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采购费用分配
材料成本费用的分配
材料成本费用的分配引言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材料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一项费用。
因此,对材料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材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式和原则,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案。
材料成本费用的定义材料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材料采购、储存和使用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成本、仓储费用、物流费用、报废和损耗费用等。
材料成本费用的分配原则在对材料成本费用进行分配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直接费用优先原则直接费用是指能够直接与具体产品或项目相关联的材料成本费用。
在分配材料成本费用时,应该优先考虑直接费用,并尽量将其直接分配给相关产品或项目。
2. 间接费用合理分摊原则间接费用是指无法直接与具体产品或项目相关联的材料成本费用。
在分配材料成本费用时,应根据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合理分摊到各个产品或项目上。
3.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原则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材料成本费用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例如生产数量、订单数量、产品复杂度等。
通过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和分配材料成本费用。
材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式常用的材料成本费用分配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法直接法是将直接费用直接分配给相关产品或项目的成本分配方式。
在使用直接法进行材料成本费用分配时,需要准确记录和核算每个产品或项目的直接材料采购和使用情况。
2. 比例法比例法是根据各个产品或项目的成本驱动因素,按照比例进行材料成本费用的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相对简单,但需要通过统计和分析来确定各项成本驱动因素的权重。
3. 按照过程分摊按照过程分摊是将材料成本费用按照生产或经营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的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成本。
4.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成本,通过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来确定材料成本费用的分配。
采购管理采购费用分配及成本计算表(按重量分配)
编制人日期文件编号类别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重量(kg)单价小计分配率分配金额分配率分配金额分配率分配金额20020015¥ 3,000.007.75¥ 1,550.3910.08¥2,015.50 2.33¥ 465.12¥ 7,031.01100508¥ 800.007.75¥ 387.6010.08¥ 503.88 2.33¥ 116.28¥ 1,807.7530036020¥ 6,000.007.75¥ 2,790.7010.08¥3,627.91 2.33¥ 837.21¥ 13,255.811002018¥ 1,800.007.75¥ 155.0410.08¥ 201.55 2.33¥ 46.51¥ 2,203.10401050¥ 2,000.007.75¥ 77.5210.08¥ 100.78 2.33¥ 23.26¥ 2,201.5520580¥ 1,600.007.75¥ 38.7610.08¥ 50.39 2.33¥ 11.63¥ 1,700.78760645¥ 28,200.00采购管理工具——采购成本控制管理采购费用分配及成本计算表(按重量分配)说明:采购成本是指由购买存货而发生的买价(购买价格或发票价格)和运杂费(运输费用和装卸费用)构成的成本,其总额取决于采购数量和单位采购成本。
采购费用分配率=共同性采购费用(不含买价)/材料的重量或者买价。
本表格采购费用分配及成本计算是按照重量来分配计算的。
另:财务核算过程中,表格中所列人工费也可以列入管理费用项目中,仅供参考,通常的共同性采购费用以运杂费为主。
(内含自动计算公式,数据为模拟数据)部门合计¥ 15,200.00¥ 5,000.00¥ 6,500.00单项材料采购总成本(不含进项税)¥ 1,500.00采购物料买价人工费运杂费仓储费。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标准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标准材料采购费用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采购材料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及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种:
1. 重量(体积、面积)比例法:按照各种材料的重量(体积、面积)比例分配材料采购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材料的重量(体积、面积)与其价值成正比例的情况。
2. 买价比例法:按照各种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采购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材料的买价与其重量(体积、面积)不成正比例的情况。
3. 实际成本法:按照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分配材料采购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材料的实际成本能够准确计算的情况。
4. 计划成本法:按照各种材料的计划成本分配材料采购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材料的计划成本能够准确计算的情况。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标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确保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同时,分配结果应该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核算,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采购费用的分配(有凭证)
模块4任务3 “采购费用的分配”教学设计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许鑫课型及教学时间: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使用教材:由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地方教材建设委员会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社的《会计基础》。
◆教学内容:材料采购业务核算是模块4任务3的内容。
其中,采购费用的分配是这个内容的难点,学会采购费用的分配的方法,是正确确定材料采购成本的关键,是学生能很好的处理复杂的材料采购业务的基础。
◆教材分析:教材以模块和任务的形式进行编排。
模块4任务3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购进一种材料的业务核算方法。
本节课将在理解材料采购业务流程,掌握购进一种材料的业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购进两种或以上材料的业务核算。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购进一种材料与两种或以上材料的异同;2.理解采购费用的合理分配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采购费用的分配方法及运用。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两种或以上材料的业务核算⏹教学难点采购费用的分配教学策略及方法:分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探究式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任务书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一、讲评任务A。
业务1:2009年12月8日,佳美饮料厂购进西瓜一批,共600千克,单价为6元/千克,计价款3600元,增值税额为612元,另支付运杂费520元。
该批西瓜的货款已以银行存款支付,同时材料已由仓库验收入库。
二、复习各种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
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该材料物资的买价+应负担的采购费用材料物资的单位成本=该材料物资采购成本/材料物资入库数量【教师】课前复习。
【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意图】复习相关知识点为新课所需作铺垫。
讲授新课一、各学生小组根据任务书所给出的业务2资料完成任务B。
业务2:给出发票两张。
(业务内容可解释为:2009年12月18日,佳美饮料厂需购进柚子一批,为了节约运输成本,与西瓜共同运输,故佳美饮料厂需要采购西瓜一批,共600千克,单价为6元/千克,计价款3600元,增值税额为612元;同时采购柚子一批,共400千克,单价为4元/千克,计价款1600元,增值税额为272元。
分配材料费用会计分录
分配材料费用会计分录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时,会计分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会计分录能够准确记录和反映材料费用的分配情况,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下面将介绍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材料费用的分配对象。
通常情况下,材料费用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在进行分配时,我们需要将这部分费用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配,以便正确地反映在各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成本中。
其次,对于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会计分录的方法通常是以借方记录各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实际使用量,以贷方记录材料费用的总额。
这样可以确保直接材料费用得到正确的分配,并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在各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成本中。
接下来,对于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会计分录的方法则需要结合使用间接成本分配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以借方记录各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间接材料费用分配额,以贷方记录材料费用的总额。
这样可以确保间接材料费用得到正确的分配,并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在各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成本中。
在进行会计分录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确保借贷方金额相等,避免因为会计分录错误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
最后,对于材料费用的分配,我们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管理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会计分录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部门成本法等不同的成本分配方法,以满足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需求。
综上所述,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是确保企业财务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会计分录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材料费用的分配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因此,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会计分录方法,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记录,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
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
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计算结果如下: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2.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3.积累率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4.固定资产需要量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5.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7.固定资产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9.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10.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11.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2.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14.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净值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分期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产品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五五摊销法: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19.辅助材料需要量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20.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21.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22.材料储备量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23.材料采购量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24.材料采购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27.材料的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28.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32.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33.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35.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38.原材料节约量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41.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42.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改进压缩系数)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44.锻锤生产能力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46.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50.设备的时间潜力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51.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55.设备平均数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56.实用设备安装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9.完好设备使用率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60.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65.高炉综合利用率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66.平炉综合利用率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68.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76.设备修理返修率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77.设备泄漏率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78.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79.设备事故率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80.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的修理费总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各种设备事故减产数量×单位产品价格设备事故造成减产数=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每台时平均产量81.设备换班系数设备换班系数=设备工作的总台班数/实际使用的设备总台数82.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单位产品标准燃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折算系数折算系数=实际使用的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千焦)/700(千焦)标准燃料=非标准燃料×(每千克非标准燃料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3.铸造焦炭需要量铸造焦炭需要量=炉料总重量×熔炼每吨金属的焦炭消耗定额84.焦铁比焦铁比=化焦总量/焦炭消耗量85.标准煤量标准煤量=∑[煤炭数量×每千克煤炭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6.单位产品耗煤量单位产品耗煤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煤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量/总的应耗煤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87.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计划开动日数×煤炭日耗定额或=计划产量(产值)×单位产品(产值)耗煤定额88.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计划铸件产量(产值)×单位产量(产值)耗油定额每万元产值耗煤量=标准耗煤量/总产值(万元)节约煤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产品产量×每千克燃料计划价格89.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0.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1.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单位产品耗电量/消耗定额)×100%92.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产品产量×每度电费93.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改进前耗电量(度)-改进后耗电量(度))×使用时间×推广台数×每度电费94.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总数(小时)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一年发电总量(千瓦时)/8760(小时)95.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报告期发电总量/报告期被利用设备能力总和(千瓦)96.发电机时间利用率发电机时间利用率(粗放负荷单)=(报告期发电机的实际作业数/报告期日历时数)×100%97.发电机能力利用率发电机能力利用率(集约负荷率)=(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最大长期有效能力)×100%发电机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量/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发电机的综合利用率(综合负荷率)=[(报告期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发电机最大可能发电量(千瓦时)]×100%或=发电机的时间利用率×发电机的能力利用率98.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总能力(千瓦或马力)/企业最大班工人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的总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原动机能力-劳动发电机的原动机能务)+(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电动机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能力)=机械传导设备能力+电力传导设备能力99.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千瓦时)/平均工人数或实际工作工日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全部原动机发生的动力-原动机用以劳动发电机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动机消耗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消耗的动力)=机械传导的动力+电力传导的动力100.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元)/企业最大班工人数101.劳动机械化程度劳动机械化程度=(报告期从事机械化操作的工人数/报告期全部工人数) ×100%102.生产机械化程度生产机械化程度=(报告期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报告期全部产量) ×100%或=劳动机械化程度×(机械化工人劳动生产率/全部工人劳动生产率)103.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自动化程度=(报告期自动化设备生产的产量/报告期全部产量)×100%或=设备自动化程度×(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效率/全部设备的平均生产效率)设备自动化程度=(报告期自动化设备台数/报告期全部设备台数)×100%104.在途日数在途日数=材料运输与验收日数-结算凭证邮递日数-双方开户银行办理结算凭证手续日数-货款承付日数某种材料实际平均在途日数=计算期该种在途材料平均占用额/计算期该种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额平均在途日数=[∑(全年供应量×在途日数)]/各供应单位全年供应量之和。
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
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材料费用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资采购、消耗和管理等费用的总称。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处理和核算材料费用的会计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一般来说,材料费用可以分为两个环节进行会计处理:采购环节和消耗环节。
在企业进行材料采购时,需要将采购的材料按照成本加入到库存中。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账户,金额为材料采购的成本-贷:应付账款或现金账户,金额为材料采购的成本这样,在采购环节,借方会计分录将增加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账户的余额,贷方会计分录将增加应付账款或现金账户的余额。
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材料将会被消耗,所以需要将消耗的材料成本从库存中扣除,并计入成本。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借:制造成本、产品成本或其他相关成本账户,金额为材料消耗的成本-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账户,金额为材料消耗的成本这样,在消耗环节,借方会计分录将增加制造成本、产品成本或其他相关成本账户的余额,贷方会计分录将减少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账户的余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处理材料费用时,还要考虑材料的损耗、报废和盘点等情况。
对于损耗和报废的材料,应按照实际损失的数量和成本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借:制造成本、产品成本或其他相关成本账户,金额为损耗或报废的材料成本-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账户,金额为损耗或报废的材料成本对于盘点,企业需要定期对库存中的材料进行实物盘点,并核对库存数量和账面数量的差异。
如果差异较大,可能存在漏盘、盗窃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企业还需要根据所在行业和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相关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材料费用进行其他会计处理,如摊销、折旧等。
总结起来,材料费用的会计处理包括采购环节和消耗环节。
在采购环节,将材料采购成本记录在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账户,同时增加应付账款或现金账户的余额。
在消耗环节,将材料消耗成本记入制造成本、产品成本或其他相关成本账户中,同时减少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账户的余额。
施工中的支付和费用分配规定
施工中的支付和费用分配规定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施工工地上的支付和费用分配规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合理的支付和费用分配能够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本文将探讨在施工中的支付和费用分配规定,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支付规定1.1 工程款项支付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款项的支付应当遵循按阶段、按比例的原则。
根据工程进度和完工情况,将工程款项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支付的比例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支付时,应向承包方提供明确的支付计划和支付条件,确保款项的及时支付。
1.2 材料采购款支付材料采购款的支付应当按照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进行。
支付时,应向供应商提供材料购买计划和支付条件,并严格按照计划支付款项。
同时,对于已经交付但尚未使用的材料,应及时支付相应的款项。
1.3 临时工资支付施工过程中,临时工的工资支付应遵循及时支付的原则。
承包方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支付临时工的工资,并保证不存在拖欠工资或者延迟支付的情况。
二、费用分配规定2.1 施工成本分配施工成本的分配应根据各项工作的投入难易程度、成本占比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成本的分配公正合理。
2.2 设备使用费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设备或者租赁设备,设备使用费用应按照设备租赁合同的约定进行支付。
设备使用费用的支付应及时、足额,并保证支付条件的清晰明确。
2.3 水电暖费用在施工过程中,水电暖等公用设施的费用也需要进行分配。
一般情况下,这些费用由承包方承担,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工程所在地无法提供水电暖等设施时,相关费用也可以由业主承担。
费用分配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三、支付和费用分配规定的建议3.1 协商一致原则在制定支付和费用分配规定时,各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协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方的权益,确保每个环节的规定合理可行。
3.2 合同明确约定支付和费用分配规定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并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材料费用分配
材料费用分配
在项目管理中,材料费用的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本
控制和效益。
本文将从材料费用的分配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材料费用的分配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效益原则和成本原则。
公平原
则是指材料费用应该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配,不偏袒任何一方;效益原则是指材料费用应该按照使用者获得的效益进行分配,谁使用谁分担;成本原则是指材料费用应该按照实际产生的成本进行分配,避免资源浪费。
其次,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包括定额分配法、实际用量分配法和综合分配法。
定额分配法是按照材料的固定比例进行分配,适用于材料使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实际用量分配法是按照实际使用量进行分配,适用于材料使用量波动较大的情况;综合分配法是将定额分配法和实际用量分配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分配。
最后,材料费用分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确保分配的公平合理、准确核算材
料使用量、及时调整分配比例、建立健全的分配制度等。
综上所述,材料费用的分配对于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只有合理的分配才能保证
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分配制度,确保材料费用的公平合理分配,提高项目的效益和成本控制水平。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会计分录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会计分录一、理解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材料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也是计算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指将发生的与材料相关的各项费用进行正确的会计分录,以便准确计算和分析材料成本。
二、归集与分配的目的1.准确计算材料成本: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可以准确计算每个产品、每个项目的材料成本,并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控制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材料费用的异常,保持材料费用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分析材料费用结构: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材料费用结构分析,找出造成材料费用高低的原因,优化材料采购策略,降低材料成本。
三、材料费用的归集材料费用的归集是将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以便明确归属到相应的会计科目,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
1. 原材料采购费用原材料采购费用包括采购成本、采购手续费、运输费用等。
通常情况下,原材料采购费用归集到以下会计科目:•原材料科目(借方)•应付账款科目(贷方)原材料采购费用的会计分录示例会计科目借方贷方原材料XXXX元应付账款XXXX元2. 杂费杂费是发生在从供应商处购入材料时的其它费用,如包装费、保险费、验收费等。
杂费通常归集到原材料的成本中,会计分录如下:会计科目借方贷方原材料XXXX元杂费XXXX元应付账款XXXX元3. 运输费用企业在从供应商处购入材料时,常常需要支付相应的运输费用。
运输费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归集到原材料的成本中,或作为支出列示于利润表中。
归集到原材料成本中的运输费用的会计分录示例会计科目借方贷方原材料XXXX元杂费(运输费用)XXXX元应付账款XXXX元支出列示于利润表中的运输费用的会计分录示例会计科目借方贷方运输费用XXXX元应付账款XXXX元四、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费用的分配是将归集到原材料科目的费用进行进一步的分配,以确保费用能够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分摊到各个产品、项目。
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成本会计)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知识链接:1、材料的采购【案例2-1】2017年10月14日,星美公司购入材料,材料货款已入库尚未支付。
增值税发票当即认证并通过。
单据如下:记账凭证如下:知识链接:2、材料的领用【案例2-2】2017年10月31日,根据生产车间"材料领料汇总单",结转当月发出材料的成本。
单据如下:记账凭证如下:T 字账如下:★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实际是通过多次的成本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
以制造业为例,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如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等等,它们的用途分别为:1、用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计入"直接材料"项目;2、用于生产的燃料计入"燃料和动力"项目;3、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生产的各种材料列入"制造费用"项目;4、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期间费用的材料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
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1、对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原料,按产品分别领用的,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直接材料"项目。
2、一批材料被几批产品共同耗用的,需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案例2-3】某工厂领用A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共93 000元,具体领用情况如下:(1)领用A材料2 106千克,单价20元,A材料成本合计42 120元。
投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
甲产品消耗定额1.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
(2)其他直接材料领用情况为:生产车间为生产甲产品领用30 040元,为生产乙产品领用12 840元,供电车间领用1 200元,锅炉车间领用1 600元,生产车间日常维护领用2 500元,管理部门领用2 700元。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会计分录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会计分录一、材料费用的归集1.1 原材料采购原材料采购时,应记录以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账户贷:应付账款或现金账户1.2 运输费用如果运输费用由供应商支付并在发票中列明,则应将其包括在原材料成本中。
如果运输费用由公司支付,则应记录以下会计分录:借:运输费用账户贷: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1.3 关税和进口税如果进口原材料需要支付关税和进口税,则应将其包括在原材料成本中。
应记录以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账户贷:应付关税或现金账户二、材料费用的分配2.1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原材料成本。
它们被分配到制造成本中,并通过销售价格转移到销售收入和利润中。
2.2 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的原材料成本。
例如,清洁剂、润滑油等。
这些费用被分配到制造费用中。
2.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材料成本、直接和间接人工成本以及制造业务的所有其他费用。
制造费用被分配到制造成本中。
2.4 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
它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被转移到库存中,并在产品销售时转移到销售收入和利润中。
三、结论以上是关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会计分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对于准确计算产品成本、控制生产成本以及判断企业盈利情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合理规划材料采购、运输、关税等环节,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以便更好地管理企业财务。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
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
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计算结果如下: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2.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3.积累率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4.固定资产需要量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5.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7.固定资产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9.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10.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11.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2.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14.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净值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分期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产品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五五摊销法: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19.辅助材料需要量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20.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21.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22.材料储备量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23.材料采购量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24.材料采购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27.材料的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28.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32.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33.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35.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38.原材料节约量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41.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42.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改进压缩系数)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44.锻锤生产能力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46.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50.设备的时间潜力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51.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55.设备平均数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56.实用设备安装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9.完好设备使用率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60.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65.高炉综合利用率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66.平炉综合利用率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68.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76.设备修理返修率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77.设备泄漏率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78.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79.设备事故率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80.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的修理费总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各种设备事故减产数量×单位产品价格设备事故造成减产数=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每台时平均产量81.设备换班系数设备换班系数=设备工作的总台班数/实际使用的设备总台数82.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单位产品标准燃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折算系数折算系数=实际使用的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千焦)/700(千焦)标准燃料=非标准燃料×(每千克非标准燃料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3.铸造焦炭需要量铸造焦炭需要量=炉料总重量×熔炼每吨金属的焦炭消耗定额84.焦铁比焦铁比=化焦总量/焦炭消耗量85.标准煤量标准煤量=∑[煤炭数量×每千克煤炭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6.单位产品耗煤量单位产品耗煤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煤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量/总的应耗煤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87.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计划开动日数×煤炭日耗定额或=计划产量(产值)×单位产品(产值)耗煤定额88.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计划铸件产量(产值)×单位产量(产值)耗油定额每万元产值耗煤量=标准耗煤量/总产值(万元)节约煤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产品产量×每千克燃料计划价格89.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0.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1.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单位产品耗电量/消耗定额)×100%92.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产品产量×每度电费93.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改进前耗电量(度)-改进后耗电量(度))×使用时间×推广台数×每度电费94.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总数(小时)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一年发电总量(千瓦时)/8760(小时)95.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报告期发电总量/报告期被利用设备能力总和(千瓦)96.发电机时间利用率发电机时间利用率(粗放负荷单)=(报告期发电机的实际作业数/报告期日历时数)×100%97.发电机能力利用率发电机能力利用率(集约负荷率)=(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最大长期有效能力)×100%发电机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量/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发电机的综合利用率(综合负荷率)=[(报告期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发电机最大可能发电量(千瓦时)]×100%或=发电机的时间利用率×发电机的能力利用率98.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总能力(千瓦或马力)/企业最大班工人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的总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原动机能力-劳动发电机的原动机能务)+(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电动机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能力)=机械传导设备能力+电力传导设备能力99.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千瓦时)/平均工人数或实际工作工日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全部原动机发生的动力-原动机用以劳动发电机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动机消耗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消耗的动力)=机械传导的动力+电力传导的动力100.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元)/企业最大班工人数101.劳动机械化程度劳动机械化程度=(报告期从事机械化操作的工人数/报告期全部工人数) ×100%102.生产机械化程度。
材料采购费用分配
1.分配采购费用
2.计算每种物资的采购成本
某种物资采购成本=该种物资的买价+应负担的采购费用
3.编制购进的会计分录
板书设计 (1)购进 借:物资采购——X材料
(2)入库 借:原材料——X
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物资采购——X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
26
谢谢大家
27
你能想出第二种计算方法吗?
1.两种分配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2.你认为会计的分配方法应该是 哪一种,为什么?
1.分什么 (分配对象是什么) 2.按什么分?(分配标准是什
么) 3.怎样分?(分配的计算)
19
教学过程
教师点评、小结7分钟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分配 对象
分配 标准
奖金 出资额
米钱 重量
(甲材料重200千克,体积为150立方米;乙材料重300千克,体积为
250立方米。)
提出任务8分钟
15
教学过程
第2题中的运杂费 平均分配不合理
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提出任务8分钟
第2题中的运杂费 需要分配
16
教学过程
幻灯片 2道练习引入
开始
提出任务8分钟
学生练习讨论
提出任务:如何分配
幻灯片 日常生活中的4个分配问题
24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1分钟
(四)布置作业
1. 本节课上小组合作探索的4道题及引入的第2题中未完 成的部分
建议:不知道制造费用的分配如何入手或做法错误的同学完 成
2. 基础会计习题集P105页习题三
建议:制造费用的分配做法正确的同学完成
注:以上两题至少选一题,可多选 3 .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
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
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计算结果如下: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2.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3.积累率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4.固定资产需要量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5.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7.固定资产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9.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10.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11.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2.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14.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净值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分期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产品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五五摊销法: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19.辅助材料需要量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20.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21.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22.材料储备量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23.材料采购量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24.材料采购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27.材料的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28.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32.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33.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35.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38.原材料节约量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41.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42.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改进压缩系数)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44.锻锤生产能力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46.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50.设备的时间潜力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51.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55.设备平均数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56.实用设备安装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9.完好设备使用率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60.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65.高炉综合利用率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66.平炉综合利用率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68.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76.设备修理返修率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77.设备泄漏率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78.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79.设备事故率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 80.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的修理费总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各种设备事故减产数量×单位产品价格设备事故造成减产数=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每台时平均产量81.设备换班系数设备换班系数=设备工作的总台班数/实际使用的设备总台数82.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单位产品标准燃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折算系数折算系数=实际使用的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千焦)/700(千焦)标准燃料=非标准燃料×(每千克非标准燃料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3.铸造焦炭需要量铸造焦炭需要量=炉料总重量×熔炼每吨金属的焦炭消耗定额84.焦铁比焦铁比=化焦总量/焦炭消耗量85.标准煤量标准煤量=∑[煤炭数量×每千克煤炭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6.单位产品耗煤量单位产品耗煤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煤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量/总的应耗煤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87.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计划开动日数×煤炭日耗定额或=计划产量(产值)×单位产品(产值)耗煤定额88.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计划铸件产量(产值)×单位产量(产值)耗油定额每万元产值耗煤量=标准耗煤量/总产值(万元)节约煤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产品产量×每千克燃料计划价格89.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0.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1.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单位产品耗电量/消耗定额)×100%92.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产品产量×每度电费93.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改进前耗电量(度)-改进后耗电量(度))×使用时间×推广台数×每度电费94.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总数(小时)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一年发电总量(千瓦时)/8760(小时)95.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报告期发电总量/报告期被利用设备能力总和(千瓦)96.发电机时间利用率发电机时间利用率(粗放负荷单)=(报告期发电机的实际作业数/报告期日历时数)×100%。
《精编》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精编》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材料费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直接用于生产的成本。
由于材料费是制造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归集与分配,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材料费的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企业按照实际采购成本来计算材料费用。
具体操作时,企业在每次采购原材料或零部件时,将其采购价和相关费用(如运输费、保险费等)计入相应材料费用科目下,并在月末对这些费用进行汇总,最终得出当月的材料费用总额。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直观可靠。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某些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采购成本较高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材料费用的计算结果,导致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不准确。
2.标准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企业将材料费用直接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或生产部门上。
具体操作时,企业对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都制定相应的材料费用预算,按照实际消耗的材料数量和单价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材料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直接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材料费用情况,有利于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材料费用分配需要对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进行详细的核算,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便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文档4篇)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文档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第二节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组成材料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配件、燃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1. 原材料指作为主要劳动对象,经过加工以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如纺织行业耗用的棉纱,制鞋业耗用的皮革等。
2.辅助材料指在生产中有助于产品形成,或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所耗用,或为劳动工具所消耗的各种辅助性材料。
如纺织行业的染料,化工行业的催化剂等,均是与原材料结合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又如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耗用的日光灯、清洁用料以及为劳动工具所消耗的润滑油等。
3.外购半成品指为企业配套产品而耗用的外购件。
如空调耗用从外单位购入的压缩机,摩托车耗用从外单位购入的发动机等。
4.修理用备件配件指为修理本企业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所专用的零件、部件及配件。
其他修理用材料列入辅助材料。
5.燃料指用于生产燃烧发热的各种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如煤、汽油、天然气等6.动力动力是指生产经营耗用的电力、热力等。
7.包装物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捅、箱、瓶、坛、袋等。
8.低值易耗品指生产经营中领用的各种价值低廉、容易损耗的各种物品。
如各种用具物品、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等。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分为直接归集和分配归集。
1.直接归集(Direct Accumulating)⑴含义材料费用的直接归集是指可根据材料的用途具体确定原材料费用归集于哪一总账户及哪一明细账户。
⑵直接归集的基本程序根据审核后的各种领料凭证,定期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或按具体用途分类汇总编制“原材料费用汇总表”,然后根据“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账户。
企业的各种领料凭证包括领料单或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及退料单。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
【课题】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教材版本】杜怡萍.财会基础知识(非会计专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明确会计分配的概念;2.理解会计分配计算的通式;3.掌握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及核算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由发散到收敛,再由收敛到发散的思维能力;2.能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购进一种以上材料需分配采购费用的核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即乐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会计分配的思维方式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及核算。
教学难点:建立会计分配的思维方式。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幻灯片情境教学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模拟演练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旧课(5分钟)【幻灯片演示】各问题及答案第二环节新授课( 60分钟)【幻灯片演示】4.材料采购成本计算(5分钟)材料的采购成本是企业指在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买价及其他各项采购费用。
某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该材料物资的买价+应负担的材料采购费用某材料物资单位成本=该材料物资采购成本÷该材料物资数量(1)购进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不需要分配采购费用的核算(10分钟)【分析】例12.3①买了什么?-—A材料。
②买价是多少?费用是多少?-—买价5 000元,采购费用100元,即采购成本为5 100元。
③材料是否入库?-—已入库,记入“原材料”借方。
④税款多少?-—850元,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
⑤款是否支付?-—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记入“银行存款”贷方,金额为价税费之和5 950元。
【幻灯片演示】借:原材料——A材料 5 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贷:银行存款 5 950(2)购进一种以上材料需要分配采购费用的核算(45分钟)【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幻灯片演示】依据某工厂下列经济业务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①某工厂购进A材料600千克,单价10元,计6000元,B材料400千克,单价9元,计3600元,增值税额为1 632元。
材料费中的采购及保管费
材料费中的采购及保管费
材料费中的采购及保管费:是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为2.5%。
根据采购与保管分工或方式的不同。
采购及保管费一般按下列比例分配:
①建设单位采购、付款、供应至施工现场、并自行保管,施工单位随用随领,采购及保管费全部归建设单位。
②建设单位采购、付款,供应至施工现场,交由施工单位保管,建设单位计取采取及保管费的40%,施工单位计取60%。
③施工单位采购、付款、供应至施工现场、并自行保管,采购及保管费全部归施工单位。
消耗量定额《山东省建筑工程价目表》材料价取定表中的材料单价,已包括采购及保管费。
建设单位采购或施工单位经建设单位认价后自行采购,其付款价一般(双方未另行约定时)均为材料供应至施工现场的落地价(应含卸车费用),未包括材料的采购及保管费。
采购及保管费的简称,一般用于建筑行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采保费率的规定,
一般计算公式是:采保费=(原价+包装费+供销部门手续费十运杂费)X采购及保管费率。
采保费的采保费率当地应该有规定.通常为2.5%,采购费占1%,保管费占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袋钱 数量
水费 体积
分配率
奖金 出资额之和
米钱 重量之和
手袋钱 数量之和
水费 体积之和
应分配 分配率 的资金 ×出资额
分配率 ×重量
分配率 ×数量
分配率 ×体积
特殊
资金(钱)
出资额、重量、 数量、体积等
分配对象 分配标准之和
分配率 ×分配标准
一般
20
教学过程
幻灯片 2道练习引入
开始
教师点评、小结7分钟
1
三、填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单并复习
1
2
教材内容分析
科目
涉及到的分配
基础会计 采购费用、制造费用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财务会计 采购费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等
成本会计 生产费用(材料、燃料、工资、制造费用、辅 助生产费用等)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3
教材内容分析
采购费用分配率=
采购费用总额
各种物资的重量(或买价)之和
贷:银行存款等
26
27
15
教学过程
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提出任务8分钟
第2题中的运杂费 需要分配
第2题中的运杂费 平均分配不合理
16
教学过程
幻灯片 2道练习引入
开始
提出任务8分钟
学生练习讨论
提出任务:如何分配
幻灯片 日常生活中的4个分配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会计分配的概念及会计分配思维三步骤
幻灯片 引入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总结采购费用的核算三步骤
2. 制造费用的分配 红云厂本月发生制造费用总额为23585元, 该费用按A、B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60080工时,B产品的生 产工时为16000工时。
24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1分钟
(四)布置作业
1. 本节课上小组合作探索的4道题及引入的第2题中未完 成的部分
建议:不知道制造费用的分配如何入手或做法错误的同学完成
【例3】12月12日, A、B、C三种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结转物资采
购成本。
4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1 .理解会计分配的概念(能区分会计分配与日常分配) 2 .建立会计分配的思维方式 3 .运用会计的思维方式进行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及核算 4 .运用会计的思维方式进行制造费用等的分配
5
教材内容分析
分配计算上两种常见方法的比较
幻灯片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判断
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
结束
17
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探索15分钟
(二)教师提供信息
1、甲乙两人合资128元购买福利彩票,其中甲出 资48元,乙出资80元。开奖后中得6400元奖金。
2、赵、钱、孙三家在“好又多”超市买了一袋25 公斤的香米,价值75元。回来后三家分米,赵家5 公斤,钱家8公斤,孙家12公斤。
学生练习讨论
提出任务:如何分配
幻灯片 日常生活中的4个分配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会计分配的概念及会计分配思维三步骤
幻灯片 引入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总结采购费用的核算三步骤
教法
幻灯片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判断
布置作业
结束
学生练习
10
三、教学过程
提出任务8分钟
(一)教师创设任务情景
根据红云厂一月份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并编制会 计分录。 1、1月5日,向光明工厂购进甲、材料如下:
例:赵、钱、孙三家在“好又多”超市买了一袋25公斤的香米, 价值75元。回来后三家分米,赵家5公斤,钱家8公斤,孙家
12公斤。
方法1:数学比例分配
方法2:会计分配
1、计算比例:
1、计算分配率
赵家5/25
75元/25公斤=3元/公斤
钱家8/25
孙家10/25
2、计算应分配的米钱
2、计算应分配的米钱
赵家:3×5=15元
3、甲、乙、丙三人去皮具批发市场买手袋10个, 价值450元。甲、乙各拿了3个,丙拿了4个。
4、甲、乙两人合住一间公寓,1月份共支付水费 100元,甲用了30立方米,乙用了20立方米。
18
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探索15分钟
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想出了1种计算方法 学会了2种计算方法 明白了会计分配的计算方法 得出分配计算的通式
幻灯片 2道练习引入
开始
完成任务10分钟
学生练习讨论
提出任务:如何分配
幻灯片 日常生活中的4个分配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会计分配的概念及会计分配思维三步骤
幻灯片 引入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总结采购费用的核算三步骤
幻灯片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判断
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
结束
23
教学过程
迁移2分钟
(三)会计分配思维方式的运用
你能想出第二种计算方法吗?
1.两种分配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2.你认为会计的分配方法应该是 哪一种,为什么?
1.分什么 (分配对象是什么) 2.按什么分?(分配标准是什么) 3.怎样分?(分配的计算)
19
教学过程
教师点评、小结7分钟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分配 对象
分配 标准
奖金 出资额
米钱 重量
2. 基础会计习题集P105页习题三
建议:制造费用的分配做法正确的同学完成
注:以上两题至少选一题,可多选 3 .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
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25
板书设计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
一、分配的概念
1.日常分配:按一定的标准分东西
2.会计分配:按一定的标准分资金
二、分配的计算
1.分配对象:资金
2.分配标准:投资额、重量、数量、体积等
2、1月28日,向光明工厂购进甲、乙材料如下:
甲材料:100件,每件50元,计买价5000元,增值税850元。 乙材料:150件,每件40元,计买价6000元,增值税1020元。
此外,光明工厂代垫运杂费1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甲材料重200千克,体积为150立方米;乙材料重300千克,体积为 250立方米。)
某种物资应负担的采购费用=该种物资的重量(或买价)×采购费用分配率
【例1】12月10日,从东风工厂购入A材料10000千克,买价98000元,B材
料2400千克,买价47520元,C材料15000千克,买价72000元,增值税计
36978.4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例2】12月12日,用银行存款支付A、B、C三种材料运杂费 5480元。
甲材料:100件,每件50元,计买价5000元,增值税850元。 乙材料:150件,每件40元,计买价6000元,增值税1020元。 此外,光明工厂为甲材料代垫运杂费300元,为乙材料代垫运杂费400 元, 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1月28日,向光明工厂购进甲、乙材料如下: 甲材料:100件,每件50元,计买价5000元,增值税850元。 乙材料:150件,每件40元,计买价6000元,增值税1020元。 此外,光明工厂代垫运杂费1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甲材料重200千克,体积为150立方米;乙材料重300千克,体积为
250立方米。)
11
教学过程
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不知道第二题中的运 杂费应该如何处理
提出任务8分钟
12
教学过程
光明厂 仓库
第1题
提出任务8分钟
红云厂 仓库
第2题
13
教学过程
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提出任务8分钟
第2题中的运杂费 需要分配
将第2题中的运杂费平 均计入甲、乙材料成本
14
教学过程
提出任务8分钟
学生练习讨论
提出任务:如何分配
幻灯片 日常生活中的4个分配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会计分配的概念及会计分配思维三步骤
幻灯片 引入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总结采购费用的核算三步骤
幻灯片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判断
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
结束
21
教学过程
完成任务10分钟
(三)会计分配思维方式的运用
1、完成第2题
1月28日,向光明工厂购进甲、乙材料如下:
小组合作
提出任务:如何分配
幻灯片 日常生活中的4个分配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小先生制
总结会计分配的概念及会计分配思维三步骤
幻灯片 引入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总结采购费用的核算三步骤
学法
幻灯片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判断
布置作业
结束
学生练习
9
教法与学法分析
开始
情境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对比法 直观法
幻灯片 2道练习引入
基础会计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课时
一、购进一种或一种以上材料不需要分配采购费用的 2 核算
1.购进一种材料只有买价的核算 2.购进一种以上材料只有买价的核算 3.购进一种材料既有买价又有采购费用的核算 4.购进一种以上材料既有买价又分别有采购费用的核算
二、购进一种以上材料需要分配采购费用的核算
(一)教师创设任务情景
根据红云厂一月份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并编制会 计分录。 1、1月5日,向光明工厂购进甲、乙材料如下:
甲材料:100件,每件50元,计买价5000元,增值税850元。 乙材料:150件,每件40元,计买价6000元,增值税1020元。 此外,光明工厂为甲材料代垫运杂费300元,为乙材料代垫运杂费400元, 款项 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