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33963e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8.png)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为您介绍成都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以及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一、历史沿革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成都是蜀国的都城。
而蜀国后来被秦统一,成为秦朝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的演变,成都成为了多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军事要塞和商业中心。
二、文化特色1. 风景名胜成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而闻名遐迩。
成都拥有川西平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理特点,山水相间,景色优美。
著名的自然景点包括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而青城山则以其秀丽的山水和古老的道教文化而著称。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人文景观。
著名的锦里古街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宽窄巷子是成都的另一个特色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豪华的餐饮、娱乐场所而吸引着游客。
2. 巴蜀文化成都是中国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巴蜀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反映在语言、饮食、戏剧和艺术等方面。
成都的方言属于巴蜀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成都方言在中国的喜剧演员中广泛应用,成为了国内流行的喜剧表演风格。
成都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风味而闻名于世。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辣味和麻味而著称。
成都拥有众多的特色小吃,如麻辣烫、火锅和香辣干煸等,吸引了大量的美食爱好者。
四川地区的戏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成都的川剧以其激情四溢、豪放洒脱的表演风格而备受推崇。
此外,成都还有自己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蜀石雕、蜀绣等,展示了巴蜀地区悠久而独特的艺术传统。
3. 梨园文化成都是中国梨园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梨园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以其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而著名。
四川地名的来历和典故
![四川地名的来历和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8f9675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1.png)
四川地名的来历和典故四川,简称“川”,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其地名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四川地名的来历和典故,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1. 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相传,在秦朝时期,成都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临邛县(今邛崃市),而成都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秦昭襄王在此修筑了城池,取“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因此得名成都。
此外,成都还有别名为“锦城”,因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建立了蜀汉政权,为了纪念诸葛亮,人们将成都称为“锦官城”,而“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也成为了成都的代名词。
2. 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相传,这里原本是一个贫穷的藏族村落,村里有九个兄弟姐妹,他们为了让家乡变得富裕,便在村子周围的山上种植了九种不同的树木,这些树木长成后,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挡住了山洪的侵袭,使得村子得以安宁。
为了纪念这九位兄弟姐妹的功绩,人们将这里称为“九寨沟”。
3.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庄子曾经到此游览,他看到这里的地形和峨山相似,便将这里称为“峨眉山”。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此山时,看到这里的地形和峨山相似,便将这里称为“峨眉山”。
4. 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相传,在东汉时期,张道陵在此创立了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为了纪念他,人们将这里称为“青城山”(又名真武山)。
另一种说法是青城山因林木葱茏、四季常青而得名。
5.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相传,在唐朝时期,为了治理水患,唐玄宗派海通法师前来修建大佛,经过三代工匠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座高达71米的大佛。
乐山大佛的建成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也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成都市地名的由来
![成都市地名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2d330c103b3567ec102d8ac3.png)
xx地名的由来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我国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西南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
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大平原上,东南、东北与内江、德阳两市接壤,南部、西南同乐山市、雅安地区相邻,西北和阿坝州连界。
这里东有龙泉山拱卫,西有邛崃山屏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99公里。
全市总面积12389.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60万,有汉、回、藏、满、蒙、羌、彝等40多个民族。
远在3000年前,成都地区就已有原始部落聚居,而这里的“巴蜀文化”更可推溯到3700年前的殷商初期。
周代末年,即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第九世要把国都由陴县迁到这里。
当时他动员人民大兴土木,建城筑楼,提出“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建城史已有2300多年。
自秦以来,成都历来是蜀中统治政权的所在地,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它曾5次被列为封建割据朝廷的都城,即西汉末年公孙述的“成家”、三国时刘备的“蜀汉”、西晋16国时李雄、李寿的“成汉”、五代十国时王建的“前蜀”和孟知祥的“后蜀”。
其余各朝代也皆为中央政权郡、道、府、路和省的治所。
西汉时,成都的蜀锦驰名天下,因此有了“锦城”的别称;五代后蜀主时,又因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有了“蓉城”的美名。
唐代的成都,曾号称“扬一益二”,是仅次于扬州的全国经济中心。
当时的成都城,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顶盛时期。
1928年,成都正是设置市。
1949年,成都解放,最初为川西行署所在地。
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自此一直是四川省省会。
成都市的发展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
这里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坝皆备,平均海拔在387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古有“蜀犬吠日”之说。
境内的河网密布,属半水区域,主要有长江支流的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共40多条大小河流,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
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壤,使成都市的生物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写家乡地名的来历
![写家乡地名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8eb26a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3.png)
写家乡地名的来历
我不知道你具体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地名来历,所以我随机选取一个地方来解释。
假设我选择的是中国的成都市。
成都市的地名来源于古代的名字“蜀”和“都”,起初称为蜀都。
据传说,这个城市最早建在蜀国首都成汉故址的附近,因此取名为蜀都。
而蜀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成立于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之一。
蜀国的国君刘备在这里建都,定名为成都,以示“成就众人之事,安定天下百姓”。
成都市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得名为成都。
同时,成都市的特定区域也有一些特殊的地名来历。
比如,锦江区得名于成都市内流过的锦江,而武侯区则是为了纪念蜀国名将诸葛亮而命名的。
另外,成都市还有一些历史名胜和特色建筑也影响了一些地名的起源,比如青羊区的名字就是因为这个区域内有一座古老的道教寺庙——青羊宫。
总的来说,一个地方的地名来源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古代国家或城市的名字、地理特征、历史事件或文化传承等因素影响而得名。
这些地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地方的热爱和敬意。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传承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e314d1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b.png)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传承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的首府,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
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成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承,这种传承不仅表现在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上,也体现在人民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以及文化艺术上。
通过对成都历史传承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一、历史悠久的成都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上千年悠久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代,成都就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成都曾是古代蜀国的文化根据地,也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南的重要节点。
在多个历史时期,成都都扮演着维护中原王朝统一的重要角色。
二、成都的建筑与文化遗产成都的历史文化可见于其建筑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宽窄巷子和锦里。
宽窄巷子位于城市中心,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是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区,保存完整,充满了浓厚的古风情。
锦里则是古代的商业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成都文化的代表之一。
除了宽窄巷子和锦里,成都还有许多古迹和文化景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这些都是成都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成都的人文风情成都人民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都反映了城市的历史传承。
成都被誉为“慢生活之都”,这与成都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有关。
成都人注重品质生活,喜欢悠闲、舒适的生活方式。
他们热爱茶文化,茶楼和茶馆随处可见,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成都人还热衷于社交活动,尤其是夜间,各种夜市和夜景点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此外,成都还有独特的民俗节日,如腊八节、清明节、龙抬头等,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也是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四、成都的文化创作与表演成都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也有着繁荣的文化创作与表演。
成都作为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氛围。
这座城市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有着众多的文学作品和文艺创作。
成都的文艺氛围也被称为“锦绣巴乡”,成都艺术节、蓉漂节、蛙泳节等各种艺术活动层出不穷。
成都天府之国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中心
![成都天府之国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9180b6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0.png)
成都天府之国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中心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这个城市,巴蜀文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着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艺术表达。
本文将介绍成都作为巴蜀文化中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当代的文化发展。
一、成都的历史渊源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三国时期。
在那个时代,巴蜀文化开始形成,并通过交通和商业的发展渐渐繁荣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成为了四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学者、文人和艺术家。
二、巴蜀文化的特点巴蜀文化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巴蜀文化强调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成都人倡导友好、和善的相处方式,并通过民间艺术和宴饮文化来表达情感和人际关系。
其次,巴蜀文化注重生活品质和享受。
成都人崇尚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注重精神和身体的平衡。
他们喜欢结伴而行,聚在公园或茶馆中,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最后,巴蜀文化注重艺术和文化创作。
成都是蜀地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如川剧、蜀绣、巴蜀书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线条独特的表达和丰富的传统题材,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巴蜀文化氛围。
三、成都的文化遗产成都作为巴蜀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古迹、传统工艺品等。
例如,宽窄巷子是成都保存最完整的古老街区之一,以其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四合院式的布局而闻名。
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巴蜀建筑风格,并体验到古老巴蜀的生活方式。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文化名人的故居和纪念馆,如郭沫若故居、蜀绣博物馆等。
这些地方将巴蜀文化的传统与当代艺术精神相结合,展示了成都悠久历史中的独特魅力。
四、成都的当代文化发展虽然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这座城市并没有停留在过去。
如今,成都以其创新的城市管理和建设理念,成为了中国的创意与文化之都。
成都的音乐、电影、时尚和艺术等领域蓬勃发展。
成都地名
![成都地名](https://img.taocdn.com/s3/m/5d42292f2f60ddccda38a025.png)
“很少有人知道成华区的得名缘由,有人说因成华猪闻名全国而得名,这是不对的……”昨日,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民政局联合举办的今年第6期“同心行动·成都讲坛”在市图书馆开讲,市民政局局长肖化戎作《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的专题讲座,饶有趣味地“散打”了一盘成都地名变迁,现场300余名“老成都”听得兴致盎然。
鲜为人知成华区这样得名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肖化戎说,地名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指位名次,但却隐含着地与人、地与物、地与事的种种关系,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
比如,成都北门的驷马桥,因文人司马相如而得名,五个城区得名也各有“名堂”:锦江区因锦江而得名;青羊区因青羊宫而得名;金牛区因金牛坝而得名;武侯区因武侯祠而得名……成华区的得名缘由呢?肖化戎卖了个“关子”,现场300余人中,仅几人底气不足地轻声说“因成华猪闻名全国而得名”。
“ 第一,从历史沿革来看,该区是原成都县与华阳县交界地区,境内有成华乡、成华堰等。
”肖化戎说,“第二,从解放后的地域特点看,该区是我市…工业精华区‟,有许多人才、科研精华,故名成华区。
”现场市民茅塞顿开:“哦,原来这样!”全市千余路名无一重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兴起的改地名风潮中,大搞“一片红”。
例如春熙路被改为反帝路,东大街被改为胜利路,牛市口改叫胜利口,盐市口变成了英雄口,西大街改为红光路,总府路变身为东风路……在农村,红旗、红色等名称到处都是,造成大量重名。
肖化戎介绍,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1000多条街、路、巷、居民点的设标(路名牌)工作,其中没有一条路名是重复的。
督院街、东御街等这些街道,成都市民每天都在走。
据肖化戎介绍,督院街、提督街、藩署街、学道街、盐道街、将军街、总府街等都是清代省级政<!-->府机关驻留地而留下的名称。
至于东华门、西华门、西御街等地名,则是明代藩王府所在留下的陈迹。
成都地名调查报告
![成都地名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b008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2.png)
成都地名调查报告成都地名调查报告一、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地名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的情感。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成都地名的调查研究,探索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二、成都地名的起源1. 城市名称成都的名称源于古代的蜀国,据传为公元前316年蜀王建都于此,因而得名。
成都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演化,但其核心含义一直是指代这片土地上的城市。
2. 街道名称成都的街道名称多以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为基础,如锦江大道、宽窄巷子等。
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成都的地理环境和城市特色,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的情感。
三、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1. 历史事件的痕迹成都地名中有许多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名称,如春熙路、天府广场等。
这些地名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成为了人们追寻历史的重要标志。
2. 文化符号的象征成都地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如武侯祠、文殊院等。
这些地名代表了成都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也成为了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场所。
四、成都地名的社会意义1. 城市形象的塑造成都地名作为城市的标识和符号,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命名,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2. 社会认同的体现成都地名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和认同。
无论是出生在成都的人还是外来者,都会通过地名来建立对这座城市的情感纽带和归属感。
五、成都地名的保护与传承1. 历史文化的保护成都地名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
通过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保留地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2. 现代城市的发展成都地名的传承也需要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结合。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注重保留和传承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要适应现代城市的需求和发展。
六、结论通过对成都地名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成都地名作为城市的标识和符号,承载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和认同。
成都人文介绍
![成都人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b40a1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3.png)
成都人文介绍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成都见证了许多朝代的更迭和文化的繁盛。
这里的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独特而迷人。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成都的人文之美。
一、历史文化遗迹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成都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考古发现,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等众多艺术品。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到成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传承。
另外,成都还有很多古老的寺庙和古建筑,如武侯祠、文殊院等。
这些地方融合了佛教文化和传统建筑艺术,展示了中国优秀的建筑技艺和宗教信仰。
游览这些历史遗迹,可以感受到成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二、传统艺术表演成都是中国著名的艺术之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表演。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川剧和变脸。
川剧是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而闻名。
变脸是川剧的重要表演形式,演员通过迅速变换面具,展示出神秘而奇妙的艺术效果。
观看这些表演,能够领略到成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此外,成都还有民间艺术表演,如刺绣、剪纸、锦绣球等。
这些艺术形式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展示了成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传统美食文化成都被誉为中国美食之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文化。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川菜和火锅。
川菜以其麻辣口味和丰富的调味品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辣子鸡、水煮鱼还是回锅肉,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而成都火锅更是融合了川菜特色和火锅文化,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之一。
在成都,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川菜和火锅,感受到成都独特的美食文化。
四、休闲文化娱乐除了传统文化,成都还拥有丰富多样的休闲文化娱乐活动。
走进成都的街头巷尾,您可以感受到都市生活的活力和热情。
成都拥有许多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夜市和咖啡馆。
在这些地方,您可以尽情享受购物和美食的乐趣,感受到城市的繁荣和时尚。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公园和自然景区,如锦里、青城山等。
成都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成都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bbdd7f3a58f5f61fb6366630.png)
“天府之国,上善之都”,凝练的八个字,概括了成都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而位于市中心的天府广场,就以这一主题建造而成。
走入它,你就走入了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城市。
五千年历史的上古之都,城址三千年未变,城名两千年未改,随着岁月沉淀下来醇重凝重的底蕴与气息。
午后的天空,泛着清透的蓝,均匀的色泽,沉稳宁静。
没有风,没有云,无尽温和湿润的空气,静静将我包围浸染。
如此的安静氛围,让我也拥有了一颗更加沉静的心。
迈着轻松的步伐,我缓缓走入天府广场。
这片平坦的广场,被四周高大矗立云霄的石头森林所包围。
冰冷的石头森林,也有不同的形态。
或方方正正没有一丝圆润的.线条,更彰显冷峻。
或圆润的线条中,莹亮的玻璃窗泛出淡淡的光泽,像一双双俯视广场的眼。
还有很多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巨大的横幅标语在半空让人一目了然。
串流不息的车流人潮,带给我一丝都市气息。
而一线之隔的这片宁静的区域,如脱离凡尘的仙子,不染纤尘,纯净无比。
外围的花坛里,盛开着一片片色泽艳丽颜色不一的花朵。
金灿灿的黄色花瓣上,有深褐色的花心,如同一只展翅的蝴蝶,静静栖息在那里。
粉色的花朵,温柔的颜色,让人淡淡的欢喜。
红色的花朵,还是那样的热烈喜庆,烘托着还未散去的节日气息。
这些花儿,就这样静静开放着,舒展着,点缀着,沉寂着,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亦是点缀游人心境的斑斓色彩。
镶嵌在花坛中的环形座椅,坐满了行人游人,大家都安静地望着广场,淡淡的笑容,低低的交谈,无声融入这悠闲的氛围之中。
我随意地坐在一处花坛的边缘,遥望着广场的四周。
十二根高耸的文化柱分散在四周。
沉稳的绿和高贵的金是它的主体色彩。
柱上有青铜纹饰,精美绝伦,飘逸盈动。
不同字体的金色字在稳健的绿色底色上,闪着耀眼的光芒。
深厚的文化气质,在这里无形的蔓延着,扩展着,飘散着,沉淀着,让我惊叹这让人窒息的美与震撼。
忽然,我隐隐看到对面的天空中,无数清透莹亮的水珠,在半空中形成一片水幕,时高时低,时缓时急,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在那里灵动的舞蹈。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0291d1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1.png)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成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下面将从成都的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6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成都是蜀国的都城,因其地处西南地区的中心地带,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蜀国的建立者蜀王建都于此,使得成都成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在历史的长河中,成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这为成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唐宋时期,成都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得到了繁荣发展。
著名的文人墨客如杜牧、杨炯等都曾在成都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成都还因为其独特的饮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的特点深受国内外食客的喜爱。
成都的火锅更是成为了一道代表性的中华美食,吸引了无数人慕名而来。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如麻辣烫、红油抄手等,让人垂涎欲滴。
成都还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
近年来,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衍生出许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风尚的产品和活动。
比如,成都的锦里古街和宽窄巷子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相结合的典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此外,成都还是中国的动漫之都,拥有众多的动漫企业和创意园区,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动漫作品。
成都的历史文化也体现在众多的历史遗迹中。
比如,成都的武侯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庙之一,供奉着古代蜀国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刘备。
另外,宽窄巷子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之一,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还有杜甫草堂、青羊宫等历史遗迹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术研究者。
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无论是历史的沉淀还是现代的创意,成都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来到成都,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之美。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积淀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积淀](https://img.taocdn.com/s3/m/baabf4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2.png)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积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承载着繁荣、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在成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和文物,这些见证了天府之国的历史积淀。
一、古代成都的起源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那个时候,成都地区已有人类聚居,并发展出较为原始的农业和手工艺。
而据史书《史记》记载,成都的历史起源要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
二、三国时期的成都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而成都在这个时期也崭露头角。
220年,蜀汉建立,刘备被封为汉中王并在成都建立都城。
这座城市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蜀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著名的文学家杜甫也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描绘了那个时期成都的繁华和景色。
三、明清时期的繁荣明清时期,成都迎来了更为繁荣的发展。
明朝时,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的行政中心,政治与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
清朝时期,成都的繁荣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文化和教育中心。
成都的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都展现出了典型的川西风情。
四、成都的文化遗产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锦里、宽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等都是成都著名的文化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些古迹和文物不仅是成都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此外,成都的饮食文化也享誉全国,川菜的独特口味吸引了无数人的味蕾。
五、成都的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
高楼大厦林立、交通便利、大型购物中心和现代化的建筑充斥着整个城市。
成都的发展在不断推进,但历史的积淀依旧可以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感受到。
六、结语成都作为天府之国,凭借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热爱。
这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融合了古老和现代的魅力。
历史悠久的成都
![历史悠久的成都](https://img.taocdn.com/s3/m/d299f5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8.png)
历史悠久的成都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成都就是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以成都城市的历史悠久性为主题,探讨其历史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成都有着久远的历史根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成都是蜀国的都城,是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中心。
在秦朝统一中国后,成都成为了巴蜀地区的治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贸城市,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文化人士的涌入,为成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都的历史沿革中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杜甫,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并在成都画了长篇的抒发哀愁的诗文集《杜甫在成都》。
在他的协助下,成都成为了一个文化名城,并催生了大量的文化创作和学术研究。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值得一提。
比如宽窄巷子,这是一条有着清代建筑风格的古老街巷,里面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特色。
还有武侯祠,这是一个纪念刘备的地方,也是成都文化底蕴的代表之一。
成都的历史遗迹丰富多样,每一个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使得人们对成都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成都的历史悠久性不仅表现在文化传承上,也影响着现代城市的发展。
成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氛围。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遗产,成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护古建筑、修缮历史遗迹等,以使其在城市发展中得以保留。
同时,成都还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培养和激发了新一代的艺术家和文化学者。
这些努力使得成都在文化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总的来说,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这些遗产不仅是成都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成都人民自豪的源泉。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遗产,成都在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成都的历史过去悠久,未来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成都的历史文化介绍
![成都的历史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958d90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6.png)
成都的历史文化介绍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它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
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
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成为了一个古代国家的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成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成都曾经是蜀汉政权的中心,也是唐朝时期的东西交通枢纽。
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成为了一个古代国家的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成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成都曾经是蜀汉政权的中心,也是唐朝时期的东西交通枢纽。
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址众多。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武侯祠和杜甫草堂。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刘备时期的名将诸葛亮而建立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
杜甫草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也是中国文化遗产。
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成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成都还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而闻名于世。
成都的文化富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吸引了众多的文化人才。
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这个称号体现了成都人民的豪迈和热情。
成都的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上,如宽阔的四合院和精美的园林,展现了成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成都还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成都是中国四川菜的发源地,四川菜以其辣味和独特的调味品而受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喜爱。
成都的美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菜品上,还体现在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餐饮业发展上。
成都的火锅、串串香等特色美食让人们流连忘返。
成都的历史文化也体现在其丰富的文艺创作上。
成都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成都有着众多的文艺团体和艺术家,他们通过诗歌、音乐、戏剧等形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成都的文艺创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成都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成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展现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历史文化遗址还是独特的文化特色,都让成都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和品味的城市。
成都的历史文化不仅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也让成都人民对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
成都蜀道之城的历史与文化
![成都蜀道之城的历史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e8a8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png)
成都蜀道之城的历史与文化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的蜀中平原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作为蜀道的起点和重要节点,成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从历史与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成都作为蜀道之城的特点。
一、历史传承成都蜀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时期。
古蜀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独特的艺术、建筑和文字系统为成都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古代,成都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蜀道的起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唐代以后,成都成为了通往西部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蜀道也因此而兴盛起来。
历史上,成都蜀道承载了大量的商贸往来和人流交流,成为了连接中原和西南的重要通道。
二、文化魅力成都作为蜀道之城,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还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成都的文化融合了川西的民族文化、古代蜀文化以及现代都市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成都文化体系。
成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
成都的茶文化、川剧、锦绣文化、美食文化等都成为了该地区的代表。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的故事背景地之一,成都也因此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此外,成都还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例如川剧、刺绣、蜀绣等,这些艺术形式流传至今,为成都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三、现代发展如今,成都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
成都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蓬勃发展,成为了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之一。
成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众多的现代化写字楼、购物中心、公园等设施日新月异,展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成都还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迹和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成都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成都的夜生活也十分丰富多彩,绵延的夜市、灯光秀和音乐剧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成都市地名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论文]
![成都市地名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f2abe5f8c75fbfc77db2ff.png)
成都市地名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摘要:以成都三环路以内的地名为研究对象,阐释成都地名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分析地名的多种结构形式。
关键词:成都地名社会文化内涵结构形式一、引言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成都同时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时代的变迁,今人已无法复现历史原貌,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得知以前的概况,通过积淀下来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对历史窥视一二。
其中最有特点的非“地名”莫属。
本文以成都市区三环线以内的地名为对象,结合《成都大词典》和“成都市地图”,拟通过对成都地名的得名之由、地名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成都这一历史文化古城的概貌。
二、成都地名的社会文化内涵1.地名记录了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情况。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人民聚居之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贸易、商业作坊不断壮大。
“浆洗街、锣锅巷、染房街、骡马市、草市街、东打铜街、南打金街”仿佛一幅幅描绘着成都工艺发展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2.地名记录了历史和有关传说。
“升仙湖、天仙桥路、二仙桥街、迎仙桥、送仙桥、望仙桥街、金仙桥路、神仙树公园、龙潭寺、文殊院、花牌坊”等地名的由来带有传说色彩。
3.地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识。
“陕西衔、燕鲁公所街、江南(会)馆、金玉街、江汉路、洛阳路、西安南路、西安中路”是外来移民对祖籍怀念之情的表达。
三、成都地名的语言类型1.语音特点。
成都话是四川官话的代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成都地名的语音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成都话声韵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声母特点成都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共计20个:p、ph、m、f、t、th、n、ts、?h、s、?、?、?h、?、?、k、kh、?、x、?。
同普通话比较,成都话声母有下列特点:1)成都话无卷舌音声母t?、t?h、?、?,普通话念卷舌音声母的字,成都话分别归入龈音声母?、?h、s、z。
例如,“石室巷”中的“石室“普通话为[?? ??],成都话读作[s? s?];“正通顺街”中的“正”和“顺”普通话为[t]、[?un],成都话读作[]、[sun]等。
成都地名的来历
![成都地名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ea1c22e6cc22bcd127ff0c5a.png)
【神仙树】
相传光绪年间(1875—1908年),此地有一枯树桩,中空,贮满清水。迷信者 言枯树已成仙显灵,饮其水能治百病,愈传愈玄。于是四方善男信女便给枯树 披上红衣,求神赐福祛病,香火盛极一时,因此得名神仙树。
【洗面桥】
当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出成都南门又想起关羽之死便痛哭流涕,,刘备便命将士用河 水洗面,自己也立马桥头无比感慨。
【锣锅巷】
清代康熙、雍正时代,为统一西藏,曾在成都着手准备,扩充军队, 使这条街的铜器业得到发展。直到清末,仍有做锣锅的作坊开设。
【肥猪市】
街浆洗街附近有一条肥猪市街,因为这里过去是杀猪场,也就是猪市 所在地,大家戏谑地称其为肥猪市,没想到这一叫法竟沿用了下来。
【骡马市】
明末清初,四川几经动乱,大军云集成都,为应军队及贵族养马需要, 陕、甘、宁贩马商人逐渐增多,便在少城(满城)东,近“皇城”后 子门外的广场立骡马市场。雍正以后,四川安定,用马减少,马市便 迁到城外,逐渐形成街道,“约定俗成”名骡马市街。
3
三、记录了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情 况
自汉代以来,成都就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为五都 之一,还是西南最大的城市聚落,人口稠密,交换频繁。 唐代,成都经济、文化更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时人广为 流传的“扬一益二”说法 ,即反映了当时成都的繁荣 景象。很多街名也都留下了集市贸易发展的轨迹。这些 市场作坊街道 ,有的由于时代变迁,有的由于经营方 式改变,集中转移,作坊搬迁,很多早已名实不符了, 但我们通过现在留下来的街名,还是可略知一二。
4
四、表现了地域文化或心理情感 PART ONE
成都部分街巷,尤其是一些城区的中小街名表现了 许多市民单纯却又强烈的情感和喜恶。这其中有成 都移民后裔对祖宗原籍怀念之情的寄托,还有成都 人祈求和祝愿多福、多寿、多子的美好愿望以及对 吉祥安定的向往。
成都地名典故
![成都地名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1505e3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9.png)
成都地名典故典故大家应该都了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详细是店铺带来的成都地名典故的内容,欢迎欣赏成都地名典故1[锦官城。
]这个大家都知道,说这个是为了引出下一个。
四川是中国蚕桑产区,蜀锦在东汉是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色泽鲜丽,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因而有锦城之称,蜀汉在成都置锦官城,以集中织锦工匠,管理织锦而得名。
在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
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
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
”之后锦官城便成了成都的别称,代指整个成都。
成都地名典故2[车官城。
]大约在汉末至蜀汉年间,车官城落户成都,字面上就是造车的工厂,然而,在现今我们可以查阅的所有东汉王朝官方史料中,却绝少能看到对车官城的记载,汉王朝对它似乎一直讳莫如深。
有关车官城只言片语的史料,是晋代史学家常璩透露的。
常璩在《华阳国志》说,车官城并非一座孤立小城,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设有军营,将它拱卫其中。
常璩记载的是车官城的外部信息,城内到底是什么模样,从古至今却未曾有一名史学家披露过,显然,如果单单是个造车厂,汉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出动大军守卫它。
在东汉王朝的设想中,车官城被赋予了军事上的意义,东汉王朝作战用的战车,许多也是来自于此。
伴随着东汉王朝外交政策的起伏及与北方匈奴的交恶,越来越多的战车从这里走向了战场。
“闭门造车”这个成语,是车官城这个国家工厂最生动的写照。
后来也代指整个成都,但不及锦官城有名,可能还是和车官城的神秘有关吧。
成都地名典故3[花牌坊。
]相传明朝朱元璋为振邦兴国开科取士罗织人才。
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县、府应考,均名落孙山,便灰心丧气。
一日他在茶铺吃闲茶,见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怜悯之心,遂将身上仅有的五文钱送与她买馒头。
叫化婆随即谢过他,说,你是将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
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励,便重拾书卷,日夜攻读。
成都历史人文
![成都历史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ba5e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b.png)
成都历史人文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
自古以来,成都就是文化繁荣、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
本文将为您介绍成都的历史人文,包括成都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化艺术等方面。
一、成都的历史沿革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316年,成都成为了古蜀国的首都。
随后,历经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更迭,成为了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成都的历史沿革可以说是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成都的名胜古迹1、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是成都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民居区,是成都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有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是游客感受成都古风古韵的绝佳去处。
2、武侯祠:武侯祠是用来祭奠古代名将刘备的场所。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
同时,武侯祠也是成都文化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3、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区心脏地带的锦里古街,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保留了原有的古色古香的风貌,是游客领略成都古代文化的绝佳去处。
4、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流寓时的居所,也是云游四方杜甫晚年的归宿。
草堂间保存了大量杜甫的诗作和手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访和瞻仰。
5、文殊院:位于青羊区的文殊院是成都市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供奉的文殊菩萨被视为智慧和艺术的神圣象征,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
三、成都的文化艺术成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和集聚地。
成都的戏曲、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1、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
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于世。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川剧演出吸引游客和观众的参观。
2、蜀绣:蜀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细、细腻的手工艺而闻名。
成都的蜀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成都文化的瑰宝之一。
3、成都的美食文化:成都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四川菜堪称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成都市民政局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华文化发源的一个重要源头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明,标志着成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了解成都的地名将进一步了解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许多地名都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或历史典故。
一、成都街道的演变街道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形成,成都在公元前316年秦来蜀之前就有了居民区和街道,《华阳国志〃蜀志》载:“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这是成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条街。
公元前310年张仪张若筑成都城,乃“徒臵少城内”,成都城“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
”“其郡四出大道,道实二十里,有衢。
”左思《蜀都赋》形容为“画方轨之广涂(涂),”可惜秦汉时的街名无传不可考,只留下五担山、石室、石笋、天涯石、支机石、千秋池、龙堤池、锦里等一些古迹地名。
成都城内的街道,历代只有一些零星记载。
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于公元876年增筑罗城,城内有街坊120个。
北宋时,四川制臵使范成大用砖和石板铺设大街14条,计3360丈,改善了路面状况。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城西垣内筑满城(习称少城),城内住八旗官兵眷属,“每旗官街一条,披甲兵丁小胡同三条,八旗官街共八条,兵丁胡同共三十三条”。
其时,牛车手推车拉货进城,以致街道损坏严重,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布政司查榕巢下令通城修砌街道,清理沟渠,不使积水”。
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访问成都后写道:“街道宽阔,大多笔直,相互交叉成直角。
(《四川后记》)1897年法国人马尼爱在《游历四川成都记》里,说成都的大街“甚为宽阔,夹街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元大之路然。
”清末调查成都城共有街道438条,小巷113条(1910年《四川官报》),《成都通览》统计为543条。
清人周询《芙蓉话旧录》描述了清代成都的街道情况:“全城四门及附郭街道,大小五百有奇。
时未改筑马路,街面最宽者为东大街,宽约三丈。
次则南大街、北大街、总府街、文庙前后街,皆二丈许。
其余多不及二丈……,各街面悉敷以石板,两旁有阶沿,高于街面四、五寸,阶沿上宽二尺内外。
……城内外各街平坦,无一陂陀。
”1913年,拆除满城,与大城并击为一。
满城胡同名称悉改为街或巷。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从一个消费性城市,逐步向综合性工业城市转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区范围扩大,街道变易甚多,随着城市规划的建设加速,许多传统的街道得到改造,城市的主要干道拓宽延伸,形成了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系统。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新建各大干道,如:1、贯通南北之干道:人民路、解放路、府青路、红星路;2、贯通东西之干道:新华大道、蜀都大道;3、环城干道:一环路和二环路。
同时由于兴建这些干道拆除了若干小街小巷,这些小街小巷的名称也就随之而永久消失。
这些老地名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城市改造,城市扩大,一部分新街名取代老街名是地名文化发展的必然延续。
由于城市地理的变化,导致街道地名的变化和数量增加。
1981年成都市第一次地名普查公布,成都中心城区街、路、巷、居民点共1087条。
1991年再次对成都中心城区进行地名补查,此次统计的街、路、巷、居民点共有1205条。
二、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及特征(一)成都街名记录了城市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的历史成都作为区域政治中心城市,历史上曾是数个王朝的都城,长期以来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因此,成都成为了机关衙署的汇集地。
因而,成都长久以来的区域行政中心地位也在其街道地名中得以反映,例如在成都的街道地名中就有不少以历代官府衙门命名的:正府街:是因宋代成都府衙署驻地而得名。
总府街是因明代都指挥使衙署和清代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先后设此得名。
明代和清代制度,一省最高长官叫巡抚,但遇有军事行动时,常跨省行事,故在几省巡抚之中任命一名为总督(仍兼本省巡抚);军事行动结束,总督之职撤销。
清初,四川未设总督。
康熙年间,为筹划进兵西藏,曾暂设总督兼四川巡抚,在巡抚衙门之外另建总督衙门(现四川宾馆位臵)。
不久,总督之职撤销,街名留存。
督院街为明代巡抚察院衙门和清代总督衙门驻地(衙门旧址在今四川省政府所在地)。
雍正九年清廷设四川总督,以抚署为督署,因总督按例要挂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头衔。
故总督衙门又称制台衙门,也简称督院,而总督衙门所在的街道也就被命名为督院街。
提督街是因清代提督衙门设此得名(衙门旧址所在地即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提督是管一省军队的高级官员(从一品),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
提督衙门在辛亥革命后已废止,改为“中城公园”,后又改为“中山公园”。
解放后,填平废坑,栽培花木,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此外学道街则因为是清代四川提学使司衙门(简称学道衙门)的驻地,而布后街却是因位于乾隆年间所建布政使司署之后的一条街而得名。
另外还有东府街、南府街、藩署街、盐道街、学道街、指挥街、马镇街、将军衙门街等等,都是以各种衙署所在地得名的街道。
从如此多的以机关衙署命名的街道中可以窥其成都区域政治中心城市的地位之一斑。
(二)成都街名体现了成都的地形地脉地名与地形地脉有密切关系,而且越是远古时期,地名越是取决于地形地貌等自然地名居多,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文明的发展,人文地名才逐渐丰富起来。
因而可以说,地名首先缘起于天工,其次才缘起于人文。
成都有大量的地名都是以所处的地形地脉命名,其中又分为几种情况。
以序数、方位命名地址、街道,由来已久。
除少数有某种纪念意义外,大多数约定俗成,以顺口的序数和所在位臵的方位命名。
成都的序数街道,约三十余条;以方位命名的,约四十余条街。
西大街(口)是清代成都少城的西门,也是大城的西门,当时的正式名称叫“清远门”。
顺城街,是顺着明朝建立的蜀王府萧墙而建成的街道,在东的称东顺城街,在西的称西顺城街;水津街,因其处在锦江与府河汇合之处,这是成都的一处重要水码头,故称水津街。
成都有的街道地名即以街道的地形环境命名。
金河本为襟河,因自城内斜出,状如衣襟,故得此名。
唐节度使白敏中将襟河改为金河,紧靠着金河的这条道,称为金河街。
其他如三倒拐街、叠弯巷、宽巷子、窄巷子等,顾名思义,都以其自然态势而得名。
叠弯巷曾讹传为叠窝巷;东、西丁字街,因街形如丁字得名,并有横街一条;西月城街,月城即月牙城,是城外的一个月牙形的城墙,前代各地区城垣皆有月城,成都亦如此;玉带桥位于解玉溪转弯处,其形如带,上面建桥,名玉带桥,成街后,街以桥名之。
锦江贯通成都城区,城区内与水和桥梁有关的街道地名就达七八十条之多,《华阳国志》称:“蜀江众,多作桥,故蜀立里多以桥名”。
猛追湾,府河从万福桥向东,经清远桥(后名迎恩桥、大安桥,相当今天红星桥的位臵)南下转弯处叫猛追湾,传说是张献忠起义失败后,受大慈寺和尚兵追赶而得名。
东西御街,源于明初修建蜀王府(皇城)时修建的御河,清代,王府改为考举人的试场——贡院,御河边的街道,称御河沿街;平安桥街,以城西的平安桥而得名。
九龙巷,城内地下排水渠道,从沟头巷出去,便分为九支,号称九龙,其上面的巷道,就叫九龙巷。
(三)成都街名反映了成都的地域经济自汉代以来,成都就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为五都之一。
唐代,成都经济、文化更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时人广为流传的“扬一益二”说法,即反映了成都在当时的繁荣兴盛。
成都的城市手工业早在古蜀国时期就十分发达,并居于国内前列,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即是3000多年前成都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成都的漆品业、金银制品业、玉石业、丝织业早在汉代就十分发达,如成都的漆器、织锦、“蜀刀”,曾远销印度、缅甸及东西亚。
成都手工业分布的一大特点就是区域集中,往往整条街道都是同一行业的聚集地。
如成都的金银丝编织品,工艺独特,历代均列为贡品,蜚声世界,故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均为相关手工业作坊及商店集中地;另外,白丝街系出售白丝、黄丝的集中地。
类似以生产作坊或集市取名的街道,还有金玉街集中了买卖生金、璞玉的商店;玉沙街是玉石粗加工作坊集中的街道,玉石街则集中了对玉石进行精加工的作坊;纱帽街开设有多家制做戏曲服装、纱帽的作坊店铺。
此外,还有如锣锅巷、油篓街、东打铜街、皮房街、南打金街等都记录了成都工艺作坊的变化。
市场作坊街道,有的由于时代变迁,有的由于经营方式改变,集中转移,作坊搬迁,很多早已名实不符了。
如染坊街、烧房街、宾隆街,但从中也可反映城市地域经济的变迁过程。
成都还是西南最大的城市聚落,人口稠密,物流频繁,城市繁荣,很多街名都留下了成都集市贸易发展的轨迹。
明清时期,盐、茶等是民众的生活必需品,概由商产官销,价格垄断。
清代四川自流井地区盛产井盐,雅安蒙山一带则产名茶,人谓,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盐要供应全川乃至西南,甚至远销湖广等地;茶则包装销康藏,所以清政府在成都设有相当于道台级的盐茶道衙门,专门管理盐茶的运销,盐道街就是因此得名。
清代成都还有数量较多的以商业集市为名的街道,如金鱼街是出售金鱼、鱼铒的集市;烟袋巷则布满了出集紫铜、白铜、竹、木制水烟袋、旱烟袋的店铺;丝棉街、棉花街皆系加工丝棉、棉花的作坊、商店的集中区;珠宝街为贵重首饰交易场所;锣锅巷则是铜锅交易场所;草市街为郊外农民挑草进城出售的集市;钟鼓楼市即鼓楼街,鼓楼用以报时和报警,清代由都司衙门派兵驻守,楼下则是沿街市场,糠市街为出售米糠集市;石灰街集中了大量的石灰铺,这些商铺大多数出售由崇庆县运来的生石灰。
此外,成都专门的集市贸易地还有很多,形成了若干以集市命名的街道地名,如牛市口、鸡市街、羊子市街、羊皮坝街、豆腐街、簸箕街、浆洗街、暑袜街、鱼市坝街、杀牛巷、杀猪巷、坛罐窑街、肥猪市街、斧头巷、鎲钯街、磨房街、盐市口、羊市街、炮厂坝街、线香街等,这些数量众多的以市场作坊命名的街道反映了成都历史上工商业的发达,同时也反映了农业时代成都的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兴盛,这构成了成都历史街道地名文化的一大特色。
(四)成都街名表现了成都市民心理和情感研究成都的街道地名,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许多市民单纯却又强烈的情感和喜恶。
成都部分街巷,尤其是一些城区的中小街名表现了部分成都市民的情感。
如以康熙二年所建陕西会馆命名的“陕西街”,其街名的由来充分体现了移民情感。
明代时,皇城东侧遍种梨树,两侧种木芙蓉,形成街道后,分别以梨花、芙蓉命街名。
1663年,旅川陕人为祀奉祖先哲贤,议事会商,听戏赏玩,便在芙蓉街修建了陕西会馆;他们为了扩大影响,提高陕西会馆的知名度,凡遇到小孩便给点小钱,教其唤此街为“陕西街”,久而久之,约定俗成,陕西街遂因馆得名,而“芙蓉街”之名却鲜为人知了,与之相对应的梨花街名则一直保留至今。
江南馆街也是移民以会馆名称命名的,清代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商人在成都开始建立的会馆是各自分立的,这条街便被称为三道会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