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乘加的简便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乘加的简便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bf03ebb376baf1ffc4fadc5.png)
乘加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并灵活运用乘法和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通过比较、质疑探究,进一步优化简算的思想。
3、解决问题:会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4、情感与态度:在运用简便算法中体会简算的价值,激发简算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会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变式练习。
教学关键:加强比较,明确运用运算定律的必备条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观察主题图。
(1)了解情境。
不久前,科考队对一个原始森林进行了考察,这是他们考察的时间安排记录表。
(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展示问题:科考队计划考察的时间有多长?科考队实际考察的时间有多长?(3)提出问题:科考队实际考察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二)自主解决1、思考:实际考察的时间从几月几日开始,到几月几日结束?这中间包含哪几段时间?(一共包括2个大月和2个小月,再加26天;或3个大月和2个小月少5天等)2、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有哪几种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3、全班交流。
(1)汇报计算方法。
①31+30+31+30+26 ②31×2+30×2+26 ③30×4+2+26=(31+30)×2+26 = 62+60+26 =120+2+26=61×2+26=122+26=148(天) =122 ) =148(天)=148(天④31×4—2+26 ⑤31×3+30×2—5 ⑥7×21+1=124—2+26 = 93+60—5 =147+1=122+26 =153—5 =148(天)=148(天)=148(天)(2)交流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优秀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5851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6.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出示例4。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
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列式计算)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板书:(50+30)×75 50×75+30×75=80×75 =3750+2250=6000(只) =6000(只)(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50+30)×75=50×75+30×75(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13+12)×4=13×4+12×4=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板书:(3+2)×35=3×35+2×35 3×(4+6)=3×4+3×6(13+12)×4=13×4+12×4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171c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8.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第【1】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
小学生分数乘法的数学教案,我们来看看。
教具、学具准备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师:怎样列式?(板书1/5×4)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
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
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
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1笔合旅嫖颐抢刺教址质?乘分数怎样计算。
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9d5d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7.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0.52+0.48=0.17+0.33=3.6+6.4=0.8×3=3.7×5=46×0.3=二、新授:1、教学例1(1)出示例1:投影出示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房间长3.6米,宽2.8米。
1.15米3.6米阳房间台2.8米门(2)提问: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
3.6×2.8≈()想: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4×3=12,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
(3)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很快计结果。
3.6×1036×2.8×10×2828828872721008÷1001008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4)学生讨论。
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十,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
原来的积是10.08。
2、试一试。
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2.8×1.15=()计算 2.8×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小组合作试一试。
(投影展示学生做的结果)1.15×100115×2.8×10×289209202302303.220÷10003220解释算理:得出: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
原来的积是3.22。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2)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6f67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3.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第1篇】《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44,例4教学设想:本单元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通过一些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
这一小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后,新教材所特有的。
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结合教材的特点,本课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1、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算法及算理的经验支撑。
在问题一“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的解决中,象12×25=12×100÷4这种算法,学生可能较难理解,这时候我认为就应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借助情景意义的支撑,用实物来向学生展示每一步的算理,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突破这个难点。
2、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问题一的解决,我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探索不同算法。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各自的见解,尽可能使个别学生的创见为其他同学共享。
3、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在问题的解决中,呈现学生不同的算法,体现集体的智慧。
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以达到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这个目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简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及算理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2ce7a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9.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主要讲述了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加法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和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简单的乘加运算能够熟练进行。
但是,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乘加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混乱、运算顺序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加法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计算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运用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规律,解决复杂的乘加运算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导入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规律。
3.例题讲解:教师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明确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41a8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4.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教案,主要讲述了在乘法运算中,如何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时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让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同时,学会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知识,对于简单的乘法题目能够独立完成。
但是,在遇到一些复杂的乘法运算时,学生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去计算,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本节课时通过讲解乘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计算复杂题目时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
2.如何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乘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实例展示。
2.练习题:针对本节课时的内容,设计的练习题目。
3.小组讨论:分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简要回顾一下乘法运算的基本知识,然后引出本节课时的主题——乘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乘法运算中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予小组评价。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乘法运算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bb1b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乘加运算的规律,学会运用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他们在面对乘加运算时,可能会出现困惑和错误。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现运算规律,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发现乘加运算的规律,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演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运算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加运算的规律,总结简便计算方法。
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强调运算规律和简便计算方法。
5.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及时巩固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6348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7.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14--15页例5--例7。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能用简便算法熟练计算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一些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24×3 82×0 45×2 20×7300×6 400×5 8×60 23×302.笔算:(1)360×4学生独立完成后,出示灯片:① 360 ② 360× 4 × 41440 1440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2)任选一种算法计算下题:2600×3=① 2600 ② 2600× 3 × 3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用方法②?二、新课。
1.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会了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是一位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360×24=(2)学生审题,找出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说说写竖式时“6”要和乘数的哪一位对齐?(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4)讨论:(灯片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360 360× 24 × 241440 144720 728640 8640师: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你们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60× 24144728640(6)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70×14(7)小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被乘数0前面的数与乘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59e64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b.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信心,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7f07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2.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第十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本课时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乘加运算,并学会运用简便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乘加运算时,可能会出现混淆,对简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也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逐步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2.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能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乘加运算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加运算的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简便计算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课件,包括动画、图片和生活情境等。
2.练习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物品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或图片引入乘加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乘加运算?2.呈现(10分钟)展示乘加运算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乘加运算的规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简便计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乘加运算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b52c7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1.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乘加运算的实质,运用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法和加法,对乘法和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计算中,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乘加运算的实质,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加运算的实质,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运算的实质理解2.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讨,发现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乘加运算的案例、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计算器、练习本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案例:小明有3个苹果,每次吃掉2个,然后再吃一个,问小明一共吃了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乘加运算的实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乘加运算的案例,如23×4,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计算。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23拆分成20和3,先计算20×4得到80,再计算3×4得到12,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92。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乘加运算的实质,并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乘加运算的题目,如25×6,32×6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feedd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0.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第【1】篇〗简单技巧01运用运算定律:这里主要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对于乘法算式中有因数可以凑整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另一个因数的特点,尽量进行变换拆分,从而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02充分约分:除了把公因数约简外,对于分子、分母中含有的公因式,也可直接约简为1。
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合理进行简算。
需要注意的是参加运算的数必须变形而不变质,当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形式时,才能使计算既对又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把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馈等活动过程,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正式学习分数乘法简便计算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答案是:纽扣。
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因为纽扣扣错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难看,会让人笑话。
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那就是乘法交换律。
那么分数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
猜一猜乘法可能还有有哪些运算定律?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①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90431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7.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为教学内容,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2. 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习题册;3. 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道简单的乘加运算题目:“26×3+26×7=?”并要求学生用算术运算的方法做出这道题目。
2. 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在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即先乘后加或先加后乘,让学生理解这种计算方法的便捷之处。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乘加运算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简便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并用小黑板进行解答。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课内练习,让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乘加运算题目。
4. 拓展(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并要求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简便计算方法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习题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K12学习】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表格式教案
![【K12学习】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bafbeec3a87c24028c447.png)
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表格式教案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单元第单元序号课题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课时课型新授学习内容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主备人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能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学具准备学习过程二次备激趣定标一、激趣导入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加法的运算定律,那么如果在一道算式里,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我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来进行计算。
在这里关键要用到哪个定律。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活动一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一、学习任务出示例5.观察主题图。
找出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讨论解决的方法,看看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31×2+30×2+267×21+1这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可以怎样来进行解答。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在按周计算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数的。
二、交流互动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
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三、巩固应用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测评训练达标测评P46—47/1、3、7、8教学反思。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2861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e.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二、尝试讨论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归纳: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a 22≈20,18≈20,20×20=400(人)b 29≈30,31≈30,30×30=900(个)c 39≈40,12≈10,40×10=400(米)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四、巩固练习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4)我们班有45名同学.(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47×52=341469×51=29928.估算:(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五、质疑提高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六、板书设计探究活动估一估活动目的1.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2.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4年级乘加中的简便运算数学教案
![4年级乘加中的简便运算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4c4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4.png)
4年级乘加中的简便运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加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乘加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乘加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
2.乘加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
3.乘加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乘加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乘加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运算规律。
(2)提出问题:在乘法运算中,如何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2.探索乘加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1)出示例题:32×5+18×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5,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3)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
3.练习巩固(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25×4+15×4、17×6+13×6、18×3+12×3(2)学生展示计算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4.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加混合运算进行解答。
例如:小明有32个苹果,小红有18个苹果,他们每人分给5个同学,每人还剩下几个苹果?(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乘加混合运算解答问题。
(3)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2)让学生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乘加混合运算。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乘加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否灵活运用乘加混合运算?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七、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乘加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2.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b600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c.png)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主要是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a+b)×c=a×c+b×c。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分配律,然后提出问题:“在做乘加运算时,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1. 教师举例说明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5+3)×4,可以直接用乘法分配律,即5×4+3×4=20+12=32。
2. 让学生尝试自己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乘加运算,如(7+9)×6,(8+4)×5等。
(三)实践操作1. 设计一些乘加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然后再互相检查答案,看看是否都采用了简便方法。
2.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简便方法计算乘加运算,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堂总结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乘加运算简便计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测验成绩,来评估他们对乘加运算简便计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乘加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以此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乘加运算简便计算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课型
新授
总序第23个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
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重点
难点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
策略
导案
课前课中反思
一、堂堂网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学案
一,自主学习:
出示例5. 观察主题图。
找出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讨论:
1、 解决的方法看看有几种方法?
2、 31×2+30×2+2 7×21+1 这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在按周计算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数的。
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样来进行 解答。
二,探究提升: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提示:(根据条件问题提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课后反思
巡视指导。汇报:
(1)31×2+30×2+26 (2)7×21+1
=(31+30)×2+26 =147+1
=61×2+26 =148(天)
=122+26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
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