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职以及相应人数
清朝官职等级学习资料
清朝官职等级清朝官职等级清朝官职等级正一品:【正国级】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武职外官:无从一品:【正国级减】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正二品:【副国级】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从二品:【部级】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正三品:【副部级】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从三品:【副部级减】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正四品:【厅级加】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从四品:【厅级】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正五品:【厅级减】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从五品:【副厅级加】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正六品:【副厅级减】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从六品:【县处级加】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正七品:【县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从七品:【副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武职京官:七品典仪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科级】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从八品:【副科级】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武职外官:无正九品:【股级】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武职外官:外委把总从九品:【副股级】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清代官职表(乾隆朝后)文官
【资料】清代官职表(乾隆朝后)文官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内阁大学士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加衔总督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总督内务府总管加衔巡抚河道总督从二品: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通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外务部左右丞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盐运使正四品: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顺天府丞奉天府丞道员外务部左右参议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都转运运盐使司同知知府正五品:左右春坊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郎中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同知直隶州知州从五品: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司经局洗马鸿胪寺少卿监察御史员外郎知州运盐司运副盐课司提举正六品: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国子监司业部院主事宗人府主事寺衙门主事起居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丞钦天监左右监副太医院院判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兵马司指挥钦天监春夏秋冬中五官正太常寺丞神乐署署正府通判从六品: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五官正钦天监秋冬官正布政司经历布政司理问运盐司运判直隶州州同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正七品:翰林院编修通政使司知事通政使司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太常寺满洲读祝官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京县县丞兵马司副指挥知县太常寺典簿按察司经历皇史宬尉太仆寺满主簿部院寺内务府司库京府儒学满汉教授京府儒学训导外府教授七品笔帖式中书从七品: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掌印中书内阁中书办事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典簿京府经历钦天监五官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布政司都事运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助教唐古忒学助教古忒学中书正八品: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五经博士八品笔帖四氏学学录太常寺协律郎布政司司库大使运盐使库大使道库大使按察司知事外府经历外县县丞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州学正县教谕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钦天监五官司挈壶正太医院吏目祠祭署祀丞神乐署署正布政司照磨运盐司知事府州县训导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正九品:钦天监五官监侯钦天监五官司书太常寺赞礼郎九品笔帖式按察司照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簿和声署奉銮从九品:翰林院待诏工部制造库司匠国子监典籍钦天监博士鸿胪寺鸣赞鸿胪寺序班会同馆序班刑部司狱府照磨通判照磨钦天监漏刻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宣课司大使州吏目道库使府税课司大使按察使司狱府司狱同知司狱巡检布政司仓大使府库大使同知仓大使土司副巡检都纲都纪正科正术未入流:翰林院孔目礼部铸印局大使县典史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同知库大使州库大使税课司分司大使州税课使大使县税课使大使驿丞河泊所所管各闸闸官道仓大使州大使典科训科典术训术副都纲僧正僧会副都纪道正道会。
清代官职的称谓
清代官职的称谓23少卿:太仆卿的别称。
总督:也通称部堂、制军、制台。
官名。
清代地方最高官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辖区内的军民要政,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
为便于节制辖区内的军队和督核官吏,一般都兼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衔。
清中叶后设总督大致为八人,计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陕甘、四川各一人,清末又增设东三省总督。
另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各省转漕的粮政;河道总督,专司黄河、运河的堤防疏浚等事。
巡抚:一般又通称抚台、抚军、部院、中丞。
清代以巡抚为省级的地方长官,会合总督总揽一省军政大权,从二品,加侍郎衔为正二品。
清代于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省各设巡抚怡人;直隶、甘肃、福建、四川不另设巡抚,有总督监管。
为便于节制本省军队和监察官吏,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和右副都御史衔,一般又通称为抚台、抚军、部院、中丞。
巡抚官阶虽较总督略低,但与总督一样,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丞:官名。
清代对巡抚的别称。
秦、汉时御史大夫的属官有两丞即御史丞和中丞。
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
掌管兰台图书秘籍外督部刺史内领诸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
因其负责察举非法故又称“御史中执法”。
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中丞即为御史台之长。
历代多沿置或为御史大夫之副或为御史台之长。
明初置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的职责与前代御史中丞基本相同。
清代以右副都御史为巡抚的兼衔故将“中丞”用作对巡抚的别称。
御史中丞:清代,因巡抚兼右副都御史,故沿称巡抚为中丞。
官名。
秦始设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辅。
御史中丞虽为御史大夫的属官,但也有权监察御史大夫,而且在行使监察权时依法弹劾,不受御史大夫或其他官员限制。
汉御史中丞辅佐御史大夫主管御史台。
西汉初期,由于御史大夫主要担任副丞相之职,平时需要处理大量行政事务,“鲜临府事”,因而御史中丞实际上成为御史府主持常务的长官。
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4史台实际长官。
清代武官职位表
清代武官职位表
清朝武官的级别有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和从九品。
以下是一些清朝武官职位的例子:
1. 将军:清朝最高级别的武将,通常由皇帝亲自任命。
他们负责指挥军队作战,并拥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
2. 提督:提督是清朝的一种高级军官职位,主要负责统领一镇或一省的军队。
提督一般由皇帝亲自任命,其地位仅次于将军。
3. 总兵:总兵是清朝的一种中级军官职位,主要负责统领一支军队。
总兵一般由皇帝任命,其地位低于提督。
4. 参将:参将是清朝的一种中级军官职位,主要负责指挥一支军队的作战行动。
参将一般由提督或总兵任命,其地位低于总兵。
5. 游击:游击是清朝的一种低级军官职位,主要负责指挥一支小部队进行战斗。
游击一般由参将或总兵任命,其地位低于参将。
6. 都司:都司是清朝的一种低级军官职位,主要负责管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治安和维护秩序。
都司一般由巡抚或知府任命,其地位低于游击。
7. 守备:守备是清朝的一种低级军官职位,主要负责守卫一
座城池或要塞。
守备一般由都司或知府任命,其地位低于都司。
除了以上列举的职位外,清朝还有许多其他的武官职位,如千总、把总、哨官等。
这些职位的具体职责和权力也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清朝军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清朝时期,武官的地位和权力往往比文官要高得多。
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武力一直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皇帝通常会给予武将更多的特权和优待,以鼓励他们为国家效力。
清朝官职最全——九品十八级
清朝官职最全——九品十八级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外官:无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文职外官:各省总督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从二品: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正三品: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从三品: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正四品: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从四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正五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从五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正六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从六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正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从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武职京官:七品典仪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从八品: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武职外官:无正九品: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武职外官:外委把总从九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清朝官职与现代官职对应表知识讲解
清朝官职与现代官职对应表清朝官职与现代官职对应表正一品:【正国级】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武职外官:无从一品:【正国级减】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正二品:【副国级】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从二品:【部级】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正三品:【副部级】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从三品:【副部级减】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正四品:【厅级加】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从四品:【厅级】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正五品:【厅级减】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从五品:【副厅级加】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正六品:【副厅级减】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从六品:【县处级加】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正七品:【县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从七品:【副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武职京官:七品典仪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科级】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从八品:【副科级】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武职外官:无正九品:【股级】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武职外官:外委把总从九品:【副股级】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清朝官职
清朝官职等级清朝官职等级正一品:【正国级】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武职外官:无从一品:【正国级减】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正二品:【副国级】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从二品:【部级】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正三品:【副部级】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从三品:【副部级减】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正四品:【厅级加】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从四品:【厅级】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正五品:【厅级减】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从五品:【副厅级加】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正六品:【副厅级减】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从六品:【县处级加】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正七品:【县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从七品:【副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武职京官:七品典仪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科级】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从八品:【副科级】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武职外官:无正九品:【股级】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武职外官:外委把总从九品:【副股级】。
清代中央机构与职官表
清代中央机构与职官表部类主要官职品级(秩)备注内阁大学士正一品满汉各二人。
清初满大学士品高,汉大学士低一品,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改为相同,雍正年(公元1730年)均定为正一品。
乾隆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三殿为保和殿、文化殿、武英殿、三阁为体仁阁、文渊阁、东阁。
每一大学士分别有殿阁之衔,如文化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一般尊称之为“中堂”协办大学士正一品满汉各一人。
在六部尚书内特旨简派,仍兼尚书。
学士从二品满四人,蒙、汉各二人。
侍读学士从四品满七十人,蒙十六人,汉军八人侍读中书正七品军机处军机大臣清初设议政处,有议政大臣。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用兵西北,为保持军事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乾隆时一度改称总理处,后复旧名)。
设军机大臣。
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内特简,无定员,世称“大军机”。
军机章京于内阁中书、郎中、员外郎、主事中派兼。
世称“小军机”,其中满十六人,汉十六人,各分两班,其领班之章京,称为“达拉密”。
六部尚书从一品满、汉各一人。
清之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等部(清末增加新部,遂不止六部)。
清另有盛京(沈阳)五部,此略。
满汉各一人。
左右侍郎从二品满、汉均有。
吏部文选司设有蒙古郎中。
吏、礼、兵、工四部各四司,户部十四司,刑部十八司,合共四十八司。
各司郎中正五品满、蒙、汉员均有各司员外郎从五品满、蒙、汉员均有主事正六品满、蒙、汉员均有六郡笔帖式掌翻译满汉章奏文籍之事理藩院管理院务清初设蒙古衙门,后改名。
清末改为理藩部。
特简大学士为之大臣尚书、侍郎均由满人、蒙人任之之尚书掌内外蒙古、回部、藩部之事。
左、右侍郎理藩院下属六司:旗籍、王会、柔远、典属、理刑、徕远。
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以满、蒙、汉军为之。
主事笔帖式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满、汉各一员。
右都御史为总督坐衙,即照便兼衔左副都御史正三品满、汉各二人,右副都御史为巡抚坐衔六科给事中正五品每科满、汉各一人十五道监从五品每道满、汉各一人察御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各国事务亲王、郡王贝勒特简,无定员,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设。
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
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清代中央官职(文官)1、内阁:大学士:正一品。
清代名义上的宰相,满汉各两人。
协办大学士:从一品。
满汉各一人,在六部尚书中简派,仍兼尚书。
学士:从二品。
满六人,汉四人,均兼任礼部侍郎。
侍读学士:从四品。
满四人,蒙汉各二人。
侍读:正六品。
满十人,蒙、汉军、汉各二人。
中书:正七品。
满七十人,蒙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三十人。
2、军机处:军机大臣:雍正十年设,从满汉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等官员中特简,无定员(通常为3--6人),为清代实际上的宰相。
世称“大军机”。
军机章京:军机处办事司员,从六部司官、内阁中书及其他中央机关抽调任用。
满汉各十六人,各分两班,领班章京称“达拉密”。
军机章京世称“小军机”。
3、六部:尚书:从一品。
满汉各一人,共为六部长官。
清代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左、右侍郎:从二品。
满汉各一人,六部副长官。
郎中:正五品。
六部郎中按司分设,为各司主管。
吏、礼、兵、工四部各四司,户部十四司,刑部十八司,共四十八司。
员外郎:从五品。
各司副主管。
主事:正六品。
各司司官,无定员。
笔帖式:下级官员。
4、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
中央检察机关长官。
满汉各一人。
左副都御史:正三品。
都察院副长官。
满汉各二人。
六科给事中:正五品。
都察院司官。
御史:从五品。
职掌纠劾官吏。
设十五道御史。
每道满汉各一人。
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
5、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各国事务王公:特简,无定员。
办理对外事务。
总理大臣:以军机大臣兼领,无定员。
总办章京:满汉各二人。
帮办章京:满汉各一人。
章京:满汉各十人。
6、其他机构:(从略)包括理藩院、詹事府、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翰林院、通政使司、国子监、钦天监等。
清代地方官职(文官)1、总督:正二品。
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加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
辖一至三省。
清代总督例兼右都御史,加兵部尚书衔。
全国共设总督八人,清末加设东三省总督,另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
清朝官职表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清代全部的文官与武官的名称?
清代全部的文官与武官的名称?清朝的官制一、中央官制1.不设宰相,但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的宰相。
清设大学士四人,协办大学士二人。
2.雍正后别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定制为六人,但忌满六人。
领班由亲贵大臣担任,领军机大臣满二人,汉二人(南北各一人)。
3.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设满汉尚书各一人,满汉左右侍郎各一人。
(满缺左侍郎、满缺右侍郎、汉缺左侍郎、汉缺右侍郎)尚书与侍郎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各人皆可单独上奏,以互相牵制。
二、地方官制1. 总督、巡抚在明代为中央临时派任的差遣官,在清代则为常设官。
巡抚下辖一省,总督则辖二至三省。
2. 清代总督有︰直隶(河北)总督、两江(江南江西)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漕运总督。
(山东山西河南不设总督)3. 总督下有巡抚,惟督抚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督抚皆可单独上奏,且可互劾。
4. 各省有布政使一人,司行政,又称藩司。
(江苏有二布政史)有提刑按察使一人,司刑名按劾,又称皋司。
5. 省下有道,布政史下为分守道,按察使下为分巡道。
6. 道下为府,长官为知府。
7.府下有县,长官为知县。
清朝官衔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从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六品承德郎儒林郎七品文林郎征仕郎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九品登佐郎登佐郎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
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
正从一品建威将军振威将军二品武显将军武功将军三品武义都尉武寅都尉四品昭武都尉宣武都尉五品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六品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七品武络骑尉武络佐骑尉八品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九品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
古代官职一览表清代官职一览表
古代官职一览表清代官职一览表古代官职一览表【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清代一个府有多少正式编制?各职官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岗位?
清代一个府有多少正式编制?各职官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岗位?前些日子发了一篇清代一个县有多少正式编制?各职官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岗位?的文章,阅读量较高评论区也很热闹,有读者留言说能不能再讲一讲府的人员配置以及与现在的官职对应情况。
拖了几天,御史这就补上。
清代府的概况府的设置情况从清初到清末是有一个较大变动的,按照《光绪会典》的记载,清中期全国共有185个府。
到了光绪以后,随着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先后建省,府的数量增加到215个。
府的最高长官是知府,起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后为了区别道员,改为从四品。
按照清代官制,知府例由京察一等之翰林院侍读、侍讲,内阁侍读、给事中、御史,以及各部郎中、员外郎、直隶州知州等升任。
尽管清代不像明代那样,府有大、中、小之分,但各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以行政等级而言,有省府,外府之分;以官缺而言,又有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之分。
以苏州府为例,行政级别就比较高,它是江苏巡抚驻地,与江宁府同为江苏省省府,因此苏州知府就好比现在的南京。
再如浙江的嘉兴府,为“冲、繁、疲、难”四字俱全之最要缺,故在任职资格上,比一般的府要高很多。
知府衙门的人员配备情况各府设最高长官知府一人,总领各属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
知府以下设有佐贰官同知、通判。
同知品级为正五品,古代尊称同知为“司马”,公文上则用“府丞”;通判为正六品,尊称“别驾”,行文与官名同。
同知、通判是知府的副手,但清代的情况比较特殊,同知、通判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与知府同城办公,为知府的辅佐官,他们分掌府内之政务;第二种属于外派性质,一般派往辖区内重要的属地担任长官。
外派的同知、通判一般不在州、县,而是以“厅”为驻地。
“厅”也是清代特有的行政单位,通常是一些新建的地区,因不便设府、州,乃设厅。
厅也分直隶厅、散厅,一把手就是同知、通判。
若是隶属于布政司的直隶厅,其级别与知府同;若是散厅,则级别与州、县相同,隶属于府。
[清朝官职一览表]清朝官职一览表
[清朝官职一览表]清朝官职一览表篇一 : 清朝官职一览表文官官职: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文职外官:无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文职外官:无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文职外官:各省总督从二品: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正三品: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从三品: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正四品: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从四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正五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从五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正六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从六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正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从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正八品: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从八品: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正九品: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从九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未入流: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武官官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
清清朝官职制度与现代官职对比
清清朝官职制度与现代官职对比一、清朝宗室爵位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等镇国将军、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辅国将军、二等辅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奉国将军、二等奉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奉恩将军。
笔亲王至公均为超品,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
“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转音。
“固山”就是“旗”,“多罗”指一角,“和硕”指一方,都是指所担当方面范围的大小,以“和硕”为最大。
封爵分功封与恩封。
功封是因功而封,可以“世袭罔替”——辈辈长子承袭爵位不降级。
满族人入关后,有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家功封的和硕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俗称八家铁帽子王,后又增加恭亲王,怡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恩封的爵位则是长子承袭时,辈辈经父亲下降—级爵位。
但是亲王之子孙降到镇国公为止,不再下降;郡王的子孙降到辅国公为止;贝勒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贝子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为止;镇国公子孙降到镇国将军为止;辅国公子孙降到辅国将军为止。
亲王年俸白银1万两、郡王5000两、贝勒2500两、贝子1300两、镇国公600两、辅国公300两。
二、清朝官员等级清朝入关后,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
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
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正一品:【正国级】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武职外官:无从一品:【正国级减】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正二品:【副国级】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从二品:【部级】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副军长】正三品:【副部级】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武职京官:(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绣豹)、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师长】从三品:【副部级减】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副师长或是旅长】正四品:【厅级加】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武职京官:(奉恩将军、二等侍卫:绣虎、)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团级】从四品:【厅级】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正五品:【厅级减】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武职京官:(三等侍卫:绣熊)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从五品:【副厅级加】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正六品:【副厅级减】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武职京官:(蓝翎侍卫:绣彪)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从六品:【县处级加】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副营级】正七品:【县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正连级】从七品:【副处级】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武职京官:七品典仪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副连级】从八品:【副科级】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武职外官:无正九品:【股级】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武职外官:外委把总【正排级】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武职外官:额外外委【副排级】未入流:【普通科员】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2清朝与现在的官职对比六部:由于过去只有六部,所以其职能往往等于现今多个部门职能的综合。
清朝文武百官
清朝文武百官清朝文武百官(一) —九品芝麻官至一品大元文官品第官職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從二品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時、各省布政使正三品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從三品光祿寺卿、各省鹽運使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員從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待讀學士、各省知府正五品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知州從五品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使、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省知州正六品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從六品左右春房左右善贊、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州同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貼士、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知縣、各府學教授從七品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正八品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士、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從八品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筆貼士、縣主簿.從九品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未入流京、外縣典吏、驛丞、和泊所所官武將品級品第官職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建威將軍從一品將軍、督統、提督、振威將軍正二品副督統、總兵、武顯將軍從二品副將、武功將軍正三品參將、武義都尉從三品遊擊、武翼都尉正四品都司、昭武都尉從四品城門領、宣武都尉正五品守備、武德騎尉從五品守御所千總、武德佐騎尉正六品門千總、營千總、武略騎尉從六品衛千總、武略佐騎尉正七品把總、武信騎尉從七品盛京遊牧副尉、武信佐騎尉正八品外委千總、奮武校尉從八品委署驍騎尉、奮武佐校尉正九品外委把總、修武校尉從九品額外外委、修武佐校尉。
一张图看懂清朝的文官体系
一张图看懂清朝的文官体系
清朝的官吏制度沿用了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阶”。
“官”是由吏部任命的官员,分九品十八阶,而“吏”则是不需要吏部任命的各衙办事人员,称为未入流。
文官作为清朝官吏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是皇帝维持政权统治的重要工具。
清朝的文官分为京官和外官(即地方官)两大系统。
从清朝的文官体系上来看,清朝文官具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是数量少,尤其是地方官的数量。
18世纪清朝文官数量约在20000-30000名,地方官则只有10000-15000名,也就是说,这不到15000名的地方官负责治理和运转着庞大的帝国体系。
到了19世纪中期,全国大约有1500多个县,意味着每个正七品的县令平均要治理25万人口。
二是俸禄低。
一品的文官每年的俸禄也不过只有180两俸银和90石禄米,更别说七品县令甚至级别更微的小吏了。
但是,清朝的文官们并不是靠俸禄活的,而是靠养廉银,养廉银一般是俸禄的10倍甚至100倍。
一般来说,清朝地方文官养廉银的大致数额为:总督为16000两,巡抚为13000两,布政使9000两,按察使为6000两,四品道员为3700两,从四品知府为2400两,从五品知州为1250两,七品知县为1200两。
由于养廉银来源于地方火耗或税赋,所以每个地方的养廉银数额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贵州的布政使养廉银为5000两左右,而江苏布政使养廉银则在8000两左右;贵州知府养廉银800两左右,而江苏知府的养廉银则高达2500两左右。
清朝一个省份到底有多少名官员?有督抚藩臬等近百号当官的
清朝一个省份到底有多少名官员?有督抚藩臬等近百号当官的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道是监察区,如果也视作一级行政区的话,清代的地方机构就应该是分“省、道、府、县”四级。
除去不设督抚等情况和不入流的小吏、官员幕府人员,正常来说,清朝一个省份该有多少名官员?1、督抚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
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了。
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但四川总督就只管四川一省。
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这就使他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
总督又可称为“制军”、“制台”。
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衔,这样便有权统管全省的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了。
巡抚又可称为“抚军”、“抚台”。
2、藩台、臬台、道台督、抚之下设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赋、民政。
布政使又可简称藩台、藩司。
又设按察使,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
按察使又可简称臬台、臬司。
清代对于督抚、布政使、按察使,可合称三大宪。
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
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
管辖府州,成为省和府州之间一级机构,叫作道员。
在名义上,道应是省的派出行政机构。
3、府州县省下设府,以知府为行政长官,掌管一府的政务及所属州、县的赋役、诉讼等事。
此外,顺天府和奉天府,分别是京城和陪都,地位较一般府要高,设府尹为其长官。
还有与府同级的直隶州,直属于省,以知州为其长官。
有属县。
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有直隶厅,直属于省,以同知、通判为长官。
府下设县和散州。
县是地方行政的基层组织,长官为知县。
散州多是因地而特设的,也以知州为其长官。
一个省知府和知县级别的官员有近百人左右。
4、文武官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省知州;(武)守备 (人数1000)
2、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 (武)将军,都统,提督 (人数在30000-40000)
3、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统,总兵 (一般15000左右,不超过20000,低没有下限)
18、从九品——(文)翰林院待诏,刑都司狱,州吏目,巡检; (武)额外外委 (同上)
19、末入流——(文)京、外县典吏,驿丞,河泊所所官; (武)无末入流 (基本是十个左右)
14、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武)盛京游牧副尉 (人数50-100)
15、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武)外委千总 (说明:将工作委托给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实施,叫做外委。)
二、官员的服饰品级——顶戴—————————蟒袍————补服(文/武)
一品——珊瑚—————————九蟒五爪——仙鹤/麒麟
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锦鸡/狮子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九蟒五爪——孔雀/豹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雪雁/虎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白鹇/虎
10、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武)守御所千总 (人数1000)
11、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武)门千总,营千总 (人数500-1000)
一、官员的品级: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末入流”。
列表如下:
1、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武)领侍卫内大臣 (御前侍卫600【精英中的精英】,侍卫亲军1400【精英】)
12、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1000)
13、正七品——(文)翰林院修编,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武)把总 (人数在100人左右)
16、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武)委署骁骑尉 (同上)
17、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 (武)外委把总 (同上)
4、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 (武)副将 (同上)
5、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 (武)参将 (人数在3000-4000,不超过10000,下限一般不低于1000)
6、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武)游击 (人数2000左右)
7、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 (武)都司 (人数1500)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鹭鸶/彪
七品——素金顶————————五蟒四爪——(溪鸟)鸟和(束力鸟)鸟/犀牛
八品——起花金顶———————五蟒四爪——鹌鹑/犀牛
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蓝雀/海马
末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黄鹂/无
三、官员的称呼大学士——中堂太子少保——宫保吏部尚书——天官、冢宰礼部尚书——大宗伯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刑部尚书————大司寇兵部尚书————大司马工部尚书————大司空左都御史————总宪左副都御史———副宪通政使—————银台御史——————侍御、都老爷郎中、员外郎——部郎、郎官主事——————主政总督——————制军、制台、制宪、督宪、部堂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河道总督————河台、河帅漕运总督————漕台、漕帅学政——————学台、学院、学宪布政使—————藩台、藩司、方伯、东司按察使—————臬台、臬司、廉访、西司盐运使—————盐司道员——————道台、观察知府——————太守、太尊、黄堂、五马同知——————二府、分府、司马通判——————别驾、三府知州——————牧、刺史州同——————州驾、州司马州判——————别驾、州司马知县——————明府、令、大令、宰、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学官——————教官、校官、学老师县丞——————左堂、二尹、捕厅主簿——————三尹吏目——————捕厅、右堂典史——————捕厅、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巡检——————捕厅、巡政、分司提督——————军门、提台总兵——————总镇、镇台副将——————协镇、协台其实古代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