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现浇混凝土板钢筋马凳筋的规格
马凳钢筋

马凳筋计算马凳,也称撑脚或撑筋。
通常用于基础底板和现浇板在双层双向钢筋网片之间,起固定基础和板上层钢筋的作用,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并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马凳筋在设计图纸上不标注,而是按施工方案执行,如出现按实计算,并入到钢筋工程。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一、马凳筋的规格: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例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也可与板筋相同。
二、马凳筋的长度计算:马凳高度h=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上平直段b=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c=板筋间距+50 mm三、马凳筋的个数计算: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如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间距可为@800*800;如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马凳排列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陈列。
马凳方向要一致。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四、马凳筋其它注意事项: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马凳筋的长度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1000*1000。
建筑现浇混凝土板钢筋马凳筋的规格

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财务管理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总结]2009年上半年,我们驻厂财会组在公司计财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全组人员尽“参与、监督、服务”职能,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马凳铁计算的

马凳铁一般是的要求进行计算的: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
1、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
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
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
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
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
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2、马镫筋的间距:
间距一般按1000*1000即可,也有800*800的,阀板也有2000*2000的,主要看其所支撑的板(阀板)的钢筋的直径大小了,粗的筋间距可以大一点,细的筋间距要小一点,不然就起不到支筋的作用了吗。
建筑现浇混凝土板钢筋马凳筋的规格

建筑现浇混凝土板钢筋马凳筋的规格建筑现浇混凝土板钢筋马凳筋(以下简称马凳筋)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钢筋。
下面将介绍马凳筋的规格。
马凳筋的定义马凳筋是一种通长连接的大间距纵向钢筋,其直径为8 mm至24 mm,长为1 m至4 m。
在梁、板(包括楼板、墙板等)、柱和基础等构件中,马凳筋一般用于加强纵向钢筋的连接,以充分发挥钢筋的作用。
马凳筋的规格1.直径马凳筋的直径一般有8 mm、10 mm、12 mm、14 mm、16 mm、18 mm、20 mm、22 mm、24 mm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
选择该筋的直径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强度要求。
2.压扁率马凳筋在施工时经常遭受各种压力和力矩的作用,所以要求该筋的压扁率要小于3%,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3.表面形状马凳筋的表面形状一般为环形或楔形,其中环形马凳筋通常用于混凝土板中,而楔形马凳筋则可用于梁、柱、基础等构件中。
4.长度马凳筋的长度一般有1 m至4 m之间,但也有特殊长短的马凳筋可供选择。
在选择长度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进行选择,特别是在梁、柱和墙的纵向连接处应注意长度不宜过短。
5.重量不同规格、长度和数量的马凳筋所重量不同。
一般来说,马凳筋的重量可以根据径和长度换算出来。
马凳筋的使用方法1.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将马凳筋压入混凝土的表面,在钢筋筋径和长度符合要求后,将其与纵向钢筋固定,以加强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
2.马凳筋在混凝土浇灌之前还应进行打钩处理,以便增加钢筋的嵌入混凝土中的深度,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
马凳筋是建筑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钢筋材料,其规格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强度要求进行,使用时注意合理搭配和配重,合理使用马凳筋不仅能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和抗弯性能,同时也能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马凳筋布置原则

施工过程中,当我们需要固定上层板钢筋时,马凳筋是必不可少的,但马凳筋怎么设置呢马凳筋尺寸应该是多少呢一、马凳筋尺寸马凳筋尺寸当基础厚度较大(大于800mm)—般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钢筋马凳一般图纸上不注,由技术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12mm,可用直径为10mm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 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8mm,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同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中放置马凳时应避开梁等板支座构件。
基础底板大于800mm 时应采用角铁做支架,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 m,在立柱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 米。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凳钢筋的直径不应该说比被支持的钢筋小一个型号,因为如果被支持的负弯矩钢筋是8mm 的,要采用的钢筋作为马凳筋就太细了,它不能保证负弯矩钢筋不会被施工工人偶尔踩坏。
二、马凳筋怎么设置—般基础厚在1米左右,马凳筋应》①18,间隔米交错布置,基础厚在米左右,马凳筋应》①22,间隔米交错布置,基础厚在米左右,马凳筋应》①14,间隔米交错布置,平台板厚在米左右,马凳筋应》①10,间隔米交错布置,平台板厚在米左右,马凳筋应》①12,间隔米交错布置。
马凳做法一横筋约米,再焊上相应的三角支架,马凳的高度为扣去砼保护层,扣去相应的钢筋单根下料长要以你的钢筋形式来算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二板厚-2*保护层-艺(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他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尺寸 2

马凳筋尺寸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起固定上层板钢筋。
当基础厚度较大(大于800MM)一般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钢筋马凳一般图纸上不注,由技术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12可用直径为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中放置马凳时应避开梁等板支座构件。
基础底板大于800MM时应采用角铁做支架,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
马凳筋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图纸上是没有的,应深入施工现场,这样才有感性认识。
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凳钢筋的直径不应该说比被支持的钢筋小一个型号,因为如果被支持的负弯矩钢筋是8mm的,要采用6.5mm的钢筋作为马凳筋就太细了,它不能保证负弯矩钢筋不会被施工工人偶尔踩坏。
所以还要看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是怎么布置的。
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马镫筋的计算讲解

一、一般是在双层双向布置钢筋的板中用马凳筋,保证上下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一般基础厚在1米左右,马凳筋应≥Φ18,间隔1.2米交错布置,?? 基础厚在1.2-1.5米左右,马凳筋应≥Φ22,间隔1.2米交错布置,?? 基础厚在0.5米左右,马凳筋应≥Φ14,间隔1.0米交错布置,?? 平台板厚在0.12-0.15米左右,马凳筋应≥Φ10,间隔0.8米交错布置,?? 平台板厚在0.2米左右,马凳筋应≥Φ12,间隔0.8米交错布置,?? 马凳做法一横筋约1.2-1.5米,再焊上相应的三角支架,马凳的高度为扣去砼保护层,扣去相应的钢筋。
二、马凳的概念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马 凳 筋 设 置 方 案

马凳筋设置方案
马凳筋设置:根据施工需要在筏板、楼层板、上下层钢筋网片间设置马凳筋,设置密度为1m见方。
根据支撑高度不同马凳筋选用不同规格的钢筋原材:筏板(高度500mm)使用直径14mm钢筋制作;承台(高度1000mm)使用直径18mm钢筋制作;承台(高度1500mm 至2000mm的)使用直径20mm钢筋制作;承台(高度2500mm至3600mm 的)使用直径22mm钢筋制作;承台(高度4000mm的)使用直径25mm 钢筋制作;楼板(厚度250mm)使用直径12mm钢筋制作。
马凳筋高度根据实际高度进行调整,上沿平直段长度大于所支撑上层网片筋间距50mm,支撑高度低于2000mm两支撑脚长度为100mm,支撑高度大于2000mm(含2000mm)两支撑脚长度为150mm。
马凳筋的规格

马凳筋的规格1、板厚h≤140 受力和分布筋≤10 采用Φ82、板厚140<h≤200 受力和分布筋≤12 采用Φ103、板厚200<h≤300 采用Φ124、板厚300<h≤500 采用Φ145、板厚500<h≤700 采用Φ166、板厚800<h 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G=(长度按底板厚度×2+0.2)×板面积×受撑钢筋规格的线密度注:马凳筋一般设置比受力和分布筋低一个等级,L1(上平直段)板筋间距+50mm(或80mm);L3(下左平直段)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100mm。
马凳筋个数计算马凳筋概述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马凳筋设置规范

马凳筋设置规范马凳筋(又称马鞍筋)是指公共场所设置的一种形状类似马鞍的短凳,用于提供便利的休息场所。
马凳筋的设置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马凳筋的主要材料应选用高强度、防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如镀锌钢管、不锈钢等。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备一定的抗氧化、防晒能力。
2. 尺寸要求:马凳筋的尺寸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一般应为长600mm、宽300mm、高400mm,凳面与地面间距应为350mm。
同时,凳面前后两侧应有较宽的夹腿空间,以方便坐立之间的转换。
3. 结构设计:马凳筋的结构应稳固,并能承受一定的荷载。
一般来说,马凳筋的承重能力应不低于200kg。
凳腿的连接部分应采用强固的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确保凳子的稳固性。
4. 防滑设计:马凳筋的凳面应具备一定的防滑性能,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滑倒。
可以在凳面上设置防滑纹路或使用防滑材料进行处理。
此外,凳腿底部应设置防滑垫,以增加凳子的稳定性。
5. 走道要求:马凳筋的设置应考虑到周围的走道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行人的通行。
走道宽度应满足相关规范,通常应不小于1200mm,同时应保证残疾人、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无障碍通行。
6. 特殊使用要求:若马凳筋设置在室外使用,应具备一定的防风、防雨、防晒功能,材料应具备抗紫外线、抗冲击性能。
此外,在冬季寒冷地区,还应考虑设置防冻措施,以保证凳面不结冰、不打滑。
7. 标示要求:马凳筋的位置和用途应设置相应的标示,以便使用者明确使用场所和目的。
可以使用图标、文字等方式进行标示,标示内容应清晰、易懂,方便用户识别。
8. 安装要求:马凳筋的安装应牢固可靠,连接件的材质及安装方式应符合相关标准。
安装位置应合理,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安装高度应适宜,以便大部分人群可以方便地使用。
马凳筋的设置规范对于提高公共场所的人性化设计、提供便利的休息场所至关重要。
在设置马凳筋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置,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以确保马凳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马凳筋翻样计算

马凳筋翻样计算马镫筋,它的形状像凳子,也称撑马、撑筋。
常用于基础底板和现浇板在双层双向钢筋网片之间,起固定基础和板上层钢筋的作用,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
马镫筋形状如图所示,它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有时是必不可少的。
马镫筋概述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镫,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镫钢筋一般图纸不注写,只有个别设置者设计马镫,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
通常,马镫筋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直径12的板筋可用直径10的钢筋做马镫,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m。
马镫筋设置的原则是固定上层钢筋网,使其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镫,如小于100mm的板,马镫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他材料代替,并有可靠的措施。
定额对马镫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镫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就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
马镫筋如何放置马镫筋应在基础或板的下层网片绑扎完成后放置和固定,马镫筋下部平直段位于板或基础下层钢筋网片的下排钢筋之上,与下层网片下排钢筋垂直相交。
马镫绑扎固定后,布置和绑扎与马镫上平直部分垂直相交基础或板上层钢筋网片的下排钢筋,然后布置和绑扎基础或板上层网片的上排钢筋。
马镫筋的根数如何计算马镫筋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镫筋根数=板面积/(马镫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马镫筋根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镫筋作用,所以马镫个数应扣除梁。
电梯井和板洞部位无需马镫,不应计算,楼梯马镫另行计算。
马镫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镫高度h=板厚-2*保护层厚-(上部板筋直径+下部板筋直径总和)上平直段b为板筋间距+50mm,马镫上平直部分放置2根板纵筋钢筋(也可以是80mm,马镫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平直段c为板筋间距+50mm,这样马镫的上部能放置2根钢筋,下右平直段为100mm,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撑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尺寸

马凳筋尺寸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起固定上层板钢筋。
当基础厚度较大(大于800MM)一般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钢筋马凳一般图纸上不注,由技术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12可用直径为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中放置马凳时应避开梁等板支座构件。
基础底板大于800MM时应采用角铁做支架,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
马凳筋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图纸上是没有的,应深入施工现场,这样才有感性认识。
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凳钢筋的直径不应该说比被支持的钢筋小一个型号,因为如果被支持的负弯矩钢筋是8mm的,要采用6.5mm的钢筋作为马凳筋就太细了,它不能保证负弯矩钢筋不会被施工工人偶尔踩坏。
所以还要看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是怎么布置的。
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马凳的设置规格

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 ≤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一、马凳的概念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马凳筋总结

马凳筋总结
一、什么是马凳筋
1、马凳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定义板时需对马凳筋进行设置。
2、马凳筋类型:
施工中常用的Ⅰ型马凳筋:
二、怎样设置马凳筋:
1、马凳筋信息(级别+直径+间距*间距)
钢筋级别:一般比主筋小一个级别
Eg:A6@1000*1000
2、马凳筋的规格:
1)方法1:L1=L3=100
L2=板厚-2*板保护层厚度
2)方法2:L1=面筋间距+50
L2=板厚-2*板保护层厚度
L3=底筋间距+50
3)方法3:L1=面筋间距+50*2
L2=板厚-2*板保护层厚度
L3=底筋间距+50
注:以上三种方法无硬性规定,可自由选取。
3、马凳筋个数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
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
下右平直段为100;
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