 的法律法规 , 合作金融在法律框架 中没 有 明确 的定位 , 其相关 的法规依据主要分 散于国务院、 中 国人民银 行和财政部 的一些行政法规和规章 中, 层 次也 较低 , 大多是对于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性原则规定 , 现实 中难 以操 作。正是 由于合作金融 的立法缺位 , 一方面造 成农村信用社的具体职责木清 定位模糊 ; 另一方面造成 农村信用社的合 法权益 难以得 到切实 的保障 ( 二) 自身经营条件 薄弱 , 风 险高 众所周知 , 农 村信用社 长期 以来一直 以服务 “ 三农” 为宗 旨 虽然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责献 , 但也制约 了其 自身的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 自然属性 , 这种 ‘ ‘ 靠天 吃饭”的特征造成农业生产面临 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极大 , 从而导致农业收入 的不稳定 , 使其面临较高的金融风险。 农业在我 国一直是弱势产业 基础地位脆弱 , 抗灾害能力 差, 经营风险大 , 信用环境较差 , 农户信贷抵押资产较少 , 信用缺失较为严重 。 受其影响 , 农村信用社 的不 良贷款处 于高位 , 资产的运 营难以正常进行 , 同时农业保险机制 目 前仍处空 白。 这极大地影 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 同 时也使其 经营风险一直处在较高 的水平 。加之农 信社历 史包袱沉重 , 资不抵债很高 , 尽管中国人 民银行采取诸如 定 向向农信社发行专项票据 、 延长贷款兑现的宽限期的方 法来置换不 良资产 , 但深层次 的根源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 三) 不合理 的制度安排利缺乏监管约束 我 国农村经济体制也进行过多次的改革 , 然而数次的 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用社生存 与发展 的环境 ,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境和出路
小 , 营效 益较 差 , 经 抵御 风 险 的能 力较
低 , 导 致 了 部 分 不 良贷 款 ; 加 上 农 也 再
村 信 用 社 本 身 内部 管 理 不 完 善 , 建 立 未 起 有 效 的 风 险管 理 体 制 , 使 大 量 农 村 致 信 用 社 亏 损 严 重 , 至 出 现支 付 危 机 。 甚 在 农 村 信 用 社 发 展 过 程 中 还 存 在
信 用 社 的服 务 对 象特 定 化 ( 要 服 务 于 主
“ 农 ” 与 税 赋 负 担 同 一 化 并 存 , 在 三 ) 这
银 行 的 监 管 模 式 对 农 村 信 用 社 进 行 监 管 的 方 法 , 农村 信 用 社 的 经 营 现 状 存 与
在差异 。
农村信 用社具有 浓重的行 政色彩 , 方 地 政 府又对其过度 干预 , 从而 形成 了许 多 政 府不 良贷 款 , 别是村级 政府 的欠债 特
参 与 决 策 权 , 法 与 信 用 社 的 经 营 成 果 无
联 系 在 一 起 , 就 没 有 所 有 者 去 真 正 关 也
心 信 用 社 的 价 值 最 大 化 、 本 最 小 化 和 成 效 益 最 大 化 。 而 且 产 权 不 明 晰 也 直 接 导 致 了 农 村 信 用 社 经 营 效 益 的 低 下 和 风 险管 理 制 度 的缺 失 。
离 农 业 银 行 之 后 ,在 管 理 体 制 设 计 、 历
是 人 行 领 导 重 监 管 ,地 方 党 政 怕 沾 染 , 行业管理又太软 ” 。如 何 走 出 困境 , 当 是 前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囊誊麓蓦
誉
意 蠹 - 囊
0 1 期 缓 i 。 现 _ 嘲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推荐阅读)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推荐阅读)第一篇: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农信社改革的出路稳步推进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
在前一阶段试点组建农村银行类机构和统一法人重组改造基础上,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对组建农村银行类的机构,要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审慎稳妥开展组建工作。
对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机构,要集中力量,认真抓好试点,由此形成一套改制改造的规范性操作文本,对符合条件的地方,可以成批量地组织推广,缩短改制过渡期,让新的法人机构尽快投入运行。
督促农村信用社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围绕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经营机制目标,重点抓好劳动用工、财务分配制度改革,强化信贷问责制,切实在这几个领域的改革上做好文章,防止和杜绝出现“改革就是换牌子”的错误做法,确保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真正转换。
逐步完善管理体制。
在目前监督管理体制下,省级联社如何履行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管什么、如何管”,现在还没有成型的模式和做法可供遵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至于省级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还难以确定,但可以预见,将来改革发展的可能路径,一是目前的纯管理型继续完善;二是具备条件的可能向经营管理型逐步发展,在现有省级机构基础上整合再造,向类似天津模式发展;三是统一法人商业化经营类型。
进一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
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工作的同时,顺时、顺势调整服务重点,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
要区分不同类型机构,加强对支农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改制为银行类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明确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三农”,并加强对支农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
通过改革,农村信用社风险指标虽有改善,但风险程度仍不容忽视。
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自2003年8月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下同)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果:存贷款规模迅速扩大 整体经营实力显著增强,总体风险状况持续好转,风险补偿能力快速提升,“三农”金融服务不断改进,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体制、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风险,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这些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金融安全。
一、农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1.资本水平差距较大。
截至2008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为3.5%,比监管标准低4.5个百分点,比银行业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
全国有十个省份资本充足率仍为负值。
2.资产质量令人堪忧。
2008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为15.9%,高出银行业11个百分点。
全国有6个省份不良贷款率超过25%。
3.盈利能力十分有限。
农村信用社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收入,随着利率下调,特别是服务“三农”的贷款利率逐步降低,利差逐步缩小,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较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
加之,农村信用社产品、服务、技术创新方面比较落后,中间业务拓展较慢,收入增长渠道狭窄、后劲不足。
4.风险拨备严重不足。
2008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拨备缺口1962亿元,拨备充足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低于监管要求60.6个百分点。
全国有27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存在拨备缺口。
全国有4个省份拨备充足率低于20%。
5.历史包袱极其沉重。
2008年末,全国仍有821个县联社存在历年亏损挂账,占全部农村信用社机构的36.5%,亏损挂账金额637亿元。
从省份来看,全国20个省份存在历年亏损挂账,其中有7省历年亏损挂账超过50亿元。
6.案件形势依然严峻。
2008年农村信用社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分别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67%和66%,案件数量仍居银行业机构之首。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引言农村信用社在中国农村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农村信用社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以期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农村信用社应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的机构架构。
要加强对信用社干部的培训和选调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通过引进优秀的人才和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农村信用社。
同时,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2.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可以通过开展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字金融服务普及,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此外,可以探索发展农村金融衍生品市场,丰富投融资工具,满足农民的风险管理和资金需求。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
3. 加强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可以与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资金融通和业务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农村信用社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4. 完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农村信用社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管理。
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和考核。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为规范和业务风险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
通过完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可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控能力,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5. 推动农村金融普惠化发展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普惠化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受益。
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危机论文
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危机论文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化改革如火如荼,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取得了空前的阶段性成果。
但是,这种“快餐式”地化解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和推进改制之后,将不可避免地带出不良贷款反弹、经营管理能力欠缺、市场竞争能力受制约、人员频繁流动等问题,这很值得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一、客观看待不良贷款反弹问题由农信社转型改制而来的农商行,属于“老企业,新银行”,长年成因复杂形成的不良贷款积弊,要想在短期内根本性的化解,难度较大,且随时存在着反弹的因索和压力(一)“三农”资款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三农”产业多基础脆弱,比较效益低,受自然因索的影响较大,易形成灾难损失而导致不良贷款的形成。
而最根本的问题,信贷投放总是有风险发生的,客观看待不良贷款的产生和低比例的反弹应是理性的考量。
应当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控制在8%以内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改制后的农商行依然面对弱质性产业和群体,一味要求2%以下的不良贷款率未免过于理想和牵强(二)信资管理的粗放性和滞后性信贷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对借款户信息掌握和了解的不完整,审查的不严密,只注重手续齐、要素全,忽视第二还款来源和贷款手续的真实、合规性,贷后管理的滞后,对贷款的`真实使用情况不清,贷款到期催收不力,认为只要有抵押,能收息就行,贻误了清收良机。
还有就是信贷员人手少,阶段性任务重,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或人为技术性调整形成隐性不良贷款等(三)地方政策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放开,一些借款户外出谋生定居的不断增多,长期无法联系,造成贷款到期无法收回。
再则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司法保障不到位,造成依法收贷难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当务之急农商行在经营管理上要牢固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坚决摒弃粗放经营的陈旧思路,强基固本,扬长避短,构建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不仅在硬性指标数据上达标,更要注重内在机制真正实现根本性转变(一)完善法人治理机制要认真借鉴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充分发挥董事会战略管理作用和监事会监督职能,明确职责,建设规范有效的经营管理团队(二)全面树立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自觉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经营理念,推进业务增长方式由“自然型”向“市场型”的转变。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与出路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与出路摘要: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成功运行不仅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成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
但是,仍存在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这三大主要矛盾,阻碍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
本文认为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在于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和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矛盾;出路为了优化农户贷款环境,1999、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
这标志着中央银行决定在正规金融制度框架内开展过去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的贷款方式,并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
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XX年得到了较大发展。
据中央银行的统计,到20XX年底,全国就有30710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此贷款项目,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两种小额贷款余额共近1000亿元,获贷农户5986万户;评定信用村46885个,信用乡镇1736个。
农村信用社正以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的舞台上。
但农信社小额信贷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双赢的信贷方式——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1.农户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
市场营销学理论认为,要实现某一机构目标,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能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更快捷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职责,但与此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农村信用社自身问题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不严、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之一。
一些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中存在审查不严、违规放贷等现象,导致资金链断裂、信用风险暴露。
2. 农村经济结构问题农村信用社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对其金融风险产生一定影响。
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受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也因此增加。
3. 政策法规不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一些政策的不完善和不到位,导致金融监管的漏洞和不透明,增加了金融风险的产生。
二、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对策1. 完善内部管理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高内部审查的严格性和透明度,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2. 加强风险防范农村信用社要提高对农村经济的了解和风险识别能力,加强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控制,避免风险的扩大。
3. 加强政策法规的完善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和引导,使其合理运作,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与监管制度。
4. 推行风险分散农村信用社应加强业务创新,推行风险分散,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产品,降低信用风险,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5. 加强人才培训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保证员工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自身问题、农村经济结构问题和政策法规不完善等方面,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内部管理、加强风险防范、完善政策法规、推行风险分散和加强人才培训。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农村信用社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提供支持。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
不 良资产 比例还是 比国有商业银行要高得多。同时一些
政 策 性 的金 融 措 施 , 小 额农 贷 、 岗再 就业 小 额 贷 款 、 如 下
生源地助 学贷款等都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 。而这些都是
国 有 商业 银 行 不 愿 经 营 的高 风 险 、低 收益 的金 融 经 营项 目。甚 至 国家 对 农 村 粮棉 直 补 的发 放 这 种 只有 成 本 支 出
■■■ ●■ ■r
\4 -金融与经 20. 济 0 9 8
...
● I NANCEAND ECO NOMY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
■孙 建 平
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重重 困难 , 主要存在机制和经营上 的诸 多问题。 当从政策和体 制上 来解决。 应 特别 是 当前在从紧的货币政策条件下 , 应该给予农村信用社 以更 多的发展空 间。
法 人 机制 的基 本 问 题 。
贷款 的财政贴 息应 该及 时足额到位 ; 小额农贷 的成本各
级政 府可以适 当予以补贴 ; 营业税 的免征可 以适 当延长
等。 同时要 逐 步 减 少农 村 信 用 社 的政 策 性 负 担 , 由专 业 而 的政 策 性 银 行去 承担 , 农 村信 用 社 逐 渐 向市 场 化转 变 。 使
源主要为城乡居 民的储 蓄存 款 ,上饶 市 20 0 8年 6月底 的数据显示 ,全市农 村合 作金融机构储蓄存 款占其各项 存款的 8 .8 ,且具有 活期存款上升 和定期存款下降 72%
趋 势并 存 的特 点 。 企业 存 款 和机 关 团体 存 款很 少 。
影响 了农村信用社 的盈利水平 ,同时也使得农村信用社 的经营风险一直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它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革,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也日益突显。
本文将从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经营模式不合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通常较为传统,没有很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由于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信贷和投资风险层出不穷。
2.信贷管理不善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信贷管理不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不足、贷款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
3.资金来源单一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存款和贷款,缺乏多元化的资金筹集途径,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造成流动性风险。
4.信用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导致了员工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可能会变相干预信贷决策,导致信用风险的出现。
5.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开始涉足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份额造成一定冲击,增加了其经营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对策1.提升风险意识农村信用社应当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风险的敏感度和警惕性,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防控纳入全员管理和全员参与的范围。
2.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农村信用社应当加快改革步伐,推进机制创新、业务创新,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加强内部管控,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防止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3.强化信贷管理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建立健全的贷款审查和贷后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全面评估,避免发生不良贷款。
4.多元化资金来源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种业务和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综合性和多样性,降低资金来源的单一性,有效避免流动性风险。
农村信用合作社未来出路论文
农村信用合作社未来出路论文论文导读:近年来,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信用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
然而,在农村信用社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体制内外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提高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瓶颈。
这些问题主要有支农力度弱、网络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治理结构残缺、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等。
只有通过明确信用社的性质及产权治理结构,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经营宗旨,建立新的体制框架,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措施,对农村信用社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经过近五十年的曲折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
然而近年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现了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五十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就如何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支农力度弱。
农业和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容易受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对其他产业的贷款,因此贷款积极性不高,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农民、农村服务的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合作金融的支持。
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却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和责任主体下移至市县联社,在追求目标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变相的把“支农”变成“弃农”。
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但农业贷款增长幅度较小,大部分资金都被投入到非农业部门,使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连年增加,并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信用社的悲剧和出路》
六十年前,那本来是一个美丽的田园故事:中国农民以公社为单位组成自己的信用社。
每个农民拥有一元一股,完全平等。
他们选出几个认识汉字和懂点算术的人们负责管理。
信用社的职责很清楚:以长期可持续的原则,对社员们发放小额贷款。
跟世界上很多美丽的故事一样,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故事也完全变成了悲剧。
今天回头看,大家都知道,信用社作为一个系统,破产了很多次,即使中国三十年的超级通货膨胀也没能拯救它们。
通货膨胀使他们的负债不断缩水,也使他们的资产不断升值。
每次遇到银行和信用社的坏帐的处置,和对大量垂死的国有企业的抢救,政府就印钞票把中国这张大饼继续摊薄。
当年,按照政府的命令,我父亲和村里的乡亲们每人向信用社入股3元。
从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跟信用社完全绝缘。
1985年,由于坏帐太多,信用社支撑不下去了,每个农民又增资3元。
故事也就再次到此结束了。
农民把入股当作安排书记的子女就业所做的捐款。
农民的眼光真不错,那确实就是捐款。
长期以来,神州大地有很多信用社都是负资产,也就是说,负债大于资产。
农民做了几十年的股东,不仅没有积攒下来什么,反而倒欠下债务。
而且,很多信用社长期坚持带病工作,有些还长期带着绝症工作,比如它们的坏帐比资本金大好几倍,等等。
农民当初投入的一元钱现在变成了一毛钱或者负数,虽然今天的一毛钱的购买力可能还不如当初的一分钱。
几十年来,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信贷支持。
对他们来讲,信用社是高不可攀的衙门。
农村信用社在每个乡镇的垄断地位也增加了它们的霸气。
他们中只有少量的机构运转正常和优良,多数机构成了公社领导人的出纳员(后来公社改为乡或者镇,当然没有实质区别)。
每个县都有一个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但是我一直没有弄清楚,联社究竟是监管部门还是控股公司。
如果是监管部门,那么它们与人民银行或者银监会是何种关系?如果是控股公司,那么,它们出了钱吗?信用社的社员们同意让他们控股吗?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父亲和乡亲们。
再看信用社的悲剧:全公社的每个农民都持有一点点股份就等于信用社没有股东,没有人在乎信用社究竟是繁荣还是衰败。
而且,没有人有足够的股份和话语权。
这样,信用社就不折不扣地由管理层控制。
而谁控制管理层?当然是公社的书记(和乡政府的官员们)。
而他们不是股东,对信用社的死活也无所谓。
那些可怜的农民既没有权力,也毫不关心(他们每个人只有3股,股权太分散)。
这让我联想到美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包括投资银行的高管们)为什么每年拿几千万美元的薪水!即使银行亏钱甚至快要倒闭了(需要纳税人的拯救),他们也毫不客气。
原因就是内部人控制,自己定自己的薪水和奖金,英文里有个说法,they write their own tickets 。
股权太分散,谁都不在乎。
我们中国的信用社也一样:从书记和镇长到信用社的员工,每个人都欺负那可怜的没爹没娘的小女孩。
里外勾结,骗取贷款,监守自盗非常普遍,可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大喝一声,住手!
古今中外的国有企业都是一样:国有就是全民所有,也就是无人所有,因为每个人只拥有一丁点儿,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没有人维护它的利益。
把信用社搞垮了,农民也就没有地方获取甘泉资金。
多数农民只好长期依靠民间借贷。
所以,保持信用社繁荣,利润丰厚,不断壮大,让农民永远有一个巨大的可靠的融资平台,那才是真正的慈善。
如果信用社在第一天就把资金全部送给了农民,信用社何必成立呢?如果信用社一直用低息放款给农民,那么,它就无法成长壮大,他就只能苟延残喘,它们何来资金实力长期持续地帮助农民呢?
有智者批评慈善捐款的理由就是:如果把钱白白地送给某人,那就不利于他考虑如何把钱用好,不利于培养他商业上的长期可持续性。
过去28年以来,我一直资助我弟弟在湖北农村经商。
虽然我监督很严,又有一张比刀子更锋利的嘴巴,但是,我最终看到的是他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对我弟弟来讲,对任何人来讲,用别人的钱跟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是不一样。
同样的道理,用贷款跟用捐款也是不一样的。
去年,我承诺分批捐款100万元给我三十多年前的湖北农村中学(马良中学),现在40万元已经到帐,我很高兴看到他们建了操场,买了班班通电教设备。
但是,两个朋友建议我把剩下的60万元改为贷款,因为那
样的话,资金可以循环周转使用,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今年六月,我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演讲之前,提出由我付钱把200本书送给听众。
主持人坚决反对:"送的书不会被人珍惜。
人们不会读,因此也不会受益。
受书者很可能马上就把书丢掉。
我们建议您把书卖给他们"。
我照办了,虽然只卖出了60本。
这60个人是花了钱的,可能不会马上把书丢掉。
最近,某广东财团意欲收购一家把底都烂穿了的农村信用社的县联社(县级市)的控股权。
该联社在中部某地区,管辖25个乡镇信用社,虽然存款高达56亿元,但资不抵债相差9亿元。
本人有幸被财团聘为高级顾问,参与谈判。
下面是一段不愉快的对话。
联社理事长:张总啊,虽然我们亏空9亿元,但是在未来,我们县的经济增长率会很高,我们信用社的业绩也会大大改善的。
张:是吗?你们未来的增长率会比过去30年还高吗?过去30年里,有那么高的经济增长率,你们都把信用社搞垮了,我怎么能相信在经济放慢时你们信用社的业绩会改善呢?
联社理事长:那些亏空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你要向前看。
张:我们入股45%很有诚意,但是,我们要控制管理权,要当法人代表,要改革。
否则免谈。
联社理事长(倒吸了一口冷气):张总啊!那就没法谈了。
我们要留住团队和人才,不能出乱子。
还有啊!你们把当地的金融市场搞乱了,谁负责呢?你们把存款卷走了,谁负责呢?
张:首先,你们的团队早就该炒鱿鱼!你们还没有引咎辞职,真是奇怪。
其次,任何新来的团队即使想要比你们做的更差,也实在太难了。
而且,让我们把钱拱手交给一班被证明失败了的管理层,你说可能吗?最后一点,你凭什么认为我们进来就一定要把信用社搞乱呢?我们掏了钱如果是为了来惹麻烦,我们有精神病吗?你们把信用社搞垮了,有谁付了任何责任吗?
联社理事长:你真是太不懂中国国情啦!你不应该在中国生活。
张:我不懂中国国情?八十年代,我在人民银行总行当科长的时候,你还不知道GDP 与
GNP的区别呢!当然,你今天可能还是不知道,虽然你扛着高级经济师的头衔!另外,我在哪里住,我说了算。
你说了不算。
OK?!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救赎:
窃以为,中国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
六十年来,我们看见过几个成功的例子,但它们是少数或者极少数。
而且,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运气(碰到了几个了不起的书记,镇长或者联社理事长),而且,我们的货币快速贬值也帮了他们不少忙:他们的债务不断地被摊薄,他们的资产价格在名义上不断升值。
他们如果敢吹牛,我愿意跟他们过招儿。
如果货币贬值的速度放慢,或者出现经济萎缩(比如象日本那样物价下降),我们大量的信用社甚至银行又会象多米诺一样倒下。
怎样才能打造经得起大风大浪的农村金融机构?鄙人不才,但是有几点思考。
首先,信用社必须是竞争的产物,而不是政府创造的一个个以乡镇为单位的小垄断。
它们应该允许跨乡镇经营。
竞争才能练就他们存活的本领。
其次,它们应该有强有力的大股东。
大股东应该是民营企业或者个人。
他们才会真正关心信用社的生存和繁荣。
现有的银行,国有企业和准国有企业都不合适做大股东。
再次,它们在利率和监管上必须享受灵活的待遇。
政府要让它们赚钱,赚很多钱,那样它们才能强大,农村金融业才会吸引新的进入者,利率又会回归到低位。
今天中国已经有了30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控制的。
它们多数还是以发放大笔贷款为主业,因为这样简单,省心,赚钱快。
但是,也有大量小额贷款公司埋下头来,以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贷款为主,以小额贷款为主。
如果政府让他们开办分支机构,增加股本,增加负债,它们会成为农村金融的支柱。
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在
竞争中也会得到提升或者被兼并。
一句话,这30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让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