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课程表2017~2018
关于2017-2018学年度学生综合奖学金获奖名单公示

关于2017-2018学年度学生综合奖学金获奖名单公示根据《湖南女子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湘女院学字〔2012〕21号)、《湖南女子学院学生学生奖励办法》(湘女院通字2017〔60〕号)规定,经学生个人申请、班级推荐、各系学生奖励评审小组初评和学院学生奖励委员会评审程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共评出2017-2018学年度学生综合奖学金 1198人,其中优秀特困生奖学金 67人,特等奖学金15 人,一等奖学金204人,二等奖学金354人,三等奖学金558人,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18年11月26日-2018年11月30日)。
欢迎广大师生监督、举报。
地点:综合楼426办公室,电话:82766145,联系人:周老师。
一、优秀特困生奖学金(67人)经济与管理系(11人)曾雅妍、陈婉蓉、梁莉、朱成钰、丁嘉棋、庄序明、吕虹李娴、王彩霞、刘艳林、谢婉玲教育与法学系(8人)李晓娟、黄书珍、黄果颖、黄冬琴、张婧儒、唐丽雯、唐媛刘兰欣文学与传媒系(6人)马小华、张文蕾、汤倩、向景轩、张洁茹、陈雨婷艺术设计系(9人)卢未娟、石媚、董佳乐、李学琴、朱侯莹、丁艳桃、王婷李胜男、陈爱琼艺术表演系(5人)张梦瑶、李丽君、刘裕华、许青蓓、陈佳琪外语系(4人)王秋红、刘晨曦、何紫艳、李童信息技术系(7人)黄钰青、张申敏、王萍、肖洁莲、周加璇、谭祉婷、潘圆会计系(8人)雷蕾蕾、王璐、马亚芬、梁祖儿、汪鸿瑶、李静、徐静怡周烨旅游系(9人)王衡湘、欧阳雪、许妍瑾、雷娅、贺芯怡、宋伊婷、刘馨慧侯添姿、李隹美二、特等奖学金(15人)经济与管理系(2人)李旻倩、徐文博教育与法学系(2人)毛敏、彭昕文学与传媒系(1人)吴施颖艺术设计系(2人)郭奕、李蒙雨艺术表演系(1人)王雨薇外语系(1人)吴悠信息技术系(2人)罗雪琴、彭心怡会计系(2人)胡盼、王诗雯旅游系(2人)杨春霞、黄冶三、一等奖学金(204人)经济与管理系(28人)金烨舒、严雅斯、陈星君、张秀秀、李思怡、王向荣、王蓝晨杨希、黎雨、唐婷、廖华香、刘颖媛、王阳钰、杨可妮梁静、宋欣桃、朱真、李舒婷、贺慕环、晏思凡、苏容陈美娟、易慧敏、邓文琪、王牧云、郑筱萱、谢露、张琼蓝教育与法学系(23人)邓雨嘉、王文洁、古丽翔子、陆毅清、马汝杰、纪李、戴子怡姚佳慧、姚依萌、钟维姝、马瑜、陈丽文、刘克尔洁、陈英梅曹宋元、梅琪、应露萱、吴昕怡、虞盈盈、贺紫杭、熊欣李梦园、戴瑶文学与传媒系(20人)张立文、郭亚楠、彭如景、傅麟壹、罗旭、刘亚琴、苗清心徐子晨、胡馨茹、康悦、龚梦婕、王蔚、曹金、王慧婧赵之悦、王媛婷、高懿、白佳慧、向景轩、辜文珺艺术设计系(26人)吴小庆、徐明珠、申文靖、常淑琦、李雪、胡弼凡、周彦言李华蕊、武昱圻、袁红、徐悦、欧阳晨雪、卢玉、刘璇杨欢、张金蕊、贺茜、黄茹、丁晨、安瑞琪、葛翠奇师娇娇、陈梦、葛敏、乔婷、何海韵艺术表演系(12人)杨涛、李东红、崔香、牛静蕾、胡宇裴、万陈凤、高丝羽王菲、崔家宁、张迪迪、路阳、姚欣雨外语系(23人)曾婷、吴琳、李珍、向思琪、吴港、喻灿、刘俊麟易婉娴、刘耀玲、洪梦依、周秋梅、崔雅洁、骆嘉琪、李宇维彭晶、刘嘉源、刘晓雅、欧阳妍昭、陈冰、杨业凤、王心瑜王彬、卢敏信息技术系(22人)周文颖、甘甜、丰甜、康钰、杨婷婷、李咏、石雅曾翔、胡颖慧、夏靖淇、安玮昊、王美玲、任熹、李诗怡孟碧龄、彭思思、康雅、张雅寒、刘蕊蕾、赵玉婷、黄敏童颖会计系(23人)章姚姚、欧阳晓卉、郭绯莹、余慧敏、陈思溢、夏青、卓薇薇葛秀、曾梦睛、邓怡璇、陈彦淞、何艳辉、管梓廷、付瑞艳邓桢、左佩琰、邹伟梁、刘宇珂、聂阳康、伍彦、何石秦源莹、陈炫君旅游系(27人)李文、邓薇、文杨、肖展艺、田丽媚、李聪、高亚培彭玲、曾淼钰、义丽翾、戴归归、谢芳、刘慧雨、沈思雨唐萍霞、湛思佳、梁琪、钟帅、邹蓉、刘星、赖松宝刘欣、曹利微、潘逸帆、丁亦珂、陈慧敏、杨扬四、二等奖学金(354人)经济与管理系(54人)李晶晶、胡卓雅、文远溪、唐德智、申珮璇、陈鸿、王佳王倩、许佳慧、刘珊珊、李琳、唐琴、许欢、谢汝瑶赵清华、孙欣、吴文婷、黎海丽、曹慧、官小佳、陈姿如张宁、何秀芸、周思恒、黄诗颖、范菁、邱湘、李双玲罗燕、魏依依、徐梦姣、刘晓、罗雅文、李小成、童琬亭钟琳静、陈傲伟、黎惠、黄静、曹彩靖、袁群、赵悦彭翠霞、熊婷、张洁云、魏雪超、肖娟、罗诗芹、肖菲宇乐腊、齐雪、欧阳丽、彭松婉、贺曦教育与法学系(38人)龚琴、刘莎、谢盼盼、刘小林、陈小暖、席玉红、祖明琪李珊、刘林、沈雨昕、李诗、王香文、刘仁环、向金瑶魏思影、刘昱彤、龙凡、邱尔萍、王佳欣、何雨婷、熊欣雅毛莉、戴丝引、卞伊阳、邓雅伦、刘娟、金蓉蓉、周雯杨登敏、谢柏玲、丁春鑫、刘淑惠、徐丁婕、费钰、朱子慧胡熳菲、李欣怡、王鸿玉文学与传媒系(34人)王雅清、姚嘉琪、张凌薇、唐慧、杨佳颖、何莹、陆丹周思佳、胡佳、刘艺露、苌梦洁、牛卫玲、牛美佳、申一荣黄若昕、王婷、王琳、罗迪雅、曹青、赵安琪、周琳姗杨倩、曹梦琪、陆思邑、彭莎、胡会姿、周密、陈彩霞李奇思、杨紫妮、喻敏、张洁茹、唐颖、廖焱红艺术设计系(43人)刘楠、宫薇、徐畅、吴丹、李庆媛、王宇、李雨谦赵庆、王瑞琴、魏启蕊、毛珂仪、张筱秋、江珊、李艺君刘艺、卢雨、葛莉莉、骆凡、孙娟、杨亚婷、赵蕊武䶮婕、张玉、马娜、乔宝柠、耿蓉蓉、马璐、刘倩董曼曼、王静、安钰、张金玉、刘喜梅、何思慧、罗莹熊小翠、陈雪敏、陈嘉莉、张杜杜、张绡、张艳、王青毛佳丽艺术表演系(26人)宰梦璠、祁巧林、肖一凡、黄甜、赵宁宁、肖迪元、侯蕊李慧敏、罗苋、齐宇杭、杨婷婷、鲁思金、陈明、陈晓倩梁佳敏、李亚亚、支幽丁、杨玲、吴皇锭、张静杰、许可胡洁、廖汐、耿于舒、余璇、杨璐冰外语系(36人)曾敏、吴珀霞、段婷、陈敏、易山大、叶静思、付青侯薇、易佳乐、王俊、华玲、邹雪飞、蒋欣、胡琼陈亚丹、邓芋蓝、何丽红、鲁琦、胡海乐、蒋子薇、赵玉兰陈憬、胡敏、周屿、李贞妮、廖珊珊、李飞燕、周荷燕李家文、吕佳、谢佳、方小凤、李琪、黄一敏、廖思妍贺佳信息技术系(37人)高汁、刘瑶、陈雪瑶、张圣林、董博、肖思雨、赵文包霞、孟菲、王子玉、冮兴兴、刘智敏、周文静、王晓椿马巍月、万艳、曹竹芸、周慧聪、赵钰茜、张艳、唐丽娟阳文峰、李欢、汤京京、王昭文、张梅、徐冠军、金莲莲熊柯红、范瑶、唐淑芳、谢佳伶、凌珍、李静、杨钰津李玲玲、贺宇婕会计系(41人)尹艺霖、丁晓慧、罗莹、李思奇、张雨洁、周漪、陈思秦欧阳梦、邓子峰、贺琳凤、宋嘉雨、严芷奕、杨慧玲、卢海玲江平、许辣、李佳鑫、贺昭君、李佳倩、李颖慧、胡泓罗薇、黄宇溪、谭晶辉、李约演、胡周、罗育琴、华瑶唐菁、吴碧玉、吴慧妍、肖彤、杨斌彬、黄烺、王颖微易行颖、莫婕茹、郭凤婷、吴志微、阮梦遥、旷周宁婕旅游系(45人)曹倩、曹铬铬、王玉霞、黄彭颖、胡超女、刘英、连曼婷刘利、杨晓玲、张叶、侯曦萍、李梦羽、张君雅、张茜付梦琴、卢琴丽、刘思怡、李春、曾琦鈺、刘红、王倩阳诗琴、江媛、杨玮琪、张珂、何瑶琼、李艾琳、张天翼杨婷、刘晓烨、张金怡、廖晴、黎薇、张曼渝、冯奇君罗诗慧、庄小湘、李雅婷、邓玉洁、左婷、任倩、刘孟窈成建达、欧阳文健、董红梅五、三等奖学金(558人)经济与管理系(86人)文沸、曲雅欣、杨欣宇、李烨、郑雅丹、鲁铮、张凯伦李淼、陈璇、刘金艳、金丹、周新君、邓碧玉、廖文琴田佳莉、王雅、符玲霞、董晓瑶、李菁、侯小慧、唐红刘媛、唐溢旋、钟祎涵、徐玲、廖蕾、刘昱君、焦斐然朱莉莉、朱雪莹、唐岚、李昕、陈慧、李蔓、欧欢杨茜雅、吕广艳、胡仕鑫、刘晶晶、周李、胡梦会、吴强丽李娴、代穗、杨胤荣、田青青、唐柏玲、龙佳捷、蔡佳李丹丹、赵睿敏、李金慧、陈小倩、颜水凤、张吉、廖荷香李宜岚、陶广娟、尹音、曹颖、毛阿敏、刘雨琳、张静毓张芹、郭鑫、王莹莹、李婷、孙洁、王丽姿、何文丽厉柳、周雪、骆红宇、刘皇妃、李亦平、王雨欣、龚雪庆黄佳杏、于伊蕾、康琳玮、胡胜男、马胜男、金志梅、谭昳陈丽辉、戴金霞奎教育与法学系(60人)卢琼、肖旭、付元优、黄肖肖、肖舒媛、陈乐、舒朋华邹雨薇、徐丹青、王萌、李汞莉、曹笑晖、苏华、桂梦梦田中敏、张甘节、唐欣、沈晨、周瑶、童欣、付水华刘紫仙、崔乐、陈宇鑫、邓运格、邓茗洁、刘洋、蒋丽丽何欣曼、张颖、李会、王玮欣、周子怡、伍文洁、陈怡谢红果、邱双辉、吴琼、刘旺奇、陈彦辰、唐婕颖、刘嘉琪朱占梦、周之帆、万友梅、易帆、徐艳艳、苏晨艳、顾贝贝王荣、向芳平、彭佳佳、蒋妍、李楠艺、王娅琪、伍赛金付小会、涂微、黄家璇、齐绍冬文学与传媒系(50人)刘慧洁、仇哲、苏琴、谢孝楣、肖思怡、李婷、周可音李婷婷、朱和珍、尹涛、胡慧婷、何静、谢璘懿、谢胜南陈晶晶、曾婷、胡莹、黄海浪、何金花、赵静文、谢莺歌陈璐璐、李晨曦、王颖、唐红玲、邓媚、洪远梦、何茈璇华琪、金小珂、谭桂姣、施成媛、胡佳昕、潘彦如、马荣闫新茹、胡烜悦、张琰、徐思涵、赵辈缘、邢晓然、张献文秦瑞斌、颜琼、楚玉银、陈艺仁、姜文彬、陈子荆、郑思敏马旻宏艺术设计系(69人)侯娇娇、江玲华、华莹、李孟雨、陈荣荣、黄姗姗、孔淑婷李贞漪、杜鑫淼、鲁籽伟、靳雨萌、龙玉琪、陈瑶、宋明杨王馨雨、谢小恒、张倩文、余丽雯、杨月明、秦笑、罗芯李慧琳、李雅睿、牛梦月、翟羽佳、杜益萍、王凯瑞、马晓荣张悦、郭玉、周妞、高文婕、江晔、李瑞雪、王丽贝张桦、闫倩、安乔、胡玉换、尧雨婷、颜柳、张钰佳朱悦瑄、李金金、王逍萌、王静逸、冯一伟、杨佳月、王洁李艾林、郎程程、李欣如、王学俞娜、唐幸幸、穆玉帆、许诺徐玲玉、孙珍梅、黄玉娇、张娅、林洋蕾、张鑫、秦小丹樊安琪、藏明会、南文佳、杨紫晗、张耀雯、薛锦镧艺术表演系(42人)肖慧、马娜、谷丽玲、陈敏、高琦、温欣、陈竞楠陈颖、黄思思、雷小芳、张慧杰、赵和敏、张娟、段文琪李冬雨、唐雪平、樊小珍、白秋玉、赵雨、金莉、张慧敏周嘉茵、唐婷、闫姗姗、申培茹、陈婵、欧阳秋、黄罗晨沈澍沛、马依努、陈静、程皖超、高琦、樊旭、昝博张亚婷、李艺凡、蒋婧、杨欣然、权蓓蓓、王文莉、曹业炫外语系(56人)李悦、邓秀君、简玉霞、雷曼、刘梦蝶、陈伟芳、单彬彬王晓庆、吉梦秋、黎婉萍、喻君、尹丽君、张晓莉、鲁菁邱慧萍、王慧、陈欢、胡娣、李玉琴、欧阳洁、杨放兰伍岚杰、陈星君、王文、蔡望、朱苗苗、赵丹、陈梦丹信秀琦、罗远、余雪玲、康洁、王慧贤、杨碧雯、蒋格邓晴、曾倩柔、朱滢洁、肖芮、黄云、申莉仕、陈小珍甘海燕、何美霖、汪冬玉、李丽君、游雨心、黎莹、徐安琪谭语婷、吴嘉莉、翁思真、苏阿婷、吕家琪、扶蝶、宋晓慧信息技术系(58人)李桃清、胡曼、何苏湘、刘嘉玲、高敏、王晨、袁钰雯罗君琳、何雅文、刘天仪、禹凤、张孙悦、李蓉、周红钰唐禧、庹蝶、杨璐、刘翠、张娟、彭帅宇、李永淇肖芝兰、向淑梅、钟艳、邹江婷、陈佳、宋娅茜、蒋扬帆刘瀛钰、王晶、陈娟娟、黄欢、杨雅筠、田佳仪、任舒婷邓丽伶、李孟婷、宋帆、易佳琦、李世林、黄丽华、陈荟宇周丽、阳艳香、王雅倩、姜月、曹静雯、余贝贝、刘霜訚椋平、庞凤灵、唐炫、肖美燕、谢璐、周慧琦、吴逸刘丽梅、蒋晓月会计系(65人)唐瑶、罗童、彭莎莎、廖顺、周蕾、朱文舒、巢莹曾培瑶、陈佳文、董琪琪、蔡雯婷、吴嘉慧、刘姹、王丹金薇、朱靓倩、梁容、梁惠飘、丁惠冰、黄思雯、刘忆涵刘秋云、聂梦婷、邵霜、杨岚、张杏钰、邓旭彤、杨静王慈、袁颖、李晓倩、闫琳、安雯雯、肖欢欢、池秋慧钟馨宇、邓鑫瑶、李唯一、雷雨婷、罗欣芸、刘艳艳、黎瑾楚源、邓文逸、李婉君、梁良、张敏、朱紫棋、唐雪晴缪曼曼、何莉、刘伊婕、邓晨、严成娇、彭聪、方紫凌、陈斐瑶、黄颖、熊樱、唐先瑛、陈惠琳、罗金蓥、孙玲、舒梦兰、李美菊旅游系(72人)张储币、李孟琴、肖何洵、何文平、宋静、刘文洁、傅雪陈丹、许桂芳、蔡娟、王丽丽、赵蕾、方萍、黄嘉赵柔、刘婕妤、欧阳宇双、赵恺婷、王子甜、罗琳、苏颜朱芸芳、孟庆媛、张岩华、唐美凤、田金霞、肖文雅、雷红梁静蕾、沈颖娇、易梁燕、李纯、吴洁、王创、尹仪蒋雯、刘凌霄、伍雪峰、彭芸、王超、向爱琳、姚佳李梦琴、胡雅丽、邵瀚蓉、杨璐羽、蒋玉文、喻璐、彭平刘赛琼、吴畅、彭丽、夏文欣、雷光琳、杨冉、许莎铌李敏佳、王琼、沈玺、杨静、罗曼婷、徐思晨、肖懿珊刘鑫洁、张文婧、梁婉珠、张钰、吴知蔚、蒋咏娟、刘园马通苒、许宏惠湖南女子学院学生工作部(处)2018年11月26日。
公共课课表

初级2 初级2班 杨俊恒 1—16周 16周 新615
初级5 初级5班 王爱枝 1—16周 16周 新612
高级2 高级2班 娜日苏 1—16周 16周 新113
高级3 高级3班 孙屹 1—16周 16周 旧421
高级1 高级1班 Spaans 1—16周 16周 旧318
硕士 王晓慧 1—16周 16周 旧403
高级4 高级4班 孙屹 1—16周 16周 旧309
初级1 初级1班 Spaans 1—16周 16周 旧304
初级1 初级1班 杨俊恒 1—16周 16周 新612 仪器分析 及其实验
初级2班 初级 班 Spaans 1—16周 16周 旧304
初级5 初级5班 Rey 1—16周 16周 旧402
2011级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公共课课程表 2011级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公共课课程表 级硕士研究生2011
时间
仪器分析 及其实验
星期一
综合英语
星期二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星期三
综合英语 英文写作
星期四
综合英语 英文写作 英文写作 俄语 日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初级3 初级3班 Spaans 1—16周 16周 新408
10周 2—10周 逸夫楼404 逸夫楼404 分子生物 学及其 研究技术
俄语
日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英文写作
俄语
日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英文写作
3 -4 节
李国婧
硕士 王晓慧 1—16周 16周 旧305
硕士 娜拉 1—16周 16周 新520
2021届VIP班小组教学课表(5.25-5.31)

34节
周一 56节 78节
9、10节
11、12 节
12节
34节
第1组
英语雷 红梅 (2J108)
数学宁 瑜(3J413)
周二
第2组
英语张 信良 (3J404)
英语张 信良 (3J404)
第3组
数学戴 鹏飞 (3J404)
英语张 英语张
冬燕 冬燕
(2J406 (2J406
)
)
数学戴 鹏飞 (3J404)
丽文 丽文
(1J204 (1J204
)
)
数学廖 欣雨 (3-
J413)
英语崔 淑萱 (2J108 )
数学宁 瑜
(2J108 )
英语攸 萍
(2J108)
英语冷 数学朱 数学朱 数学朱 思凝 云贵 云贵 云贵(3 (2J406 (三期 (三期 期S) S-514) S-514) 512)
数学宁 瑜
(2J108 )
数学罗 世豪 (2J309 )
数学谷 数学谷 艳萍 艳萍 (三期 (三期 S-515) S-515)
数学谷 艳萍 (1J204)
英语冷 思凝 (2J207 )
数学罗 世豪 (2J309 )
英语王 智
(2J406 )
11、12 节
12节
34节
周四 56节 78节
9、10节
11、12 节
12节
34节
冬燕 冬燕 鹏飞 鹏飞 鹏飞
(2J406 (2J406 (2J207 (2J207 (2J207
)
)
)
)
)
英语王 智(三 期S511)
英语王 智(三 期S511)
数学谷 艳萍(3 期S511)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进展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进展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杨琴1 张明月2 孙启媛3 严静1 张锐1 付晓凡31.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贵州省贵阳市,550025)2.贵阳康养职业大学(贵州省贵阳市,550081)3.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贵州省贵阳市,550081)【摘要】 目的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及护理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上检索“老年股骨颈骨折”AND “护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段设置为2013年1月—2023年4月,语言限定为中文,将所有符合标准的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以“download _XX ”命名并保存至input 文件夹中,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进行参数设置,时间跨度(time sliceing )为2013—2023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 )为1年,图谱剪裁方式(pruning )以寻径网络(pathfinder )进行结果视图的裁剪,以保证视图的可读性,其他参数均为默认值。
使用Excel 表格绘制年发文量的折线图;对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形成网络分析图谱,并研究和解读图谱的相关内容。
结果 最终纳入882篇文献,该领域近10年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发文量122篇的高峰;发文量≥3篇的作者仅3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是该研究领域发文最多的机构,可见该领域的作者群体及研究机构联系都较为分散,缺乏合作。
研究热点集中于老年人群、术后并发症、不同护理方式及模式等方面,研究趋势集中于心理状态、中医情志护理、术后康复、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
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及时关注该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及护理科研的进步。
关于2017-2018学年度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

关于2017-2018学年度“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名单公示根据《湖南女子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湘女院学字〔2012〕21号)、《湖南女子学院学生学生奖励办法》(湘女院通字〔2017〕60号)规定,经学生个人申请、班级推荐、各系学生奖励评审小组初评和学院学生奖励委员会评审程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共评出2017-2018学年度“三好学生标兵”9人、“三好学生”358人、“优秀学生干部标兵”10人、“优秀学生干部”322人、“先进班集体”17个,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18年11月26日-2018年11月30日)。
欢迎广大师生监督、举报。
地点:综合楼426办公室,电话:82766145,联系人:周老师。
一、三好学生标兵(9人)经济与管理系(1人)刘颖媛教育与法学系(1人)尹悦文学与传媒系(1人)向景轩艺术设计系(1人)吴洋艺术表演系(1人)崔吉祥外语系(1人)李宇维信息技术系(1人)吕杏会计系(1人)谢湘丹旅游系(1人)戴归归二、三好学生(358人)经济与管理系(54人)胡卓雅、严雅斯、陈星君、申珮璇、徐文博、王倩、栗心煜李思怡、陈希文、廖华香、侯小慧、曾晴、王蓝晨、黎雨肖丽苹、许欢、高歌、王阳钰、李旻倩、宋欣桃、陈姿如何秀芸、杨茜雅、谢珊、白倩倩、于雪琴、贺慕环、宋川黎惠、蔡佳、黄静、苏容、陈美娟、李小成、易慧敏童琬亭、曹彩靖、袁群、李丹妮、肖江明、刘雨琳、谢露周益萍、罗诗芹、肖娟、张琼蓝、文巧利、乐腊、夏园园唐倩、彭松婉、陈玲艳、贺曦、赵楠昕教育与法学系(37人)李晓娟、龚琴、刘小林、邓雨嘉、毛敏、陆毅清、彭昕邓美娟、王婵娟、付水华、李诗、纪李、孙梦丽、罗海鸿邱双辉、毛莉、陈彦辰、王佳欣、吴进、戴子怡、龙凡陈丽文、王晨、陈英梅、肖思梦、幸珂岚、杨泠、曹宋元谢柏玲、王奕、梅琪、应露萱、贺紫杭、涂微、朱子慧彭丽莎、刘克尔洁文学与传媒系(33人)谷靖雯、王雅清、姚嘉琪、张明悦、吴施颖、杨佳颖、唐慧傅麟壹、何莹、罗旭、胡佳、林彤、胡馨茹、陈璐璐王婷、王琳、罗迪雅、张文蕾、金小珂、王慧婧、赵之悦杨倩、王媛婷、高懿、白佳慧、彭莎、周密、李奇思杨紫妮、辜文珺、胡会姿、张洁茹、廖焱红艺术设计系(43人)赵心雨、黄文顺、吴丹、杜鑫淼、吴小庆、赵庆、申文靖张倩文、胡弼凡、杨月明、刘静艳、梁娇、朱盈盈、卢雨杜益萍、刘娇、周彦言、汤智煜、乔秋雨、赵蕊、武䶮婕闫倩、马娜、欧坤榕、卢玉、涂敏、朱悦瑄、罗咏琪李金金、毕娜、黄茹、郎程程、王洁、华静萱、李蒙雨刘伟、陈梦、程晓磊、徐爱、王逍萌、杜宇轩、杜丽燕王亚君艺术表演系(25人)陈颖、赵宁宁、肖一凡、缪鹏程、胡子桐、李慧敏、郭晓雪支幽丁、王鹏霞、梁佳敏、沈思羽、赵海霞、褚颖、齐宇杭赵晨辰、李佳、马莉媛、王元利、张静杰、杨璐冰、翟誉晴路阳、程燃、姚欣雨、陈明外语系(33人)吴港、叶静思、喻灿、刘俊麟、易婉娴、邱慧萍、刘耀玲吴琳、陈敏、段婷、单彬彬、王晓庆、胡海乐、杨碧雯贺佳、周秋梅、吴悠、胡敏、邓芋蓝、陈亚丹、朱苗苗信秀琦、何紫艳、黄云、欧阳妍昭、何美霖、杨业凤、陈冰王心瑜、王彬、吕佳、卢敏、李琪信息技术系(47人)张圣林、董博、孟菲、孙静、胡芹芹、杨婷婷、李咏曾翔、石雅、肖思雨、赵文、康钰、潘灿、丰甜王美玲、阳文峰、唐丽娟、童颖、张艳、曹竹芸、李颖任熹、胡颖慧、夏靖淇、万艳、周文静、唐娜、李诗怡胡湘、彭美娟、张梅、王昭文、陈凌、孟碧龄、徐冠军边雅琳、刘玲珠、邓媛媛、罗雪琴、黄敏、周义、李敏黄钰青、刘洁玉、杨凯丽、唐淑芳、刘蕊蕾会计系(41人)吴杜、尹艺霖、张雨洁、邓香香、章姚姚、欧阳梦、郭绯莹严芷奕、陈美芳、廖志华、邹寅寅、李智敏、郑雅雯、邵霜许辣、余慧敏、陈思溢、杨静、卓薇薇、刘颖、邓怡璇陈彦淞、黄宇溪、管梓廷、付瑞艳、胡周、左佩琰、罗育琴吴碧玉、邹伟梁、吴姣君、肖彤、杨斌彬、易行颖、黄琅琦郭凤婷、秦源莹、阮梦遥、刘倩、王颖微、欧阳晓卉旅游系(45人)曹倩、田迪妮、邓薇、陈冬、金婷、文杨、向往王思、唐娇娇、杨晓玲、饶俊、高娟、卢惠玲、张君雅刘丽华、刘思怡、杨春霞、曾淼钰、黄冶、刘丽芳、刘露李佳敏、向婷婷、谢芳、张珂、李艾琳、董阳琪、沈思雨张天翼、申涵薇、毛琳、邹蓉、黎薇、刘星、赖松宝刘欣、曹利微、莫一帆、潘逸帆、丁亦珂、左婷、余成聪张步、陈慧敏、刘孟窈三、优秀学生干部标兵(10人)经济与管理系(1人)严雅斯教育与法学系(1人)张伊文学与传媒系(1人)曹金艺术设计系(1人)任宏霞艺术表演系(2人)褚颖、高琦外语系(1人)王菁信息技术系(1人)张耀丹会计系(1人)丁晋豫旅游系(1人)刘思怡四、优秀学生干部(322人)经济与管理系(34人)文沸、张秀秀、陈鸿、唐甜甜、杨玉婷、刘媛、符玲霞周新君、张玉、彭心怡、唐晓莹、李舒婷、肖琪瑛、李娴龙佳婕、陈小倩、张吉、刘思妙、王月、张洁云、厉柳王彩霞、康琳玮、谭昳、蒋红红、杨可妮、晏思凡、刘颖媛唐嘉婕、代穗、李丹丹、夏宏霞、欧阳黎、唐柏玲教育与法学系(35人)罗慧梅、李世秀、舒朋华、王萌、彭敏、李珊、刘林刘紫仙、刘昱彤、马汝杰、钟灵芝、刘嘉琪、汤洛敏、罗佩瑶邓雅伦、马瑜、朱占梦、周珑莹、徐艳艳、唐媛、丁春鑫伍霞、虞盈盈、蒋妍、戴瑶、费钰、曾莹、胡映萱沈悦、黄冬琴、周子怡、孙梦丽、吴进、尹凯宇、张婧儒文学与传媒系(31人)刘慧洁、张凌薇、肖思怡、杨佳颖、全雅倩、陆丹、何静刘艺露、刘亚琴、苗清心、牛卫玲、徐子晨、康悦、刘丹洁唐红玲、邓媚、邹景、张婷婷、何茈璇、曹青、汤倩金小珂、赵之悦、王媛婷、高懿、邢晓然、彭莎、杨紫妮向景轩、廖焱红、张洁茹艺术设计系(40人)梁晓梅、卢未娟、毛珂仪、李庆媛、徐明珠、李卓蓉、宋明杨蒙莉、盛平、翟羽佳、王瑞雪、张馨月、李华蕊、崔芷瑶张桦、杨冬萍、杨欢、董曼曼、史红明、乔宝柠、尹葵张金玉、葛翠奇、曾宸、张鑫、曹英姿、王静、张耀雯崔雨珊、余丽雯、朱富涓、刘倩、耿小荣、王榆申、薛景丹林宁逸、郑旭阳、张艳、沈秋萍、欧阳晨雪艺术表演系(33人)董璐瑶、杨涛、黄思思、王玉荣、胡善琴、韩丹茹、郭晓雪支幽丁、鲁思金、牛静蕾、李芸、余璇、陈婵、刘裕华陈明、陈思、申培茹、金莉、沈思羽、陈丽纯、唐婷胡宇裴、万陈凤、杜向银、陈静、王菲、樊旭、张亚婷许可、马雪晴、胡洁、权蓓蓓、马娜外语系(30人)王秋红、喻君、黎抒乐、邓秀君、吴珀霞、李喜英、杨放兰洪梦依、蒋子薇、王慧贤、康洁、彭晶、刘嘉源、鲁琦王文、高颖莹、骆嘉琪、申莉仕、周屿、李飞燕、汪冬玉周荷燕、李童、方小凤、苏阿婷、吕家琪、扶蝶、赵丹何雯、何丽红信息技术系(43人)刘丽梅、肖美燕、谢璐、庞凤灵、周义、周丽、唐淑芳杨凯丽、黄钰青、金莲莲、黄丽华、张申敏、马巍月、宋娅茜刘智敏、陈佳、祝心仪、周慧聪、汤京京、李欢、刘海兰向淑梅、王晨、冮兴兴、张婷婷、李蓉、甘甜、彭心怡包霞、陈雪瑶、周文颖、高汁、周红钰、刘天仪、刘瀛钰王晓椿、田靖、陈娟娟、王昭文、张铃钰、肖芝兰、钟艳吴淑莹会计系(29人)唐江玲、董琪琪、王璐、金薇、马亚芬、曾琛、胡泓戴函倪、葛秀、胡盼、谭晶辉、雷颍、罗欣芸、何雪莲聂阳康、何石、孙玲、丁晓慧、曾培瑶、谭佳鑫、谢珍杨慧玲、邓旭彤、曾梦睛、黄宇溪、楚源、唐菁、邓晨李美菊旅游系(47个)李文、田迪妮、贺文平、宋静、陈会艳、胡姣、李聪张慧婕、刘丽华、李春、蔡芷雯、杨春霞、姚佳、阳诗琴李梦琴、杨璐羽、邵瀚蓉、霍艳敏、雷娅、湛思佳、郑宇航罗诗慧、侯添姿、杨静、沈玺、任倩、吴知蔚、马通苒李林轩、方萍、赵蕾、杨心怡、胡超女、王衡湘、王翔张叶、卢琴丽、刘凌霄、刘露、张金怡、邹蓉、田金霞唐美凤、贺芯怡、沈颖娇、庄小湘、张文婧五、先进班集体(17个)经济与管理系(3个)16级物流管理一班、16级市场营销一班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教育与法学系(2个)16级家政班、17级家政学三班文学与传媒系(2个)16级汉语国际教育班、17级汉语言文学二班艺术设计系(2个)17级产品设计班、16级服装与服饰设计四班艺术表演系(2个)16级舞蹈编导班、17级音乐学一班外语系(2个)17级英语师范一班、16级商务英语一班信息技术系(2个)15级电子商务二班、15级数字媒体技术二班旅游系(2个)16级酒店管理二班、17级空中乘务二班湖南女子学院学生工作部(处)2018年11月26日。
211278894_沈阳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25卷第3期2023年 6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25,N o .3J u n .2023文章编号:2095-5464(2023)03-0039-08收稿日期:20210915作者简介:佟 岩(1967),男,辽宁沈阳人,教授㊂沈阳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佟 岩,蒋雪娇(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摘 要:通过测算得出沈阳市201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能源消费C O 2排放量,将碳排放强度与G D P 增速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现阶段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碳减排效果,并基于沈阳市32个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2017 2021年的静态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S T I R P A T 模型对沈阳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㊂结果表明: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原煤能源消耗碳排放占总碳排放量高达85%;沈阳市G D P 增速明显大于单位G D P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速,尚未实现绝对的碳减排;企业投资规模㊁经济发展水平㊁能源强度㊁能源消费结构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强度㊁政府规制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负㊂关 键 词:碳排放;影响因素;S T I R P A T 模型;静态面板数据中图分类号:F 062.9;F 205 文献标志码:A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i nS h e n y a n g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B a s e do nS t a t i cP a n e lD a t a T O N GY a n ,J I A N G X u e j i a o (C o l l e g e o fE c o n o m i c s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e n y a n g 11004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y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 eC O 2e m i s s i o n s f r o m 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o f i n d u s t r i e s a b o v ed e s i g n a t e ds i z e i nS h e n y a n g f r o m 2017t o2021,t h i s p a p e rc o m p a r e s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i n t e n s i t y wi t h G D P g r o w t hr a t et oo b s e r v et h ee f f e c to f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a t t h e p r e s e n ts t a g e .B a s e do nt h es t a t i c p a n e ld a t ao fe n t e r p r i s e sa b o v e d e s i g n a t e ds i z ei n 32i n d u s t r i e si n S h e n y a n g fr o m 2017t o 2021,t h e e x t e n d e d S T I R P A T m o d e l i su s e dt oe m p i r i c a l l y a n a l y z et h e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o f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o f r a w c o a l 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 a c c o u n t s f o r u p to 85%o f t h e t o t a l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t h eG D P g r o w t h r a t e o fS h e n y a n g i so b v i o u s l yg r e a t e r t h a nt h er a t eo fC O 2em i s s i o n sr e d u c t i o n p e r u n i t o fG D P ,a n d t h e a b s o l u t e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h a sn o t b e e na c h i e v e d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i n v e s t m e n t s c a l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v e l ,e n e r g y i n t e n s i t y an d 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h a v e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p r o m o t i n g e f f e c t o n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w h i l e t h ed i r e c te f f e c t so fR&Di n t e n s i t y a n d g o v e r n m e n t r e g u l a t i o no n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a r en e g a t i v e .K e y wo r d s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S T I R P A T m o d e l ;s t a t i c p a n e l d a t a0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全球气候形势严峻,C O2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这对生态环境系统形成了挑战,为更好应对这一挑战,世界各国相约采取有力的措施和政策来共同促成温室气体减排㊂我国在2020年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2030年在碳减排层面,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 O2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C 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㊂对于沈阳市而言,碳减排工作不仅是国家下达的硬性任务,也是沈阳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㊂据2021年沈阳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主要经济指标显示:2021年,沈阳市实现G D P7249.7亿元,同比增长7%,沈阳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是东北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是对能源的巨大消耗和大气环境的负荷㊂2005年至今,沈阳市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7%,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㊂2017年,沈阳市政府印发‘沈阳市2017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㊂其中,要求万元G D 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9%,大力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主要碳排放源,更应响应国家号召,在缓解气候变化㊁实行碳减排等方面发挥自我力量㊂国内外学者关于碳排放的问题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E h r l i c h运用I P A T方程得出人口规模㊁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1];D i e t z将I P A T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S T I R P A T模型[2]㊂宋德勇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四大因素为G D P㊁能源消费强度㊁能源消费结构和排放强度[3]㊂彭昱运用拓展的S T I R P A T模型研究得出经济发展水平㊁政府投资㊁产业结构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4]㊂杨莉莎认为政府的政策和行为会对碳减排的达成产生积极影响[5];贺勇研究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促进碳减排的各个阶段均具有积极作用[6]㊂沈阳市的碳排放问题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㊂张立宏分析了沈阳市能源消费状况,发现沈阳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7]㊂王美玲对沈阳市2005 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得出沈阳碳排放量增加的同时碳排放强度却不断下降[8]㊂上述相关文献多采用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并没有采用规范计量分析法对沈阳市碳排放进行细致研究,且缺乏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情况的相关研究㊂本文运用I P C C方法通过能源平衡表对沈阳市201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通过沈阳市2017 2021年32个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S T I R P A T模型构造沈阳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并实证影响沈阳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㊂一、沈阳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2019年5月1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 C C)公布了‘I P C 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南“),本文采用其第二卷(能源卷)中各能源排放计算方法和参数(缺省数据),并结合我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公布的相关参数计算得出相应的能源碳排放系数㊂在赵敏等相关学者对化石能源碳排放测算系数方法的基础上,代入‘沈阳市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数据进行测算[9]㊂为得到较为精确的测算结果,考虑电力与热力的能源消费量已在其生产时计算,因此将二者排除在外,最终测算涉及12种能源,分别为原煤㊁洗精煤㊁其他洗煤㊁煤制品㊁焦炭㊁天然气㊁原油㊁汽油㊁煤油㊁柴油㊁燃料油㊁液化石油气㊂继而通过相关计算得出沈阳市12种能源碳排放系数用于后续测算㊂目前关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式有很多种,大体分为能源平衡表㊁一次能源消耗量和终端能源消耗量这三种主要方式,其中能源平衡表法较为常见,因此本文依据能源平衡表,参考‘指南“中的计算方式,其中能源碳排放量由燃料消耗量和不同燃料自身的排放因子所确定,而排放因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的碳含量㊂因此,可以根据公式(1)得到沈阳市12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计算公式(2),进而根据公式(2)计算得出沈阳市2017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通过整理可以得到沈阳市近五年的碳排放情况,如表1所示㊂能源消费碳排放=ð(能源排放因子ˑ氧化率ˑ能源消费);(1)C =ð12i =1P i S F i ㊂(2)式中:C 为沈阳市12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P i 为第i 种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S 为沈阳市能源消费总量;F i 为第i 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㊂表1 2017 2021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C O 2排放情况年份碳排放总量/万t 原煤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20172722.785.220182726.284.620192864.284.320202576.483.720212634.385.6 注:其中相关缺失值,运用S P S S 期望最大化插补法进行数据插补㊂由表1可以直观地看出,2017 2021年期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碳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为近七年来碳排放最高年份,达到2864.2万t ,2020年与2021年在政策引导下碳排放量有所下降㊂因为剔除了热力和电力等相关数据,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原煤能源消耗碳排放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也在上升,总体位于85%左右㊂根据本文测算的碳排放量相关数据结合‘沈阳市统计年鉴“中列明的G D P 数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沈阳市201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单位G D P 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将其与单位G D P 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观察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碳减排情况,如图1所示㊂图1 沈阳市201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沈阳市201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C O 2排放强度正在逐年14第3期 佟 岩等:沈阳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2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缓慢下降,说明沈阳市 十二五 期间贯彻执行了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但是G D P的增速仍明显大于单位G D P二氧化碳排放降速,说明沈阳市节能减排仍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尚未实现绝对的碳减排㊂二、沈阳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1.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E h r l i c h和C o m n o n e r为研究人文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建立了I P A T等式,后来D i e t z 扩展了相关变量数量并引入指数,得到了S T I R P A T模型,即:I=αP a A b T C e㊂(3)式中:I代表环境压力;P代表人口规模;A代表富裕程度;T代表技术水平;α代表相关系数;b㊁c㊁d分别代表各影响因素的指数;e代表误差㊂本文对相关变量进行如下调整:(1)企业投资规模I㊂人口规模并不适用于研究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因此将人口规模变量转换为企业投资规模,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衡量,并对部分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平减处理使其更具对比性[10],预期系数符号为正㊂(2)经济发展水平E㊂富裕程度即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人均G D P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采用人均G D P进行衡量,预期系数符号为正㊂(3)研发强度R和能源强度U㊂技术水平作为投入变量,要想尽可能地衡量,一方面是企业的研发投入,采用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R&D)中内部支出;另一方面是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各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与G D P的比值㊂因此,将技术水平指标分解为研发强度与能源强度两方面进行衡量,预期系数符号为负㊂(4)能源消费结构T㊂选取12种主要能源,将各能源消费依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能源平衡表,进行标准煤转化,剔除中间产物的干扰,由前文分析可得原煤等煤炭类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固体燃料比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多出30%~60%,故采用原煤与折标准煤系数之积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进行衡量,预期系数符号为正㊂(5)政府规制G㊂ 十三五 以来,政府出台节能减排工作相关的政策文件,势必会对工业企业碳排放量产生影响,因此采用政府污染防治支出作为衡量指标,预期系数符号为负㊂为了避免相关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性,本文对模型中变量统一取自然对数㊂为保证模型的稳健性,模型1将企业投资规模(I)㊁经济发展水平(E)㊁能源强度(U)视为基本变量,模型2至模型4依次添加解释变量研发强度(R)㊁能源消费结构(T)㊁政府规制(G),观察模型拟合的变化㊂经过扩充和对数化处理的式子(3)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如下:l n C i,t=α0+β1(l n I i,t)+β2(l n E i,t)+β3(l n U i,t)+β4(l n R i,t)+β5(l n T i,t)+β6(l n G i,t)+ϕi t㊂(4)式中:i代表行业;t代表年份,t=(2017,2018, ,2021);α和β为待估参数,β的正负与大小说明了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和方向;φ为随机扰动项㊂2.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17 2021年沈阳市32个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㊂相关指标和数据的获取主要来自2018 2022年‘沈阳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指南“‘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㊂3.实证结果分析(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㊂由于该面板数据属于大N 小T 短面板数据,且T <15时间跨度较短,可不进行单位根检验,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 相关性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变量CT R I U G E C 1.000T 0.447***1.000R -0.186***0.213***1.000I 0.221***0.09500.377***1.000U-0.362***0.230***-0.146*-0.352***1.000G-0.295***-0.408***0.125-0.410***0.07401.000E 0.286**-0.445***-0.227***-0.267***0.07000.774***1.000从表2中可以看出,企业碳排放量(C )与企业投资规模(I )㊁经济发展水平(E )㊁能源强度(U )㊁能源消费结构(T )呈正相关,与研发强度(R )㊁政府规制(G )呈负相关,基本与前文的预期相符,但仍需实证检验他们之间的显著程度㊂为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S t a t a 14验证模型v i f 最大值为1.67,v i f 平均值为1.39,均小于10,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数据可行㊂(2)静态面板结果及分析㊂由于混合模型㊁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存在不同的估计效应,并考虑到研究对象的个体效应,首先对模型1至模型4进行F 检验和H a u s m a n 检验㊂检验结果如表3,所有模型F 检验均显示为0,故强烈拒绝原假设,认为固定效应明显优于混合回归㊂模型1至模型3,H a u s m a n 检验结果均小于0.05,认为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㊂表3 以碳排放量的自然对数(l nC )为被解释变量的静态模型估计结果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C模型1(F E )模型2(F E )模型3(F E )模型4(F E )I 0.163(0.091)0.291***(0.074)0.152***(0.087)0.182*(0.075)R -14.22***(1.498)-13.12***(1.466)-10.30***(1.835)-5.039*(2.151)U 1.322***(0.335)1.215***(1.322)1.271***(0.320)1.297***(0.299)E0.0349(0.068)0.0741(0.069)0.1340*(0.066)T1.857***(0.494)1.809***(0.456)G-1.091**(0.349)C o n s 165.100***(17.090)151.300***(16.550)119.900***(20.900)61.320*(23.980)N160160160160R m s e 1.2951.2401.2361.139R s q u a r e d 0.5170.5610.5680.635R s q a d j 0.4410.502F t e s t 15.50014.98011.02012.280H t e s t5.26(0.1535)9.18(0.0568)13.98(0.0157)12.57(0.0278) 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㊁5%㊁10%水平下显著㊂括号内为标准差㊂截距项C o n s )㊁观测值(N )㊁残差平方和(R s q )㊁调整后残差(R s q a d j)㊁F 检验(F t e s t )㊁豪斯曼检验(H t e s t )㊂34第3期 佟 岩等:沈阳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4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从上述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模型1中,企业投资规模(I)㊁经济发展水平(E)㊁能源强度(U)这三个基础变量对企业碳排放量存在正向显著的影响㊂企业生产规模很大程度上受投资规模的影响,企业投资规模增加导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不仅耗费人力和资金,还需要大量能源消耗,最终导致企业碳排放量的增加㊂能源强度每增加1%,碳排放量增加1.322%,能源强度与碳排放成正比关系恰恰与预期相反,目前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为:单位G D P能源的消耗只增不减,与高质量经济发展目标相违背,反映出能源的使用效率不高这一问题,印证前文图1 G D P的增速明显大于单位G D P碳排放量强度,沈阳市尚未实现绝对的碳减排 的结论,因此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升级企业机械设备或许成为碳减排的一个重要突破口㊂除此之外,能源强度主要来自高碳化石能源的消耗,据前文分析,沈阳市原煤的C O2排放量占总排放量(本文列明的除电力㊁热力外12种能源)的85%左右,因此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降低沈阳市C O2排放量,实现沈阳低碳经济发展㊂在沈阳这个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下产出的提高必然以要素投入能源要素为动力,而能源要素投入的增加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碳排放㊂由于本文选定时长较短,并未将滞后一期效应和非线性关系纳入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该因素仍需系统的长期检验和观察㊂模型2中,因为研发强度(R)这一因素的加入,企业投资规模(I)㊁经济发展水平(E)㊁能源强度(U)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减弱,但是仍然显著为正㊂其中,研发强度对企业碳排放量起到了显著的制约作用,企业研究与试验(R&D)中内部支出每增加1%,碳排放量将减少13.12%㊂企业研究与试验(R&D)中内部支出不仅包括企业生产和排污设备的更新,同时也包括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使得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进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碳排放规模,有利于达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㊂模型3中,能源消费结构(T)对企业碳排放有着显著正相关的影响,每提高1%的能源消费结构,就会增加1.875%的C O2排放量㊂主要原因在于沈阳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的碳排放系数位居前列,从而直接导致该变量与碳排放量成正比㊂从模型3中可以看出,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影响程度比能源强度因素影响大,沈阳市煤炭消耗量占能源消耗量比值居高不下,很大部分原因归结为沈阳市能源结构比例不合理,天然气㊁核能㊁水电等能源所占比例较低,沈阳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沈阳市碳减排目标的达成㊂这说明沈阳市要降低碳排放,亟需开发新能源,尤其是低碳能源,合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㊂模型4中,政府规制(G)对C O2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政府规制每增加1%,碳排放量就会减少1.091%,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规制手段对企业碳减排的有效性和必要性㊂依据前文统计数据计算可得,截至2021年,沈阳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 O2排放比2017年下降约12%,不乏相关政府规制的参与,自2017年以来,沈阳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沈阳市 十三五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沈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政策文件,其中为全面治理工业污染,发展低碳经济,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政府监管和处罚力度,对能源消耗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惩罚性加价政策;二是实行灵活的税收政策,对高耗能㊁高排放的企业采取抑制性税收政策,而对使用节能减排专用设备和开展低碳技术研发与转让的企业采取优惠性税收政策;三是辅助给予政府补贴,沈阳市财政局㊁各区㊁县(市)政府对重点企业节能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将政府投入与社会融资相结合,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和保证废气处理设施设备运转㊂4.稳健性检验为检验固定效应模型稳健性,将研发强度(R )这一变量由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R&D )中内部支出替换为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R&D )中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将政府规制(G )这一变量由污染防治支出变为节能环保支出占G D P 的比重,进一步检验总体回归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㊂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C模型1(F E )模型2(F E )模型3(F E )模型4(F E )I 1.561(0.0845)0.235**(0.0826)0.153***(0.0943)0.104*(0.0893)R -13.283***(1.596)-12.472***(1.736)-10.461***(1.813)-5.377*(2.475)U 1.148***(0.357)1.379**(0.368)1.487***(0.456)1.793***(0.512)E0.366(0.115)0.451(0.108)0.552*(0.108)T1.736***(0.410)1.732***(0.416)G-0.854***(0.433)C o n s 183.400***(18.560)149.800***(21.460)104.600***(23.03)98.200***(24.540)N160160160160R s q u a r e d 1.3581.4751.8431.883R s q a d j 0.4860.5870.5970.617F t e s t 14.400(0.0000)13.200(0.0000)12.500(0.0000)14.20(0.0000)H t e s t 5.290(0.0000)9.540(0.0000)10.340(0.0000)12.450(0.0000) 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㊁5%㊁10%水平下显著㊂括号内为标准差㊂由表4可见,β1㊁β2㊁β3㊁β5仍显著为正,β4系数显著为负㊁β6系数为负,回归估计结果与前文模型估计结果一致,说明本文研究方法及其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㊂三、结 语目前,沈阳市经济发展面临主要污染物排放仍处于高位,本文立足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地达成碳达峰㊁碳中和与碳减排的双向目标㊂前文通过测算发现:首先,沈阳市201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在经济带动下呈逐年增加趋势,且以煤炭消耗为主;其次,将碳排放强度与G D P 增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沈阳市G D P 增速明显大于单位G D P 二氧化碳排放量强度,尚未实现绝对的碳减排;最后,运用固定效应方法,通过拓展的S T I R P A T 模型,实证表明:①企业投资规模㊁经济发展水平㊁能源强度㊁能源消费结构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碳排放产生促进作用,即对碳减排产生消极抑制效应;②研发强度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负,即对碳减排产生积极效应;③政府规制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碳排放产生负向效应,即对碳减排产生促进效应,如政府监管和处罚手段, 倒逼 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灵活的规制企业碳排放行为,以及政府补贴对企业提供技术补偿,鼓励企业迎合绿色创新㊂为尽快实现沈阳市碳减排目标㊁有效控制工业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低碳能源开发,调整能源结构碳排放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消耗量,加大各类清洁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如风能㊁水能㊁太阳能㊁地热能等㊂对于沈阳市而言,能够利用的资源有风能㊁太阳能,逐步开展康54第3期 佟 岩等:沈阳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6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平㊁法库地区风电场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技术,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扩大生物质能利用规模;实施清洁能源供热;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㊂2.加大财政政策支持,提高研发效率在市场激励的主体作用下,发挥政府职能,建立相对完善的财税政策体系,合理运用财税政策工具,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引导企业投资绿色技术,通过污染收费来降低工业排放,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保驾护航㊂推动绿色技术的进步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㊁实现碳减排的关键点㊂强化企业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改变以往沈阳市 嵌入式 创新模式,推动科研机构㊁学校㊁工业企业实行产学研联盟,加快低碳技术应用,大力扶持低碳经济㊂3.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合理环境规制引导沈阳市工业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轻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化,倡导以 激励型环境规制 代替 控制型环境规制 ,并根据行业异质性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建立工业行业常态化减排监控; 源头治理 和 末端治理 两手抓,探索绿色低碳环境下工业经济发展道路,推动工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㊂参考文献:[1]E H R L I C H P R,E H R L I C H A H.P o p u l a t i o n/r e s o u r c e s/e n v i r o n m e n t:i s s u e s i nh u m a ne c o l o g y[J].J o u r n a l o fD y n a m i cS y s t e m s,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C o n t r o l,1973,95(1):102103.[2]D I E T Z T,R O S A E A.R e t h i n k i n g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m p a c t so f p o p u l a t i o n,a f f l u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J].H u m a nE c o l o g y R e v i e w,1994,1(2):277300.[3]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09,19(3):1824.[4]彭昱.地方投资行为㊁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9299.[5]杨莉莎,朱俊鹏,贾智杰.中国碳减排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当前挑战: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9,54(11):118132.[6]贺勇,傅飞飞,廖诺.基于S T I R P A T模型的工业研发投入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206212.[7]张立宏,蔡九菊.沈阳市能源消费状况分析与清洁能源对策[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5):3739.[8]王美玲,郗凤明,薛冰,等.工业城市(沈阳)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生态科学,2012,31(5):538542.[9]赵敏,张卫国,俞立.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究,2009,22(8):984989.[10]齐昕,崔佳.辽宁省新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147153.ʌ责任编辑刘洋ɔ。
曾继桂、王美玲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曾继桂、王美玲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江西省赣州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江西省赣州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3.27【案件字号】(2020)赣07民终52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丽琼朱志梅李婷【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曾继桂;王美玲;李金代【当事人】曾继桂王美玲李金代【当事人-个人】曾继桂王美玲李金代【代理律师/律所】邱海江西南芳(兴国)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邱海江西南芳(兴国)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邱海【代理律所】江西南芳(兴国)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原告】曾继桂;王美玲【被告】李金代【本院观点】上诉人曾继桂、王美玲于2018年10月29日出具的《承诺书》系对之前借款合同的一个延续,《承诺书》虽未明确2019年2月2日以后的逾期利息,但也未说明此后利息不再计付,应解释为2019年2月2日之前归还本息则不再另外计算利息,逾期仍应按双方借条和欠条的约定支付利息,原审按月利率2%计付2019年2月3日起至还清借款之日止的利息符合法律规定,应予维持。
【权责关键词】撤销代理合同新证据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1-11-13 01:28:45曾继桂、王美玲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赣07民终521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被告):曾继桂。
上诉人(原审被告):王美玲。
委托诉讼代理人:邱海,江西南芳(兴国)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金代。
审理经过上诉人曾继桂、王美玲因与被上诉人李金代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2019)赣0732民初361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审上诉人诉称上诉人曾继桂、王美玲的上诉请求为:1.撤销原判第三项;2.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三(2)班教室三表2018、3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讲台
第二节8:50 —— 9:30第二节9:20 —— 10:00
大课间9:30 —— 10:00大课间10:00 —— 10:30
第三节10:00 —— 10:40第三节10:30 —— 11:10
眼保操10:40 —— 10:55眼保操11:10 —— 11:25
第四节10:55 —— 11:35第四节11:25 —— 12:05
课程表
时间
序号
星
期
一
星
期
二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上
午
1
晨会
传统文化
科技
早读
科学
2
语文
语文
综合学习
语文
数
学
大课间
3
数
学
英语
数
学
科学
语文
眼保健操
4
英语
探究学习
语文
数学
语文
午休
下
午
5
思品
美术
音乐
写字
音乐
眼保健操
6
体健
思品
科学
综合
信息
7
劳动生命体育队活动 Nhomakorabea体育活动
体育
夕会
作息时间表
夏季作息时间表春季作息时间表
第一节8:20 —— 8:40第一节8:50 —— 9:10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在课前30分由老师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座次表
邓
梓艳
唐国强
饶宝琳
秦振辰
谢慧欣
梁秀萍
曾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