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2)通过阅读课件展示和网上收集课外资料,理解“上海里弄”、“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粮票”、“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思考: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变”、“怎么变”、“变的启示”,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4)通过比较和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四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理解这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培养学生从多元史观、多重角度设计本课板书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课前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史料学习法和视频观察法,来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2)依托starC软件平台的运用,借用双屏进行多维度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与视频资料,通过网络实时互动检测习题、小组合作板书设计赛、代表交流体验、感悟和反思,来增加历史课堂容量,扩大历史课堂思维空间,使历史课堂更加充实多彩;(3)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填表的分析中理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同身受。
在网络时代享受“未来教室”的教学优势时,让身着民国服饰的学生感同身受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2)层层深入。
从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中看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取代落后的习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而要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1.有能力高一的学生就网络信息技能的把握而言,已具备一定的上网畅游的能力,在未来教室里,依托starC软件平台的运用,会呈现大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学生可借助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来网络搜索所要解疑的历史概念与知识,教师也可借助starC软件平台与学生实时网络交互对话与信息反馈,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掌握主要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特点和影响;•理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过程;•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生活的三位一体,与文化的关系;2.理解物质生活的含义:物质、生活、物质生活。
二、发展过程(3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2.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3.以道路、交通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三、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30分钟)1.分析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析物质生活与文化的关系。
四、思考讨论(2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2.探究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日新月异,习俗多彩多变的原因是什么?五、总结(1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课堂作业1.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总结全文论点明确、举例充分、思路清晰。
2.研究某一时期或领域的物质生活或习俗变迁,撰写一篇详实的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既定的教育目标,我给学生展示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来理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历史和生活的联系,学生对本课的掌握得以加深。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我安排了思考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在研究一段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历史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而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今天的社会现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内容解读:(1)简析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其表现。
(2)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变化的关系。
3.本课概述: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
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的方面的变化。
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4.学情分析: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5.教学方法: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归纳,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
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4)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3.完成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以下题目:
a.简述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发展脉络;
b.分析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如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等,阐述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
c.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认识。
4.观察生活,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现象,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堂上,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4.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提高历史研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历史比较法、历史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历史脉络,形成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c.举例说明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
2.开展课后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一个方面,如服饰、饮食、住房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每组需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a.选取的主题及调查方法;
b.调查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c.对所选主题的分析,包括变迁原因、影响等;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具体措施: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设想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设计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主备课人一、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识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基础知识。
(2)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同学通过实践学习法采访年长者。
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
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2、难点:“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的原因四、教学方法:以图片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进行提问式教学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1课时)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哪么这一变化的趋势怎样?为什么中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却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哪么,中国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这一面貌的?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找到问题的答案的。
由此导入新课。
一、近代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表现1、生活:①衣:洋布、洋装、中山装②食:西式食品兴起③住:欧式洋房2、习俗: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②改革婚姻制度、婚丧仪式③社交礼仪西化、采用平等称呼(二)原因(1)根本: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
(2)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3)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的影响。
二、现代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二)表现1、生活:(1)1949—1978:逐步改善,但仍未解决温饱问题逐步改善的原因:①人民当家作主,积极性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1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时期,讨论该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及其原因、影响。
2.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讨论中的争议点,如某些变迁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当堂完成。
8.适时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试等方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以身作则,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
10.加强课后辅导,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推荐阅读书目、历史纪录片等,拓宽他们的知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反映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图片,如服饰、饮食、住房等方面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吗?”“这些变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变迁的已知知识和感受,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从鸦片战争开始,讲述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历程,强调关键历史节点,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
2.分析每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导致这些变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3.结合教材内容,详细介绍各个时期的生活习俗,如服饰、饮食、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4.通过讲解典型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变迁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以及这一变迁背后的规律。
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变迁。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历史场景,提高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4、风俗习惯方面用刚刚过去的五一,调查学生去哪里出游了,然后引入改革开放以后,休闲方式多样化,形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步骤6、让学生总结衣食住社会风俗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打乱教材,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知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变迁有一定了解和体验,但不够全面和立体。学生直觉上能体会到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但不能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缺乏系统性。学生自己能够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和分析,但缺乏深刻性,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才能够得以深入和全面。
3.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本课简要叙述了一百六十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衣食住和风俗习惯方面发生的变化。本课分成三块,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上发生的变化和原因,以及特点。第二目“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以后到改革开放的新生活、新风尚。首先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活新风尚产生的原因以及人民生活初步的改善,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第三目从吃、穿、住三个方面讲述了改革开放后的我国人民解决解决温饱问题并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最后描述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风俗的变化。
5.教学策略设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前分组,每组进行组内分工,确定组员的任务。学生自主、合作,通过网络、图书馆搜集文字资料、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亲戚朋友搜集有关社会生活的实物资料。学生确定访谈主题和提纲,安排访谈,并作好访谈记录。整理资料,以课件或者其他形式作好展示准备。课堂教学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学生分组展示准备成果,整合课程内容,师生共同研讨。以剪辫和放足为典型案例,在教师的平等参与和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对比、感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人教版必修二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5.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此外,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已有一定了解,但对社会生活史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3.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
(二)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内在规律。
2.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相互作用。
3.正确评价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调研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变迁历程、变迁特点、变迁原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要求报告不少于1000字,要求条理清晰、论述严谨。
3.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自选一个历史时期,绘制一幅反映该时期物质生活与习俗的插图,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要求插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文字说明准确、简洁。
2.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以下知识点:
a.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特点;
b.影响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
c.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
3.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引导: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细节,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变迁吗?”“这些变迁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学生思考: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导入新课: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场关于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题展览。要求:
a.展览内容涵盖各个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重点突出近现代变迁。
b.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期的展览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变迁过程。
c.展览结束后,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展览总结,分享策划、筹备和展示过程中的收获。
3.学生自主收集家族史或身边人的变迁故事,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想文章,谈谈自己对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认识和体会。
1.针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针对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c.结合具体案例,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阐述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历史过程。
d.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1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结合材料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⑵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⑶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⑷通过比较和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理解这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课前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法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⑵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⑶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关注历史的发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增强历史的现实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从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中看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取代落后的习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而要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⑵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
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案-14_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教学设计_教案_4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服饰、饮食、住宅、婚礼、丧葬、礼仪等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结合现实物质生活和婚、丧照片进行对照,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从丧葬礼俗变化中感悟:对待老人要生前尽孝、死后从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尤其要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
2.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提问: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世界各地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的见面礼仪各式各样,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学生回答;握手、贴面等)教师补充,图片展示(贴鼻礼,贴脸礼、双手合十礼、鞠躬礼等),而现今的中国常用的是握手礼,在中国握手礼之前,朋友相见,中国常用什么样的见面礼节呢?(作揖礼),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近代)(一)、其他习俗的变迁提问:近代除了社交礼节发生变化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社会习俗的变化呢?(展示近代的缠足、剪辫、破除迷信、投票的照片)(二)婚姻习俗的变迁师:除了这些习俗的变迁,中国还有两个重要的社会习俗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变化。
(婚姻习俗、葬礼习俗)。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了解它们。
提问1:(展示近代蔡元培的征婚启事)哪一条你们印象最为深刻?(离婚)提问2:(展示1931年民报刊登的女子择偶标准)哪一条你们觉得最符合现代?(都是)提问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近代那女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要求自由平等)师:婚姻观念有着这样的变化,婚礼习俗呢?(展示新旧婚礼的对照表)提问4:有什么结论?(删繁就简)(展示近代旧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老照片)总结:近代的婚姻习俗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4.通过对比分析法,比较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步与变迁;
5.创设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讲授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迁的主要表现,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结合教材内容,详细阐述每个方面的变化。
2.分析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方面,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社交礼仪等,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历史变迁的细节。
-你认为这些变迁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要方面。
2.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历史变迁,增强民族自豪感;
2.尊重和理解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培养包容心态;
3.结合现实生活,思考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1.识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近代服饰、餐饮、建筑、社会习俗变化的基础知识。
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其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引导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采访、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2.教师引导学生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重点难点1.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2.难点: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以“自主感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课前要求学生分组去采访一些长者,以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
通过了解一些汕尾地区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行及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以形成最直观的感性认识。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有机引入】方法一:播放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昨天、今天、明天》片段,引出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话题,从而导入新课。
方法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近来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过哪些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
人教版必修2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2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通过讲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素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1.古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商周时期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阐述了铁器的出现和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还介绍了商周时期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使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2.风俗习惯的渐次演变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婚姻制度、丧葬制度和服饰习俗等,让学生领略到了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3.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商朝和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以及不同朝代的政治变化和历史风云。
三、课程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在讲解古代社会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采取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2.课堂互动:在课程的各个环节,采取提问、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课堂实例:通过讲述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事迹,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和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四、教学考核方法1.笔试:采取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历史思想的理解。
2.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口试:采取讲解、演讲和对话等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课程安排合理,教学方法丰富多样,但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进:1.学习资源不足:学生的历史素材和学习资源相对较少,需要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料和相关学习链接,便于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知识。
2.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古代礼仪习惯较为复杂,一些学生对古代汉字的理解和发音有些困难,需要在口语表达方面进行辅导。
人教版必修二《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教案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与教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本课描述了近代以来我国城市人民在衣食住方面的变化以及原因,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表现。
本课的教材紧紧围绕着“变迁”二字,在各方面不断的变迁中,蕴含着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
因此,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于了解物质生活的变迁、感受新中国成立后所产生的巨大成就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第一课,教好本课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引领第十五课关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这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本单元学习起到奠基作用。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本课做出了以下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知识储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掌握近代以来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
难点为:理解社会变革对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关键的一步,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观念,所以根据本节课在整本书中的地位,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首先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情况,培养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构建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二,学法与教法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下学期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高中生活已经具备基础的认知,在学习上已经具备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一定历史知识,加上本课的内容在初中时已经有所接触,并且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主体以90后为主,并未具有亲身的生活经历,所以对本课的内容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秀教学案例
3.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要观点和知识点。
4.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认知体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针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如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2.社会习俗的演变,包括婚姻、丧葬、节日等方面;3.文化观念的更新,涉及教育、审美、价值观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以生动形象地展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时,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过程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历史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些亮点也展现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认识文化观念的更新,涉及教育、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展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提高学生的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内容,如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
2.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加深对一些历史现象的理解。
3.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教学难点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赵本山和宋丹丹是我国著名的小品演员,他们合演的许多小品脍炙人口,深受大家喜爱。
由他们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就把全国男女老少乐翻了天。
下面,我选取其中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选段师:好,小品就欣赏到这儿。
不知大家从这段小品中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生活习惯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师:的确如此。
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投射到一百年前,就会发现现在社会生活相对于一百年前发生的变化更是巨大。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来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今天”与“昨天”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推进新课]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合作探究:师:同学们都知道,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不知道有一种在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服装款式与孙中山有着密切联系。
这一款式服装叫什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
(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生:它就是中山装,听说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相当流行。
师:不错,这就是孙中山先生设计的中山装。
它与西装、剪辫构成了20世纪初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潮流。
当然这一潮流也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中国近代“断发易服”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中国近代“断发易服”潮流的来龙去脉。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嘲笑,纷纷剪辫易服。
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材料二:……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又岂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这一祖制。
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
……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
……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剪掉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材料三:孙中山创制并带头穿着的立领、四袋式上装,在辛亥革命后广为流行。
这种庄重大方而又颇具中国气派的“中山装”在相当长时期内被认为是标准的中国男式礼服。
师: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大家能否归纳出一百多年前“断发易服”潮流的一些特点?生1:材料一说明“断发易服”的发生,是西方文明影响的结果,同时“断发易服”从一开始就包括剪辫子与穿西装这两个方面。
再者“断发易服”刚兴起之时,阻力很大。
生2:材料二表明,“断发易服”潮流发展到20世纪初已成为人们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决意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象征,此时的“断发易服”不但具有文明、进步意义,还具有政治革命的含义。
辛亥革命推动了这一文明生活方式的发展。
生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不但西装成为当时中国的流行服饰,而且中山装也因其美观、大方而越来越流行。
这与孙中山先生首倡是分不开的。
师:(小结)正如大家分析的那样,近代中国“断发易服”的潮流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受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最早是一些通商城市的买办和留美幼童穿西装、剪辫子,这是“断发易服”的序幕,但这股新潮流受到当时旧势力的极大阻挠。
到20世纪初,着西装、长袍和剪辫子的人越来越多。
民主革命兴起后,“断发易服”更是成为人们参加民主革命、追求进步文明的象征。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迅速流行开来。
至此,清朝国民穿宽大衣袍、脑后拖着长辫子的旧形象,已被民国时期人们穿大方简洁的西装、中山装和旗袍的新形象所代替。
生:老师,清朝人流行了两百多年的剃发留辫的旧习俗为什么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突然被人们抛弃了呢?而一向被中国人称为“夷”的外国人的服装——西服,为什么也在那时被许多中国人接受?师:(方法提示)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要明白无论是剪辫子还是穿西装,都属于生活方式范畴的内容,而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当时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顺着这个思路,大家想一想,19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探究路径参考:生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西方殖民者给中国的通商城市带来了建立在近代科技发展基础上的生活方式。
如在电影《日出》《金粉世家》中,我们就看到旧上海租界里有留声机、自鸣钟、霓虹灯、西式轿车、电报、西式餐厅、舞厅、银行和操各种语言的多种肤色的外国人,这对闭关锁国的清朝人僵化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大。
生2: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工商业开始兴起。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些与城市工商业发展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兴起了,它包括电灯照明、火车运输、自来水供应和宽阔的马路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出现,势必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打破市民多年来旧的生活习惯。
生3:随着社会上兴起了越来越多的新行业,一些追求文明和民主的知识分子开始呼吁人们抛弃原来的生活陋习,号召人们剪辫子、穿西装。
他们成为新生活方式的首倡者。
后来,人们更是把“断发易服”与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联系在一起。
师:大家的分析再次表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
当近代人们的衣着发生变化后,人们的饮食、居住是否也有变化呢?请大家根据大屏幕上的材料思考这一问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材料一:本号不惜工本、置有外国机器,聘请旁通泰西化学饼师,选买上等洋面,精制各式面包、饼食,各样罐头、饼干,已蒙远近贵客光顾。
……今再改良,以西式饼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饼,不独适口,而且花样新奇。
——《大公报》上广告《新式中秋月饼》(1906年9月9日)材料二:在当时上海新建的建筑群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西方各种建筑流派与各个时期的建筑样式的影子,有的简直是复本,实为世界建筑史上罕见。
这一时期,在上海城市建筑的风格上,英国式、希腊式、西班牙式、法国式、俄国式、美国芝加哥学派式、日本式等互相渗透,一方面反映了上海建筑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客观上凸现了世界文明包括建筑文明的共识、互融的走势。
——陈燮君《在世界博览中凸现城市文明》生1:根据材料一可知,西方人饮食中的面包、罐头和饼干等食品,在近代也输入到中国,这说明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也开始影响中国。
生2:材料二表明,西方殖民者在上海这些通商城市建造大量西式住宅,使得上海出现许多风格各异的万国建筑。
从一些反映上海风情的电视片中,我了解到这些建筑基本聚集在上海外滩。
师: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同学们清晰地感受到近代中国大城市中人们吃与住两个方面的新气象。
但是我提醒大家注意,能够吃西餐、住花园别墅的只是一些买办、资本家、高官显贵和西方殖民者,而一般市民是没有经济条件去享受这些高消费的。
至于广大的农村,则仍然生活在贫穷和落后之中。
生:(一位女同学)老师,我知道我国古代有一个妇女缠足的陈规。
既然在20世纪前后,有人呼吁男人剪辫子,不知是否有人号召广大妇女不要缠足?师:(微笑)看来,你的女权意识较强,我们下面就观看一个小品,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新风尚。
(历史短剧表演)剧名:民国初年一对恋人的“悄悄话”。
扮演者:一位男同学扮演穿中山装的男青年,一位女同学扮演穿学生裙的女青年。
背景:1912年9月的某个夜晚,一对恋人在一家咖啡馆边品尝着咖啡,一边谈论着他们未来的婚事。
(多媒体播放短剧)男:亲爱的,你母亲在我们办婚事时会要多少聘礼呢?女:亲爱的,你不用担心。
现在是民国,一切都变了,我父母亲也变得开明了。
你想想,自从我们交往以来,我父母亲干涉过我们的关系吗?没有。
他们也反对原来男女婚嫁要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旧俗。
前天,我母亲还跟我说,我们俩的婚事要新事新办,不讲排场,要讲文明。
男: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你没有缠脚,这就说明我未来的岳父母开明了。
既然如此,举行婚礼那天,我也就不必向岳父母行跪拜之礼了,向他们三鞠躬就可以。
对于那天来参加婚礼的嘉宾,凡是年轻的,我就与他握手;凡是年纪大的,我就对他鞠躬,以示欢迎。
女:是啊,现在啊,握手、鞠躬成为最流行的礼节了。
我们学校老师现在遇上校长,也是一边握手,一边称呼他为先生,以前都是称呼他为“大人”的。
男:还有,就是婚事的日期,是定在国庆那天,还是元旦那天呢?女:这个,我要征求我父母的意见,看他们觉得哪一天方便就选哪一天。
男:好,到那一天,我换上西装,你换上旗袍,我们一起到照相馆照一张结婚照。
女:亲爱的,太好了,就按你说的办吧。
师:从以上的短剧中,你觉得民国时期风俗习惯相对于后来有什么变化?生1:在民国时期,我国传统婚姻习俗被打破,婚姻自由,举办文明婚礼,逐渐成为城市中许多青年男女的选择。
生2:在民国时期,社交礼仪也日益平等化、大众化和民主化。
清朝时带封建等级意义的旧礼仪被废除。
生3: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妇女不缠足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生4:民国时期“断发易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
师:同学们所说的以上人们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生:这一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第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师:(过渡)尽管在20世纪初,近代中国一些通商城市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相对于原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更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下面,我们好好地考察一下这一变化的种种表现。
2.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想想议议:师:同学们都知道,人们上街买东西,只要有钱就行。
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上街买米、买油,除了口袋里要有钱外,还得要有一种由国家统一发放的购物票证,否则就买不到东西。
当然,这一票证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三幅历史图片,这就是当时每家每户都有的购物票证。
(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师:请大家想一想,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生1:据我所知,这些票证主要适用于当时城镇有商品粮户口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