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 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 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 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1 4× 1 2-------------2 套书的本数← 2 8……14×2 的积10 套书的本数←1 4 0……14×10 的积(个位的 0不写)---------------1 6 8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六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材P46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
它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因此在计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②掌握乘的计算过程。
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3、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梓林小学徐喜教学内容:教材 63 页例 1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在算法探究和问题解决中,体会策略的多样和优化,体会笔算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1.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层乘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主题图:12 本新书,每本 24 元,应该付多少钱呢? 2、列式: 2412 那究竟是多少元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虽然我们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但你能将它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方法来的。
试试看,写在本子上。
1 / 4二、探究笔算,沟通算理㈠自主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2、教师巡视,收集方法板演预设方法:估算、连乘、拆数、笔算㈡沟通算理 1、整体反馈:这些方法都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而且都运用了旧知 2、分层次沟通,让板书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① 这些方法都合理吗?(出现估算的情况下,否则省略)② 将连乘、拆数系统反馈(如果学生只出现 2 本和 10 本的分法,教师没有必要继续引导出其他的分法再比较感知简便,可直接联系到笔算;倘若出现拆分 24 元的情况,可放在两道练习后,让学生对 1224 进行笔算,再进行沟通,分析比较中体会笔算的必要性)板书:24112421观察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3、数形结合,理解竖式(课件梳理笔算过程) 48 怎么来的?很奇怪,这个 24 和 48 怎么这么对的?(24 表示 24 个十, 0 省略不写, 4 要和十位对齐) 2 4 1 2 板书:4 8 242=48(元) 2 本书 2 4 2410=240(元) 10 本书 2 8 8 48+240=288(元)12 本书课件梳理笔算过程,同桌交流 4、12 本书的价格我们都会算了,那如果买 11 本呢?你能用笔算的方法算出来吗?24112421规范书写(顺序)集体练习(理解第二层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分别及时反馈,注---------------------------------------------------------------最新资料推荐------------------------------------------------------意横式后面答案的书写(三)归纳小结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笔算分几步?哪三步?(先再最后)三、巩固和应用(一)尝试练习:2313 4121 1、展示对的,说说怎么算的(脱离具体情境) 2、出示错的,找出错在哪里,分析原因(如果出现第二层乘积末位对齐个位的错误,可用上面的情境来帮助理解说明) 3、学生订正,同桌检查(二)选择填空:①2134= A、 574 B、 905 C、 712 D、 714用眼睛观察,不计算,你能选出正确答案吗?②3223= A、 716 B、 726 C、 736 D、 746 只用观察还能确定哪个是正确答案吗?那怎么办?(意图:体会口算的局限性,笔算的通用性)(三)解决问题图:三字经每本 12 元长袜子皮皮每本 22 元三(1)34 个小朋友准备每人买一本相同的书,你有什么建议吗?算算一共要多少钱? 5、计算大比拼33313212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411= 2412=288(元)2421= ↙↘10 本 2 本学生板演处:3 / 4。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相关推荐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11×5= 110×5= 110×50=30×20= 30×200= 300×20=2、笔算:24×4= 39×2=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
思考:1、笔算14×12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数相乘时不进位的概念和原理。
2.能够应用不进位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2.教师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卡片。
3.学生准备活页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知道,两个两位数相乘时,我们平时是如何计算的?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2.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与引导。
探究:1.教师出示一个例子:23×46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例子,并询问学生:你注意到什么规律了吗?请描述一下。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没有进行进位?4.教师带领学生使用现代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观察计算器上的数字显示情况。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什么情况下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记录在黑板或白板上:当两位数相乘的两个个位数字的乘积不超过9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卡片,要求学生使用不进位的方法计算出乘积,并将答案写在活页纸上。
2.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巩固:1.学生自行检查并纠正答案,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并进行讲解。
2.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以及如何确定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
拓展:1.教师出示更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不需要进位的情况下计算出乘积,并将答案写在活页纸上。
2.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并自行检查纠正答案。
归纳:1.请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和原理,并将归纳结果写在活页纸上。
小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2.学生提问并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2.阅读与乘法相关的文献材料。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优秀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6页笔算乘法例1教学目标:1、结合点子图,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3、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开火车)14×4= 150×6= 23×4= 18×10= 310×30= 请生说说23×4和310×30的计算方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练习。
1 42 1 3× 2 × 4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上学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师:爱看书吗?老师准备到书店去给大家买书,请看。
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会列算式吗?为什么用乘法算?(二)利用点子图,探究算法。
1、合作探究:师:14×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得多少呢?大家想不想自己想办法求14×12等多少?出示学习提示:(1)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
想办法求出14×12=?(2)把想法在点子图上圈出来,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
(同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学生,发现特色算法。
)2、学生结合点子图,展示算法。
预设生1:12行分成2个6行 14×6=84 84×2=168生2:12行分成3个4行 14×4=56 56×3=168生3:12行分成9行和6行 14×9=126 14×3=42 126+42=168生4:12行分成10行和2行 14×10=140 14×2=28 140+28=1683、探究算法实质。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优秀8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秒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习,口算13×3=11×2=21×2=13×30=11×40=21×30=390+39=440+22=630+42=学生练习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
(出示书店一角)二、探索新知(在课件播放的同时,出示小红买书的情景)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得出:小红买《上下五千年》,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谁知道小红在为什么问题而苦苦思索着呢?(课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出示对话框)2、谁会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3、揭题:从这个算式中谁知道我们将学习什么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4、估算:师:现在有这样的四个答案(课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觉得哪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为什么?(生说着各种理由,a:从积的个位考虑;b:从积的位数考虑;c、d无法确定)师:c、d无法确定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吧!5、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间或者前后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学情预设: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12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12篇〕第1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通过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在探究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根底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局部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师:这也是小红正在考虑的问题。
〔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
〔提醒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根底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考虑,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笔算乘法。
教材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乘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设计本着“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究交流中获得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促使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探究新知,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经过独立思考、比较与交流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笔算过程,会使用笔算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笔算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习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奥运福娃。
谈话:同学们,看谁来了?你们高兴吗?(高兴。
)有信心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吗?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福娃的礼物,谁表现好,谁就有机会获得。
想得到吗?首先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一个福娃玩具24元,买5个需要多少钱?谁会列式?快速算算需要多少钱?追问:①24×5是几位数乘几位数?②买10个这样的福娃玩具需要多少钱?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卡片。
)24×10又是两位数乘什么数呢?(两位数乘整十数)师:回答非常正确,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们是最优秀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为算法多样化创设条件。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出示主题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6、研究笔算的方法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24 24×12 ×1248……2×24的积48……2×24的积24 ……10×24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拆数)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学习探讨的。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学习有兴趣。
学习前,学生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检查、互相改错)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交流。
2、生理解题意,列式。
3、师: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学生回答,并评判每种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比较。
(三种方法)4、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二、探索尝试,找寻方法。
1、用你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1)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
学生评判优劣。
(2)学生多种方法中,师生共同优化出一种(拆数法):24×10=24024×2=48240+48=2882、尝试笔算24×12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1)、尝试解决问题: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先独立思考,书写再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投影仪中一一展示算式,学生评判对错,说出每一步的由来。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1 教学内容:本单元基础: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时间:8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
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5篇)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5篇)数学三班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篇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同学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挨次及局部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同学经受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关心同学把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学情分析“数的运算”在学校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同学对数学根底学问与根本技能的把握,关系着同学观看、记忆、意志、思维等力量的进展,关系着同学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
计算力量是每个公民具备的根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1、结合彩笔问题,经受用已有学问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根底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育同学的迁移推理力量,把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算理的根底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同学观看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依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沟通,进展互评。
同学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假设没有,教师也参与活动,提出问题。
比方: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同学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假设买了12盒呢?同学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究,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同学明确应当计算出结果〕1、教学24×12的算法。
〔1〕同学利用已有的学问,思索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教师巡察,了解同学的解答状况,对有困难的同学进展关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
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生: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生: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二)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运算规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习题集。
2.教学资源:相关习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师问: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方法吗?学生回答:使用竖式计算方法。
2.教师继续问:竖式计算方法中有时会出现进位的情况,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计算更简便呢?学生思考片刻后,一些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不进位。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说: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方法,即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
Step 2 发现问题1.教师出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目,例如:“36×23”。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如何不进位进行计算。
教师问:如果我们使用不进位的方法进行计算,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一些学生可能会回答:在计算十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不产生进位。
3.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并指导学生观察乘法表格的规律。
教师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乘法表格的规律,来推导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Step 3 探究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格的规律。
教师问:同学们观察一下乘法表格,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观察后,有人可能会回答:十位数的计算是个位数乘十位数的结果。
2.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教师说:很好!那我们再观察一下个位数的计算规律。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 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原理。
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 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思路转化成笔算的方法。
2. 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技巧和速度。
教学过程:一、前导活动(5分钟)1. 教师呈现两组两位数(如23、34)让学生用心算方法解决问题(23+34=?)。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和今天要学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或联系。
二、导入新知(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说并写在黑板上两位数的形式,音、数字、数码意义。
2. 教师呈现两个两位数,学生随机乘法,口算(需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运算技能,如45×23、36×57、69×34等)。
三、示范操作(10分钟)教师为学生演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1. 个位数相乘,把结果写到乘法横线下的个位数位置。
2. 十位数相乘,把结果写在个位数左边的十位数位置(这里不进位)。
3. 把所有结果按位对齐,再相加得到最后答案。
四、练习方法(20分钟)1. 老师提供几个示例,引导学生自己模拟不进位乘法进行练习。
2. 提倡学生做题时用文字和笔画的方式记录思路过程,帮助理清思路,提高思维深度。
3. 教师的及时点拨与纠错。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供更复杂的示例并让学生独立完成笔算乘法练习。
2. 呈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想象并进行数字计算,如对五公里长的马路每一公里的步行时间进行计算等。
六、运用回顾(5分钟)1. 让学生轮流上来做板书,展示自己在课程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2. 教师对掌握不到位的学生的进行强化教学。
教学方法:1. 鼓励学生分享答案;2. 节约时间,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3. 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创造真实生活中的形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并及时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回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2)保持计算过程的条理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急于求成而忽视条理性,导致计算错误或者遗漏步骤。
举例:在纸上进行计算时,应该保持每一步的乘积和进位清晰可见,避免混淆和错误。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计算:学生可能难以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乘法计算模型,或者在选择乘数时出现错误。
举例:计算52×34时,先计算2×4和5×4,再计算2×3和5×3,最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得到结果。
(2)运用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学生需要学会在纸上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包括正确地写下每一步的乘积和进位,以及如何将乘积相加。
举例:计算过程中,将2×4的结果8写在个位下方,将5×4的结果20的个位0写在十位下方,十位2作为进位。
(3)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将问题抽象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模型:学生需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成乘法计算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举例: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2千米,行驶了3.4小时,求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2.教学难点
(1)正确处理进位:学生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容易在处理进位时出现错误,特别是当乘积超过10时,如何正确地将进位数值加到下一位的乘积上。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算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共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例1主题图、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4)讲解14乘12竖式。
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
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10的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第六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容:
三年级下册教材P46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
它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容是不进位的,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因此在计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②掌握乘的计算过程。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
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3、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
的学习习惯。
5、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2×3= 12×10= 12×13=?
师:前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第三道题学过吗?
生:没有。
但是我们可以用前两道题的结果算出第三道题目。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
生:把13分成3和10,12×13就分成了12×3和12×10。
再把两次、结果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到了什么方法呢?
生:先分后和。
师:不错,利用先分后和的方法我们解决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难题。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探究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周末,老师和饶岚一起去书店给同学们买课外书。
何老师买了12套,1套14本,你能帮老师算一算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吗?
1、怎样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了,能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吗?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点子图,利用点子图来帮助你们计算。
(介绍点子图)
三、启发思维,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借助学具完成。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学生汇报。
(预设)
生:利用点子图,可以把12行分成2个6行,先算一个6行是14×6,再乘2.(学生汇报同时教师在ppt上演示)
生:可以把12行分成10行和2行,分别算14×2和14×10再把两次结果相加。
生:可以把14列分成2个7列。
用12×7×2.(对能想到独特分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
刚才同学们利用点子图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不管你们利用哪种方法,用到的数学思想都是先分后合。
每一种计算方法都有2步或者3步计算。
如果每一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都这样做,大家觉得麻烦吗?有没有比这书写起来要简单的做法了?
生:用列竖式的方法。
师:对了,这位同学已经提前预习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四、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竖式 1 4
×1 2
师:在刚才的点子图部分同学把12分成了10和2,现在我们把12分成1和2,1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
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24。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先将1遮住,竖式就变成了
1 4
× 2
师:这个竖式大家熟悉吗?(生答)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计算方法用2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的4和2。
(课件同时出示点子图,14×2表示先算前2行的点子数。
)
师:十位上的1怎么去乘呢?先想这个1在点子图中表示后面10行的数量,14×10=140,所以再用十位上的1分别去乘4和1,结果是14。
(教师故意将14末尾的4和上面积的末尾对齐,引出疑问)
生:数位对错了。
师:怎么错了呢?
生:十位上的1×14表示14个十,而不是14个一,所以4要和第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14后面的0要写吗?
生:不需要。
(课件先特殊字体出示末尾的0,再强调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课件删掉0。
)
师:我们已经分两次乘了,结果出来了吗?(没有)
师: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结果再相加。
也就是说老师一共买了168本书。
教师在黑板上再次板书竖式,边说边写。
强调每一次乘的过程和其中一种分点子图的道理是一样的,借此强调竖式计算是把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统一到一个竖式中,且这样更加简便计算。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感受新知识的简洁性。
2、学生回顾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教师引导。
3、比较今天学的新知识和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并汇报。
四、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小小神算家。
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到“智慧岛”上玩一玩吧。
课件出示教材46页做一做4道笔算题目,分别请学生上台板演。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
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习题,指出错误。
4、有几棵大树生病了,谁愿意当医生帮它们治一治了?
课件出示教材47页第三题3道改错题。
分别请同学汇报。
大树爷爷病好了,它要组织大家打打羽毛球锻炼身体,可是它遇到了个数学问题,你能帮帮它吗?
3、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47页第4题。
五、归纳梳理,总结收获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请大家谈一谈在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
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重点明确: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先从个位乘起,当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时,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六、作业设计:
1、做书本P47 第
2、5两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14×12=1688(元)
1 4
× 1 2
2 8 (2)×(14)的积
1 4 (10)×(14)的积
1 6 8 (28)+(140)的和
答:一共买了168套书。
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在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构建了新旧知识的大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循序渐进而不是凭空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利用点子图探究计算方法。
但是这个过程学生刚开始不能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花费了较长的时间,使得留给同学们的练习时间比较少,不能暴露学生的更多问题,这也是本节课不到位的地方。
在涉及到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多加提示,可以举出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能很快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同时,在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要从个位算起时,没有强调第二个因数中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同样要从个位算起,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十位乘十位积写在十位上,十位乘个位后积写在个位或百位的错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