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
成都市民政局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华文化发源的一个重要源头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明,标志着成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成都的地名将进一步了解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许多地名都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或历史典故。
一、成都街道的演变
街道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形成,成都在公元前316年秦来蜀之前就有了居民区和街道,《华阳国志〃蜀志》载:“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这是成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条街。公元前310年张仪张若筑成都城,乃“徒臵少城内”,成都城“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其郡四出大道,道实二十里,有衢。”左思《蜀都赋》形容为“画方轨之广涂(涂),”可惜秦汉时的街名无传不可考,只留下五担山、石室、石笋、天涯石、支机石、千秋池、龙堤池、锦里等一些古迹地名。成都城内的街道,历代只有一些零星记载。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于公元876年增筑罗城,城内有街坊120个。北宋时,四川制臵使范成大用砖和石板铺设大街14条,计3360丈,改善了路面状况。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城西垣内筑满城(习称少城),城内住八旗官兵眷属,“每旗官街一条,披甲兵丁小胡同三条,八旗官街共八条,兵丁胡同共三十三条”。其时,牛车手推车拉货进城,以致街道损坏严重,乾
隆四十二年(1777年),“布政司查榕巢下令通城修砌街道,清理沟渠,不使积水”。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访问成都后写道:“街道宽阔,大多笔直,相互交叉成直角。(《四川后记》)1897年法国人马尼爱在《游历四川成都记》里,说成都的大街“甚为宽阔,夹街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元大之路然。”清末调查成都城共有街道438条,小巷113条(1910年《四川官报》),《成都通览》统计为543条。清人周询《芙蓉话旧录》描述了清代成都的街道情况:“全城四门及附郭街道,大小五百有奇。时未改筑马路,街面最宽者为东大街,宽约三丈。次则南大街、北大街、总府街、文庙前后街,皆二丈许。其余多不及二丈……,各街面悉敷以石板,两旁有阶沿,高于街面四、五寸,阶沿上宽二尺内外。……城内外各街平坦,无一陂陀。”1913年,拆除满城,与大城并击为一。满城胡同名称悉改为街或巷。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从一个消费性城市,逐步向综合性工业城市转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区范围扩大,街道变易甚多,随着城市规划的建设加速,许多传统的街道得到改造,城市的主要干道拓宽延伸,形成了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系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新建各大干道,如:
1、贯通南北之干道:人民路、解放路、府青路、红星路;
2、贯通东西之干道:新华大道、蜀都大道;
3、环城干道:一环路和二环路。
同时由于兴建这些干道拆除了若干小街小巷,这些小街小巷的名称也就随之而永久消失。这些老地名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城市改造,城市扩大,一部分新街名取代老街名是
地名文化发展的必然延续。
由于城市地理的变化,导致街道地名的变化和数量增加。1981年成都市第一次地名普查公布,成都中心城区街、路、巷、居民点共1087条。1991年再次对成都中心城区进行地名补查,此次统计的街、路、巷、居民点共有1205条。
二、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一)成都街名记录了城市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的历史
成都作为区域政治中心城市,历史上曾是数个王朝的都城,长期以来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成都成为了机关衙署的汇集地。因而,成都长久以来的区域行政中心地位也在其街道地名中得以反映,例如在成都的街道地名中就有不少以历代官府衙门命名的:正府街:是因宋代成都府衙署驻地而得名。总府街是因明代都指挥使衙署和清代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先后设此得名。明代和清代制度,一省最高长官叫巡抚,但遇有军事行动时,常跨省行事,故在几省巡抚之中任命一名为总督(仍兼本省巡抚);军事行动结束,总督之职撤销。清初,四川未设总督。康熙年间,为筹划进兵西藏,曾暂设总督兼四川巡抚,在巡抚衙门之外另建总督衙门(现四川宾馆位臵)。不久,总督之职撤销,街名留存。
督院街为明代巡抚察院衙门和清代总督衙门驻地(衙门旧址在今四川省政府所在地)。雍正九年清廷设四川总督,以抚署为督署,因总督按例要挂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头衔。故总督衙门又称制台衙门,也简称督院,而总督衙门所在的街道也就被命名为督院街。
提督街是因清代提督衙门设此得名(衙门旧址所在地即市劳动人
民文化宫)。提督是管一省军队的高级官员(从一品),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衙门在辛亥革命后已废止,改为“中城公园”,后又改为“中山公园”。解放后,填平废坑,栽培花木,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此外学道街则因为是清代四川提学使司衙门(简称学道衙门)的驻地,而布后街却是因位于乾隆年间所建布政使司署之后的一条街而得名。另外还有东府街、南府街、藩署街、盐道街、学道街、指挥街、马镇街、将军衙门街等等,都是以各种衙署所在地得名的街道。从如此多的以机关衙署命名的街道中可以窥其成都区域政治中心城市的地位之一斑。
(二)成都街名体现了成都的地形地脉
地名与地形地脉有密切关系,而且越是远古时期,地名越是取决于地形地貌等自然地名居多,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文明的发展,人文地名才逐渐丰富起来。因而可以说,地名首先缘起于天工,其次才缘起于人文。成都有大量的地名都是以所处的地形地脉命名,其中又分为几种情况。
以序数、方位命名地址、街道,由来已久。除少数有某种纪念意义外,大多数约定俗成,以顺口的序数和所在位臵的方位命名。成都的序数街道,约三十余条;以方位命名的,约四十余条街。西大街(口)是清代成都少城的西门,也是大城的西门,当时的正式名称叫“清远门”。顺城街,是顺着明朝建立的蜀王府萧墙而建成的街道,在东的称东顺城街,在西的称西顺城街;水津街,因其处在锦江与府河汇合之处,这是成都的一处重要水码头,故称水津街。
成都有的街道地名即以街道的地形环境命名。金河本为襟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