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教育,用爱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作者:
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11期
[编者按]在我市教师群体中,乡村教师占据着很大比例。他们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谱写着教育的篇章。他们用坚守,诠释着教师的职责,哺育着祖国的未来,让希望在田野上茁壮成长。他们贫穷却富有,他们孤独却充实。为乡村教育撑起一片晴空,为孩子的明天插上一双翅膀,是乡村教师的希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最美乡村教师”。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二十三年如一日,用真心和热情耕耘在农村教育事业上。特别是集中办学的七年,他把爱给予了农家孩子,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他,就是爱辉区幸福中心学校后勤主任张道民。
1991年师范毕业后,张道民被分配到爱辉区幸福乡长发村小学任教。他潜心教学,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赢得了学生家长们的称赞。1993年3月,张道民被派往稗子沟村小学任负责人。当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两个破旧的教室和三十个孩子,复式教学、办学条件差、教师无法安心工作是学校面临的现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道民在校内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析研讨,同时,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个级别的公开课;为了给孩子们营造舒适的校园环境,他带领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每个班级画板报、在校舍外墙上画大幅卡通画;校园里没有花草树木,他自己动手垒砖修建花坛、上山移栽小树苗……他不求索取的付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1997年,村领导、村民支持他扩建校舍的建议,村领导和党员带头,村民们出义务工,120平米三间教室很快建成。1998年,远在八里之外红旗桥的孩子纷纷到校来上学,本村在外校借读的孩子也纷纷返校,不到一学期,学生猛增至148人,学校结束了复式教学的历史,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张道民在稗子沟任教期间,学校调入转出的教师达二十余人,而他却在这小小的山村扎根十余年。
杨辉师德师风征文
2015师德师风征文
用爱心撑起一片蓝天,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六安市张店中学杨辉我是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担任班主任工作,现在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十六年如一日,扎根在农村中学。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勤奋敬业,是学生、家长、同事和校领导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班主任。
一、扎根农村献青春
1999年9月,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母校的感激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我毅然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书生涯。地处偏远的农村,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学校条件差,生活艰苦。但我一如既往,默默坚守,在校勇挑重担,多年担任三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并兼任班主任工作。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力,让学生自主管理。”在平时工作中,我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不歧视困生,不排斥问题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把一份份爱融进了农村孩子的心田。就这样寒来暑往,送走了一届届学生,为这些农村的孩子们跳出农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尚师德铸师魂
既然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深深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良好道德形象是教师人格的体现,教师的言行,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榜样中学到
道德标准。在班会课上,我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首先自己做到。因此,我在校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帮助他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来不做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吕映红事迹学习体会(精选多篇)
吕映红事迹学习体会(精选多篇)
吕映红事迹学习体会
吕映红,一位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演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神圣。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吕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使命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好老师。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在一个"爱"字之上。
当我了解过吕映红老师的事迹后,我更加深透地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燃尽泪始干”“燃烧自已,照亮别人”这些不仅是人们对老师的赞颂同样也是对老师最高竟界的道德要求。
“我要当好全班同学的‘老师妈妈’,了解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学习心得)在吕映红的教师生涯中,有多少学生受到过她资助,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吕映红不仅给了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更履行了人民教师的天职——她执教的学生成绩都很优秀。
为了让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她把自己的家办成了“替补学校”,留守儿童放学排着队往吕老师家里走,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心灵港湾。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不再灰头土脸、蓬头垢面,她去镇上学习理发,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成为孩子们的义务理发师,就这样一直坚持了10年。
关心一个孩子容易,关心每一个孩子不容易;帮助一个孩子容易,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不容易。同样当教师,我感觉自己需要向吕老师学习的太多太多……
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晴空
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晴空
——余东中心小学师德标兵潘新琴事迹潘新琴,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小学教师。
1993年8月,她放弃了能留在市区执教的机会,拎着简单的行李跨入被誉为“江苏教育一枝花”的木桩港小学的大门。在一群农村孩子充满期待的目光中走上了三尺讲台,霎那间,她觉得这一双双的眼神多么熟悉,记忆的闸门慢慢的被打开。潘新琴想起了十多年前自己也是就读于一所村小,可那是一所规模甚小,师资缺乏的典型村小,在那儿她一上就是六年,但是最后连最简单的拼音她都不识,当时她是多么渴望能一位好老师来教自己呀!眼前的这群孩子不就是十几年前的自己吗?“我一定要扎根农村,为这里的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晴空。”潘新琴心中默默念叨着。此后她在农村教育这方热土上一干就是十八年。
“用人格塑造人格”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在港校执教的十几年中,潘新琴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用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农村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要求学生献爱心,她首先捐款捐物;要求学生劳动积极肯干,她从不指手画脚,袖手旁观,干的最脏最累的总是她……一次,组织学生去法光寺参观,为了磨练学生的意志,潘新琴带着学生来回徒步二十公里。返校时,大家都筋疲力尽,包括她自己在内。潘新琴也想过用其他的方法以代步行,但临阵逃脱,留给孩子的将是什么?一路上,大家看到潘老师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尽管大汗淋漓,依然斗志昂扬。这次活动,在老师和学生心中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不退缩成为潘新琴所教孩子的不变的追求。农村
四有好教师事迹材料:扎根农村永不悔 一颗红心育春蕾
四有好教师事迹材料:扎根农村永不悔一颗红心育
春蕾
教师姓名:李老师
教师事迹材料:
1. 扎根农村永不悔:李老师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农村任教,他深知农村孩子教育资源
匮乏,但他始终选择扎根农村,致力于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李老师每天早早
起床,走过山路,跨过河流,穿过田野,忍受辛苦,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中,始终坚持不懈。
2. 一颗红心育春蕾:李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每当学生遇到问题或困难,李老
师总是耐心地倾听并给予帮助。他不仅关心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还关心他们的成长
和发展。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顽强奋斗不止步:李老师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教师。尽管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
的困境,但他始终不停止自己的学习和进修,不断寻找和尝试更适合农村教育的教学
方法和教育手段。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应用新知识和技能提升教学效果,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4. 影响和感动学生:李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他的教
育方法和理念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很多学生都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顺利升入了重点高中和大学。更重要的是,他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了对社会有贡献的有志青年。
总结:李老师是一位扎根农村、用心教育、勇于创新、影响学生的优秀教师。他用自
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奉献给了农村的孩子们。他的事迹激
励着更多的教师投身到农村教育事业中,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扎根农村幼儿教师事迹材料
扎根农村幼儿教师事迹材料
《扎根农村》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深地扎根于农村,致力于为农村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挑战,但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和成就。
我选择扎根于农村的原因,是因为我深知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城市,孩子们可以享受到各种资源和机会,而在农村,孩子们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我深感责任重大,决定在这片需要我帮助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在农村执教的日子里,我面临了各种挑战。教学条件的艰苦、孩子们家庭的困难、教育观念的陈旧等等,都曾让我感到无比的压力。但是,我并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渐渐地影响了孩子们和家长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亲切的互动,我让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也能享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和力量。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扎根于农村的幸福与成就。看到孩子们在我的教导下健康成长,看到他们在班级里互相帮助和学会了爱,我感到了莫大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教育,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我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我的努力和坚持。
扎根于农村,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我愿意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带着爱心和坚持,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努力奋
斗。愿我能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灯塔,为他们指引出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最美乡村教师演讲稿
最美乡村教师演讲稿
最美乡村教师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教师:
大家好,在学习了“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后。觉得她们的救人不在于偶然,是无处不在的责任心所致。她们使我对“爱与责任”有了更一步的认识。爱事业如爱生命,她们的事迹鼓舞着大家,我们要像她们那样,怀着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热爱教育事业。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最美的教师坚持朴素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我们也应该做到这几点:第一是学习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学习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扎根农村教育做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扎根农村教育做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作者:詹赵雄
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8年第04期
编者按:从教近20年来,詹赵雄老师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詹赵雄老师一直坚守为人师的信念,敬业、乐业、爱学生。作为语文教师,他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推行启发式教学,做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令课堂既华丽又实用,令学生学习既高效又相对轻松。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他坚持以科研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开了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詹赵雄,中共党员,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湛江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湛江市名校长培养对象,湛江市坡头区上圩中学副校长。曾获得湛江市中考先进工作者、湛江市优秀团干部、坡头区优秀班主任、坡头区优秀教师、坡头区争先创优优秀党员、坡头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参与心理和语文两个学科省级课题研究。
坚定信念为人师,敬业乐业爱学生
詹老师于1999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遂溪师范学校,同年9月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怀着初为人师的喜悦,詹老师来到了工作的第一站——殷底小学。当领到工作的第一个任务——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时候,他很兴奋,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出点成绩。
开学当天,詹老师走进教室,预备铃已响过,但教室里却乱成一锅粥。只见教室里密密麻麻地坐满了学生,显得格外拥挤,几个穿着背心的“大汉子”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女生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几个“调皮蛋”在走道间追逐打闹,弄得教室里尘土飞扬。他快步走上讲坛,板起面孔严肃地扫视教室一周,终于那些吵闹的同学慢慢安静下来,那几个“大汉”则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詹老师,眼神桀骜不驯,极不友好。
扎根农村教育 青春无悔献青春师德征文
扎根农村教育青春无悔献青春师德征文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农村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工作,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
育环境落后。急需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可以扎根农村教育,用
自己的青春无悔献给教育事业。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扎根农村教育,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优秀的师德。
二、扎根农村教育
1. 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分析
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
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也
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扎根农村教育,意味着要面对这些现实的
问题,努力改善农村教育状况。
2. 扎根农村教育的意义
扎根农村教育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事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可以为农村孩子们带去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
身的发展和梦想。也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学会感恩和奉献,成
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青春无悔献青春师德征文
1. 青春的献给农村教育
青春一去不复返,而选择将青春献给农村教育,则是一种无悔的选择。在农村教育一线,青年教师能够倾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让农村孩子
们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希望,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这
种献身精神不仅体现了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一种对自己青春的珍惜
和理解。
2. 师德在农村教育中的体现
在扎根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师德是至关重要的。青年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更要
以专业的素养和敬业的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
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梅江小学
“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指导老师: 黎杏贞
一.活动设计
(一)主题活动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二)主题活动目标
1、能力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成研究小组,组员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在活动中注重展示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2、情感目标
通过组织采访调查,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意识,培养交往能力,感悟人生的道理;通过活动,使学生喜爱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从中得到身心的愉悦;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三)活动方案设计
1、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留守儿童的问题,让他们更多地理解这些儿童,从而知道如何去关怀“留守儿童”,认识到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2、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分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团结合作,深入采访调查,让学生更善于仔细观察,增强他们的自信。
具体安排如下:
二.活动过程
(一)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1.激趣导入
(1)开场白:留守儿童,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被父母留于家中,又形成了另一个群体——留守儿童。
扎根农村教育 奉献无悔青春
扎根农村教育论文
教师:杨孝宇
作为国家教育事业一线的小学教师,让我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农村教育的落后。搞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读书的时候都在看着这老师到底能讲出什么来。能不能把一件事说明白了,都睁着双眼等待着
本人在教育过程中始终能十年如一日,勇挑重担,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语文的烦躁,做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还采取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身优势并体验成功。通过努力,这些农村孩子的语文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在教学中,我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生的成绩及各方面的表现告诉我,我所作的方法是正确的,是结合学生实际的。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缺陷。教好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每天时间都被占满,晚上还得加班。有时真的很累,但是看着那一张张希望的脸,一双双对知识渴望的眼神使我尽量挤出自己“走路”的时间完成教书的同时实现教育。在学生的脸上
看到原来的我自己。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普遍的家长都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读书识两个字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很多的孩子读完初中,有的甚至是小学就在人生的读书路上遇到了毕业的那一天,我希望把他们带出大山,但他们想走多远,自己愿意走多远成为了一座堵在他们前面的大山。这里的山不算是高,但是这里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有着比这里山高出很多的一座或几座大山。
不忘初心、不负韶华,撑起乡村教育一片蓝天
临漳县杜村学区教师王章印,从代课教师
到民办教师,又转为公办教师,从教40年,
扎根乡村教育,守护心中乐土。用爱培
王瑞现,从教36年,以校为家,爱生如子,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他刻苦钻研
,执着引领着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乡村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他们不畏艰辛,甘愿清贫,坚守三尺讲台。他们用情怀和信念,更用使命与担当,守护做孩子阶梯,送孩子高飞,为祖国育才,为未来描绘。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他们是捧着一颗心来,扎根一片土地。他们无愧于“乡村大先生”的称号,是我市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的代表。
目前,邯郸市有乡村学校2444所,乡村教师34839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在乡村,工作在乡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些乡村教师们在家可能是一位常年无
的瓶颈,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农村
教育质量下降,使得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他
福音,更是乡村教育的福气。
分,乡村教师是教师行业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我们将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加大乡村教师职称申报评审、评优评先倾斜力度,鼓励乡村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计划,大力向农村教师倾斜,确保乡村教师培训计划不低于60%,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继续实施“特岗计划”
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水平;
提高乡村教师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
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形成“
教得好”的良性循环局面。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志愿者关爱农村教育事迹材料
志愿者关爱农村教育事迹材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逐渐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关爱农村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批又一批热心人士纷纷投身志愿者服务行列,为农村的学校和学生带去帮助和温暖。以下是几位志愿者关爱农村教育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一、小李的爱心传递
小李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他在假期选择去农村的小学进行支教活动。他每天早早起床,背上一大包书本和学习用品,骑着自行车准时到达学校。小李依靠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设计了一系列有趣且教育意义深远的活动。他教学生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识字、写字,并开展了多种富有创意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除了课堂教学,小李还积极参与学校及社区的其他活动。他组织了一次社区义务清扫行动,带领学生们一起清理学校周围的垃圾,教导他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他还组织了一次“书香行动”,募集了一批优质的图书赠送给学校图书馆和孩子们,鼓励他们爱读书,开阔眼界。
二、王老师的奉献精神
王老师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平时在城市的学校教书育人,但她在周末和假期会前往附近的农村学校进行义教活动。她深知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她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去填补这个差距。
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她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文学社团和辩论队,带领学生们参加校际比
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他们的演讲稿和辩论中,王老师逐渐发现学生
们思维开阔、表达自如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村干部的倡导与支持
在农村教育关爱事业中,村干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倡导
第一次:丹心一片育新蕾
丹心一片育新蕾
刘福颖,女,汉族,1970年9月出生。天津市北辰区东堤头中学一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劳动模范。
自1993年从天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 刘福颖同志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天津市北辰区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初中校东堤头中学。当时简陋的校舍,破旧的桌椅,落后的成绩、居高不下的辍学率…让她这个老毕业生感到辛酸。
刘福颖暗下决心:我一定尽自己所能,让母校重铸辉煌,让家乡的孩子们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她十三年如一日在边远农村校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舍小家顾大家,奉献着青春热血,收获着幸福快乐,用她那份责任与爱心撑起家乡教育的一片蓝天。
刘福颖同志从教十三年,做了十二年的班主任。“以诚感人,以爱育爱”是她工作的信条,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钻研教法、研究心得、走村串巷进行家访…。她每接新的班级都深情地承诺:“也许我不能保证你们每个人都上大学,但我能保证把你们培养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在班主任工作中她非常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在学生眼中,她是严师,事无巨细,带头做起。平时刘福颖总是不声不响地弯腰捡起地上的果皮、废纸,为学校操场拔草她也是第一个脱下鞋,在烈日下带头走进烂泥里。有一个学生在给刘老师的周记中写到:“您虽然不说什么,但您用行动告诉我应该怎样去做”。新生入学后她和学生一起制订《班级公约》,商讨班级管理的策略,建立小组评比制、卫生责任制、班干部轮换制等,让学生既感到有章可循又感到老师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以丰富的班级活动凝聚学生,把班集体建成温暖的家。如:为了培养七年级新生劳动观念和合作意识,开展了“我是家长好帮手”的劳动技能竞赛。为了提高八年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班内召开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的辩论会。为了缓解九年级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开展了“爸爸、妈妈请听我说”的致家长一封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扎根乡村教育奉献青春教师演讲稿
扎根乡村教育奉献青春教师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一名青春洋溢的教师,毅然选择了在乡村扎下根来,以我微薄的力量,献出我的青春,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着一份爱与责任。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和倾注其中的热情。
乡村教育是祖国教育事业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环节。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育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为恶劣的条件。然而,正因为如此,在这片寒土上,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与潜力。
我始终相信,乡村教育教师才是真正的希望之光。正是乡村教师们,他们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用智慧和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正是他们,把人生的光明引入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他们开启一扇扇通往远大前程的大门。他们是乡村教育的守护者、推动者和传承者。
当我第一次踏进乡村的学校,看到那些稚嫩的笑脸,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们那单纯而纯洁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他们渴望知识的渴望,他们期盼身边有一位关心他们的老师。于是,我决定把我的激情与热爱献给这片土地,成为他们的一位朋友、一位老师。
作为乡村教育的一名教师,我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未来的引导和塑造。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要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和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拥有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和能力,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杰出少年。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光明的未来,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阳光和养分,他们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在任教的这些年里,我身边的学生逐渐长大,他们也让我自己不断成长和完善。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谊,他们在我的眼中,不再是孩子,而是一份希望,一份未来。每一个学生都独一无二,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会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我会用我的知识和智慧去点亮他们的灵魂,启迪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经典优秀范文
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经典优秀范文
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经典优秀范文1
通过师德师风教育,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正人先正己
身正方为人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首
先自己必须做到,这样在学生们心中建立了威信,我讲的'要求学生
们照做,我的言行举止学生们模仿。
二、正己后正人
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向身边的师德楷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师德素养。只有自身
师德师风过关了,才有资格走上讲台教育学生。
三、立德树人
作为教师,不仅要规范言行举止,更要胸怀国家、民族大义,
不仅具备小德更要有大德,如此心胸面对教育、教学、学生,自然
有正气,这样的正气会感染和带动学生,使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技能,更学会了做人。
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与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
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本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经典优秀范文2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我们都要为人师表,且身教胜于言教。
做一名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教师榜样的
力量是无穷的,要始终牢记遵守《教师法》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
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增强四个意识,决不碰红线,思想行动一致,理解认识到位,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增强行动自觉,以
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师。
通过本次学习,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
则重要意义,对教师师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从教近四十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根农村教育,用爱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新化县科头乡中学蔡琳
蔡琳,女,汉族,1977年8月出生,福建师大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从1994年毕业分配到水车镇任教以来,二十多年如一日,深入调查了解水车镇(地处新化、溆浦、隆回三县交界处,雪峰山脉中段,典型的贫穷偏远山区)的教育状况,积极探索农村教改新路,争当农村中学教改的领头雁。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大力挖掘农村历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使之形成文字,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十几年来,先后撰写了《开发农村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历史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用爱为农村留守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浅析农村高中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浅谈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等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国家、市、县级刊物或论文评选中获奖。农村学生家长迫于生计,大多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而孩子被迫留守家中,这些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了一片真空,留守孩子厌学情绪普遍偏高、“双差”
生比率明显高于其它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我花了大力气放在农村留守孩子身上,切实用爱心为农村留守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德育人。
自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我与时俱进,一贯重视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修养。工作以来,我先后阅读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并且做了两万多字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积极参加“四五”等普法学习,认真学习并贯彻《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按时保质保量地参加学校、上级机关及政府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使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显著提高、思想觉悟明显增强。我知道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始终牢记“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已”、“教书先育人”等古训,以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不抽烟、不酗酒、不打牌赌博、不买地下六合彩,不说脏话、假话,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的侵蚀,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农村教学环境较差,教学条件简陋,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到水车镇中心学校任教时,学校正处于建设时期,在学校建设过中,挖土运石、修桥修路、植树栽花种草、平整田径场,专拣重活干,从不叫一声苦。同事有难,热心帮助;学生学习、生活上有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农村中学家境贫困的学生多,我每年都要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几年来,先后资助罗小利、罗玉军、邹利华等学生学杂费达几千元。工作严谨扎实,服从领导安排,勇挑重担,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二、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应该是教师这行必须始终坚持的真理。我知道作为教师,既要知识广博,又要不断丰富更新,特别是在当前实施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一直坚持自学,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给自己“充电”。我大学学的是中文教育专业,
而我到水车中学任教时,学校安排我教的是高中历史,在工作之余,我认真学习历史专业的本科课程、认真做历史高考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的水平。坚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常年订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当代教育》等期刊杂志,吸收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经验。先后参加了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普通话培训(经娄底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测试,被确认为二级甲等)、初高级计算机培训、WTO培训、“六五”普法学习、师德师风培训、教师两基培训考试、新课改培训等并获相应的结业证书。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领会《教学大纲》、《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考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按时认真地参加市县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同校教师相互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农村历史课程教学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关心爱护学生,爱心育桃李。
由于教学效果好,组织管理能力强,在学生中有威望,学校一直安排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每次接手一个新班,我总是先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情况,再深入调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及纪律情况,然后对症下药。我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周会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前途理想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我是严师,在课外,我又是学生的益友。我常去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食宿情况,组织并参与学生喜欢的各项活动。生活上处处关心、帮助学生,从不辱骂、体罚学生。
总之,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以人为本,能够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我所带的班级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期期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我也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二十多年的农村教育教学生涯,让我看到了农民知识的贫乏,让我尝遍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但更让我感受到了农村孩子们一双双灼热的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