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文化润心,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

合集下载

和润教育:滋养每个学子走向未来

和润教育:滋养每个学子走向未来

和润教育:滋养每个学子走向未来作者:龙斌来源:《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2018年第01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中心小学着眼于传承与创新,在充分论证学校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验教育,决定以“和润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把学校打造成“和润教育”的幸福栖息地。

营造“和润品美”的育人环境在“和润教育:滋养每个学子走向未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陈村镇中心小学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建设相结合,在传承学校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营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因此,陈村镇中心小学立足实际,依据校园环境设计规划,全力打造“和美校园”,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传播知识的小品景点,并给花草树木赋予人文情感,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营建和谐的绿色环境,熏陶、润泽学生的成长。

一方面,陈村镇中心小学着手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完善学校体验区的建设,为体验教育的深化与和润教育的施行提供硬件保障。

另一方面,陈村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精心打造校园“四节”,即校园花开节、校园体艺节、校园读书节、校园劳技节,并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大课间活动,定期举行各种应急预案演习,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打造“和美校园”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陈村镇中心小学着重凝聚“花品精神”,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花品团队建设。

发挥少先队的先锋引领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大中队活动。

开展“票选校园最美的花”“大队委竞选”“花品校园国旗下讲话系列”等队活动。

第二,花品班级建設。

开展以花品为主题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结合最美校园的建设,从全校师生票选的校园植物中,发掘植物的文化内涵,组合成适合年级特点的花品密语系列,各班级师生根据年级特点、班级特点选择花品,建设特色花品班级。

第三,花品少年培养。

遵照“全方位赏识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的评选原则,开展“花样年华,花品少年”评选活动。

和乐教育 和乐校园 和乐人生

和乐教育  和乐校园  和乐人生

和乐教育和乐校园和乐人生标签:校园文化;品牌;素质教育;内涵;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路小学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以“和达致远,乐美人生”为和小精神,以“和乐教育、和乐校园、和乐人生”为核心理念,积淀校园文化,构建和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学校。

一、以“和乐”为动力,打造品牌校园文化1. 积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学校的灵魂。

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

在进入“十三五”教育发展时期,学校形成了以“和谐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将多元特色加以融突整合,以和乐文化理念为引领,坚持走内涵品质、科学发展之路,为实现学校和谐、全面发展打开通道。

2. 打造品牌师生“。

发展师生,成就师生,在追求卓越中享受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这是和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在全面构建和乐教育的过程中,在学校和乐文化的熏陶下,力求学校师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是浑然天成和谐和美的;师生与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相互回应是和谐和美的;学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员工的关系是和谐和美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充满情趣、和谐和美的。

3. 构建和乐校园。

和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和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

和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使之成为师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

和乐校园要求学校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稳定,有和美的环境、和畅的关系,即教育物质环境间和谐发展;教育主体要素间和谐发展;教育学科课程间和谐发展;学生德智体美间和谐发展。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创造幸福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创造幸福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创造幸福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文化润泽心灵课程正是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心灵修养,让人们感受到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本文将从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内容和对人们幸福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内容文化润泽心灵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心灵修养、生活情感、人际沟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化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民族的根脉,它包括了古代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人们可以了解先人留下的智慧和经验,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心灵修养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核心内容。

心灵修养是指通过学习、反省、修炼,使内心逐渐净化、升华,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心灵修养要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觉等多种品质,从而让人们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生活情感也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重要部分。

生活情感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生活规划等。

通过学习生活情感,人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增加幸福感。

人际沟通能力也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

优秀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和他人交流、理解,建立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加幸福感。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通过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各种品质,对人们幸福有着积极的影响。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心灵修养,人们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体验到从内心涌出的幸福。

通过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人们的幸福感也会得到增加。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可以提升人们的心理修养。

心理修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大问题之一,因为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激烈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下降,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心灵追求,导致幸福感大大降低。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学习可以让人们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从而提升心理修养,增加幸福感。

关于“和乐”学校文化精神的解读

关于“和乐”学校文化精神的解读
山 ,稳 重庄 严 ; 水 ,灵 动 活 泼 。 我 们
的教育就既要有理想原则 ,又要有生 动情致。理想原则让大家 的内心趋向
的 目标更 高更 远 ,而 审美 自由则 能让
老师教学时不觉得是在被动地教 ,学 生学习时不觉得是在被动地学 ,完全
达 到忘我 的境 界 , 摆 脱 功利 , 摆 脱束 缚 ,
形 成对 望 , 在 “ 乐 ” 中也强 调着 “ 和” , 让“ 和乐” 成 为郭 里 园小学 的教 育愿 景 。 特 殊 规定 性 也 决 定 了 强调 生 生 间和 谐 是多元文化 与一致性 的结合 ,是一种
在 自身发展的基础 上,学校将 ‘ ‘ ‘ 陕乐 的重要性 : 学校周边有好几个大型批 教育”与城 中小学 的 “ 和实”学校文 发市场 ,除了招收本施教区的儿童外 , 化交汇融通 ,形成了属于郭里 园小学 还招收 了部分来 自全 国各地 的孩子 , 自己的学校文化 “ 和乐教育” 。 这样 , 不 同的地 域 , 不 同 的风俗 , 不 同的 习惯 , 既体 现了接受城 中小学文化辐射 的发 更要 讲 “ 和” 。 展新 资源 ,又坚持了学校 自己的办学 城中的 “ 和 而不 同” ,更 侧重 强 调 传统和经验积淀 ,“ 和”与 “ 乐”的嫁 在和文化的熏 陶下 ,培养出个性独特 , 接既是城中小学 “ 和实”文化在郭里 兴趣广泛 ,特长优专 的学生 以及希冀 园小学联合生长 的 “ 新枝” .又是郭里 教师在教育教学 中坚持创新 ,在变革 园小学对 自身办学 的传承与超越 。在 性实践的过程 中呈现百花齐放的风格。 今后办学过程中, 郭里 园小学将 以 “ 和 而郭里园小学除了从城 中小学 “ 和而 乐” 为校训 , 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 目标 , 不 同”的解读 中汲取营养 ,还强调学 将学校办成 儿童 的 “ 乐”园,教师的 生与教师、学校与学校、教师与家长、 “ 和”园, 家长的 “ 亲”园 ( 和睦的关系、 学校与社会、各学科、各科室、班主 和谐 的集体、和暖的精神家 园)走出 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等 ,处处都要体 条属于 自己的特色办学的道路 。 现和谐 。只有在和谐 中学校才能更好 在郭里园小学,“ 和”不仅是与城 地发 展,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教师 中的融入 , 更是与崇川的战略格局—— 才能更加 的幸福 。从学校、教师、学 基础 教育的高位均衡的融入 。因为均 生 的 “ 不 同” ,推 向 “ 和” ,在 “ 和” 衡发展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 中更关 注和谐 ,落脚 点在 “ 谐 ”上。 的要求。“ 和” 是 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 , 由 “ 不 同”而指向 “ 和” ,达到 “ 人心 无论是儒家、 释家还是道家 , 都以 “ 和” 齐泰 山移” 的境界。给儿童一个健康 为学说根基和修为愿景。佛教 以和为 快乐 的童年 、一个崇高幸福 的向往 : 尚,道家的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 自然 给教师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一种美 的和谐 ,儒家 的和而不同 ,都充分说 好 的教育追寻 。 明了 “ 和 ” 的历 史渊源和 传统影 响。到 “ 乐” ,从字源学意义上探寻 ,是 了今天,“ 和”的意蕴有了与时俱进的 人举着丰收 的谷穗跳舞 ,充满收获 的 时代意义及创 新超越 : 在科 学发展观 喜悦 ,“ 乐”有喜悦的意思 ; 后来又有 的指 导下 ,构建 和谐社会 已经成为我 “ 乐”( 音乐的 “ 乐” )的意思,因为人 国改革与发展 的核心价值与主体愿景。 们举着谷穗跳舞时有节奏 、律动 ,或 我们这里昭示的 “ 和 ,既与城中 嘴里发 出欢快的喊叫,或敲打一些东

“三乐文化”成就师生共同快乐成长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走过20年

“三乐文化”成就师生共同快乐成长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走过20年

核心 价值 观 , 创建 “ 三乐 ”学校文 探究性 学习的研 究 , 在探究性课堂教
学 中实施创新教 育 , 培养学生的主体
是 新 时期教 育发展 的真谛 。诞生 于 化 。 乐学是指学生的一种积极 、 主动 ,

19 0年的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就 从而导 向 自我愿望实现 的学习情绪。 9 直在朝这 个 目标努力。成立之初 , 奠基 , 就是 在小 学阶段打下乐学的根
人格 , 学生 “ 让 想创 新 、 创新 、 敢 爱创
新” 。
学校就实施了 “ 三乐教育”( 乐学 、 乐 基 , 为终 身学 习奠定基 础 , 得 乐学 取 教、 管 ) 乐 。经过 十 多年 的实践 与研 效 应。如 今学校 已从 实践 中提炼 出
究, 学校取 得了 良好教育效果。而近 四大 乐学策略。
“ 教 ”:以乐 善 教 , 有 研 究 乐 教
在乐学教 育中 , 学始 终是第一性 的, 占主体地位 , 教是 第二性 的 , 居于
主导地位 ; 双重建构充分地考虑到 了 教 和学 、 目的和 手段 的相 互 关系 。 并
赋 予 “ 教 ” 念 以 广 义 , 不 仅 要 乐 概 它
传授知识 、 发展能 力和形成基本 技能 技巧 , 且要 影 响儿童 个性 , 而 促进 儿 童的整体发展。 为此, 在新 课改 的背景 下 , 师 教 们不 断对 教学 模式 进行 探 索。具体

生乘着 “ 乐学、 爱学 ” 之舟 , 愉快地航
行在知识 的海洋里。
乘 着 “ 学 、 爱 学 ” 之舟 ,师 生 共 同 快 乐 成长 乐
最 后是 以创 乐学 , 养 实 践能 培 力。学校围绕上海二期课改 “ 以学生

张旭龙:文化兴校,和乐育人

张旭龙:文化兴校,和乐育人

张旭龙:文化兴校,和乐育人文 | 陈淼淼多年以前,当城市里的教师已经开始使用多媒体平台上课时,农村的教师还在使用胶片幻灯机。

张旭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利用一台电脑、一台29英寸彩色电视机、一个摄像头组装了一套多媒体教学平台功能设备。

虽然课堂上需要不时切换设备,但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张旭龙很满足。

后来,张旭龙调到一所新合并的乡村学校——东里小学教书。

适逢创建教育强镇,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建新校舍,配置教学设备设施。

“如今,乡村学校的硬件条件提升了,再也不用发愁没有好的教学设备了。

”张旭龙对乡村教育的探索也逐渐走向了更深的层面:如何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他围绕“和”“乐”两个字做文章,致力于实现乡村教育从“硬件升级”到“软件升级”的突破。

创建和谐怡乐的校园环境每天,张旭龙都会带着一把卷尺和一个小本子,穿梭于校园每个角落,测量、记录,与老师比画、与学生谈笑……就这样,一个个文化景观、一面面主题文化墙呈现在校园里:儒学园、静思园、悦读园、励志园、汉字演变石刻园、星光大道、科技长廊等,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和感染,达到启迪心灵、养成品质的目的,“这也是对学校内涵发展形象化的直观展现”。

“景观园的设计渗透着一定的和乐文化。

”儒学园被确定为学校的文化源头,园中设有一个小水池,池中立起一叠书,最上层展开的书卷上摘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边有一个小讲坛,几个小学生穿越历史与孔子对话……又如悦读园中有一间“诚信书屋”,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阅读课外书。

“园中设有十二生肖小石凳,孩子们坐着看书的同时,不知不觉间也学习到了有关十二生肖的文化知识。

”创设和美乐见的校本课程“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更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基石。

”学校构建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其中选修课程开设40多个项目,实行“双制”形式:“选课制”,学生依据自身个性特长和兴趣所向选择适合的课程;“走班制”,参加每个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平时在自己的班级上课,到了每周规定的时间按照自己的选择聚到一起上课。

“润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初探

“润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初探

“润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初探作者:沈玥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19年第11期“润心教育”是温润心灵的教育。

用心用爱去润泽人的心灵,用心用情去做有温度的教育。

“爱心”是引领,“和心”是共识,“净心”是坐标,“匠心”是路径,“慧心”是主线,调兵山市第六小学围绕“润心教育”构建“润心文化”,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凸显学校文化,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润心教育”是在实践中滋生出的理念,它也必将在实践中丰盈和完善。

营造育人文化是校长的职责。

11年的校长生涯,笔者对学校管理、学校文化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工作实践中梳理出“润心教育”的理念。

“润心教育”就是温润心灵的教育——润泽心灵、滋养校园。

“润”的本义是雨水下流,滋润万物,《礼记·聘义》中“润”有温润而泽的说法。

因此,笔者在学校已经形成的团结和谐的育人氛围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反复的研究、斟酌,梳理出“润心教育”,并提炼出“润心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五颗心,即爱心、和心、净心、匠心和慧心。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摆在所有教育人面前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凝聚人心,方能团结奋进,方能行稳致远。

对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最为重要。

学校就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学校发展的主线是学校文化的营造,“讲故事”就是学校文化的实践方式之一。

因此,要用“故事”来积淀、传承学校的“润心”文化,讲好学校故事,让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走进师生心灵;讲好学校故事,涵养文化“润心”,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润心教育”扎根在学校文化肥沃的土壤中,必定枝繁叶茂,落地生根,实现其长足发展的目标。

笔者所在的调兵山市第六小学,在构建“润心教育”方面,实施以下策略。

一、用“爱心”彰显精神文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笔者也充分体会到这句话的巨大力量,“爱”是事物发展的根基、源泉和灵魂。

校长有一颗爱心,去经营学校,会带动、引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教师有一颗爱心,会感染、影响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学生有一颗爱心,会从小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受益终生。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做有情怀的教育人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做有情怀的教育人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做有情怀的教育人作者:程振华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24年第05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如何凝聚起广大教师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家精神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引领。

一、坚守初心,以“以文化人”的教育情怀,寻教育本真教育情怀是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内在自觉。

具体表现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追求,“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

首先,回归初心,明晰自身使命。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管理者,找寻教育本真道路,明晰自身使命,方能无愧于自己肩上的这份责任。

如何让教育回归初心?我校在每学期开学初通过“用心做最本真的教育”“放心,这里有我!”“握好每一棒”等启迪人心、发人深省的师德课,激励全体教师在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其次,叩问初心,科学审视职责。

学校的发展既要坚守一些传统的符合规律的做法,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去改进实施策略,更要有批判精神,时时检视自身是否偏离教育初心。

比如题海战术,比如非考试科目的被侵占,比如弱化的体育课强度,比如安静的课间十分钟,都是值得反思与改进的。

走到师生中间做好倾听与沟通,突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以前瞻的眼光,以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去做教育……我們要时时叩问初心。

再次,校正初心,实践检验发展。

做以人为本的教育,摒弃教育功利思想;做全面发展、有活力的教育,多元评价助推成长。

作为教育管理者,作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具体实践层面的组织者、引领者,这“最后一公里”的方向和姿态至关重要,不能只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

学校开展“童”样暑假别样“睛”彩、参观科技馆和气象馆等综合实践活动,用“实验、体验、创新、拓展、融合”式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乐教爱生,以“启智润心”的人文情怀,促生命成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让孩子在南峰小学“和乐”文化体系中健康成长

让孩子在南峰小学“和乐”文化体系中健康成长

孩子上学家长上位让孩子在南峰小学“和乐”文化体系中健康成长随着孩子的入学,离开学校多年的家长,再一次进入学校生活,这一次你不再是学生,而是学生的家长,虽然坐在教室的不是你,或许你比坐在教室的时候,更加忧心,随着孩子的入学,要做好心理准备,找准家长的位子和职责,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南峰小学“和乐”文化体系中健康成长。

南峰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根据学校发展历史,结合学校实际,南峰小学将“和乐”确定为学校核心文化,“和乐文化”即“和衷共济,乐观向上”,包含和谐统一、共生共乐,和而不同、各得其乐两层意义,依托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的“三维一体”工作体系,最终实现“和顺、和美、和谐;乐教、乐学、快乐成长”,作为家长,如何在“和乐文化”中有所作为,个人愚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和”字上下功夫,做到家校合力在我国现阶段,家校合作还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

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家长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相互推诿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

我国教育研究者马忠虎在研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时认为,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

这样一来,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家长在养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校合力,发挥“1+1>2”的作用,就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

(一)了解学校,教育孩子保持与学校同步学校是教育机关,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都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了正确的教育原则,因此家长应该向学校的教育观念靠拢,避免在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支配下做出蠢事。

能否与学校配合好,关键是家长有没有主动配合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在家说话、办事就会注意与学校同步;没有这个意识就有可能背离学校的教育宗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

青岛镇江路小学——厚植“和韵”文化打造幸福学园

青岛镇江路小学——厚植“和韵”文化打造幸福学园

青岛镇江路小学
——厚植“和韵”文化 打造幸福学园
青岛镇江路小学始建于1983年,学校环境优美,充满人文气息。

曾获得中国当代特色学校、中国手球传统学校、青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特色学校、青岛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青岛市海洋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服务意识,多彩的学校生活,学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教师110人,学生1900余人。

坚持育人为本,以“和韵”文化为核心
学校践行“让每个童年洒满阳光,让每个生命自然成长”的教育理念。

确立了“沐浴传统文化阳光,培育现代文武少年”的育人目标,全力打造“诗意流彩的书香校园、礼爱盈心的和谐校园、畅享幸福的阳光校园”,现已形成以“和韵”文化为核心的“和悦管理、和馨教师、和美少年、和润课程、和乐课堂、和慧家长”的六点聚合式发展特色。

探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素养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围绕育人目标,学校不断探究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素养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阮乐、古琴等课程声名远扬,屡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

手球课程已经成为青岛镇江路小学的特色名牌,校手球队曾在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获冠军并远赴瑞典、丹麦等国参加国际交流赛并进入世界16强。

学校的《魅力小手球》校本教材,是全国第一套正式出版发行适合在小学使用的手球教材。

学校还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仪式课程以及主题教育
活动,润泽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素养。

学校手球队赴匈牙利参加CELL-CUP 世界青少年手球锦标赛
学生进行阮乐表演
教师进行综合教学节﹃悦动课堂﹄课例展示
学校普及手球运动,学生学做手球操
③②①①②
③。

和乐文化

和乐文化

和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及解读(一)从历史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

”有专家认为,“知”在知识层面,“好”在道德层面,而“乐”则在审美层面。

而只有进入到审美层面,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论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

”“和”,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和人事物情”,才能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才能使教育发挥出本源的作用,才能使教育的思想,根植于师生的心里,还原教育的本色,凸显时代的特色,进而实现师、生的和与乐,进而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势而学,和势而教,进而达到教育发展的最高境界,打造融合、宽容、和谐且具有文化韵味的人文校园。

(二)从学校实际看。

一直以来,学校秉承人文和谐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主张教育教学要依据内在和外在的规律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势”,据此开展工作,形成一种人文和谐的文化氛围。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不足,那就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因此,和势则需要融入更多的发展的成分在里面,需要调动教师的内驱力,进而更新自我,发展自我,推广开来则包含了学生也需要达到这个境界,而在这种提升过程中,要体现出发展的自我性,提升的自然性,即愉悦的参与到提升中,在提升和发展中感受到教育的人文和教育教学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提出了和乐教育。

和乐教育的内涵和乐教育的内涵是个性小班、和韵校园。

所谓个性小班就是指小班化教育。

小班的教育以其勃勃的生命力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作为小班化点校,我们有必要继续发扬这种优势,从小班的本质出发,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个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凸显学生的发展个性和能力特长。

所谓和韵校园,则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宽仁、融洽、协作、进步的文化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教师关系、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教育境界。

具体解读和乐教育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通过各方努力,使教师能够乐于从教、乐于研究、乐于合作、乐于反思,以研究求发展、以反思促提升,真真切切爱教育,实实在在爱学生,形成一支团结、协作、努力、争先的教师群体。

实施悦动“和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

实施悦动“和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

实施悦动“和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七星小学是位于花都区花东镇北部的一所边远农村学校,创建于1963年。

学校在“实施悦动和乐教育,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理念引领下,把跳绳运动与特色学校建设、特色课程建设实施相结合,确立了“悦动和乐教育”的教育主题。

坚持特色建设“走进教材,走进课程,走进课堂,走进教育的全过程”。

“办学校就是办一种精神、办一种文化。

文化是一种共同价值观,犹如一个磁场,身在其中的人会自觉受到文化的影响,形成一种特质。

”如今“和乐教育”已经成为七星小学的一张新名片。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曾说,学校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根底的“怪物”。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用文化为教育立魂。

一、悦动课堂模式实践探究课堂即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定然是鲜活的、富有人性的。

而道德缺失的课堂却很容易使教学转化为一种机械的、单调的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疲惫、厌烦、焦虑等感受。

长此以往,必将扼杀师生鲜活的生命形式,恶化他们的生命状态。

通过道德课堂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课堂有收获是“道德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有收获且心情快乐是“道德课堂”的最高要求。

我校本着这些思想,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形态。

和乐教育就是以人本教育思想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地整合、优化学校教育系统内外各要素及其结构,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机制高效能运转,让受教育者获得主动、充分和富有个性的全面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和乐教育主要包括两层意义:1.和谐统一,共生共乐。

这里既包括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的和谐统一,学校、社会、家庭的和谐统一;又包括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教师、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

传承三小和乐教育 成就师生幸福人生

传承三小和乐教育  成就师生幸福人生

传承三小和乐教育成就师生幸福人生作者:王彩云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年第03期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是一所有着80年历史的老校,这里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多年来,三小坚守着“和乐教育”的理想信念,着力追求师生和谐、快乐、健康发展。

在这里,我们辛勤地耕耘着,也快乐地收获着。

尊重人,包容人,和衷共济,为善最乐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只有充分尊重人的正当需要,才能促进人个性的发展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从而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工作中,我们充分理解、尊重、包容、善待每一个“三小人”,力求传承和乐精神,建构和乐文化。

改善环境,营造和美氛围。

为彰显和乐校园文化,学校利用暑假维修了校内很多破损的建筑及一些硬件设施,精心设计了荷花图案来美化校园地面的几十个井盖,力求与“和”谐音;设计装修了艺术室,将三小教师骨干照片布置在学校醒目的文化墙上,将全体教师风采、师生作品、学校荣誉集中展示;打造职工书屋,丰富教师精神生活;设计书法室、美术室,调整学校各项功能室的布局,让其更加合理。

教师座谈,倾听真实心声。

初到三小,在繁忙之中,我和向书记挤时间专门座谈了30余位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正是他们的直言不讳、坦诚相待和建言献策,为开创学校工作新格局的整体部署与规划指明了方向。

合理分工,确保力量均衡。

认真调研、分析了教师队伍、教学现状后,学校发现目前三小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学科分布极不均衡,尤其是学科教学力量非常薄弱。

学校课程的均衡设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学生社团的全面启动与活动开展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据此,提出“抱团成长”“大循环教学”“社团逐步实施”的思路,确保三小未来整体协调健康发展。

引导人,依靠人,和谐统一,共生共乐引导人就是指导人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在做事中成人,树立会干事、干成事的文化。

工作中,我们变管理人为开发人、引导人、帮助人,激活人的思维,调动大家主动参与管理的能动性,创新性地推进工作。

红领巾徜徉于浓浓的“和乐文化”之中

红领巾徜徉于浓浓的“和乐文化”之中

28·EDUCATOR团队辅导室、一楼多媒体室、一楼风雨亭、体育馆均是各中队开展活动的好地方;三楼活动器材室里500套服装和各种道具,大大满足活动需求。

这些场地保证了少先队日常工作、活动的场所规范化和标准化。

加强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少先队工作队伍健全组织机制,领导各负其责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少先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政策性文件精神,学校少先队工作有着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成熟的运行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开展。

学校少先队工作由余标局校长为组长,伍顺燕副校长(党支书)主管,大队辅导员肖巧玲、副辅导员李晓仪具体负责,全体中队辅导员为成员,形成校长办公室——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各中队层级管理体系。

加强少先队干部培养,打造得力小助手学校注重队干部的队伍建设,在中队委和大队委的组建中充分发挥队员的民主作用,每两年召开代表大会,让队员民主选举自己的领导者。

学校还注重办好队干培训班,让每一位队干都参加不少于5个课时的岗位培训。

此外,学校的校风校纪量化评比活动等执勤、检查活动,放交给队干,锻炼队员的工作能力。

此外,学校少先队鼓号队建设规范,鼓号及鼓号服装齐全,配备了一百多人、共十个单元的鼓号队,鼓号队坚持每天训练。

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水平学校严把辅导员配备关,选拔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担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将辅导员培训列入学校学习制度,认真执行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或经验交流,还组织辅导员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学习,多想办法提高中队辅导员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责任感。

根据每学期少先队工作的重点,组织中队辅导员学习市少先队工作意见文件精神、交流班队工作经验,大队部还召开不定期的小型中队辅导员会议等。

提倡辅导员多读书,写活动随笔,把辅导员取得的荣誉、奖励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努力为辅导员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完善校外资源,拓展教育资源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最好的教育,学校除重视培训外,还特别注重校外优秀资源的利用,争取各方面的力量,聘请了区关工委、检察院、交警大队、市政协书画协会等20余名优秀人才担任校外辅导员。

“乐”文化助力“乐”成长

“乐”文化助力“乐”成长

“乐”文化助力“乐”成长 李广忠 王志军 王丹丹 靳世洁(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八小学)摘 要:濮阳市油田第八小学提出以“乐”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秉持“尊重差异,多元统一,各得其所,各有所乐”的育人理念,促进教师“乐于从教、乐于研究、乐于合作、乐于反思”,促使学生“乐于读书、乐于思考、乐于互助、乐于分享”。

学校旨在通过“乐”文化的建设,营造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其乐融融的校园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

关键词:“乐”文化;特色学校;“乐”成长濮阳市油田第八小学1980年8月建校,最初是由大庆油田调来的几名曾从事过教育工作的干部、工人和家属教师白手起家组建的一所职工子弟学校,原名东濮油田采油第二指挥部学校,后更名为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二厂第一小学,由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二厂分管;1994年油田专业化改革重组,教育实行系统化管理,学校更名为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第二小学,归属中原石油勘探局教育培训中心管理;自1996年起,采油六小、油建三小、采油七小先后并入我校;2005年更名为濮阳市油田第八小学。

我校地处范县濮城采油二厂丽苑小区院内,在校师生1000余人,占地8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生源多为油田一线工人子女和附近农村儿童,教师90%在市城区居住,每天往返30多公里。

教师思想不稳定,学校文化建设比较薄弱。

2010年,为了加速学校发展,以李广忠校长为首的校委会提出了“追求和谐,享受快乐”的办学思想,号召全体师生养成以工作为乐、以学习为乐的良好习惯,锻炼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坚强意志。

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6年,学校开始归纳、提炼学校的特色,2017年学校确立了“乐”文化特色学校发展战略。

学校以“良好习惯是成功之基,坚强意志是成功之本”为办学理念,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教育理念。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以果蔬实践园为依托、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师生的精神素养,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和乐文化传统

和乐文化传统

和乐文化传统
和乐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和谐、
团结、亲情的追求和表达。

和乐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它融合了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中国古代,和乐文化传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宫廷中,有专
门的宫乐乐队,负责演奏各种乐曲,以陪衬皇帝的日常生活。

而在民间,人们也经常以歌舞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这些和乐文化传统,不仅是音乐艺术的表达,更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中,和乐文化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国内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中国的京剧、昆曲、古琴等传统艺术形式,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爱。

和乐文化传统也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和庆
典活动中,人们常常会以传统的音乐、舞蹈等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这些和乐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表达。

总的来说,和乐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
民对和谐、团结、亲情的追求和表达。

和乐文化传统不仅在古代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乐文化传统将继续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的贡献。

例谈以“和乐”文化提升德育实效

例谈以“和乐”文化提升德育实效

例谈以“和乐”文化提升德育实效作者:廖英张萍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9年第07期摘要:“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

”“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在“和而不同,各得其乐”的核心内涵上实施“和乐”德育,将“和乐”文化渗透到德育实践中,弘扬“和”文化,践行“和”理念,让“和”思想润泽城北校园。

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日益凸显,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和乐”文化;德育教育;文化建设一、课堂阵地“多元整合”,激发学生尚德乐学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

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道德素养。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

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活动、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

学校首创了“成长在中队”的系列主题教育中队活动。

这种家长、学生、辅导员“三互动”的活动在社会、家长中广受赞誉。

关于润心育人共助成长的演讲稿

关于润心育人共助成长的演讲稿

关于润心育人共助成长的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润心育人共助成长》。

有人说,人总要守望些什么,哪怕是一轮红日,一弯新月,抑或一种精神,一个梦想。

因为守望是一种昂扬的生存姿态,是思考的张力,行动的动力。

生命的活力。

回眸11年的教育历程,我涌动着幸福,徜徉着快乐。

因为一路走来,我一直追逐着梦想,守望着教育的"星空"。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一句话也惊天动地”,童年时,我便对这首歌耳熟能详。

心里充满了对教育“星空”的敬仰和神往。

是我的老师诠释了"守望者"的神圣含义。

他从教多年,带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书卷气,从朝气蓬勃到凳染霜花。

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的赤诚,让我对守望教育的"星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我们学校有的老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工作,每天一到校就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哪怕生病,也未曾给孩子们落下一节课。

他那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连年轻教师都自叹弗。

我想这就是—种守望精神吧。

有的老师是小学调入五里界中学的教师,他们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刻苦钻研业务技能,他们在教学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再难管束的学生到了他们手里,都会谦虚有礼;成绩再糟糕的学生到了他们的班级,也会勤奋有加;他们带的班级即没老师的时候,仍能有序学习;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当老师的都知道,我们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很不容易了。

可们却能年年如此,这难道不是—种奇迹,不是我们应当守望的教育“星空”么!有的老师是我工作中对给予帮助他们是循循善诱的长者,一直指导着我的教育工作。

曾多次深入我的课堂听课,帮我修改教案,改进教学。

让我在业务上不断提高,在境界中不断提升。

幼儿园乐文化理念

幼儿园乐文化理念

幼儿园乐文化理念
幼儿园乐文化理念
一、乐文化理念
1、乐文化身处其中,要让孩子在轻松、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充分感受欢乐,同时也能够自主成长,真正地把握自己的生活。

2、乐文化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探索新知识,拓宽视野,创造性地展示自我,在乐趣中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3、乐文化要让孩子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使他们在学习中“喜欢”而不是“被动”,让他们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发现,以及勇敢而积极地去尝试,发现自我价值,建立健康的人格。

二、乐文化的核心
1、自主探索:鼓励孩子勇敢尝试,主动思考,不断探索,融会贯通,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2、社会结构:要发挥孩子的社会能力,融入团队,掌握价值观,参与不同活动,增加协作精神,提高社会能力。

3、文化意识:要让孩子在文化创新中体验乐趣,提高对文化历史的认识,培养有礼貌的文化素养,自觉担当文化传承的使命。

4、情感管理:要培养孩子的情感识认、情感表达和情感控制能力,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以轻松快乐的方式体验生活。

三、乐文化的内容
1、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全面能力,让他们主动上台表演,积
极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学习体验:引导孩子参与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创新,体会真实的学习体验,发展自我能力。

3、思维创新:培养孩子思考、创新的能力,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力,用想象力去解决问题,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4、品德发展:在乐趣中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热爱劳动、珍惜时间、守纪律,成为负责任的未来公民。

佳节共度文化润心作文

佳节共度文化润心作文

佳节共度文化润心作文参观文化场馆举办的传统文化展览,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刺绣、制陶等技艺,游览风景名胜感悟厚重历史人文底蕴,参加社区国学课堂、国风讲堂,利用假期时间学习京剧、粤剧、黄梅戏等传统艺术……暑假开启,“N种打开方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文化之美,在动手动脑中收获了欢乐,提升了能力。

正是在这些切身体验中,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散进青少年心田,厚植起未来的希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强不强,直接关系着他们未来能不能当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对广大青少年而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滋长自信、涵养精神、通晓哲理,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辅助作用是综合性、多方面的。

促进青少年各项能力全面发展,关键在启智润心,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课内学习的“读万卷书”,与观察中国现实、触摸中华文化的“行万里路”,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通过手工实践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技艺,通过游学感悟名山大川、风土人文中蕴含的本土文化特质,通过专业训练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专长,都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有益尝试。

教育引导青少年习得中华文化,要让各类学习体验项目既有意思也有意义。

让文化体验有趣好玩,才能更好调动青少年凝聚心思、投入精力到传统文化上,但只有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找到传统文化对接时代发展和生活需要的对接点,才能让青少年真正领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更好发挥文化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功效。

比如推出文创产品,除了好玩好吃,不妨也运用二维码等形式详细推介其中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意涵。

又如文化类研学活动,可以少组织拓展和训练,多设定文化主题、布置研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潜心钻研破解文化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乐文化润心,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
发表时间:2020-03-02T20:28:55.850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作者:刘玉信[导读] 2019年10月,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紧扣育黎属地“以和育心,泽被黎民”这一文化命脉,申报并立项了威海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264500
2019年10月,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紧扣育黎属地“以和育心,泽被黎民”这一文化命脉,申报并立项了威海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运作过程中,学校以和乐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引擎深挖和乐文化内涵,弘扬传承育黎人的“和乐”精神,创新“特色立校、民主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效”的办学思路,努力探索和乐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践的路径,以和润心,让每一个生命都享受到了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一、和乐环境文化滋养师生心灵
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

学校课题研究过程中,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力求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

“关注每一个,成就每一个”,这是小班化和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如何把这种理念全方位地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我们采取了“发动每一个,精致每一个,凸显每一个”的文化建设策略,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智慧,由内及外、自下而上地打造了小而特、精而美的校园文化。

学校的“红色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解读办学行为和办学目标。

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熏陶染。

教室墙壁上,校园宣传橱窗上,教学楼的走廊上展示着学生们的稚童初笔,催生了孩子们的灵气。

每一间教室,让校训、班训、校风、教风、学风上墙,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

我们广泛发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制定班训和班规,自主美化教室,精心设计主题班会。

在师生中开展了给校园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主体建筑及主干道的命名活动。

师生们乐此疲,紧扣和乐做文章,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校园主体建筑的名字应运而生。

让师生望楼生义,心生和念。

宣传栏上、走廊旁、草坪边,科学设计标识出一些浓缩的体现“和乐”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校园主干道西侧的宣传刊板上,展示出和乐课堂的模式,彰显着和乐教师、和乐学生、和乐家庭的风采,主干道东侧呈现的和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乐教育体系的构架、和乐管理的内涵、和乐课堂的精彩瞬间……让充满生机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和乐”文化的浓厚氛围,使校园真正变成了师生们学习文化、养成道德、提升思想的学园乐园和家园。

二、和乐课堂文化开启学子心智
课题运作过程中,学校在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上出实招,将青岛八中的“学帮理练”嫁接进育黎校园,建构起了适合育黎教育实际的“148”和乐教学模式。

为了激活课堂春水,学校构建起了“148”和乐教学模式,即“一个目标,四个原则,八个环节”,一个目标指的是课堂上要认准一个目标:“让学习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生”;四个原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四个原则:聚焦课堂,注重过程,学为主体,精讲善引;八环节指课堂上要唱好课堂八步曲。

备课觅趣,备好为炊之米,让教师乐在其备,学生乐在其盼;导入激趣,营设学习的磁场,让教师乐在其导,学生乐在其趣;质疑生趣,构建独立学习的空间,让教师乐在点拨,学生乐在活动;展示添趣,搭建激情放飞的舞台,让学生乐在勤思,教师乐在聆听;拓展逸趣,拓展知识积淀的海洋,让教师乐在拓展,学生乐在探究;开辟反观自省的乐园,教师乐在启智,学生乐于创新。

“148”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运行,让课堂教学比以往更加立体化,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学能力得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日渐养成,有力促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和乐管理文化规范师生言行
管通则理顺。

为了让课题研究下接地气,学校借力小班化教改实验,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差异,充分展示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优势,打造其教育教学的个性品牌。

与此同步,学校强力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创造性的通过“师德水平”、“教学水平”、“教育水平”、“个人素养水平”四个版块的管理,建制教师“个性成长档案袋”,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教师个性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以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力,让考评的杠杆向绩效倾斜、向正气倾斜,让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年轻有为、积极上进的教师脱颖而出,让“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

多元则和谐。

学校创新多元化管理文化,提倡百花齐放,兼容并蓄。

倡导级部、职能部门、教研组和班级创建自己的特色管理文化。

将各种思想与行为都整合到创新学校整体管理的组织目标之下。

由于学科特点,学科也独具特色,所以管理方式也各有千秋:语文学科的管理模式凸显了情感型,数学学科的管理模式倾向于周密型,历史学科的管理模式侧重于效率型,政治学科的管理模式趋向于民主型……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都需要服从学校既定的组织目标,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呈现百花齐放而又殊途同归的格局。

四、和乐课程催生孩子灵性
开设校本课程,是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渗透的契合点。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小班化改革相结合,与课堂教学、与教情学情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我们从教情学情出发,整合学科资源,开挖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小班化校本课程体系。

一是养成教育课程;二是阳光健体课程;三是校本活动课程;四是开设了心理课程;五是书香润心课程。

为了让和乐教育深入家庭,融入社会,让所有人感受和乐文化的魅力,学生甘做和乐文化传播的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产生了“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社会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