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构建
全域旅游总体体系架构建设方案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采集
通过各类传感器、问卷调查等 方式收集游客行为、消费等数
据。
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形成有价值的信息。
决策支持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旅游管 理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 形式直观展示,方便管理者快速
03
推进旅游交通无缝对接
加强旅游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开通旅游专线、观光巴士等,实现旅
游景区、景点之间的便捷通达。
住宿餐饮设施改善计划
01
02
03
提升住宿设施品质
鼓励建设高品质酒店、特 色民宿等住宿设施,推动 住宿业向品牌化、连锁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丰富餐饮业态
发展各类特色餐饮,包括 地方美食、风味小吃、主 题餐厅等,满足不同游客 的口味需求。
系的专业化水平。
创新点及亮点展示
01
02
03
04
智能化旅游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提供智能化导游、智能推荐
等创新服务。
旅游大数据应用
基于旅游大数据,实现游客行 为分析、旅游市场预测等创新
应用。
绿色旅游发展
注重环保理念在旅游中的体现 ,推动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
开发。
跨界合作与创新
拓展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 作,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社区参与,共享发展成果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和收益。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
运用创新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全域旅游可持 续发展。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交通服务创新方案
交通服务创新方案一、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1、实时公交信息服务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公交站台的电子显示屏,为乘客提供准确的公交车辆实时位置、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
乘客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减少等车焦虑。
2、智能公交调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公交车辆的运营进行优化调度。
根据实时的客流量、道路拥堵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公交班次和线路,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3、公交优先通行在城市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并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给予公交车辆优先通行权,确保公交车辆能够快速、准点运行,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
二、共享出行服务1、共享单车与共享电动车合理规划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的投放区域和数量,加强车辆的管理和维护。
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车辆的定位精度和防盗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
2、共享汽车推广共享汽车服务,在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等地设置共享汽车停放点。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预订车辆,使用完毕后在指定地点归还,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
3、拼车服务建立拼车平台,鼓励顺路的居民拼车出行。
通过算法匹配乘客和车主,合理规划拼车路线,降低出行成本,减少道路上的车辆数量。
三、个性化出行服务1、定制公交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公交线路和服务。
例如,为上班族提供从居住小区到工作地点的直达公交,或者为学校、医院等特定场所提供专线公交。
2、旅游交通服务针对游客的出行需求,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交通产品。
如旅游巴士专线、景区直通车等,提供一站式的交通和旅游服务,方便游客出行。
3、无障碍出行服务关注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提供无障碍交通工具和配套设施。
例如,配备轮椅升降装置的公交车、地铁站的无障碍通道等,确保他们能够安全、便捷地出行。
四、交通基础设施创新1、智能停车场建设智能停车场,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停车场的车位使用情况,并引导车辆快速找到空闲车位。
同时,支持在线预订车位和无感支付,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旅游目的地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构建
区, 包括 露 营 区、 内住 宿 区、 饮 区、 物 区、 题 室 餐 购 主 休 闲娱 乐 区、 主题 活 动体 验 区等 。 自驾 车风 景 道 是 针对 自驾 车 游客 的体 验 要 求 ,
容主 要包括 信 息咨询 服务 、 车租赁 服务 、 汽 车辆 维修 保 养服 务 、 险服 务 、 流 服 务 以及 其 他 必 要 的 服 保 物 务等。 自驾 车营地 可分 为景 区依 附型和体 验 型两种 类
务 接触 情境 中的 良好 交付 能 力。 交付 能力 的核 心是 可接 受性和 互 动性 , 中可 接 受 性 是 指公 共 服 务 要 其
务。 二 、 驾 车 旅 游 服 务 体 系 的 空 间载 体 自 自驾 车 旅 游 服 务 体 系 的 空 间载 体 包 括 自驾 车 综
性质 的旅 游活 动情 境 中 , 游 者 缺 少 关 于 目的地 服 旅
务 信 息 的储 备 , 更依 赖服 务 系统对 其传 递 所需信 息 , 而旅游 活 动 的综合 性又决 定 了这 些信 息往往 是 多方
旅 游学 刊
第2 7卷
2 1 第 3期 0 2年
令 顾 客满 意 的一般 性服 务质 量标 准包 括服 务人 员的 职业 化并具 备 相应 的知 识 和 技 能 、 务 人 员 的 态度 服 和 可信 性 、 服务 的可 接近 性和 弹 性 、 务 的可 靠性和 服 可依赖 性 等。具 体 到 旅 游 公 共服 务 中, 要表 现 为 主 主动 的服 务 意 识 、 情 的服 务 态度 、 活 的 服 务 方 热 灵 式、 范 的服务 礼仪 、 好 的服 务 环境 、 规 友 好客 的服 务
其 次 , 游 者 的特 殊情 境 性 质 量 要求 是 指 旅 游 旅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智慧旅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信息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同时,构建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成为实现智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智慧旅游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旅游服务效率和质量,从而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首先,智慧旅游将实现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
通过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将各类旅游资源信息集中整合,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网站等渠道方便快捷地获取到各类旅游信息,从而更好地计划自己的行程。
其次,智慧旅游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旅游推荐和定制服务。
根据游客的个人兴趣、喜好和需求,系统可以智能推荐最适合的旅游线路、景点、美食等,大大提高了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此外,智慧旅游还可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为游客带来更加真实、丰富的感官体验。
然而,要实现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仅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游客的权益和提供安全、优质的旅游环境。
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包括加强景区的执法监管,规范旅游从业者的行为,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确保旅游服务的公平、公正、透明。
同时,政府还应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交通、卫生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在旅游景区设置便民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导游、紧急救援等服务。
除了政府的角色,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各个旅游行业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等企业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旅行社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游客提供更准确、丰富的旅游信息,同时提供定制化的旅游线路服务。
酒店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提供更舒适、安全的住宿环境,提高服务效率。
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作者:朱娜卡茜燕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12期摘要: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游客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和游客满意度。
目前,智慧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如何利用智慧旅游建设促进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章在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慧旅游;北京市一. 研究背景2001年初,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建设,“金旅工程”,是旅游部门参与国家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国家信息化工作在旅游部门的具体体现;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第五条和第十条分别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这表明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首先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1年12月,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任务,写进了《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2012年1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颁布《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用三年(2012-2014年)时间,初步建立信息化、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的北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以上系列文件为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智慧旅游的发展基础,智慧旅游发展必然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二. 概念界定目前,学术界对智慧智慧的概念还没有一致地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定义:叶铁伟认为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1];张凌云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为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变革。
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旅游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旅游业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因此,国际旅游城市的评价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经济、旅游服务四个方面构建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旅游资源指标1、景点数量比例:比如公园、博物馆等,计算城市内每个人口能享受到多少个这些设施。
2、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旅游资源类型:如自然、人文、休闲等资源,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优势。
4、旅游资源保护指数:反映城市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包括景区的环保、文物的保护等。
二、旅游环境指标1、交通便利度:比如公共交通线路的完善程度、机场、车站等的数量和覆盖范围。
2、安全指数:包括治安指数、交通安全等方面。
3、环境保护指数:指城市的环境质量,如PM2.5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等。
4、城市美观度:反映城市整体的建筑风貌和城市规划。
三、旅游经济指标1、旅游收入比重:指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2、旅游产业增长率:反映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
3、旅游业对就业的贡献:指旅游业在城市就业中所占的比重。
4、旅游经济支柱产业类别:指旅游经济支撑的产业类型。
四、旅游服务指标1、游客服务水平:反映游客服务的质量,包括接待标准、服务态度、游客满意度等方面。
2、餐饮住宿指数:反映城市的旅游服务供应质量,包括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方面。
3、旅游交通指数:反映了城市的旅游交通服务能力。
4、旅游咨询指数:反映城市的旅游咨询服务能力,包括旅游景点的宣传推广等方面。
综上所述,在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经济、旅游服务四个方面构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城市的旅游发展状况。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构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构一、前言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需求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
为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构建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什么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提供的、以满足广大旅游者需求为目标的、具有普遍性、开放性和公益性的服务体系。
它包括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景区门票等各种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以及导游、保险等各种附加服务。
三、建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1. 促进旅游业发展。
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提高旅游者满意度和信任度,进而促进旅游业发展。
2. 保障旅游者权益。
建构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加强对旅游市场秩3. 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区观光向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转型。
4. 加强地区间合作。
建构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加强地区间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建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1. 完善交通运输设施。
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相关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停车场、汽车站等)。
2. 提高住宿餐饮水平。
包括酒店、旅馆、民宿等各种住宿设施,以及餐厅、咖啡厅等各种餐饮配套设施。
3. 完善景区门票收费制度。
建立统一的景区门票收费标准,并加强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监管,防止价格虚高现象出现。
4. 增加附加服务项目。
包括导游服务、保险服务等各种附加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
5. 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和价五、建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问题1. 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应该明确自己在建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
2. 资金来源。
建构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何筹集资金是一个关键问题。
3. 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是建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解析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解析作者:张德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第08期随着当前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使人民群众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给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智慧旅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主要以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些高新科技手段为支撑,通过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服务终端更好地为大众和旅游企业提供综合性的应用平台。
引言智慧旅游发展迅速,想要充分应用该技术,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和网络查询,并分析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的实际发展现状,针对智慧旅游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方案,使智慧旅游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
一、智慧旅游系统的作用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提高了对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旅游人数不断增多,游客需求各异,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个性化旅游需求,还需要旅游部门充分运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展开深入调查和研究,基于传统的旅游服务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满足游客当前的需求,实现突破创新。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智慧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契机,相关人员在收集旅游相关信息时,针对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和吃住行等项目,可以通过智慧旅游系统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智慧旅游建设主要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统一整合资源信息。
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时,除了要收集门票等信息外,还要对景区附近的一些旅行社和酒店等进行详细调研。
同时,为了提高智慧旅游的优势,相关工作人员在构建智慧旅游体系时也要充分考虑景区的人文文化、环境状况和交通医疗状况等。
构建智慧旅游体系的目的是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体系,游客通过这些智能终端获取满足自己需要的酒店景区信息,然后再提供反馈,从而实现高标准、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智能旅游对旅游业的转型来说十分重要,当前传统的旅游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多方面的线下旅游需求,智慧旅游建设不仅能在传统旅游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同时也能實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为了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设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安全服务和环境服务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指南。
一、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交通建设:发展多元化交通方式,完善道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建设配套设施:要完善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包括公厕、停车场、休息区等,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3.智能化建设:加强科技应用,推动智能化建设,在景区引入智能导航、智能停车等服务,提高旅游的便利程度。
二、信息服务2.推动信息化建设:开发旅游APP,提供游客导航、景点介绍、交通信息等服务;在景区安装信息屏幕,发布实时的旅游信息。
三、安全服务1.加强安全监控:在旅游景点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对游客的安全监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2.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建立旅游景点的紧急救援中心,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游客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游客安全意识,鼓励游客文明旅游,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
四、环境服务1.提倡绿色发展:推动旅游景点向绿色发展转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2.强化环境管理:加强景区的环境管理,对垃圾的清理和处理进行规范化,并建立有效的垃圾分类系统。
3.加强保护意识教育: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引导游客爱护环境,不乱涂乱画,不采摘野生动植物。
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起到主导和规划的作用,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同时,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也要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优质的服务。
更重要的是,游客自身要从旅游文明的角度出发,文明旅游,爱护环境。
淳安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淳安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淳安县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钱塘江源头,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区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淳安县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淳安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应运而生。
一、总体目标根据淳安县旅游业发展需求,以游客为中心,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核心,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模式,构建具有淳安县特色的高品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交通、停车场、厕所、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游客出行便利。
其中,重点推进旅游公共交通优化工程,实现主要景区间的公交互联互通,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2.提升旅游信息服务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体系,通过设立旅游咨询中心、搭建线上线下旅游信息平台等方式,提供全方位、精准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同时,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旅游智慧化管理,为游客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3.优化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旅游应急救援能力。
同时,加强旅游保险宣传和推广,提高游客保险意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4.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同时,加强旅游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5.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发展,为游客提供优美的旅游环境。
同时,加强旅游文化挖掘和传播,弘扬淳安县特色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
三、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淳安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
2.落实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优势,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3.创新融资模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桂林市旅游交通服务系统构建研究
持 续发 展 。
【 关键词 】旅游 交通服务体 系;现状与 问题 ;系统构建 【 中图分类号 】F 9 . 5 23 【 文献标识码 】A
旅 游 交 通 作 为旅 游 业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承 担 着 实 现 旅 游
可 以说 ,桂林不仅是沟通 南北的要塞 ,而且 是连 接东西的桥 梁 ,现 如今 ,桂林市 正在 为打造成一个 国际旅游枢 纽城市而 努力 。
( )公 路 旅 游 交 通 。灵 活 、方 便 的 特 点 使 公 路 旅 游 交 通 1 成 为 旅 游 者 首 选 的最 普 遍 、最 重 要 的短 途 运 输 方 式 。近 年 来 , 以桂 林 市 区 为 中 心 ,辐 射 各 县 城 及 周 边 省 市 的公 路 骨 架 己基
等优 点使 铁路 交通 一直 成为 国 内旅 游 者首选 的旅 游交 通方 式。桂林市铁路交通 北接 京广复线 ,南接黔 桂、枝柳动脉 , 湘 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 ,火车可直达 国内主 要城 市。全市大
小 火 车站 2 7个 ,新 火 车 客 运 站 候 车 大 厅 可 容 15万 人 , 日吞 .
通条件 , 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旅游 交通 与旅 游 交通服 务 系统概 述 一
1旅游交通 . 旅 游 交 通 是 联 系 旅 游 者 与 旅游 地 之 间 的重 要 媒 介 , 是 旅
游 者 顺 利 到 达 旅 游 目的地 的 先 决 条 件 。对 旅 游 交 通 的 含 义 ,
国内专家学者看法不一 。傅云新 (0 4 2 0 )将旅游交通 定义为:
建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情况
X市建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情况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提升X市城市整体形象,X市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具有一流水平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
一、加快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建设。
景区交通可进入条件不断改善,我市去年来修建多条旅游道路。
其中,天佑堤该道路,全长5.87公里,北起205国道桥,南至XX景区,主路按城市一级路标准以BT模式修建。
二、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开始建立。
旅游信息化建设已有所起步,完善全市各个旅游景区点标识牌、旅游沿线交通标识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市旅游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的全覆盖,目前我市旅游标志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为游客出游提供了方便。
三、旅游接待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一是旅游景区进档升级。
目前,全市已开放旅游景区(点)10多个,其中,XX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XX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XX景区为2A 级景区。
目前,XX和XX正在积极申报4A级景区。
二是积极扶持旅行社发展,我市原有旅行社2家,今年新增1家旅行社,为我市游客外出提供了方便。
三是支持星级酒店的创建与评定,去年,我市加州商务酒店和X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分别被评为三星级、二星级饭店,实现了我市星级饭店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市饭店服务行业迈上了规范化服务的新台阶。
四、加快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法制、体制和机制;强化旅游安全风险防范;加强旅游安全监管,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完善各类旅游接待单位的应急救援设施设备与服务,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实施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保险体系,强化全社会旅游保险意识。
五、加快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相关景区向游客免费开放,同时鼓励景区推出更多优惠和便民措施,鼓励向困难人群如低收入群体、偏远地区农村的学生等推出免费旅游计划、旅游优惠券等优惠政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推进通信、景区停车场、无障碍设施、旅游厕所等旅游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第一章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形势一、旅游公共服务“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各地旅游资讯网站普遍建立,12301旅游服务热线逐步开通,旅游咨询热线在主要旅游城市普遍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在优秀旅游城市基本建立。
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建成旅游咨询中心及站点1500余个(不含景区内的游客中心)。
以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为主的旅游公共信息内容不断充实,信息发布渠道逐步拓宽。
(二)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各地旅游安全保障法规、标准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初步形成。
旅游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旅游安全投入逐步加大,旅游安全设施设备逐步完备,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境内外合作的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旅游保险功能逐步发挥。
旅游业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旅游全行业有效应对了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3·14”西藏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5·12汶川地震”、新疆“7·5”抢烧严重暴力犯罪、2008年末游客滞留泰国事件、甲型H1N1流感疫情、冰岛火山灰等突发事件。
(三)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更加便捷,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逐渐好转,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不断完善,自驾车旅游停车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东部发达地区的旅游集散系统初步形成,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有各类旅游集散中心300余个。
(四)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地不断推出旅游公益惠民便民产品和政策,改善休憩环境,不断提高居民休闲和生活品质。
截至“十一五”期末,共开放各类免费公园、博物馆、科普场所等约4000余个;部分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推出旅游年票,推动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为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优惠政策;建设公共游憩区、特色街区、游览观光步道等公共景观和游览设施;推动完善方便游客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等设施;推动旅游城镇的绿色环保发展。
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了当前旅游行业发
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游客出行。
2. 完善通讯设施,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为游客提供便捷
的通讯服务。
二、优化旅游景区服务
1. 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景区服务水平,规范景区秩序,增强游客体
验感。
2. 完善景区导览系统,提供多语种导览服务,方便国际游客参观游览。
三、加强旅游服务人才培养
1. 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
务意识。
2. 推行旅游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服务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
务。
四、推动旅游服务信息化建设
1. 建设旅游服务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
2. 推广智能导游系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五、加强旅游服务监管
1.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旅游服务行为的监管和检查。
2. 加大对不良旅游服务行为的惩处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1.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旅游服务进行评估,提升服务品质。
2. 鼓励旅游企业加强自身服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加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指导意见
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引言交通与旅游是两个互相关联且相互促进的产业,两者的融合发展对于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全面提升交通体系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
交通与旅游融合的重要性1. 促进旅游业发展•交通运输是连接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的纽带,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通过建设更多的交通线路和优化交通网络,可大大提升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的便利度和效率,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
•交通与旅游融合还能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2. 推动交通系统升级•旅游需求的增加对交通运输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引导交通系统的创新和升级。
•通过提升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服务水平,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进一步吸引游客选择旅游出行。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服务。
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 加强交通规划与旅游规划的衔接•在制定城市和地区交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旅游需求,合理布局和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形成完整的旅游交通网络。
•在国家和地方旅游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制定合理的旅游目的地布局,用好现有交通资源。
2. 提升交通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的规模和质量。
•完善旅游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方便旅游者进行旅游线路规划。
•加强交通运力供给管理,确保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交通运输能力,避免交通拥堵和旅游资源过度集中。
3. 增强交通与旅游的信息化应用•发展智慧旅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旅游信息查询、预订、导航和评价等服务,方便游客安排行程。
•推广电子票务系统,实现电子票务的便捷购买和使用,提高旅游交通的便利度。
4. 鼓励交通与旅游业务的深度合作•交通运输企业和旅游机构要加强协作,共同提供旅游交通服务,实现优势互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9.19•【文号】•【施行日期】2019.09.19•【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9月19日)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
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旅游规划体系构建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旅游规划体系构建策略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城市旅游规划体系的构建策略。
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旅游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城市旅游规划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论文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其次,针对城市旅游规划体系构建的需求和目标,提出包括规划体系框架、空间布局、功能区划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旅游规划、规划体系、空间布局、功能区划、可持续发展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引导和管理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各个城市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城市旅游规划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为城市旅游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一、规划体系框架(一)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关系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国土空间进行整体优化和合理利用的规划过程,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在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为城市旅游规划提供了基础和指导,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统筹各种资源,优化国土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城市旅游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框架下,通过对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估和分析,确定旅游核心区、次核心区和辐射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城市旅游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将旅游规划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实现旅游资源的集约利用、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旅游规划体系的组成要素构建城市旅游规划体系需要考虑多个要素,包括城市旅游资源、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规划内容等。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智慧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慧旅游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旅行方式和旅游体验。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各地也在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本文将围绕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系展开探讨。
智慧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为游客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首先,智慧旅游能够提供实时的信息咨询和导览服务。
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游客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交通路线和游玩攻略等信息。
而且,一些智能导览系统还能根据游客的兴趣和偏好,个性化地推荐景点和活动。
此外,智慧旅游还可以提供在线订票、预订酒店和购物等服务,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安排行程和满足需求。
然而,要想实现智慧旅游的理想效果,靠单一的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设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依托政府和社会力量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包括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旅游咨询、旅游质量监督等方面。
例如,要实现智慧导览的效果,就需要在旅游景点设置WiFi覆盖和导览设备,并且提供导览员的服务。
此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应该加强交通运输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安全保障措施,提升旅游环境的品质和舒适度等。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智慧旅游需要依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
例如,如果在某个旅游景点没有WiFi覆盖或者导览设备,那么游客就无法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另一方面,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借助智慧旅游的手段。
例如,在旅游景点设置智能导览系统可以减轻导览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智慧旅游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帮助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行为,提供更加精准的公共服务。
在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各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旅游业全域化游客服务体系搭建方案
旅游业全域化游客服务体系搭建方案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4)第2章全域旅游概述 (4)2.1 全域旅游的定义与特征 (4)2.2 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 (5)2.3 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 (5)第3章游客需求分析 (6)3.1 游客需求类型 (6)3.2 游客需求特征 (6)3.3 游客需求调研方法 (6)第4章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构建 (7)4.1 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7)4.1.1 统一规划原则:保证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与国家及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相协调,实现旅游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7)4.1.2 公平共享原则:保障游客在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中的平等权益,推动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
(7)4.1.3 便捷高效原则: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核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7)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74.1.5 创新驱动原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旅游服务模式,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7)4.2 服务体系构建框架 (7)4.2.1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涵盖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规划、旅游安全、旅游宣传推广、旅游投诉处理等方面。
(7)4.2.2 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布局,提高旅游交通服务水平,包括道路、航空、铁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7)4.2.3 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包括酒店、餐饮、旅行社、导游等方面。
(7)4.2.4 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全面、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信息服务。
(8)4.2.5 旅游产业协同体系: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包括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
(8)4.3 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8)4.3.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旅游立法,完善旅游政策法规,为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法制保障。
《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7 月18 日从交通部获悉,交通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意见提出,到2020 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旅游交通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意见提出,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统筹考虑交通、游憩、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开发,构建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
意见还提出,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快进交通网络。
依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民航、高等级公路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实现游客远距离快速进出目的地。
做好自驾车房车营地与交通干线之间联通公路建设。
意见强调,要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旅游功能。
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休憩娱乐、物流、票务、旅游信息和特色产品售卖等服务功能,设置房车车位、加气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主题服务区。
意见还提出,要促进铁路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打造精品公路旅游产品,开发水上旅游产品。
优化沿海邮轮港口布局,逐步形成分布合理的邮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构建摘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游客出行方式深刻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主要包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及旅游行政服务等五大体系,而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章以石家庄市为例,系统的探索城市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构建的框架与模式,力图对其今后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给予规范和指导,推动其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城市服务系统的全面提升。
关键字:旅游;石家庄;交通近年来,石家庄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提供了较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但是散点发展、不成体系,缺乏统筹规划,内容不完善、发展不规范,亟需顶层设计,给予规范和指导,推动石家庄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城市全面提升。
本文提出从三个方面入手,探索石家庄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模式与内容。
一、提升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增加石家庄与主要客源地之间航线、航班、列车和旅游专列的班次,大力提升客运能力。
航空方面,在目前开通44条国内、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增加至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北地区等国内主要客源地的班次,增加至京津、承德、张家口及周边重点省市支线航空的班次,适时增加至日韩俄、东南亚等国家热点目的地的班次。
铁路方面,依托石家庄全国重要铁路交通枢纽的地位,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运力强、舒适、快捷、安全、低价等优势,增开东北方向、山东方向、蒙古方向的旅游专线列车,增加到主要客源地的车次;依托石家庄全国高速铁路枢纽的优势,利用石太、石青、京广高铁开通旅游高铁专线列车。
公路方面,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增加至周边主要省、市、县的高速客运大巴及旅游大巴车。
二、增强市区至各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捷服务功能(1)完善公共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1、完善交通枢纽的旅游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集散网络和交通运输力量,在机场、火车站和各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根据其集散能力的强弱,建设不同级别的旅游集散中心,通过旅游大巴、公交车、出租车等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将游客送达目的地。
依托正定机场二号航站楼、石家庄新客站、石家庄北站以及西王、运河桥、南焦、白佛等客运站,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配套讲解员、导游图等服务。
在现有列车服务的基础上,完善旅游专线、专列的旅游服务功能,在专列上设导游服务站、旅游咨询车厢、安全服务台、观景车厢、旅游商品售卖车厢等针对游客的旅游服务设施。
2、延伸城市公交服务网络,推动旅游公交建设在现有旅游公交车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车次、增加线路、延伸路线、优化走向、提升车辆档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等,大力推动旅游公交系统建设。
增加近程热点线路,如市区至抱犊寨、封龙山、动物园、植物园等线路的车次;增开市区至周边热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专线公交线路,如市区至驼梁-五岳寨、西柏坡、天桂山、苍岩山、嶂石岩、赵州桥等地的"旅游直通车",同时对公交线路走向进行优化,使其尽量串联更多的景区与乡镇;提升车辆档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市区至鹿泉、正定、藁城、栾城等方向的快速公交系统(BRT),实现城市公交的提速与提量运营;推动开通更多的城市旅游观光巴士,对现有旅游公交车在车体结构、无障碍设施、外观形象、尾气排放等方面进行逐步换代升级,并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从中选取2~3条在投入模式、运营模式、设施功能、多语言讲解以及整合交通、游览、住宿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线路。
3、加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以石家庄大力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为契机,从建设阶段开始强调地铁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在人民广场站、中山广场站、火车站等重要的地铁换乘站及西王、运河桥、南焦、白佛等标准站增设旅游咨询台,配套咨询员、导游图等服务;二是在地铁列车车厢内部及隧道墙体两侧增设旅游视频宣传广告;三是依托地铁沿途景点策划"坐地铁游石门"精品线路。
(2)建立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以游客需求、功能分区、城市布局、交通条件、景区品味为依据,坚持因地制宜、服务大众的原则,在全市构建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
全市在城市中心、交通中心等人流聚集区建设2~3个集散中心,由旅游局负责具体指导,由当地相关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作,通常设有交通换乘站、旅游咨询服务区、宣传展示区、商务票务区、接待区、餐饮区、购物区、停车场等,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在重要的交通枢纽站建设集散分中心,一般提供换乘、咨询投诉、宣传展示、旅游接待、餐饮、购物等方面的服务;依托重点旅游乡镇、旅游聚集区建设旅游集散点,集散点距离目的地和景区最近,一般指提供换乘、咨询、餐饮等服务即可。
逐步实现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交车站、地铁站-集散中心站点-主要景区的无缝对接。
加强各旅游城镇、各旅游集散中心间的横向联系,推动联网售票、异地订票,实现区域化、网络化运营。
在各旅游集散中心建立电子监控平台、数据传输系统,与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接,将相关信息反馈至有关部门,加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依托石家庄的区位交通优势,面向省内外自驾车游客,通过自驾车旅游服务区、自驾车营地及车辆租赁、信息导引、快速救援等服务体系设置,在全国率先建立一个区域性、一体化运作的自驾车服务体系。
1、自驾车旅游服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高速路段,依托现有服务区进行旅游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在现有的休息、餐饮、住宿、加油、汽车修理功能之外,增加旅游导引、旅游咨询、旅游宣传、特色购物等旅游服务功能;一类是国省干道路段,途经的每个县辖区范围内至少设置一个,统一服务标准,配套咨询服务台、资料展柜、通讯设备、旅游商品部、游客休息处、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
保障行程2小时以内有综合服务区,1小时以内有旅游厕所,形成完备的旅游综合服务区网络。
2、汽车露营地体系参照《汽车露营营地开放条件和要求》、《中国营地建设标准》以及《中国体育休闲(汽车)露营营地建设标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为目标,依托交通道路和风景优美之地或者在旅游景区附近,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用地条件的场地,建设湖畔型、乡村型、山地型、森林型等不同类型的汽车露营地25个。
营地主要配套游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租赁、信息咨询、汽车保养与维护、生活等综合服务功能。
由石家庄市旅游协会负责组建石家庄汽车露营地集团,通过不同的融资途径投资开发汽车露营地,创立石家庄汽车露营地品牌,实行连锁经营、电子网络化管理,使全区范围内汽车露营地具有互动、便利、安全、可靠、周到的服务功能,实现成本的节约,取得更好的经营效果。
3、旅游汽车租赁以现有省内的汽车租赁公司为依托,培育2~3家旅游汽车专用租赁公司,以石家庄市区、平山县、井陉县、赞皇县等地为中心,以重要的旅游村镇及重点景区为网点。
公司要配备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车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预约租车、送车上门、异地还车、汽车救援等服务。
4、汽车救援系统目前我国已有不少汽车救援从业机构,建议由市旅游协会组织成立石家庄自驾车旅游救援中心,为需要救援的车辆和汽车求援机构搭建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制定自驾车突发事件救援预案,确保自驾车旅游安全保障救援;加强对自驾游出行车辆及其驾驶员的管理,推动建立覆盖全市的、反应及时有效的应急呼叫与救援系统,为汽车露营地、旅游车辆及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维护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保险公司要加强自驾游意外险产品的开发,提倡和鼓励自驾游旅游者出游投保,提高游客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完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推进建设通往景区及各类旅游服务设施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
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布局应以集散服务场所、干线公路为骨架,以重要交通节点、换乘点、道路出入口和接驳处为重点;以交通引导、全景导览为主要功能,并提供中英(日韩俄)文的文字说明,打造规范、简洁、实用、国际通行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并加强在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旅游交通图和旅游宣传册的免费发放。
>参考文献:[1]戢晓峰,梁斐雯,陈方.云南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布局与优化对策[J].经济地理,2012(11).[2]陈淑兰,张宏乔,穆桂松.基于中部旅游合作的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3]程瑞芳,卢晓宾.河北省旅游交通与旅游经济相关性分析[J].经济论坛,2014(07).(二)创办涉外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化目前河南省的各大高校和旅游学校都未曾设立涉外导游专业,很多涉外导游都是要么外语专业毕业,要么旅游专业毕业,都未曾系统地接受涉外导游专业应该接受的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专业的学习和锻炼。
课题组认为,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应该在河南省高校以及有影响力的旅游学校初步设立涉外导游专业。
下面,就从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师资建设三个方面来建立符合河南省省情和特点的涉外导游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突出跨文化,体现本土化"在课程设置上,充分结合河南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调整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着重突出四大模块:外语类课程;旅游专业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
尤其要结合河南旅游特点和中原文化特征,加大中原文化课时,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让学生深入学习中原文化,培养学生掌握中原文化的能力。
2、教学与实践――"突出情景化,体现实训化"培养涉外导游翻译人才的学校要把学生的外语表达技能与导游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切实处理好外语类教学内容内容和导游相关知识脱节的问题。
学校可以在学生已初步具备英语基础知识和导游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实施双语教学,将外语培养目标放到导游模拟场景中去实现。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适当的带有河南景点多媒体资料的课件进行教学。
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实际操作融入课堂,设置现场讲解、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模拟导游室,给学生提供校内实训机会,教师在模拟导游室中创造仿真旅游场景,学生轮流使用外语讲解,教师和其余学生当"游客"。
另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河南旅游资源优势,开辟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
比如,学校应积极和省内各旅游景区协调,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还可以安排学生到河南大中型旅行社进行义务导游或随团见习等相关课程。
3、师资的建设――"专兼职的'双师型'队伍"河南省涉外导游培养的相关学校目前所拥有的师资队伍理论知识虽然较为丰富,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旅游实践还需要远远不够。
所以,应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