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通感美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
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
”(高尔基《论文学续集》)。
通感的手法,古而有之。
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
他的《通感》就是论析这一修辞手法的专文。
钱钟书对其解释:“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受之共产’;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触鼻之气息,均可以以音响以揣称之。
”(钱钟书《管锥篇》第二卷)如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单单从视觉感受来写红杏,还不能写出春意盎然的可感性,于是就凭借属于听觉感受的“闹”字来表现。
清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把红杏蓬勃、争相竞放的春天境界予以充分表现。
再如杜甫《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该句初看起来,令人费解。
香有浓淡之分,而无阴暗之别。
“暗香”由构词来看,好似不合情理,但从通感手法来看,视觉的明暗可以沟通嗅觉的浓淡,这就不难理解。
“暗香”其实是一种淡淡的香气,是用来形容梅花香气的清淡。
梅枝横斜,梅朵疏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与朦胧的月色交织,还有缕缕清香飘浮其间,这是多么静谧的意境!正是这“暗香”,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它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写绝了!“通感”在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
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古诗文中运用通感的诗句
古诗文中运用通感的诗句
答案:
1.绝句
宋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
唐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标题:通感的诗句
正文:
在诗歌的王国里,通感是一种美妙的修辞手法,它能通过感官的互通,将抽象的情感和意象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文字。
试看这句著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王安石巧妙地运用了通感,将春天的气息转化为绿色,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景物,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通感在诗歌中不仅可以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通过通感将风声、天声、猿声转化为水声、鸟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登高的悲凉和寂寥。
除了诗歌,通感也可以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使用,比如绘画、音乐、文学等。
比如在毕加索的画作中,他经常运用通感将色彩和形状转化为抽象的情感和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绘画的艺术之美。
在古典音乐中,通感也可以是指将不同的音乐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通感是一种强大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和情感。
无论是在诗歌、绘画、音乐还是文学中,通感都可以创造出令人陶醉的艺术之美。
古诗词的美感
古诗词的美感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美感,引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共鸣。
它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引领着读者进入一个优雅、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
以下从词句的美感、意境的美感以及情感的美感三个方面来探讨古诗词的美感。
一、词句的美感古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和精妙的构思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每一个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组合,以达到传达作者意境的效果。
比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几个简洁的词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宁静、幽远的美感。
古诗词中的字词,往往朴实而含蓄,极富意境。
二、意境的美感古诗词通过词句的组合与意境的塑造,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美感。
它能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富有生动性和富有情感的画面当中。
比如《青玉案·元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些描述令人感受到冷清、寒冷的气息,同时也使人体验到浪漫、唯美的意境。
古诗词还通过对情感的抒发,打动人心、触动心灵,使读者感受到情感的美感。
古诗词中常常表现出作者深邃细腻的情感,使读者在接触到这些词句时,不禁泛起共鸣之情。
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别离与思念的描写,唤起读者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共鸣,使人感受到情感的深度与美妙。
总之,古诗词以其独特的美感,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以简洁凝练的词句、多样的意境以及深情的抒发,打动人心、触动心灵。
古诗词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对词句的挑选和意境的营造上,更体现在对情感的表达与共鸣中。
它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并激发起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正是由于古诗词的美感,使得它在千百年来一直享有盛誉,并被人们不断传颂。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绪。
通过赏析古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处,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与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音韵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探讨古代诗词的魅力。
一、音韵美古代诗词在语言的编织上非常注重音韵的美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房屋连鳌凤,户庭含皓月”以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韵味的巧妙运用,增加了诗词的音韵美。
这种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诗句的读韵上,还延伸到了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之中。
古代诗词的音韵美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引发情感的共鸣。
举例来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平仄押韵和音律协调,将景色描绘得更为瑰丽,引发读者对壮丽山河的向往之情。
二、意境美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深入描绘景色、性情、人物或历史情境,古人将自然界和人类的经历与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丰富而深刻的意境。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打破了人们对春天清晨宁静的传统印象,将春天的醒来描绘成一系列喧嚣的画面。
这种采用反差描绘的方式,使诗词更加丰富多样。
古代诗词的意境美常常通过景物描写寄寓哲理和感悟。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和狩猎场景的描绘,表达饱含哲理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种意境美使得诗词不仅是一种形式优美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抒发。
三、语言美古代诗词的语言美是其精华所在。
通过对形象的精准描绘和对情感的微妙表达,古人能够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世事一场大梦几回寒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句子,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道出了人生短暂而珍贵的真理,引人深思。
谈古代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谈古代诗歌中的通感手法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刘鹗在读《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第2回中的这段: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人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开始读了这段之后,那种感受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现在想来,作者就是运用了通感手法。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吕氏春秋·本味》中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句子,实则就是运用了了通感修辞手法,把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的情景。
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其中,“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就是运用了通感,即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诗人借此表达了所闻钟之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的情景。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主要介绍三种:1、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比如,李贺《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其中,“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就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2、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比如,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诗人就用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3、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如,杨万里《又和二绝句》: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其中,“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就用将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用。
钱钟书说过:“本联想而生通感。
”也就是说,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
这样,才能如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审美效果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的动态化,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诗歌的意境更为高远,构成特殊的艺术美,从而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新鲜隽永的审美享受。
通感的诗词
通感的诗词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附录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赏析】: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高中古诗词拓展】“红杏枝头春意闹”:带你读懂古诗词里的“通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带你读懂古诗词里的“通感”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这么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这首词出自宋祁之手,宋祁系宋代史学家、文学家,与欧阳修同编修《新唐书》,足见其史学造诣。
因其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人称“红杏尚书”。
原词如下: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古代词人因为笔下珠玑之词、绝伦之句传为佳谈的,不在少数,熟悉一点的,比如说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句。
回到宋祁这首词,怎么著一“闹”字,就境界全出了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古典美学问题。
有人从修辞角度认为“闹”字运用了拟人,这也没错。
但这句话真正妙处在于运用了一个逼格满满的修辞——通感。
一、什么是通感?通感又称为“移觉”,“觉”是“感觉、感官”之意。
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让感官转移,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从而使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互沟通、相互交错,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高中课文《荷塘月色》里面就有一处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在这句话当中,“缕缕清香”,本身付诸嗅觉,但后面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实在传神。
二、通感的作用效果1.强化意境,增添诗味。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闹”字可以让境界全出?我们首先要明白词人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意境?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
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
“闹”字,有“热闹”之意,饱含生机,饱含活力。
这和春日的勃勃生机十分贴合,也符合诗人“东城渐觉风光好”的心绪表露。
这么看来,“闹”字起到了强化诗境的作用。
从炼字的角度,通感也算是诗人对字词进行精细化推敲锤炼的手段。
诗词的情感之美
诗词的情感之美
诗词的情感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真挚的情感:诗词是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
优秀的诗词作品往往真挚感人,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
2. 含蓄蕴藉:诗词的魅力在于其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意境之美:诗词的意境往往美轮美奂,能够让读者在感官上得到愉悦,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追思。
4. 富有音乐感:诗词往往具有音乐美感,可以通过韵律、节奏和押韵等手段来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首词通过优美的韵律和节奏,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和珍惜。
总之,诗词的情感之美是诗词的魅力所在,也是人类对于美好情感的追求和表达。
通过阅读和理解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人类的情感世界。
表现“通感”手法的句子!
表现“通感”手法的句子!表现“通感”手法的句子!利用通感的诗句: 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附录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
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
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
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
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
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标题:通感的诗句
正文:
在诗歌的世界中,通感是一种美妙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感官词汇与另一个感官词汇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通感的诗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不仅仅是描述江南岸边的颜色,更是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月色如水照山林",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的"水"和"月"不仅仅是描述景色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3. "繁花似锦觅安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中的"花"和"锦"不仅仅是形容春天的美景,更是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4. "飞鸟相与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的"飞鸟"和"还"不仅仅是描述景象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意境。
拓展:
通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使用通感,诗人可以将一个简单的词汇转化为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形象,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
艺术价值。
不仅如此,通感还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生命和情感,让他们的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论诗的通感美
论诗的通感美关于通感现象,应该说人们早已注意了。
北宋词人宋祁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为人称道。
清人李渔却不以为然。
他在《窥词管见》中说:“此语殊难著解。
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
‘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①针对李氏的观点,时人方中通曾予以反驳:“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红耳。
诗词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但,什么是诗的“理外之理?”方中通也未讲出个所以然。
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卷四十九“香”条云:“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流水’之句。
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
”他认为诗人咏物,不香说香,是所谓“笔补造化”,附有主观因素。
但,这“笔补造化”是何道理?吴景旭也没有说清楚。
对于这些感觉的挪移和沟通现象,西方象征派诗人称之为“感通”,即色嗅味触觉的“呼应”。
我国著名学者钱中书先生称之为“通感”,即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等的彼此交通。
这种通感说有否科学依据呢?古人说“目不能坚,手不能白。
”(《公孙龙子·坚白篇》)“目无尝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
”(陆机《演连珠》意思是说,人的五官各有所司,各种感觉互不相干。
因而按一般规律,“通感”说似乎不尽科学。
其实,经验证明,通感是人们观察思考问题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且从心理学、生理学以及色彩学上都可以讲得通。
人的感官系统因其各部产生感觉的机制不同,所以各有分工,各有其职。
但人体毕竟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是经常默契旁通,发生连锁反映的。
比如,鼻塞波及耳鸣,耳鸣导致眼花,眼花造成脚乱;看到美景心欢意畅,听说葡萄口生酸水,嘴吃辣椒眼睛流泪,等等。
《列子·仲尼》云:“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感官形象的词语来刺激读者的感官体验。
在诗歌中,通感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情感和意境。
一句通感的诗句可以是:“阳光洒落在青翠的山林之间,温暖的呼吸融化我的心灵。
”这句诗通过描绘阳光洒落和温暖的呼吸,使读者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和暖意,以及作者内心的愉悦与融化之感。
在这个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创作。
例如,可以描述阳光洒落在山林中的细节,如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投下斑斓的光斑;或者描绘作者面朝太阳,感受到暖阳轻轻拂过脸颊,温暖透彻心灵的情景。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阳光的光芒和温暖。
除了阳光的描述,通感的诗句也可以运用到其他感官的描绘中。
例如:“湖水泛起涟漪,微风拂过,带着水的清凉与花香。
”这句诗通过描绘湖水泛起涟漪和微风拂过,使读者可以感受到湖水的清凉和微风的轻柔,同时也联想到花香的幽香。
这种通感的描写方式,使诗句更加丰富多样,增添了一种多重感官的体验。
总之,通感是一种能够丰富诗歌描写的修辞手法,通过运用感官形象
的词语,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感染人心。
无论是描绘阳光的明媚,还是湖水的清凉,通感的诗句都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运用通感,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诗歌作品。
中国古代诗词的美感表达
中国古代诗词的美感表达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美感表达独具特色,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含蓄的意境、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民。
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的意象表达、音韵美感和情感裁剪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诗词的美感表达。
一、古代诗词的意象表达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表达见长,通过对自然、人物、物象等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美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象描写使人们感受到月夜的宁静和寒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陶醉其中。
这种意象表达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更是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与思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古代诗词追求音韵的和谐与美感,注重诗句的音律与韵律。
通过对音韵的巧妙运用,使诗词的美感得以凸显。
比如,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他运用了一系列的押韵与对仗,如“策杖客心悲,无穷酒恨生。
对月不能愁,因风思故人。
”这种音韵美感的追求使诗词更富有节奏感,使读者在品读中沉浸于文字的韵律之美。
三、古代诗词的情感裁剪古代诗词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感情的精心裁剪,使诗词更富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诗人对于自然、人情、历史和爱情等各种情感的抒发,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使人们在阅读中揣摩出自己的情感。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让人在共鸣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愁别绪。
这种情感的裁剪使诗词更加贴近生活,触动人心。
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对意象表达、音韵美感和情感裁剪的运用,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美感传递给后人,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境界。
它以其深邃的思想、清新的意境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打动了古代人民的心灵,也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总结中国古代诗词以其意象表达、音韵美感和情感裁剪等特色,展现了独特的美感表达。
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情感的描绘与抒发,古代诗词创造了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苏轼《夜行观星》
“闹”字当头
• 鉴赏 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 个"闹"字。“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 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 点染出来了。“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 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闹”字不仅有色, 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 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展示出了没有具体形 象的事物。重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 受,是不同感官之间相同部分的联系。
大量经验表明通感对于沟通造型艺术与语 言艺术的意境表达、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文艺中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乐中有 画”“画中有乐”的意境,离开了通感, 便都成了无稽之谈。
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 《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 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 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 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 “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通感之与诗词
•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 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 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 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感觉的“乾坤大挪移”—诗的通感
感觉的“乾坤大挪移”—诗的通感【概述】通感是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过对某些唐诗的具体句子的解析,让读者对这个艺术手法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通感、视觉、听觉、触觉、沟通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会联想到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所练的神功“乾坤大挪移”。
之所以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诗歌的通感,就是给大家一个情感体验,让大家知道“通感”的效果就好比排山倒海的最上乘的武功一样变幻莫测。
“通感”是一种比喻方式,它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所以说诗歌的“通感”也称语感,是更高超、更微妙的语感。
一、利用感觉错位生成特殊的美感。
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为例解析。
北宋的词人宋祁写过这样一首词《玉楼春》,这首词的原文是这样的:“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中有这么两句词让这首词名声大振即“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为什么这两句成为了整首词的点睛之笔呢?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这么称赞的“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就这么一个字让整首词的意境都出来了。
不言而喻,它是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晓寒轻、春意闹”都是在利用感觉错位生成特殊的美感,这个“寒”本来是用肢体去感觉的,感觉的结果应该是冷或者不冷,但是传递给词人的却是重量的感受,这就生成了错位感。
而红杏枝头春意闹更巧妙,把那个杏花盛开的浓艳的春天的现象说的好像有声音在波动一样,杏花开的喧闹感跃然纸上,在视觉当中获得听觉上的感受。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是一种很好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就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对通感修辞的应用和发挥提供精致的参考。
首先,通感修辞是一种文化修辞。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意义,把诗歌中蕴涵的文化背景更好地表达出来。
通感修辞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内容,如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历史传说和当代文化等,所以在理解诗歌时可以把这些专业术语纳入考虑范围,以便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其次,通感修辞可以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艺术美感。
在诗歌的表达中,通感修辞可以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手法,以帮助读者发掘作者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所试图表达的深刻哲理,从而使诗歌的艺术美感更加强烈。
此外,通感修辞也可以帮助诗人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他们可以以比喻的方式来描绘情态,从而使诗歌的艺术性更加凸显出来。
此外,还可以运用某些文化术语来帮助诗人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
由此可见,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把握好诗歌的含义,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之前,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容,以便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艺术性,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只有先通过这种修辞方式来理解诗歌,才能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深刻内涵,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优秀的解读诗歌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加深读者对诗歌艺术性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通感修辞的研究上,以便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古诗词的审美体验
古诗词的审美体验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着人们的审美体验。
它们以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音韵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词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
一、音韵美的魅力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音韵美,给人以美妙的听觉享受。
古代诗人擅长运用平仄、押韵等修辞手法,使诗词产生韵律感。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字叠韵,节奏明快,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
这种音韵美不仅可以让人心情舒畅,还能加深对诗词的记忆。
二、意象美的迷人之处古诗词以其丰富的意象美,使人产生了深深的联想与共鸣。
比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一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壮丽的自然风景。
古代诗人善于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物象,这种形象化的表达给诗词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三、情感美的触动心弦古诗词以其真挚而深沉的情感美,打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古代诗人常常用自然万物来抒发自己的思念、孤独、愤慨等情感。
比如杜牧的《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描绘秋夜中的寂静和孤独,使人们感受到了思乡之情。
这些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与古代诗人沟通心灵,产生共鸣。
总之,古诗词的审美体验丰富多彩,使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诗词的美妙与深远。
无论是音韵美、意象美还是情感美,都让古诗词成为了我国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欣赏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如今的时代,虽然古诗词面临着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但古诗词的审美体验仍然在人们的心中独树一帜。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因此,我们要珍惜和传承古诗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这个喧闹世界中,享受一首古诗词带来的静谧与美好,也是一种难得的心灵放松与愉悦。
通感的诗句
通感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9。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2。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4。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张仲素: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5。
《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感这种艺术手法并非来自外国, 我国早在先秦就有通感的有关论述。 《列子· 黄帝篇》:“眼如耳,耳如鼻, 鼻如口,无不同也。” 《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 坠,止如槁木……累累乎如贯珠。“ 《楞严经》:“无目而见“,“无 耳而听“,“非鼻而闻香“,“异舌 知味“。
《涅槃经》:“如来一根能见色闻声,
王灼《虞美人》:“枝头便觉层层好, 信是花相恼,觥船一醉百分空,拼了 如今醉倒闹香中。” 庞铸《花下》:“若为常作庄周梦,飞 向幽芳闹处栖。” 吴潜《满江红》:“数本菊,香能劲; 数朵挂,香尤胜。”
冯大师:“残照背人山影黑,干
风随
马竹声焦。” 贾唯孝:“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 底鸟声香。” 高适:“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贾岛《客思》:“促织声尖尖似针,
Hale Waihona Puke 声声刺着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里, 惊觉眠童与宿禽。”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呖呖莺歌 溜的圆。” 杨万里《四时田园杂兴》:“剪剪轻 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 佩相逢桂香陌。“
3.视觉、听觉与味觉、嗅觉通感。 诗的形象诉之视觉、听觉,可以 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作用于 触觉、味觉、嗅觉,更可以使人如触 其物、如尝其味、如嗅其气。正如高 尔基在《保尔· 魏伦和颓废派》一文中 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 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 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许多活的 形象。”这样可以对审美对象作全面 的、立体的感知,诗的形象就不止单 一的美,而且能具有复合的美,给读 者更多更丰富的美感。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 划然变轩昂, 浮云柳絮无根蒂, 喧啾百鸟群, 跻攀分寸不可上, 嗟余有两耳, 自闻颖师弹, 推手遽止之, 颖乎尔诚能, 恩怨相尔汝。 勇士赴战场。 天地阔远随风扬。 忽见孤凤凰。 失势一落千丈强。 未省听丝篁。 起坐在一旁。 湿衣泪滂滂。 无以冰炭置我肠!
2.视觉、听觉、触觉通感。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之帝庙》: “碧瓦初寒外”。 李白《菩萨蛮》:“寒山一带伤心 碧。” 刘驾:“促织灯下吟,灯光冷如 水。” 李贺:“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 风醉眼缬。” 李绅《红蕉花》:“红蕉花样炎方 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丛深殷似 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 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李璟《摊破浣溪沙》:”细雨梦 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嘉祐《江阴道中》 :”无人 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 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三.古典诗词中通感的表现形式。 1.视听通感,即视觉美感与听 觉美感相互沟通。 白居易《画竹歌》:“举头忽 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 苏轼《夜行观星》:“大星光 相射,小星闹若沸。” 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 蕊闹,雨细杏花香。”
黄庭坚《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
虚》:“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 月自妍。” 清黄景仁:“隔竹拥珠帘,几 个明星切切如私语。” 宋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半掩船蓬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 飘然一叶乘风度,卧听银潢泻月声。”
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 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 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冯延已:“细雨湿秋风,金凤花 残满地红。” 庾信《月》:“渡河光不湿。” 李商隐《燕台· 秋》:“月浪衡天 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李商隐《天涯》:“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 花。” 赵彦端《谒金门》:“柳岸晚来 船集,波底夕阳红湿。” 孙觌《吴门道中》:”数间茅屋 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 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元· 黄庚《俞景仁相过》:“花怯晓风寒 蝶梦,柳愁春雨湿莺声。” 明· 林鸿《出塞》:“苦雾沉旗影,飞霜 湿鼓声。” 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王十二判官》:“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 悬。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 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 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通感的运用,可以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使作品意境有深度、有层次、有曲折,增 加美的丰富性。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周密《高阳台》:“梦魂欲度苍茫去, 怕梦轻还被愁遮。”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熏透愁人 千里梦,却无情。” 吴文英《鹧鸪天》:“乡梦窄,水天 宽。”
李世熊:“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 话红。” 尹遂成:“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 易黄。” 汤显祖《牡丹亭》:“声声燕语明如剪。” 黎简:“鸟抛软语丸丸落,雨翼新风泛泛 凉。” 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 香。” 姜夔:“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四.通感的美学效果 1.通感的运用可使作品获得新奇 之美,使读者获得新鲜奇特的美感享 受。以“湿”为例,试对下列两组诗 句作比较: 王昌龄:“争弄莲舟水湿衣。” 杜 甫:“林花着雨胭脂湿。” 韦应物:“细雨湿衣看不见。” 李清照:“黄昏疏雨湿秋千。”
诗词的通感美
一.什么是通感 眼、耳、鼻、舌、身是人体的五 种主要感觉器官,它们分别管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它们有严 格的分工,各司其职,一般不能打破 生理上的界限。可是在艺术上,作家 经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沟通了五官, 使之在感知中相互作用,使意象成为 感觉的复合体,让读者获得综合的但 又是具体的形象。艺术上这种感觉器 官的沟通与转换,叫通感。
嗅香别味知法。 钟子期听伯牙弹琴,赞叹说:“美哉! 巍巍乎若高山!”“美哉!洋洋乎若 流水!”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佳人抚琴 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 馥若兰。”
二.审美通感产生的原因 1.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互 相绝缘的,而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联 系、互相沟通的。这是通感产生的现实基 础。 2.五官信息在大脑中枢中的相互沟通、 相互作用,这是其生理基础。 3.作家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沟通了五官在 感知中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