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合集下载

思修3000字论文(7篇)

思修3000字论文(7篇)

思修3000字论文(7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7篇《思修3000字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思修1800字论文篇一《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精神知法懂法守法正文:本章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为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主要讲了以下6个重点。

第一,法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只有透过各种法律现象,把握深藏其后的本质,才能深刻揭示法律的一般含义;第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广义的立法与制定相同,狭义的立法在我国仅指^v^及其会制定法律)、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在研究法律制定的时候,还要强调法律制定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三,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九届^v^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如何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第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当代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第五,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公平正义是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

如何树立和把握上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第六,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如何准确理解法律思维的性质、特点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

下面,则让我来具体分析分析这六点重点问题。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v^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篇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创新》【摘要】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意识,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创新创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当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每一个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创新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思想、观念、策略和方法都在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相对抽象而枯燥,又因为初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学习意识较为松散,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

如何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任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极大的帮助。

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正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的时期,知识的学习和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很大。

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往往有些时候青年学生无法分辨好与坏、对与错,在面临疑惑的时候,也需要有人能答疑解惑,获得正确人生观的引导。

有很多事例证明,缺乏正确思想的导向,沾染社会坏习气坏作风的大学生,做事做人的行为很可能会违反社会道德伦理,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本门课程给大学生提供了人生思想原则上的指导和帮助,为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起着帮助、规范、引导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论文?摘要:现在的大学生识社会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不但要在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休养.而一般的大学生还是存在明显的缺乏之处是这些缺乏对大学生的形象塑造形成制约。

大学生要消除这些制约因素,就必须充分认识语言修养的层级性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语言修养,塑造良好形象。

关键字: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根底现在的大学生识社会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不但要在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休养.而一般的大学生还是存在明显的缺乏之处是这些缺乏对大学生的形象塑造形成制约。

大学生要消除这些制约因素,就必须充分认识语言修养的层级性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语言修养,塑造良好形象。

而且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一尊严。

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立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开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

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根底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根底知识。

高校大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这门课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荣辱观。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的意义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开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开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开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历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优秀范文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优秀范文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大学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

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我一直都是很喜欢范老师的课的。

首先,范老师的第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印象,其次,范老师的课堂的确很生动,经常让很多同学忘记了看课外书。

其次,老师从我们的心理实际出发给我们传经授道,对同学们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很多清新的气息,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坐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使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它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的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内容,形成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第五章和第六章集中阐述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制度,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知识体系;第七章主要结合公共生活领域、职业领域和婚姻家庭领域,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内在结合作了深刻阐述。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教育论文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教育论文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教育论文在当今社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两者虽然在内容上有所区别,但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思想道德修养关注的是个体内心的善恶、美丑、是非观念的培养,而法律教育则强调外在行为的规范与约束。

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思想道德修养是法律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意识所驱动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缺乏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那么外在的行为规范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法律教育的前提。

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使公民能够在行为决策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而不是仅仅出于外在的压力或强制。

法律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保障。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

它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行为的界限和后果,为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同时,法律教育也是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法律教育,公民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在法律范围内行事。

这种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内容的互补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教育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也存在很多交叉点。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例如,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引入法律案例,让学生明白道德规范的法律基础;在法律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强调法律背后的道德原则,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正义性和道德性。

二是要注重方法的创新性。

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教育往往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创新教育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成长。

三是要注重实践的导向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第一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1、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适当的内容是实践活动是否必要的先决条件;适当的形式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

因此,思想道德课必须选择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

1.结合教科书中提出的行为锻炼要求。

行为锻炼是根据教科书知识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具体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结合教科书的要求,行为锻炼可以从以下两种形式开始:一种是在学校开展活动。

例如,与学校组织、学生会密切合作,从纪律、卫生、礼仪等方面,引导学生广泛参与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文明礼仪从我开始、雷锋等主题创造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知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利用学校的劳动技术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种植育种,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热爱劳动、节俭等方面的教育,即组织学生进入社会,创造社会成果和其他理论成果,加深化社会实践。

,珍惜来之不易的理论成果。

2.围绕学生的知识、信仰和行动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课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识与信仰、信仰与行动之间的特殊矛盾。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观点和其他社会知识是否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动力。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调查、访谈、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向社会,通过疑问的消除来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例如,现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单干,各家搞各家的活,各人挣各人的钱,先富起来的人怎么会去带动后富的呢?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访问几家先富起来的典型,比如烟叶种植专业大户。

学生通过访问就会明白:该专业大户的成功使周围的人感觉到种烟有利可图,而且烟叶的栽培、管理、采摘、烘烤又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技术上没有问题,于是有条件的人也会去种植烟叶,进而从中获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五篇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五篇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论自身道德修养于社会公德的关系摘要: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大学时期应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关键词:思想道德自身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提示我们,应切实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循正确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健全品行人格。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等。

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宰。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充分利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孙中山先生将其概括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八字。

首先,自身道德修养,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始终,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

自身道德修养在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良好的道德素质会影响自己的行为,给予他人同时也将获得别人的尊重,会因此得到认可使得社会生活融洽,相较而言,才德兼备更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锻炼个人道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完善。

同时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提出的各种积极的道德修养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实践经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道德修养。

其次,遵守社会公德。

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属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念的一门课程,也是属于具有人文情怀的一项课程。

本文通过研究该课所囊括的“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关方面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来以此明确这项课程对大学生精神境界提高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精神境界;大学生1前言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程主要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等要素,来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相关方面的教育,使得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及精神境界的目的。

而所谓的“精神境界”就是指人的精神领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其中囊括了“思想水准、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等。

此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提高价值分别体现在“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方面。

2爱国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基础3理想信念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内在激励机制在这项课程的教学中,是将理性与感性进行结合,然后去概述了“理想信念”是人类心理世界的核心[2]。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直接决定了其人生的高尚与庸俗。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建立合理的理想信念对个人的思想素质及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体现。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更是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了首位,这足以表明,“理想信念”对于人的言行举止及人生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第一,理想信念可以激励人的斗志,使得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成绩;第二,理想信念可以上升个人的理想抱负水准,从而能够让他们自觉去完善自己,对自己的不足有一个主动地改善;第三,理想信念是完全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

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并且有足够的自信去为之努力并建立更高层次的目标。

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

总而言之,理想信念是通过激励人的内在潜力,使得树立远大志向且拼尽全力去为之奋斗,是属于大学生在“自我健全、自我学习”的内在激励机制。

大学生怎么写思修论文范文5篇

大学生怎么写思修论文范文5篇

大学生怎么写思修论文范文5篇本门课程由两部分构成: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课程的意义——使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以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

而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课程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真正重视和理解课程的内涵,才能更好的学习。

在具体方法上,我个人认为以下两点的应该重点注意的: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而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本课程的基础,它对提高我们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且这也是课程考察的核心内容。

第二,要结合实际,并要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中。

我们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必须要对一些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通过将本课程所学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可以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实际也是课程考察的主要形式。

课程的总体比较轻松容易,但差距往往体现在细节中,在思考和总结中可以多下点功夫。

只要认真学习本门课程,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大学生怎么写思修论文范文【篇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思修课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

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了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很多。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理想。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篇1 1.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

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

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

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

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

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

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

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

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

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

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2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2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引言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进行价值判断、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过程。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体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基础。

个体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个体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个体的人格对于其人生的方向、目标和达成程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通常赞美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因为这些人常常展现出良好的品格、诚信的行为和责任感,深得他人尊重与信任。

思想道德修养对社会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不仅对个体有着重要影响,也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一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需要社会成员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首先,思想道德修养使个体能够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其次,道德修养能够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使社会成员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最后,高尚的道德修养能够提高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进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法律的制定与执行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基础。

无论是立法者还是执法者,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都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保证法律的公正、公平和有效。

其次,道德修养能够提升个体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程度。

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个体才会自觉地遵守法律,以法律为准则行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最后,法律的规范与制度能够引导和促进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规定了社会行为的底线和红线,推动人们遵循道德准则,促进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提高。

结论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体和社会的基础,对个体的人格形成、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1000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1000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引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概念、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这个重要话题的理解。

一、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作用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道德规范和修养状态。

它是公民的精神力量的核心,决定着每个个体行为的准则和动力。

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规范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个体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塑造人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个体具备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判断能力。

其次,它可以引导个体的行为,并促使其形成积极的社会行为习惯。

最后,思想道德修养还可以提升个体的社会形象和自我认同感,使其在社会交往中更加融洽。

二、法律基础的含义和作用法律基础是指国家法律制度所依赖的一系列前提和基础条件。

它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维护等方面。

法律基础的形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

法律基础对于社会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律基础能够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平。

其次,法律基础能够规范个体行为,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避免社会混乱和纠纷的发生。

最后,法律基础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首先,思想道德修养是法律基础的重要基石。

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到其对法律的遵守。

只有个体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更好地遵守和信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法律基础为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外在的保障。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约束着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存在使得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不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定。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期末论文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期末论文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期末论文在当今社会,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从宏观层面来看,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管理的基本框架,确保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也无处不在,从我们签订的合同、消费时的权益保护,到交通规则的遵守,都离不开法律的约束。

法律明确了权利和义务的界限,让人们在行为时有明确的准则可依。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为我们提供了救济的途径,使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

然而,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思想道德修养在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和个人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以积极、友善、诚信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会在内心深处形成对是非善恶的正确判断,即使在没有法律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这并非法律的强制要求,但却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体现。

在面对他人的困难时,出于同情心和善良的本性伸出援手,这种行为不是出于对法律惩罚的畏惧,而是源于内心的道德驱动。

思想道德修养不仅关乎个人的品德,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个社会中,如果大多数人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那么这个社会必然充满温暖、和谐与互助。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

一个具有道德良知的人,更容易认同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法律。

另一方面,法律的实施也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向社会传递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与道德相互交织的情况。

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

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

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同时也是国家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和素质的主要平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篇一《浅析“八荣八耻”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丰富和发展》论文摘要: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但《纲要》实施五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扭转。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增加了“服务人民”和“崇尚科学”,在“敬业奉献”中彰显“辛勤劳动”,把“团结友善”发展为“团结互助”,把“勤俭自强”提升为“艰苦奋斗”,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除了内容更加丰富之外,“八荣八耻”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警示作用。

论文关键词: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二十个字简单明了,言简意赅,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五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扭转。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日益严重,各种封建迷信沉渣泛起。

随着对外开放的全面推进,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一些和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念也有所滋长。

很多人在不辨是非中盲目追逐,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日益盛行。

不少民众包括部分党员干部皆以追逐权、利为荣,而不知礼仪廉耻为何物,既没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也没有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标准,精神空虚,生活堕落,从而使整个社会风气日下。

法律与道德论文15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

法律与道德论文15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

法律与道德论文15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法律与道德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

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法律与道德法律论文法律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论文关键词:教材教学内化外化知行合一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等关系中阐述了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问题,认为要使学生通过“这一本”的学习达到自觉地去学其他“无数本”的永恒教育和修为目的,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并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达到入眼入脑入心入境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基于此,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感觉到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尚有几对关系必须厘清。

具体来说: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大学生的诸多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它的优劣或好坏。

决定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性质与方向。

而上好这门课的目的旨在培育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但要真正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仅靠《基础》这门课薄薄几章内容是不够的,“十处树木,百年树人”,这首先就要从教育理念方面有所突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论文(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论文(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论文(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论文篇二《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律基础》作者简介:张勤,女,河北沧州人,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摘要】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强壮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借此笔者就此难题谈谈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法律基础;现状分析现在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的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建设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也日趋成为当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中的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度个人主义,如果对于这种歪曲的消极因素不管不顾,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法制社会的开展,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要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而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对于祖国未来的新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该重任,认真把好“人才培养”这一重要的关卡,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但是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的落实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我们教者和学子的共同努力。

对于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落实法律基础知识,首先我们要看到现代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在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动向的基础之上分析如何改变不好的因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和法律知识的落实。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论文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论文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论文第一篇: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论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摘要:良好的法律素养是中国社会走向法治的希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形成良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维护权益的需要。

而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必须从国家民族长远的利益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的高度上去认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以法律来调整和规范社会行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法律体系逐步健全。

作为社会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基于大学生密切联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大学生不仅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且应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

因此,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一、什么是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即为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院的判决。

法律,民主,现代化是三个不可分离的词语,有法律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现代化。

因此法律素养是人们必须具有的素质修养。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1.法律信仰缺乏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

部分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规则意识差对于大学生而言,规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校规校级等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相关制度。

规则意识差在行为上表现为违法违纪现象较多,且明知故犯,有的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

规则意识差在观念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膨胀。

对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相关制度视若无睹。

3.法律知识不足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

思想道德法律教学论文3篇

思想道德法律教学论文3篇

思想道德法律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摘要】PAD教学模式是讲授(Presentation)—内化(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三阶段整合模式的简称。

其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当堂讨论的时间上隔开,让学生在课后的一周内进行充分的个性化内化吸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法基》)课程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思修法基》课程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相比,PAD教学模式整体教学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满意度。

【关键词】PAD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1PAD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PAD教学模式最早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实质上是一种将传统的讲授式和讨论式教学有效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互换式学习[1]。

2就业导向下《思修法基》的重要作用《思修法基》作为每位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理应充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2]。

2.1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就业导向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也要有坚定的政治品质。

《思修法基》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律基础的重要理念,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

因此,就业导向职业教育背景下《思修法基》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

2.2提高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础。

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除了具备创新素养、技能素养以外,还需要具有坚定的道德素养和强健的身体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00字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00字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00字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道德行为准则,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法律基础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以3000字的内容来论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关系。

一、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和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形成的一种持久、稳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它涉及到个人的思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自身的人格形成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

首先,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道德水平的基础。

只有通过修养,个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做到心存善念、言行一致,具备道德自觉性。

其次,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体与社会之间互动的重要纽带。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决定了他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和社会交往的质量。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缔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思想道德修养是国家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的有效性依赖于人民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普遍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那么他们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主动参与到法律监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动中。

二、法律基础的作用和意义法律基础是法律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它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它涉及到法律真实性、合法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等方面。

一个健全的法律基础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法律基础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基本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基础,国家可以对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和约束,保障国家治理的有序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法律基础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一个健全的法律基础能够确保社会中每个人的权益都得到保护,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公平正义的待遇。

法律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让每个人都能够公平竞争,实现个人的价值。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本文是基于课程理论视角所展开的研究,故本文对课程理论的发展脉络、课程理论对于课程设置的规定进行了系统的梳理.20世纪以来,课程理论界虽然尚未能形成一套公认的课程理论.但不可否认,泰勒课程理论、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斯滕豪斯过程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等理论流派为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指导.遵循课程论的一般规定,论文探讨了价值教育类课程的基本规定,即课程应与完整个体的发展相一致、课程的知识性应与价值性相统一、课程应与个体心理需要的层次相适应以及课程应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课程理论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也都做了具体规定.本文基于课程理论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进行了分析,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基本问题,对课程的价值体系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辨析,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论证了本课程应该为社会生活中的大学生传递怎样的价值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课程价值体系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和人的社会适应两个层次引导人、塑造人.在每一个层次上,课程为人的心理、道德和审美发展所提供的价值导向明确,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原则.知识体系支撑价值体系.课程知识体系包括大学生活适应、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道德基础、法律基础的内容,并最终指向人的道德与法律的践行.本文基于课程理论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内容进行了再审视.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符合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大学道德和法律教育的价值内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但也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比如教材基础性知识缺乏,重要知识缺乏深入阐释,知识的逻辑关联尚需论证,教材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有待完善,等等.论文以课程论为理论视角,基于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定和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析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文本,针对教材尚需进一步完善的知识性问题和价值问题,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探索课程体系.本文基于课程论视角,试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价值体系进行了再思考.笔者认为,教材价值体系符合学生需要,但知识的人文内涵尚需彰显;教材价值体系比较完整,从最高处着眼,从最低处入手,但逻辑结构尚需完善.理想、信念是人对意义的追求,是人对人生终极目的的价值认同并矢志不渝、自觉追求的精神状态,是人生命完善的需要.人首先是社会的人.遵守道德、法律规范是塑造社会的人的基本要求,以正义为基本价值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关注意义世界的理想、信念教育、凸显主体性的价值理论教育、突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法律规范教育构成价值导向明确、逻辑清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本文基于课程论视角,试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知识体系进行了再思考.笔者认为,教材内容知识丰富,但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尚需加强;教材内容贴合实际,但知识的逻辑关联尚需论证.知识体系围绕价值体系来构建.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厘清道德教育的思维逻辑,形成系统化的道德知识教育;有效整合道德和法律规范,形成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认识;遵循价值认识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课程知识体系.本文还基于课程论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教学应坚持以教材为本,完整准确地把握教材体系.教学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教材体系,体现教学体系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笔者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而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问题日益凸现.究其原因,信息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式微是主要动因,政策推动的弱效与深层变革的乏力是基本现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因此,灌输理论、主体间性理论和弹性学习理论是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主体间性是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弹性学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基于三大理论,研究者首先对教学模式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结构进行分析,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的历程,存在明显的模式固化和同质化现象.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灌输的科学性、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程学习弹性“三个不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传统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校内体制资源、教师教学理念、学生选择能力等“五大制约”.当前,推动教学模式变革的动力是信息技术引起的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四大特性”.基于这些分析,探寻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的可能走向——GSOT.GSOT是以教师为主导(Guide)、以学生为主体(Subject)、以学习成效(Outcome)为主旨、以信息技术(Technology)为动力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不是单一具体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模式建构的理念和思想.这一教学模式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的课程性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有效破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具有课程的适切性和解题的有效性,其理论范型包括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尤其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GSOT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开放的、多样的,且能与多种教学模式统整和融合的.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的“五大现状”、大学生学习在线课程的四大行为倾向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案例三方面可以验证教学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性.教学模式变革要从理论建构进入实践运用,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实现教学理念、技术体系、教师角色、管理机制、校园文化等五大转变.总之,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变革的未来走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要明白我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 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 来。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 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要敢于挑战 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这种对道德践踏的事件却一再重复上演,这是我们国家不可否认的现实——道德
滑坡。
在这个崇尚道德,正义,文明的国度里,遇到老人摔倒出现“该不该扶”,
“能不能扶”“要不要扶”这样的犹豫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中国人普遍认可的既
成事实的道德价值观告诉我们答案必须是肯定的“该”,“能”,“必须要”,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沿袭着这样一种价值体系,并把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 母等观念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但是面临社会形态的商业化,类似这样 被我们称之为优良美德的精神品质越来越被边缘化,在社会上,确实存在出于好 心帮人却吃亏的现象,因而总会暴露出一些负面舆论,所以可能这类高贵的东西 在某些人看来越来越不值钱。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勇敢的把藏在衣袖里的双 手伸出来去面对或承受哪怕是莫须有的诬陷,做彭宇,死也认了。做王浩,迟早 下地狱。法律法规是建立在道德标准上的条文,法律法规没明文规定的并不是我 们不该去做的,只能说缺德人恬不知耻假法律之名钻了法律的空子罢了。我们不 能因为一些个案就不接受那些好的思想,不去帮助别人,否认我们优良的传统美 德从而犯下“一朝给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错误。关于这个问题王老师在课堂上 也有讲解与讨论,同学们也都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大学时期是人生道 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 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 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 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 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过一学期对思修的学习,在生活与学习工作方面也有一些感悟。要提高 自己的学习能力。现在我们还是一名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绩 就相当于数字 1,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即使后面有再多的零那都是无济于事的。 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前进。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 先进,加强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呢?首先加强师资队
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道德观形成的最佳时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
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
治精神,认真努力学习。 关键词:道德修养 认真学习
责任与使命
当代大学生是 21 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
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
团结实干、不断进取,继续“圆梦”。 学习过思修,我明白青年一代就要开拓视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
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 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手机号码
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师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思政教研室 2014 年 11 月 28 日
道德与学习
内容摘要:进入大学我们应当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坚定崇高的
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古往今来人都没有停止过对道德探求的脚步。我们青少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
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
时下,“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事件频频发生。一方面我们听到对“世风日下”
的集体谴责,另一方面却是“好人难当”的无奈感叹。2006 年的南京“彭宇案”、
2011 年的天津“许云鹤案”的法律判决让英雄流泪,让公众寒心,更是让见义勇
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 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 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 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 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 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 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 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 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 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 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 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 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
之前看过一个针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热门话题的调查,该数据显示,
有百分之五十四的年轻人愿意扶,还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年轻人却不愿意扶起倒地
的老人,这让我如鲠在喉,郁闷之极,我国本是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有
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课本、故事里流传着许许多多优秀的道德故事,可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