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研究之我见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描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对书中的一些关键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首先,我对曹操这一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的才能和野心使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中心人物。

在书中,曹操被描绘成一个机智、果断、有魄力的领袖,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令人钦佩。

然而,他也有着残忍和权力欲望的一面,这使得他在书中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复杂。

另一个我深入分析的人物是刘备。

刘备是一个仁义、宽厚的君主,他的形象在书中被描绘得非常正面。

他对待部下和百姓都非常宽容和仁慈,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领袖。

然而,他也有着优柔寡断的一面,这在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最后,我对孙权这一人物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孙权是一个聪明、谨慎的君主,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策略都非常出色。

在书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善于运用外交手段和联合其他势力的领袖,这使得
他成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统治者。

通过对这些关键人物的深入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他们的
性格和行为,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整个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这些人物的形象在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
动和有趣。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历
史和文化,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

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的奋斗和智慧为主线,展现了那个时代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三国演义中,众多的英雄人物各展其威,各具特色,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之作。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探讨。

1.刘备:忠诚仁义之君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备受称赞的君主之一。

刘备具备胸怀大志的特质,在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仁义和公正。

他对待部下和百姓都非常慈爱,常听取臣下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

他不断努力寻找机会,艰苦求索,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建立了蜀汉。

刘备的这种仁爱和理智的领导风格,使得他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了道德典范和受人景仰的英雄。

2.关羽:忠诚义气之将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位传奇英雄。

他的勇猛和忠诚是他的特点。

他一心要效忠于刘备,始终不渝地跟随刘备,无论在战场上还是生活中,他都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他有着盖世无敌的武艺,从未败于敌手。

关羽的义气和信念使得他赢得了人们的钦佩和尊重。

3.张飞:骁勇善战之猛将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个骁勇善战的角色。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

他敢于正义,善于奋战。

他在战场上多次表现出非凡的武艺和战略眼光。

张飞对刘备忠诚,百折不挠,维护着了蜀汉的利益。

他的形象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4.赵云:青龙偃月之将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是独具特色的英雄形象之一。

他的武艺高超,勇猛无敌,被称为"龙的传人"。

他才智过人,懂得利用战略和战术,在战场上取得了许多胜利。

赵云忠诚于诸葛亮,以及自己所效忠的蜀汉,他的英勇和聪明使得他成为三国演义中备受称赞的英雄人物。

5.诸葛亮:智勇双全之谋士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有名的谋士之一。

他深思熟虑,智慧过人,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

他以其出色的智谋赢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

诸葛亮的形象被塑造成为一个忠诚而智慧的英雄角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探析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探析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探析引言《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三国时期乱世的政治斗争和英雄豪杰的较量。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展开探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主体1. 诸葛亮:智勇双全的谋略家诸葛亮被尊称为“卧龙”,他具有超群的智慧和谋略。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其出众的才智帮助刘备建立了强盛的蜀国,并成功地设计了很多战略,如火烧赤壁、借东风等,使其成为史书上备受称赞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2. 关羽:忠诚勇猛无敌关羽是刘备麾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极端忠诚、勇猛无敌、仁义道德标准高尚的形象。

关羽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他的义气和对友谊的忠诚也成为了后世流传的佳话。

3. 曹操:权谋精湛的政治家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是个政治谋士、杰出统帅和才情横溢的文化巨擘。

尽管他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了自己的权力,但他也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领导能力。

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一个既冷酷无情又有城府心计的形象。

4. 刘备:仁义风度兼备的君主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展示了作为一个仁德君主应有的品质。

他重视礼教、公平正义,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平等、繁荣与稳定的社会。

尽管刘备身份地位不高,但却充满魅力和领导力,以其仁爱待人和长远目光受到了许多人民群众的拥护。

5. 孙权:水师强大的智勇之王孙权是东吴的创立者和首任君主,在小说中以其善于运筹帷幄、稳健果断的决策而闻名。

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并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成为荡平北方的关键力量。

孙权勇敢果断,兼具明智、仁慈和识人之能。

结论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深入探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他们或智计百出、或武艺过人,或忠诚仁义,展示出丰富多样的英雄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娱乐和求知的视角,也成为了后世社会对于品德与理想追求的范本。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影响广泛而深远。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精选7篇)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精选7篇)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精选7篇)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精选7篇)品味名著后,我们去重温取体会书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感受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篇1)《三国演义》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比如:赵云、刘备、曹操、关羽、吕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那还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在《三国演义》中能表现他这一特点的的故事有好多好多。

读完了三国,我发现诸葛亮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是不断学习,关心天下大事,为今后有机会走出隆中、为国效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今后的事业打好了充分的基础。

而我们呢?我们现在还小,不可能马上就去报效祖国,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努力读书,但也不能死读书,我们应该劳逸结合,但也不能忘记运动,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能好好学习呢?总结起来,我们应该在学习的同时锻炼一下身体,将来等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马上为祖国效力了!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篇2)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用他那神奇的大笔为我们描绘了历史画卷里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汉。

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刘备,粗中有细的张飞,浑身是胆的赵云。

还有,虽然骁勇善战但自以为是的关羽和英勇善战而人品不好的吕布……其实,《三国演义》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如关羽、张飞,吕布的死,都是咎有自取。

关羽,因为太自以为是,所以在攻打西川时,不慎中了敌人的埋伏而丧命麦城。

张飞,他每次喝醉了酒就鞭打士兵,最后,所有的士兵终于忍不住了,趁他熟睡时,杀害了他。

吕布,因为死守沛城被敌人放水而置身于一片汪洋之中,没有退。

路,于是他整天闷闷不乐,酒喝完了就打骂部下,最后,部下把他献给了曹操,吕布的一生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所以,我们要勇敢、正直,而且有智慧,更要善待他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之,人品要good!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读后感作文(篇3)当我翻开崭新的书页,罗贯中呕心沥血谱写的灿烂文化尽数展现在我的眼前;当我合上书页,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将继续着他们的传奇故事。

《三国演义》 中司马懿形象之我见

《三国演义》 中司马懿形象之我见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一、司马懿生平 (2)(一)出生简介 (2)(二)与诸葛亮的角逐较量 (3)(三)高平陵政变 (4)二、对司马懿的评价 (5)(一)作者罗贯中倾向:批判,非正义的一方 (5)(二)前贤观点:青睐、功过是非分明 (5)(三)个人观点:不得已之反抗 (6)后记 (7)致谢 (7)注释 (8)参考文献 (8)文献综述 (9)《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形象之我见作者:程秋霞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摘要: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晚,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三国中热闹大多都在前半部,舞台上的风光,都被最早的角色抢光了,他显得不那么光彩出色,但是,在这段历史中,他是一位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夺得胜利并且是最了不起的大赢家。

司马懿与曹魏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三朝元老的托孤大臣他始终坚持自己韬光养晦的生存之道,与曹爽明争暗斗十余年最终在高平陵政变中落下帷幕。

Abstract: Simayi play late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 doms, was a mysterious figure, the three countries in the m ost busy in the first half, the scenery on the stage, was the earliest picked up, the role of his excellent less glor ious, but, in this period of history, he is a patient, the tactics, witty, cruel, and win the victory and is the most amazing big winners. Simayi associated with cao wei regime, as minister of the same entrust an orphan to he always adh ere to its survival, more than 10 years of competition with Mr Eventually ended in GaoPingling coup.关键词:三国演义;司马懿;形象;不得已反抗;Key word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imayi. Image;To resist;引言在《三国演义》(后简称“演义)中,作者罗贯中成功的塑造了诸多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如奸诈诡谲的曹操,忠厚仁义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还有人格魅力几乎接近完美的赵云。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作为传统文化学者,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其深层含义和文化价值。

一、刘备形象的塑造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被描绘为仁德之君,深受人民爱戴。

刘备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风和仁爱之道。

他对待部下宽容体恤,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且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刘备的形象在演义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鼓舞了人们的正义感和奋斗精神。

二、曹操形象的塑造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被描绘为智勇双全的谋略家和军事家。

曹操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权谋。

他善于运用计谋,善于用兵,使得自己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然而,曹操的形象也有一定的复杂性,他在演义中既有英勇无畏的一面,又有残暴冷酷的一面。

这种复杂性使得曹操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三、关羽形象的塑造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他被描绘为忠诚勇敢的武将。

关羽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和义气。

他忠于兄长刘备,忠于朋友张飞,忠于国家和人民。

关羽的义气和忠诚精神在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四、诸葛亮形象的塑造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者,他被描绘为聪明睿智的谋士和政治家。

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谋略。

他善于策划战略,善于治理国家,为刘备出谋划策,为国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体系。

诸葛亮的形象在演义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智者的风范,也成为了后世政治家和谋略家的楷模。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这些形象的塑造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价值观,也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同时,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勾勒的英雄形象我的心得

《三国演义》勾勒的英雄形象我的心得

《三国演义》勾勒的英雄形象我的心得。

在《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英雄形象应属于曹操、刘备和孙权。

作为三国时期三位主要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在小说中塑造出了独特的形象,展示出了不同的英雄风范。

首先谈到的英雄形象便是曹操。

作为小说中的反面人物,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塑造得非常成功,封疆大吏身份的他善于用人,所以他身边也聚集了许多武艺高强的将领。

曹操的个性刻画得十分明确:凶狠残暴、奸诈狡猾、独断专行。

这种形象的塑造,既在情节上出现了反派角色的悬念,更在文化上体现了道德的反面,强烈的反面形象更加突出了其主人公的价值。

如此鲜明的形象塑造使得曹操成为小说中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也让那些背负良心的英雄们栩栩如生地俯瞰自己的卑微。

刘备则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的英雄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生性仁爱,特别重视恩义,与温柔美丽的夫人甘夫人的感情更是让人动容。

在荆州之战中,刘备不怕被困,出奇制胜,把割须换命一幕传扬开来,广受赞叹。

与此同时,他雄心勃勃,有较高的领导才能。

在蜀汉的建立与发展中,刘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不断拓展疆土、注重发展经济,皆是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体现。

这种气魄在他组建联盟、争夺荆州等一系列事件中都有体现,这样的形象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尊崇。

孙权作为东吴的代表人物,同样也是小说中的主角之一,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英雄形象。

他是一个极具政治亲和力的人,能够周旋于各路诸侯之间,巧妙地维持自己的地位。

而他的决策策略也颇为高明,他能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应对各种难局,充分展现出其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

此外,孙权还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在雌雄莫辩时甘愿让步,为修复孔明与吴国的关系,更是向主角身上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感。

尽管曹操、刘备、孙权都不同的英雄形象,但他们都是有梦想的人。

曹操希望统一天下、开创帝业,刘备希望恢复汉朝、安定江山,孙权希望扬威海外、建立统一的江东。

这些梦想似乎离我们太远,但他们在小说中被刻画得非常真实,同时也让读者明白: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与智慧,更离不开社会与历史的大背景。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古代历史小说,通过这部小说,我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
重要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让我印象深刻。

刘备是一个仁义之君,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深得
人民的爱戴。

他虽然出身卑微,但却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胆识,最
终成为了蜀汉的建立者。

在他的领导下,蜀汉国力强盛,百姓安居
乐业,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曹操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有着强烈的野心
和权力欲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代价。

他的权谋手段
和军事战略都非常高明,使得他在乱世中屹立不倒,成为了当时最
有实力的统治者。

但他的残暴和狡诈也让他饱受非议和背叛。

孙权则是一个明君,他继承了父亲孙坚的基业,将吴国建设成
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他善于用人,能够明辨是非,因此得到了许多
忠臣的拥戴和支持。

他的治国理念和政绩都为后人所称道。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个性魅力和
命运起伏。

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命运也受到
了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对中国古代历史
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性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命运的伟大作品。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撰写者:时常青每当人们在银屏上一览《三国演义》的剧情,无不为那金戈铁马、惊天动地的气势和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主题曲所折服、所吸引。

情节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魏主——曹操;与曹操鼎足而立自称“以宽、以仁、以忠”的蜀汉之君——刘备,还有那貌为“羽扇纶巾”胸有文韬武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以及威镇四海、勇于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关之长和威武无敌、雄虎之将的张飞等都是世人为之敬佩而耳熟能详的豪杰之辈。

这是在古典小说中唯有《三国演义》具有的显著的历史特征和感人特色。

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如此顶礼膜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世人热衷于缅怀那些对历史上有建树的卓越人物。

《三国演义》反映的是公元三世纪前后东汉摇摇欲坠的统治王朝和黄中起义与被镇压的历史过程,公元184年的黄中起义极大地动摇和威协着东汉王朝的统治,后因黄中起义被血醒镇压而告罄,逐步壮大了的地主武装便虎视眈眈地面临着难得机会的新的地盘和权力的再分配。

为了取代于东汉王朝进行着一场持久的勾心斗角的政治争斗和频繁的军事征战。

曹操、刘备和孙坚是这场混战中的既得利者。

曹操依据自己的势力和军事力量雄踞北方;孙权在长江中下游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刘备趁机占据了两湖大部分区域,后又喜得四川,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而后,三方其主各自为政,注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长期被战乱困扰的黎民又得以安居从业。

从历史的角度讲,曹操、刘备和孙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起了担纲立政的作用。

东汉末年是历史上战乱甚多之秋,由于军事势力的割剧,军阀混战日益加剧。

《三国演义》作者恰当地选择战争这一历史平台,有机的展示了各路英豪的雄风。

公元200年袁绍拥有“精兵十万,骑万匹”,企图进攻许都,达到灭曹的目的。

曹操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三、四万人,他采纳了谋士的谋略,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袭击并火烧袁军的屯粮之地和粮草,迫使袁军不战自乱。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对其中的人物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角色。

首先,诸葛亮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

他是刘备的军师,以其
智谋和谋略闻名于世。

在小说中,诸葛亮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高
尚品德,他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提出明智的建议,并为刘备的事业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地
敬佩他的智慧和勇气。

另外,曹操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既有着雄才大略,又有着残忍和冷酷的一面。

在小说中,曹操
展现了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但也展现了他的残暴和冷酷。


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他产生了很多矛盾的情感。

最后,刘备是另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

他是一个仁德的君主,对待臣下宽厚仁爱,深得人心。

在小说中,刘备展现了他的仁义和
宽容,他总是能够以仁爱之心对待他的臣下和敌人。

他的形象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多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魅力。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深入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我见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我见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我见《三国演义》中“尊刘扬曹”“宣扬正统”传统思想的倾向,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以及塑造的性格特点。

深刻影响着读者对书中人物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

本文抛弃作者传统思想的影响与倾向,通过小说作者对人物的一些最主要的情绪化的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本质特征。

谈一谈自己对人物的一些客观的认识以及评价。

1、曹操曹操出生卑微,虽然年少时胸怀鸿鹄之志,20岁就做了孝廉之后又举荐为顿丘令。

公元189年,董卓在位,曹操原本想借刀之名杀董卓,然而未遂。

便逃回故乡,自此招兵买马开始了他争夺领地的戎马一生的征战生涯。

“割欲代首”故事是后人皆知,口口相传的传奇,也是劝世为政的模范,其诠释了曹操对治理军队的自律作用。

建安三年夏,正值麦子成熟的时候,曹操率领南军南征张绣,老百姓听闻后加以防备。

曹操便告昭天下,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为民除害。

而今麦熟之时,不得以起兵,大小将士,凡过麦田,践踏者,军法处置斩首示众。

百姓听闻一阵欢呼人人称颂。

曹操为政的过人之处,无非是爱才惜贤,唯才是举。

《三国演义》中第25回讲述刘备兵败,其义弟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曹操在讨伐董卓的时候亲眼目睹关公温酒斩华雄的迅捷和勇猛,便知关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一心想此人为其所用。

不但让张辽劝降,并答应了关羽三个令人百思不得费解的条件,曹操为了收买关羽,每三日一小宴每五日一大宴,并且送美女十人。

还有平生喜爱的赤马和锦袍相赠关公。

关公便暂降曹操之后白马速斩袁将颜良和文丑,解了曹操的兵困之围。

当然,曹操也有令人不满足的地方。

小说第四回中,董卓威逼曹操逃跑,自成天色已晚,故曹操在其父结交的弟兄家借宿。

吕骑驴西村买酒相待,后厨忙着磨刀杀猪准备食物。

曹操怀疑是官要加害于他,便拔剑直入,一连杀了全家八口人命。

事后真相大白,曹操仍不悔恨。

并狂言口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流露出其的心狠手辣,铁石心肠。

公元201年,献帝蒙难被曹操胁迫,移驾帝王于许昌,并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号施令,才得以完成了他的宏涛大业,这种猖狂的举动不得不说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之人。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塑造了许多深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对其中的一些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仁德、有胆识的领袖。

他在困难的时刻能够保持乐观和坚定,而且对待部下非常宽容和宽厚。

在读到他的故事时,我深受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曹操则是一个枭雄之辈,他机智、果断,野心勃勃。

他在政治上的手腕和军事上的才能都是一流的,但他也因此而显得冷酷和残忍。

在他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权谋和野心的双刃剑,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权力对一个人的影响。

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两位义兄,他们勇猛无比,忠诚不二。

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忠义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忠诚与勇气在战争时期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他们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也对人性和处世之道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三国演义人物之我见作文400字

三国演义人物之我见作文400字

三国演义人物之我见作文400字
《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
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

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

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

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故事。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
而对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曹操是一个枭雄之才,他机智、果断,善于用兵,是一
个具有强大统治欲望的政治家。

他虽然有着雄才大略,但也有着残
忍和狡诈的一面,对待敌人毫不留情。

然而,他也有着对待部下宽
容和重用的一面,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人民和部下的支持。

其次,刘备是一个仁义之君,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宽厚的胸怀,深得民心。

他虽然在政治上不如曹操那般精明,但却有着治国安民
的理想和信念,一直努力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他对待部下和敌人都
以仁义相待,因此得到了许多忠心的部下和朋友。

最后,孙权是一个谋略过人的政治家,他善于借助外力,巧妙
地利用各种资源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对待部下和敌人都以宽
容和仁爱相待,因此也得到了人民和部下的支持。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各自的优点和
缺点,也更加理解了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学习这些人物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才能,为实
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形象研究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形象研究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形象研究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名著,被广大读者称赞为“百部熟读三国,不如一遍读三国演义”。

这部作品以描写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的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其中包含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

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举止,还能启发我们对待人物的理解和审视。

首先,我们来研究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作为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个仁义而有领导才能的君主。

在演义中,刘备以“仁者爱人,多势广地,志向高远”的形象出现。

他以诚信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为基础,不仅吸引了众多忠诚之士追随他,还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刘备的形象也体现了历史时期封建社会的特点,即强调仁义道德和君主的德才。

通过刘备的形象,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人物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并从中吸取相关的价值观。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成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的兼备者。

他作为刘备的重要谋士,以其聪明智慧和卓越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诸葛亮善于谋略和军事战略,常以智取胜,他坚持“以懂学问为基础,以礼法为纲要”的信念,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诸葛亮的形象,我们可以反思智慧和学问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

与刘备和诸葛亮不同,曹操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地更为复杂。

曹操是一位勇武善战的军事家,但他也被描述为深思熟虑、擅长谋略的政治家。

他为人独断专行,并以权谋手段为主。

尽管曹操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他的形象揭示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历史时期。

曹操是一个充满野心和决心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但也因所采取的手段而产生了许多争议。

通过对曹操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位历史人物外,三国演义中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的人物形象,如张飞、赵云、周瑜等等。

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呈现出一个个真实而立体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撰写者:时常青每当人们在银屏上一览《三国演义》的剧情,无不为那金戈铁马、惊天动地的气势和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主题曲所折服、所吸引。

情节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魏主——曹操;与曹操鼎足而立自称“以宽、以仁、以忠”的蜀汉之君——刘备,还有那貌为“羽扇纶巾”胸有文韬武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以及威镇四海、勇于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关之长和威武无敌、雄虎之将的张飞等都是世人为之敬佩而耳熟能详的豪杰之辈。

这是在古典小说中唯有《三国演义》具有的显著的历史特征和感人特色。

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如此顶礼膜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世人热衷于缅怀那些对历史上有建树的卓越人物。

《三国演义》反映的是公元三世纪前后东汉摇摇欲坠的统治王朝和黄中起义与被镇压的历史过程,公元184年的黄中起义极大地动摇和威协着东汉王朝的统治,后因黄中起义被血醒镇压而告罄,逐步壮大了的地主武装便虎视眈眈地面临着难得机会的新的地盘和权力的再分配。

为了取代于东汉王朝进行着一场持久的勾心斗角的政治争斗和频繁的军事征战。

曹操、刘备和孙坚是这场混战中的既得利者。

曹操依据自己的势力和军事力量雄踞北方;孙权在长江中下游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刘备趁机占据了两湖大部分区域,后又喜得四川,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而后,三方其主各自为政,注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长期被战乱困扰的黎民又得以安居从业。

从历史的角度讲,曹操、刘备和孙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起了担纲立政的作用。

东汉末年是历史上战乱甚多之秋,由于军事势力的割剧,军阀混战日益加剧。

《三国演义》作者恰当地选择战争这一历史平台,有机的展示了各路英豪的雄风。

公元200年袁绍拥有“精兵十万,骑万匹”,企图进攻许都,达到灭曹的目的。

曹操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三、四万人,他采纳了谋士的谋略,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袭击并火烧袁军的屯粮之地和粮草,迫使袁军不战自乱。

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一直被后人赞颂。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刘备一、人物简介他身长七尺五寸,字玄德,手拿双股剑,是皇室后代,还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文武双全,个个都各显神威,他的言行举止与宽宏大量成就了他的伟业,让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国的霸王,就是因为人和与民心才成就了他,是个仁义的英雄豪杰。

二、1.性格特点一:仁义善良1).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刘表快死的时候,他再三要把荆州托付给他,刘表认为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宏大的前途,可刘备却再三推辞,不肯收下荆州,当他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也再三说服刘备接纳荆州,可他却再三不要荆州,还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出违背仁义的事情,违背仁义的事情我是永远不会做的。

”从此可见,刘备他非常的仁义。

2).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他当上徐州牧的时候,他出城了,留张飞看守徐州,因刘备走了,所以张飞喝的大醉,不料被吕布领兵来偷袭,很快吕布占领了徐州,当刘备回来时,他并没有再夺回徐州,而是对吕布说:“这徐州就给你吧,我暂时驻扎小沛。

”这等善良的人在世界上还有几个呢?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城池,自己不断不发怒,还愿另外寻找地方来住,这主以表示他的善良。

2.性格特点二:爱民如子1).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在他再次当徐州牧其间,曹操要带刘备回许昌,不料当地的人民的代表带着几个人民前来拜访,曹操以为他刚来徐州没几天,那么多人民就想挽留他,可他们说道:“请丞相留下刘备吧,在他当徐州牧的这几天,我们是丰衣足食,他还为我们修了十几座桥,让我们行动也方便了许多,求求您了,留下刘备吧。

”这件事足以证明刘备爱民如子。

2).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当他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曹操五六十万大军来犯,诸葛亮从容不迫,说要等他们进城后再放火烧他们,再趁机逃往江夏,可那样民房就没了,刘备强忍着答应了,在去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全部新野人民一起走,可这样会导致速度减慢,很快会让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人民,可他说道:“我宁愿人民抛弃我,我也决不抛弃人民。

《三国演义》英雄之我见

《三国演义》英雄之我见

《三国演义》英雄之我见掩卷沉思,自问读罢《三国演义》,我到底领悟到了什么?也许杜甫的这句“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成苍狗”。

最能体现出我此刻的心情。

目睹着三国从兴盛到衰弱,我的心情也如梦如幻,潮气潮落。

这也难怪,情随事迁呀!回到正题,三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其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之中的英雄好汉自然是数不胜数的。

他们大都不分伯仲,所以要百里挑一,实非易事。

英雄谱中,吕奉先,榜上有名,可能有些人会诧议,这种”大义灭亲”的人怎称得上是英雄?岂不玷污了一大群真英雄?我觉的话不能这么说,温侯也是有其优势的,他英勇善战,有万夫不挡之勇,用“战神”这名号称赞他,也是不为过的。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也足可见当世对他的评价,只不过杀父之举,也实在是天理难容,君子不齿,杀董卓倒是替天行道,可杀丁原确是助桀为虐,事实上,之所以能让温侯在这英雄谱中古有一席之地,也实在是要感谢前不久播出的《吕布与貂禅》,给我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青梅煮洒时,曹孟德曾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可见他以英雄自居。

不错,曹操的确是位英雄,然而他的奸雄身份也是臭名昭著的,人称古今奸雄第一奇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说出这种话,不让人神共愤,也确实很难。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罢了,许田射鹿时目空一切,颠倒君臣关系;杀董贵妃与伏皇后是以下犯上,罪无可赦;以及杀害忠臣义士,诛其家族之例更是不胜枚举。

如此奸雄,人人得而诛之,然观其早年是何等英雄,孤身一人入见董贼献宝刀,虽然失败了,但其言甚愤,其举甚壮啊!孟德的智谋也远比刘备、孙权高出一等,称其为英雄,也还勉强过得去。

许仲康这个名字也许没有赵子龙、张文远、徐公明、甘兴霸、马孟起、黄汉升等有名,他之所以能位列本英雄谱之中是因为那句“忠臣岂可事二主乎?”他虽然也是投降给曹操的,但却与其他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许诸不曾在任何人足下效力,也就是说曹操是他唯一的主公。

他唯一欠缺的就是勇有余,而智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撰写者:时常青每当人们在银屏上一览《三国演义》的剧情,无不为那金戈铁马、惊天动地的气势和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主题曲所折服、所吸引。

情节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魏主——曹操;与曹操鼎足而立自称“以宽、以仁、以忠”的蜀汉之君——刘备,还有那貌为“羽扇纶巾”胸有文韬武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以及威镇四海、勇于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关之长和威武无敌、雄虎之将的张飞等都是世人为之敬佩而耳熟能详的豪杰之辈。

这是在古典小说中唯有《三国演义》具有的显著的历史特征和感人特色。

b5E2RGbCAP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如此顶礼膜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世人热衷于缅怀那些对历史上有建树的卓越人物。

《三国演义》反映的是公元三世纪前后东汉摇摇欲坠的统治王朝和黄中起义与被镇压的历史过程,公元184年的黄中起义极大地动摇和威协着东汉王朝的统治,后因黄中起义被血醒镇压而告罄,逐步壮大了的地主武装便虎视眈眈地面临着难得机会的新的地盘和权力的再分配。

为了取代于东汉王朝进行着一场持久的勾心斗角的政治争斗和频繁的军事征战。

曹操、刘备和孙坚是这场混战中的既得利者。

曹操依据自己的势力和军事力量雄踞北方;孙权在长江中下游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刘备趁机占据了两湖大部分区域,后又喜得四川,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而后,三方其主各自为政,注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长期被战乱困扰的黎民又得以安居从业。

从历史的角度讲,曹操、刘备和孙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起了担纲立政的作用。

p1EanqFDPw东汉末年是历史上战乱甚多之秋,由于军事势力的割剧,军阀混战日益加剧。

《三国演义》作者恰当地选择战争这一历史平台,有机的展示了各路英豪的雄风。

公元200年袁绍拥有“精兵十万,骑万匹”,企图进攻许都,达到灭曹的目的。

曹操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三、四万人,他采纳了谋士的谋略,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袭击并火烧袁军的屯粮之地和粮草,迫使袁军不战自乱。

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一直被后人赞颂。

公元208年,曹操想吞并江东和荆州地区,发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赤壁之战,而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巧妙地用火攻的办法,导致曹操“槁橹灰飞烟灭”,又以少胜多使“操叫苦连声”弃地而逃。

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备,坚贞不二,“智取汉中”、“安居平五路”、“智取三城”、“空城计”、“锦囊计”等无不证明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军事指挥才干;“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等凸现关羽的英勇无畏;“智取瓦口隘”、“大战长坂坡”方显出张飞的雄虎之威。

这些英雄所为,不能不给后世人一种崇敬之感。

DXDiTa9E3d三国故事源远流长,在长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更臻完善。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凡所改定,就其序例可见,约举大端,则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

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赞论,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

”这种修饰加工和艺术的虚构,同时运用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之术,于是使故事情节合理,人物生动。

据传说怒鞭贪得无厌的督邮的是刘备,而后缴印辞官。

演变到《三国演义》中便成了张飞所为,并增加拳打段珪,夜杀太守等完全没有史实依据的情节,是借以表现张飞对恶势力疾恶如仇的心理,同时有目的地彰显刘备王者的大度。

对诸葛亮的描述更是出神入化。

“七星坛祭风”、“草船借箭”、“巧布八挂阵”、“定军山显圣”等,以“奇人”的方式展示诸葛亮的“先知”和不可企及的“天才”。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生于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比周瑜小六岁,比刘备年小,而小说为了突出他的老谋深算,却把他描述为兄辈长者。

诸如刘备跃马三丈过檀溪、关云斩华雄、张飞桥上吼追数万兵等成功地运用夸张的手法,表露出人物的英勇和胆略。

RTCrpUDGiT《三国演义》是一部举世公认的经典杰作。

在人物方面的描述既不属于现代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现代的浪漫主义,而是属于古典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和传奇彩色的整合。

5PCzVD7HxA 曹操与刘备是魏蜀对峙、势不两立的政敌。

其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曹操身世卑微,二十岁就做了孝廉后又保荐做了顿丘令,少时便胸存鸿鹄之志。

公元189年,董卓位,曹操借献刀之名欲杀董卓未遂,便逃回故里,招兵买马,开始了他争权夺地的马征战生涯。

jLBHrnAILg“割欲代首”的故事是后人有口皆碑、绝口传松的传奇,同时是劝世为政的楷模,其诠释了曹操治军自律的作用。

建安三年夏,曹率军南征张绣,时值麦熟,百姓闻而盾之。

曹操便出榜告民:“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

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于是“百姓无不欢声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军兵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逆相传而过,并不敢践踏。

”这时,田中一只飞鸟,曹马惊入麦田,践坏一片。

曹让行军主簿官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主簿官不肯,曹说:我自己制定的军法,自己违犯,如不治罪,怎能服众?随即拔剑自刎,众人连忙相阻拦。

谋士郭嘉忙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尊。

丞相统领大军,怎能自杀?曹沉思良久,用剑割发代罚,以示三军。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在那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社会,曹操这一自罚之举,的确是令人不可思议。

xHAQX74J0X爱才惜贤,唯才是举是曹操为政的过人之处。

《三国演义》中的第二十五回讲述刘备兵败,其义弟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之上,而曹操在讨伐董卓时目睹关公温酒斩华雄的迅猛和英勇,便知其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一心想受为已用,于是让张辽劝降,曹满口答应关羽三个令人费解的条件后,回师许昌,曹为了收买关羽之心,“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并把喜爱的赤马和锦袍相赠关公,关公暂降曹操后在白马速斩袁将颜良和文丑,为曹解了兵困之围。

尔后,得知其兄刘备的下落,毅然封金挂印告辞寻兄。

曹操“引数十骑,飞奔前来”,并非加害于关公,以绝后患,而是“托过黄金一盘”,“恐将军途中之用,特具路资相送”。

<第二十七回)关羽婉言谢绝,“下桥望北而去”,并在曹营驻地演出一场令众不理解,就曹操也难以接受的“汉寿侯过五关斩六将”的好戏。

LDAYtRyKfE为了唯才是举,曹操先后于公元210年、214年、和217年三下《求贤令》,广招贤士能人,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大将;张辽和徐晃是曹操从亡虏中选用的大将。

荀文若、荀攸、王朗是曹操从旧官吏中选为己用的;就关渡之战中,来降的袁绍的原谋士许攸,曹操来不急穿鞋就急于迫接,并大胆采用许攸的谋略且大获其胜。

曹操大胆用人和招纳贤才为其雄踞北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魏发展社会生产起了推波助澜的速效.Zzz6ZB2Ltk当然,曹操也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小说第四回中卓逼曹逃,至成天色向晚,在其父结交的弟兄吕伯奢家借宿,吕骑驴西村沽酒相待,后橱忙磨刀杀猪备食,曹疑是告官加害,便“拔剑直入”“一连杀了八口”,事后真相大白,曹仍不懊悔,反而口出狂言,流露出其的心狠手毒。

公元201年,献帝蒙难被曹操胁持,移帝于许昌,于是曹“挟天子以令诸候"发号施令,得已完成他的大业。

一次挟天子猎于许田(第24回>,射猎时,“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砒箭”,回马后,“竟不献宝雕弓,就自悬带”。

这种狂为不能不说是曹操的奸谲和阴险。

dvzfvkwMI1不过,曹操在诗歌等文学方面给人留下的财富是无与伦比的。

公元207年夏,率兵北击乌丸,途经竭石,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观沧海》;公元208年冬,挥师南下,曹操立于江头,横槊赋诗,咏出了千古不朽的诗篇——《短歌行》。

其中《观沧海》一直编入中学课本,成为中学生必读的古诗之一,可见其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rqyn14ZNXI从曹操的为政、治军、谋略和诗赋等方面的才干,堪称一世之英雄。

怪不得鲁迅先生指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色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敬佩他。

”EmxvxOtOco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能与曹操相提并论的那只能是蜀主——刘备,其系汉室末胄,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父至孝;家贫,贩绥织席为业。

”“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瑾为友”。

以桃园结盟,时年二十八岁,于是树旗建业<第一回),开始了他立政而战的戎马生活。

SixE2yXPq5刘备与庞统议政时,自诩“吾以宽,吾以仁,吾以忠。

……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

”其所言极是,刘备的宽仁悯民、敬贤爱士是其为证之道(第60回>。

在结盟的桃园中焚香告誓“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亦是其举旗之纲。

刘备先后在幽州牧的举荐下任过都尉,后又迁升为高堂尉,尔后又为平原县令(第二回>.6ewMyirQFL刘备的“宽以仁”体现在他的为仁重义方面。

时年六十三岁的徐州牧临终时指心而曰:“万望名公----受取徐州牌印。

”玄德拒辞,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

(第十二回>刘备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二十回>。

尽管刘备在徐州为政不长,但足见他欢悦民心,仁义致深。

曹操西击乌桓,刘备被迫奔荆州投主刘表,后受命屯驻野新,其以安民为先,故“平民皆喜,政治一新”(第24回>。

一日单福投托于刘备且曰“闻野新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可见使君之仁德之人也”(第35回>。

刘备得徐庶,委以重任,以诚相待。

当徐庶得知其母被曹囚禁,便告辞于刘备,刘备割爱成全,“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次日,设宴饯行,直至徐远去,刘备“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欲尽伐此树木,以达到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第24回>。

还有人们熟知的立雪求贤、三顾茅庐等,足见刘备为仁重义爱才心切.kavU42VRUs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备作为一方君主珍爱子民的确是为之感人的。

刘备寄居新野时,曹操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自降, 刘备退至襄阳,当时县民“齐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

抵襄阳后,刘琮以箭拒入,是魏延路拔刀相助大开城门,大喊:“刘皇叔领兵入城,共杀买国之贼”,可是刘备见城处混战,便答道:“本欲保民,反而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

”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去”(第41回>。

刘备带领数以万计军民,携民南行。

当众将提议弃民而战时, 刘备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走至当阳,曹操穷追,刘备大败,当时其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

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第41回>徐州牧陶谦曾称赞他“刘公当世人杰”(第12回>.刘备的崇尚仁德尊情重义是他异于其他立业之君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其立蜀域不败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