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网络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网络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报告名称:网络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学院: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能动zy1101班指导教师:郑畅老师学生姓名:刘鹏、杨文、叶呈炜学号:25、15、30时间:2013.7.20-2013.8.5 地点:武汉理工大学及其周边社区、学校二○一三年 8 月 6 日网络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前言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

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使用的增加在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信息和内容等负面影响。

如何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其更加自主地使用网络、用好网络,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调查报告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查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考察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家庭教育和引导子女上网行为、学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等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够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Ⅰ. 调查介绍一.调查背景与目的截至2013年,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九年的历程。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54.5%。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

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调查概述: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国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调查范围覆盖了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调查内容包括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使用的主要上网方式、上网目的、上网内容以及上网行为对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希望能够对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结果:1. 上网时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其中超过30%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

这说明青少年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他们把大量时间用于上网活动。

2. 主要上网方式:在调查中,手机成为青少年主要的上网工具,超过80%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

其次是电脑和平板电脑,分别占比23%和15%。

这显示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青少年上网方式的影响。

3. 上网目的: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社交娱乐,约占50%。

其次是获取信息、学习和玩游戏,分别占比30%、15%和5%。

这表明青少年主要把上网当做社交娱乐的工具,对于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需求稍有欠缺。

4. 上网内容:青少年主要浏览的上网内容是社交网络、短视频和音乐,分别占比30%、25%和20%。

只有约15%的青少年会上网查阅学习资料。

这说明他们更多地用网络来追求娱乐和消遣,学习成为次要的上网内容。

5. 上网行为对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影响:近50%的调查对象认为上网对于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35%认为上网对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这提醒我们青少年上网行为的过度可能会导致学业下滑和身心健康问题。

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国青少年在上网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上网时长过长、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上网内容单一等。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文化娱乐多样性:为了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我们应鼓励他们参与更多的线下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运动、艺术创作等,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2. 强化网络教育意识:学校应加强网络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并传递网络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110-14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2月25日上午,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下称青少工程)”赢在未来?网络安全中国行”活动在通州潞河中学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

为更好的了解青少年上网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并为日后青少工程的具体工作提供调研支撑,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和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发起问卷调研,从上网习惯、网络环境感知、网络安全意识三方面,对6-18岁的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使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或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

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

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等活动相对较少。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学校层面
总结词
校园网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引导
学生自我管理
校园网建设、心理健康 教育、教师引导、学生 自我管理
加强校园网建设,提供 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和讲座,提高学生辨别 信息真假、防范网络诈 骗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能 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 使用网络,传授网络素 养,提高学生对网络信 息的批判性思维。
在家上网环境较好
大部分青少年在家上网,其中在卧室上网的占比最高。
常用上网活动与需求
上网娱乐与学习并存
青少年常用的上网活动包括看视频、玩游戏、聊天、听 音乐、看电影等娱乐活动,同时也会进行在线学习、写 作业等活动。
社交与获取信息是主要需求
青少年上网的主要需求是社交和获取信息,包括浏览社 交网站、聊天交友、查询学习资料、了解新闻时事等。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 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 校规校纪。
社会层面
01
总结词
02
法律法规制定
03
社会宣传
04
05
监管部门执法 网络企业责任
法律法规制定、社会宣传 、监管部门执法、网络企 业责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责 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 为的惩处力度。
通过媒体、公益广告等渠 道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公 众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的认 识和关注程度。
在线行为分析主要通过分析青少年常用的一 些社交媒体和游戏平台的数据进行。
02
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现状分 析
上网频率与时长
每天上网频率较高
大部分青少年每天都会上网,占比超过90%。
上网时长较长
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为2-3小时,且部分青少年的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

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小区内小学生;球友;同学及校友等。

调查方式:采访询问。

三、调查结果调查中上网学生中,男生上网人数多于女生,男生大多数都是在家上网,有个别在网吧上网的。

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

女生都是在家上网,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看视频,偶尔查资料、玩游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

3、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看视频,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4、对于孩子上网,家长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

四、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业。

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

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4、增强了学生学习微机的兴趣,打字速度也变快了,经常玩游戏反应速度也快,思维敏捷。

五、网络的弊端1 、影响学生的学业。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城市和农村青少年上网普及率存在差距, 但正在逐渐缩小。
不同年级、性别和区域的青少年上 网普及率存在差异。
上网时间
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普遍较长 ,超过2小时的占比很高。
上网时间与性别、年级和区域 等因素有关,男生上网时间相 对较长,低年级学生上网时间
较短。
周末和假期是青少年上网的高 峰期。
上网场所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场所。 公共场所如网吧、图书馆和公园等也是青少年上网的场所。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 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现状 • 中国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 • 中国青少年网络行为问题分析 • 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对策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 方面面。青少年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其上网行为 备受关注。
详细描述
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投入较多,涵盖 多种类型和平台。其中,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最受欢迎,而 游戏内购买和在线付费模式也日益普及。
网上学习资源利用不足
总结词
尽管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中国青少年对其利用不足。
详细描述
尽管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中国青少年中具有一定的使用率,但报告指出, 仍有大部分青少年未能充分利用网上学习资源,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学习方 式。
个人层面的建议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青少年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不随意点击不良链接,定期检查账户安全等。
建立良好的上网习惯
青少年应该建立良好的上网习惯,如定时休息、保持正 确的坐姿、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文档2篇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文档2篇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文档2篇Survey report on Internet behavior of Chinese teenager s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文档2、篇章2: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文档篇章1: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文档近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

其中一路捞导航网因其前卫、高端、国际的特点,成为青少年上网最新的时尚选择。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近年来,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XX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延续增长之势。

其中,对12岁以下青少年群体的渗透进一步加大。

今年,6-11岁年龄段网民在青少年网民中的占比为11.6%,相比去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一路捞导航网导航全球,使用16种语言,能够学习外语也是青少年愿意使用这个网站的原因之一。

手机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手机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

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

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相比去年,今年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三种上网设备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第一篇: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的各个阶层,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互联网在引发青少年“学习、生活革命”的同时,又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青少年玩物丧志误入歧途。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其中青少年学生以30.6%的比例成为最大的网民群体。

据了解,青少年上网的原因主要有:1、很多青少年对学习有厌倦心理,无心向学,经常利用上课时间到网吧上网玩游戏,借此来消磨时间;也有些同学是通过朋友片面的宣传介绍,对网络产生好奇心,尝试上网。

由于青少年缺乏自制力,不能抵制网络的强大诱惑力,从而使自己沉迷网络,欲罢不能。

2、有些青少年的父母往往只顾着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变化,也没能及时地对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疑惑进行解答,甚至有时候会和孩子产生理念上的矛盾,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僵化,也容易造成青少年在情感上的孤寂。

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情感寄托时,往往会选择寄情于网络,用网络抒发内心的孤寂感。

3、学校对学生上网缺乏正确的引导。

据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除了每周一节的信息课之外(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信息课),很少对学生传授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得很多青少年对网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正确地使用网络。

4、当今社会对网吧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黑网吧,对青少年去上网没有任何限制。

而黑网吧老板也只顾着赚钱,无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对青少年敞开网吧大门,甚至用种种优惠措施吸引青少年上网,这种糟糕的社会现象无疑也是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一大助推器。

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活动:据CNNIC《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娱乐应用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网络音乐(88.1%)、网络游戏(77.2%)和网络视频(67%),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

关于青少年上网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状况社会调查报告院系/班级: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1111 团队成员:朱子晔、郑小洁、代孝魁、陈魏、侯金烨、程浩指导老师:唐爱芳2013年6月2日目录课题开篇报告课题开篇答辩记录文献资料访谈提纲及记录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调查总结课题开篇报告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所带来的强大诱惑是许多人难以招架的.这和我们国内的开放程度以及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来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一方面可以对网络的应用范围做适当的引导和控制,更重要的是加强文化建设,丰富文化生活,用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网上反动、迷信、黄色等不健康、甚至不健康的垃圾信息泛滥,青少年的辩别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侵害。

所以我们的学生上网一要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文明青少年,上文明网,文明上网;二要正确处理日常课堂学习、书本学习与上网学习的关系;三要认识网络及其内容中存在的益处与害处,正确对待网络,正确利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避免网络的危害。

只要我们的学生做到这三点,网络对我们来说就是有利的;如果做不到这三点,网络对我们学生来说就是有害的。

对学生上网这个问题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禁止学生上网,有的为学生上网创造条件。

其实学生上网有利也有弊,学生上网一般是查阅资料、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

上网可以查阅资料,对于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网络有可能解决,对于需要的内容通过网络也可以找到,更何况现在已经有了“网络教学”,通过上网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但网上也有一些不健康的知识,学生时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时期,这些不健康的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接纳,因此,应引起重视,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上网玩游戏也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学生玩游戏可以锻炼手、脑的反应能力,通过玩游戏可以激发对电脑知识的兴趣与爱好,可以满足学生娱乐需要;玩游戏可以缓解焦虑,排遣烦恼;玩游戏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功感,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

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精彩8篇)

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精彩8篇)

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精彩8篇)为了确保活动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这次小编为您整理了8篇《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因此方便快捷的网上生活方式就成为了现代人的理念之一,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便成为了娱乐学习为一体的“伙伴”、“导师”,赢得广大青少年的亲睐,但是随着近几年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瘾”、“网络犯罪”也就应运而生,青少年的网络生活也面临巨大危机,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更要学会合理运用网络。

所以,我们小组为了更好了解并运用网络。

就_小编 _进行了这样一个关于网络与青少年的课题研究。

研究过程篇二1、确定研究目的:提出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查找来了解有关青少年的一些信息。

2、整理数据:把调查的数据分析并整理,然后一一删减。

3、具体分析:整合数据,写成论文研究目的篇三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探究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告诉青少年应如何对待网络,让网络这把双仞剑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好帮手,让祖国的新一代茁壮成长。

统计分析篇四1、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是12—17岁的青少年。

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在暑假,几乎每一星期上三四次网。

偶尔上网的女生居多。

上网吧的费用来源多数人是节约的零花钱,上网的目的部分是聊天,浏览网页,大多数是玩游戏,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健康,也有不健康的。

2、青少年上网的原因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

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宠惯了,一点点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是情绪波动大,控制情绪不强,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方法•珍惜生命的实践•珍惜生命的启示目•珍惜生命的感悟•珍惜生命的总结录生命是脆弱而珍贵的生命是脆弱而珍贵的,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重来。

生命的不可预测性生命充满了不可预测性,意外和明天谁先到来谁也无法预料。

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要珍惜每一天。

生命的短暂与珍贵生命对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财富,只有拥有生命才能追求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

个人幸福和价值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为社会做出贡献,失去生命就无法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社会贡献生命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珍惜生命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个人责任珍惜生命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

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珍惜生命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义务,只有健康地活着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01020304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注重饮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暴饮暴食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注重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遇到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不要逃避和退缩。

勇敢面对当自己无法解决困难时,要学会寻求帮助,向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建议。

寻求帮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困难中寻找机会和教训,激发自己的潜能。

积极思考将困难视为自我成长的机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自我成长01030204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交朋友,拓展社交圈子,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VS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积极锻炼身体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总结词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和适量的运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的现状与特征

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的现状与特征

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的现状与特征作者:缪新森王亚琴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1期摘要: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其中未成年网民为1.4亿。

在《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通过调查公布:其中家里上网的比例为89.3%,学校上网比例为34.3%,未成年网民上网主要使用的设备是手机,比例为79%,较2012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未成年人已经逐渐成为运用网络的主力军。

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现状与特征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1-0201-02作者简介:缪新森(1983-),男,法律硕士,桐庐县人民法院民二庭;王亚琴(1968-),女,桐庐县人民法院分水法庭。

一、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网络犯罪的现状与类型中外理论界从犯罪学、刑法学等不同角度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分类。

其一,美国计算机安全和犯罪研究专家唐·B·帕克根据计算机在犯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计算机犯罪划分为四种类型:计算机是犯罪对象;计算机构建了犯罪的环境;计算机提供了犯罪的手段;计算机等用来事实恐吓、欺诈被害者。

[1]其二,德国著名计算机犯罪学专家Ulrich Side综合各国的立法将计算机犯罪分为八种类型:侵犯隐私权;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间谍;侵犯软件版权;计算机破坏和计算机敲诈勒索;计算机欺诈;非法及有害信息;其他利用计算机事实的犯罪。

[2]其三,《联合国关于预防和控制与计算机相关犯罪指南》根据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的特征将计算机网络犯罪划分为五种类型:计算机操作欺诈;计算机伪造;破坏或修正计算机数据或程序;非授权访问计算机系统;非法复制计算机软件。

这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对网络的分类。

[3]其四,我国刑法把计算机犯罪规定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其中第285条、第286条、第287条分别规定了计算机犯罪。

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2013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2014 年 5 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13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 言 ............................................................................................................................................... 5
第一章 青少年上网行为概述 ........................................................................................................... 9
一、青少年网民规模及群体特征 ...................................................................................................... 9 (一)网民规模.............................................................................................................................. 9 (二)群体特征.............................................................................................................................. 9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娱乐和社交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上网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首先,我们调查了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分布。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到3小时之间。

这其中,晚上是他们上网的主要时间段,占总时间的60%左右。

这一结果表明,中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后,将互联网作为了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

其次,我们对中学生上网的目的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习资料和完成作业。

近80%的中学生表示,他们会上各类学习网站和在线教育平台,获取学习资料和参加网上课程。

此外,大约60%的中学生会上各类论坛和社交平台,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和解答问题。

这一结果表明,中学生将互联网作为了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

然而,中学生上网的习惯也存在一些问题。

调查显示,约有50%的中学生存在沉迷于游戏的情况。

他们会在学习之余花费大量时间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身体健康问题。

此外,还有一部分中学生会上一些不良网站,接触不良信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结果表明,中学生上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网的监管。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上网行为的管理,限制他们上网的时间和范围。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上网规定,并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

其次,中学生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应该明确上网的目的,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游戏和不良信息。

此外,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

总之,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分布、目的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中学生上网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使互联网成为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有益工具。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最终定稿)第一篇: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1近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

其中一路捞导航网因其前卫、高端、国际的特点,成为青少年上网最新的时尚选择。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近年来,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XX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延续增长之势。

其中,对12岁以下青少年群体的渗透进一步加大。

今年,6-11岁年龄段网民在青少年网民中的占比为11.6%,相比去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一路捞导航网导航全球,使用16种语言,能够学习外语也是青少年愿意使用这个网站的原因之一。

手机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手机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

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

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相比去年,今年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三种上网设备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

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个百分点,增长率高于去年。

青少年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为86.3%,高出整体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81%)5.3个百分点。

pc端、手机端、pad 端,一路捞导航网可以无障碍跨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青少年上网。

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青少年各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时长均有所增加。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6篇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6篇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6篇《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整体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靠性强,平安意识较弱。

青少年网民规模连续上升,地区间差距缩小截至20xx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79.6%。

中国青少年新增网民为20xx万,增长率为8.1%。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连续上升,而各地区间网民规模差距缩小。

从城乡差距来看,截至20xx年12月,城镇青少年网民规模为2亿人,农村青少年网民规模为7736万人。

与去年相比,城镇青少年网民规模增长了2.4个百分点,而农村青少年网民则大幅上涨了26个百分点。

互联网在农村青少年中使用进一步扩大。

从东、中、西部地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是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地区,青少年网民中东部地区占比最高,为41.1%,网民规模为1.14亿。

但与去年相比,东部地区比例有所下降,各地区间网民规模差距不断缩减。

青少年网民偏重消遣类应用,网络嬉戏使用突出偏重网络消遣类应用是青少年网民最重要的特点。

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音乐、网络嬉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这四类应用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其中网络嬉戏高出7.9个百分点,小学生网络嬉戏使用率最高,比例达到70.9%。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网络嬉戏类型偏好上差异明显。

小学生更偏重休闲、轻松,且具有肯定社交性的嬉戏。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对嬉戏的画面感、嬉戏难度、操作简单程度、挑战性,以及嬉戏的竞技乐趣等一系列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客户端嬉戏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和非学生群体更具吸引力,使用率较高。

商务交易类应用各群体表现不同,且差异明显由于青少年群体跨越年龄从6岁至24岁,因此在商务交易类应用的使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群体表现不同。

大学生和非学生群体各商务交易类应用的使用率均高于青少年总体以及网民总体水平,其中大学生网民使用旅行预订的比例超过青少年总体24.4个百分点。

(精品)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5篇

(精品)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5篇

(精品)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5篇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篇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猎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消遣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活动状况、行为习惯及潜在影响,我们特此开展了一次中学生上网行为调查。

本次调查通过详实的数据与分析,为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供应关于中学生网络使用的客观视角,促进健康、平安的网络环境构建。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中学生群体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其网络生活日益丰富多元。

但与此同时,网络成瘾、信息过载、隐私泄露等问题也渐渐显现,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挑战。

因此,本次调查是为了深化了解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安排、内容偏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教育引导政策供应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不同班级、性别的中学生随机抽取样本。

问卷内容涵盖了上网时长、主要活动、信息猎取渠道、网络平安意识等多个维度,力求全面反映中学生上网行为的真实面貌。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对一访谈,以猎取更深化、详细的反馈。

三、调查结果1、上网时长: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每日上网时间集中在1-3小时之间,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过度上网现象,尤其是周末和假期期间。

2、内容偏好:中学生在网络上主要进行社交、学习、消遣等活动。

社交媒体成为他们交流的主要渠道,而在线学习资源和视频平台则在学习和消遣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3、信息猎取:网络已成为中学生猎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们通过搜索引擎、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了解时事新闻、学科学问等。

4、网络平安意识:多数中学生对网络平安有肯定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密码保护、隐私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易受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的侵害。

四、挑战与应对面对中学生上网行为中存在的挑战,如时间管理不当、信息甄别能力不足、网络平安隐患等,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树立榜样,合理掌握自身上网时间,同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如设定上网时间限制、鼓励线下活动等。

精编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精编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精编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报告简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现状•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目•青少年网络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结论和建议录01报告简介1报告背景2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上网行为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青少年网络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沉迷网络、受到网络不良信息侵害等。

为了深入了解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提出相应对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了上网行为调查。

报告目的分析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深入了解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偏好、问题及需求。

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为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范围本报告主要针对中国大陆地区10-19岁青少年。

报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范围涵盖全国各地区、各类型学校、各类家庭等。

报告共收集了1万余份有效问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挖掘。

02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现状上网时间每天上网时间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较长,平均超过2小时,其中近半数超过3小时。

上网高峰期青少年上网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白天上课时间上网相对较少。

手机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最为普遍,其次是电脑和平板电脑。

上网设备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更换上网设备较为频繁,新设备逐渐成为他们的首选。

上网设备家庭家庭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场所,其次是学校和公共场所。

住宿情况住校学生和租房学生上网时间相对较少,而走读学生则拥有更多的上网时间。

上网地点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社交和娱乐,如浏览社交网站、观看视频、玩游戏等。

社交娱乐部分青少年也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或工作,如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等。

学习工作上网内容03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具备基本的网络信息获取能力中国青少年在获取网络信息方面表现普遍较强,能够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具备一定的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在面对大量网络信息时,中国青少年能够根据信息来源、内容等多方面进行筛选和鉴别,避免受到虚假或不良信息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4年5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目录前言 (5)报告术语界定 (6)内容摘要 (7)第一章青少年上网行为概述 (9)一、青少年网民规模及群体特征 (9)(一)网民规模 (9)(二)群体特征 (9)二、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 (12)(一)上网地点 (12)(二)上网设备 (13)(三)上网时长 (13)第二章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析 (14)一、信息获取 (15)二、交流沟通 (15)三、网络娱乐 (15)四、商务交易 (16)第三章青少年手机上网行为分析 (17)一、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 (17)二、青少年手机网民特征 (17)三、青少年手机网民网络应用行为 (19)第四章不同地区青少年上网行为分析 (20)一、城乡青少年上网行为对比 (20)(一)城乡青少年网民规模特点 (20)(二)城乡青少年应用差异 (21)二、东、中、西部青少年上网行为对比 (22)(一)东中西部青少年网民规模特点 (22)(二)东中西部青少年网络应用差异 (24)第五章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分析 (26)一、未成年网民规模和特征 (26)二、未成年网民网络应用情况 (27)第六章总结和建议 (29)图目录图12009-2013青少年网民规模及占比 (9)图22012-2013年青少年网民性别构成 (10)图32012-2013青少年网民年龄分布 (10)图42012-2013年青少年网民在学状态分布 (11)图52012-2013年青少年网民城乡结构 (11)图62012-2013年青少年网民上网地点 (12)图72012-2013年不同学龄期青少年网民网吧上网比例 (12)图82012-2013年青少年网民上网设备 (13)图92009-2013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比 (17)图102012-2013年青少年手机网民性别结构 (18)图112012-2013年青少年手机网民年龄结构 (18)图122012-2013年青少年手机网民城乡结构 (19)图132013年青少年手机网民网络应用 (19)图142012-2013年青少年城乡网民规模及增长率 (20)图152013年城乡青少年网民上网地点对比 (21)图162013年城乡青少年网民上网设备对比 (21)图17城乡青少年网民在各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差异 (22)图182013年东中西部青少年网民规模及占比 (23)图192013年东中西部青少年网民上网地点对比 (23)图202013年东中西部青少年上网设备对比 (24)图212013年未成年网民和青少年网民上网地点对比 (26)图222013年未成年网民和青少年网民上网设备对比 (27)图232013年未成年手机网络应用 (28)表目录表1不同学龄期青少年网民周上网时长 (13)表2各互联网应用在青少年网民中的普及率 (14)表3不同群体青少年网民信息获取类应用使用率 (15)表4不同群体青少年网民网络社交类应用使用率 (15)表5不同群体青少年网民网络娱乐类应用使用率 (15)表6不同群体青少年网民商务类应用使用率 (16)表7东中西部青少年网民网络应用对比 (24)表8各互联网应用在未成年网民中的普及率 (27)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不断渗透,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意识。

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深。

根据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6.18亿网民中,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为2.56亿,占网民总体的41.5%。

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娱乐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由于青少年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网络娱乐应用水平,也是最可能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

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一直致力于全面、准确、深度认知与研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同时不断追踪政府、社会、业界的关注热点,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从2007年开始,我中心推出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连续的研究给政府管理和规范青少年上网提供更多了思路和数据支撑,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

本次《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对青少年网民进行了细分研究。

除了对青少年网民整体的规模特征、网络应用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还就手机网民快速增长的情况,对青少年手机网民的特征、网络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增加了对未成年网民的网络使用状况的阐述。

我们期待对青少年网民的连续研究,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业界制定发展战略等提供支持。

我们期待我们的努力能够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5月报告术语界定◇网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 6 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

◇青少年网民指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网民。

◇手机网民指半年内曾经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未成年网民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网民。

◇东中西部区域划分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调查范围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3年12 月31日。

内容摘要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水平(45.8%)26个百分点,较2012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男女比例为54.2:45.8,差异小于全国网民男女比例的56:44。

从年龄分布分析,青少年网民主要集中在12-24岁,所占比例为88.4%。

中学生群体和非学生群体占比最高,分别为38.3%和32.6%,比例较去年有所下降。

小学生比例增长明显,占比提高了7.3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12月,青少年网民城乡分布差异较去年年底有所扩大,城镇网民和乡村网民比例为76:24,青少年网民中农村人口比例继续下降。

截至2013年12月,青少年网民在家里和网吧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均有所下降,其中家里上网的比例下降了2.3个百分点,网吧上网比例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12月,大学生网民中网吧上网的比例从2012年的33.2%降至24%,而中学生和小学生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有所增长。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了2.3小时。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为80.5%,较去年底下降了3.6个百分点,比整体网民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交流沟通类应用在青少年网民中使用较好,除电子邮件外,其余应用均高于网民总体平均水平。

其中,微博在青少年网民中的使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

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在青少年网民中的使用率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网络游戏高出11个百分点,网络音乐高出10.3个百分点。

商务交易类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发展水平不一,差异明显。

大学生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小学生和初中生群体各项商务交易类应用的比例则较低。

截至2013年12月,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个百分点,青少年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为86.3%,高出整体网民手机上网比例(81%)5.3个百分点。

青少年手机网民在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网络娱乐类等应用上使用较好,其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0.6%,手机搜索使用率为79.4%,手机网络音乐使用率为70.2%,是青少年网民手机端使用率最高的三大应用。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城镇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95亿人,农村青少年网民规模为6140万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城镇青少年网民增长了15个百分点,农村青少年网民规模下降了5.7个百分点。

农村地区青少年上网地点中,家里和网吧上网的比例较去年明显下降,家里上网的比例从86.9%降至82.6%,降低了4.3个百分点;网吧上网比例从去年的35.2%降至今年的28.1%,下跌了7.1个百分点。

农村地区青少年网民手机和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均高于城镇青少年,其中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到89%,比城镇地区高3.6个百分点;台式电脑上网比例为74.2%,比城镇地区高3.9个百分点。

城镇青少年网民在各类应用上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农村地区,仅即时通信使用率低于农村青少年。

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互联网发展较好。

东部地区青少年网民上网比例占整体青少年网民的45.8%,网民规模为1.17亿。

但与去年相比,减少了2.4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未成年网民占青少年总体网民的54.5%,规模为1.4亿。

未成年网民家里和学校上网的比例高于青少年网民整体。

与去年相比,未成年人网吧上网的比例继续下降至22.4%,降低了3.5个百分点。

手机是未成年网民上网的主要设备,使用比例为79%,较去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比青少年整体手机上网比例低7.3个百分点,比全国网民手机上网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各类应用中,未成年人仅在网络游戏使用率超过了青少年总体水平,其余均低于整体水平。

截至2013年12月,未成年网民网络游戏使用率为70.5%,较青少年整体水平高近5个百分点,比去年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

一、青少年网民规模及群体特征(一)网民规模2013年,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2012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

2013年,中国青少年新增网民2176万,增长率为9.3%,略低于全国网民9.5%的增幅。

青少年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41.5%,略低于去年41.6%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