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营商应向微信等服务商收费
混淆视听的所谓微信“收费”
2 0 1 3 年3 月3 1日: 常小兵表示运营商和
O T r 公 司是 鱼水关 系 ;
2 0 1 3 年3 月3 1日: 马化腾表示与运营商
绝 非水 火关 系应是 水乳交 融 ;
2 0 1 3 年3 月3 1日: 工信部长苗圩再表态 运营商有可能对微信收费 ;
要不要向运营商交费 ,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媒体大肆宣传 让大部分网民误以为,运营商要 向微信用户
一
个 回放 ( 截至 发稿期 5月 1 5日) 。 2 0 1 2年 1 2月 6日:中移 动 李 跃公 开 提
微饿收 赞这件事 . 状 拿I 畦内部的 } 1 = } 论闷毯 . 升级为 个 公众热点 啦件 , ! , t l l / i J  ̄ / t 波 £ 联 网企 翱部分蝶{ 奎 谍 。 水在乎 栩 在 乎点击率 煽风点火 ∞“ 功{ i 没”
二, 所谓 “ 收费 ” 的混 淆视 听 主要 向谁 收 费?这个关 键 问题被 混淆 了 。
出, 希望腾讯保护客户的依法通信行为; 2 0 1 3年 3月 1 4日: 传三 大运 营商与 微信 谈判或向微信收费 ; 2 0 1 3 年 3月 1 5日: 马化 腾否认微 信将 向
用 户收 费 ;
1 0 . 9 %,这 再 次 印证 了 电信 运 营 商 对微 信 等
O T T业 务 的担 心 。
露, 在联通和电信各 自 3 G网络中 , 微信信令 对网络的冲击很小 。一方面原 因是 , 2 G网络 的基 础结 构 和协议 并 未针 对 I P传 输优 化 , 其
服务 I P链 路 的信 令 承 载 能 力 相 对 较 弱 , 而
入 的平衡 。 现在 移动互 联 网流量 时代来 了 , 在
微信如何应对收费之争
浅析微信如何应对收费之争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微信面对收费争议应该采取的直面应对措施。
认清微信目前的不足以及从短期长期两大方面提出应对方法。
关键字:微信;移动;ott;联通引言:微信的收费问题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而这次的博弈可以被理解为运营商与ott(“over the top”公司越过运营商,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之间的数据信息资源之争。
其中最为热烈的是移动运营与微信的矛盾,究其根本,一方面由于微信对短信彩信甚至语聊上对语音通讯的替代使得其少量的流量花费赚来巨大收益引起运营商不满,而其中微信用户多为选择移动的年轻人;另一方面,移动自身并不成熟的2.5g网络使得其信令宽度无法支撑微信的强大宽度,将其相对联通等运营的3g不成熟的缺点放大。
如今面对收费提议,相对强大的运营商,腾讯微信似乎站在了弱势地位,本文将针对这种状况分析微信的不足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一、微信发展的瓶颈(一)完全免费难度大微信是ott之一。
目前,已有对ott的收费先例。
此前,韩国负责电信监管的委员会表示,允许运营商在特定情况实施流量管理。
所以,即使马化腾一直强调微信会免费,但是完全避免收费还是比较困难。
关于此点,工信部也给出相应的看法:收费合理,但要有度。
(二)断开数据无法接受消息和飞信相比,微信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断开数据无法接受消息。
智能手机,流量消耗相比之前的手机,大了很多,所以,为了节约流量,很多人会选择在不用的时候断开数据网络,而目前微信还不支持离线发送,需后台运行。
飞信是移动旗下可替代短信的产品,在群发服务和离线接受消息的部分,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三)可替代品太多,用户忠诚度不高说到语聊,大部分消费者会想到微信。
但随着语聊的推广,各大软件争相开发类似功能,使得微信的可替代品太多。
一旦微信真的开始收费,消费者可能就会很快的转向其他类似产品(四)受众群过于局限微信的受众群较为年轻化,大多数都是30多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男性多于女性。
人民日报四月时评
人民日报四月时评别让碾轧“意外”践踏了生命尊严2013年04月03日生命权是最高的人权,是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也是法律保护的基准线“一起发生在河南中牟,另一起发生在湖北巴东,一个因不满土地被占用,另一个不满财产补偿,一人死于铲车之下,另一人则被水泥罐车碾轧致死。
相隔仅3天,接连发生的这两起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央视《新闻1+1》4月1日播出的《制止农田里的“强拆”》,再次让我们直面这两起悲剧背后的沉重话题,并思考碾轧事件中的生命尊严和社会正义。
据报道,巴东肇事司机谭某因涉嫌故意杀人已被县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而中牟碾轧事件中,此前有报道称死者家属与肇事方弘亿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2日,肇事司机王某被批捕,当地公安机关展开进一步深入调查,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
(相关报道见今日8版)。
事件性质如何界定,生命能否得到尊重,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的处理结果。
然而,两起“碾轧”的导火线,都与土地有关,与农民维权有关,肇事司机又都受雇于施工、执行企业。
这样的个体悲剧,便很难让公众简单地归结为司机的“意外”。
在证据与事实尚未全面公布之前,公众难免揣测:一辆速度并不快的铲车,开到了死者的承包地上,在争执与纠缠中发生了血腥惨剧,司机有没有受到指使?中牟宋合义事件发生20多小时之后,先是中牟县认证微博发布称“意外事故”,后涉事企业负责人强调死者酗酒,如今警方又认定司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以及死者家属与涉事方弘亿公司达成和解协议,让人们更多了不少担心:虽说核实事件细节需要时间,但官方“意外”的判断是否给得太草率?是否有偏袒涉事企业之嫌?退一步说,就算真的纯属“意外”,三天两起的“意外”,以及此前也曾在其他地方发生过的维权农民死在自家土地上的流血事件,其间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深思追究?事实上,公众对碾轧事件的关注,不仅在于事件本身的残酷,对死者的同情,更重要的,还包括对土地征用合法性、相关赔偿合理性的质疑。
事件背后有无利益驱动?涉事企业的责任在哪里?民事赔偿可以存而不论,但行政层面,我们应当追问:征地是否具有合法手续?在基本农田建设酒店等永久建筑是否合法?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当初又是谁来审批,如今又该谁来担责?这样的征地背后是否潜藏有其他渎职腐败?查清这些问题,让责任链上的每一个人都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远比强调死者体内的酒精含量重要得多,也更有助于杜绝此类碾轧悲剧——在法律上,农民在自家土地上醉酒没有任何过错,与加害行为之间也没有多少逻辑关联,不能成为克减犯罪责任的理由。
运营商最大的敌人是谁?微信?
后院失火,运营商电话会议遭遇专业会议服务商绞杀运营商最大的敌人是谁?微信?诚然,在大众消费市场,微信等OTT严重威胁了运营商的生命线:短信与语音业务这两项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殊不知,在企业级市场,也悄悄发生着同样的逆转,甚至相比微信对运营商电信业务的冲击,更为凶猛。
后院失火,运营商电话会议遭遇专业会议服务商绞杀正如电信运营商同时拥有大众和企业用户一般,语音业务方面,它们不仅拥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点对点电话业务,还有面向企业用户的,可多方参与的电话会议业务。
这所谓多方电话会议的特殊之处倒是简单,就是将沟通对象,从两方变为多方而已。
不过,你可别小看这多出来几方通信对象的意义。
一方面,相比我们日常中仅需1对1即可完成通信沟通的,多方电话会议可是企业内外业务沟通、决策的主要通信工具。
正如我们常常看到,商界精英马不停蹄地跑会赶场的忙碌场面,这还不是因为,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相比“一言堂”,相比“红头文件”上传下达,由多人共同进行的沟通、决策才是主流的沟通模式。
如果我们将之再向外延伸,还会发现,不仅是商业环境,其他社会活动场合,多人参与沟通、决策依然是王道。
为何?现代社会,扁平化的社会结构,人类的群居天性,以及社会分工与协作的诉求,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群体决策,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协作,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沟通行为。
通常而言,越是发达的国家,成功的企业,越是如此。
因此,尽管在我们身边,可以看到“一言堂”依然存在,尽管1对1的传统社交模式还很红火,但,谁也不能无视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愈发重要的多人沟通、决策及协作。
言归正传,既然我们明了现代社会中多方沟通与协作的社会学意义,就不难明了语音会议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价值所在。
当作为主要盈利收入来源短信和语音业务在OTT打压下左支右绌,新业务拓展与创新就成为电信运营商转型的方向。
可惜体量永远不能取代品质,就语音会议市场而言,运营商凭借先发优势,一度成为市场的绝对主体。
可惜好景不长,自中国多方通信(注:两点或多点多媒体通信服务)牌照发放后,专业语音会议服务商以异常迅猛的姿态快速崛起。
微信,运营商之殇?
临着被迫沦为 “ 传输管道” 的危险。
而信 令信 道被 O T T应 用 的 “ , O ̄ l l 信 号 ”占用 , 是 运 营 商 以及 力挺 运 营 商
中国移动原董 事长 王建宙
律的简单粗暴行为。 在微信被广泛应用前 , 三大运营商
推 出 自有 品牌 的 O T T应 用 , 如飞 信 、 翼 信 和 沃 友 。在 此之 前 , 从 未提 及 所 谓 的
“ 微信收费” 之争, 其原因在于以微 信为 代表的 O T T应 用 “ 绕开 电信 运营
商, 直接 发展 用 户” 的特性 , O T Tf J E 务 商
腾讯有 四亿用户及其衍生 出来的高
收费扼杀创新 动力
“ 微信 收费” 事 件 中存 在 着 一 个 常 识, 一 直被 人们 忽略 : 社 会需 要创新 , 创
盈利模式 ,不收费不符合产业发 展 规律 。没有商业模式 ,中国的移动
互联 网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
— —
新者 不该为创新 行为本身付 出额 外成 本 。如果由于运营商对创新产品的出现 考虑不周, 服务能力不够, 就采取收费方 式来缓 解困境 , 这对技术创新是一种残
酷扼杀, 是 违 背 世界 潮 流和 市 场 经济 规
严重时可以引起网络瘫痪。
缘起于 “ 微信 收费 ” 的空前 大讨 论 , 其 实更 多 的应 该让 运营 商 反思 多年 来 的
电信运营商应该逐 步变成一个公 用
基础设 施企业 。电信业 发展的总 体
趋势 是OT T, 即网业分离 , 未来业
响到 中国几亿互联网用户的权益 , 更可
中 国互 联 网长 久以 来唯 一 走 国际化 路 线
微信对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影响分析
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增值业务的开发,提 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 争力。
加强与微信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沟通与合作
电信运营商与微信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业 务发展。
资源共享
双方共享资源,共同开发新型业务,提高市场竞 争力。
互利共赢
电信运营商与微信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 发展壮大。
04
微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各类应 用,方便快捷。
即时通讯
支持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和 视频信息,支持多人语音和视 频通话。
微信支付
提供快捷支付、扫码支付、线 上购物等功能,支持多种银行 卡和支付方式。
公众号
用户可以关注喜欢的公众号, 获取资讯、服务和产品信息。
微信的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
用户规模
截至2021年,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 12亿,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
传统短信的部分作用。
影响短信服务质量
由于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普 及,传统短信业务的服务质量 受到挑战,如短信到达率、接 收速度等方面可能不如即时通
讯软件。
微信对电信运营商语音通话业务的冲击
01
语音通话时长减少
随着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普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这些软件进行语
音通话,导致电信运营商的语音通话时长减少。
快速发展阶段
从2012年到2013年,微信用户数 量迅速增长,功能也不断丰富, 包括添加好友、群聊、朋友圈等 。
成熟阶段
自2014年以来,微信逐渐成为综 合性社交平台,涵盖支付、电商、 小程序等多个领域。
微信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朋友圈
用户可以查看朋友们的动态, 并发表自己的状态,分享图片 和视频。
关于 “微信”收费的常识
关于“微信”收费的常识常识1:使用微信不是免费的微信本来就是付费的。
微信产生的每一比特流量,都是要付给运营商钱的。
移动数据费用理所当然的缴给运营商。
移动投入巨资建立网络,这是他应得的。
那么,我们对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付了钱,在日本开始在全国覆盖 LTE 的今天,我们要求有个像样的3G网络过分吗?常识2:3G牌照的龌龊史,和消费者无关消费者不需要考虑什么TD牌照,2G网络技术之类的问题。
消费者只需要选择更快更好的运营商即可。
国家和运营商之间的一切龌龊不应该由消费者埋单。
哪个公司作出错误的决策,哪个公司承担损失。
哪个公司没有顶住压力,哪个公司承担后果。
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成年人应有的态度。
更何况一个堂堂五百强公司?微信在中移动的2G网络上造成了很大压力。
那么,中移动要么加快3G/4G建设,要么改善技术。
消费者如果不去选择更好的运营商,市场怎么向前?这就是日本开始在全国覆盖LTE的今天,我们却在这里讨论微信收费的原因之一吧?常识3:中国移动赚了多少钱?2012年净利润1293亿元。
注意,这个是净利润不一定和公司规模直接相关。
营收大净利润少的公司比比皆是,尤其是国营基础服务。
这意味着什么?腾讯2012年的净利润不过123.32亿元。
苹果在的净利润也不足3000亿人民币(410亿美元,最近汇率)。
日本运营商Softbank?也不过290亿人民币左右(4658.7亿日元,最近汇率)。
知道运营商业务为什么需要许可证了吧?常识4:中国移动赚钱有多容易?中国移动的净利润率则在23% 。
净利润率同样不一定和规模相关。
这意味着什么?超越了产品最创新,人才最顶尖的苹果(20%左右)。
也让同是运营商但是不断增加基础投入的Softbank羞愧不已(16%左右)。
只有腾讯赚钱要更容易些(28%)。
注意,腾讯的主要收益来自游戏。
不需做太多实体投入的虚拟物品的销售,本来的低成本会带来高纯利。
总结一下,中国移动赚的,比腾讯多10倍,比Softbank多4倍。
微信收费问题背后的国企垄断分析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Li a o n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Co l l e g e
No . 5. 2 01 4
(第 1 6卷第 5 期 )
( V o 1 . 1 6 . N o . 5 )
定标准 , 可 以认定 三大运 营商是在 中国市场上是 占据绝对 的
( 一) 竞争性 国企 垄断不符合 市场化 竞争改革价值理念
竞争 性国企 相对 的 概念 是垄 断 性 国企 , 但 是既 然 是 国
企, 竞争性 国企也 是存 在垄 断地位 的。将 能够 和偏好垄 断的
竞争性 国企布 局 于竞 争性 领 域 会严 重 损害 市 场竞 争 机制 。
支配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三 大运营商联合 对微信收取 除流量 费以外的费用 , 就在 即时通讯 领域 内控 制了其竞争业
务 微信 的价格 , 这就 显然 违反 《 反垄断法》 。 根据《 反垄 断法 》 , 具有 市场 支配地位 不违法 , 但 是滥用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2 9
装 有微信软件的移动 终端用 户额 外收 费 ; 二 是 向腾 讯收 费 , 用以维 护网络。这两种模式 都可能涉及下列问题 :
( 一) 如果三大运 营商联 合 收费 ( 无 论 向微信用 户 还是 腾 讯收费) , 可能构成 横向垄断协议 : 1 . 如果三大运 营商进行 价格 串谋 , 固定向用 户或者腾讯收 费的价格 , 则涉嫌违反 《 反
微 信是 占用 了信令 资源 , 产生 较少 收益 , 增 加 了运营 商 的成 本, 针对微 信 收 费有 其合 理 的一 面。但 是 网络 运 营商 管 道 化、 收入 降低 、 流 量价 值下 降 这三 大趋 势 已 经是 大 势所 趋 。
关于微信收费的一些看法
关于“微信收费”的一些看法2013年电信行业最火的话题属“腾讯微信是否由运营商再收费”当之无愧。
4月份,工信部更是传出必须对微信收费的论调。
然而,为平复消费者的心态,腾讯CEO马化腾两次在公众面前辟谣。
国企三大头移动、电信、联通似乎盯准腾讯微信的收益这杯羹,然而对于腾讯公司或者说微信团队来说,腾讯微信“树大招风”,其已威胁到了三大运营商很大的利益。
但是毫无疑问,腾讯微信是不会让消费者来买单的,据一些网站和微博的调查可以明确看出运营商或者腾讯公司对微信再度收费,9成左右的用户将会放弃使用腾讯微信,而转投米聊、陌陌等类似的软件,或者放弃使用这种类型的软件。
腾讯微信的用户,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手机的11亿用户中已经达到3亿至4亿,甚至往上,其渗透率已达27.3%。
这种大宗的消费者对于腾讯来说无疑是其收益的“衣食父母”,虽然腾讯微信的收益在腾讯公司的总收益中占据的比例不足10%,但是因为腾讯与运营商的此次矛盾引上了公众的视角中,其影响力非同凡响,倘若腾讯公司妥协于三大运营商,那么消费者将会面向再度被收费,大批的用户流失,将是顾此失彼,更是个亏本买卖;另一方面,尽管腾讯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同类型的游戏、软件、工具中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腾讯公司在社会公众眼中的形象似乎不是很好,其抄袭的手段几乎每一位用户都熟知于心,腾讯QQ 与MSN、出现在腾讯微信之前的米聊、CF与CS、英雄联盟与DOTA、QQ炫舞与劲舞团等一系列的同类型的商品令腾讯公司陷入了许多的官司与纠纷之中,但是似乎腾讯公司沾了腾讯QQ的光,与其绑定的账号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腾讯产品,不得不承认腾讯公司的高明,但是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的确不是很好。
所以用户是产品生产的根本,微信这么大的影响力,是消费群体撑起来的,无论微信以什么样的方式盈利也离不开消费群体,用户在享受微信便利的同时,也给腾讯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收入。
所以腾讯公司无论如何不能让用户来买单,即使与三大运营商共分这杯羹,虽然不能大把盈利,但是也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竞争与垄断的博弈——法律视角下的“微信”收费之争
]
苎 堡
竞 争 与 垄 断 的博 弈
法律 视 角 下 的 “ 微 信 ” 收 费 之争
殷 娜
—
—
摘 要 :政府部 J 1 为了公共利益 而给予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企业特 许的权利无可厚非 ,但 是 ,这些企业凭借 由此获得 的 天然 垄断 权 而 干预 经 济的 发展 走 向 必然 会 对 整 个社 会 经济 产 生 不 利 的影 响 。在 “ 微 信 ” 收 费事 件 闹得 沸 沸 扬 扬 之 后 ,似 乎 以腾 讯 公 司的 单 方承 诺 不 向用 户 收 费 而 “ 停止” ,可是 整 个 事件 真 正 的主 导 者— — 电信 运 营 商 却 一 直 被 排 除 于 大 众 的 的
视 线 以外 ,究 竞是 什 么原 因使 得 电信 运 营商 们 处 于如 此 特 殊 的 地 位 ,他 们 的 行 为 是 否 有 相 关 的 法 律 进 行 规 制 是 本 文 探 究 的
重点。
关键词 :微信 收费; 自由竞争 ;《 反垄断法》
两 年 , 三亿 用 户 ,微 信 创 造 着 自己 时 代 的 同 时 ,不 可 避 免 的 触碰 着 电信 运 营 商 的原 有 利 益 。 在 O T I " 业 务 的影 响 下 ,2 0 1 2 年全球移 动运 营商仅在 短信 服务一 项上就 流失 了 2 3 0亿 美 元 , 2 O 1 6年 将 达 到 5 4 0亿 美 元 。 通 过 自由竞 争 ,在 优 胜 劣 汰 的 自然 规 律下 ,利 益蛋 糕 的 重 新 分 配 调 整 似 乎并 没 有 什 么 不 妥 ,但 是 , 公用企业垄断力行为的横入,有可能打破常规中的经济发展模式。 微 信收 费 的合 理 性 疑 问 想 弄 清 楚微 信 收 费 的 始 末 ,我 们 就 需 要 透 过 现 象 ,寻 其 根 源 。假 设 微 信 如 果 真 的 收 费 ,那 么 就 有 可 能 有 以 下 三 种 模 式 : 第 一 、 向用 户 收 费 。 那 么 谁 向 用 户 收 费 就 成 了 首 要 问题 。根 据 合 同的相对性来分析 ,存 在两个对 应 的法律关 系 ,第一个是 用 户 和 运 营 商 的合 同 法 律 关 系 ;第 二 个 是 用 户 和 腾 讯 公 司 的合 同 法 律 关 系 ;用 户 在 下 载 微 信 软 件 的 同 时 , 已经 向 电 信 运 营 商 支 付 了流 量 费 用 ,如果 电 信 运 营 商 因 为 用 户 运 用 微 信 软 件 而再 次 收 费 ,则 构 成 重 复 收 费 ,明 显 不 合 法 ;而 当 下 用 户 使 用 微 信 本 身 是 免 费 的 ,并 且腾 讯 公 司 的 公 开 声 明 强 化 了 这 一 点 。第 二 、 电信 运 营商 直 接 向 腾 讯 公 司 收 费 。单 向腾 讯 公 司 收 费 ,明 显违 背 国 际通 行 的 “ 网 络 中立 ” 原 则 ,导 致 网 络 使 用 的 不 公 ;如 果 开 启 向所 有 o T r 企 业 收 费 的洪 口 ,则 会 增 大 中小 O T T企 业 的 生 存 压 力 ,不 利 于 新 生 代 互 联 网 企 业 的 创 立 。第 三 、采 取 利 润 分 成模 式 。也 就 是 电信 运 营 商 对 腾 讯 公 司 的 类 似 微 信 业 务 所 产 生 的 利 润按 照 一 定 比 例 进 行 分 成 ,说 白 了 还 是 向 腾 讯 公 司 收 费 。 在 当下 的舆 论 洪 流 中 ,人 们 的 目光 似 乎 只 聚集 在 是 否 向 用 户 收 费 上 ,对 于 向 O T r企 业 收 费 的定 局 却 没 有 什 么 疑 问 的声 音 ,仿 佛 如此 唐 突 的收 费 是顺 理 成 章 的 。 二 、“ 垄 断 ” 势力 行 为 的 凸显 及 法 律 规 制 国 的公 共 基 础 设 施 之 ~ 。公 用 企 业 就 是 掌 管 和 运 营这 类 公 共 设 施 的 行 业 。公 用 企 业 属 于垄 断 行 业 中 的 自 然垄断行业 ,既指 邮政 、电信 、供 电、供 水 、供气 、供 热 和公 共 交 通 等 为公 众 提 供 产 品 、服 务 或 由 公 众 使 用 的 业 务 或 行 为 。 电信 运 营 商作 为提 供 基 础 网络 设 施 的公 用 企 业 ,它 除 了 具 有 一 般 企 业 的 盈 利 性 之 外 ,还 具 有 对 社 会 进 行 公 益 服 务 的 特 质 ,这 关 系到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的 生 活 所 需 ,由此 ,它 从 成 立 以来 就 具 有 自然 的 垄 断性 。 正 是 因为 公 用 企 业 关 系 到 国计 民 生 ,由 国 家 控 制 ,基 本 实 行 国有 ,它 的行 为 ,往 往 会 成 为法 律 所 规 定 “ 除外” 的那 一 部 分 。 三 、思 考 电信运营商作 为涉及 民生 的公用企业 ,拥有 着 国家 政策所 允 许 的特 殊 地 位 ,正 是 国 家 的 这 种 特 殊 保 护 使 得 公 用 企 业 一 直 在其所涉领域内处于垄断 的地位 ,并且一 直享受着 由此带来 的 巨 大利 益 。 当 任 何 的 经 济 体 存 市 场 竞 争 的 中逐 渐 强 大 ,开 始 “ 蚕 食 ” 着 这 份 利 益 的 时候 ,其 就 会利 用 自身 的 垄 断地 位 来 排 挤 竞 争 ,限制 竞 争 就 不 可 避 免 的成 为 事 实 。 我 国 《 反 垄 断 法 》 第 条规定 : “ 为 了预 防和制 止垄 断行为 ,保 护市 场公平 竞争 , 制 定本 法 。 ” 但 是 ,《 反 垄 断法 》 的 出 台 似 乎 并 没 有 能 够 规 制 公用 企 业 的垄 断 行 为 。一 边 是 百 姓 的基 本 民 生 所 需 ,一 边 是 市场 自由竞争 的经济规律 ,如何 寻求其 中的平衡 ,以及运用 什 么 手 段来 保 障这 种 平 衡 ,已 经 成 为 迫 在 眉 睫 的 问题 。 《 反 垄 断 法 》 的 出 台看 出 ,我 国 已 经 对 在 市 场 经 济 中存 在 的 垄 断 行 为 给 予 了一定的法律规制 ,但 是 ,如何 使 《 反垄断法》 的主要 价值 和 功 效能 过在更 大范 围内得 以发挥 ,我们 也许 需要 等 待微 信收 费 的 后 续发展 才能看 出最 终的结 果 。( 作者 单位 :广 西 师范 大 学 )
网络中立原则能否解决微信收费争端?
微信触碰运营商利益微信代替了运营商传统业务中的短信、彩信和语音,使得通信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下降,但却没有使运营商相应增加收入,引起运营商不满。
微信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流量很少,因而不能给运营商带来大量数据业务收入。
在net 接入方式下,无论是iOS、安卓还是塞班系统,在前台和后台运行时每小时消耗的流量只有2.4K,一个月运行的流量也只有1.7M,iOS 系统甚至在后台运行时是不需要消耗流量的。
在wap 接入方式下,iOS 系统无论前台还是后台运行时都不消耗流量,但对于安卓和塞班系统来说,前台运行时会比net 接入方式下消耗10倍以上的流量,后台运行几乎与net 接入方式下持平,因而总体来说wap 接入方式下微信消耗的流量也很少。
在发送各种消息时,微信消耗的流量也不多,就文字消息来说,1M 流量可以发送约1000条信息,对于语音消息来说,每秒消耗的流量大约在0.9K~1.2K。
微信耗费如此之少的流量,结果就是微信用户的大量增长并没有给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收入带来大量增长,反而还占用了运营商免费的信令通道。
信令在设计之初是用来控制语音信号的,保证语音通话业务的顺利发展,同时也有很多空闲的信令,后来在开发短信业务时这些空闲的信令得到利用。
短信业务也会频繁占用信令资源,但是与微信不同的是,这些短信业务并不会一直在线。
微信由于其后台运行、一直在线的特点,它对信令通道的占用频率远远超过短信■ 徐欣 | 文业务,加上超过6亿的庞大用户数量,微信不仅侵占了原本空闲的信令,甚至还影响到了控制语音的大量信令,导致通话质量的下降。
目前,运营商并没有设想对信令通道收费,但是过多占用信令通道还是给运营商带来不小的麻烦。
微信可以一直在后台运行,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向基站发送信令,告知基站自己现在的状态,6亿用户24小时发送信令很可能造成信令通道堵塞。
日本就曾经发生过信令通道拥堵导致日本最大的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网络故障的情况,在事后的调查中该运营商发现,一款免费的语音应用短时间内产生的大量控制信令和数据流量是这次网络故障的直接原因,从发生网络故障到顺利解决问题经历了4个多小时,期间无数用户受到了影响。
微信上演“收费”罗生门
微信 上演 “ 收费"罗生 门
“ 微信 收费”实质上 是O T T 企业与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商 业利 益博弈 ,而 “ 免费时代”是否就此终结 ,还需静观其变。
文l 本刊记者
郝 杰
看来是用户反映 “ 过激”了。
说闹 的沸 沸扬扬 ,几乎成 了 “ 众矢之 的” 。微信用 享 受 类似 短 信 、语 音 ,但 更低 廉便 利 的服务 ,这 户 ,三大运营商 以及政府部 门都坐不住 了 ,纷纷 跳 是 真正 让运 营商 坐不住 的 。据显示 ,去 年S k y p e 、
出来 表达 “ 意见 ” 。可见 ,微信 的强 大不见得是 一 Wh a t s A p p、微 信等 O T T 业 务 已经分 流全 球 电信 运
情何以堪?
所 以 ,在运营商 看来 ,向微 信收费来 填补这个 “ 大窟窿”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 。
交给市场解决
就在 中国联通董 事长常小兵 表示运 营商和腾讯 的关系是 “ 鱼水之 情 ”, “ 今天 的免 费是 为了 明天 的收费 ”的 同一 天 ,工信 部部长苗 圩表示 ,目前工
与否就能 回答 的。
胁”。
微信 的迅 猛发展让他们不 得不开始 “ 保 护” 自
寄予 着 国际化 的期望 。微信改变着 人们 的生 活 ,同 己,以抵御这个强大 的对手 。
有运 营商 认为 ,微信 占 用 中国移动6 0 %的信令
费 ,没有 向信令收 费。微信 占用 大部分 网络信令 ,
铺 天盖地一片 “ 讨伐声 ” , 网上的意见领袖也纷纷 于微 信收费 的 “ 淡定 ”以及 中 国电信 的 “ 沉默 ”,
微信对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影响分析
微信对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影响分析引言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它也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微信对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影响,包括通信服务、短信业务、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等。
1. 通信服务的变革微信作为一个即时通讯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免费的文字、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
这使得传统的短信和语音通话服务受到了冲击。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实时沟通,不再需要额外支付短信和语音通话费用。
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和语音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2. 短信业务的下降随着微信的普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微信进行消息的传递,而不是发送短信。
微信的聊天功能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灵活性,而且免费使用。
因此,用户对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短信服务需求下降,导致电信运营商的短信业务收入下降。
3. 语音业务的衰退微信的语音通话功能也对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造成了影响。
微信的语音通话功能不仅可以免费使用,而且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用户在通信需求不紧急或不重要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通过微信进行语音通话。
这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流量下降,对其业务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4. 数据业务的推动微信的普及和用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发展。
用户通过微信发送和接收大量的消息、图片、视频等,这增加了数据业务的需求。
电信运营商通过发展4G和5G网络,提供更快速、稳定和高质量的数据服务,以满足用户对微信数据业务的需求。
5. 微信支付的兴起微信支付作为微信的金融服务之一,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支付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支付交易,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银行卡和现金支付。
这对电信运营商的银联支付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对电信运营商的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6. 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尽管微信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微信与电信运营商之间也存在合作机会。
微信“被收费”的迷局
■本 刊 综 合
近 日, 关于 微信收 费的争议持续
发酵 , 从 互 联 网 界 扩 散 到 全 社 会 。 电
收
口
公司收费 ,将它理解成向 用户收费是误读 。 事实上 , 从 开始宣扬 计划 、 拟向用户收费 , 到辩 解称 “ 用户不 会承担过 多费 用” , 众 多
网传输过 来的。由于历 史原 因 , 9 0 % 都 掌 握在 电信 和 联通 两家 运 营 商 的手 中 ,移 动加 上旗 下 的铁 通 最 多也 就 1 0 % 的份额 。 而此前 , 腾 讯马化 腾称微
信 带 给运 营 商 的流量 实 际上 应 该是
对于运营 商方面 坚持 “ 收费” 的
释、 推断 、 乃 至收 费版 本 等各 种消 息 甚 嚣 尘上 , 鱼龙混杂 , 加 深 了 群 众 的
猜疑 。
“ 微 信收 费是企业 间的正 常商业
行为 ” , 一些 “ 知情 人士 ” 解 释说 , 微信
及是 否 向三 亿 公众 收 费的 公共 政 策
制定 , 政 府g 3 l i : - 3 不应“ 表态过 频 、 伸手
义, 不必 担 忧 , 真 正 需要 担忧 的 反 而 是权 力的 强行 介 入 。前 不久 发 布 的 《 国务院机构改 革和职 能转 变方案 》 ,
提到 要 “ 减少 微观事 务管 理 ……充分 发 挥 市 场 在 资 源 配 置 中 的 基 础 作
半个 月 以来 , 关于微信 收费 的解
是 误读 , 还 是误 导 ?
“ 今 天 的 免 费 是 为 了 明 天 的 收 费。 ” 中国联通董 事长常小兵说 。 中国
移 பைடு நூலகம்董事 长奚 国华甚至 感言 “ 微 信 比 电信 联 通 更可 怕 !”
微信与三大运营商之争
营销方式:威信官方可以对漂流瓶的参数进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广的活动在某 一时间段内抛出的“漂流瓶”数量大增,普通用户“捞”到的频率也会增加。加上 “漂流瓶”模式本身可以发送不同的文字内容甚至语音小游戏等,如果营销得当, 也能产生不错的营销效果。
微信营销模式
3、O2O折扣式——二维码扫描 产品描述:“扫描QR Code”这个功能原本是“参考”另一款国外社交工具 “LINE”,用来扫描识别另一位用户的二维码身份从而添加朋友。但是二维码发展 至今其商业用途越来越多,所以微信也就顺应潮流结合O2O展开商业活动。 功能模式:将二维码图案至于取景框内,微信会帮你找到好友企业的二维码,然后 你将可以获得成员折扣和商家优惠。 营销方式:移动应用中加入二维码扫描,然后给用户提供商家折扣 和优惠,这种 O2O方式早已普及开来。而类似APP在应用超市中也多到让你不知如何选择,坐拥 上亿用户且活跃度足够高的微信,价值不言而喻。
微信营销模式
5、互动营销式——微信公众平台 产品描述:对于大众化媒体、明星以及企业而言,如果微信开放平台+朋友圈的社交 分享功能的开放,已经使得微信作为一种移动互联网上不可忽视的营销渠道,那么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则使这种营销渠道更加细化和直接。 功能模式:通过一对一的关注和推送,公众平台方可以向“粉丝”推送包括新闻资 讯、产品消息、最新活动等消息,甚至能够完成包括咨询、客服等功能,成为一个 称职的CRM系统。可以说,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直指微博的认证账号,提供了一 个基于过亿微信用户的移动网站。
目前腾讯QQ占据移动40%以上流量,但对中 国移动收入的贡献不超过10%。
运营商反击战不敌微信
中国移动一项名为飞信公众平台的服务上线,有群发信息、投票调查、自定义回复、 短信留言与人工客服等多项功能,更像是个人或企业的对外广播,因此外界揣测其 或将在商业领域有更多地作为。据传,中国移动下一步或将凭借其号码资源的优势, 逐步实现全往用户默认开通飞信业务。
微信第三方收费标准
微信第三方收费标准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社交功能,吸引了大量的第三方应用和服务接入。
这些第三方应用和服务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游戏、购物等丰富的功能和体验。
在这些第三方应用和服务中,收费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那么,微信第三方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微信第三方收费的种类。
微信第三方收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内购买,另一种是服务费用。
应用内购买是指用户在使用第三方应用时,需要购买虚拟物品或者付费解锁某些功能,这些费用会直接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支付。
而服务费用则是指用户在使用第三方应用或服务时需要支付的费用,比如购买某个服务的会员或者使用特定功能需要支付的费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微信第三方收费的标准。
对于应用内购买,微信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手续费。
具体来说,微信会按照应用内购买的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个比例通常是在20%左右。
而对于服务费用,微信通常不会收取额外的手续费,而是会根据用户和第三方应用之间的协商达成一定的费用标准。
这些费用标准可能是按照时间、按照次数、按照功能等多种方式进行收费。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微信第三方收费的规定和注意事项。
微信在第三方收费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监管,主要是为了保护用户的权益和确保第三方应用和服务的合法性。
在收费方面,微信要求第三方应用必须公开透明地告知用户收费标准和方式,不得私自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费。
同时,微信也要求第三方应用必须合法合规地进行收费,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收费行为。
总的来说,微信第三方收费标准是相对合理和透明的。
微信对于第三方收费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监管,保护了用户的权益和第三方应用的合法性。
同时,微信也为第三方应用提供了相对灵活的收费方式,使得第三方应用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希望未来微信在第三方收费方面能够进一步完善规定,为用户和第三方应用双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生气不如争气—运营商与腾讯的微信攻防战
生 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如争气—- 运 营 商 与 腾 讯 的 微 信 攻 防 战
赛立信 通信 研 究部 邓 东秀 摘要 :早前 ,就微 信 问题 三 大运营 商和 腾 讯 公司相 继展 开攻 防 战 。科 技 的发展 不可逆 转 ,今 天 遏制 微 信 的发 展 , 明天 仍 会 出现众 多 微 信 替代 品对 运 营商 的传 统语 音和 短信 业 务构 成 威 胁 。面对 “ 微 信 威胁 论 ” ,运 营 商生气 不 如争气 ,发挥 自身优 势 勤练 内功 方可保 持强 大 。 运 营 商 抱 怨 腾 讯 公 司 的 微 信 占用 了运 营商 6 0 % 的 网络 信 令 资源 ,却仅创 造 1 0 % 的 网络 流量 收入 。同 时 ,微信 在线 时 ,频繁 地 发送 信令 , 令运 营 商 的 网络 负载过 重造 成其 基 础 语 音 通 信 经 常 掉 线 ,让 运 营 商 苦 不 堪 言 。对 此 ,就微 信 问题 三 大运 营商和 腾讯 公 司相 继展 开攻 防 战 。 近 期 ,三 大通 信运 营 商 向工信部 上 诉 , 要 求 腾 讯 公 司 对 运 营 商 前 期 投 资 巨大 的 通 信 网络 的 占用 和干 扰 做 出补偿 。虽 然 ,最 终 的 收 费 方案 还 未 明确 ,但 可 以肯 定 的 一 点 是, 有 国家 工信 部做 靠 山的运营 商针 对微 信 问题 向腾 讯 公司 收 费是板 上钉 钉 的事 。 至 于 腾 讯 是否 会 向微信 普 通用 户 收费 , 在 赛立 信 通 信研 究员看来 ,此项收费时机还未成 熟 ( 想想 曾经 的 Q Q收 费 事件 几乎 让腾讯 蒙 受 灭顶 之灾 , 腾 讯 不会 为 了眼前 的蝇头 - ' J ' N自 断大 好 前程 ) 。另 外 ,腾 讯 公 司也 官方 承 诺 短 期 内至 少 近 几 年 内不 会 对 微 信 普通 用 户 进 行 收费 。所 以,普 通用 户 大可放 心 , 目前 微 信 收 费只是 运营 商 和腾 讯 公司 的战争 , 与 普通用 户 关系 不大 。 运 营商 与腾 讯 公司 的微 信第 一战 ,以运 营 商 的胜利 告 终 , 工 信 部要 求运 营商提 交 收 费方 案供 其做 最终 审批 。 虽 然运 营商赢 了微 信首战, 但此 次 防御 战 运营 商凭借 工信 部 的 强势 赢 得 并 不光 彩 也 不 高 明 ,来 自普 通 用 户、 媒体 和知 名科 技 大碗 的诸多 非议是 其必 须 承 受的 后果 。 显 然 ,面 对 微信 的强势 发展 ,运营 商仅 仅 靠 收费 遏其 发展 这 一保 守 的防御策 略 ,是 无 法长 久 与腾讯 公 司对 抗 的 。毕竟 ,屏 蔽扼 杀 微信 , 谁又 能保 证 不会 出现 更 多的微信 替 代 品呢 ?因此 ,寻找 更 加积 极主动 的进 攻 手 段 或许 能 开辟 另外 一 片新天 地 。 中 国联 通 就 选 择 了一 条 比较 讨 巧 的路 子 。目前 ,对 于 向腾讯 公 司 收费 ,中 国联 通 并没有 过 分热衷 。 联 通 更倾 向于加 强与微 信 的合 作 , 以 吸 引抢 夺 中 国 移 动 的异 网用 户 ( 特 别 是 高端用 户 ) 。 3月底联 通董 事长 常小 兵 出席 深圳 I T领 袖 峰会 时 也表示 “ 运营 商 与O T T企业 应该 发展 成 鱼水 关系 。 ”这 与腾 讯公司 “ 运营 商和 O T T公 司未来发展 成鱼 和 水 的关 系或 水乳 交 融 ”的声明不 谋而合 。业 内人 士猜 想 ,中 国联通 或许会 与腾 讯 公司合 作 “ 在 联 通 高 端 定 制 机 里 直接 植 入 微 信 应 用 ,或者腾 讯 根据 联 通需求 设计 出专供 联通 的独 家 微信 应 用 功 能 ” 。或 许微信 会 是 下 一 个苹 果 , 成 为 中 国联通 抢夺异 网用户 的又一 利器 。 至今 ,中 国 电信对 微信 的态 度 依然 模棱 两可 ,仍 未有 官方 的 明确表态 。由于移 动用 户规 模所 限和 固网基 础 牢靠 , 微 信对 中国 电 信 的 影 响 远 不 如 中 国 移 动和 中 国联 通 来 得 深远 。所 以 ,不 排 除未来 中 国电信 向 中国联 通学 习与腾 讯 结盟 , 推 动通信用 户在 运 营商 间 的转移 。届 时三 面夹 击之下 ,恐怕 现 时对 微 信 反应最 为 强烈 的 中 国移动 会受 伤最 重 。 赛立 信通 信研 究 员 认为 ,目前 微 信 的发 展是 大势所 趋 , 运 营商对 微信采 取扼 杀屏 蔽 策略 必然两 败俱 伤 , 与腾 讯公 司合作 也未 必 前景 光 明。另外 ,腾 讯公 司期望 凭借 微信 这 强势 产 品走 出 国 门走 向国际化 , 成 为 能与 f a c e b o o k 、G o o g l e 、苹 果等 国际知名 互 联 网 公司 比肩 的大 企业 。 如若 这一设想 获 国家 上 层 相 关部 门认 可 , 腾 讯将 能甩开运 营 商对 其 的诸 多遏制 和 阻碍 。当然 ,腾讯还 可 以更激 进 主动 , 选择 一条 更 宽 阔的路— — 申请 虚 拟 运 营 商牌照 ,建 立 自己的基础 网络渠 道 。毕 竞 ,根 据 国务 院提 出 的通 信 向民 企 开放 政 策 ,腾 讯参 与语 音等 电信 业务 并非不 可 能 。 届 时通 信 行 业 必 将 被 腾 讯 等 新进 入 的 互联 网公 司分去 很大 块 蛋糕 。 面对 腾讯 等互 联 网公 司的攻势 , 运 营 商 防不胜 防 ,唯有 主动 反击 方能 自保 其 身 。赛 立 信通信 研 究员 认 为最激 进的攻 势莫 过 于 , 面 向广 大 用 户 研 制 一款 能与微 信 相 抗 衡 甚 至 取 代 或 超 越 微 信 的 强势 新产 品 。 目前 来 看 ,三大 运营 商在 这 一方面 均有所 动作 。近 期 中 国移 动 宣布 上线 飞信 公众 平 台 ( 飞 信用 户 或 移 动 手 机 用 户 可 直 接 登录 飞 信 公 众 平 台,其 自动回复、群发消息等功能与微信相 似) 。据悉 ,中 国移 动将 在 未来依 靠 号 码优 势,实现全网用户默认开通飞信,以迅速提 升 用户量 挽 回其基 础 语音 业务 的流 失 。而 中 国 电信 则 与 网 易 公 司 合 作 改 良升 级 其 “ 翼
简答题
简答题:1、移动商务的概念移动商务的定义为: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有机结合,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有机统一体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在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之间,或移动终端与PC 等网络信息终端之间,通过移动商务解决方案,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便捷的、大众化的、具有快速管理能力和整合增值能力的商务实现活动。
2、移动商务对不同人群有何意义?个人信息管理服务(PIM信息服务)移动定位服务商务交易服务(包括购物、支付等)娱乐消费服务(包括铃声、图片下载、电影票定购等)移动营销服务(包括手机炒股、手机彩票等)移动广告服务(包括图片广告、文字播报等)移动商情服务(包括信息定制、手机调查等)移动办公服务(包括OA、移动供销存管理等)移动浏览服务(包括手机报、移动文学等)移动游戏服务、紧急避险服务、移动公益服务等。
3、什么是价值链?什么是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构成的根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创造价值的活动移动商务特征:高科技、商务主体移动运用移动技术或通过移动运营服务的扩展和延伸创造价值,来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或行为,构成创造性的、动态的、完整的或虚拟的价值实现链条。
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是指直接或者间接通过移动平台进行产品或者服务的创造,提供,传递和维持,以及从中获得利润的过程行为价值传递链式结构4、移动商务价值链涉及哪些主体,这些主体是如何赚取利润的?基本通讯收费、附加值服务收费、销售通讯器材和设备、应用开发收费、广告5、试述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特点及内容?移动电子商务营销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随时随地的即时通信(2)交互式(3)有效性(4)成长性(5)整合性(6)超前性(7)技术性。
微信收费是否合理?
关于微信收费问题这段时间关于微信是否会收费的话题炒得很热,一方面运营商的各个高层不断表态微信对运营商网络的冲击,微信应该被收费,另一方面马化腾以及腾讯官方一再否定微信收费的谣言。
一面是造势一面是辟谣,微信收费风雨欲来风满楼,或许有用户就疑惑了,微信到底会不会被收费?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岭南论坛”上接受采访时称,由于运营商对网络维护不易,工信部会考虑其关于额外收费项目的合理要求,不过为了防止垄断遏制微信的发展,他也指出即使收费,也不会大幅收费,同时为了公平起见,工信部已要求运营商制定解决方案。
看完第一段,或许不少人都觉得工信部这样的表态无疑是等于间接宣布微信收费,那这篇文章探讨“微信收费的必然与不必然”还有意义吗?纵然工信部有了这样的表态,纵然意义不算太大,但今天还是想借这篇文章谈谈微信收费这个话题,因为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大家:微信收费的必然与不必然究竟会不会收费?运营商“不要脸”的原因为了保证文章逻辑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让部分不了解事情经过的读者了解内情,本文从头说起。
微信俨然已成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去的见面口头语通常都是“你吃了吗?”,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快速发展的微信俨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与人的互动已从QQ延伸到了这种即时移动通信的软件。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手机聊天软件,因为其免费和吸引人的功能,自推出时日起微信就得以快速发展。
用户从0到1亿,只用14个月时间,而1亿到2亿、2亿到3亿耗时分别缩短至不到6个月和5个月,而现在微信用户已隐隐欲突破4亿。
而正是这种疯狂增长却引来了运营商的艳羡和敌意。
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争端由于微信是永远在线的应用,因此会不断向运营商发送数据请求——“心跳信号”,但这种信号流量极低、每隔几分钟就发送一次以及用户基数重大,这造成了“信令风暴”,60%的信令请求只带来10%的流量收入,同时也影响了运营商网络的稳定,干扰了传统运营商通话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腾讯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腾讯CEO马化腾显然也更加认可“共赢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化腾认为,微信刺激了电信网络的流量增长,为运营商带来了从语音业务转向数据业务的动力,因此腾讯与电信运营商是共赢的。
平心而论,对于任何一个市场而言,公平的竞争都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没有竞争的市场必然会丧失活力。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的出现乃至激化都是在为行业未来的大发展积聚力量。对于竞争的任何一方而言,只有回归到真正的市场中来,遵循市场规律办事,才不会迷失了未来的方向。
追溯“网络中立”的起源,其讨论最初始于美国。2010年12月21日美国通过《网络中立条例》,对固定和移动宽带网提供商的网络管理进行了相关约束,但是却没有否认其进行合法网络管理的权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无线频谱的稀缺性和限制,FCC对于固定宽带网和移动宽带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给予无线运营商更大的管理其网络的自由权,因此,这个政策又被业界称为“网络半中立”。AT&T此前阻断蜂窝网上的Facetime业务、Verizon屏蔽谷歌钱包应用等均未违背“网络中立”的原则。
微信收费为什么会引发舆论如此强烈的关注甚至是反对呢?因为这么多年来,国内的用户已经习惯并乐于接受免费服务,听到“收费”就会不太高兴。其实,目前大家所讨论的“微信收费”并不是指运营商向微信用户收费,而是运营商对微信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进行收费,收费的对象是OTT服务商而不是用户。因此,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用户对微信收费的所谓抱怨其实是一种误会。至于未来这部分费用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腾讯表示,微信目前没有对用户收取费用的计划,而且,微信一直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盈利模式,试图依靠入口优势和用户资源,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来到这个平台,依靠平台的能力实现盈利。从微信的这种运营理念来看,这部分费用应该会转嫁给下游的企业和商家而不太可能是最终消费者。
正面较量,其实在今天的海外市场上已经上演。2012年,全球移动运营商的行业组织GSM协会,正式推出了类似微信的Joyn服务品牌。随后,多家移动运营商宣布将在各自的区域市场内联合其他运营商共同推出这一服务。例如,西班牙三家大的移动运营商Orange、Vodafone和Telefonica就在全国范围内共同推出了Joyn服务;在韩国,Joyn服务也得到了SK电讯、韩国电信与LG U+的一致支持。
抱团反击,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无疑是对抗OTT类业务的有效之举。韩国SK电讯率先抵达了电信运营商发展OTT类业务的第一个里程碑,其推出Joyn业务的50天内就发展了100万用户。显然,初战告捷的SK电讯,将打消之前持观望态度的许多电信运营商的疑虑,让他们也加入到发展“通信版”的OTT类业务的阵营中来。
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网络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运营商实际上也具有制定互联网流量管制措施的权利。如包括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法国、英国在内的十多个欧洲国家允许运营商对Skype和P2P的应用进行阻断或限制。韩国监管机构在2012年7月也批准了该国移动运营商对OTT VoIP应用进行限制或收取额外费用的决定。SK电讯仅允许那些数据套餐在5.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15元)或以上的用户使用移动VoIP服务。
除了正面较量之外,竞争的双方是否还拥有合作的可能呢?俗话说得好,“市场经济下没有永远的敌人”,昔日的竞争对手也可以在今天相互拥抱。而电信运营商与腾讯之间,也并非不存在双赢的机会。
“腾讯等渠道服务商,将帮助中国移动开拓未知的新客户,只要处理得当,两者就可以营造双赢的局面。”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日前在2012年中国移动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说。这句话传递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电信运营商和腾讯这两者之间,除了过去的“威胁论”之外,还涌现出了最新的“共赢论”。
收费并不是“无理要求”
“微信的业务机制要求其频繁发出信令、重置链接,会占用大量信令资源,而且其好友状态更新、群消息、多人通话等行为也会消耗大量网络资源。当微信用户数还比较少时,对移动网络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级,就会造成网络拥塞,影响到其他用户的正常通信。”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现在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户,微信应用虽然只占用了不到10%的移动网络流量,但是却消耗了60%的信令资源,“所以运营商急眼了”。
网络中立不等于免费
在运营商是否应该向微信收费的讨论中,“网络中立”作为OTT类业务不需向运营商付费的一个重要依据被反复引用,俨然已经成了“万能”的金科玉律。然而,“网络中立”之说,并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业务提供商可以免费无偿地使用网络。
从定义上看,“网络中立”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有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访问网络内容、运行应用程序、接入设备、选择服务提供商。这一原则要求平等对待所有互联网内容和访问,防止运营商从商业利益出发控制传输数据的优先级,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中立性”。由此不难看出,“网络中立”的根本出发点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倡导的是网络的透明。与此同时,“网络中立”并没有限制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也没有限制运营商对网络进行合理的管理。
回归市场,直面竞合
“鼓励竞争,将市场的交给市场”。这句话,是上周接受采访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被问及当前备受关注的腾讯冲击运营商的局面时给出的答复。而平息争论的有效方法,就是把决定权交给市场。
今天,电信运营商与腾讯之间的竞争态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腾讯的微信,以免费的姿态一方面在侵占传统电信业务如手机短信、语音通话的市场;另一方面又在无偿地消耗宝贵而有限的移动通信资源。显然,电信运营商正在遭遇OTT类业务的内外夹击。这场竞争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了那么一点公平的味道。真正的市场需要的是真正公平的竞争。因此,基于不同的服务质量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这只是让竞争变得更加公平的一个可选途径。除此以外,在业务和应用领域的正面较量则是一个市场要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业界将目光聚焦于“网络中立”上时,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平台化的今天,终端、平台以及Web流量的“中立”却一直没有建立。有专家认为,“网络中立”将网络的“围墙花园”拆除了,而互联网服务商却在不知不觉间建立起了平台和终端的“围墙花园”。如苹果与网络运营商娱乐业结盟,不让Skype和Google Voice/Map等应用安装在iOS上。又比如,2010年Google提出Web流量可以不中立,移动网络可以不中立,搜索引擎中立不现实。由此可见,我们在看待“网络中立”时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中立”,只有合理的适合的“中立”。
对于这一问题,业内专家分析说,并非没有技术解决之道,可以通过搭建一个通用长连接公共平台供微信、微博等时时在线业务使用,避免对其他用户使用业务的冲击,但是这个平台的搭建需要电信运营商与OTT服务商合作完成。
市场经济下,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收费,其实是一种合理要求。国外已经有运营商向OTT服务商收费的例子,比如法国电信成功要求谷歌为挤占网络流量付费。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表示,建立数据通道就像修高速路,建设和维护都需要成本,运营商的要求天经地义,这在国际上已有先例。从这个角度来说,运营商对微信占用网络收费,腾讯为得到优质的网络资源买单,其实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未来的趋势是对骑自行车或走路的人不应该收费,开车的从油费、养路费里收费,如果需要上更快的路就收高速公路费。未来通信行业也应该是这个路径。有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运营商建立微信专区搭建VPV专网,建设费用由腾讯支付,至于微信向不向用户收费,由腾讯自己来定。
业内人士的这段话道出了微信最让电信运营商头疼的地方。不过很多人不理解,信令究竟是什么,占用多怎么就会影响其他用户通信?通俗地说,我们用手机和朋友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冲浪,那么通话、短信等无论是声音、文字,或者是视频,都会经过转换以比特的方式在移动网络上传输。
但是这些你想传递的信息如何到达对方呢?这就需要一个“带路人”,将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这个“带路人”就是信令,也被称为“心跳信号”。信令在专用信道上传输,控制网络上海量级的信息沿着各自正确的路径,到达正确的地方。然而,由于无线资源的有限性,可容纳信令的信道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当信令指明“正确道路”,信息已沿着正确道路传输后,信令就不再占用信道资源。但是,包括微信在内的OTT业务,为了保持永远在线,会频繁发送信令,即使不传递任何信息,也会发送信令,时刻提醒对方“我在这里呢,我马上准备和你讲话了”,这样“六车道”的信道就被OTT业务“频繁喊话”的信令挤占了4车道,指引语音、短信以及其他数据业务的“带路人”都拥堵在剩下的两个车道上,从而导致网络连接无法建立,引发网络拥塞甚至产生雪崩效应。事实上,全世界运营商网络被即时通信系统干扰甚至出现大规模阻断的案例不少,AT&T的网络就曾经因蜂拥而至的数据流量而瘫痪。
为什么运营商应向微信等服务商收费
这几天,关于微信收费的话题让中国移动和腾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实,这并不是两个公司之间的争论,而是OTT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角力。当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网络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双方不得不尝试去探寻新形势下的新合作机制,这种机制不仅仅包括简单的收费,也包括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网络安全、通话质量等。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合作机制,解决的将不仅是微信的问题,对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OTT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之间关系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