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成功故事

合集下载

创业艰苦奋斗成功经典案例故事

创业艰苦奋斗成功经典案例故事

创业艰苦奋斗成功经典案例故事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

看看那些创业艰苦奋斗成功案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创业艰苦奋斗成功案例一90后大学生“回炉”读技校年薪十万见到焦喜春时,他正蹲在一台设备旁聚精会神地查看电路图纸。

“这是台日本进口设备,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有些不尽合理的地方,要搞些技术改造。

”焦喜春个子高高的,有点清瘦。

如果不是事先介绍,怎么也不会把这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修理工”同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2012年,焦喜春从湖南商学院本科毕业。

学市场营销专业的焦喜春跟一些同学一样,踌躇满志,南下去深圳找工作,进了一家化妆品公司,月薪不到3000元。

“深圳消费高,光食宿就要2000元,每个月根本存不住钱。

”在深圳工作了半年,焦喜春开始上网留意招聘信息,想换工作。

几次面试下来,发现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

看到高薪聘请不到技工的新闻,他内心为之一动。

思前想后,决定试试。

“年轻,不行,就重来。

”之后,焦喜春辞掉工作,回到长沙,进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培训大学生的“回炉”班。

对一个文科生来说,到技校学电气自动化并不轻松。

焦喜春经常缠着老师补课,泡在各类专业论坛,交流专业经验。

不仅在校园里学,他还到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向他们学。

“大学与技校相比,学的东西不一样。

在大学里学得比较轻松,在技校里,反而像高三学生一样忙。

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开始上第一堂课,上午4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没课就上晚自习。

”一年后,焦喜春被分配到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实习。

不久,成为了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的一名正式维修电工。

现在,每个月工资已近8000元。

“我当时不敢说,害怕家人不理解。

一个大学生,怎能辞掉工作去上技校,那这4年大学不是白念了吗?”谈及当初“先斩后奏”,焦喜春说,辞掉工作回长沙,跟家人说的是来找工作,而不是上学。

“其实当时心里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创业成功励志故事

创业成功励志故事

创业成功励志故事没有一个创业者是能够轻轻松松就成功的,每一次创业都是无比辛苦的,成功创业需要创业者强大的内心与无畏的勇气。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创业成功励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成功励志故事(一)退休司机养泥鳅年入百万获6项发明专利创业、创客是时下最火热的词汇。

湖南省桂阳县李经武从机关司机岗位退休后,根据自己的爱好转行养起了泥鳅,凭着一股钻劲儿,攻克了养殖泥鳅的一个个技术难题,而今不仅年收入过百万还获得6项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他的发明专利包括泥鳅捕捞装置、泥鳅种苗孵化池、泥鳅催产注射固定套、泥鳅产卵床、泥鳅种苗亲鳅催产注射器和泥鳅专用饲料发明专利。

谈起创业8年路上的酸甜苦辣,李经武说:“创业选择有很多,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才能苦中作乐,开心充实。

”2007年,时年52岁的李经武在桂阳一机关单位当驾驶员,当年该县下了一个鼓励机关单位人员从事农业的文件。

从农村出来的李经偶然从江苏连云港工作的战友那里得知连云港很多农户从事泥鳅养殖,收入不错。

李经武通过调查本地市场发现,桂阳当地每天需要消耗泥鳅600余斤,价格在22元一斤,而本地没有一家养殖泥鳅的,市场前景广阔。

李经武说干就干,筹资71万元租赁了33亩抛荒地,在桂阳县鹿峰街道新澄村开始了创业。

第一次前往连云港进了100万尾苗,坐汽车、乘飞机、再坐汽车,回到养殖基地后李经武发现只有20万尾苗子存活。

损耗太大,要长期做下去必须自己学会催产自己育苗。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经武整个人就像着了“魔怔”。

“买资料、做实验,那时做梦都是催产育苗,几个月的时间里足足瘦了18斤。

”但试验的结果不是泥鳅不排卵,就是卵孵化不出来,或者是催产药量多了,亲本被打死了;经过10多次的失败,李经武终于掌握了泥鳅催产技术,在产床上泥鳅亲本终于产出了合格的泥鳅卵。

可是,来不及高兴的李经武很快就发现卵虽然产出来了,但由于泥鳅有吃卵的习性,如何避免卵不被吃掉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

艰难创业路事迹(推荐5篇)

艰难创业路事迹(推荐5篇)

艰难创业路事迹(推荐5篇)第一篇:艰难创业路事迹艰难创业路的事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艰难创业路的事迹》的内容,具体内容: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不惧艰难的精神,从中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

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福建80 后小伙开宠物店追逐梦想的创业...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不惧艰难的精神,从中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

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福建 80 后小伙开宠物店追逐梦想的创业故事天生的“宠物爸爸”林锦捷从小喜欢小动物,小学就当起“宠物爸爸”的他养过的宠物宝贝数量已经数不清了,种类从最初级的小金鱼到最常见的猫狗再到较个性的蜥蜴、大型鹦鹉,“宠物爸爸”的经验丰富。

与林锦捷对宠物充满了爱截然不同的是他的父母极其反对他在这些小生命身上花时间,父母甚至偷偷把宠物送人,但是林锦捷总是掏光身上所有的钱再一次带小宠物回家。

“狗爸爸”变身疯狂打工仔“每天下班之后骑着电动车去遛狗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日子。

”在林锦捷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的两年多时间,他都身兼多职,为创业做贮备。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林锦捷对自己的期待远不满足于此。

他跟父母陷入了无声的斗争,父母不愿给他创业基金,他只能靠打N 份工来积攒,货车司机、搬运工、快递员都曾是他的身份,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做 3 份工作。

两年后,他带着他的第一笔创业基金开了第一家宠物店。

宠物小店 1.0 逐梦第一家小店在塔头附近,沿街却只要1000 元左右的月租,由于资金有限,林锦捷的第一家宠物小店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店面比较旧,里面没有任何区域分割,一进门就是浓浓的气味。

”初次创业的林锦捷没有任何经营的经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省钱。

为了采购有营养又能让毛色发亮的食物他每天一大早就上市场,雇不起员工的他不仅负责了宠物的美容,还要做育种、接生。

在狗狗的生产期临近的时候,他还得 24 小时吃喝睡在店里,以保障狗妈妈安全生产。

艰苦创业的故事

艰苦创业的故事

艰苦创业的故事就我国目前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艰苦创业的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艰苦创业的故事1:柯焱:大二男生自做手工艺品5万元开女士精品店入2万男生做的手工艺品竟让众多女生自叹不如,还被女生们疯狂抢购,在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二男生柯焱因此成为名人(如图)。

最近,凭借打工、众筹得来的5万块钱,柯焱在学校附近开办的女生精品店,在黄家湖大学城周边已小有名气。

黑色衬衫搭配休闲裤,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镜,柯焱是同学眼中标准的文艺青年,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他做手工艺品的好技术。

大一入校,面对众多社团招新,柯焱就对桌上摆满手工艺品的手工社感兴趣,很快成为少有的几个加入手工社的男生之一,一有机会就找学姐学手工,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用竹签、筷子等日常用品制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

柯焱表示,他从小喜欢做手工,加入社团后他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做起,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后来还用竹签、筷子等信手拈来的物品创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期间他挑战了对男生来说最难的针线活,自己裁制了一款6寸大的不织布蛋糕……一年多时间里,柯焱做了100多个各种手工艺品。

柯焱表示,因为经常和女生一起讨论手工艺品的制作,他发现具备文艺气息、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最受女生欢迎,同时精品店装饰也采用了蔓藤绿叶、旧桌布、丝网花等自己原创的设计。

随着手艺越来越纯熟,今年4月,柯焱萌生了开一家精品店的想法。

柯焱告诉记者,高考(微博)结束后他曾瞒着家人独自去上海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两个月挣了7000多元钱;大一寒假期间,他又在武昌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做服务生,挣了6000多元钱。

再加上他在大学生众筹网上筹集的2万元创业资金,以及向同学、朋友借的钱,柯焱顺利筹得了5万元启动资金。

经过一个多月的选址、筹划,6月份,他的精品店“大美ZaKKa”在黄家湖东澜岸商业区正式开业。

创业艰苦事迹(含5篇)

创业艰苦事迹(含5篇)

创业艰苦事迹(含5篇)第一篇:创业艰苦事迹创业艰苦的事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创业艰苦的事迹》的内容,具体内容: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

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不惧艰苦的精神,找到自己的成功方法。

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

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不惧艰苦的精神,找到自己的成功方法。

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后女孩绿色餐饮创业,成临湘餐饮界的后起之秀后君山妹临湘创业收获事业爱情一位80 后的君山妹,14 年前来到临湘,怀揣创业梦想,凭借智慧、坚持,创办了拥有4 家直营店的小家庭餐饮服务公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临湘餐饮界的后起之秀和闪亮之星。

爱情梦激发创业梦1981 年 1 月,瞿园园出生在岳阳市君山区广兴州的一个贫寒农家,她一直憧憬着能凭自己的勤奋,走出广兴州,到更高更远的天空飞翔。

天有不测风云,在她念初一的那一年,父亲不幸因病去逝。

初中毕业后,园园辍学了,要强的她,暗下决心,要用自己孱弱的肩膀,为母亲扛起生活的重担。

1998 年,17 岁的园园,背着空空的行囊来到岳阳。

她犹如一只觅食的小鸟,在喧嚣与陌生的城市,寻找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她在岳阳粮都宾馆找到了一份工作,从端盘子开始,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来。

3 年时间,她几乎将餐饮服务的每一个岗位都做到了极致,不到19 岁,她便在一家海鲜酒楼担任了餐饮部经理。

这一年,园园的生命中出现的王子,却是一位同样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同在这家酒店打工的小厨师陈力华。

小伙子的憨厚、实诚、能干,让园园动心。

但爱情不能当面包,对这一份感情,同事、家人都不看好,甚至极力反对。

大家都认为,凭园园漂亮的外表和现有的条件,完全可以找一个让她衣食无忧的人。

但园园相信自己的眼光与选择。

当然,园园知道,如果要想让家人认可自己的选择,唯一的出路就是两人能打拼出一番自己的新天地。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通用4篇)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通用4篇)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通用4篇)刘永好创业时刻: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第一桶金:鹌鹑养殖创业20多年的磨练对于我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潜质!假如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还能够从头再来。

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因此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开车。

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能够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

此时,他的大哥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陈育新(刘永美,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

1980年春节,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

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四兄弟一商量,就想办一家电子工厂,并很快生产出音响样品。

刘永好拿着音响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钱。

没有想到的是,此事上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群众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经过激烈的讨论,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做出决定:辞去公职干个体。

他们就想,搞自己以前做过的音响投资大,而且还有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

创业目标定下了,资金还没着落,四兄弟想到向银行贷款1,000元,但结果是当头一盆冷水。

他们只好典当了手表、自开车等值钱的家当,筹集了1,000块钱,开始养鸡、养鹌鹑。

“当时真的是一分一分挣钱,看着鹌鹑下了一个蛋,就意味着赚了一分钱。

”刘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时骑车载着鹌鹑蛋被一只狗追赶,之后摔倒在地,200只鹌鹑蛋全摔碎了,他当时掉下了眼泪,不是正因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艰苦创业成功故事

艰苦创业成功故事

艰苦创业成功故事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

在这个创业社会中,很多成功的故事在激励着我们。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艰苦创业成功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苦创业成功故事一:李一航电子垃圾创业:3元闯深圳,从捡垃圾到年赚400万他的父亲在深圳街头卖甘蔗,母亲沿街乞讨。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他却偏偏不去,后来流落街头,靠捡垃圾为生。

从捡垃圾到收破烂,最后他竟年赚400万,他是怎么做到的?讲述李一航电子垃圾废品收购的励志创业故事:3元闯深圳,从捡垃圾为生到年赚400万!1、母亲寄来学费,他却放弃读大学1984年6月1日,李一航出身在河南一个农村家庭。

父亲以苦力养家,母亲早年残废不能行走。

2003年的一天,父母托堂叔捎来了学费。

打开沉甸甸的包裹,全部是新旧不一的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

堂叔告诉他父母在深圳乞讨赚钱,他一听就哭了。

高考发榜,李一航被河南一所高校录取。

但想到辛苦赚钱的父母,他决定,不读大学,到深圳赚钱。

2、3元闯深圳,连吃面都不够还完学校同学的302元债务,加上160元的车票钱,李一航将仅有的3元积蓄藏在了底裤里,就这样出发了。

初到深圳,川流不息的人群、奔驰而过的车子、生硬难懂的粤语,让他感到窒息,路在何方?好不容易凭口音找到一家老乡的面馆,叫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地吃完。

才发现自己吃了人生中最贵的一碗面:5元钱。

吃完面后,他等了很久,主动帮老板收碗。

老板看他提着一个袋子,应该是刚从农村出来,就没有收钱。

倔强的李一航把3元钱压在碗底,说声谢谢后离开了。

走出面馆的李一航,身无分文,反而让他释然了。

于是,他开始睡大街,宝安区的流塘天桥成了他第一个“正式”住所。

3、捡垃圾为生,碰到母亲在乞讨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白天捡垃圾,晚上在天桥上的修表摊成为他的第一个职业,一天2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饭票的问题,却因交不起管理费又被城管赶跑了。

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创业管理不同于传统管理。

它主要研究企业管理层的创业行为,研究企业管理层如何延续注入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柔性和竞争优势。

成功人士都有一段艰难的创业故事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希望你喜欢。

成功人士艰难创业故事篇一初中毕业走街串巷收酒瓶1983年,丁建明初中毕业,因家里困难,辍学回乡务农。

那一年,丁建明16岁。

丁建明在帮助父母干活的间隙,骑着家中唯一的一辆破自行车,东跑西奔,走街串巷,收酒瓶子。

因为怕人认出来,他买了一个大口罩,将大半个脸遮了个严严实实。

第一天,丁建明清楚地记得,一共奔波了上百里路,往返废品收购站两次,赚了十多元。

虽然这十多元钱不起眼,可是,当时一个国家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二百元。

后来丁建明觉得自己这是在靠劳动赚钱,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便摘掉了口罩,大大方方地收起了酒瓶子。

每天天刚刚亮,丁建明就起来进村沿街叫喊收酒瓶,晚上很晚才收工。

到年底一算,居然净赚了近3000元,丁建明3年就成了万元户。

到了1990年,“丁建明收酒瓶子发了”成了村里最时髦的话题。

村民们坐不住了,很快有30多个村民,加入到他收酒瓶子的行列中。

开始他们骑着自行车收购,后来全部换上了三轮车,一人一年的收入有五六千元。

“方圆150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有燕店村收酒瓶子的人。

”丁建明说。

一个劳动力种一年地,纯收入也只有四五百元,收酒瓶子每年收入四五千元,这一回全村村民都动了起来。

签约酒厂当起大老板丁建明收的酒瓶子越来越多。

他看到一些当地人不太懂行,收回了很多特殊的酒瓶子,这些酒瓶子大都是装名贵酒的,因为形状或质地特殊,加之离生产这些高档酒的厂家路途遥远,废品收购站一般不要这种瓶子。

丁建明觉得,这些酒瓶子都是花钱收回来的,扔掉了太可惜,只好把它们堆到一边。

1995年8月,一位中年人找到了丁建明,想要高价收购这些特殊的酒瓶子。

这可真是一件大好事。

丁建明感到很奇怪,问他要收这些酒瓶子干什么时,那人竟然毫不避讳地回答说:“造假酒呗。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上,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总是让人动容和鼓舞人心。

他们以毅力、勇气和智慧,穿越重重困难,在创业道路上砥砺前行,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以下是几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成功与智慧。

1. 张磊——从乞丐到亿万富翁张磊,一个出生在农村的贫穷孩子,经历了贫困童年。

他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拥有任何背景和资源。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相反,他用勤奋和才智,逐渐从乞讨生活中走出来。

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张磊来到城市,开始从事小本生意。

他从市场上收购廉价商品,然后再卖给别人。

虽然生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气馁。

他坚持持续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经营方式,最终成功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通过多年的奋斗和积累,张磊逐渐成为了一位亿万富翁。

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在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故事成为了无数人的励志典范,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付出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2. 王海——突破传统,创新风口王海,一个技术geek,对科技充满了无限的热情。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认为电子产品是昂贵且高端的奢侈品,没有人看好他和电子产品有关的梦想。

然而,王海并没有受到外界质疑的影响,他坚定地相信电子产品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此,他投入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电子技术,寻找突破点。

终于,在他的努力下,王海成功地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作为第一批创新者,他抓住了科技风口,带领公司迅速崛起。

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

王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点,取得成功。

3. 李娜——逆袭的中国传奇李娜,一个来自中国的网球运动员,用她的坚持和勇气改写了中国网球的历史。

她从小接触网球,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潜力。

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网球并不被看好,她接受了很多的质疑和挑战。

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

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

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他们都是创业路上的一抹身影,他们一个出身贫寒,一个农家孩子,同样是创业成功者,今天小编将分享他们的故事——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

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第一篇他叫张华,一个出身在涪陵贫苦家庭的孩子,18岁那年,当他第一次踏入主城的时候正值重庆直辖,那时他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留在这里。

转眼15年过去了,坚守在这座城市的他经历了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来,如今终于住上了洋房,开上了豪车。

岁月,在张华的眼角留下了鱼尾纹,也深深地刻录下了这些年他与重庆一起成长、发展、壮大的日子。

1997年半工半读他决心扎根重庆在张华的记忆里,1997年的夏天很闷热,闷热得让他寝食难安。

因为这一年高中毕业的他必须在外出打工和继续读大学之间做出选择。

“没钱读书,这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

”张华说,当时父母在涪陵一个工厂上班,由于厂里效益不好,在他11岁时父亲就患了重病,一家人的生活都很难维持,能读完高中已经是一种幸运。

家里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挣钱的人,挣钱为父亲治病的人。

经过全家人的商量,最后还是决定让张华读大学。

9月的重庆凉爽了一些,背着铺盖卷,拖着大木箱,那是张华第一次来到重庆城里,当时就读的学校是位于江北大石坝的一所专科学校,虽然当时学校还只是几座平房,学校周围也是稀疏的楼房,但是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那么新奇。

那一年,重庆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张华面对欢天喜地庆直辖的人们也暗自下定决心:“重庆,我来了,就一定要留下,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张华说,由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他只能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放学了去餐馆洗碗挣钱。

就这样,张华半工半读度过了大学三年,毕业后的他终于找了一份卖保险的工作。

“那种苦至今都记忆深刻。

”张华说,刚大学毕业的他性格内向,卖保险挣钱也很少,和同学一起花50元合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

“没有任何家具,连床都是两根板凳搭一块凉板。

”张华说,这算是他在重庆的第一个家。

2002年创业失败23岁就欠债几万进入二十一世纪,街上到处都是IP电话亭,手机小灵通之类的通讯设备开始普及,张华决定打拼创业。

艰苦创业故事精选

艰苦创业故事精选

艰苦创业故事精选无论哪行哪业,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多再辛苦都要保持前进,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艰苦创业故事。

艰苦创业故事1:抱团当老板,大学生“微企”卖创意他们有的刚大学毕业,有的还在读大二大三,他们走到一起缘于一个共同的梦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

他们没有钱租办公场地,没有钱雇员工,甚至没有钱进行工商登记,他们计划着、争吵着,一直吵到老师办公室里,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近乎童话般的决定:一起抱团组建中国最小的微型企业,每个人都当老板,每个人只要出资几百元。

很快,位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综合楼4楼教室里的“根号二品牌设计坊”开业了!要把创意卖个好价2008年7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传媒艺术系的大二学生金操与庞海洋跟着视觉传达研究中心的老师俞明搞暑期调研。

金操发现,重庆的很多品牌设计公司生意都不错,而且这些公司有的也只有十几个人。

“他们能做的,我们也可以做,我就是学设计的,可不可以也卖创意赚钱呢?”办工作室的想法在他脑子里迅速酝酿。

同系装潢专业的庞海洋与金操经常在一起合作,一听金操的想法,早想创业的他非常赞同,两人一拍即合。

但租场地的资金就首先让出来自农村的金操和庞海洋犯了愁,两人就向老师俞明求助,想让他帮着出出主意。

俞明吩咐他们只要负责找到新同事就行,房子的事情他来解决。

金操没想到,有创业激情的人其实并不少,仅仅一周的时间,整个团队的主创人员已全部确定下来,形成了七男三女的创作格局。

工作室的成员各有所长:在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中认识的大三学长胡斌动手能力强;参加辩论赛认识的大三学姐严莎莎以口才见长;大一的学弟黄勇电脑玩得转,软件技术好;有在广告公司打工经历的丘斌以创意见长;中文系大三学生刘文则写得一手好文章,擅长把握品牌的文化定位和人文精神;还有刘德海,擅长编程并曾获得过微软编程比赛大奖……他们抱团在一起,正好是一个设计公司完整的人员配备。

在俞明的协调下,学校答应把一间八十多平方米的教室免费给他们用。

艰苦创业典型事例

艰苦创业典型事例

艰苦创业典型事例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

看看那些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艰苦创业典型事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苦创业典型事例一:济南80后飞机销售董事长的创业故事签1亿直升机大单这位80后创业者叫郭兆荣。

2008年,还未毕业的郭兆荣开始创业路程,从成立网络公司到建筑公司,再到汽车销售公司,从未停止创业,而今已是济南凌音飞机销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现在已经渐成规模,并延伸至通用航空及航空航天领域。

用他的话说:“创业就是折腾,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

确切的说他属于85后。

2015年3月,凌音飞机接到湖北一企业的采购两架贝尔429直升机,经过多次谈判协商,最终签订1亿多元的直升机订单。

就在本月初,凌音飞机举行了直升机融资租赁合作洽谈会,这是继签订两架小松鼠直升机后再一次签订的直升机订单。

郭兆荣讲:“这次的直升机签订成功是在经过许多磨合后才最终签订的。

这份订单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团队共同努力完成。

前期需要金融租赁的考察批款以及直升机购机批文,后期需要直升机的运输、海关,还要办理直升机的三证等诸多手续。

”针对凌音飞机推出的低首付、低利率购置直升机在市场上引起反应,尤其是两会后低空领域的改革及民用机场的建设陆续打开。

早在2008年,郭兆荣便把开始关注通用航空市场,并尝试进入,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拉开了充分开发低空资源、促进通航发展的序幕。

便开始了凌音飞机的开端,到现在目标一步一步的实现。

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透露, 2015年低空领域的全国推广,必将引爆通用航空领域,已经发展5年的凌音飞机会再次迎来机遇!早在2012年凌音飞机便可代理销售诸多国际着名品牌直升机,其中贝尔直升机(bell)包含贝尔206l4、407、412、429、525系列直升机及二手直升机的销售。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故事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故事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故事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

在商业的策略上,不是决定不做什么,而是做什么。

看看那些创业故事,感受他们奋发图强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故事一:四川南充80后夫妻通宵粉创业,年入50万探索连锁之路一碗香喷喷的米粉,在四川南充人心中有道不完的情愫。

对于粉哥、粉嫂而言,与之更有着难解之缘。

2011年至今,这对80后夫妻在南充辗转开店,通过艰苦打拼,依靠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勤劳的双手,让十余平方米的铺面成了食客经常光顾的小店。

80后夫妻创业不畏辛苦开“通宵粉”“粉哥,给我冒碗粉,外加一个油干。

”2015年10月25日凌晨,市人民南路的一家粉馆依然灯火通明,前来吃粉的食客络绎不绝。

这是一家通宵粉馆,老板便是80后夫妻黄韶浩及林薇。

由于夫妇俩热情、健谈,与不少食客都成为了好朋友,大家都习惯亲切称呼他们为粉哥、粉嫂。

此时,林薇正在粉馆的阁楼上休息,黄韶浩则与服务员一起守在店里。

“老婆也休息不了多久,一会儿就要起床炒臊子了。

”黄韶浩笑笑说,一开始,当听说他们准备开通宵粉馆,不少亲朋好友都劝诫他们:“开粉馆本就辛苦,何况是通宵粉馆,你们可要想清楚了!”然而,他们依然义无反顾选择了这条创业之路。

“年轻人,怕什么辛苦!只要我们夫妻齐心,将生意做起来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黄韶浩说,这是老婆林薇当初回答所有人的话,让他十分感动。

尝遍南充米粉粉嫂冒粉三天手磨起茧黄韶浩是广东韶关人,出生于1985年的他,曾在家乡从事通讯行业工作。

因为工作原因,他认识了聪明能干的南充姑娘林薇。

二人很快坠入爱河结了婚,2010年,黄韶浩随妻子来到南充创业。

做过蔬菜批发、服装销售、汽配品牌代理……夫妻二人一起探索创业之路,却“只有搞蔬菜批发那年,挣了十万块钱。

”黄韶浩告诉记者,记得那时候,他们也是每天起早贪黑,进货发货,十分辛苦。

励志名人艰苦创业故事

励志名人艰苦创业故事

励志名人艰苦创业故事创业要想创业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坚持到底。

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不惧艰苦的精神,坚定自己的创业决心。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励志名人艰苦创业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励志名人艰苦创业故事一从艺术家到CEO,他把艺术品电商做到月流水5000万办公室里,1979年出生的吕淼告诉猎云网,画画本来是一个爱好,是个很纯粹的事情。

当把画画做成生意后,就不想画了。

“以前只需要把画画好,现在要做管理、市场、产品、公司股权、法律结构等都是学习的过程。

创业是一个折磨人事情,看你能不能享受这个过程了。

”技术总监,运营总监都是吕淼软磨硬泡找来的核心团队。

去年资本市场最好的时候有企业就花钱烧市场,然后接着融资,吕淼没有这么做。

“当时找壹读的副主编,跟对方说完全按照对方的思路来做杂志。

先合作两期看看,所以杂志定位不是去分析艺术市场,而是关注艺术本身。

艺术家反馈效果不错才决定全职加入。

”因为创业,吕淼爱人关掉自己的公司来支持他创业。

吕淼的艺术品电商名叫:艺客(No art)。

英文表达的意思是让大家不要认为艺术离自己很远。

就在两个月前,吕淼创立不到两年的艺术品电商艺客注册用户达到43万,最快的一个月达到10万用户的增长。

“我们上线初期每个月不到540个订单,发展到现在超过6000将近7000个订单,近期每个月销售额都保持在5000万左右。

”从艺术家到CEO西安美院毕业后吕淼去德国留学7年学习艺术,2008年回到中国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井喷的时期。

金融危机前,北京的798每天有几十个展览,但对于吕淼这样的毕业生却无法进入传统的画廊、美术馆和博物馆体系,“我那个时候从798穿过,就想着能有一个画廊的现在,吕淼每天面对的问题是管理压力,去年网站、app上线前,团队疯狂加班。

国庆节都没休息,造成员工开始离职,据他说当时压力最大,晚上两点还与投资人约在公司见面。

2010年年底,混迹在北京五环外的画家吕淼发现画好的作品没有好的出口,尤其是对年轻画家。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故事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故事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故事成功要学,健康要学,创业要学,所有让人积极向上的习惯都要学习。

看看那些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不惧艰苦的创业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

学习到成功的方法。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故事一:寒门学子的创业故事:从5个U盘到年营业额超千万讲述一个寒门学子的创业故事,从5个U盘到年营业额超过了千万他叫贺靖,四川宜宾一个寒门学子,云南西南林业大学毕业的学生。

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创办一家创业学院,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

贺靖说,“我深知寒门学子创业的艰难。

”原因很简单,贺靖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对怀揣梦想、白手起家的大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

这个在25岁时就荣获第四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的年轻人也深知,创业之路多崎岖,创业过程中每一步前进都来之不易。

他一直坚信,成功失败皆是金,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行,总会有创业成功的一天。

靠学校帮助顺利完成学业创业之前,贺靖的学习之路就荆棘遍地,好在家里人一路不离不弃,助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坎。

贺靖的家乡在四川宜宾的一个乡村小镇。

高一时,父母到浙江一家鞋底厂打工,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

由于往返车费昂贵,他和妈妈6年没有见面。

爷爷奶奶长期摆地摊维持生活,为让孩子吃好一点,托人给住校的贺靖带来了500元,用塑料口袋装着,都是1元、5元、10元的零钱。

2005年,他考上西南林业大学。

父母把家里的公房转让出去,凑了一点让他来昆明上学的钱。

每年,因交不齐学费,每次都要找到学院领导签字,靠学校的帮助才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期间,他加入了学生会,他要求自己“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他的踏实获得了大家赞许和信任,独立承担了学校的不少大型活动的筹办。

贺靖也很懂事,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做兼职,也是在这期间积累了经验,为创业打下基础。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名人的创业故事,十大名人艰辛的创业故事!常艰苦的,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创业,想着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往往能坚持下来的都成了名人。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十大名人艰辛的创业故事。

1、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

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

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

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

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

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呢2、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

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

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

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

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3、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故事: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

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走私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柳传志说:我当时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4、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故事: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

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

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

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创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但也是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学习和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启示。

案例一:李嘉诚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和慈善家,他从一个小商贩开始,凭借着勤奋、坚韧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最终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巨头。

李嘉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启示:李嘉诚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决心和毅力,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案例二:马云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是中国最成功的电商实践者之一。

马云从一个英语教师开始,没有技术背景,没有丰富的资本,但他却凭借着创新的思维和对未来的远见,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全球知名的电商帝国。

启示:马云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远见卓识,要勇于突破传统,抓住时机,不断寻求创新的可能。

只有不断改变和进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案例三:丁磊丁磊是网易的创始人,他将网易从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丁磊在创业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启示:丁磊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执着和坚持,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热情。

只有不断积极地探索和学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结:以上是一些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

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勇气和决心,更需要不断学习和进取,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保持初心,坚持不懈,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愿每一位创业者都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艰苦创业精神的故事

艰苦创业精神的故事

艰苦创业精神的故事在创业的道路上,创业者的艰苦创业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学习那些成功的创业者,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艰苦创业精神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苦创业精神的故事一:郑州女孩韩月广告餐厅创业故事:吃饭不收钱,却赚了百万开餐厅却不收顾客钱,这件事在平常人看来像是一场商业自杀,但创业者韩月却看到其合理的地方。

你吃饭,广告主付费,这家广告餐厅不仅没有倒闭,还在激烈的餐饮业另辟蹊径,赚了上百万的利润。

一起来看这个叫韩月的郑州女孩的餐馆创业故事:2007年,如同许多创业者一样,郑州女孩韩月遭遇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与同学一起合作开的以面食为主的饭店由于资金问题面临停业。

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做呢?韩月首先想到了给饭店打广告。

后来经询问同学她才发现,自己连广告费都掏不起。

她开始抱怨那些媒体的广告费用太高。

同学长叹一口气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啊!你的餐厅如果免费,不用打广告也会人潮涌动。

”韩月苦笑了一下,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被同学的这句话启发了。

餐厅免费,人潮涌动,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吗?自己的餐厅如果和广告结合起来,不是很好的模式呢?回到饭店,在房间里坐了一个下午,一个草案就迅速形成了。

她给饭店设置了两扇门,一扇是正常收餐费的门,一扇则是走地下消防通道的免费门。

正常收餐费的与以前到餐馆吃饭没什么两样,吃多少收多少钱。

但免费的那扇门里却做了一个弯弯曲曲的走道,两边墙上挂满了广告位。

她想:免费吃饭能大幅提高人气,有人气就能吸引商家来做广告,赚取广告费,同时也能带动收费餐馆的营业收入。

这个想法令她十分兴奋,人一旦有某种成型的想法之后,就很容易迅速投入行动。

韩月紧锣密鼓地准备了半个月之后,终于在9月份的一天清晨,打出了“本店吃饭免费”的牌子。

之前,她算过一笔账,如果按照免费餐限量提供的话,一份面的成本是一元五角左右,每天从她的“九曲广告回廊里”经过的人如果有二百个,那么最多每天多支出三四百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艰苦创业成功故事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

在这个创业社会中,很多成功的故事在激励着我们。

那么下面是分享的艰苦创业成功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苦创业成功故事一:李一航电子垃圾创业:3元闯深圳,从捡垃圾到年赚400万他的父亲在深圳街头卖甘蔗,母亲沿街乞讨。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他却偏偏不去,后来流落街头,靠捡垃圾为生。

从捡垃圾到收破烂,最后他竟年赚400万,他是怎么做到的?讲述李一航电子垃圾废品收购的励志创业故事:3元闯深圳,从捡垃圾为生到年赚400万!1、母亲寄来学费,他却放弃读大学1984年6月1日,李一航出身在河南一个农村家庭。

父亲以苦力养家,母亲早年残废不能行走。

2003年的一天,父母托堂叔捎来了学费。

打开沉甸甸的包裹,全部是新旧不一的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

堂叔告诉他父母在深圳乞讨赚钱,他一听就哭了。

高考发榜,李一航被河南一所高校录取。

但想到辛苦赚钱的父母,他决定,不读大学,到深圳赚钱。

2、3元闯深圳,连吃面都不够还完学校同学的302元债务,加上160元的车票钱,李一航将仅有的3元积蓄藏在了底裤里,就这样出发了。

初到深圳,川流不息的人群、奔驰而过的车子、生硬难懂的粤语,让他感到窒息,路在何方?好不容易凭口音找到一家老乡的面馆,叫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地吃完。

才发现自己吃了人生中最贵的一碗面:5元钱。

吃完面后,他等了很久,主动帮老板收碗。

老板看他提着一个袋子,应该是刚从农村出来,就没有收钱。

倔强的李一航把3元钱压在碗底,说声谢谢后离开了。

走出面馆的李一航,身无分文,反而让他释然了。

于是,他开始睡大街,宝安区的流塘天桥成了他第一个“正式”住所。

3、捡垃圾为生,碰到母亲在乞讨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白天捡垃圾,晚上在天桥上的修表摊成为他的第一个职业,一天2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饭票的问题,却因交不起管理费又被城管赶跑了。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此时的母亲跪在地上,向路人乞讨。

父亲在削甘蔗,旁边摆着一个菠萝罐。

他大脑一片空白,泪水模糊了双眼!虽然近在咫尺,但他没有勇气上前相认。

他发誓要赚大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一次,他拾到一个摔成两半的手机。

他狠下心花了几块钱去网吧查到华强北有回收手机的,于是他便步行20多公里来到华强北,没想到这个坏手机竟然卖了300多元钱,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于是回收坏手机也成为了李一航的第二个职业、第一个创业项目。

2004年1月,他把租了一间房,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他拼了命的干活。

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就搬6吨货。

4、90万买了一堆电子垃圾,净赚40多万2007年一天,他听到一家电子厂倒闭的消息,这家电子厂正在拍卖一批废旧手机物料,这让他大为兴奋。

在外面他听到里面已经叫到90万了,他一推开门就说:90万,我要了,我们公司要了!那时的他别说90万,连9万都没见过。

那么他哪里来的钱买这批货呢?他想到了以前收购电子垃圾的一个名叫潘云贵的人,之前说过一句“以后遇到大生意,可以给我打电话”,于是他就给拍卖的人说,我给我们老板打电话。

90万买一堆垃圾,潘云贵接到电话很忐忑,心里很没底。

李一航拍着胸脯对潘说:“如果要亏钱,我给你打工,这一辈子我都不收费用。

我把合同给你签好字。

”这个承诺给了潘一个定心丸,他决定拿出90万买下这批货。

短短3天,李一航就给了潘一个惊喜,他把所有的货全卖出去了,卖成130多万,净赚40多万,他怎么做到的呢?他知道这批货是全新的待料,而不是废品,是完全可以使用。

于是他3天内找对应的相同厂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对口厂家进行对口销售。

潘给了他10万元钱,然而他却没有要,他让潘帮他注册一个电子产品回收公司,这让潘很意外。

潘云贵觉得这个小伙很不错,除了帮他注册公司,还给了他5000元。

拿着5000元钱,他开了个宾馆。

他把钱撒得满床满地都是。

他没冲过淋浴,便开着淋浴在宾馆冲了2个小时,一直到睡着。

5、反向思维,赚得人生中的400万在潘的帮助下,他的电子产品回收生意越做越大。

2007年底,他赚得人生中第一个100万。

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他的父母前后双双去世!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主心骨,李一航的世界塌下了一片天,仿佛被抽空了灵魂。

他流着泪说:“也许,我应该(初中)毕了业就出去打工,哪怕干苦力赚钱,都应该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创业时间太久,父母也等不到那个时候”。

父母去世后,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然而,他却干了一件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砸手机,拆开卖钱,还录成视频,发给卖旧手机的电子厂。

原来,整体手机卖得更贵,而拆开后更便宜。

但是李一航有自己的想法:市场上,很多废旧的手机往往被翻新后重新流入市场。

然而,电子厂最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方面翻新后的手机占领了低端市场,会影响他们的销售量。

同时,对电子厂的手机品牌也会有损害。

抓住这个特点,李一航把砸废旧手机拍成视频,虽然回收价较低,但他却赢得了电子厂的信任,拿到很多废旧手机。

2014年,李一航的电子回收公司净利润达到400万,他也买了人生第一辆车——奥迪Q5。

艰苦创业成功故事二:85后小伙身残志坚开微店创业做微商自食其力拥抱幸福他是一名“85”后大男孩儿,阳光,爱笑,喜欢自拍;他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只能靠板凳和轮椅行走;他还是一名坚强、乐观的父亲,凭借着一双巧手和辛勤的付出,开起了微店,自食其力地养育着3岁的女儿。

他叫赵海利,今年26岁。

2015年3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新疆库尔勒市香梨大道华誉怡景苑小区附近的一户出租屋内,见到了赵海利,他正用剪刀细心地剪着一幅“羊”,一旁,3岁的女儿彩依乖巧地依偎在父亲身旁。

“今年是羊年,这些羊像比较受欢迎,所以就多剪些。

”赵海利边说,边用手机浏览微店上的客户订单记录。

一起来看这位80后小伙身残志坚的励志创业故事身残志坚巧手编织幸福生活赵海利的老家在河南驻马店,2010年跟随父母来到新疆库尔勒靠打工为生,一出生他就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停止发育,自此他只能依靠板凳和轮椅行走。

虽然没有一对健康、可以正常行走的腿,但他却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十字绣、串珠、剪纸样样拿手。

“从记事时起,我就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特别是走出家门,许多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我时,我心里特别难受,是制作这些小手工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也慢慢有自信了。

”赵海利说,2008年起,他开始接触剪纸,并被剪纸多样的形态所吸引。

于是,赵海利买来剪刀、刻刀等剪纸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按照书本上所教的,开始自学起剪纸来。

“剪纸是一项技术活,剪重了会剪成豁口,整叠纸就会报废。

剪纸也是一个细致活,复杂一点的要剪一个晚上。

”赵海利说,渐渐地,从最初简单的“囍”、“福”,到现在的雷锋、《红楼梦》中等人物造型,自己的剪纸水平也日趋成熟。

“你瞧,这个喜羊羊、灰太狼是给我女儿剪的;这些福字、喜字是送给亲朋好友的。

”当天,赵海利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剪纸作品,虽然每幅作品造型各异,但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赵海利说,多年来,他的手因为剪纸纸没少受伤,每次受伤出血,他都只是简单挤一挤、擦一擦,然后继续剪。

除了剪纸,赵海利还喜欢十字绣、串珠等手工制作,白天,他在外打工,晚上,他就在灯下忙碌着制作手工。

“是这些手工作品,让我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也渐渐变得自信起来。

”赵海利说。

开微店自食其力盼女儿快乐成长2009年,赵海利邂逅了美丽的爱情,残疾姑娘张营营被他身上那种乐观、坚强所吸引,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2012年3月,女儿赵彩依的到来更是给这个小家增添了无限欢声笑语。

日子就这样在静默中流淌,很快,日常的柴米油盐将最初的浪漫和美好打磨殆尽,2014年初,不堪忍受贫困生活的妻子最终还是撇下赵海利走了,抚养女儿的担子全部落在了赵海利一个人身上。

面对着年迈的父母和可爱的女儿,赵海利将失去爱人的痛苦默默埋在心底,他开始想着如何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何凭自己的能力把女儿抚养长大。

“去年12月份,一个老师建议我开一家微店,说可以把剪纸、首饰都放在网上卖,非常方便。

”赵海利说,经过一阵摸索和学习,2014年12月10日,他在微信上的小店“创意手工坊”终于开张了。

各种形态的手工剪纸、串珠首饰和十字绣,打开“创意手工坊”的浏览网页,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也十分公道。

“店开张时间不久,生意并不太好。

”赵海利羞涩的说,为了增加点击量,他一有时间就琢磨着如何丰富剪纸种类和首饰的编织花样。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对于赵海利来说更是如此。

赵海利在网店上承诺,凡是购买商品的顾客均免费送货上门,于是,晚上,他在灯下剪纸、编织首饰,白天,就骑着三轮电动车穿梭在梨城的大街小巷,风雪无阻。

“有的顾客不知道我是残疾人,见面时才知道,都特别感动。

”赵海利说,让他特别欣慰的是,一些顾客得知他的情况后,都主动帮他宣传网店,并成为了朋友。

顾客张庆雯说:“海利身上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大家都特别乐意去帮助他。

”“小赵这孩子是个热心肠,平日里用他的车,让他帮个忙什么的,他都特别积极。

”赵海利的邻居祝红英大姐说。

库尔勒市爱心互助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郑立峰得知赵海利的情况后,一直积极奔走,为他找合适的工作。

谈及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时,赵海利说,因为剪纸、手工编织等手艺让他收获了自信,今后,他还会继续不断学习,创新花样,将“创意手工坊”努力经营好,通过自己的手艺,让父母和女儿生活得更好,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人。

“我的父母都快六十了,还在打工,为了我他们付出了太多,我希望通过我的双手让他们过上舒心的生活。

”赵海利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