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理学第五章气象灾害

合集下载

《气象灾害》教案:以灾害防治为主题开展教学,推进地理教育现代化

《气象灾害》教案:以灾害防治为主题开展教学,推进地理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给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而如何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因此,在教育中强化气象灾害防治知识的全面宣传和培训,成为了地理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气象灾害的分类及其危害气象灾害是指在天气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灾害,例如:风灾(飓风、龙卷风、暴风等)、水灾(洪水、海啸、暴雨等)、雷电灾(雷击、雷雨、雷灾等)和大气污染等。

而这些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也是不低的。

例如,洪灾可以毁掉一个地区的农作物和建筑,带来生命损失;龙卷风可以摧毁一个城市的建筑和设施,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等等。

二、防治气象灾害应掌握的知识为了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学生们应该掌握以下的知识:1.了解气象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由于气象灾害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此在了解的基础上要结合长时间和大区域的地理环境来进行预测和控制,让自己时刻处于对灾害的警惕状态。

2.了解气象灾害发生的周期与规律必须了解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这样才能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进行预测和应对。

3.掌握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除了在了解灾害规律的基础上,还要学习预防措施,例如防洪、防汛、防台风等各种措施,以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4.掌握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对于发生的气象灾害,必须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例如,在风灾中需要了解室内疏散的方法和危险的预防措施、在洪灾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撤离和集中,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以上知识是在防治气象灾害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三、防治气象灾害教育的实施方式为了有效的进行防治气象灾害的教育,应采取以下的实施方式:1.融入地理教育应该将气象灾害防治教育融入到地理教育中,让同学们能够有效的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的基本规律和应对措施。

即使未来工作环境并不是应对灾害场景,这个知识点在十年二十年后也仍然是合理的学科内容。

2.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构建案例、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运动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高温、低温冻害、雷暴、冰雹、龙卷风等。

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超过了地面的排水能力,从而引发洪水、城市内涝等灾害。

洪涝则是由于江河湖泊水位上涨,淹没大片地区,造成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干旱是指长时间的降水量严重不足,导致土壤缺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水。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具有强大的风力和暴雨,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包括房屋损毁、基础设施破坏、人员伤亡等。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交通和人们的健康都有较大影响。

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不适、中暑甚至死亡,同时也会对农业生产、电力供应等方面造成压力。

低温冻害则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其生长和收成。

雷暴、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虽然发生的范围相对较小,但也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象灾害的形成通常与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是气象灾害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当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强度较大时,容易导致暴雨、寒潮等灾害的发生。

地理环境也对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地貌会影响气流的运动和水汽的分布。

比如,山区容易形成地形雨,河谷地区容易遭受洪水袭击。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水泥、沥青等不透水地面增加,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渗透,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过度开垦、破坏森林等行为导致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地的蓄水能力,增加了洪涝和干旱的风险。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

三、气象灾害的危害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严重危害。

在农业方面,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要从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让地理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益的自然地理和相关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地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努力工作,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虽然高一学生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成绩较低,他们对地理教学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辅修课”,所以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

四、教学要求1、认真学习大纲,深刻理解大纲中的内容和要求,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开展章传检查。

5、课本上的图片,图片下面的小字,活动的内容都作为正文处理。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组织安排教学。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发的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暴雨洪涝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的天气现象。

当降雨量超过了当地的排水能力,就会引发洪涝灾害。

洪涝不仅会淹没农田、房屋,还可能导致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和传染病的传播。

2、干旱长时间的降水量显著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河流水位下降,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

干旱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

3、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具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

台风过境时,会摧毁建筑物、吹倒树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还可能引发洪涝和滑坡等次生灾害。

4、寒潮寒潮是一种冷空气活动,带来急剧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它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如农作物冻害、道路结冰等。

5、高温热浪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不适、中暑甚至死亡。

同时,高温还会对电力供应、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6、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雷电可能击中建筑物、电力设施和人员,引发火灾、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7、冰雹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的冰块,它会砸坏农作物、毁坏建筑物和车辆。

8、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瞬间摧毁房屋、卷走物体。

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象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气环流异常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动是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当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或偏南时,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长时间的干旱或暴雨。

2、海温异常海洋表面温度的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气象灾害。

3、地形因素地形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作用,会使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发生改变。

例如,山脉的迎风坡往往降水较多,而背风坡则相对干燥。

《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概念
概念
分布 洪涝灾害
台风灾害 分布
危害

特点

危害
概念

概念
分布 干旱灾害

寒潮灾害 分布
危害
危害
影响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洪涝灾害
(一)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 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二、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
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
2.从地形因素看 沿海、沿河地势低洼地区和干暖
风速从外向内 增加、无降水
四、危害
1.狂风可吹倒房屋、 拔起大树,掀翻万 吨巨轮,破坏交通 和通信设施等。
2.暴雨会造成河堤决 口,水库崩溃,洪水 泛滥。引发滑坡、泥 石流等灾害,淹没农 田、村镇,并危害近 海养殖。
3.风暴潮能破坏海 堤、淹没岛屿,造 成海水倒灌。
三、危害
3.引发水资源短缺, 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 至社会稳定。
4.引发沙尘暴、火灾、 虫灾等灾害。
我国旱灾
(1)我国旱灾的发生 范围广泛。
(2)东部季风区:因 降水季节变化、年 际变化大,易发生 旱灾。
(3)旱灾多发区:华 北、华南、西南和 江淮,其中华北地 区的旱灾发生最频 繁、影响最严重。
四、我国台风灾害时空分布
地点: 东南沿海地区 时间: 夏秋季节。
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 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一)概念: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
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 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 讲义

《气象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气象灾害,简单来说,就是由大气运动变化所导致的灾害性现象。

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暴雨洪涝这是由于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导致江河湖泊水位迅速上涨,超出了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

2、干旱长时间的降水量显著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河流干涸,农作物缺水,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水。

3、台风这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破坏。

4、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可能导致农作物受冻害、交通受阻以及人们的健康受到影响。

5、高温热浪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

6、雷电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现象,雷电产生的强大电流和高温可能会对建筑物、电力设施以及人员造成伤害。

7、冰雹从积雨云中降下的冰块,通常会对农作物、房屋和车辆等造成损害。

8、龙卷风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瞬间摧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象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大气环流的异常是许多气象灾害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当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异常时,可能导致某些地区长时间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暴雨频繁。

其次,地理环境也对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沿海地区更容易受到台风的袭击,山区在暴雨来临时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再者,全球气候变化也是导致气象灾害增多和加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气象灾害的发生。

比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愈发明显,增加了高温热浪的风险;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重了洪涝灾害的危害。

三、气象灾害的危害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且影响深远。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中学地理气象灾难学问点学问是一切力气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隆兴盛,科学开展的力气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地理气象灾难,盼望能够帮助大家,欢送阅读!中学地理气象灾难1主要的自然灾难(一)气象灾难气象灾难是全球最紧要的自然灾难,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1、洪涝: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乃至决口泛滥的现象称为洪,低凹地区积水过多称为涝。

(1)形成缘由:最主要缘由是暴雨;其他缘由有凌汛(春季)、山洪、融雪洪水(春季)等。

(2)发生地区:洪涝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和较潮湿的地区。

因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更较大,导致亚洲洪涝灾难紧要。

(3)我国洪涝灾难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受灾最紧要,包括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

(4)防备措施:①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②工程措施: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立分洪蓄洪区;③生态建立:爱惜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爱惜湿地等;④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准备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样偏少而形成空气枯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干旱是各种自然灾难中发生范围最大、影响最紧要的一种,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难。

(1)形成缘由:自然因素:偶发性或者周期性的降水削减,以及全球变暖等。

人为因素:①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短缺。

②森林植被遭破坏,蓄水功能丢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分削减。

③人类活动使大量水体污染,导致可用水资源削减。

④用水奢侈紧要,在我国主要是农业浇灌用水奢侈紧要,导致水资源短缺。

(2)影响: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干旱发生地区:我国大多数地区,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地区。

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水渗漏紧要,也简洁发生旱灾。

第五章天气与气象灾害

第五章天气与气象灾害

6、风沙和沙尘暴(黑风暴)
• 概念:强风将大量沙尘吹到空中。扬沙110km、扬尘、沙暴、尘暴、沙尘暴能见度 不足1km。
• 分布:美中西部、哈萨克、西北、撒哈拉, 我国
6、风沙和沙尘暴(黑风暴)
• 危害:土地退化荒漠化,吹埋机械损伤, 污染大气。
• 发生:强而持续风力,大气低层不稳定, 植被少。
北美高 压
副高
蒙古高压 副高
锋面 气旋
副高
热带辐合带
1.2 温带气旋
• 源地 –最大频率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 巨大山地的背风坡:北美的落基山、阿巴拉 契亚山,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亚洲青藏 高原的东面,都是气旋主要的发生地。
–海湾以及内陆湖泊,冬季温度较高,容易有 气旋生成
1.2 温带(锋面)气旋
第二节 天气系统
• 影响我国的中高纬度地面天气系统 • 影响我国的低纬度地面天气系统
北美高 压
副高
蒙古高压 副高
锋面 气旋
副高
热带辐合带
1、影响我国的中高纬度地面天气系统
• 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 –气旋又称低气压(简称低压) ,平均 直径1000km –反气旋又称高气压(简称高压),平均 直径比气旋大
➢如果48h内最低气温下降14度以上,陆上有3~4个 大行政区有5~7级大风,沿海所有海区出现7级以上 大风,称为强寒潮
1 寒潮
• 我国寒潮的源地和路径 – 源地
• 北冰洋(新地岛东西)、大西洋(冰岛以南) • 欧洲大陆北部、西伯利亚和蒙古
冰岛
新地岛
寒潮关键 区
鄂霍次克
1 寒潮
• 我国寒潮的源地和路径 – 路径 • 西路:欧洲大陆北部北冰洋出发→河套以西南下 →我国中南部 • 中路:新地岛附近北冰洋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 →蒙古到达河套附近南下,主力向东南沿海。最 强寒潮 • 东路:经西伯利亚东部→东北→转折南下。势力 较弱,易形成阴雨天气。

气象灾害 课件

气象灾害 课件

4
3
2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象灾害
台风
1.界定及分布地区 2、形成与结构 3、危害 4.监测和预报
二、暴雨洪涝
1.暴雨洪涝灾害及地区分布
世界 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发生, 亚洲是暴 雨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 而大暴雨和 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我国每年都有 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
干旱
1、定义及危 害 2.防御措施
四、寒潮
1.定义及危害
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 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 降温—— 农作物遭受冻害,冬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 害最大; 大风—— 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 大雪、冻雨—— 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 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危害
2.防御措施
目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使船只在大风 到来前返港;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作 好防寒准备。
气象灾害
台风 暴雨洪涝
1.界定及分布地区 2、形成与结构 3、危害 4.监测和预报 1、地区分布 2.形成条件 3.防御措施
干旱
1、定义及危 害 2.防御措施
4.5 气象灾害
问题:什么是气象灾害? 你知道有哪些气象灾害 ?
一、台风
1.台风的界定及分布地区
台风(飓风): 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大的一级,中心 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 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 为飓风。
2.台风的形成与结构
台风的形成源地—— 热带或副热带温度在26C0 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的海域。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洪涝、干旱等各种灾害。

这些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常见的,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气象灾害和相关的地理知识点。

1. 台风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由海洋中的热量驱动形成的并带有强风和暴雨的大型气象系统。

台风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后,会在近海地区逐渐加强,最终登陆到陆地上。

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决定了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程度。

台风的主要特点是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台风常常造成的灾害包括强风倒树、建筑物被毁、暴雨引发洪涝等。

2. 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巨大的旋风,是一种短暂但极其强烈的气象现象。

龙卷风通常伴随着暴风和大量的降水。

龙卷风的形成是由于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空气在大气中形成旋涡,进而形成了强大的飓风。

龙卷风通常在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内移动,并造成严重的破坏。

龙卷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但在美国中部的\
第 1 页共 1 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2气象灾害与其他灾害课件(选修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2气象灾害与其他灾害课件(选修5)

控制
精品
13
多发 多发 灾害
地区 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冬春
风大,大气
东 两 西北季风吹 含沙量大,
北、 风沙
华 天气
北、
季, 以春 季最
扬,干旱地 区的沙尘向 东南方向扩
能见度低, 影响范围 广,一般与
营造防护 林,退耕 还林还草
西北 严

寒潮路径相


精品
14
多发 多发 灾害
地区 季节
成因
特点
精品
16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4~5月融雪洪 随气温升
融雪 洪水
水,7~8月冰川 融水。主要分布 在西部和东北高
高,积 雪、冰川 融化形成
对农业影 响较严重
纬度山区
洪水
精品
17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冰凌 洪水
初冬和初春。河流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 度的河段,黄河上 游的宁夏、内蒙古 河段和下游河口及
防治措 施
东部 倒春
季 寒
风区
3~5 月
极地大 陆气团 势力强

春季出现强 低温和风雪
天气
地膜覆 盖等
精品
15
(2)中国的主要洪水灾害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暴雨 洪水
4~9月。 东部季风 区各大江 河的中下 游平原地
区பைடு நூலகம்
降水集 中,多暴 雨;地势 低平,排 水不畅; 人类活动 不合理
①范围最 广,时间 最长,危 害最大; ②易导致 涝灾发生
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精品
1
选修5

灾害地理学第五章气象灾害

灾害地理学第五章气象灾害

轻旱: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中旱: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 土壤表面干燥,出现水分不足 重旱: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
特旱: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
2019/3/28
3
2.根据干旱出现的季节分类:
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 夏旱:指6~8月发生的干旱 秋旱:指9~11月发生的干旱 冬旱:指12月~翌年2月发生的干旱 连旱:两个或两个以上季节连续受旱 3. 根据干旱发生的连续性分类: 连续性干旱:连续不断干旱,不存在明显的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 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 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 缺水更严重
2019/3/28
7
2. 降雨的季节性导致季节性缺水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 极不平衡,水资源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 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雨量大;汛期过后,季 节性缺水严重,
2019/3/28
15
(二)洪涝的分类
按发生地域不同分为:
河流洪水、湖泊洪水、海岸洪水、山洪 按成因不同分为: 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溃坝洪 水、天文潮和风暴潮等
2019/3/28
16
(三)洪涝的成因及特征
成因 1、气候成因 2、流域的地貌特征 3、土壤和地质状况 4、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 特征 季节性、类似性、普遍性、区域性、破坏 性、可防御性
1. 干旱与农业减产 2. 干旱与土地退化 植被退化,风蚀加快,荒漠化加重 干旱时植物枯萎,土壤表面直接裸露 维持土壤团粒结构的微生物活动急剧减少,土壤结 构破坏 容易形成强烈的水土流失和风蚀

气象灾害PPT精选全文

气象灾害PPT精选全文

• 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 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
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 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 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 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 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 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台风的危害
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 登 陆 , 降 雨 中 心 一 天 之 中 可 降 下 100 -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 800 毫 米 。 台 风 暴 雨 造 成 的 洪 涝 灾 害 , 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 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 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02-
•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 加的趋势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 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 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 特殊行业外)
台风如何预防
3
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 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 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 建物,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 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方城市十分缺水
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利 1
用水资源
2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3
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农业生产,改进生产方式和
培育抗旱品种
-03-
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界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 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 广、灾情最重。
-02-
干旱灾害则是指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 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灾害的 干旱。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或破坏的突发或持续性的自然灾害事件。

其中,气象灾害是指地球大气层发生的自然灾害,如雷暴、风暴、冰雹、龙卷风、雾、霜冻、雪灾、洪水等。

首先,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

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气压、湿度、风速和降水量等,而这些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气层和地表层的运动和变化,从而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

例如,台风的产生需要海水的温度高于26摄氏度,风速超过17.2米/秒,并且大气层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要达
到一定的条件。

其次,不同气象灾害的发生时间、区域和影响范围等也不尽相同。

例如,暴雨往往在夏季多发,主要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且其影响范围往往较小;而台风则主要在夏秋两季登陆中国东南沿海,覆盖范围较广,影响范围也较大。

此外,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减轻,需要结合气象预报和灾情监测等技术手段进行。

例如,通过设立气象观测站、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等手段,对气象变化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发布天气预警,引导群众进行预防和应急措施,避免和降低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最后,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造成人命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开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同时,在灾害发生时,更应该挺身而出,伸出援手,共同抗击灾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发生时间、区域和影响范围等各不相同,防范和减轻其影响需要结合技术和手段,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努力。

让我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和美好的家园。

地理记忆宝典(八下)

地理记忆宝典(八下)

地理记忆宝典(八下)地理记忆宝典(八下)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研究学科,通过学习地理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貌、气候、自然生态等等。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建立地理记忆宝典。

第一章: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状天体,其形状的参考模型为地球椭球体。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同时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

第二章:地球的地理格局与分区地球上有七大洲和五大洋。

洲际和洋际之间由海峡、海峡、海角、海湾、海峡等地理要素连接。

地理分区包括不同的自然、人文要素,如气候带、植被带、人口分布等。

第三章:地球的地貌特征地球上有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河流、湖泊、海岸等。

这些地貌特征是地球长期地质过程的产物。

第四章:地球的自然生态地球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维持着地球生命的平衡。

第五章:地球上的气候与气象灾害地球上气候分布广泛,有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地震、洪水等,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第六章:地球上的资源与环境地球上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

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第七章: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谷平原。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的集中地,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

第八章:地球的地理事件与发展地球的地理事件包括地质活动、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等。

这些事件对地理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认识和应对。

结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学习地理可以丰富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本文对地理学中的基本知识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读者建立起地理记忆宝典,更好地理解和探索地球。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地球,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 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 为低气压。7~8月基本都是此类路径。
③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 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 近转去。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
(3)在我国,台风具有南北移动的路径
我国的北方由于地形自西向东呈
(2)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路径时 有变化,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 (3)旋转性。台风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 (4)损毁性严重。
(5)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
(6)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2. 我国台风灾害时空 分布
热带气旋影响范围
①热带气旋影响范围 由滇南经湘鄂豫西 部和太行山,延伸 到东北小兴安岭一 线以东的范围内, 占全国总面积31%
当而造成的体内水分失调,产生危害
(三)干旱的成因 干旱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降水与蒸发 我国旱灾频繁的原因:
1. 水资源区域性缺水严重
水资源区域性分布南北不均衡是我国干旱灾害频发的重要 原因之一
我国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 mm, 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
2. 以风力大小分类: 国际上以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分为强台风
和弱台风,又根据风力把它再分为若干级别
(1)强台风 超强台风:风力16级或以上 强台风:风力14~15级 台风:风力12~13级
(2)弱台风
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风力8~9级 热带低压:风力为6~7级
①中国南海海区; ②菲律宾群岛以东、琉球群岛、关岛等附近海面( 最重要的台风发源地); ③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
④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
三、台风灾害特点与我国台风灾害时空分布
1. 台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台风形成具有季节性。台风一般发生在夏秋之
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
17
第二节 台风灾害
台风--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 气旋性涡旋(热带气旋) 绕着中心高速旋转,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作 顺时针旋转
具有移动性,速度≥10/秒
台风灾害—有台风高速气流和强烈降水引起的灾害 及其次生灾害。
被列为10种灾害死亡人数之首,全球每年死于热带气旋 的人数约为20000~30000人。
第三, 当地地理环境存在着丰富的沙尘源。 裸露地表, 富有松散、干燥的沙尘, 是沙尘暴形成 的物质基础。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 流是沙尘暴形成的必要气象动力和热力条件。
1.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在风力作用下 (一)地表物质的分离和吹扬, 我国北方的春季正 是以大风为主的天气。 2.不稳定的大气环流,沙尘暴形成的必要热 力条件。每年的春季是一年当中冷暖空气交 替最活跃的季节,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过境, 大 气极不稳定, 易形成沙尘暴天气。 3.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沙尘暴形成的前提 条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250mm 以下, 数据表明干旱的年份、春季降 水少的年份, 沙尘暴发生频数较高。
第五章 气象灾害
第一节 干旱与洪涝灾害 第二节 台风 第三节 沙尘暴 第四节 极端天气 第五节 强对流天气 第六节 全球变化与气象灾害 第七节 气象灾害的防治措施
2016/12/9 1
第一节 干旱和洪涝灾害 一、干旱 (一)干旱的定义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或者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 水,不足以满足作物生长、人的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气候现象 。是一种水量供需矛盾的自然现象。我国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 (二)干旱的分类 1. 《气象干旱等级》中分为五个等级: 无旱: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
气 象 条 件
2011年1月,华北黄淮干旱 少雨 6省45天连续无降水
在宁夏西南部中卫县沙坡 头,黄河与腾格里沙漠已 经近在咫尺
(二)
沙 源
我国的几大沙漠主要分布于北方,其 类型多为活动性沙漠, 而沙漠沙以细沙为 主, 沉积厚度较大, 储藏量极为丰富, 为沙 尘暴的形成提供极为丰富的沙源, 也是我 国境内最大的沙尘源。北方沙漠周边的荒 漠化土地分布面积较大, 其植被极差, 也 是主要的起沙地; 另外, 春季由于大片农 田准备春耕播种, 人为疏松土质, 也是沙 尘暴的沙源地之一。
降水季节
季节性干旱:具有一短促的、降雨状况多变 的湿季,其他季节即为干季
4. 根据农作物干旱成因分类: 土壤干旱: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又缺少灌溉条件,
土壤中水分长期得不到补充,作物得不
到正常的水分供应而遭受的危害,是最 主要的干旱形式
大气干旱:指气温高、湿度小、作物蒸腾失水快,
根部吸水供不应求,虽然土壤中有足够 的水分也来不及吸收,造成水分失调以 致受害 生理干旱:是因为其它不利因素或农业技术措施不
(3)干旱常伴随着高温同时出现
2.我国干旱灾害时空分布 中国有四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即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 部、广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 西部旱灾少,东部旱灾多,中部旱灾重,北方重于南方 的空间分异格局
中国旱灾发生频次(1990-2003年)
(五)干旱的成灾机制
干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因为土壤水分含量低,造成植物生长不良和 枯萎,生物量减少 第二是因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航 运中断,水力发电减少,工业和城市用水短缺
2016/12/9
41
一、沙尘暴的分类
(一)按能见度分为:
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
(二)按过程分为:
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和强
沙尘暴天气过程
2016/12/9
42
二、沙尘暴形成原因
沙尘暴主要由3 种因素构成:
第一, 产生大风的条件因素;
第二, 产生对流层低层强烈垂直不稳定的因素;
5月份仅影响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 6月份向北扩大到福建; 7~8月份再向北扩大到浙江、上海、江苏、山 东和辽宁;
9月份开始影响范围回缩到上海以南;
10月份回缩到浙江以南;
11月份回缩到台湾、广东和海南;
12月份仅影响广东和海南。
(4)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于西太平洋菲律宾 东侧的洋面、关岛附近和我国南海中部等地。相 对集中在4个海区: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 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 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 缺水更严重
2016/12/9
7
2. 降雨的季节性导致季节性缺水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 极不平衡,水资源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 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雨量大;汛期过后,季 节性缺水严重,
②从台风登陆的地理分布
看,登陆从广州至海南 岛最多,占31%,其次 是福州至汕头,占23% ,最少是山东至上海和
温州至福州沿海区段,
占6~7%。
中国台风登陆分布图(1949-2000)
③从时间看,5~6份仅登陆 华南诸省沿海,7~8月份登
陆地点南起两广、海南,北
至辽宁的广大沿海地区;9 ~10月份在长江口以南沿海 一带;11月份范围继续缩小 ,仅广东、南海、台湾沿海 有热带风暴(或台风)登陆 ;12月份只有广东偶有登陆
轻旱: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中旱: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 土壤表面干燥,出现水分不足 重旱: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
特旱: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
2016/12/9
32.根据干旱ຫໍສະໝຸດ 现的季节分类: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 夏旱:指6~8月发生的干旱 秋旱:指9~11月发生的干旱 冬旱:指12月~翌年2月发生的干旱 连旱:两个或两个以上季节连续受旱 3. 根据干旱发生的连续性分类: 连续性干旱:连续不断干旱,不存在明显的
二、台风形成与移动
1. 台风形成条件
海洋面温度超过27℃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大量
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上升的水汽柱。受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水汽柱产生旋转。
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
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形成暖中心结
构 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 旋性涡旋的生成 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
1. 干旱与农业减产 2. 干旱与土地退化 植被退化,风蚀加快,荒漠化加重 干旱时植物枯萎,土壤表面直接裸露 维持土壤团粒结构的微生物活动急剧减少,土壤结 构破坏 容易形成强烈的水土流失和风蚀
二、洪涝灾害
(一)洪涝的概念
洪涝即指水灾,水灾分为“洪”和“涝” 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的、水道急流 、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等;涝,是 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反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 成灾。
台 风 眼
最 大 风 速 区
外围区位于最大风速区外侧,风速从外向内 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
台 风 眼
最 大 风 速 区
外 围 区
3. 台风移动路径 (1)台风移动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 内力--地转偏向力 外力--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
(2)中国台风移动路径
①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 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 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
2016/12/9
15
(二)洪涝的分类
按发生地域不同分为:
河流洪水、湖泊洪水、海岸洪水、山洪 按成因不同分为: 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溃坝洪 水、天文潮和风暴潮等
2016/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