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数不清有多少次,小的时候,在老家的榕树下,祖母打着蒲扇对我念着这首童谣,我依在祖母的怀里,跟唱着,重复再重复,一遍一遍。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一部别有深意的作品,金基德的电影往往是静默且深沉的,极少的台词,长而平缓的画面,缓慢涌动的爱欲。片中遍处能见到佛偈般的预言,含蓄晦涩的画面中,暗含点点禅机,初见到电影名字,便明白导演想要预言人生循环与四季的变幻的重合概念,极致精美的电影画面中,到处都存在导演的象征与隐喻,向观众娓娓传达着佛学思想的教义。
宋代有个法号青原的禅师说道自己参禅时用了三个阶段去比喻: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如同电影中的和尚,四季交迭中人生的感悟。
春,年纪善小的小和尚,不过是调皮的孩童,好奇地将青蛙小鱼身上缠上石子,负重的鱼儿游不动,老师傅在他背后也绑缚起石块,告诫他若不解,你心中以后也会一直背负着石块,在这个万物生长的
季节,必定要完成一次成长。这就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于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和尚看到死掉的动物,哭了。
夏,充满风情的季节,正是欲望蔓延的时候,小和尚爬到山佛的肩头迎来了爱欲,他跟前来修养的女子像是两条蛇般缠绕在了一起,爱欲的贪让他打开了隔在师父和女施主中间虚设的门,跨了过去。电影里,共有两扇门,除却和尚卧室虚设的木门外,尚有一扇是这所浮庙的大门。而所有道德教条的门都难以阻挡咆哮汹涌的妄想,教条从来都是扇虚设的门栏,它试图截住人心的,只是你的自知自明罢了。于小和尚,这门不再是隔开房间的板子,而是遮拦爱欲的篱笆,是阻碍,他越过篱笆,继而摔开浮庙亦是人生庵的大门,投入滚滚红尘,种下了业。
何为业?好奇,贪念,淫想,气愤,执着,是载情之物,拿何又为情,欲也。我们为求他物,所背负上的即是业,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便是说不论是我们的行为,言语或是思考,心动,行便生,动念,便下业。这也便是因果,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将来,所种下的因缘,结的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如果不能看透这一点,摆脱“无明”的状态,那我们也就无法从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中解脱出来。
因果就好似秋日到来,老和尚缝补旧衣,等来了杀人逃逸的小和尚,夏日的种种贪恋,结出秋愁的痛苦。要怎么样才能解脱呢?他到
水里拍打喊叫,用纸张封住口鼻,眼神暴戾,全身上下还是充满了绝望与狂躁。我们在犯下错时往往不自知,就好像幼时的小和尚,分不清相同的外表下哪一种是救命的药草,哪一种又是毒药,而毒药有时却又长得太过甜美,只等业报发作,我们才直呼救命。老师父在浮庙的地板书满心经,小和尚用杀人的刀来刻慈悲的心经,物件的使用性质改变,人性也就有了改变。小和尚坐在浮庙的地板上,忽而整座山转了起来,此时动的其实非山,而是人心,这便是禅宗当中心灵的的“升悟”
冬雪的白,洗刷了肮脏和丑恶,小和尚重新回到冻结在湖面的浮庙,出走,回归,这就像佛学里说的轮回。小和尚终是抱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平静愿望回来了。带着一身罪孽的人该如何能回归平静,导演给出的回答也与佛学思想相契合: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进行救赎。人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受苦赎罪的,当小和尚历经重重心灵磨难,变成了老和尚,自强体魄,自律自省的他进行自我救赎,将一块磨石缠在腰间,怀抱通体墨黑的未来佛弥勒菩萨代表着寄望,爬到山顶,将菩萨放在上面,既是为曾经幼时心里的那块石头赎罪,也是对业报的忏悔。弥勒佛从高处俯瞰着一直伏在光若平镜的,湖面上的我们,而我想,此时的老和尚已勒住内心的邪恶,他已不再需要任何实体的“门”,也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道德戒律。自省自律才是一扇真正的门。而当爬上山顶,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世界不过是一粒沙,浮庙也终于缩成小小一隅,经过苦难和真诚的人生,也终于超越极限,接近佛的超然视角。
影片最后,曾经的小和尚变作了老和尚,身边也多出了个小和尚,水塘边,往与嘴里塞石子的小和尚笑的无忧无虑。齿轮转动,重复再重复,一遍一遍。
生命是繁盛的,而化繁为简是人生追求的最高方式,佛法教育人要收敛五官向外的反应,反向体验内心,那些枝枝蔓蔓随之附丽,串起一幅奇特的景观。这部电影同样也是繁盛的。繁盛如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