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识课课件1
合集下载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导论-PPT文档资料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导论-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25a324a300a6c30c229f83.png)
年开发量 20亿桶 20亿吨 160亿 立方米 9000万千瓦 刚刚起步
年进口量 8亿桶
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2640亿桶,日产930万桶, 年出口30亿桶。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中国的石油消耗: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20年
பைடு நூலகம்
原油产量
1.6亿吨 1.8亿吨 1.866亿吨 2.4亿吨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使用过程的影响----温室效用、酸雨、火电厂热污染
2. 核电站 慢性辐射 放射性废物处置 核反应堆安全
3. 水电站 对自然的影响——地面沉降、诱发地震 对生态的影响——大坝上、下游陆地、水生生态 系统发生变化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移民安置、文物破坏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自然资源:
能源、水资源、工业资源(矿物资源)、 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环境资 源。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非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
太阳能、风、空 可再生资源 非再生资源 气、降水、气候
动物资源、植 物资源、微生 物资源、土地 资源、水资源
矿物资源、 化石燃料
原油进口量 7000万吨 1.2亿吨
1.986亿吨 3.22亿吨
石油消耗量
3.7亿吨 5.62亿吨
2019年我国实际煤炭年消耗量已经达到30亿 吨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能源的新发现(2019年):
2019年5月7日,中
国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贾承造在新闻通
气会上称:南堡油田 (冀东唐山境内曹妃甸 港区)现已探明储量达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190b30fc4ffe473368aba7.png)
土壤是由岩石演化而来,并覆盖在岩石的表面,它与岩石最大的不
同在于它具有肥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人类与土壤圈
荒漠化
水土流失
盐渍化
水涝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人类与岩石圈
化石燃料
矿物燃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2 0 10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主讲教师:王媛媛
Tel:62233504 E-mail:
绪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近百年来,人类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步的同时,周围 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空气污染、河流变色、生态 破坏、资源锐减、水土流失、耕地日少、噪声污染、饮用水质 的不断恶化等等。
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大气圈的结构——逸散层
逸散层的特点:
1、位于热成层之上,也称外大气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 2、大气极其稀薄,地心引力微弱,大气质点间鲜有碰撞。有 些运动速度较快的质点完全摆脱地心引力而逸入宇宙空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人类与水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大气圈的结构——平流层
平流层的特点:
1、位于对流层顶至大约50 km的高度,也叫同温层;
2、其下部有一明显的稳定层,温度基本不随高度而变化;稳
定层以上,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地表辐射 影响的减少和氧及臭氧对太阳辐射吸收加热导致的; 3、由于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平流层中无云雨等天气现象。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d5fd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0.png)
特
河、湖泊、高山、平原、沙漠等各
点
式各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
了必要的生存环境。
思考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
思考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应从哪几个层次上进行?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 以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作 为原始母本培育成杂交水 稻,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一 人口的吃饭问题。
人们模拟苍蝇的平 衡棒研制出运载火箭 的振动陀螺仪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江河湖泊,造成污染。磷矿石中含有镉、 铅等杂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 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污染。目前农药污染主 要是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有机 氮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不长,但有些有 致癌、致畸作用。有机磷农药容易降解。 农药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是通过食用 含有农药的动植物食品造成的。此外,大 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也是土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你认为能 差异大,构成基因库的基因种类多。 基因的多样性是物种在环境变动时能够继续生存下
收去而到不物灭种预绝的的期多保样障效性。果吗?为什么?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同物种需要不同的生态 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食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营养丰富,味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壤的重要污染源。 • 土壤污染的防治要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目
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 工矿企业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废弃物中含有各种资源,主
要利用途径为: • (1)利用矿物废料作建筑材料、道路工程
材料、填垫材料及冶金、化工、轻工等工 业原料。 • (2)利用含碳、油类或其他有机物质的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初涉文本
•主人公是 个怎样的 人?情节 会怎样的 发展?请 找出论据。
第1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
![第1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de8f5d581b6bd97f19ea8c.png)
岩石
水 大气
生物
四、环境结构与环境系统 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称为环境结构。 (一)环境结构
1.自然环境结构 全球自然环境可分为大气、陆地和海洋三部分。
大气层:总质量5×105 吨。 陆 地:总面积14900万Km2,占地球表面积29.2%。 全球共有六块大陆: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 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 13910万Km2 。
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 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中国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使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其影响已超出了中国。因此,不 但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 题,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当其基本思想和概念为 人类都了解和掌握时,人类才能保护好环境,并保证自 身的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 环境的基本类型 1、按照环境的主体来分 2、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来分 3、按照环境要素进行分类 ⑴ 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地质环境。 ⑵ 社会环境: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 境、文化环境。
2020/7/3
11
三 环境要素 1. 最小限制律 2. 等值性 3. 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和 4. 环境诸要素间相互联系,互相依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课程介绍: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先人的梦想已经 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人类 在20世纪中叶开始了一场新的觉醒,那就是对环境问题 的认识。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 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 取得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 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 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 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 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
环境保护欲可持续发展教育课件PPT
![环境保护欲可持续发展教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188a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1.png)
• 减少尾气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 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 • 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 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 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 控制噪音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 • 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 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 • 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 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 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 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 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水处理方法有: (1)沉淀物过滤法; (2)硬水软化法; (3)吸附法; (4)去离子法 (5)逆渗透法
(6)超过滤法 (7)蒸馏法 (8)消毒法 (9)生物化学法 (10)正向渗透法,自然净化方法
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大地的治理与保护
对大地的环保之所以把治理放在前面。保护放在后面,是因为陆 地已经有污染,所以欲强调治理同时保护。对已污染的大地(土 地,山峦,陆架)强化治理,恢复本源。
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防止建设和开发的破坏
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 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森林和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 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保护有价值的自然环境
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 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 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 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工业化国家应当恪守“京都议定书” 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保护 地球环境,防止全球继续变暖。
• 发展援助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增大经济援助 的力度,其援助比 总值的0.7%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51af0883b9d528ea81c779e9.png)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氧气的作用:
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 物圈进化 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 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 下10m深处。 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 现了臭氧的保护, 生命开始出现。氧浓度达到现水 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 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30亿年前出现原始细菌开始, 20亿年前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固氮生物, 约16亿年前形成了含氧气的大气圈。 7亿年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 5亿年前出现无脊椎动物。 2亿年前出现哺乳类动物。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壳的变化、气候的 变异和其他种种原因,有些物种消亡了,新的物种 产生了,形成了今天五彩缤纷的生物圈。
岩石圈看作地壳的同义
语,包括地球最外层的 岩石、风化壳。平均厚 度为33-35km。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六、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从海平 面以下10km到海平面以上9km的范围。生态系 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 循环。历经30亿年的发展历程。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大气中氧浓度下降,则不仅生活在高海拔的人会经受 高山反应之苦,而且氧化反应受到抑制,燃料燃烧产 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将积累在大气圈。 大气中氧浓度增高,譬如从现有的21%增高至25%, 则雷电就能把嫩枝和草地点燃,造成连绵不断的火灾, 使全球植被遭到破坏。 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的这种戏剧性变化。然 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 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2和 O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04e475482fb4daa58d4bb1.png)
化学与环境
第一讲:关于环境
18.07.2020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ENVIRONMENT)
1 . 环境的定义:以人类为主体 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 1)中心: 人 2)层次: ▪ 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 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
▪ 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 ▪ 城市环境是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
18.07.2020
11
(2)地理环境
▪ 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然现象的总 体,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石圈、水圈、 土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 透、相互转化的厚度为约10~30千米的交 错带上。
18.07.2020
12
18.07.2020
15
五、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 ①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 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
累的过程和规律 ▪ ③环境污染的危害 ▪ ④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 ▪ ⑤环境污染的控制和防治 ▪ 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 ▪ ⑦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 ⑧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 ▪ ⑨环境管理
切客观存在问题。
18.07.2020
17
2.环境问题的分类
1)原生环境问题 ( 第一类环境问 题)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 由自然力引起,多表现为自然灾害 l 特点:人类目前不可避免,对其抵
抗力很弱
第一讲:关于环境
18.07.2020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ENVIRONMENT)
1 . 环境的定义:以人类为主体 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 1)中心: 人 2)层次: ▪ 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 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
▪ 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 ▪ 城市环境是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
18.07.2020
11
(2)地理环境
▪ 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然现象的总 体,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石圈、水圈、 土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 透、相互转化的厚度为约10~30千米的交 错带上。
18.07.2020
12
18.07.2020
15
五、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 ①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 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
累的过程和规律 ▪ ③环境污染的危害 ▪ ④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 ▪ ⑤环境污染的控制和防治 ▪ 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 ▪ ⑦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 ⑧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 ▪ ⑨环境管理
切客观存在问题。
18.07.2020
17
2.环境问题的分类
1)原生环境问题 ( 第一类环境问 题)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 由自然力引起,多表现为自然灾害 l 特点:人类目前不可避免,对其抵
抗力很弱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可修改版ppt]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379c7b69dc5022abea009d.png)
2、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 这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 立灌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 解决了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 种”,“反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 沃土变成了不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 第二个环境问题。
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主体)而言的。不同的中心相应有不 同的环境范畴,对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境” 就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 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 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 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的总体。环境是人类生态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开发利用 的对象。世界各国的一些环保法中,往往把环境中应当保护 的要素或对象称为环境。
环境的组成
自然环境:指环绕人群空间可以直接、间接影响 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 总体。自然环境的组成包括生物和无机环境,生 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结合成一定的 生物群落而存在着,通常由几个营养级和能量级 组成。
社会环境: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组成,是 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劳动、加工和改造了自然物质、创造了物质生产 体系。包括工厂、城市、交通、娱乐场所、文化 古迹以及风景游览区等。
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第二次 浪潮,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规模大,影 响深是前所未有的,八大公害事件,主要表现为 SO2污染、光化学烟雾、水域重金属污染和毒物污 染几大类。
伦 敦烟雾
日本水俣病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 93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 9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4d5321958fafab068dc0247.png)
B、 探索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 存关系
C、 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 要求之间的关系
D、 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4、 环境科学的分科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对策-环境保护
一、 环境保护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环境保护概念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基本任务
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H、四日事件:1961年在日本四日市由于工厂向 大气排放出大量SO 2和粉尘,并含钴、锰、钛 等重金属粉尘而引起的哮喘病事件。患者500 人,36人死亡。中毒症状: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肺气肿。
I、米糠油事件:1968年在日本九洲爱知县等23 个府县发生的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所致。 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载热体,因管理 不善,毒物进入米糠油中。患者5000人,死亡 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0000人。中毒症状: 眼皮肿,常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呕吐恶 心,肝功能下降,肌肉痛,咳嗽不止,甚至死 亡。
B 、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48年10月在美国的多 诺拉镇(马蹄型河湾,两边山高120m)发生 的烟雾事件。由于工厂多,遇逆温天气,当时 SO2、粉尘的浓度很高。四天内43%的居民 (6000人)患病,17人死亡。中毒症状:咳嗽、
C、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 由于居民取暖,煤中含硫高、粉尘高,遇逆温 天气,5天内4000人死亡。1952-1962年共发生 12次,死亡近万人。
键
(3) 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尺度 (4)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实现 的保证
(5)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世界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新变化 1、 环境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 2、 环境原则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原则 (1)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原则 (2) 工业发展的环境原则 (3) 经济抉择中的环境原则 (4) 商品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
C、 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 要求之间的关系
D、 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4、 环境科学的分科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对策-环境保护
一、 环境保护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环境保护概念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基本任务
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H、四日事件:1961年在日本四日市由于工厂向 大气排放出大量SO 2和粉尘,并含钴、锰、钛 等重金属粉尘而引起的哮喘病事件。患者500 人,36人死亡。中毒症状: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肺气肿。
I、米糠油事件:1968年在日本九洲爱知县等23 个府县发生的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所致。 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载热体,因管理 不善,毒物进入米糠油中。患者5000人,死亡 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0000人。中毒症状: 眼皮肿,常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呕吐恶 心,肝功能下降,肌肉痛,咳嗽不止,甚至死 亡。
B 、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48年10月在美国的多 诺拉镇(马蹄型河湾,两边山高120m)发生 的烟雾事件。由于工厂多,遇逆温天气,当时 SO2、粉尘的浓度很高。四天内43%的居民 (6000人)患病,17人死亡。中毒症状:咳嗽、
C、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 由于居民取暖,煤中含硫高、粉尘高,遇逆温 天气,5天内4000人死亡。1952-1962年共发生 12次,死亡近万人。
键
(3) 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尺度 (4)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实现 的保证
(5)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世界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新变化 1、 环境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 2、 环境原则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原则 (1)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原则 (2) 工业发展的环境原则 (3) 经济抉择中的环境原则 (4) 商品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496751d5bbfd0a78567327.png)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实施“三同步”战略方 针• 工业污染的防治 • 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 •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加强科技开发 •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 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IV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
•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共6章) • 经济可持续发展(共4章) • 社会可持续发展(共5章) • 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共5章)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特点 •《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分的复合系统。 •《议程》的主题词“发展”,体现新的发展观。 •《议程》中突出了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战略特点。 • 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尖锐化。 • 能力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备的基本保证。 •《议程》与优先项目计划同时出台,突出 “战略”的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性学习知识讲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1、环境与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与危害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环境问题的含义
• 自然环境: 地壳表面全部有机体及与它们发生 相互作用的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总称
• 环境与经济是紧密联系的; • 代际公平(不断子孙路); • 代内公平(社会平等); • 一方面要提高生活质量,另一
方面要维护生态环境; • 公众参与(民主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课件ppt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9f1a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4.png)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详细描述
公平性原则强调在发展过程中,确保不同地区、国家、社群之间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益;持续性原则要求发 展不能超过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强调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同责任;和谐性原则追求人与自然之间 的和谐共处;创新性原则鼓励采用新技术和创新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
05
CATALOGUE
个人环保行动与可持续发展
个人环保行动的意义与价值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个人环保行动有助于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减缓生态破坏
和环境恶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个人参与环保行动能够推动社 会整体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人们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环保行动 有助于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
环境保护与可持 续发展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企业环保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个人环保行动与可持续发展 • 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 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03
CATALOGUE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42b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b.png)
生态恢复方法
包括物种保护、植被恢复、土壤恢复、水体恢复和景观恢复等。其中,物种保护是生态恢复的基础,植被恢复是 生态恢复的关键,土壤恢复是生态恢复的保障,水体恢复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恢复是生态恢复的直 观表现。
06
企业环境责任与行动指南
企业环境责任概述
企业环境责任的定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和改善生态的责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环境保护概述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探讨 • 企业环境责任与行动指南 • 总结与展望
01
环境保护概述
环境现状及挑战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
良好的企业形象。
02
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方式
包括捐赠环保公益基金、支持环保组织开展活动、推广环保理念和技术
等。
03
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实践案例
如某企业捐赠资金用于治理水源地保护、某企业支持环保组织推广垃圾
分类等。这些案例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环保公益事业,为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
、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02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
防治措施、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03
针对水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管、防治
措施、法律责任等。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概述
包括物种保护、植被恢复、土壤恢复、水体恢复和景观恢复等。其中,物种保护是生态恢复的基础,植被恢复是 生态恢复的关键,土壤恢复是生态恢复的保障,水体恢复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恢复是生态恢复的直 观表现。
06
企业环境责任与行动指南
企业环境责任概述
企业环境责任的定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和改善生态的责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环境保护概述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探讨 • 企业环境责任与行动指南 • 总结与展望
01
环境保护概述
环境现状及挑战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
良好的企业形象。
02
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方式
包括捐赠环保公益基金、支持环保组织开展活动、推广环保理念和技术
等。
03
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实践案例
如某企业捐赠资金用于治理水源地保护、某企业支持环保组织推广垃圾
分类等。这些案例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环保公益事业,为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
、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02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
防治措施、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03
针对水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管、防治
措施、法律责任等。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发展的概念
发展,在哲学术语里,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 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
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 经济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物质条件。 文化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精神条件。 政治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社会管理体制与 运行机制。 归根到底,发展是不断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过程。
世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早已经成为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生物多样性丧失 海洋污染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沙尘暴 荒漠化 GEO4(全球环境展望) 水土流失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以下是参考资料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中 国 四 川 地 震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
很明显,要成为负责的有成果的环境公民,我 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并透视影响 全球环境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希望学习本课 程能为你们提供到达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信息。
正如塞内加尔著名的环境保护者和教育 家Baba Dioum曾提及的,“毕竟,我们 仅保护我们所爱的,我们仅爱我们能够理 解的,我们仅理解我们所学到的。”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在了。
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 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2005年8月,五级飓风卡特里娜在重创美国城市新奥尔良, 导致该市80%的地区被淹 ,墨西哥湾沿岸遭受巨大损失, 并让100多万人失去了家园。
飓 风 卡 特 里 娜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 10倍余,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 超过1亿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穷中,没有健康安全 的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房屋、医疗护理、教育及 其他资源。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平均地分配技术和经济进 步所带来的利益,并从长远考虑,寻求自然资源 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全部被缩减的可持续 发展道路。 需要每个人思考,成为一个负责的环境公民意味 着什么?作为全球集体的一员你有何权力和权利?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绪 论
作为非环境类的大学生,我们为什
么要学习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理论呢?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环境通识课的意义
第二节 环境与发展的概念 第三节 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1.1 环境通识课的意义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负责任的环境公民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40%-45%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在了。
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 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
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 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 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 《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基 本框架和一系列原则,进一 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 责任”原则及分别应当承担 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
日本北九州、爱知县一带米康 1400人患病,16人死亡,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油污染事件 13000多人受害
其他著名公害事件
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1930.12.1.— 12.5. 1948.10.26.— 10.31 40年代初 1952.12.5.— 12.8 1961. 1953.—1956. 1955.—1972. 1968.3. 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美国宾州多诺拉烟雾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时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 日本富山县骨痛病 四天内同期死亡增加4000人 呼吸道病,造成10多人死亡 283人中毒,60人死亡 130多人患病,81人死亡 一周内60多人死亡 5991人发病,17人死亡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1.2 环境与发展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环境?什么是发展? 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环境的概念 发展的概念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的概念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的概念
生态学中的环境概念 通常是指生物的栖息地, 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 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今 天 , 大 约 有 500 万 至 5000万种生物组成了五彩缤 纷的生物界,从海平面以下 10km 到 海平 面 以 上 9km 的范 围内,构成了包括人类在内 的生物圈。
市井集镇
老工业区
新工业区
环境的概念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 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环境保护,既保护自然环境,又保护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 “ 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 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等。”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北极冰盖冬季开始快速融化,灾难 将难以预料
2009年05月16日09:06
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 现在北极冰盖在冬季也像在夏季一样快速消融,变薄, 这给北极附近冰层的灾难性融化增添了证据。该研究论 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 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冰盖在夏季缩小的过程在冬季仍在 继续。去年冬季,海冰的厚度收缩了创纪录的19%。通 常,北极冰盖在夏季会缩小,然后在冬季又恢复原样。 而上述发现表明,海冰的恢复期大大缩短。 北极如果没有了冰,大量动、植物将灭绝,人类社会将 更缺水,灾难则难以预料。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在了。 成为一名受过环境科学教育的公民将使你有良好 的技巧和态度,从而理解时下所发生的事件,成为 一个睿智的人; 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你会发现其内容与你 所学的许多其他课程都有关系。在环境课程中学到 的内容将帮助你掌握其他许多课程乃至毕业后生活 中的主要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主要指地震、洪涝、飓风、海啸火山爆发等 自然灾害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当的行为方式而引 起的环境问题。次生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海域的人类历史上 的第二大地震,引发了南亚海啸。30米高的巨浪在11个国 家的沿海地区肆虐,造成超过20万人死亡。
北极冰盖冬季开始快速融化, 灾难将难以预料
上帝呀,这是怎么啦,要让我们骨肉分离?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
同时,与以前处理这些危机的任何一代人相比, 我们拥有更好的工具和更好的知识。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人类的智慧和进取心给技 术革新和科学进步带来了惊人的进展。我们学会了 利用更少的原料制造更多的产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收入 翻了一番; 营养不良减少了将近1/3;儿童死亡率减少了50%; 平均期望寿命增长了30%; 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家庭从不到10%增加到将近 75%。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的概念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如下类别:
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 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 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nt) 微 环 境(Micro Environment) 内 环 境(Inner Environment)
本世纪前十年出现的两种新型而可能致命的流行性感冒 病毒:H5N1型流感病毒和SARS非典型性肺炎,加深了人们 对一场全球性病毒大爆发的担忧。
流 行 病 毒 大 爆 发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7.0级的大地震重创了中国四 川省的山区,致使超过87,000人死亡或失踪。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天灾还是人祸?
喜马拉亚-冰川1978年
喜马拉亚-冰川1998年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发展的概念
发展,在哲学术语里,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 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
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 经济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物质条件。 文化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精神条件。 政治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社会管理体制与 运行机制。 归根到底,发展是不断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过程。
世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早已经成为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生物多样性丧失 海洋污染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沙尘暴 荒漠化 GEO4(全球环境展望) 水土流失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以下是参考资料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中 国 四 川 地 震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
很明显,要成为负责的有成果的环境公民,我 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并透视影响 全球环境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希望学习本课 程能为你们提供到达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信息。
正如塞内加尔著名的环境保护者和教育 家Baba Dioum曾提及的,“毕竟,我们 仅保护我们所爱的,我们仅爱我们能够理 解的,我们仅理解我们所学到的。”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在了。
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 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2005年8月,五级飓风卡特里娜在重创美国城市新奥尔良, 导致该市80%的地区被淹 ,墨西哥湾沿岸遭受巨大损失, 并让100多万人失去了家园。
飓 风 卡 特 里 娜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 10倍余,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 超过1亿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穷中,没有健康安全 的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房屋、医疗护理、教育及 其他资源。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平均地分配技术和经济进 步所带来的利益,并从长远考虑,寻求自然资源 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全部被缩减的可持续 发展道路。 需要每个人思考,成为一个负责的环境公民意味 着什么?作为全球集体的一员你有何权力和权利?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绪 论
作为非环境类的大学生,我们为什
么要学习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理论呢?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环境通识课的意义
第二节 环境与发展的概念 第三节 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1.1 环境通识课的意义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负责任的环境公民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40%-45%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在了。
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 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
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 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 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 《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基 本框架和一系列原则,进一 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 责任”原则及分别应当承担 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
日本北九州、爱知县一带米康 1400人患病,16人死亡,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油污染事件 13000多人受害
其他著名公害事件
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1930.12.1.— 12.5. 1948.10.26.— 10.31 40年代初 1952.12.5.— 12.8 1961. 1953.—1956. 1955.—1972. 1968.3. 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美国宾州多诺拉烟雾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时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 日本富山县骨痛病 四天内同期死亡增加4000人 呼吸道病,造成10多人死亡 283人中毒,60人死亡 130多人患病,81人死亡 一周内60多人死亡 5991人发病,17人死亡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1.2 环境与发展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环境?什么是发展? 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环境的概念 发展的概念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的概念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的概念
生态学中的环境概念 通常是指生物的栖息地, 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 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今 天 , 大 约 有 500 万 至 5000万种生物组成了五彩缤 纷的生物界,从海平面以下 10km 到 海平 面 以 上 9km 的范 围内,构成了包括人类在内 的生物圈。
市井集镇
老工业区
新工业区
环境的概念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 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环境保护,既保护自然环境,又保护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 “ 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 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等。”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北极冰盖冬季开始快速融化,灾难 将难以预料
2009年05月16日09:06
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 现在北极冰盖在冬季也像在夏季一样快速消融,变薄, 这给北极附近冰层的灾难性融化增添了证据。该研究论 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 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冰盖在夏季缩小的过程在冬季仍在 继续。去年冬季,海冰的厚度收缩了创纪录的19%。通 常,北极冰盖在夏季会缩小,然后在冬季又恢复原样。 而上述发现表明,海冰的恢复期大大缩短。 北极如果没有了冰,大量动、植物将灭绝,人类社会将 更缺水,灾难则难以预料。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科学的广泛性
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已经无处不在了。 成为一名受过环境科学教育的公民将使你有良好 的技巧和态度,从而理解时下所发生的事件,成为 一个睿智的人; 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你会发现其内容与你 所学的许多其他课程都有关系。在环境课程中学到 的内容将帮助你掌握其他许多课程乃至毕业后生活 中的主要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主要指地震、洪涝、飓风、海啸火山爆发等 自然灾害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当的行为方式而引 起的环境问题。次生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海域的人类历史上 的第二大地震,引发了南亚海啸。30米高的巨浪在11个国 家的沿海地区肆虐,造成超过20万人死亡。
北极冰盖冬季开始快速融化, 灾难将难以预料
上帝呀,这是怎么啦,要让我们骨肉分离?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
同时,与以前处理这些危机的任何一代人相比, 我们拥有更好的工具和更好的知识。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人类的智慧和进取心给技 术革新和科学进步带来了惊人的进展。我们学会了 利用更少的原料制造更多的产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收入 翻了一番; 营养不良减少了将近1/3;儿童死亡率减少了50%; 平均期望寿命增长了30%; 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家庭从不到10%增加到将近 75%。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的概念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如下类别:
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 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 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nt) 微 环 境(Micro Environment) 内 环 境(Inner Environment)
本世纪前十年出现的两种新型而可能致命的流行性感冒 病毒:H5N1型流感病毒和SARS非典型性肺炎,加深了人们 对一场全球性病毒大爆发的担忧。
流 行 病 毒 大 爆 发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原生环境问题——天灾
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7.0级的大地震重创了中国四 川省的山区,致使超过87,000人死亡或失踪。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次生环境问题——人祸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天灾还是人祸?
喜马拉亚-冰川1978年
喜马拉亚-冰川1998年
东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