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的组织机构0
实验教学工作组织机构
![实验教学工作组织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4ea8c514bb68a98271fefa76.png)
实验教学工作组织机构
应学校工作需要,为切实保证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魏军
副组长:李愈婧
成员:侯玉杰、郝睿、雷雨霞、崔宇娇
二、工作职责
1、制定安全检查与值班值日制度。
2、明确各实训室安全责任人,并与各实验员签订安全管理
责任书。
3、定期检查督促实训楼的各项安全指标,对高危实验物品
(危险化学药品、强酸、强碱)的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实行双人管理、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帐制度。
4、安排实训室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学习,强化安全
意识,便于在各项实웨中规范操作,掌握消除安全隐患、事故应急的技能和方法。
5、每年组织全校教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
6、统筹、协调实训中心和系部的安全责任划分。
郭村小学。
油漆调色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油漆调色实验室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cd70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e.png)
油漆调色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有效管理油漆调色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对实验室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2.技术人员:负责油漆调色实验,控制颜色质量,保证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3.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三、安全管理1.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如有需要吃饭,需离开实验室到指定的食堂进餐。
3.实验室内应按规定穿戴实验服和防护用具,操作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试剂。
4.实验室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5.实验室应设置安全通道,并定期检查通道是否畅通。
四、设备管理1.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油漆调色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禁止私自改装或调整设备参数。
3.对设备进行严格记录,包括维修记录、使用记录等,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五、环境管理1.实验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应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定期检查空气质量。
2.实验室内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化学试剂挥发对环境造成污染。
3.实验室内应设置废弃物分类区,将废弃物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六、质量管理1.对产品颜色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颜色质量符合标准。
2.对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根据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标识和包装,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七、培训管理1.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增强员工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八、报告和记录管理1.对实验室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试验过程、结果分析、设备维护等。
2.定期向上级部门和管理层提交工作报告,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8d815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9.png)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其设置、布局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对于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实验室的设置、布局以及组织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室的设置1.应根据实验室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确定实验室的功能和性质。
如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根据研究的领域进行划分。
2.实验室的面积要根据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工作人员和实验操作的空间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大型设备应具备独立的空间,各项实验操作间要有合适的面积。
3.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应配套完善,如通风设备、消防设备、安全设备等。
4.实验室设施的选型应根据实验需求和研究方向进行,应充分考虑实验仪器的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5.实验室应具备较大的储存空间,可以用于存放试剂、试纸、实验用品等。
二、实验室的布局1.实验台的安排要合理,可以根据实验的流程进行分区,如前处理区、分析区、数据处理区等。
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配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实验台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和工作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
3.操作区和放置区应有明确的界限,使操作区不受其他杂物的干扰。
4.实验台上应配备充足的电源插座,并预留对应的网络接口,为科研人员的实验工作提供便利。
5.实验室内应合理布置管理区,包括实验室主任办公室、实验室技术人员办公室、实验室存储室、会议室等。
这些区域有助于实验室的管理和协调。
三、实验室的组织结构1.实验室应设有实验室主任或科研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整体管理和科研方向的指导。
2.实验室应设有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行、设备维护及实验操作指导。
3.实验室应设有科研人员,包括主任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其他研究人员,负责具体研究项目的设计和执行。
4.实验室应设有实验室助理和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文档管理、试剂和实验用品的采购等后勤事务。
5.实验室的人员组成应根据研究方向和项目需求进行调整,保证实验室的研究团队的专业性和能力。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责任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责任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a45d6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a.png)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责任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室人员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备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
一、组织架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应该包括实验室主管部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1. 实验室主管部门实验室主管部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计划,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2. 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应该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管理办公室。
(1)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的核心机构,由实验室主管部门领导、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实验室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总体规划和安全管理计划,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2)安全管理办公室安全管理办公室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安全管理办公室应该设立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3.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执行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二、责任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应该包括实验室主管部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1. 实验室主管部门的责任实验室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计划,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实验室主管部门应该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应该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e1033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f.png)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一、实验室的设置布局1.实验室总体布局:实验室总体布局应该合理,能够满足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和人员流动。
通常实验室可划分为实验区、办公区和公共区三个区域。
-实验区:实验区应设置在实验桌、实验台和实验柜等设备周围,便于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和操作。
实验区根据实验内容可分为物理实验区、化学实验区、生物实验区等。
-办公区:办公区主要用于实验室的管理与科研工作,应设置办公桌、文件柜、会议桌等设备。
在办公区设置实验室管理员办公室,用于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
-公共区:公共区包括入口、休息区和交流区,一般设置在实验区和办公区之间。
公共区可设置饮水机、咖啡机、洗手间等设备,为实验人员提供生活便利。
2.设备布局:实验室的设备布局应根据实验的需求进行合理摆放,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根据实验种类分类摆放设备:根据实验性质和操作要求,将不同种类的设备分区摆放,避免相互干扰。
-根据实验流程安排设备位置:按照实验流程的先后顺序,将需要经常使用的设备摆放在方便取用的位置,提高实验效率。
-安全设备的摆放:实验室应设置紧急安全设备,如眼镜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等,摆放在易于操作的位置,以确保实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3.实验室通风与安全:实验室应设置通风系统和安全设备,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良好。
-通风系统:实验室应安装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排除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安全设备:实验室中应设置紧急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安全洗眼器等,以应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要求。
二、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实验室的组织结构是为了实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设备维护、实验用品采购、实验室安全管理等。
检测机构组织机构设置
![检测机构组织机构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aaf2c1859b6648d7c0c74606.png)
对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分配的建议一、组织机构设置:办公室、市场部、业务室、实验室、质控室五个科室,涵盖公司运营涉及的所有工作内容。
二、职责分配:1、业务室:人员组成:主任、检测人员、设备管理员,8-10 人(1)负责组织气、声检测及水项目采样工作;(2)负责所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3)按照质控室完成检测质量工作;(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市场部:人员组成:主任、样品受理及管理员,2-3 人(1)负责目前所拥有市场的巩固工作;(2)负责新市场开发工作,包括招投标管理;(3)负责委托人检测样品的受理、传递、发送、留样等工作;(4)负责检测分包管理;(5)负责咨询工作,包括对我方检测能力、服务价格、客户对我方已承接对方的业务完成进度查询、已委托还未实施检测的项目可能提供服务的时间等;(6)负责处理客户的申诉、投诉、及对服务客户方面的需求和客户反馈信息分析工作;(7)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3、实验室:人员组成:主任、实验员、设备管理员、化学品仓库管理员,5-8 人(1)负责检测工作管理、协调,保证按规定的时限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2)负责组织编制检测作业指导书、仪器操作规程等作业性文件,并实施;(3)负责检测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流转、保管等,并按照留样有关规定返回市场部留样;(4)按照质控室要求完成检测质控工作;(5)完成仪器设备验收、使用、维护工作;(6)负责检测环境条件控制、安全文明检测、实验室内务管理等工作;(7)负责停水、停电等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工作;(8)负责化学品仓库的管理工作,实施两级管理,即仓库出入库管理和实验室消耗记录管理;(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质控室:人员组成:主任、内审员、质量监督员、计量管理员、报告编制员、设备管理员,2-3 人1)负责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申购、保管、使用和量值溯源及维护修理工作;(2)负责执行分包质控工作;(3)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编制、实施方案制定及实施情况监督工作;(4)负责质量监督计划编制、实施工作;(5)负责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使用、维护、记录、计量检定、期间核查、状态核查、报废等;(6)负责公司体系内部审核,配合最高管理者搞好管理评审工作;(7)配合技术/ 质量负责人搞好技术管理工作;(8)负责检测设备、仪器、消耗性材料等采购评估、采购工作;(9)负责检测报告编制、审核、打印,汇同原始记录,交与办公室存档;(10)负责劳保用品选择、采购及配置;(10)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物理实验室领导机构设置
![物理实验室领导机构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73120a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9.png)
物理实验室领导机构设置一、引言物理实验室是进行物理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其中的领导机构起着组织、协调和指导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实验室领导机构的设置,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和实验室管理委员会。
二、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是物理实验室的领导者,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实验室主任通常由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教师担任。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实验室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确保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与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2.组织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资源调配、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等;3.指导实验室科研项目的开展,协助实验室成员解决科研难题,提供学术指导和支持;4.推动实验室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积极与其他实验室或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合作发展。
三、实验室副主任为了更好地分担实验室主任的工作,物理实验室通常设有副主任。
实验室副主任是实验室主任的助手,协助主任完成各项工作。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1.协助实验室主任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包括人员调配、设备维护和试剂采购等;2.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执行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3.组织实验室的教学工作,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供教学指导和支持;4.协助实验室主任进行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推进,参与科研成果的评估和推广。
四、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实验室的工作,一些大型实验室还会设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
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设置根据实验室规模和需要而定。
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评估和监督实验室的工作进展;2.协调实验室内部各个部门或研究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解决实验室内部的问题和矛盾;3.负责实验室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工作,确保实验室具备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团队;4.评估和推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
学校化学实验室消防制度
![学校化学实验室消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fdf709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5.png)
学校化学实验室消防制度一、总则1. 为保障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消防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化学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化学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小组,由实验室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化学教师等。
2.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安全责任1. 实验室主任负责本实验室消防安全的全面工作。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四、防火措施1.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2.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探测器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3. 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并保持出口畅通无阻。
4. 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品应分类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并严格控制使用量。
五、应急预案1. 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人员疏散、火灾扑救等流程。
2. 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并在演练中熟练掌握。
六、日常管理1.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3. 实验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所有电器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
七、违规处理1. 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罚款或移交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处理。
2. 因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导致火灾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化学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变更,将及时通知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
九、附件1. 化学实验室消防安全检查表。
2. 化学实验室火灾应急预案流程图。
3. 化学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资料。
请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重点实验室组织架构
![重点实验室组织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caad547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4.png)
重点实验室组织架构重点实验室是指在国家、地方或企业等单位资助下,依据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聚焦某个学科领域的研发机构。
重点实验室组织架构的构建是保证实验室高效运转、科研成果良好产出的一个必要环节。
以下是重点实验室组织架构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室主任一名优秀的实验室主任,应该是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卓越的学术水平,并具有领导力、管理技能、创新精神等素质。
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订实验室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领导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沟通合作伙伴与资助方,管理和分配实验室的各项资源和预算,促进实验室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二、科研人员科研人员是实验室最重要的资源,在实验室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研人员包括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不同职称的人员,他们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深厚的学术功底,能够独立地开展科研工作,负责实验室的重要科研项目和课题,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三、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是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和运营的人员,其职责与工作范围涵盖实验室财务、设备管理、安全保障、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
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协调实验室内部的各个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实验室内部的良好秩序和工作氛围,保障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四、实验室辅助人员实验室辅助人员是指协助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及研究的技术人员、实验室保洁员以及设备管理人员。
他们的职责与工作范围为实验室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及后勤服务保障,如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试剂和耗材的采购及管理、实验室清洁与卫生维护等。
以上就是重点实验室的关键组织架构内容。
在实验室发展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着相互协同、互相支撑的工作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协作环境中,才能确保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科学、创新的地进行。
实验室组织机构的设置
![实验室组织机构的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f88eab6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a.png)
组织机构的设置
⑶ 任职资格和条件 检验人员:应具备本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经考核后具备上 岗资格; 内审员(审核人员):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一般由系统的负责人担 任; 质量监督员:应熟悉检验工作方法和程序,了解检验目的和检验标准,能评审检 验结果,一般由系统的技术人员担任。
组织机构的设置
人员配置时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⑴ 检验人员的基本条件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勤奋学习,努力钻研。 办事公正,实事求是,严格遵守检验人员的岗位职责。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文化专业知识,受过检验、测试工作技能专业 培训,取得资格证书,能独立进行测试工作,能根据测试结果对被检 试样做出判断。 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高度近视等与检验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 疾病。
组织机构的设置
一、资源
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 资源包括两大类: 物力资源(仪器、设备、设施等); 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 这两种资源是实现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
组织机构的设置
1、实验室规模 实验室的规模大小应根据企、事业组织的目标进行设计和规划。 例如,一个小型企业,生产项目单一,检验方法简单,只要求对产品 作出一般的质检分析,目标要求不高。因此不需要配置十分精密的仪 器设备及优良的设施环境,实验室的规模设计相应小些。对于大、中 型企事业 ? 2、人员配置 实验室人员配置是依据企业的组织目标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投入的人力安排到企业中最需要、最能发挥才干的岗位上。人岗匹配, 人力均衡 。
任务2-1 实验室组织机构的设置
教学目标
⒈掌握实验室人员配置、仪器设备配置以及机构设置的主导原则,理 解组织机构设置的重要意义。 ⒉了解权力与职权的概念,明确权力委派的意义,理解权力与职责的 关系,掌握实验室各机构职责的适用范围。
试验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试验检测机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1ad7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4.png)
试验检测机构管理制度一、总则试验检测机构是指具备检测实验能力的独立法人或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对产品、材料、设备等进行检测实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
为了规范和加强试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试验检测机构设立组织结构应明确,包括领导机构、技术机构、管理机构、决策机构等。
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决策,技术机构负责具体的检测实验工作,管理机构负责行政事务管理。
各机构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2. 领导机构由董事长、院长等高级领导组成,负责整个机构的工作。
技术机构由各个研究所、实验室等技术部门组成,负责具体的检测实验工作。
管理机构由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等组成,负责行政事务管理。
3. 决策机构是机构的最高权力机构,由领导机构成员组成,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批准,确保机构的正常运转。
三、人员管理1. 试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
招聘人员应符合职位要求,具备检测实验能力。
新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机构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2. 试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激励,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应给予相应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试验检测机构应建立严格的纪律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言行举止、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于违纪违规的员工,应及时予以处理,严肃处理违纪行为。
四、质量管理1. 试验检测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实验过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质量管理包括实验方法、设备、环境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试验检测机构应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检测实验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 试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控制度,监测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国家实验室 组织体系
![国家实验室 组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90e9b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1.png)
国家实验室的组织体系通常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
1.国家实验室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统筹协调各个实验室之
间的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该机构通常是国家科技行政部门所属的部门或委员会。
2.实验室主任/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营,领导团队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和
创新活动。
实验室主任通常是一位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专业背景的高级科学家或技术专家。
3.实验室研究团队:由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实验室助理等组成,负责具体的科
研项目和技术研发工作。
团队成员通常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顾问委员会/评估委员会:由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组成,为实验室提供
战略性、技术性或管理性的咨询和评估意见。
顾问委员会可以帮助实验室识别研究方向、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
5.合作伙伴与用户:国家实验室通常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
共同开展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
实验室还为相关行业和用户提供技术咨询、测试服务和技术支持。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国家实验室的组织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组织结构可能会有所差异。
国家实验室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验室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员职责、管理和使用制等
![实验室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员职责、管理和使用制等](https://img.taocdn.com/s3/m/27e6745d0b4c2e3f56276360.png)
紫阳小学科学实验室领导组织机构组长:曹健成员:岳朝亮李兆银鲍海燕贾吴星宋辉张佳红管理员:陈炜邵周全职责:掌握本实验室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关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做好教学实验的准备工作和辅助工作,掌握常规的实验工作方法和步骤,承担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或其他具体工作。
陈炜,男,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初级职称,兼职管理员。
邵周全,男,汉语言文学专业,初级职称,兼职管理员。
紫阳小学仪器室管理员工作职责一、坚持为教学服务,积极推动实验教学,认真做好仪器的管理工作。
二、收到实验器具、标本,一周内登记完毕,账目清楚完整,归类整齐排列于橱、架上。
三、指导教学人员、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四、负责实验室清洁工作和仪器保养;仪器室应保持干燥、通风,标本橱每学期至少清除尘一次,保持橱窗明净,每学期最后一周整理仪器橱一次。
五、按照科任教师的通知,按时按要求准备好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所需的药品或仪器。
六、协助教学人员取用仪器,检查仪器使用后是否完好,并及时清洗,完善存放。
七、实验仪器损坏时,立即查明原因,做好记录,对故意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仪器损坏者,责成照章赔偿。
八、对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危险物品要严格规范保管,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记录实验室使用、实验仪器使用次数,期终最后一周做出统计表,报教务处。
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经费使用规定,提出添置实验仪器、材料申请单,报教务处、总务处审批后购买。
紫阳小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一、熟悉实验室工作的管理规程,按制度行使管理员职权和履行管理义务,确保实验室管理规范化。
二、熟悉实验室仪器设备、性能特点、库存状况、使用规程、保养常识,按技术规范做好实验器材的安全维护和分类管理工作,确保器材完好可用。
三、熟悉本实验室常规实验项目及其所用器材,负责实验器材、试剂的正常供给,确保现有条件下的实验开出率。
四、负责常规管理、安全工作,确保室内水、电、排气、消防、实验台等固定设施的正常使用。
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
![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986f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7.png)
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一、前言实验检测部门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负责对产品或原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达标。
为了保证实验检测部门的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开展,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二、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的建立1. 制度目标: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明确部门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以及各项管理流程和制度要求,确保实验检测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制度内容:(1)组织架构:明确实验检测部门的组织架构,包括实验室负责人、技术人员、实验员等岗位设置,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流程清晰明了。
(2)岗位职责: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每个岗位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责任,避免岗位交叉和责任不清。
(3)设备管理:规范实验检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设备清单和保养计划,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实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完善的实验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规范各项实验检测活动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程序来进行,避免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误差。
(5)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验记录的保留、不合格品处理、异常情况的报告和处理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人员培训:建立实验检测人员培训制度,包括新员工培训、技术培训和定期考核,确保实验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7)信息管理:建立实验检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检验结果的记录、存档和查询都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三、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的实施1. 制度宣贯:制定完善的实验检测部门管理制度后,要进行全员宣贯,让每个员工都清楚制度内容和要求,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制度执行:实验检测部门负责人要严格执行制度要求,对岗位人员进行督导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
重点实验室 组织机构
![重点实验室 组织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191e55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2.png)
重点实验室组织机构
重点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科研机构,通常由多个研究团队组成。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但它们共享实验室的设备和资源,以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重点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整体管理和研究方向的制定,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管理能力。
2. 学术委员会:由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专家组成,负责审核和评估团队的研究成果,提供学术指导和建议。
3. 研究团队:通常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博士后等不同级别的研究人员组成,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
4. 实验室管理部门:包括行政、财务和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
5. 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的设备维护、实验操作指导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以上是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组织机构,不同实验室可能有不同的细节和特点。
总的来说,重点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应该能够支持和促进团队的研究工作,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 1 -。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管理架构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管理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150232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6.png)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管理架构实验室安全管理对于科研单位和实验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和管理架构可以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最大限度地减小实验室操作中的事故风险。
本文将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管理架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三个方面来论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管理架构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一个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和管理架构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是一个由实验室主任、研究人员代表、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等组成的机构,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决策、监督和协调工作。
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应急预案。
2.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执法和监督机构,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该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与委员会密切合作,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落地。
3.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应包含实验室人员的行为准则、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要求等内容。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支撑。
他们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职责:1.专业技术能力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识别和规避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2.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时刻关注实验室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置。
3.宣传教育和培训能力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能力,能够向实验室人员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框架。
实验室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
![实验室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9d934d8a25c52cc58ad6bed7.png)
1.(1)综合办公室1)在相应主管领导和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质量方针与目标实施贯彻实施、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文件控制、合同评审、申诉与投诉、体系管理记录及其归档与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人力资源控制等相关工作。
2)协办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建立、检测和/或校准分包、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检测设施与环境控制、检测和校准方法、仪器设备管理、量值溯源、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控制等工作。
3)负责质检中心工商、税务、资质等证照的维护管理工作。
4)负责质检中心所有印章的管理和使用。
5)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2)检测室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及质检中心体系文件,确保质检中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在相应主管领导和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检测和/或校准分包、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检测技术记录、检测设施与环境控制、检测和校准方法、仪器设备管理、量值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控制工作。
3)协办质量方针与目标实施实施、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建立、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文件控制、合同评审、申诉与投诉、体系管理记录及其归档与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人力资源控制的相关工作。
4)具体负责现场检测项目组或现场临时实验室的组建和管理。
5) 负责本专业资质的具体维护工作。
6)积极组织完成质检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安排的各项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2.(1)主任职责1)全面负责质检中心各项工作,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贯彻实施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与计划,保证上级指示和要求在本质检中心的贯彻执行。
2)主管管理体系的策划,组织确定本质检中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为全体职工理解和执行。
3)主管建立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
4)主管质检中心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评审、人力资源控制、检测设施与环境控制,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7ca7313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5.png)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非常关键的组织机构,它的作用是确保实验室内的操作都是符合安全规范的,以保障人员与环境的健康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团队的职责和管理方法。
一、领导小组的职责1. 制定安全规范:领导小组需负责建立和制定针对实验室内感染性微生物和生物危害物质的安全规范,明确实验室成员的职责和要求,确保规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 设置实验室区域:领导小组需要为实验室适当的设置区域,保证实验室在温度、湿度等条件下运行良好,为实验室的员工提供充足的安全空间。
3. 进行风险评估:领导小组需要经常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实验室内的所有操作并风险类别,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
4. 确保实验室设备安全:领导小组需要监督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不会对员工和环境造成危害。
5. 培训实验室员工:领导小组需要针对实验室内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普及相关的危害知识和安全常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 与监管部门沟通:领导小组需要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按时申报实验项目、报告实验室内的事件和异常情况,并积极响应监管部门的检查。
二、领导小组的管理方法1. 成员构成:领导小组应由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等组成,涵盖教学、科研及负责设备维护的人员。
2. 会议组织: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讨论最新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并落实实验室内的安全措施。
3. 安全投入:实验室应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做好保障。
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4. 意识培育:领导小组应通过培训课程和定期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员工在实验室内可以正确无误地应对突发事件。
5. 认真记录:为了及时报告实验室内发生的事情,领导小组需要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对实验室活动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和总结分析。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cb8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e.png)
实验室运营方案一、前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为促进学术交流和产业化转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验室的运营管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综合竞争力。
因此,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运营方案对于实验室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实验室运营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旨在通过合理的实验室运营方案,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验室组织结构1、实验室领导机构实验室领导机构是实验室的决策机构和管理主体,其负责制定发展战略、安排实验室的运营用支出,管理实验室的全面工作。
实验室领导机构应当具备实验室工作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在领导实验室的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2、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他们是实验室的实际操作者和管理者。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配合实验室的工作。
3、实验室管理机构实验室管理机构是实验室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其负责安排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资金开支、技术培训等工作。
实验室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能够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营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设备管理1、设备采购实验室的设备采购要符合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和发展方向,要注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确保设备的合理使用寿命。
设备采购要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严格审核采购需求,确保设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设备维护实验室的设备维护工作要做到及时、规范和科学,要建立健全的维护制度和技术培训体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持其运行性能。
3、设备更新实验室的设备更新要根据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和设备更新标准,定期更新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设备更新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体系,保证设备的科学更新和合理使用。
四、人员管理1、人员招聘实验室人员招聘要根据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和人才标准,严格审核招聘需求,确保人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管理
![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a2c5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d.png)
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管理为了确保小学科学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管理手册。
本手册旨在规范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工作,明确设备管理责任,提高设备维护水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一、实验室设备管理组织架构1. 学校成立实验室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实验室主任等为成员。
2. 实验室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并对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3.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采购、维护、使用、安全等方面。
4. 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的具体操作、维护和保管工作。
二、设备采购与管理1. 设备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和预算进行。
2. 采购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3. 设备采购应签订正规合同,明确设备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条款。
4. 设备到货后,实验室主任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完好、符合合同要求。
5. 设备入库时,应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货合同、验收报告等资料,以便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三、设备使用与维护1. 实验室设备使用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设备时,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设置和参数。
3.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4.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等维护工作。
5. 针对设备的易损部件,应备足备用件,以便于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
6. 实验室主任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设备安全与事故处理1.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性能良好。
2.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室资质与管理
检测机构等级:
公路工程专业分为综合类和专项类。 公路工程综合类设甲、乙、丙3个等级。 公路工程专项类分为交通工程和桥梁隧道工程。
评定机构:
质监总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甲级、公路工程专项 类的等级评定工作。 省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乙、丙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试验室资质与管理
技术负责人应当由试验检测工程师担任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是试验室领导的成员,主持试验室检测技术、 质量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代表,检测质量对用户负责 技术负责人应当由试验检测工程师担任
质量负责人
主持试验室的质量工作 ,协助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管理工 作,技术负责人不在时临时担任技术负责人 负责试验室资质认证、等级申报等工作
检测人员(技术人员)应通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
试 检测人员分为:试验检测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 检测工程师分为:道路专业、桥梁隧道专业和交通工程 专业3类 检测员分为:道桥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2类 检测人员考试的组织、实施由质监总站统一管理;依据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办法》执行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以上检测机构 由试验检测工程师审核、签发试验检测报告
上角。
(2006)量认(陕)字(R0217) 有效期至2009年03月27日
试验室资质与管理
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
从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活动,应进行等级评定 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 》,2005年
12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5年第12 号令。 交通部各级基本建设质量监督部门(质监机构)监 督管理。 检测机构等级,是依据检测机构的公路水运工程试 验检测水平、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人员的 配备情况、试验检测环境等基本条件对检测机构进 行的能力划分。
工程所在地省站应当对工地临时试验室进行监督。
试验室人员组成
行政管理人员 专职技术人员(试验室人员构成的主体) 包括: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检测人员 (试验检测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计量检定员、 内审员等 辅助人员 包括:设备操作员、技术工人等 其他人员 包括:研究人员、专家、顾问等
试验室技术人员
试验室资质与管理
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检验机构,可按证书上所限
定的检验项目,在其产品检验证书上使用CMA标志。
CMA分别由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第一个
字母组成,意为“中国计量认证”。
标志下方为认证合格证
书编号(有效期)。
印在产品检验证书的左
确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及相
关系协调
分工明确
应关系
配备与各个部门开展工作所
模式规范
需要的资源
常见的组织机构模式一般模式
总工程师
试验室主任 副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技术、质量负责人可由副主任兼任)
土 工 室
混 凝 土 室
沥 青 室
力 学 室
化 学 室
室
综 合 、 办 公 室
…
常见的组织机构模式 对外服务试验室
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的考核证明。 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进行 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管 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经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由与其主管部门 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日常监督。
公路系选修课程试验室建设与管理组织机构的概念
试验室为实施其职能,按一定格局设置的组 织单元(部门),并明确各组织单元(部门) 的职责范围、隶属关系和相互联系方法,构成 的试验室活动组织体系。
试验室的组织机构是完成质量方针、实现工 作目标的组织保证。 试验室组织机构根据服务范围、工作性质等 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设置。
第2讲 试验室的组织机构
本讲内容 1. 组织机构概念和组建原则 2. 常见的组织机构模式 3. 试验室资质和管理 4. 试验室人员组成 5. 试验室技术人员
组织机构设置的具体工作和组建原则
具体工作 组建原则
设置与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
机构完整
服务适应
验部门
确立综合协调的管理部门
通过评审后,由质监机构根据评定结果向申请人颁
发《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
《等级证书》应当注明检测机构从事公路工程试验
检测的专业、类别、等级和项目范围。《等级证书》 有效期为5年。
取得《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可设立工地临时试
验室,承担相应公路水运工程的试验检测业务,并 对其试验检测结果承担责任。
交通质监站检测科(股) 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部门
试验室主任
副主任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办 公 室
财 务 室
档 案 资 料 室
组长 组长 组长
土 工 室 沥 青 室 水 泥 室
组长 组长 组长 混 凝 土 室
沥 青 室 内 审 组
室
人 员 管 理 考 评 组
…
试验室资质与管理
1、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是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有关技术机构计量检
检测技术人员
通过试验检测业务考试(考试合格者),可上岗从事相应 的试验检测工作 试验人员应受过相应的技术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