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小班讨论计划任务1

合集下载

大学近代史小组实践课教案

大学近代史小组实践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近代史授课对象:大学历史系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践,深入了解我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我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简介2. 小组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史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 每组选择一个近代史的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

3.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源等。

三、小组实践活动1. 各小组根据所选事件或人物,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

2. 各小组准备一份PPT或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小组展示1. 各小组依次进行展示,汇报研究成果。

2. 其他小组认真聆听,做好记录。

二、讨论与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各小组的研究成果。

2.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小组实践课进行总结,强调近代史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在小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学生对近代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与评价环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资源:1. 相关书籍:《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等。

2. 网络资源:中国近代史相关网站、历史论坛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

2.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代史实践教学活动(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代史是研究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特此开展近代史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趋势;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 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三、活动内容1. 观看近代史纪录片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等纪录片,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了解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2. 参观历史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了解近代史的相关文物和资料。

3. 举办近代史知识竞赛举办近代史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4. 开展近代史主题讲座邀请历史专家或学者举办近代史主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研究方法和前沿动态。

5. 近代史剧本创作与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近代史剧本创作,通过剧本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史的人物和事件。

6. 近代史主题绘画比赛举办近代史主题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近代史的理解和感悟。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9月-12月2. 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历史博物馆、教室等3. 活动流程:(1)9月:观看近代史纪录片,了解近代史的基本脉络;(2)10月: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历史氛围;(3)11月:举办近代史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4)12月:开展近代史主题讲座、剧本创作与表演、绘画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素养。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来评价;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知识竞赛成绩、讲座笔记、绘画作品等来评价;3. 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剧本创作、表演、绘画等作品来评价;4. 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学生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来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实践活动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实践活动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及其重要事件,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2.培养学生研究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观讨论、研究资料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文化自信。

二、活动内容通过学习教材及其他专业书籍,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安排学习任务。

重点学习1884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的历史,学习内容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景和影响。

2.参观讨论组织学生参观文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历史博物馆、陈列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并进行讨论,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研究资料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阅读各种历史文献、资料,掌握更多历史信息,以便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4.绘画、制作文化艺术品通过绘画、制作文化艺术品等形式,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的形象,体现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集体课举办集体课,邀请历史名家或历史学者为学生讲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理念等,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活动时长活动时间为两个月,每周安排一次学习、讨论或参观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3个小时。

其中,每个学生需独立完成一篇小论文,分析一件历史事件或历史名人的影响。

四、活动实施活动由每个班级团委或老师负责组织和督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有可能邀请讲解员、历史学家参加活动,积极利用网络等资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历史素材。

同时,应注意安全,确保学生安全参加活动。

最后,应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活动的可持续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程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程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程目标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有幸参与了近现代史纲课程的目标制定。

本文旨在概括课程目标,以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

首先,我们要明确近现代史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应掌握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

通过学习,学生能系统地了解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识别历史发展趋势。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如史料分析、比较研究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再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课程目标的灵魂。

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同时,学会反思历史,汲取历史教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建立健全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近现代史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了解近现代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希望通过本文,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力课程学习。

近代史实践实施方案

近代史实践实施方案

近代史实践实施方案近代史实践是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为了有效地实施近代史实践教学,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确定。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历史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实施内容。

1.校外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活环境,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2.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近代史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整理资料,深入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历史文物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举办学校内部的历史文物展览,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认知。

4.历史剧表演,学生自愿参与历史剧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理解。

三、实施步骤。

1.确定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近代史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

2.组织实施活动,学校领导和历史教师共同组织实施近代史实践活动,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3.宣传动员,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班会课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近代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4.实施评估,对近代史实践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实施效果。

四、实施保障。

1.师资支持,学校提供历史教师和相关专家支持,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实践活动,保障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场地设施,学校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支持,保障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

3.经费保障,学校拨专款项用于近代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保障活动的经费需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业小组讨论记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业小组讨论记录

活动主题:中国近代军阀的历史意义活动形式:课下讨论活动内容:(组长):各位同学,我们今天讨论一下中国近代军阀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内容,包括什么是军阀,有哪些军阀,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军阀对中国近代的危害,对中国发展又什么有积极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与军阀相关书籍,影视作品的推荐等一系列内容。

那么大家,你们觉得什么是军阀呢?组员2:我认为中国近代的军阀是一种与中央政府分庭抗衡军事力量。

(组长):对啊,我们平时说军阀多是想到与政府抗衡的力量。

而大家能不能具体地说一下各自都知道有哪些军阀?组员1:我知道,张作霖,张学良,冯国璋。

组员3:袁世凯也是啊。

(组长):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军阀的出现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吗?组员1:回顾中国的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军阀的出现常在朝代更替之间,近代的中国正是处于这样的时期之中,因此也说明了军阀存在的合理性。

组员2:可能是因为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动荡,就出现了像战国时期群雄割据一样,近代军阀才会出现。

正如那句话,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以说军阀的出现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组长):是啊,中国近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力量转变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战争的外在动力。

民国时期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变革是导致军阀混战的内在原因。

虽然军阀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但是军阀割据混战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很大危害,大家知道军阀对中国近代社会那些具体的危害?组员3:我查资料知道北洋政府疯狂出卖国家权益,极大地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连年不息的军阀混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浩劫;北洋军阀的横征暴敛,吞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严重地破坏了工农业的再生产;北洋军阀凭借反动政权竭力维护封建买卖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组员1:还有滥发纸币票劵,栽卖鸦片,尤为恶毒的是,他们还动用武装,贩运鸦片,不仅牟取暴利,还将流毒运往各地,戕害生命。

近代史纲要的小班讨论

近代史纲要的小班讨论
第四组:现在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地目光应该放远点,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的阴影里。国家要发展,只要我们强大了,才能抵抗外来的侵犯。
第五组: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中方历来主张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基础上发展中日关系。日方也曾在“村山谈话”中表明愿对那场侵略战争进行深刻反省。江泽民主席1998年访日时与首相就历史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共同确认“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建设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但日本政府在教科书问题上显然违背了上述精神,这必将对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讨论”记录表
学期:2010-2011-2系部:会计学院年级:2010级
课程
近现代史纲要
辅导员
时间
2011.5.3
应到人数
49
班级
记录员
地点
实到人数
讨论主题及内容:
一、讨论主题:“如何看待中日问题”
二、讨论目的及意义:让同学们理性地认识中日现状,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三、讨论内容:
1.学委李慧玲做简单的开场白,引入话题,然后按小组让同学们进行自由讨论。
2.各个小组的讨论告一段落,同学们在班内进行讨论结果地交流:
第一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的源自力证明,我们不能忘掉历史,忘记意味着背叛!
第二组:历史不能忘!现在的日本人也没有悔改之意,很多人经常参败靖国神社,而且还篡改历史,这是对我们的极大挑战!
第三组:日本人固然可恨,但是也有很多有良知的和平人士致力于两国的友好交往。汶川发生地震时,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
3.学委对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小结:
俗话说的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日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过度期和社会

近代史讨论

近代史讨论
北伐战争
物理1503班近代史小班讨论
任务
一:观影视、增体会 二:分组讨论并展示 三:自由辩论 四:老师点评

北伐战争记录短片
简介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 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 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 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 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 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 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 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 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 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 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 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自由辩论

北伐战争对共产党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大
我认为利大。 因为……
我认为弊大, 因为……。
老师点评
3、国共两党得以合作的原因?
提示: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仅仅 依靠工人阶级是不够的,应该汇集一切革命力量进行 国民革命。 国民党:因为当时国民党需要培养武装力量,因此 必须借助于苏俄的援助,而中共与苏俄共属于同样 性质的革命政党;另外,国共两党当时都以打倒军 阀为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属于互惠;孙中山也想借 共产党之力从组织上改造国民党。
2、中国共产党决定利用反奉战争的有利形势,积极推动人民
群众进行反奉倒段的斗争。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
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五卅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到现在》
1、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80年代左右,我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开放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的区别对待,甚至在许多贸易的过程中被“挨打”——经济上宰割。

(查找具体的案例,如在雷达研究领域,汽车制造领域,在芯片制造,机床制造等各个领域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技术落后被外国宰割的具体案例。

(从当时的制度,思潮,主流观念的角度思考,查找资料,谈分析。


2、市场经济改革初期,也就是90年代左右,我国没有建设市场经济的经验,在很多的领域一放手便会有物价暴涨,国有资产流失等等问题,不放手便是财政的一大负担。

这种在国家层面的“挨打”便是因为我们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的落后造成的。

(查找具体的案例,如在80年代后期时,我国的物价闯关方面的失败,导致经济硬着陆。

国企改革方面出现的问题,私营企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等。

从这些具体案例中,指出由于在市场经济方面的落后导致的我国在国家层面上“挨打”)
3、入世初期,也就是21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由于我们对世贸的规则不了解,导致我们在国际贸易上屡次被打,各种贸易壁垒,贸易制裁,反倾销加税等等。

这样的在世界贸易上由于我们的落后,我们被“挨打”。

(查找具体的案例,如欧盟光伏调查案,美国钢铁反倾销案,纺织品反倾销案等等。

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我们这方面的落后,让我们被打了多少次)
4、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话语权一直不重。

可以说,那些有嘴的苍蝇在嗡嗡的叫,但是我们却无地方去表达我们正义的主张。

这就是由于我们在国家软实力方面的落后,造成的我们在语言上的“挨打”。

(寻找历次的被人欺负,反而被扣上中国威胁论的标签的事例。

如在1993年,我国的商船被美国无端扣留检查,1998年克林顿访华期间,无视江泽民主席的握手礼节,1999年被炸大使馆,2001年被撞机,2008年GPS在汶川定点停运,导致一救援直升机坠毁等等。

)通过这些案例,来说明我们被一次次的“挨打”。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为了摆脱挨打局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与努力。

搜集这些具体的努力,说明我们是通过这个先进来摆脱我们“挨打”的历史的。

(如在在歼十、大飞机、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等等)
总体思路上,通过从科技、经济制度、外贸、政治影响力等一些列的落后挨打的案例,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不一定是真正的肉体上的,更可怕的是那种心灵上,精神上的。

再通过一系列的我们奋发图强,在某些方面赶超先进后,不再挨打,从侧面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