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业发展史课程标准
学案2:1.1现代旅游
第一节现代旅游●课标要求对本节无要求。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对本节要求较低,故没做具体要求。
●新课导入建议“在空闲或是有较长假期的时候,你希望去干什么?若要外出旅游,想去哪儿?为什么?”导入新课——现代旅游。
●自主导学一、旅游的发展及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根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1)古代旅游时间:年以前。
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2)近代旅游时间:年至20世纪年代。
标志:1841年,英国首次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
特点:仍然是一种高档消费,其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
(3)现代旅游时间:20世纪年代以后。
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①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
2.现代旅游的特点思考交流1.2012年华山客流集中在10月2号到4号,每天进山人数近4万,是华山主景区最大日容量的两倍。
试分析这体现了现代旅游的什么特点。
二、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1.现代旅游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2.在旅游六要素中,核心是游,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和。
3.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的。
思考交流2.为什么说“游”是现代旅游六要素的核心?问题导思1.旅游活动三个阶段的旅游目的有何差异?2.从旅游需求上分析旅游活动在三个阶段中存在的差异。
推动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参加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加。
例1: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是“北京的旅游业要想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就必须在稳定入境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奖励旅游和修学旅游;”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反映出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3.从旅游六要素的角度看,香港的“购”是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4.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由港的地位,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提供“行”,旅游饭店是提供服务的场所,在这里可以满足“宿”“食”“购”“娱”。
旅游业教案
旅游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掌握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了解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4.掌握旅游业的管理和营销策略。
二、教学内容1.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旅游业的定义和特点;2.旅游业的发展历程;3.旅游业的现状和趋势。
2. 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旅游的定义和特点;2.旅游的分类;3.旅游的主要环节和要素。
3. 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1.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4. 旅游业的管理和营销策略1.旅游业的管理模式;2.旅游业的营销策略;3.旅游业的品牌建设。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分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基本情况;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旅游业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3.讨论法:通过讨论旅游业的管理和营销策略,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管理和营销策略。
四、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对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的理解情况;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旅游业的管理和营销策略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课件:PPT、PDF等;2.教材:《旅游学》、《旅游管理》等;3.网络资源: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
六、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授课时间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学时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学时2学时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旅游业的管理和营销策略2学时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2.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旅游业的创新设计和策划;3.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
八、教学反思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行业,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旅游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基础知识适用专业: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制订时间:2013年6月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功能旨在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中国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风物、饮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它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本课程涉及知识广泛,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也为本专业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旅游服务工作中能灵活运用,成为符合行业需求的旅游服务专门人才。
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要求所开设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成为合格的旅游人才所需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以就业导向为理念,经过行业专家对旅游服务职业岗位中员工所要掌握的旅游基础知识进行分析,以旅游基础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为依据,涵盖导游证考试的基本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介绍旅游业的概况为起点,以中国的历史、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文化和风物特产的基本知识为核心来确定本课程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旅游业的了解,并能在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产品的推销、指导游客的购物、导游服务、景区服务等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108课时各教学部分的课时分配见下表。
二、课程目标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知道与旅游相关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特产的基本知识,打下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
并能在旅游计划制定.旅游产品推销.指导游客购物.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等工作中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祖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热爱,陶治学生健康的情操,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具有介绍旅游产品的基本能力2、具有阅读旅游地图的基本能力3、具有对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初步的欣赏能力4、具备在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中运用旅游基础知识的能力5、具有收集、分析旅游信息的初步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1)教材的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准。
《现代旅游》PPT4 人教课标版
8.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思路导引] 第(1)题,旅游的六大要素包括食、 宿、行、娱、游、购。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 知张家界市的旅游收入持续增长,人均旅游收 入与GDP呈正相关,旅游收入的提高的主要原 因是游客总量快速增加。第(3)题,旅游业的发 展可以改善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居民收入。第(4)题,只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建议均可。
(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________、 ________等方面。
(2)关于张家界市旅游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多选题)。
A.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B.游客人均花费逐年增加 C.人均旅游收入与GDP呈正相关 D.旅游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总量快速增加 E.游客人均花费比人均旅游收入增长快 (3)分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1.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我国 城镇化 研究主 要集中 在预测 城镇化 速度和 趋势上 ,而对 城镇化 过程中 公共政 策的负 面影响 则明显 被忽视 。
2. 这个高台光滑突兀,陡峭高矗,十分危 险。听 老人们 说,这 个高台 从来就 没行人 能上去 过,上 去的人 从来就 没有能 活着回 来的。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促进_国__民_素__质___和_生__活__质_量___的提高;提供大 量的_就__业__机会;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
旅游对_环__境_保__护____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 恶化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中国旅游发展》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发展》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发展课程标准
简介
本课程旨在提供关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全面了解,包括其历史、现状和前景。
研究此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
以及相关的政策和策略。
目标
1. 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分析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认识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4. 掌握有关中国旅游政策和策略的基本知识。
5. 培养解决中国旅游业相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模块一:中国旅游业概述
- 中国旅游业的定义和范围
- 中国旅游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模块二:中国旅游业现状和趋势
-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 中国旅游市场的现状和特点
-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预测
模块三: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 中国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
- 中国旅游业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中国旅游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模块四:中国旅游政策和策略
- 中国旅游业的政府政策和法规
-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 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模块五:解决中国旅游业问题的能力培养- 分析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开发解决方案和策略
- 模拟实际情境并提出解决方案
考核方式
1. 课堂参与和讨论(20%)
2. 个人或小组项目报告(40%)
3. 期末考试(40%)
参考资料
- 杨洪涛,王菲.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以上仅为课程标准的初步设定,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是指给予学生旅游文化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标准。
以下是旅游文化课程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旅游概论:介绍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重要性。
2. 旅游目的地:学习各个目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
3.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介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4. 旅游行业管理:讲解旅游行业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市场营销、服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5. 旅游产品设计与推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营销能力,学习如何设计和推广旅游产品。
6. 旅游文化交流与体验:鼓励学生参与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了解其他文化的同时也传播本国文化。
7. 旅游规划和策划:学习如何进行旅游规划和策划,包括目的地选择、行程安排、预算管理等。
8. 旅游教育与导游服务: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导游人员,学习导游服务技巧、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9. 旅游安全与应急处理:教授旅游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10. 旅游法律法规:介绍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旅游管理技能,为未来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的人才提供全面的基础教育。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概论》课程学时:68课时1.课程性质《旅游概论》是全校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之前的必修课。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能丰富理论知识,还应在思维、创新等各方面能力上有所提高。
2.课程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古代、近代和现代)2.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3.掌握旅游的主体和客体4.了解旅游业的构成5.了解旅游商品及其开发设计6.掌握旅行社的分类和主要业务7.掌握旅游交通的主要形式8.掌握旅游饭店的发展历史和类型9.了解旅游管理体制和方法10.了解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1.熟悉旅游行业组织12.了解旅游目标市场13.掌握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14.了解旅游规划的意义和内容15.熟悉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内容16.熟悉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7.掌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意义和实现途径;3.课程内容第一章、旅游的历史考察教学内容:1.导入世界旅游的发展古人出游的例子2.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一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业的影响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3.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4.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概念的各种提法旅游的基本属性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体旅游活动的构成:六要素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掌握旅游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旅游的相关概念第二章、旅游者教学内容:1.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国际旅游者的概念国内旅游者的概念2.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其他因素3.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的确立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4.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不同购买目的旅游者及其特点不同心理类型旅游者及其特点根据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因素划分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在了解旅游者的相关概念;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重点: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第三章、旅游业教学内容:1.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作用2.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特点教学要求: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重点:本章难点: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教学内容:1.旅行社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作用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经营特点旅行社的基本业务旅行社的四种经营模式2.旅游交通概述旅游交通的概述旅游交通的特点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基本要求3.旅游交通的作用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旅游业发展中的交通问题提高旅游交通质量4.现代旅游交通的类型与特点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国内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基本业务5.饭店业现代饭店的概念,饭店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旅游省级公开课
第一章第一节现代旅游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旅游业相关统计图表的分析,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对旅游活动作用的科学认识,树立发展旅游业的意识,为今后献身旅游事业而作出准备教学重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教学难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教具、资料: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假如我们准备出去旅游,大家应该做哪些准备?(学生发散思维回答,引出现代旅游)【讲授新课】1.1旅游发展历史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根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1)古代旅游:时间:1840年以前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2)近代旅游:时间:1840年~1950年标志:1841年,英国首次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有了旅行社。
特点:是高消费活动,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3)现代旅游:时间:1950年以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1.2旅游活动定义: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娱乐、享受,消遣、休闲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旅游三要素:①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②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③旅游业——旅游活动的中介(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行社)1.3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图1.1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的增长通过读图,了解到: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一节 现代旅游》_81
现代旅游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从现实生活入手,理解现代旅游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初步形成正确的旅游观。
三、教学重难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四、教学过程[导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想我们大家都想外出旅游。
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想去哪?[教师归纳]好,有的同学想去太空旅行,有的同学想到南极区探险。
老师小的时候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周游世界。
不管是到南极去探险,还是到北极去郊游,或者周游全世界,都是现代旅游的一部分。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现代旅游。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1.现代旅游发展的历史阶段。
2.现代旅游的特点。
3.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承转]大家可能会问,既然有现代旅游,有没有古代旅游呢?1、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根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1)古代旅游:时间:1840年以前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简单地说就是达官贵人才有可能出游,没有旅行社,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2)近代旅游:时间:1840年~1950年特点:仍是高消费活动,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3)现代旅游:时间:1950年以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①世界经济发展,社会逐渐稳定,人们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承转]简单了解了旅游活动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之后,我们来看一看与传统旅游相比,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现代旅游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旅游,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的大众化、旅游活动属于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发达国家的居民出游率高达50%。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制订依据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突出先进性、引领性的工作原则进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2018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引发《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意见的通知》,就2017年以来形成的第一批353个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在这个背景下,我校人文与外语系会展策划与管理教研室修订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以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瞄准珠三角会展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造,按照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现行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旅游学概论》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的研究旅游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本门课程以研究旅游的产生背景、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活动规律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活动的媒介)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大类专业学生掌握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并行课程为《管理学基础》、《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会展设计与布置》、《会议策划与组织》等课程,后续课程主要包括《演讲与口才》、《参展商实务》、《会展服务》、《会展新媒体》等专业课程。
本课程将强调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理论、旅游活动的基本现象、对旅游产业及旅游经济的认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利用旅游基本理论对旅游活动现象进行剖析。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现象的本质属性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综合知识,为旅游大类(6403-会展类)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知识基础。
【2024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
通过学习与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通过旅游学概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以及旅游活动的历史、定义、特征、分类、发展特点及趋势,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主要行业应有的基本认识;了解旅游组织作用,以及重要国内外旅游组织基本情况;理解旅游市场的含义、市场细分及其标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基本情况规律;学会全面辩证分析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一)知识目标通过旅游学概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以及旅游活动的历史、定义、特征、分类、发展特点及趋势,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主要行业应有的基本认识;了解旅游组织作用,以及重要国内外旅游组织基本情况;理解旅游市场的含义、市场细分及其标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基本情况规律;学会全面辩证分析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二)能力目标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对实际旅游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通过问题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掌握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广泛阅读了旅游相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素质目标(人文素质目标)本课程通过多学科角度认识旅游,广泛阅读,案例分析等突进,培养学生较宽泛的综合人文素质、综合辩证思维素养,培养紧跟旅游时代变化创新,不断进取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教学方法使用和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团队职业素养,激发爱国情操和使命感。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卫生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勤洗手、戴口罩等)。
五、课程内容(一)课程设计思路《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旅游本质的内涵及其发展表现分类分为四大板块:旅游的历史发展、旅游活动基本概念与分类、旅游活动构成或参与要素、旅游活动的影响。
高二旅游课程教案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规划
高二旅游课程教案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规划高二旅游课程教案: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规划旅游是人们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规划,本教案将介绍旅游业的背景和主要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规划成功的旅游行程。
一、旅游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1. 旅游业的定义和作用旅游业是指人们离开日常居住地,到不同的地方进行休闲、度假、观光和资源开发等活动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业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形象,促进文化、习俗和语言的交流。
2. 旅游业的发展背景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人们追求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
旅游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就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 旅游业的主要发展趋势a. 个性化旅游: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和自由度,旅游行程也更多地以个人需求为导向,包括自助游、探险旅行等。
b. 文化旅游: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和历史遗迹,希望通过旅游来了解和体验不同地方的文化。
c. 绿色旅游: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了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
d. 体验式旅游:人们更希望通过旅游来体验和参与当地的生活和文化,参加当地的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
二、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1. 旅游规划的定义和作用旅游规划是指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市场和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旅游规划的重要性旅游规划可以帮助旅游目的地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效益。
同时,旅游规划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旅游品质和游客满意度。
3. 旅游规划的方法a. 目的地评估:了解目的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找出目的地的优势和不足。
b. 市场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针对性地推出旅游产品和服务。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8计划课时:128学时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制定时间:2011年4月二、课程性质1、课程性质与类别: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入门课程,属于职业基本能力课程。
2、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旅游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学会分析旅游现象和常见问题,能运用旅游政策法规解决旅游纠纷,进行规范服务。
3、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法律意识,形成对旅游业的总体认识,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进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服务。
4、课程特点:本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和旅游法规两个模块,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由易到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世界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2、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例如旅游者(主体)的产生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资源(客体)的类型、评价、开发和保护;旅游业(媒介)的构成及特点;3、掌握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划分,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及管理;4、熟悉旅游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5、辨析道德与法律,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6、掌握旅行社、旅游合同、旅游保险、导游人员、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资源、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旅游出入境等旅游法律常识。
(二)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思考、归纳、辨析能力。
在学习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政策等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训练。
②培养学生组织旅游活动的能力,会安排食、宿、行、游、购、娱各环节;③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市场的构成、旅游业的影响等进行市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课件2:1.1 现代旅游
旅游活动的确定方法 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 旅游活动以异地性(离开常住地)为基本特征,具备异 地性特征的活动为旅游活动,否则就不是旅游活动。 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
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人口 迁移和旅游活动都是人们离开常住地的活动,但人口迁 移常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 期性改变,而旅游活动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 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 动。旅游活动是消费活动,但它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是人们满足了生存需求和基本发展需求之后的较高层次 的消费活动。
2.“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而香港之所以能 够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 是世界交通枢纽之一,海陆空交通发达。“购”是增 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由于香港是自由港,商品来 自世界各地,品种多,大部分物品不收关税,价格又 低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购物。而“行”的方便和 “购”的发达必然会带动“游”“食”“宿”“娱” 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 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 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 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 离日趋“缩短”。再加上世界各国、各地区对旅游业 的重视,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日 趋完善,从而使现代旅游快速发展。
材料二 世博会本身最主要的收入是门票收入。世博 会门票收入估计为105亿元。考虑到餐饮、纪念品销 售等相关收入,预计世博园本身带来的收入将达到 150亿元。仅仅是以观光世博会为目的的游客的总支 出就为3 600亿~6 000亿元,远远超过了前期投资。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出现代旅游业具有哪些特点?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2.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旅游的产业链和旅游产品的分类,熟悉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和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
2.2能力目标学生应该能够分析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了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掌握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客户管理的方法,具备一定的旅游经营管理能力。
2.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旅游概念、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旅游的定义和特征,旅游的历史和现状,旅游的产业链和分类,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和趋势,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客户管理的方法,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4.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模拟操作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考核方式和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70%。
考核标准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水平和素质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
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的开发;能够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知识深入分析旅游资源实际应如何开发;能运用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系列影响分析如何引导旅游业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3.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明确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掌握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了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3.1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研究,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学期】:第一四学期【参考课时】:36学时【前导课程】:《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付琳琳、郑艳【参与企业】:龙凡、王焕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专业背景知识与技能。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本课程对于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都会起到一种基础作用,并用对于学生实践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对不断发展的中国旅游事业,以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宗旨,以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分析判断能力为重点,以塑造具有崇高职业道德修养、熟练旅游技能、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旅游从业者为目的,构建“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总结反思”的课程教学体系,实施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学。
1、以旅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本课程涉及大量旅游学基础理论,它为分析旅游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基础理论部分不强调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基础理论部分占30%左右。
2、以旅游实践中的案例为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旅游实践案例,分析旅游活动各环节中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管理人员的旅游行为、服务行为、管理行为的规律及其根源,使学生逐步掌握旅游学学习和工作的方法。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案例分析的内容占60%左右。
3、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
旅游从业人员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
教学中,以旅游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中心,以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为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相关问题;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师来校结合他们的丰富经验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旅游发展历程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阶段。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关系。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我国旅游发展的五个阶段:先秦到秦汉的初成期、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宋的全盛期、元明清的守成期和近现代转型期。
2. 各阶段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旅游发展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旅游吗?旅游有什么意义?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休闲、娱乐、求知等方面的一种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了解我国旅游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1. 我国旅游发展的五个阶段:a. 先秦到秦汉的初成期:以宗教活动、帝王巡游为主要形式。
b. 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期:文人墨客游历四方,诗词歌赋成为旅游文化的代表。
c. 隋唐宋的全盛期:旅游规模扩大,形成了丰富的旅游文化。
d. 元明清的守成期:旅游活动相对减少,但仍然有所发展。
e. 近现代转型期:旅游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各阶段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 先秦到秦汉:宗教信仰、帝王巡游。
b. 两晋南北朝:文人墨客、诗词歌赋。
c. 隋唐宋:规模扩大、旅游文化丰富。
d. 元明清:相对减少,但仍有所发展。
e. 近现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段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旅游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点。
2. 强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关注旅游业的发展。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地区(如:黄山、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历程。
旅游基础课程标准
旅游基础课程标准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旅游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旅游产业的概况、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规划、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等内容。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 掌握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理解旅游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 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研究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规划的基本原理;- 掌握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3.1 旅游业概述- 旅游业的定义和范围;-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旅游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3.2 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的结构;- 旅游需求与供给;- 旅游消费者行为。
3.3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旅游资源的评估方法;-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3.4 旅游目的地选择与规划-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原则;-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 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与推广。
3.5 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 旅游产品的概念和要素;- 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 旅游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管理。
4. 评估与考核本课程的评估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50%- 作业和实践项目:30%- 期末考试:20%5. 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参考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罗伯特·威灵顿,《旅游业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 张华,《旅游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李明,《旅游资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王志刚,《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年。
以上是旅游基础课程的标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旅游业发展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现代旅游业发展史
【课程代码】0000657
【开课时间】第1学期
【学时/学分数】34学时/2学分
【课程类型】专业非核心课
【授课对象】酒店管理专业
二、课程定位
《现代旅游业发展史》是酒店管理专业(单考单招)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学科,着重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说明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前置课程有《旅游学概论》(中职阶段),同修课程有《酒店经营与管理》,后续课程有《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经济学》、《酒店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等课程。
三、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古代、近代的迁徙、旅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要求教学能帮助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史实,以与中国现当代旅游活动、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的有关内容相衔接。
1、专业能力
(1)能明确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旅游者的类型和旅游特点。
(2)能明确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旅游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的情况。
(3)能总结历史时期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
2、方法能力
(1)自学拓展能力。
(2)古代旅游活动信息的收集、归纳能力。
(3)为现代旅游业(酒店)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借鉴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
(3)开发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四、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六、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用建议
《中国旅游史》上册,全国旅游专业规划教材,王淑良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2版。
《现代旅游业发展史》的合适的高职教材暂时没有,故以《全国旅游专业规划教材·中国旅游史(上)(第2版)》为基础组织教学资料实施教学。
本书以不同历史时期重大事件、人物的旅游内容、观点、形式、风格等,构成各章节的旅游特色与侧重面。
是为高等学校旅游专业提供的一部基本教材,也是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爱好者的一部系统读物。
2.教学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中国旅游史》,彭勇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中国旅游史》下册,王淑良、张天来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世界旅游发展史》,彭顺生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喻学才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李连祥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1版。
3.参考网站及期刊
中国旅游网:/
中国宗教网:/
看中国网:/
世界旅游网:/ 七、考核标准与方式
八、实施建议
1.课件制作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图文并茂多媒体课件。
为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为此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 CAI课件。
随每年度的教学过程,不断地调整提高CAI课件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学建议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旅游史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集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特别是听觉和视觉器官,把原来抽象、枯燥的旅游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激发旅游史教学的趣味感,从而使旅游史课变得“生动、有意思”。
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的开展实践性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积累更多适用于旅游类专业的知识,从而增强旅游史教学的专业感。
实践性课堂教学的形式具体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演讲、任务驱动等。
开展第二课堂,强化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结合。
3.教学场地要求
本课程所需的板书演示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场所及相关设施要求。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指学生学业评价。
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
九、其它说明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
制定人: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8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