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
人教版初一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声音传播速度的正确单位?A. 千米/秒B. 米/秒C. 米/小时D. 千米/小时2.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力的大小的正确单位?A. 牛顿B. 焦耳C. 帕斯卡D. 瓦特3.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正确单位?A. 米/秒B. 千克C. 焦耳D. 牛顿4.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温度的正确单位?A. 度B. 开尔文C. 瓦特D. 焦耳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质量的正确单位?A. 千克B. 瓦特C. 焦耳D. 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的运动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3.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热能就越大。
()4.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大约是______米/秒。
2. 力的单位是______。
3. 物体的运动速度是指物体在______内通过的距离。
4. 物体的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
5. 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有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声音的传播过程。
2.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3. 简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4. 简述物体的温度变化对物体的体积的影响。
5. 简述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其在2小时内行驶的距离。
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求其受到的重力。
3. 一个物体的温度从20摄氏度升高到40摄氏度,求其温度的变化量。
4. 一个物体的体积为2立方米,求其质量。
5. 一个物体受到10牛顿的力,求其加速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的关系。
2.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力的作用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第1~3章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64㎝=64㎝÷100m=0.64m B.3.8m=3.8×1000=3800㎜
C.5nm=5×1×10-3μm=5×10-3μm D.4㎜=4÷1000m=0.004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六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5.37cm,5.36 cm,5.34 cm,
5.35cm,5.57 cm,5.36 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A. 5.356 cm
B. 5.36 cm
C. 5.39 cm
D. 5.3917 cm
3、如图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4、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
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
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
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
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6、下面不是声源的是()
A.蝙蝠正在觅食
B.静静悬挂在床头的吉他
C.风中簌簌发抖的树叶
D.挥舞的手臂
7、晓燕在学校秋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8、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管有孔,水渗出来
B.水管是与空气接触,所以是空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C.是水蒸发形成的
D.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9、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10、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放在通风处
D.用电吹风吹刚洗完的头发
1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12、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4、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6:5,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3:2 B.5:3 C.5:8 D.9:10
1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17.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4米/秒
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等于5米/秒
D.大于5米/秒18.在通常情况下,有关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B.蒸发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C.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9、物理学中通常把叫做温度。
20、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露的形成是_________过程;衣橱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_________过程。
21、在下面各小题的横线上填写出所给出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夏天同学们运动完出一身汗,到电风扇下感觉很凉爽_________。
(2)严冬的早晨,北方的窗玻璃上出现冰花_________。
(3)揭开烧开水的锅盖时会发现有很多水珠落下来_________。
(4)冬天室外的冻冰的湿衣服会变干_________。
22、减慢液体的蒸发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一个人站在桥上,钥匙掉进了河里。
如果从这个人看到钥匙落到水面到这个人听到钥匙落水的声音,时间为0.2s,那么桥距离水面约__________米。
在百米赛跑时,如果运动员听到枪声才起跑,他运动的时间将比他实际需要的时间多________s。
24、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学生的身高为1.6 _______;(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_______;(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____;(4)你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6 _______ 。
25、我市北海大道上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0,这个数字后面的单位是___________;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6、乐音的三个特征中, 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__________; 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_________;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同学的声音, 是由于他们的_________不同。
27、如右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
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
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_不同。
(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
28.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
_______
29、如图,(1)提出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的方法是
.
(2)作出猜想: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的振幅有关.
(3)设计实验:将一些轻小物体比如纸屑、泡沫等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4)得出结论: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
(5)歌词“我在高声唱,你在低声和”中的“高声”、“低声”是指 (“音调”“响度”“音色”)的不同.
三、计算题(共34分)
30、(12分)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
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31、(12分)小东在周末时和父母到银滩玩,在乘出租车时得到一张北海市客运出租行业专用发票,如右图所示,小东乘车时间为多少分钟?该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2、
(10分)如图,小赵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40m处以72km/h 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他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请通过计算证明你的判断。
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
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2m/s 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因为v车=72km/h=20m/s,
所以汽车到达岔路口的时间:t车=5s
该同学完全通过公路所需时间:t人=10s
因为t人>t车
所以该同学不能完全通过公路,有人车相撞的危险.
答:该同学不能完全通过公路.
(2011•莆田)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 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