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

合集下载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疗效分析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疗效分析
口囫
¨ 一 …


pC I 血栓 抽 吸联合替 罗非班 用于 急性 心肌梗 死患者 术 中的疗 效分析
宋荣刚 李 明z 任 静
1 . 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 民医院 , 山东济南
2 5 0, 山东济南
2 5 0 0 2 2 :
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急性 心肌梗 死介入 治疗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效果显 著 , 值得 l 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血栓抽吸 ; 替 罗非班 ; 急性心肌梗死 【 中图分类号】R 5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5 ) 0 3 ( b ) 一 0 0 1 2 — 0 3
S ONG R0 , l 鲁 , L IM i , REN J z ,
1 . T h e 5 t h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J i ' n a n , J i ' n a l l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2 5 0 0 2 2 , C h i n a ;
s h o w e d t h a t , a g r e a t e r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T I MI 3 l f o w wa s a c h i e v e d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c o mp a r e d wi h t he t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 h e o b -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h a d b e t t e r c a r d i a c f u n c t i o n 3 mo n t h s a f t e r he t s u r g e r y t h n a he t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e i n c i d e n c e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r- a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分析刘睦胜【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6(023)033【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介入治疗前给予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28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3级血流、术后2hST段回落百分比、酶峰值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IRA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观察组LVEF、LVEDd均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总页数】3页(P37-39)【作者】刘睦胜【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景德镇3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J], 郭延松;林峰;陈新敬;陈威2.血栓抽吸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赵培华3.联合应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影响 [J], 吴海霞;冯雪影;邓立菊;王成全;白焱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其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J], 王玺;王福5.急诊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IRA给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影响 [J], 高兵;李卫伟;万国桢;拓万华;薛朝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血管血流及预后的影响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血管血流及预后的影响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血管血流及预后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11-16T15:17:00.2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作者:刘福波刘彬[导读]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

(南华大学附属永州临床学院湖南衡阳 421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血流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随机挑选永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治疗,根据术中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术中在支架植入前先行血栓抽吸,再给予冠脉内推注大剂量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在支架植入前不进行血栓抽吸,仅给予冠脉内推注大剂量替罗非班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7d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h ST段完全回落率、冠脉TIMI血流分级,随访3个月观察并统计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TIMI 3级患者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 ST段完全回落率及术后第7d 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个月、2个月、3个月的MACE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明显降低慢血流情况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管抽吸术;替罗非班;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rombus suction joint of intravascular injection for class had to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the effect of vascular blood flow and prognosi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which centr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y 2017 treated 110 cases of acute STEMI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ll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CI,intraoperativ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6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ho first before stent thrombosis suction,to give of intravascular large doses for class had treatment;Control group patients who no thrombus suction before stenting,only for class had to push intravascular injection high-dose therapy. Compare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7 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24 h ST segment complete drop rate,coronary TIMI flow grade,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two groups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happening.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postoperative TIMI 3 patients propor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4 ST segment after complete drop rate and postoperative 7 d LVEF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Postoperative follow-up 1 month,2 months,3 months of MAC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d(P < 0.05). Conclusions thrombus suction of intravascular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TEMI class ha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ignificantl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myocardial blood flow,decrease slow blood flow conditio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blood vessels suction technique;For class had;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curative effect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于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是临床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急性心肌梗死类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常用的方法,但其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

冲 图分类号】 R 5 4 2 . 2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5 ) 0 5 ( a ) 一 0 0 6 3 — 0 4
Ef f e c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t h r o mb u s a s p i r a t i o n c a t h e t e r c o mb i n e d wi t h i n t r a .
( P > 0 . 0 5 ) ; 对 照组 治疗 前 后血 压水 平 比较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结论 血栓 抽 吸导管 联合 冠状 动脉 内注射
替罗非班完成 P C I 手术 。 T I M I 血流 良好 , 安全可靠 , 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 词】 血 栓抽 吸 导 管 ; 替 罗非班 ; 急性 心肌 梗 死 ; 经 皮冠 状动脉 介入
Me t h o d s 8 2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MI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y r 2 0 1 0 t o J u n e 2 0 1 4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r e s e a r c h s u b j e c t s . T h e y
L AN Y u n - j i n g I C H E N X i n g - l i n g  ̄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Va s c u l o c a r d i o l o g y , F u l i n g Ce n t r a l Ho s p i t l a o f Ch o n g q i n g C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8 0 0 0 , Ch i n a ; 2 .De p a r t me n t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现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血栓形成,造成心肌供血不足。

临床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大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抗凝、抗血小板和溶栓等手段来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损伤。

而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冠脉介入手术来清除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以恢复心肌供血。

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主要采用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机械手段清除血栓,扩张狭窄的冠脉,恢复心肌灌注。

单纯的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完全清除血栓、术后再灌注损伤等。

替罗非班是一种纯净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与溶栓药物相结合,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主要作用包括血栓抽吸通过机械手段清除血栓,替罗非班通过溶栓作用溶解残余的血栓,使冠脉尽快重建通畅,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

具体来说,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治疗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导管室准备工作:包括导管室环境的准备、术前患者的评估和监护等。

2. 血栓抽吸操作:在冠状动脉造影的通过导管将血栓抽吸器送至梗死灶部位,进行血栓抽吸操作。

该操作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栓,减少冠脉再灌注损伤。

3. 替罗非班溶栓治疗:在血栓抽吸操作后,可以给予替罗非班溶栓治疗,通过溶解残余的血栓,促进冠脉尽快重建通畅。

4. 支架植入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支架植入术,进一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据报道,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一些研究显示,与单纯介入治疗相比,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和损害程度,减少心脏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

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 2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 : 如表 2所示 , 相 比对照组 , 研究组 的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更高 , P < 0 . 0 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两 组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比较 ( i ± s )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 8 0 例于 2 0 1 4年 1 O月~ 2 0 1 5年 l 2 月 在我院 接受治疗 的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 , 采用随机分配 方 式将其分 为各 有 4 0例 的研究 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中,男性 2 1 例, 女性 1 9例 ; 年龄 4 8 ~ 7 6岁 , 平 均年龄 ( 5 7 . 3 8  ̄ 3 . 1 7 ) 岁; 体 重
表 1两组 T I MI 血流改善率和 s T段回落率的比较( n。 %)
针对急性心肌梗 死 , 目前 临床上 以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作为最 主要 的治 疗方式 _ l _ , 虽然其应 用广泛 , 疗效也 颇为显 著 , 但若冠 状动脉 中存在血栓 或者不稳 定 的斑 块 , 就 可导致 “ 无 血
流” 或者 “ 慢血 流” 现象 的出现 , 同时还 可能 引起 局部 血小板 聚 集, 延缓康 复进 程 , 因此应在临床上 给予 有效 的措施 , 帮助 患者 改善血流情况[ 2 - 3 1 。本文在急性心肌梗死 行介入治疗 的过程 中, 联合应用血栓抽 吸及替 罗非班进行 治疗 , 现 将研究结果 总结 如
4 6  ̄ 7 8 k g , 平均体重 ( 6 0 . 2 8  ̄ 8 . 4 5 ) k g 。对照组 中, 男性 2 3例 , 女性 1 7例 ; 年龄 4 9 — 7 7岁 , 平 均年龄 ( 5 7 . 8 3  ̄ 3 . 2 3 ) 岁; 体重 4 7 ~ 7 6 k g , . 3比较 两 组 心 脏不 良事 件 :如 表 3所示 ,相 比对 照 组 的 平均体重 ( 6 0 . 4 9  ̄ 8 . 5 5 ) k g 。通过比较 , 发现两组在性 别 、 年龄 、 体 2 2 O . 0 0 %,研 究组 的心 脏不 良事件 发 生率 5 . 0 0 %明显 更低 , P < 重 等 一 般 资料 上 无 明显 差 异 ( 尸 > O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0 . 0 5 ,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1 . 2治疗方法 :全部 患者 在实施手术前给予 6 0 0 m g氯吡格雷 和 3 0 0 m g拜 阿司 匹林 口服 ,给予 常规 的肝素治疗 ,剂量一 般 为 1 0 0 U / k g , 若 预估手术 时间较长 , 则可根据全 血凝 固时间适 当地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C)to b ni et ni p t nsu d ro gpi ayp r t eu oo a tret n ( C )wt c t S — I i f a jci ai t n egi r r ec a oscrn r i evni ri n o n e n m un y n o P I i aue T h
jc o e r t t m lna o e e n da gopA ( 5 ) a dp t nsu d ro g i f a j t ni— et nb f es n pa t i w r df e s ru n= 3 , n a et n egi r i ni e i i o e i tn e i i n tob n c o n t vn ul a e t t m lna o eedf e s ru n: 6 .T ed t o g g p y U G a dE G o r eo s f r e pa t i w r e n da o pB( 3 ) h a f n i r h , C n C f a y t sn i tn i g a a oa
(V D ) V F L E d 、L E 、术 前 及 术 后 1 h心 电 图 所 示 的 总 S T段 回 落 ≥5 % 比 率、 梗 死 相 关 血 管 0
(R IA) 无复 流发 生率 比较差 异均 有统 计 学意义 。 两组 的住 院期 间主要 不 良心 血 管事件 ( A E) M C 发 生率 比较无 统计 学意 义 。结 论 :对 于急性 S E I明显 血 栓 负荷 的 患者 ,血栓 抽 吸 联 合 冠 状 动 TM 脉 内替 罗非班 后 P I 的 治疗方案 安全 有效 。 C术 [ 关键 词 ] 急性 s 抬 高型 心肌梗 死 ;血栓抽 吸 ;替 罗非班 ;无 复流 ;治疗时 间 T段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63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就诊距球囊扩张时间(D-B)、围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无复流率、术后再梗、24小时后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心衰、住院期间病死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目前急诊PCI术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但是PCI术不能完全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有时反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引起远端栓塞和微循环功能不全,影响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恢复[1]。

近几年各有研究报道血栓抽吸导管或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杭剂盐酸替罗非班在临床的应用能减少PCI术后的并发症[2]。

本研究应用Goodman导管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后行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标准PCI组比较,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因AMI行PCI 的124例患者。

并随机分为血栓抽吸(Goodman导管)+替罗非班(欣维宁)组63例及对照组(标准PCI组)61例。

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PCI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病率、D-B 、罪犯血管、发病时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等指标。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急诊冠脉造影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口服,行PCI前给予肝素100IU/kg体重。

联合应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

联合应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

1 9 3 6・
医学院学报 2 0 1 4年第 3 5卷第 1 3期
J o u na r l o f O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e d i c i n e . 2 0 1 4 . V o 1 . 3 5. N 0 . 1 3
效的措施 , 助手要用力 将肌瘤 的包膜进 行分开 来。在发 现有 大量 血迹 的时候 , 采取双 电凝止血 的方法 , 并在底部分离之后 采用剪断的方式 , 全 面的控制好血流等不 良反应 。
联 合 应 用 冠 脉 内注 射 替 罗 非 班 和 血 栓 抽 吸术 对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介 入 术 后 无 复 流 的影 响
吴海 霞 冯雪影 邓 立 菊 王成 全 白焱
【 摘 要】 目的 通过在急性心肌梗死 P C I 治疗 中联 合应 用冠脉 内注 射替罗非班 和血栓抽 吸术 , 观察
ml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 0 5 ) 。术后 排气 时 间分 别为 ( 8
± 3 ) h和 ( 3 2±8 ) h , 差异有显 著性意义 ( P< 0 . 0 5 ) ; 住 院时间 分别 为( 4 . 6 - 4 0 . 5 ) d 和( 7 . 9 - 4 0 . 4 ) d , 差 异有显 著性 意义 ( P
术中情况观察组 与对 照组 的手 术 时间分 别为 ( 4 8 . 5 1± 1 8 . 2 7 ) m i n和( 4 2 . 2 6 4 - 1 2 . 9 3 ) m i n , 差异无显著性 意义 ( P> 0 . 0 5 ) ; 术 中出血分别为 ( 4 5 . 2 6 . 4~ 1 2 . 9 ) m l 和( 7 8 . 4 0 -3 4 0 . 4 9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病情危急,患者需要尽快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来恢复心肌灌注。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不断完善和更新,冠脉介入治疗作为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之一,在患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冠脉介入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彻底地恢复患者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而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加有效地清除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改善血流通畅,促进冠状动脉再通。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的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二是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的联合应用。

在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的急诊溶栓治疗中,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的联合应用可以促进栓塞血管的再通和溶解,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

研究表明,与单纯溶栓治疗相比,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冠脉再通率和血流再通率,减少血管再狭窄和再栓塞的风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应用已经被纳入了相关的治疗指南和共识意见中。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的联合应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冠脉介入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策略之一,但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冠状动脉内的血栓阻塞、血栓嵌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清除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和栓塞物,恢复血液流通通畅,保障冠脉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

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3-02-06T10:08:10.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杨庆坤[导读]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杨庆坤(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新沂 221400)【摘要】目的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AMI患者128例,均行急诊PCI,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直接行PCI 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TIMI分级)、心肌灌注水平(TMP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d内的死亡率、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心肌灌注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则明显减少;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再梗死、目标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d内的死亡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MI患者行急诊PCI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148-03 近年来,通过介入治疗及时有效开通梗死血管,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溶栓治疗。

但在AMI再灌注治疗中,常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及末梢栓塞及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进而严重影响生存率及预后。

联合应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影响分析

联合应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血栓抽吸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98-02
临床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开通急性心肌梗死(AMI)有关血管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术中易发生无复流情况,增加患者病死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梗死发生率。所以,无复流是对患者临床预后与死亡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1-3]。本文主要分析血栓抽吸术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影响,效果明显,具体如下。
[3]侯方杰,王正忠,邢明青,管军.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术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27):99-103.
[4]邢适颖,董平栓,王红雷,李志娟,张辉峰,杨旭明,王绍欣,翟秋玲.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10(19):145-147.
基金项目编号:广西科技厅课题桂科攻1298003-3-7
联合应用冠脉后无复流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血栓抽吸术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影响。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观察组联合血栓抽吸术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TP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P3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栓抽吸术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可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灌注,避免无复流,减少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3.讨论
有关研究发现,无复流情况和冠脉微血管阻塞、痉挛以及损伤有关[4]。血小板GPIIb/Ⅲa受体是介导血小板聚集重要途径,可对配体、受体结合产生抑制,且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替罗非班是一种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半衰期较短,起效快,在给药5min以后,血小板抑制约为95%,在停止用药2h~4h,便可恢复血小板功能。所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无复流冠脉血流。血栓抽吸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在冠脉介入治疗中,能使血栓负荷、远端栓塞、冠状动脉血栓减少,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恢复血流,减少病死率与无复流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对比传统TIMI血流评价冠脉血流,TIMI计帧法较为准确,TMP可判断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TP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P3级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心肌组织水平血流灌注改善,增加ST段回落率,不良反应轻。总而言之,采用血栓抽吸术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可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灌注,避免无复流,减少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1. 引言1.1 疾病背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急性病变,常见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冠脉部分或完全闭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

此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表现为胸痛、气促、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现状主要是紧急冠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置入冠脉进行血栓抽吸、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方式,恢复冠脉血流,减少梗死面积,保护心肌功能。

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仍有待提高。

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减少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后的心肌损伤,提高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

1.2 治疗现状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介入治疗即冠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

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恢复血流,减少心肌损伤。

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抗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或抑制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目前的治疗方式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溶栓治疗容易引起出血并可能无法完全溶解血栓,抗栓治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热点。

【治疗现状】表明,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1.3 研究意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冠脉事件,严重危害患者生命。

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是冠脉介入治疗,包括溶栓和介入手术。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关注。

研究意义在于探究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疗。 排除高血压 、 凝血功能障碍 、 缺血性脑卒r 中、 严重心
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 内分泌疾病 引发的血糖升高患
后 ,沿导丝将血栓抽吸管送入靶病变部位 ,行血栓抽 吸, 其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 5 ̄ g / k s , 3 m i n 后以

4 6・
社 区医学杂志 2 0 1 5 年5 月第 1 3 卷第 9 期
J C M, M a y . 2 0 1 5 , V o 1 . 1 3 , N 0 . 9

临床 经 验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介/ 工 X . -  ̄ l Z l 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张 磊 平 顶山市第二人 民医院急诊科 , 河南 4 6 7 0 0 0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4 3 . 2 4 2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4 2 0 8 ( 2 0 1 5 ) 0 9 — 0 0 4 6 — 0 3
P C I 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的有效方法 ,但术中可
发生冠状动脉内膜撕裂、血小板激活 、血栓脱落等现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 P <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结果 治疗后 , 观
察组 患者血管心肌梗死溶栓( t h r o m b o l y s i s i n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T I MI ) 分级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均 有统计 学意义( 均P < 0 . 0 5 o治疗后 , 观察组左室射血分 数( 1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r a e j e c t i o n f r a c t i o n , L V E F ) 、 左 室舒 张末期 内径 ( 1 e f t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坏死。

冠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急性STEMI的主要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缓解心肌缺血,减少心肌损伤。

部分患者在PCI治疗过程中存在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这时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本文将对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急诊PCI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血栓抽吸在急性STEMI PCI治疗中的作用血栓抽吸是指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抽吸血栓,清除梗死相关动脉内的栓塞物,改善血流灌注,减少梗死区域,有利于适时、快速地恢复血流供应。

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临床经验的总结,血栓抽吸已经成为急性STEMI PCI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风险。

二、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 PCI治疗中的作用替罗非班是一种特异的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PCI治疗过程中和术后的血栓相关并发症,如血栓栓塞、出血等,是急性STEMI PCI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替罗非班在治疗STEMI中可以显著降低PCI患者的心肌梗死、再梗、死亡率,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 PCI治疗中的应用由于急性STEMI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PCI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因此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血栓抽吸可以清除血栓,改善血管通畅度,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液的凝聚性,保持血管通畅,降低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

在急性STEMI PCI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策略。

六、结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 PCI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和6 个 月左室射血分数 以及严 重出血发生 。结 果 两组 在年 龄 、 性别 、 高血压 、 糖尿病、 吸烟等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差 异, 血栓抽吸 和梗 塞相关动脉 内使 用替 罗非 班组较单 纯血栓抽 吸组具有更高 的 T I M I 3 级血 流和 s T 段完全 回落到基线
的比例 , 更低 的 c T n I 峰值而左 室收缩 功能得到更好的保存 ; 两组 在住院期间严重 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在 急性 s T 段抬高 的心肌梗塞患者 的急诊介 入治疗 中 , 血栓抽 吸和梗塞相关 动脉内使用替罗非班较单纯血栓抽 吸能更好 的改善心肌灌注 , 减少 心肌坏死从 而改善 患者 心功能 , 同时并不增加 出血风 险。 关键词 : 血栓 抽吸 ; 急性心肌梗塞 ; 冠脉介人治疗 ; 替 罗非 班
i n t r a - i n f a r c t - r e l a t e d a r t e r y a d mi n i s t r a i t o n o f t i r fi o b a n a n d t h r o mb u s a s p i r a t i o n a l o n e i n t r e a t me n t f o p a i t e n t s it w h S T — de v a i t o n
中国热带 医学 2 0 1 4 年第 1 4 卷第 0 7 期
C h i n a T r o p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J u l y 2 0 1 4 , V o 1 . 1 4 , N o . 0 7
・8 5 9 ・
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中的临床研究 ・ 论 著・
c o r 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n g , LU O C m- d o n g , WU Yi , Z HAO L i a n g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杨磊【摘要】目的:分析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STEMI行急诊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术前予以替罗非班,观察组42例术前予以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对照组CKMB峰值、达峰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其心电图分析sumSTR≥30%者于左室射血分数则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TIMI3级血流和MBG3级比例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心血管不良事件。

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2页(P604-605)【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急诊冠脉介入【作者】杨磊【作者单位】730900 甘肃白银,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危急重症,其主要是指冠状动脉长期处于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状态,进而引起心肌坏死的临床症状。

STEMI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进行动脉血运重建是目前临床治疗STEMI的常用方法。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STEMI行PCI治疗后的预后已经成为心血管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1]。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STEMI行急诊PC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报道如下。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143· E-mail:zgqkyx@低于对照组,这提示:硝酸异戊酯在临床中导致的并发症较少,且集中在轻度并发症中。

综上所述,硝酸异戊酯能够有效治疗老龄群体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王江. 静滴硝酸甘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研究[J ]. 中国处方药,2016,14(7):75-76.[2]孙齐梅.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J ]. 医学美学美容,2015,24(5):257-258.[3]武伟伟,闫文兵,付明贤.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J ]. 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5):153.[4]赵静,曹枫林,许玉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的预测因素[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87-91.[5]邓伏雪,王小娟,胡云凤,等.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J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1):135-140.[6]姚猛飞,王秋兰,毕建民,等. 硝酸甘油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 ].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7):652-654.[7]杜晓峰,李丽. 硝酸异戊酯与硝酸甘油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6):22-23.[8]PEDERSEN S H ,RAMACHANDRAN R ,AMRUTKAR D V ,etal. Mechanisms of glyceryl trinitrate provoked mast cell degranulation.[J ]. Cephalalgi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dache ,2015,35(14):1287-1297.(本文编辑:周腾菲)·论著· ·临床研究·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陈红伟,杨树涵,王成,邢永生【摘要】 目的 观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介入治疗中,采取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应用研究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o n p r o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 M I ) . Me t h o d s 1 0 8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M I a c c e p t e d p e r c u t a - n e o u s c o r 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P C i ) t h e r a p y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N o v e m b e r 2 0 1 3 t o N o v e m b e r 2 0 1 4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e v e n —
b y t h r o mb u s a s p i r a t i o n c o mb i n e d w i t h i n t e r n a l i n j e c t i o n o f t i r o i f b a n d u i r n g i n t e ve r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 w h i l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i n —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b y r a n d o m n u mb e r t a b l e . I n o b s e va r t i o n ro g u p , p a t i e n t s we r e t r e a t e d
[ 关 键 词】 急性 心肌 梗 死 ; 介 入 治疗 ; 替 罗非班 ; 血栓 抽 吸 【 中 图分 类号】 R 5 4 1 . 4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5 ) 0 4 ( a ) 一 0 0 4 7 — 0 3
( L V E F ) 、 左 室 舒 张 末期 内径 ( L V E D d ) 水 平 明 显 低 于对 照 组 ( P < 0 . 0 5 ) ; 介入 治 疗 后 3 0 d , 观 察组 患 者 的再 发 心 绞
痛、 急性心力衰竭 、 再发急性心肌梗死 、 死亡等不 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 O . 0 5 ) 。 结论 介入治疗中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 内注射有助于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谱及心功能指标 , 改善近期预后。
6 6 3 0 0 0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t h r o mb u s a s p i r a t i o n c o mb i n e d w i t h t i r o i f b a n i n j e c t i o n d u i r 年 4 月 第2 2 卷 第1 0 期
・心血管疾病 ・
介入 治疗 中血栓 抽 吸联 合替 罗非班 内注射对 急性 心肌梗 死患 者预 后情 况 的影 响
孙 小 军 卢 京
云南省文山州人 民医院一 E , I I  ̄ 管内科 , 云南文山 6 6 3 0 0 0 【 摘要】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 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 。 方法 选择 2 0 1 3 年 1 1 月一 2 0 1 4 年 1 1 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 0 8 例纳入研究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4 例 ,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 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 内注射 ,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治 疗。 比较两组患者 的血清心肌酶谱、 心功能指标水平及近期预后 。 结果 介人治疗后 .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高敏心 肌肌钙 蛋 白( h s — c T n T ) 、 肌 酸激酶同工酶 ( C K — M B )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 O . 0 5 ) ; 观察组血 清左 室射血分数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h r o mb u s a s p i r a t i o n c o mb i n e d wi t h i n t e r n a l i n j e c t i o n o f
t i r o ib f a n dur i n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a l t he r a py o n pr o g no s i s o f a c u t e my o c a r di a l
i nf a r c t i o n
S U N X i a o - j U n L U J i n g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e d i c i n e ,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 We n s h a n P r e f e c t u r e i n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 We n s h a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