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染色技术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理:

1、革兰氏染色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芽孢染色法的原理:

芽孢又叫内生孢子(endosopre),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休眠体,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芽孢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或碱性品红(basic fuchsin)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进入菌体,而且也可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用复染液(如番红液)或衬托溶液(如黑色素溶液)处理,则菌体和芽孢易于区分。

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菌体更易于区分。

3、荚膜染色法的原理:荚膜是包围在细菌细胞外面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多糖类,不易染色,故常用衬托染色法,即将菌体和背景着色,而把不着色且透明的荚膜衬托出来。荚膜很薄,易变形,因此,制片时一般不用热固定。由于荚膜与染料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而且可溶于水,易在用水冲洗时被除去。所以通常用衬托染色法(负染)染色,使菌体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

在菌体周围形成一透明圈。由于荚膜含水量高,制片时通常不用热固定,以免变形影响观察。

4、用单一染料进行细菌染色,操作简便,适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酸性染料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经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

二、染色剂的配制

1革兰氏染色剂

1.1结晶紫染色液(Hucker氏配方)

甲液:结晶紫(Crystal violet) 2.0 g

乙醇(95%) 20.0 mL

乙液:草酸铵[(NH4)2C2O4•H2O] 0.8g

蒸馏水 80.0 mL

甲、乙两液相混,过滤,棕色瓶保存。

1.2卢哥(Lugol)氏碘液

碘(I2)片 1.0 g

碘化钾(KI) 2.0 g

蒸馏水300 mL

先溶碘化钾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可稍加热,最后加足蒸馏水,棕色瓶保存。

1.3脱色液95%的乙醇液。

1.4复染液0.5%的番红水溶液(Safranin O)

2.5%的番红酒精溶液 20 mL

蒸馏水 80 mL

2芽胞染色液

2.1孔雀绿染色液(Malachite green)

孔雀绿 5.0 g

蒸馏水 100 mL

2.20.5%番红染色液

3石碳酸复红染色液

甲液: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 0.3 g

95%酒精10.0 mL

乙液:石碳酸(Phenoecrystals C.P) 5.0 g

蒸馏水95 mL

将甲、乙两液混合后即得石碳酸复红染色液原液。染色时,将原液稀释5~10倍使用。

三、染色方法与步骤

(一)细菌的单染色

1.涂片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无菌水,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菌种斜面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薄膜,涂布面积约1~1.5cm2。

2.干燥将涂片于室温中自然干燥。

3.固定手扶载片一端,使涂菌的一面向上,将载片通过微火2~3次。在火上固定时,用手摸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不能将载片在火上烤,否则细菌形态毁坏。

4.染色将涂片置于水平位置,滴加染色液覆盖于涂菌处,染色约2min。

5.水洗倾去染色液,斜置载片,用自来水的细水流由载片上端流下,不得直接冲在涂菌处,直洗至从载片上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为止。

6.干燥自然晾干或用吸水纸轻轻地吸干,注意不要擦掉菌体

7.待标本完全干燥后,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将典型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用油镜观察。

(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涂菌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用接种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做一薄而均匀、直径约lcm的菌膜。涂菌后将接种环火焰灭菌。

2.干燥于空气中自然干燥。亦可把玻片置于火焰上部略加温加速干燥(温度不宜过高)。

3.固定目的是杀死细菌并使细菌粘附在玻片上,便于染料着色,常用加热法,即将细菌涂片膜向上,通过火焰3次,以热而不烫为宜,防止菌体烧焦、变形。此制片可用于染色。

4.初染于制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染lmin后,用水洗去剩余染料。

5.媒染滴加卢戈氏碘液,lmin后水洗。

6.脱色滴加95%乙醇脱色,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为乙醇脱退为止 (根据涂片之厚薄需时30s至lmin),水洗。

7.复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复染lmin,水洗。

8.滤纸吸干,油镜镜检。革兰氏阳性菌染成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染成淡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三)细菌的芽孢染色

1.方法1

(1)取37℃培养18~24h的枯草芽孢杆菌作涂片,并干燥,固定(参见“细胞单染色法”)。

(2)于涂片上滴人3~5滴5%孔雀绿水溶液。

(3)用试管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用微火加热,自载玻片上出现蒸汽时,开始计算时间约4~5min。加热过程中切勿使染料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料。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0.5%沙黄水溶液(或0.05%碱性复红)复染lmin,水洗。

(6)制片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红色。

2.方法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