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火灾、爆炸与防火防爆
科学实验室防火、防盗、防燃、防爆措施

科学实验室防火、防盗、防燃防爆、防中毒、防腐蚀应急措施1.防火应急措施。
易燃物在使用时若不注意可能酿成火,所以对易燃物必须妥善保管。
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操作和选用仪器,易燃物质用后若有剩余,决不能随意丢弃,要妥善处理。
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灯壸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
实验室电器要经常检修,防止火灾。
如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2.防盜应急措施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非工作需要或未经实验室负责人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或取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防燃防爆应急措施各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操作时应严禁接近明火。
易燃易爆物质要严格保管,使用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决不能撞击、研磨。
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
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4.防中毒应急措施通常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包括:(1)吞食。
吞食并不常见主要发生于误食。
离开实验室要彻底洗手。
(2)吸入。
吸入是最常见的中毒方式。
有毒物质以气体、蒸汽、粉尘、烟雾的形式被吸入。
在使用挥发性试剂时,要在通风的地方进行。
用鼻闻鉴别化学物质时须十分小心。
(3)体表吸收。
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液体的形式被皮肤吸收。
接触有毒物质时要戴上塑料或橡胶手套,如果手套有破洞,要及时更换。
如果有毒物质接触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水淸洗。
要避免用有机溶剂清洗,多数情况下只能加速吸收。
5.防腐蚀应急措施浓的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具有强腐蚀性,灼伤时会使皮肤烧黄,严重时会起泡变黑,因此使用时不要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更应注意保护眼睛。
稀释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在不断搅拌下把它们慢慢地加入水中,而不能相反地进行。
七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七项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它是一种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时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在易燃和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之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实验室安全、防盗、防火制度(5篇)

实验室安全、防盗、防火制度为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实验室应注意如下安全:一、安全用电1.用电线路和配置应由变电所维修室安装检查,不得私自随意拉接。
2.专线专用,杜绝超负荷用电。
3.使用烘箱、电路等高热电器要有专人看守。
温箱需经长时间试用检查,确定确实恒温后方可过夜使用。
4.不用电器时必须拉闸断电或拔下插头。
5.保险丝烧坏要查明原因,更换保险丝要符合规格,或找变电所更换。
6.经常检查电路、插头、插座,发现破损立即维修或更换。
二、防火防爆1.严格安全用电是防火的关键。
2.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火源。
必须加热处理者,应有专人监护。
3.超高压汞灯在通电及断电后的____分钟内,不得检修和撞击,以防爆炸。
4.每室要有消防器材,并保证人人会用。
三、防水防盗1.水槽内不许存放任何杂物,随时关闭水门。
需长时间流水冲洗者,必须留人监护。
2.自来水、暖气有泄漏,要及时修理。
3.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实行双人、双锁专柜管理,领用时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
4.贵重小型仪器设备均应加锁保管,房门安装双锁。
5.下班离室前,必须检查水、电、锁。
四、防污染1.有害有毒气体不得任意排放,必要时应到有毒气柜的地方处理。
2.有毒物品的空容器、包装物和废弃物,应交设备科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乱扔乱倒和当废品出售。
实验室安全、防盗、防火制度(2)旨在保障实验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内发生意外事故和损失。
1. 实验室安全制度:-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鞋等。
-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杂物、易燃物品必须妥善存放。
- 各类实验操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严禁随意操作或违反实验室规定。
- 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紧急处理设备,并定期维护和检查。
2. 防盗制度:- 实验室内设有监控系统,监控设备覆盖实验室各个区域。
- 实验室内重要设备和实验样品应采取防盗措施,如固定安装、标记等。
- 实验室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仅授权人员可进入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用电、用水、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

化学试验室用电、用水、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1. 前言为了保障化学试验室的安全,避开发生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事故,确保人员的健康和试验的顺利进行,特订立本规定。
2. 用电安全规定2.1 全部用电设备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2 试验室内用电设备的接地必需可靠,使用过程中禁止擅自拆卸或更改接地线。
2.3 试验室内不得私拉乱接电线,电线应美观乾净,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开撞击和损坏。
2.4 用电设备的插头应符合标准,不得使用已损坏的插头或者插座。
2.5 试验室内严禁私拉乱接高功率电器,如气体点火器、高功率电热器等,必需通过安全评估和专业人员审查后方可使用。
3. 用水安全规定3.1 试验室内的用水必需经过处理,保证水质符合试验要求。
3.2 试验室内严禁私拉水管、乱接水源,一切用水设备必需经过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3 试验室内用水设备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避开污染。
3.4 使用高温水或高压水设备时,必需进行安全培训,并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
4. 防火安全规定4.1 试验室内应配备合适的消防设施,包含灭火器、消火栓等。
4.2 试验室内严禁存放可燃物品,如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等,必需特地存放于指定的安全柜内。
4.3 试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禁止在试验台上摆放易燃物品。
4.4 试验室内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并及时排出隐患。
4.5 试验室内应进行定期的员工防火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本领。
5. 防爆安全规定5.1 试验室内应对易爆、易燃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设置特地的储存区域。
5.2 试验室内严禁私自购买、存放易爆、易燃物品,必需经过申请和专业人员审核后方可使用。
5.3 试验室内使用易爆、易燃物品前,必需查验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无漏气、泄漏的情况。
5.4 使用易爆、易燃物品时必需佩戴防爆工具,如防爆眼镜、防爆服等。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对于预防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一、火灾预防措施1.加强火源管理:火源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对生产现场的火源进行严格管理,包括生产设备、电气设备、火种等。
2.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是火灾发生时的重要救援工具,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提高员工消防意识: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4.制定火灾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5.保持疏散通道畅通:确保生产现场的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疏散人员。
二、爆炸预防措施1.严格危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物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品储存、使用、运输环节的安全。
2.降低爆炸风险:对于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采取隔离、通风、降毒等措施,降低爆炸风险。
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备运行稳定,降低故障引发爆炸的风险。
4.安全监测与预警:安装爆炸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爆炸危险物质的浓度,提前预警并及时处理。
5.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强化现场安全巡查,严禁违章作业,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事故。
三、综合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
3.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4.应急预案与演练:针对各类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设施和技术水平。
总之,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火源管理、危险品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范文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范文实验室是科研、教学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保障实验室安全是科研教学工作的基础,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
本文将从实验室门禁管理、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室门禁管理为了限制实验室进出人员的范围,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我们在实验室门口设置了门禁系统。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持相应的通行证才能进入实验室。
在实验室门禁系统的管理中,我们还设置了门禁刷卡记录,以便监控实验室人员的出入情况,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二、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是电器设备密集的场所,电器使用不当会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为了保障实验室用电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1. 实验室用电设备接地对实验室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了正确的接地处理,保障电流正常地流入地面,以避免因电流过大而导致的电器设备的损坏以及电触电事故的发生。
2. 实验室电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与检查定期对实验室中的电器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应建立维修记录,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报废,防止设备失修对实验室安全造成隐患。
3. 实验室电路的合理布局合理布置实验室电路,保证用电设备供电充足,减少线路过载的风险。
尽量避免电线与易燃物、腐蚀性物质接触,减少电器设备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三、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地方,其中使用到的物质存在一定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为了防范实验室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我们采取了以下防范措施:1. 实验室消防设施的完善和定期检查在实验室中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制定了实验室灭火应急预案,指导实验室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适当处置。
2. 实验室易燃物的储存和管理对实验室中的易燃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不燃材料制作储存柜、禁止吸烟等,保证实验室中的易燃物品不受到火源的侵害,从而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化学药品与试剂种类繁多,并且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
许多检验工作要在具有危险性的条件下进行(如高温、超低温、高压、真空或辐射等),需要使用特殊设备。
因此,化学实验室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
一旦发生事故,即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有非常强烈的安全意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和急救知识.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事故:火灾、爆炸、中毒、机电及玻璃割伤、化学药品腐蚀伤害。
1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1.1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实验室中需要经常使用易燃、易爆以及强氧化型的试剂、气体等,同时经常需要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实验操作,随时存在着火、爆炸的可能.a)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在满足实验、研究的条件下,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危险品。
特别是在选择有机溶剂时,尽量选用火灾、爆炸危险性低的替代品。
b)加强容器设备的密闭性,不能用开口或破损容器盛装易燃物质,容积较大而没有保护装置的玻璃容器不能贮存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能充装压缩气体和加压气体.c)通风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一般会少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四分之一,因此要加强通风.d)不能用带有磨口塞的玻璃瓶盛装爆炸性物质;盛装化学危险品的容器必须清洗干净,以免与其他异物发生反应;使用惰性气体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是防止爆炸的基本原理,使用干燥爆炸性物质,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e)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①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专用仓库,应根据其危险性与物性分类存放,不能混存.②易燃易爆的实验操作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穿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实验完毕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并按规定处理三废。
③实验室废液不能随便倾倒与互混,有机溶剂会随水流而挥发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f)消除点火源。
①尽量不使用明火对易燃液体加热,可采用加热水蒸气、密封电炉或其他加热设备。
②易燃物不得存放在火焰、电加热器或其他热源附近.工作完毕,立即关闭所有热源.③避免摩擦或冲击。
实验室防火防盗安全制度

1、全体师生要严格遵守学校技术部旳防火、防盗制度。
2、试验员要熟悉消防器材旳使用措施,忠于职守,严格检查试验室内外安全(做到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潮、防爆、防腐蚀、防污染),不得私自离动工作岗位,下班离开时要关好门、窗、水、电、气,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迟延隐瞒。
3、加强对消防器材旳管理,任何人不得损坏、挪作他用,注意定点寄存,过期及时更换,使其常处在有效状态。
4、剧毒物品必须存入毒品室,由两人专门保管,(安全门两把钥匙分开)出入要有数量记载.
5、试验室上课教师,严禁在室内吸烟和私自动用室内旳一切设备。
6、试验室上课教师要有足够旳防火防盗意识和常识,每次上课结束后要认真检查使用区域旳水、电、气开关状况,待试验员复查,并在《检查记录登记表》上签字后,方可离开。
7、所有入室人员若违规操作,导致不良后果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8、试验员每天下班前必须检查每个试验室旳安全状况,填写防火防盗日志后方可离开。
9、消防器材应放在安全可见处,规定入室人员应能纯熟操作。
火警:119
匪警:110
校办公室:8010
技术部办公室:8070。
实验室安全:燃烧与爆炸

实际上,化学性爆炸是可燃物质与氧化剂事先混合好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而发生的短时间的燃烧。
02 爆炸的基本知识
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烧没有爆炸现象
一般可燃物质与氧化剂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燃烧速度慢,放出的热量和气体少,没有向周围冲击的压力,也没有多大的响声,只是平静的燃烧。
1.着火
2.闪燃
3.自燃
01 燃烧的基本知识
可燃物质受到外界火源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热源直接作用下受热或在常温下自行发热,由于散热收到阻隔使得温度上升,当达到一定温度是发生自行燃烧
火焰接近可燃气体时其表面上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
1 着火
2.闪燃
3.自燃
对于每一种气体混合物,都有一个起爆的最小点火能量,低于该能量,混合物在任何比例下都不爆炸。
02 爆炸的基本知识
03
防火、防爆的一般原则
防火、防爆的一般原则
遵守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熟悉实验室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物质的特点减少和消除可燃物质控制或取消点火源配备合适的防火防爆设施
03 防火、防爆的一般原则
03 防火、防爆的一般原则
感谢观看ThankS
02 爆炸的基本知识
由此可见,构成爆炸必须有以下几个因素:
在爆炸事故中,较多的是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和粉尘的爆炸。
可燃物与助燃物事先混合;
燃烧速度非常快;
产生大量的气体;
生成大量的热;
产生巨大的响声。
02 爆炸的基本知识
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浓度极限。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火与防爆措施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火与防爆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生物研究、疫苗研发和传染病诊断等工作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实验室内常常存在着危险的生物材料和易燃易爆物质,所以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火与防爆措施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首先,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专业的防火设施。
这包括消防水池、灭火器、灭火器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设施等。
消防水池可提供紧急用水,用于灭火救援;灭火器和灭火器柜应摆放在易燃物质靠近的位置,便于及时使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防排烟设施能够减少火灾烟气对人员的影响。
其次,实验室的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
实验室内常常有大量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存在着短路、电弧和火花的危险。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或爆炸,实验室应遵循电气规范,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如防爆电缆、防爆电气箱和防爆插座等。
此外,还需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另外,实验室内的存储区域需要严格管理。
生物实验室内存放着各种危险品,如有机溶剂、高浓度酸碱等。
这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泄漏或不当使用,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采用符合标准的防火柜、防爆柜来储存这些物质,以防止意外发生。
此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防火和防爆培训。
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逃生计划是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关键。
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内各种危险物质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灾难撤离和应急处理等知识。
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立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确保所有人员遵守安全规定。
总之,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火与防爆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
通过配备专业的防火设施、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妥善管理存储区域和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值得强调的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管理人员的履职尽责同样至关重要。
实验室安全、防盗、防火制度范文

实验室安全、防盗、防火制度范文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的防盗、防火制度。
一、实验室安全制度1.进出实验室进出实验室必须经过严格的管理,任何人不得未经许可私自进入实验室。
每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佩戴好所需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并按照规定的通道和程序进入实验室。
2.安全设施与消防器材实验室应配备各种安全设施与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安全出口标志、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指示器、灭火器等。
同时,实验室中应设有紧急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及时报警。
3.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严禁在实验室内点燃明火或使用可燃物品,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4.实验室内禁止食物饮料实验室内禁止食物饮料,以免污染实验样品,引发实验事故。
5.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实验人员在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动设备的设置和参数,以免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6.处理危险物品和废弃物实验室中的危险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处理,并妥善保存。
废弃物应分类投放,符合环保要求。
二、实验室防盗制度1.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查验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并接受工作人员的查验。
禁止携带未经授权的物品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门窗的防护实验室的门窗应安装防护措施,如安全门、隔离网等,以防止外界的盗窃行为。
3.实验室贵重物资和样品的妥善保管实验室中的贵重物资和样品应妥善保管,必要时应采取定期盘点和记录等举措,确保其完整和安全。
4.实验室监控系统的安装实验室应安装相应的监控系统,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监控系统应具备录像功能,并可在必要时提供证据。
5.实验室的外来人员管理实验室的外来人员必须向工作人员登记并佩戴身份证明,不得离开监管范围,防止发生意外或盗窃行为。
三、实验室防火制度1.实验室内禁止携带易燃物品实验室内禁止携带易燃物品,如酒精、酒精灯等,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些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1.1 安全用电常识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
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
下表列出了50Hz交流电通过人体的反应情况。
不同电流强度时的人体反应电流强度/mA 1~10 10~25 25~100 100以上人体反应麻木感肌肉强烈收缩呼吸困难心脏心室纤维性颤甚至停止呼吸动,死亡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
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
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
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
防火防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火灾和爆炸的基本原理及预防措施。
2. 熟悉不同类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3. 提高对火灾隐患的自查和整改能力。
4. 增强应急处理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技能。
二、实验内容1. 火灾和爆炸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不同物质燃烧和爆炸的现象,分析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 学习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点火源三要素对火灾和爆炸的影响。
2. 灭火器使用- 实践操作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 熟悉灭火器的操作步骤,包括提、拔、握、压、扫等动作。
- 学习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3. 火灾隐患自查- 检查实验室内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 检查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实验室安全。
4. 应急处理- 模拟火灾和爆炸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演练。
- 学习如何迅速报警、疏散人员、扑救初期火灾等。
三、实验过程1. 火灾和爆炸基本原理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汽油、白磷、硫磺等易燃物质;氧气瓶;点火器等。
- 实验步骤:1. 将酒精、汽油、白磷、硫磺等易燃物质分别放置在实验台上。
2. 使用点火器点燃易燃物质,观察其燃烧和爆炸现象。
3. 分析火灾和爆炸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
2. 灭火器使用实验- 实验材料: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 实验步骤:1. 学习不同类型灭火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在指导下,分别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
3. 观察灭火效果,总结不同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3. 火灾隐患自查- 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室内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 检查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实验室安全。
4. 应急处理实验- 实验步骤:1. 模拟火灾和爆炸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演练。
2. 学习如何迅速报警、疏散人员、扑救初期火灾等。
实验室安全预防方案与环境保护

实验室安全预防方案与环境保护何家畔九年制学校实验室的安全是确保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避免损失,它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盗、防溢水,安全的使用各种仪器,还包括环境污染的避免与消除工作,更重要的是出现一些事故怎样处理和自我保护。
一、防火:火灾对实验室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最为直接,一场严重的火灾,将对实验室的人身,财产和资料造成毁灭性的致命打击,据近年来理工院校实验室事故统一表明,由于火灾,爆炸和灼伤等事故占44.7%,我校北区理化楼东侧二楼曾经有二次,均因火灾使实验室内物品付之一炉。
而引起火灾要有三个因素:易燃物,助燃物,点火能源。
1、电器设备引起的这包括保险丝失灵,仪器控制器失灵,电器继续加热,而达到周围物品的燃点而失火,最重要是由于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疏忽,如:89年北区理化楼的化学系由于做实验的人员离开实验室,没有将熔点仪关闭,造成火灾,将该实验室和连接的实验室内的物品全部烧毁,我们在做电泳实验用的电泳仪,保险丝是1A的,在更换保险丝时,而用一个安培量很大的保险丝,电泳仪就容易烧毁,甚至引起火灾。
同学们在使用电吹风吹干层折用滤纸时,打到热风档,用完不关闭,而把其放在实验台上,因电吹风里的电阻丝再加热,就容易将实验台烤糊、烤焦,电吹风用后,立即关闭。
有的同学用烘箱烘玻璃仪器,将木制试管架放入烘箱中,在烘箱里隔板铺上纸,烘箱的底部都是电阻丝在加热,易燃物绝不能放入烘箱中。
在使用电烙铁,电热器时都要随时小心,凡是电烘箱类的电器设备安放的场所都必须有防火,隔热层(如水泥板或耐火材料板),绝不能垫有可燃物。
另外同学要注意一个常识,到一个实验室工作,一定要清楚电源总开关,煤气总开关,水源总开关的位置,有异常情况,要关闭相对应的总开关。
并要了解冲眼水龙头、紧急喷淋水龙头、急救箱的位置;出现情况能做好相应的自我救护。
2、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的。
煤气,酒精,汽油等燃料,氢气,氧气等气体,乙醚、二甲苯、丙酮、三硝基苯磺酸、松节油、苦味酸等液体,油脂,松香,硫磺,无机磷等固体,这些易燃易爆物品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必须妥善安置,正确使用,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漫不经心的举动,就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实验室安全防火防爆的规定

实验室安全防火防爆的规定1、从事实验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安全手套等,做好防护。
2、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放置妥当,以及仪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对于化学类实验必须注意实验反应情况;实验完毕要关好水、电、气源;实验操作中如有自燃、易燃物品,附近应设灭火用具和急救箱。
3、各实验室应保持环境整洁,设备及各类器材应管理得井井有条,不用仪器设备及物资应收拾整齐,放在规定位置。
4、废弃物应立即清除,易燃烧的包装材料应及时于安全处,不准储藏于实验室中备用,也不准放置于走廊与通道中,确保梯道畅通无阻。
5、不准在实验室内和走廊上匆忙跑动,禁止粗暴的恶作剧和一切戏谑行为。
6、空调机要定期维护,室内进风口滤网应每月清洗一次,防止灰尘堵塞造成过压、电线发热产生火灾危险。
7、使用电炉必须确定位置,定点使用,周围严禁有易燃物。
8、使用易燃化学危险品时,应随用随领,不宜在实验室现场存放;零星备用化学危险品,应由专人负责,存放铁柜中。
9、电烙铁应放在不燃的支架上,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用后立即拔下插头;下班时将电源切断。
10、有变压器、电感应圈的设备,应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其散热孔不应覆盖或放置易燃物。
11、实验室内的用电量,不应超过额负荷。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
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沉默却又努力的自己。
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只有拼命地想办法去改变,只有马上行动起来,因为这个事情只有你自己能做到,只有你自己能找到出口。
不要害怕改变,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会理解你,会包容你的缺点,接受你的改变,祝福你的未来。
而那些说你变了的人,不用理会他们,那只是因为你不再按照他们想要的生活轨迹生活而已。
记住那些一直陪着你的人、懂你沉默的人,忘掉那些说你变了、远离你的人。
医院实验室常规安全管理和防火防爆

医院实验室常规安全管理和防火防爆在医院实验室中,安全管理和防火防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实验室中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转,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管理和防护。
常规安全管理1. 实验室管理制度医院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实验室的管理职责、安全责任和工作流程。
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来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安全防护设施医院实验室需要配备完整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火、防爆、通风、排气等系统,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材料,如安全检测仪器、专用柜架等。
此外,实验室内部应设立安全提示标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员工在出现紧急状况时能正确快速地处置问题。
3. 个人防护措施实验室员工需要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着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止受到化学品和生物样品的危害。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器具,并及时洗手、换衣服,确保操作环境卫生和安全。
4. 废弃物管理医院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需要正确分类、储存和处理。
生化垃圾、化学药品、有害垃圾等需要分别收集,分类存放。
危化品类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包装、标识和交付专业处理单位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防火防爆1. 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室应加强防火防爆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危险源评估等活动。
实验室内部应存放易燃物、易爆物等危险品时,应保证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设立防爆柜、报警装置等。
2. 用电安全实验室的电气设备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经过定期安全检查。
员工应接受用电安全培训,了解用电安全知识,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及时检修和保养,防范电器故障引起的火灾事故。
3. 通风排气实验室内部需要设置通风排气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并排出危害物质。
通风排气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完整版)爆炸性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完整版)爆炸性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爆炸性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完整版)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详尽的爆炸性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潜在的爆炸性危险物品和场所,并应严格执行。
2. 相关定义- 爆炸性危险物品:指具有易燃、易爆、自燃、助燃等特性的危险物品。
- 防火防爆措施:指一系列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备、操作规程和培训等措施。
3. 管理责任- 公司管理层对爆炸性危险物品和场所的防火防爆工作负总责,并委托相关责任人负责具体实施。
- 相关责任人应确保职工受到足够的培训和指导,并持续推动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
4. 预防措施- 爆炸性危险物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 确保所有危险物品的存储区域定期巡查,保持整洁并确保防火设施完好。
- 禁止在存储区域内吸烟、明火作业、使用易燃物品或进行其他非法行为。
5. 应急响应- 提供紧急疏散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员工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 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并保持其工作状态良好。
- 一旦发生爆炸事故或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疏散并报警求助。
6. 培训和意识提高- 新入职员工应接受针对爆炸性危险物品和场所的防火防爆培训,并通过考试确认其理解程度。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火防爆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7. 督查和评估- 管理层应定期组织对防火防爆措施的执行进行督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 对全面防火防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作出必要调整。
8. 处罚和奖励- 对违反防火防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和停工等。
- 对相关责任人和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好地推进防火防爆工作。
本制度经管理层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任何相关变更经适当程序审批后方可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号重油
• 3.着火(燃烧)与燃点
• 着火:着火是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而能够燃烧,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维持燃烧,持续 时间在5s以上的现象。因为可燃物质在某一点引燃以后,该点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足以 把邻近的可燃物质的温度提高到燃烧所必须得温度,火焰就将蔓延开来,燃烧就能继 续维持下去。
实验室安全 火灾、爆炸与防火防爆
• 2.1 燃烧 • 2.2 火灾与防火 • 2.3 爆炸与防爆
• 2.1.1 燃烧的定义
• 燃烧就是可燃物质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剧 烈氧化反应,而发光发热的现象。
• 2.1.2 燃烧应具备的条件
• 燃烧必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 烈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汽油、木头、纸张、 衣物等。
所以在常温下、甚至在低温下也能发生自燃。能够发生本身自燃的可燃物质比其他可
燃物质引起火灾的危险性更大。
• (3)影响自燃点的因素,物质的自燃点与大气中氧含量的高低、压力的高低、化学组 成、有无催化剂、粒度大小、受热时间、气体析出量、分子结构等因素有关。
•
氧含量的越高、压力的越高、化学组成越接近化学计量、有活性催化剂存在、粒
•
受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外部加热,温度升高到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
称为受热自燃。如白炽灯附近的纸张,因受热温度升至333℃以上就会自行燃烧。
•
本身自燃,可燃物质由于本身的化学、物理或生物作用等产生的热量,使温度升
高到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本身自燃,简称自燃;引起物质自身发热的
原因有分解热、吸附热、聚合热、发酵热等。由于可燃物质本身自燃不需要外来热源,
度越小、受热时间越长、气体析出量越大,自燃点越低;有机物的自燃点与分子结构
有密切关系,在同系物中,自燃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如甲烷自燃点(540℃)
乙烷自燃点(520℃)丙烷自燃点(440℃)丁烷自燃点(405℃);对石油产品而言,
密度越大,自燃越低,如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腊油、渣油的自燃点依次降
• 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燃点以下,是预防发生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
• 2.1.4燃烧的形式
• (气体的燃烧、液体的燃烧、固体的燃烧 )
• 1.气体的燃烧
• (1)气体的扩散燃烧
•
可燃性气体由管中喷出,与周围空气接触,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
氧分子相互扩散,一边混合一边燃烧,这样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 (2)可燃气体的混合燃烧
• 燃点: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或燃点。物质的燃点低于 该物质的自燃点。不同的可燃物质处在相同火源条件下,燃点低的物质首先着火。
• 燃点越低的物质,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 闪点与燃点的差别:闪点与其燃点是不同的,两者的区别是可燃液体在燃烧时,燃烧 的不仅是蒸汽,而且还包括液体本身(即液体已达到燃烧温度,可以供给保持急性燃 烧的蒸汽),移去火源,能继续维持燃烧。在闪燃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一 般石油产品燃点比闪点高1~5℃,闪点在100℃以上的油品的燃点比闪点高出30~40℃。
• (2)助燃物 具有较强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发生化学 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助燃剂。如空气、 氧气、氯气等。
• (3)着火源 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能引起可燃物质着 火的能源称为着火源。如明火、电火花、高温热体等。
• 2.1.3 燃烧的类型
• 按照燃烧的特性不同, • 燃烧可分为三种类型 :
少量低闪点液体也会大大降低闪点,增加火灾的危险性。不同型号的
油品不准混合使用,若要混合,必须重新测量有关指标。
可燃液体按闪点高低,其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甲、乙、 丙三类四种如下表:
类别 甲 乙 丙A
闪点/℃ <28 28~60 60 ~120
物质名称 汽油、原油 煤油、35号轻柴油 重柴油、20号重油
低。从自燃点来看,重质油比轻质油的火灾危险性大。
• 2.闪燃和闪点
•
可燃液体因环境温度缘故,有可燃蒸汽蒸发出来,积存在液
面上,液面上少量蒸汽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少于
5s)的燃烧现象(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
•
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
•
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也是危险的警告。
•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如,石
油醚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28~45℃,石油醚比煤油的火灾
危险性大得多。
•
一般来说,沸点越低的可燃液体,闪点越低,越容易引起火
灾。
• 对于同系列的可燃液体,其闪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随沸点的增 高而增高;随蒸汽压的降低而增高。
•
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不具有加和性,高闪点液体中即使加入
发、气相化学反应和多相化学反应等组成。一般认为,固体燃烧可以有以下
三种形式:
•
(1)蒸发燃烧
•
指类似石蜡的固体物质,受热后先溶化为液体,进一步受热产生燃料蒸
气,再与空气混合燃烧。这种燃烧的速度受燃料的蒸发速度和空气中的氧与
燃料蒸气之间的扩散速度控制。
(2)分解燃烧
•
指木材、纸张的纤维素类物质,受热后分解为挥发组分和固定碳,挥发
•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预先混合,然后进行的燃烧称为混合燃烧。混
合燃烧反应迅速、传播速度快、温度高,具有冲击波效应,常常引起
爆炸
• 2.液体的燃烧
•
可燃性液体燃烧时,通常液体本身并没有燃烧,而是由于液体蒸
发产生的蒸气进行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 3.固体的燃烧
•
可燃性固体物质的燃烧室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由传热、热分解、蒸
性组分中可燃气体进行扩散燃烧,而碳则进行表面燃烧。在分解燃烧过程中,
需要一定热量和温度,物质的传热速度是影响这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
•
(3)表面燃烧
•
指类似木炭、焦炭的固体物质,受热后不经过融化、蒸发、分解等过程,
而直接燃烧,这种方式的燃烧速度受燃料表面的扩散速率和化学速度控制。
• 自燃 • 闪燃 • 着火(燃烧)
• 1.自燃和自燃点
• (1)自燃和自燃点的定义: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着火的现象称 为自燃。引起物质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温度(引燃温度),简称自燃点。
• (2)自燃的类型,根据促使可燃物质升温的热量的来源的不同,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 和本身自燃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